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序 时光荏苒,我与中国EAP结缘已近20年。2003年十月,我受好友潘军之邀,参加“第一届中国EAP年会”。当时,我正一心备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想婉拒。没想到,潘军告诉我这次会议就是讲心理学、心理咨询如何在企业中的应用!那一刻,我心动了。 那时的我,已在广告公司从业十余年,小有所成。因为是心理学爱好者,学习心理咨询。从广告业转向EAP,这样的跨界转行,是机遇,更是挑战。许是国内心理学发展初见苗头,许是潘军电话里兴奋的声音感染了我,我于2004年正式走上了 EAP 之路,这是中智 EAP 的成长之路,更是中国 EAP 的开创之路!而这,也是少有人走的路。 我的EAP从业之路,来得匆忙,却势不可挡! 起初,确实非常艰难。我虽然有着十余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但之于专业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还远远不够。所幸我遇见了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的一群人,组建了非常专业的团队,建立了完整的项目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我将过往的“自己”完全放下,再放下,到 EAP 服务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去学习,去体验,24小时电话值班、项目宣讲、心理咨询、方案设计讨论、竞标洽谈等。同时,我还一边学习人力资源相关知识,一边从新的角度重新构建现有企业需求的切入点。我人到中年,但热血沸腾。 苦心天不负,在和伙伴们寄出一份又一份凝聚着数个日夜努力并反复修改、设计、检查的专业方案中,我们收获了认可;在和客户们一起探索 EAP 本土化服务的征程中,我们成功塑造了中智EAP品牌,引领EAP行业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在中智关爱通总经理潘军先生的引领下,我们顺势起航,积极投身互联网+EAP,AI+EAP的科技浪潮中。 兢兢业业,十年一日,终得剑光烁烁!今天,我们依托 200+企业客户,64个经典 EAP 项目,累计 567,301 名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基于五大维度的分析,正式发布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这也是我们继2017年推出首部中国大陆 EAP 案例集员工帮助计划:中国经典案例集后,在本土EAP发展和探索上的又一里程碑。 我们期待,这一数据分享能够帮助企业客户在开展EAP项目时“拨云见雾”,能够为同行提供数据参考,能够为中国 EAP 行业的大数据分析贡献一份力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憧憬在未来,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大数据研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智 EAP 将继续以专业为本,以诚信为基,以创新为首,为中国EAP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史厚今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总经理 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 1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目录 序 . 1 第一章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简介 . 3 第二章 概述 . 4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4 第二节 统计学分析 . 5 第三章 咨询使用者的人群特点分析 . 7 发现一:女性员工为咨询服务的主要使用群体 . 7 发现二:“成年早期者”更倾向于使用咨询服务 . 8 发现三:咨询服务使用者多来自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 . 9 第四章 咨询议题分析 . 10 发现一:生活问题,尤其是“关系类”问题最困扰员工 . 10 发现二:“工作指标”、“与上级的关系”、“职场自信心”、“职业选择”是员工工作方面的主要困扰 . 11 发现三:科学研究行业和金融行业“与工作相关”议题咨询最多 . 14 发现四:国企员工更关注亲子教育,民企员工更关注工作人际和职业规划 . 16 发现五:女性员工更关注家庭和亲子教育,男性员工更关注工作和个人情感 . 16 发现六:90后员工更关注个人成长,同时感受到更大的职业压力 . 17 发现七:入司1年员工是工作压力重灾区,“大龄新员工”感受的压力最明显 . 19 第五章 咨询效果分析 . 20 第六章 咨询率分析 . 22 2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一节 咨询率概述 . 22 第二节 咨询率分析 . 23 发现一:移动端EAP显著提升咨询率 . 23 发现二:服务业咨询率远高于工业 . 23 发现三:企业规模越小,咨询率越高 . 25 发现四:民企咨询率远高于其他性质企业 . 26 第七章 特殊个案 . 27 第八章 总结和建议 . 28 致谢 . 32 附录 . 33 3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一章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简介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以下简称:中智EAP)是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的业务中心之一,从 2002 年开始即在中国大陆率先提供本土化商业运作的员工心理援助项目(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中智 EAP 为第一家在国内完整实施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的企业诺基亚提供服务,为第一家全面实施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的大型国企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连续服务 14 年,客户遍及制造、医药、金融、互联网、批发零售、软件信息技术、建筑等各行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客户的肯定。 中智、中信双背景的EAP供应商 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创始理事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实践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基地 联合编写中国第一部EAP案例集员工帮助计划:中国经典案例集 ISO27001认证的EAP数据库管理系统 2017年答心获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大奖 2017年中国EAP行业杰出供应商 2018-2019蝉联中国EAP供应商五强 1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71282)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智旗下公司。关爱通在员工福利、激励、企业文化建设及相关人力资源预算管理领域,专业从事资源整合、平台开发和外包服务。关爱通品牌创立于2007年,目前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500余人的专业团队,服务客户超17000家,覆盖员工超550万人,是国内具有知名度及影响力的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智,英文缩写CIIC),总部位于北京,成立于1987年6月,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央企业)。中智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企业,是一家主营人力资源业的中央企业。 4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二章 概述 第一节 数据来源 2009-2019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所有数据,来自于中智 EAP 自主研发的数据库。数据库实现了 EAP 咨询个案的数据化管理,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咨询报告登记和审核、个案管理和跟踪等重大功能。这些平台功能,同样反映了中智 EAP 契合国际标准的个案管理流程,确保在咨询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健运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的积累为企业EAP项目的横向、纵向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管理 来访者管理 咨询师管理 我的信息 咨询预约 咨询回访 日常跟踪 危机干预 其他咨询 5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二节 统计学分析 此次蓝皮书呈现的是中智EAP近十年经典EAP项目的实施情况。中智EAP定义“经典EAP项目”,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1. 项目服务覆盖全员(非特定群体的专案服务) 2. 服务必须包含(但不限于)启动及日常宣传、7x24小时热线、项目管理 3. 服务周期至少12个月 基于以上对经典EAP项目的操作性定义,本次蓝皮书的数据样本为: 时间跨度:2009.1.1-2019.6.30 企业数量:64家 人群数量:567,301(员工及其直系亲属) 这64家企业,大型企业(1000人以上)占45.3%,中型企业(500-999人)占15.6%,小型企业(500人以下)占39.1%。 欧美外企占比 34.4%,国企占比 17.2%,民企占比 14.1%。同时,日企、港台企业、合资企业、NGO和事业单位也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指出的是,NGO和事业单位由于样本量有限,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较低,因此,在“行业分析”中剔除了该部分数据。 EAP为舶来品,在欧美外企的开展存在先天的“文化优势”,在开展EAP的企业中,也以欧美外企居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明确阐释了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因此,国企、民企的开展比例正逐年增高。 6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图1 企业性质分析 所属行业2中,制造业、医药占比较高,分别占21.9%和20.3%。 图2 行业分析 2 分类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 年发布的产业划分规定 2211 98 6 61 1欧美外企 国企 民企 日企 港台 合资 NGO 事业单位34.4%17.2%14.1%12.5%9.4% 9.4%1.6% 1.6%21.9%20.3%10.9%7.8%7.8%6.3%6.3%4.7%4.7%3.1%3.1%1.6%1.6%制造业医药租赁和商务服务互联网金融批发零售软件信息技术建筑科学研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国际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7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三章 咨询 使用 者 的 人群特点 分析 无论对于何种性质、何种规模的企业,管理者在 EAP 咨询服务的使用上,总有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员工会使用咨询呢?”如果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诉求和行为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契合员工特性的员工关爱方案。 本次数据分析发现,咨询使用者的特点为:女性员工居多;年龄集中在21-40岁;入司年限在1-5年为主;员工主要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一、二线城市。 发现一:女性员工为咨询服务的主要使用群体 十年来,员工的性别分布基本保持稳定,男性和女性比例整体保持在3:7,女性是咨询服务的主要使用者。这一比例,与2018年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3一致。 在传统文化和社会期待下,男性更愿意塑造出坚强的形象,故而较少选择“求助”(即便是向专业人士的求助),这也与呈现出“较少的男性使用者和较多的女性使用者”这一特点相符合。 3 由简 单心理、北 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联合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