资源描述
贝多芬致爱丽丝小提琴谱 致爱丽丝原名 a 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 1810 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 “爱丽丝 ”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 1867 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 25 卷的补遗部分 59 号。 创作过程 在 1808 一 1810 年间,年近 40 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 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 玛尔法蒂 )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 a 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 “献给特雷莎, 1810 年 4 月 27 日,为了纪念 ”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 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 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 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后世评价 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 “微不足道的音乐 ”。但这种微不 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 3 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献给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 “承前 启后 ”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