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 本励志读物推荐:读书就是一个寻找信仰的过程 读书就是一个寻找信仰的过程。苏格拉底说过,一种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人都需要信仰,因为人人都需要为 “活着 ”找一个理由。人人都害怕病痛和死亡,只有信仰能够让我们坦然面对。 1、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作者:高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评语:接近真理应该从破除谎言开始,这是我读过的最靠谱的中共党史书,既不像某某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样带有小说色彩,又不像某某私人医生回忆录一样带有过多主观因素,也不像某某最后的革命一样隔阂太深。作者高华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体制内的身份让他有 “近水楼台 ”之便,再加上其严谨的文风、详实的考据、冷静的分析,使得此书质量极高。印象中他只有一次使用贬义词来形容某领袖的行为,想必实在是忍不住了。很遗憾本书的时间线到中共七大就结束了,不过有句俗话,叫做 “三岁看到老 ”. 2、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 25个司法大案 作者:任东来 /陈伟 /白雪峰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评语:很明显,不用知识多丰富,很多中国人凭直觉就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不正常 ”.然而,到底 “正常 ”是个什么样,就不能凭空瞎想了。值得庆幸的是,有些人在大洋彼岸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如果你是一个听到 “自由民主 ”就两眼放光的人,就不能错过这本书,以免被某些 “爱国人士 ”讥讽为 “无脑粉丝 ”.如果你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可以从中知道 “自由民主 ”并不是美国人的 “意识形态工具 ”,他们确实言行合一,并因此强大。与同类书相比,本书胜在故事性和典型性较强,前人 的探索和挫折都一目了然,而且,你一定会叹服于那精美如艺术品般的政治制度。 3、自由选择 作者:米尔顿 弗里德曼 /罗丝 弗里德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语:一直以来,经济中的 “自由 ”与 “福利 ”两派互相扯皮,争执得不可开交,在他们之间做选择似乎已经变成了纯粹的 “个人喜好 ”问题。作者米尔顿 弗里德曼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坚定地扞卫着自由市场理念,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证明,“自由 ”不仅在审美上优于 “福利 ”,而且在效用上也明显胜出 与此相对的是, “福利 ”只是虚伪和低效的代名词。那个大胡子说 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大多数情况下政治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而私有财产就相当于自由最后的堡垒。书中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起码在看完后,你不会再 “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了。 4、西方哲学史 作者:伯特兰 罗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评语:追求真理的路上怎能少得了哲学,它是 “万学之学 ”,是解决人类最深刻问题的,只有思考哲学,人才能真正成为 “人 ”.别张口就来什么学校里教的 “唯物 ”、 “实践 ”了,这只是 “洗脑 ”造成的机械重复,而不是你自己的选择。事实上,哲学无所谓好与坏、真与假、对与错,这纯粹是个人的喜 好问题。但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全赖于哲学的指导,这进而决定了个体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哲学好比一团乱麻,大哲学家罗素的这本书是理出头绪的不错选择,至少,它全面。你会看到,关于世界本质竟可以有如此多迥然相异的观点,至少在这点上,就不得不佩服自古希腊以来的各位先哲。鉴于作者本身的立场,你可能因此讨厌柏拉图和尼采,也可能会觉得 “一头雾水 ”,但 “眼界大开 ”肯定是免不了的。而这只是个开始,认知的大门一旦被开启,世界观不经历几次推倒重来是不会最终建成的。 5、物理世界奇遇记 作者:乔治 伽莫夫 /罗素 斯坦纳 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评语:爱因斯坦说过,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这么一来 “现代科盲 ”的世界就是可怕的,由于常识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导致现实生活原始乏味 ;又由于没有中世纪的虔诚信仰,导致精神生活颓废萎靡。而如果这种人没事闲的开始探求真理,那就肯定要出事了,最后必然落入神秘主义的 “泥沼 ”.当然,形而上学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至少应该 “兼听则明 ”.乔治 伽莫夫的这本经典科普着作,堪称文科生的福音,他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将物理知识融入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的一个个 “白日梦 ”中,使得教 科书里的理论不再 “冷冰冰 ”.最为功德无量的是,本书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世界因此变得愈发奇妙起来。 6、上帝掷骰子吗 量子物理史话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评语:无论用什么语言来称赞这本书都毫不为过,第一次对于世界观的根本撼动将出现在此处。量子物理的魅力是无穷的,其理论之荒谬、预测之精准、应用之成功,让每个科学家都困惑不已,而作为此学科根基的三大原理,更是推倒了经典物理的巍峨大厦。量子物理的研究对象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所以会自然而然地触及 “世界本质 ”等哲学 问题,并最终不可避免地攀升到了 “形而上学 ”的高度。而吊诡之处就在于,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坚决与各种 “超验 ”、 “迷信 ”、 “非理性 ”做斗争的科学,其最尖端的理论竟然对 “世界本质 ”做出了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解释。另外,作者曹天元的文笔非常有特色,他是用史诗的笔法写科学史,整本书读起来气势蓬勃、激动人心。 7、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德 道金斯 出版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评语:基因早已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名词,似乎任何具有高中生物水平的人,都能够对其 “侃侃而谈 ”一番,然而鲜有头脑思考过基因与生命的深刻联系。作者理查德 道金斯从进化论的角度,将时光追溯至 43 亿年前 也就是首个 “复制者 ”诞生的时期 并结合各种生物学模型,指出了一个隐秘而又惊人的 “事实 ”.第二次对于世界观的巨大撼动将发生在这里。基因是隐藏在我们体内的操纵者吗 ?一切生命体是否只是基因的求生机器 ?人类的行为准则是确保基因的利益吗 ?读完此书,一直扑朔迷离的 “灵魂 ”问题,或许在你心中也会有一个答案。 8、基因组:人 种自传 23 章 作者:里德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评语:千万别被书名骗了,乍看之下是关于遗传学的,但是其内容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随着 2001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地球上首次有物种解读了自身的建筑蓝图,这不仅令生命的本质渐渐浮出水面,而且再次引爆了关于 “自由意志 ”的古老争论。作者里德利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为基因立传,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向读者揭示科学的重大发现。如果基因能够决定智力、相貌、性别、性格、情绪、寿命、疾病、本能、记忆,那么人类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吗 ?我们是否只是被基因控制的 “牵 线木偶 ”?难道 “自由意志 ”真的是一种幻觉 ?还好本书极为精彩的最后一章给出了一个折中的解答,使读者的心灵得到了莫大安慰。 9、平行宇宙 作者:加来道雄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评语:只有人类才会思考自己为何存在,这也是千百年来困扰着哲学家们的终极问题。从前我们自以为处于宇宙的中心,是 “上帝的选民 ”,然而现代科学揭示了这一可怕的真相:人类犹如弃儿,在宇宙的角落里孤独求生,天文数字庞大的数量级在无情地嘲讽世人的渺小和卑微。物理学家是最不惮于提起上帝的,宇宙真是上帝的杰作 ?那么上帝是谁的杰作 ?这一切都如此 神秘而有趣。作者加来道雄是着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书中能看出他也是一个科幻迷,不时抛出的小故事,既契合主题又引人深思。人类想要见到 “上帝 ”,就一定得靠宇宙学,然而公式中的世界却愈发显得光怪陆离。 10、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 作者:卡尔 波普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评语:一本真正的巨着,堪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旧的世界观将在此全面崩溃。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多么辉煌,它仍然需要哲学在认识论上给予指导,这就是 “科学哲学 ”存在的理由。卡尔 波普尔梳理前人思 想,将所有精华融会贯通,对 “伪科学 ”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进而提出了科学的评判标准。这还不够,他更敏锐地指出,无论是逻辑、经验还是直觉,在认识上都存在致命的缺陷,人类永远不可能掌握客观真理。哲学前进到波普尔这里,发生了惊人的爆炸式飞跃,只见以前的哲学家们被一个个拉出来游街,某个大胡子也不例外,其 “历史决定论 ”在波普尔的反驳面前就相当于杂耍。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而上学将在此被击垮。 后记:至此,旧的世界观已经不复存在,一切价值都将被重估,一股虚无主义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一切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我们寻找上帝, 却发现上帝死了。然而,这就是现实。尼采说过,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新的信仰亟须建立,而长路漫漫,这也许将耗费一生。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