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商产业研究院编制 更多产业情报:askci/reports/ 2020 年 中 国 医 用 防 护 服 行 业 市 场 投 资 前 景 研 究 报 告前 言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突如其来并肆虐全国。随着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防护物资需求量激增。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 例首先自武汉开始出现并逐步蔓延至全国各地,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用防护服用量激增,成为一线抗疫迫切需求的重要医用防护物 资。目前国内防护服产能正逐步恢复,但有的企业面临优质面料供应不足的压力。医用防护服 是武汉、湖北,乃至全国最紧缺的防疫医疗物资之一。而这一产品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就在湖北省仙桃市,目前仙桃市日产能已达3万件。2月7日,湖北全省医用防护物资最低需求 5.94万套,但省内加上支持与定向捐助,只有4.85万套,防护服每日至少仍有1.1万套缺口, 且缺口仍在增加。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物资供给严峻形势,为解决医用防护服生产供应严重不足 问题,政府通过加快资质审批、企业扩产/跨界生产、国际采购等多渠道来保障防护服供应。目 录 / CONTENTS 01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知 识 及 最 新 动 态 02 中 国 医 用 防 护 服 市 场 基 本 概 述 l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l 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知识 l 中国疫情蔓延现状 l 中国疫情蔓延趋势 l 全球疫情蔓延现状 l 医用防护服基本定义 l 医用防护服主要类型 l 医用防护服基本性能 l 医用防护服生产工艺 l 医用防护服工艺流程图目 录 / CONTENTS 03 医 用 防 护 服 产 业 链 分 析 04 医 用 防 护 服 供 需 市 场 分 析 l 医用防护服产业链 l 医用防护服上游材料 l 上游材料供应情况 l 上游材料产量结构 l 水刺非织造布产量 l 医用防护服上游企业 l 医用防护服上游材料 l 医用防护服上游供应商 l 医用防护服中游企业 l 医用防护服下游市场 l 医用防护服标准严格 l 医用防护服市场供应 l 医用防护服产能现状 l 医用防护服产能不足 l 医用防护服企业分布 l 医用防护服服资质审批 进程加快 l 企业跨界转产医用防护服 l 加强国际合作 l 河南、湖北是主要生产地 l 湖北仙桃指定生产企业 l 保障医用防护服供应 l 医用防护服需求情况 l 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生产目 录 / CONTENTS 05 医 用 防 护 服 部 分 企 业 分 析 06 中 国 医 用 防 护 服 市 场 发 展 趋 势 预 测 l 3M中国 l 稳健医疗 l 江西博美斯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 安徽莫尼克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l 湖北裕民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l 医用防护服规模测算 l 医用防护服发展趋势第一章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及最新动态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知识 3、中国疫情蔓延现状 4、中国疫情蔓延趋势 5、全球疫情蔓延现状 了 解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新型冠状病 毒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3-7天,最长14天,个别案例潜伏期长达24天。 PAGE 7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基 本 知 识 与 SARS 比较如何? 新型冠状病毒与 SARS 病毒、MERS 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个大家族,是兄弟姐妹,基因序列有 很多一样的地方,但不完全相同。传染性与 SARS 相比有待确定,致死率按照目前来看较 SARS 较低,但 是不排除病毒变异的可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传播? 经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消化道、气溶胶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进而成为传播源。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 主。推测武汉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但是如何从蝙蝠传播到人,中间媒介是什么目前 还不清楚。 PAGE 8 中 国 疫 情 蔓 延 现 状 目前,冠状肺炎疫情蔓延至全 国各地,截至2月11日24时,据31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8800 例(其中重症病例8204例),累计 治愈出院病例4740例,累计死亡病 例111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653 例,现有疑似病例16067例。港澳台 地区通报确诊病例77例:香港49例 ,澳门10例,台湾18例。PAGE 9 日期 累计确诊 当日新增确诊 累计疑似 当日新增疑似 1月20日 291 77 54 27 1月21日 440 149 37(除湖北) 26(除湖北) 1月22日 571 131 393 257 1月23日 830 259 1072 680 1月24日 1287 444 1965 1118 1月25日 1975 688 2684 1309 1月26日 2744 769 5794 3806 1月27日 4515 1771 6973 2077 1月28日 5974 1459 9239 3248 1月29日 7711 1737 12167 4148 1月30日 9692 1982 15238 4812 1月31日 11791 2102 17988 5019 2月1日 14380 2590 19544 4562 2月2日 17205 2829 21558 5173 2月3日 20438 3235 23214 5072 2月4日 24324 3887 23260 3971 2月5日 28018 3694 24702 5328 2月6日 31161 3143 26359 4833 2月7日 34546 3399 27657 4214 2月8日 37198 2656 28942 3916 2月9日 40171 3062 23589 4008 2月10日 42638 2478 21675 3536 2月11日 44653 2015 16067 3342 数据来源: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 国 疫 情 蔓 延 趋 势 目前,冠状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各地,截至2月12日15:35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44747人,累计疑似病 例16067人。 PAGE 10 冠状肺炎疫情地图 数据来源:各省卫健委、丁香园、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 球 疫 情 蔓 延 现 状 截至2月12日15:35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45188人,累计死亡1116人,治愈4857人。 最新消息日本厚生劳动省12日宣布,日本邮 轮新增39例新冠肺炎。已从“钻石公主号”邮轮 被送往医疗机构的搭乘者中,4人为重症患者。日 本国内感染者总计达203人。据日本放送协会消息 ,203人中包括174名邮轮乘客和乘务员、1名在船 内进行检疫的检疫官、12名日本包机从湖北返回 的日本人和其他16名游客。 PAGE 11 数据来源:丁香园、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第二章 中国医用防护服市场基本概述 1、医用防护服基本定义 2、医用防护服主要类型 3、医用防护服基本性能 4、医用防护服生产工艺 5、医用防护服工艺流程图 医 用 防 护 服 基 本 定 义 医用防护服一般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 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 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 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 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 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医用 防护服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特殊材质制造(如聚乙 烯),使防护服轻质柔软,透气防水,同时具备 防毒、防病菌的作用,部分防护服缝线处增加胶 条密封,使防护效果更佳。 PAGE 13 医 用 防 护 服 分 类 医用防护服包括医疗环境下专门穿戴的各类服装,因此分类方法很多。 PAGE 14 医 用 防 护 服 类 型 分 类 标 准 类 型 定 义 按 用 途 分 日 常 工 作 服 医 护 人 员 日 常 工 作 中 穿 着 的 白 大 衣 外 科 手 术 服 在 手 术 室 内 穿 着 的 专 门 设 计 的 服 装 隔 离 衣 医 护 人 员 接 触 病 人 、 家 属 探 视 病 人 等 情 景 下 所 着 服 装 防 护 服 进 入 传 染 病 区 等 特 殊 区 域 的 人 员 所 着 服 装 按 使 用 寿 命 分 一 次 性 防 护 服 使 用 一 次 后 丢 弃 重 复 性 使 用 防 护 服 可 重 复 多 次 使 用 按 材 料 分 机 织 类 材 料 防 护 服 加 工 材 料 为 机 织 类 材 料 , 该 类 防 护 服 可 重 复 使 用 , 主 要 用 于 日 常 工 作 服 高 密 织 物 防 护 服 利 用 高 支 棉 纱 或 其 他 超 细 合 成 纤 维 长 丝 织 造 成 的 防 护 服 , 主 要 用 于 需 要 较 好 防 水 效 果 的 手 术 衣 材 料 医 用 防 护 服 基 本 性 能 防护服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防护性、服用性、安全卫生性。简单来说,防护服不仅要排湿透气、穿着自如,还要 让医护人员免受诊疗过程中病毒、细菌等各种污染物的感染,抵挡住水液、酒精、血液侵入,而且要有效抗静电,甚至防 止灰尘进入。 具体来说:防护性要求具有液体阻隔功能,防护服关键部位(左右前襟、左右臂及背部位置)抗渗水性,耐静水 压不低于1.67kPa;抗合成血液穿透性不低于2级,即合成血液以1.75kPa压强作用于防护服上5分钟后不得穿透;防护服外 侧面沾水等级不低于3级。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防止病人的血液,或手术时的消毒水、冲洗液等液体透过防护服,污染到 医务工作者。 防护服要具有防微颗粒物穿透的性能,防护服关键部位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低于70%。此项技术 指标是为了防止带病毒的微颗粒(比如吐沫等)入侵,此外,防护服的接缝处必须贴密封条,以遮挡衣服缝纫时留下的针 孔。 防护服的服用性要求包括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拉伸试验时,断裂强力不低于45N,断裂伸长率不低于 30%。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保证服装的物理性能,使其不容易破损。 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方面,防护服材料透湿量要求不小于2500g/m2d。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保证穿着者出汗的热 气及时排出。 防护服的安全卫生性要求自身无毒,无皮肤刺激性,抗霉菌滋生。 防护服是一次性使用,经济性方面要求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 PAGE 15 医 用 防 护 服 生 产 工 艺 用于医用防护服制造的非织造布的方法主要有纺粘法、水刺法、闪蒸法、SMS复合材料等。 PAGE 16 纺粘法 纺粘法无纺布主要 利用化纤纺丝的方 法形成聚丙烯长丝, 再借助气流或机械 的方法分丝成网, 其在手感和性能方 面很接近于传统的 纺织品。 水刺法 水刺法无纺布,是 通过高压水柱高速 水流对涤纶、锦纶、 丙纶等纤维纤网喷 射,使纤网中纤维 运动而重新排列和 相互结,以达到固 结成布的目的。 闪蒸法 闪蒸法无纺布,以 聚烯烃为主要原料, 采用静电分丝,使 丝条在拉伸过程中 相互摩擦形成静电 分丝,彼此相互排 斥保持单纤维状态, 然后靠静电装置使 纤维凝聚成网,纤 网再经热轧而成。 SMS复合材料 MS复合无纺布就是 将两种以上性能各 异的非织造纤网通 过化学、热或机械 等方式复合在一起, 或者是结合不同的 成网工艺制造的无 纺布。 医 用 防 护 服 工 艺 流 程 图 PAGE 17 医用防护服主要制作 流程有三个步骤:裁剪流 程、缝制流程以及整烫流 程。 在整个制作流程中会 用到剪裁机、打版机、绣 花机、缝纫机、锁边机、 平缝机等等一系列设备。第三章 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分析 1、医用防护服产业链 2、医用防护服上游材料 3、上游材料供应情况 4、上游材料产量结构 5、水刺非织造布产量 6、医用防护服上游企业 7、医用防护服上游材料 8、医用防护服上游供应商 9、医用防护服中游企业 10、医用防护服下游市场 医 用 防 护 服 产 业 链 PAGE 19 上游:原材料 u 主要是无纺布、环氧乙烷灭菌、 包装材料等; 中游:医用防护服生产 u 医用防护服(帽子、上衣、裤子) 下游:应用领域 u 主要用于医院及大中型诊所、研 究院等; 裁剪 缝合 上松紧 粘合压胶条 包装 标准、消毒灭菌等生产设备及环境 医 用 防 护 服 上 游 材 料 防护服通常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如用聚酯或聚丙烯纺丝成网非织造布与透气微孔薄膜或其它非织造布复 合,或采用水刺非织造布与透气微孔薄膜复合,或采用木桨复合水刺非织造布。 目前广泛使用聚乙烯闪纺法非织造布及纺黏/熔喷/纺黏(SMS)或纺黏/熔喷/熔喷/纺黏(SMMS)复合非 织造布与微孔薄膜复合,并经“三拒一抗”(拒水、拒血液、拒酒精,抗静电)功能性后整理。 PAGE 20 非织造布: 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 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 毡制品(GB/T 5709-1997纺织品 非织造布 术语)。 上 游 材 料 供 应 情 况 基于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优势, 非织造布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 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产 量方面,我国非织造布在行业发展前期呈指数 式增长,2018 年我国各类非织造布年产量达 593.22万吨,较2008年增长196.31%,年均复 合增长率达 11.47%。在应用领域方面,目前 非织造布的应用集中在高新技术的渗透和新型 材料使用上,在建筑、汽车、服装、卫生材料 、航空航天、环保等行业使用广泛,尤其是在 卫生材料市场中的需求量逐渐扩大。 PAGE 2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E 2014-2019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统计及预测图 非织造布产量(万吨) 上 游 材 料 产 量 结 构 从生产工艺来看,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 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 以纺粘为主,2018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 297.12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 50.09%,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其次分 别是针刺工艺占比22.96%,水刺工艺占比 10.83%,化学粘合工艺占比6.61%,热粘合工艺 占比5.43%,气流成网工艺占比2.51%,熔喷工 艺占比 0.90%,湿法工艺占比0.66%。 PAGE 22 纺粘 50.10% 针刺 22.96% 水刺 10.83% 化学粘合 6.61% 热粘合 5.43% 气流成网 2.51% 湿法 0.66% 熔喷 0.90% 2018年中国非织造布各工艺产量占比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 刺 非 织 造 布 产 量 统 计 现阶段是水刺非织造布行业的黄金发展期,行业秩序逐步规范,在继续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 打开了国外市场,少数优秀水刺非织造企业通过引入国外水刺生产设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并 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研发,自行设计技术参数,专业化定制生产设备,从而脱颖而出。截至2018年末,全 国水刺非织造布实际产量约为64.26万吨,比2010年23.20万吨增长176.98%,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8%; 水刺非织造布占国内非织造布比例达10.83%,比201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PAGE 23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E 2014-2019年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统计 水刺非织造布产量(万吨) 医 用 防 护 服 上 游 企 业 PAGE 24 2018/2019年中国非织造布行业10强企业 排名 企业名称 1 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 2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 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 4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5 晋江市兴泰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6 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 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8 广东俊富实业有限公司 9 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10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10 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协会发布的2018/2019中国非织 造布行业10强企业显示,目前在 我国,非织造布行业排名前三的 企业分别是:浙江金三发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 团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PAGE 25 注意: 本报告只显示部分内容,欲知详细报告及 报告中所涉及的数据请下载报告PPT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