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 202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大全 5 篇 同学们,因为肺炎疫情的来袭,大家迟迟不能回到校园上学,想念开学吗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一 ) 1 月 23 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出公告,确认今春湖北省中小学开学延期,同时宣布暂停寒假期间各类教学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寒假刚开始时,给孩子报了线下的英语兴趣班。公告出来后,就都停课了。 ”牛仔的爸爸说,相比兴趣班停课,他当时更为焦虑的是开学的延期:如不能按时开学,孩子的学业怎么办 ?尤其是有升学压力的孩子,更是耽误不得。 根据武汉市教育局的公告,市级中小学空中课堂平台于 1 月 30 日搭建完成 距离延期开学公告发布,仅隔了 7 天的时间,恰恰也是春节放假的 7 天。在这期间,武汉市教育局联手腾讯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筛选解决方案、进行技术调试、设计课程内容等等。此后的 10 多天,一群人又在枯燥的 “测试 -改进 -测试 ”中无数次的循环往复。 今天上午 8:30,全市中小学生同时在线开课。 “上课的都是全区挑选出来的优秀教师,教学质量有保障。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的陈老师介绍说,学校早早的就成立了不同的小组,老师们提前做规划、为在线 上课设计方案。 “每天下午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学科自行组织答疑。我们要求 20 点之前在线提交作业,老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尽可能保证孩子在家上课的学习效果。 ” 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介绍说,腾讯视频云和腾讯课堂,作为武汉空中课堂的重要能力支撑和直播工具,全程为平台提供服务。平台力求最大限度地贴合传统教学习惯:孩子们可以直播授课、互动答疑、点播回看、作业、考试等多种功能模块,来完成自己的功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二 ) 2003 年非典,同学们尚未曾留下印象,但却是我们这代人挥之不去的阴霾。时隔17 年,疬疫再度来袭, 病毒以更加狂奔的姿态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解成口罩、酒精消毒液和居家隔离的生存之战。 我们都知道,这场劫难终会过去,此刻再浓烈的情绪也会褪色。然而,我仍然要提醒同学们不要轻易忘记历史教训,不要轻易忘记这次事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我们每天被各种新闻包裹着,深陷巨大网络信息洪流,用不了多久接踵而至的新闻会再次抢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种情境下,遗忘是最不费力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可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走这条最容易走的路。 如学有余力,请大家把疫情当作一个课堂,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比如自主搜集疫情信息,整理疫情 数据、分析疫情产生原因、预测疫情带来的社会后续影响,从中了解社会运作、科学防疫、社会经济文化 ;比如找些经典读物,耐下性子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思考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具备哪些价值等等。 我们能做的并非仅有绝望与无奈,并非只是简单的标签与空洞的口号。我们身上聚集着超出预想的潜能,可以用行动来为自己、社会和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坚持真理,修补缺憾,这样才可以减少破坏世界的苦难。这很不容易做到,我们一起努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三 )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 “停课不 停学 ”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 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在首批入住武汉 “方舱医院 ”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 力 “抗疫 ”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四 ) 发生疫情以来,湖北一直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1 月 23 日,武汉实行 “封城 ”,暂停所有公共交通。作为重灾区,武汉民众一夕之间响应,以自身承受为代价,筑起了与其他 地区间的防火墙。这些举动并不是 “理所当然 ”,更不是 “活该如此 ”,而是值得我们敬重与帮助的巨大付出。 武汉这座城市生活着许许多多平凡如你我的人们。那里有很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学生,他们同样追星,同样喜欢逛逛街喝喝奶茶,同样偶尔吐槽却心怀炙热,用心营造自己向往的生活。在这场国难中,武汉人湖北人是最深重的受难同胞。此刻每一个身处在武汉的普通人,切身承受种种压力、焦灼、委屈情绪,我们能体会的不及千分之一。还有数百万生活在其他地区的武汉同胞,也面对着各种不易。 我们始终要记得自己对抗的是病毒,而非自己的同胞,大家 不能一边在网上喊着“武汉加油 ”,一边对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武汉同胞冷眼相待。大家对高风险人群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即使因恐惧做不到援手,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要歧视。 医学有个名词叫 “病耻感 ”,也叫 “污名感受 ”,说的是患者因为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病耻感让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遭受来自社会外部的歧视,加重患者的痛苦。这种歧视会让部分患者感觉羞耻而去掩盖病情,进而无法保护其他健康的人。这跟患者的内心感知和社会歧视有关,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武汉的同胞,没有原罪,来自湖北的同胞也没有原 罪。今天我们如何对他们,其实就是明天如何对待我们自己。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着各种教育,都是在学会主动获得不同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让自己获得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疫情当前,我们都要保持同理心,一起守望相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五 ) 2 月 10 日,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技术人员在教室内通过电脑监控网络课程直播情况。 7 点半起床,刷牙洗脸,吃完早餐, 8 点半准时坐在电脑前,长沙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陈梓凝开始观看 在战 “疫 ”中成长 新冠肺炎的认识与防护,这是湖南省教育部门精心制作的 “开学第一课 ”电视节目。 新冠肺炎如何防治、认识病毒、爱护动物、拒绝野味 电视里,信件、朗读、漫画、歌曲等丰富形式展现的战 “疫 ”课程,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课间休息 ”之后,15 分钟的 “课间操 ”带来了适合 “宅家 ”的体育运动 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