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 哈尔滨 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 养殖 场 编制日期: 2014 年 5 月 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 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阿 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建设项目 文件类型: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建设项目 环评文件: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类别:新建 委托单位: 哈尔滨 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 养殖 场 编制单位: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 评价证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 1712 号 法人代表:关涛 项目负责人: 于丽华 项目技术审核:徐萍 项目技术审定: 赵寿春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职 称 岗位证书 编 号 环评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 职 责 签 名 于丽华 高 工 B17120002 B17120050900 编 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 工人 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建设 项目 建设单位 哈尔滨 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 养殖 场 法人代表 郝春宇 联系人 郝春宇 通讯地址 哈尔滨 市阿城区金龙山镇吉兴林场施业区内大杨树沟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150300 建设地点 哈尔滨 市阿城区金龙山镇吉兴林场施业区内大杨树沟 立项审批 部门 哈尔滨市 工商行政管理局 阿城分局 审批文号 ( 哈 )名称预核个字2014第 4575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A0320 牲畜的饲养A0330 家禽 的饲养 占地面积 ( 104平方米) 199.8 绿化面积 ( 104平方米) 60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9.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4.5% 评价经费 (万 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08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一、 评价任务由来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查清本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促使本次环评工作的形成。 二 、 项目地理位置及占地 本项目是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春宇养殖场 ,为新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哈尔滨 市阿城区 金龙山镇吉兴林场施业区内大杨树沟 。 项目 北侧 、 东侧 、 西侧 均 为 山林 ,南侧为 公路 ,500 米范围内无居民 。 项目占地面积 199.8 104m2。具体地理位置 及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 1 和附图 2, 本项目厂址周边照片见附图 3、附图 4。 三 、工程概况 本 项目 在空地上 进行 。 项目 的 建设 内容为养猪场及养鸡场 建设 ,其中 , 养猪场 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建设总规模 为 常 年 育肥猪 存 栏数 500 头 , 其中出栏育肥商品猪 1500 头/年, 本项目所有仔猪均外购 ;养鸡场 建设总规模 为鸡存栏量 40000 只 /年 , 出栏 32000 只 /年,鸡蛋 40 万只 /年 。 项目组成一 览表 见表 1, 主要设备见表 2, 主要原料用量见表 3-1、表 3-2。 物料平衡见图 1-1、 图 1-2。 表 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及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猪舍 一层建筑, 共 2 间,每间 占地面积为 500m2,位于厂区 南 部 ; 新建 鸡 舍 二 层建筑, 共 10 间,每间 占地面积为 50m2,位于厂区西北侧; 已 建 饲料存储库 一层建筑,占地面积为 350m2,位于厂区 中部 ; 新建 辅助工程 办公室 、看护房 一层建筑,占地面积为 60m2,位于厂区 中 部。 已建 道路交通 厂区南侧设置一个主入口。 填埋井 位于厂区西北角,设置 6 个填埋井, 两个 深度 4m, 直径 1m; 4个 深度 4m, 长、宽度为 2m, 填埋井基础防渗。 新建 鸡 粪便堆肥场 位于厂区北侧,面积 320 m2。堆肥场基础防渗。 新建 公用工程 供水 由深水井提供。 新建 排水 厂区内自建防渗旱厕,集中收集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定期清掏 外运积肥。 新建 供暖 本项目冬季生产,猪 (鸡) 舍和仓库不需供热,本次不新建锅炉房。 冬季办公室 、 鸡幼仔舍和母鸡产仔舍 采用电 暖 器 取暖。 新建 2 供电 由当地电网提供。 现有 环保工程 废水 生活污水 、鸡舍清洗废水排入防渗旱厕 新建 废气 猪 (鸡) 舍设置通风扇等措施。 加强舍内通排风,鸡粪便堆肥场喷洒除臭剂 新建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厂内设有垃圾箱集中收集。 废垫料: 猪舍 废垫料集中收集,用于 建设单位 堆肥 ; 鸡舍 粪 便送至厂区堆肥场堆肥 , 无害化后施用于林地 。 病死动物尸体采用填埋井处理。 新建 绿化 绿化面积为 60 104m2,绿化率为 30% 已 建 表 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1 搅拌罐 二 套 2 饲喂设备 三 套 表 3-1 主要原辅材料表 (猪) 原辅料 名称 消耗量( t/a) 来源 主要原材料 成品 精 饲料 363.0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市场购买 辅料 垫料 105t/1.5 年 专业公司负责发酵床 和菌种 的建设 微生物菌 5kg/1.5 年 表 3-2 主要原材料表 (鸡) 序号 名称 数量 t/a 备注 1 饲料 968 均为外购 2 玉米面 400 3 合计 1368 图 1-1 物料平衡图(猪) 饲料 363t/a 猪育肥 生长吸收 91t/a 粪便 272t/a 生物菌消化吸收 用于堆肥 3 图 1-2 物料平衡图(鸡) 四 、 公共工程 (一) 供热 本项 目 采用发酵床技术进行养 猪 ,猪 (鸡) 舍 无需再建取暖设施 。 办公室 冬季 取暖采用电 取暖 ,鸡幼仔舍和母鸡产仔舍 采用电 暖 器 取暖 。 (二) 供水 项目用水由深井水提供, 生产用水量 705.2t/a, 其中猪只饮用 602t/a, 鸡饮用 73.2t/a,鸡舍清洗用水 30 t/a。 生活用水 按照每人每天 30 升计算,生活用水量为 219t/a,共计 用水量 924.2t/a。 (三) 排水 项目产生污水主要为 生活 污水 和 生产废水 ,其中, 生活污水 175.2t/a, 统一收集, 排入 防渗 旱厕 。 生产废水 包括养猪和养鸡两部分, 其中 养猪废水,主要 是 猪尿, 产生量 483t/a, 由于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猪排放的粪便、尿液均由微生物反应掉,因此 , 本项目 中的 养猪废水不外排。 养鸡废水 主要是 清洗鸡舍废水,该部分废 水 24t/a, 排入厂区自建防渗旱厕 (容积不小于 60m3) ,送至堆肥场堆肥。 饲料 1368t/a 鸡食用 生长吸收 958t/a 粪便 410t/a 厂区堆肥场 施于林地 4 图 2 项目水量平衡图 单位: t/a (四) 供电 该项目供电 由现有 200KVA 变压器 提供 。 (五) 其它 本项目共有职工 20 人, 无 食堂, 无宿舍, 年工作 日 365 天 。 五 、产业政策 本 项目 养猪 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进行生猪养殖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年本) (修正 )第一类 “ 鼓励类 ” 中第一项 “ 农林业 ” 11、生态种(养)技术开发 与 应用 ” 。 本项目养鸡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 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因此 ,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总 耗 水 量 生活用水 219 办公用水 鸡饮用73.2 排放175.2 鸡吸收 22.0 粪便 51.2 损耗 排入厂区自建防渗旱厕 175.2 43.8 猪饮用602 猪吸收 119 尿液被生物菌酵化吸收 483 鸡舍清洗用水 30 鸡舍清洗废水 24 损耗 6 924.2 生产用水 705.2 堆肥场 5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该项目 建设用地为 空地 , 经现场调查, 无任何污染问题产生。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 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中游地区,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 42-130 10,北纬 44 04 -46 40之间,地处我国东北部,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经 126 4200-127 39 00,北纬 45 12 00。东北以蜚克图河、舍利河为界与宾县相邻,东南与尚志市接壤,西南与五常市毗连,西与双城市为邻,西北与哈尔滨市区连接,北至松花江南沿,与呼兰县(今呼兰区)隔江相望。南北长的最大 距离约为 84 千米;东西宽的最大距离约为 75 千米。总面积 2770 平方千米,其中其中市区面积 56.54 平方千米。 一 、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自然坡度不大,位于阿什河东岸,属于阿什河河漫滩相工程地质亚区,主要由第四系冲积淤积物组成。地表下 2m 左右为杂填土;地表下 2-4m 为粉质粘土,地耐力为 160Kpa;地表下 4-7m 为粉土,地耐力为 140Kpa;地下表 7-10m 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地耐为 80Kpa;地表下 10m 以下为角砾层;最大冻土深度为 1.99m。地震、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地下水位:初见水位 2.1-3.8m,稳定水位 2.1-2.2m。 二 、 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地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内陆和海上高、低压季风交替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年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干燥百寒冷, 夏季短促而炎热,春季回暖快而多大风,容易出现春旰,秋季多雨,降温急剧,易出现早霜。年平均气温 3.3;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 -20.3左右,极端最低温度 -40.0;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 22.6左右,极端最高温度为 38.9;无霜期 146 天,最大冻土深度为 1.99m;结冰期 150 天左右,采暖期 180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550mm 左右;年平均蒸发量 940.9mm;最大积雪深度 41cm;年日照时间为 2512.1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 60%。 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占全年频率的 20%,年平均风速为 4.6m/s;春季盛行南风和偏南风,平均风速 4.7 m/s;冬季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平均风速 3.9m/s。 三 、 水文水环境现状 评价区域的直接纳污水体是阿什河,阿什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 7 为 3.0亿立方米 ,枯水期的最小流量每秒在 1.5立方米左右。 四 、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根据地貌特征 和土壤类型,阿城市的植被情况大致可分为中个区域。 东部与南部山区半山区:该区地貌特征是多低山丘陵,海拔为 300-800 米,多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有柞、糠椴、山杨、落叶松、山槐、黄菠萝、山楸、山里红、山丁子、水曲柳、白桦、黄榆、青柳、臭松、鳞松等针阔叶混交林。 西部与北部丘陵漫岗区:该区多为丘陵漫岗,沟壑纵横,海拔 160-200米,缺乏林草植被,主要为阿城市农业区,绝大部分为人工植被,即农耕地。其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高梁、小麦和大豆。草本自然植被有蒲公英、谷莠子草、大皮蒿、艾蒿等。木本自然植被有小叶杨、柳 、落叶松、樟子松、楸、榆、太平果等。 中部平原区:该地区地势平缓、沿河多为阶地、谷地、海拔 130-160米。这一地区也是阿城市主要农业区,自然植被较少,仅有少量人工林等。 北部沿江区:该区多为沿江沼泽地,海拔 115-140 米。这一地区多为自然植被,绝大部分为草本,有部分灌木护岸和防浪林。草本自然植被主要有杌剌草、大叶樟、小叶樟、三楞草、苇子、水蒿、黄蒿等。 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可分为兽、鸟、两栖、爬行和水产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阿城 区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 23 公里处的阿 什河畔,东部山区峰峦起,西部平原坦荡如砥。全市幅员面积 2900 平方公里, 阿城区辖 5 个街道、 11 个镇、 4 个乡、 1 个民族乡, 总人口 65 万,其中市区人口 20 万。 阿城区是省内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哈尔滨内环区,是哈尔滨对俄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窗口,已逐步成为黑龙江省面向全国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6 年, 8 月 15 日,国务院批准阿城撤市设区,阿城真正融入了哈尔滨这个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美誉的国际大都市之中,阿城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2 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 241 亿元,同比增长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255亿元, 同比增长 3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 9.6 亿元,同比增长 11.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5.2 亿元,同比增长 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17500元,同比增长 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11643 元,同比增长 12.5%。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19.5 亿元,同比增长 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39 亿元,同比增长 30%。 8 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完成了三北防护林等造林绿化工程,筹资近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总产达 12.02 亿斤,实现 “ 九连增 ” 。 实现旅游收入 10.2 亿元。以旅游业为牵动 ,餐饮、住宿、交通、商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得到新发展 。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38%,人均公共绿地达 7.29 平方米。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和 5 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 4000 万元,新装路灯 475杆,改造巷路 52 条、 5 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 5 万平方米,亮化彩化 6 条主街路,改造延川大街两侧 8 万平方米人行道,城乡面貌得到巨大改善。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空气: 根据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3 年哈尔滨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239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65.5%。其中优秀天数为 42 天,占 11.5%,良好天数为 197天,占 54%。全年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为 126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34.5%,其中轻度污染 54天,占 14.8%;中度污染 17 天,占 4.7%;重度污染 37 天,占 10.1%;严重污染 18 天,占4.9%;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171 天为细颗粒物( PM2.5) , 75 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 75 天为二氧化氮, 2 天为二氧化硫。空气质量为优秀的 42 天无首要污染物。 地表水: 根据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口上 6 个断面水质均符合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 3 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100.0%。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 5.45 毫克 /升、 0.749毫克 /升、 2.6 毫克 /升、 17.5 毫克 /升,均符合地表水类标准。 阿城 境内有较大河流 186 条,其中流域面积 地表水体为阿什河 。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 水环境质量补充 标准( DB23/485 1998),阿什河阿城下河段规划的水体类别为 类。根据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阿什河河段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 GB3838-2003 中的类水质标准。 噪声: 根据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哈尔滨市区区域声环境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声源构成为:生活噪声占 54.6%、交通噪声占 16.7%、工业噪声占 2.3%、施工噪声占 1.4%、其它噪声占 25.0%。 项目所在 地 阿城区域环境噪声 昼间 为 50.7 分贝,夜间等 效声级为 42.6 分贝, 质量等级为二级, 评价等级为较好;交通噪声 64.6 分贝,强度等级为一级,评价等级为好。 固体废物 :哈尔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 6 处,哈尔滨全市垃圾日产量 3500 吨,且以 5的速度逐年递增。目前这些掩埋场所的容量日趋饱和。为此哈尔滨市采取特许经营 10 方式,由政府提供建设用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新建了向阳生活垃圾处理场。 生态环境: 2012 年哈尔滨市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值为 68.47,生态环境状况为良。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 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表 4。 表 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 号 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保护内容 保护时段 1 区域环境 - 大气环境 二级 声环境 2 类 运营期 2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类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V 类 3. 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2008)2 类 4.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类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 2.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2 类 标准 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4.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其它法规 1.村镇规划卫生规范 (GB18055-2012) 2.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HJ/T81-2001) 3.畜禽养殖业 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497-2009) 4.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8-2006) 5.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总量减排技术指南( 2013 年 3 月) 总量控制标准 在满足浓度达标的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本项目建成后, 无总量控制因子外排。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按照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段进行分析,主要 工艺流程和排污节点如下: 一、 施工期工艺流程: 图 3 施工 工艺流程图 二 、 营运期工艺流程图 ( 一 )生猪养殖工艺 本 项目采用 发酵床生态养殖 养猪 技术 进行生产,主要饲养繁育工序如 下 图 4 和图 5,发酵床养殖技术原理见图 6, 发酵床菌种作用原理 见 图 7。 图图 4 发发 酵酵 床床 养养 殖殖 模模 式式 场地平整 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 装修 扬尘 扬尘 扬尘 粉尘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13 图 5 工序流程 图 图 6 发酵床技术原理图 1、 工艺流程简述 集约化 养猪的目的 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说明如下: 仔猪保育阶段。仔猪收购后转入仔猪培育舍,在培育舍饲养 4 周左右,体重达 15kg25kg 以上。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育肥阶段。由育仔舍(仔 培 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育肥饲养 12 周左右,体重达 80kg 时,即可上市出售。 14 图 6 发酵床 菌种作用 原理图 图 7 发酵床技术原理图 2、 发酵床 养殖技术简介 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 , 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 , 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 , 加上人工辅助翻耙 , 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 , 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 , 使猪粪、尿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发酵床养猪的技术原理与农田有机肥被分解的原理基本一致 , 关键是垫料碳氮比与发酵微生物的选择。其技术核心在于 “ 发酵床 ” 的建设和管理 , 可以说 , “ 发酵床 ” 效率的高低决定 了该养猪法经济效益的高低。 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 , 因地制宜的建设猪舍充分利用 不同季节空气流向建设猪舍。猪舍多设置卷帘机等可调节通风的设施 , 用以控制猪舍空气的流向和流速。猪舍屋顶及窗户要充分考虑太阳日照规律。 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 ,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发酵微生物的不断生长繁殖 ,对猪产生的粪尿迅速分解 , 从而达到处理粪污的效果。 利用温室和凉亭子效应 , 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冬季将保温卷帘放下 , 整个猪舍成为一个温室 , 同时发酵床也产生相当热量 , 对猪只腹感温度有很好的改善。同样 , 在夏季 ,由于几乎全敞开窗户 , 形成了扫地风、穿堂风等类似凉亭子的效果 , 结合垫料管理 , 猪只感觉非常凉爽。 15 利用有益菌占位原 理 , 增强猪只抗病力 , 提高了饲养效率和猪肉品质病原菌致病的基础是病原菌达到一定的浓度 , 由于发酵微生物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 , 在垫床上、空气中甚至猪舍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有益菌 , 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 , 形成阻挡病原菌的天然屏障。即使有极少量病原菌的刺激 , 也只能使猪只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从而使猪只形成坚强的保护力。 总之 , 发酵床养猪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日粮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一方面要为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 , 使其迅速消纳猪只的排泄物 ;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为猪只提 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生理阶段猪只的需要 , 达到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的主要菌种 由日本洛东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洛东 A-90 枯草芽孢杆菌已于2007 年 9 月获得农业部批准进口(进口登记证号 2007外饲准字 178 号)。同时洛东生物发酵舍 “ 零排放 ” 养猪技术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确认为 2008 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A 类)。 3、 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可简要概括为 ” 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 。 三省 (省水、省料、省劳力 ) 节省用水 75% 90%, 仅为猪只饮用、保持垫料表面湿度、滴水降温用水 ; 猪拱食菌体蛋白 , 改善肠道环境 , 提高饲料转化率 , 可节省精饲料 10% 15%。仅喂料、翻扒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用工 , 无需清粪 , 可节省劳力 30% 50%, 一个人可以饲养 8001000 头肥猪 , 100 200 头母猪。 两提 (提高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 ) 猪只恢复自然习性 , 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 , 应激减少 ; 采食菌体蛋白 , 抗病力增强 , 发病率减少 , 用药减少。猪肉肉色红润 , 纹理清晰 , 肉质提高。 一增 (增加养殖效益 ) 可节约用水、用料、用药等成本 3080 元 /头 ; 利用农业废弃物 , 如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 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 ,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 , 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统计表明 , 每 10m2的发酵床可以使用 667m2地的玉米秸秆 , 这也为秸秆处理、美化城乡生态环境提供了另外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 零排放 (无污染 , 实现粪污零排放 ) 16 猪场内外无臭味 , 氨气含量显著降低 , 在养殖环节提前消纳了污染物 , 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 ( 二 )鸡的 养殖工艺 图 8 项目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采用玉米面和成品饲料饲养雏鸡,鸡长成后出售,部分鸡留作蛋鸡,产蛋后出售鸡蛋 , 玉米面和成品饲料均为外 购。 主要污染工序: 一、 施工期 :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及残土和建筑材料运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运输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 ;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残土为主要固体废物,应及时清运,并按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堆放。运输车辆加盖遮挡,防止产生二次扬尘。 二、 营运期: ( 一 ) 环境空气 办公室冬季取暖使用电 采暖; 1、养猪: ( 1)供暖: 猪舍 冬季采暖主要 以猪本身以 及 发酵床本身的温度,无需另建取暖设施 ; ( 2) 恶臭 养 猪 生猪粪便、 尿 液 等腐败分解 产生的 恶臭 。 2、 养 鸡 ( 1)供暖 本项目 办公室冬季取暖使用电暖器,鸡幼仔舍和母鸡产仔舍 采用电暖器 取暖,其它鸡舍无需取暖。 ( 2) 恶臭 养 鸡 鸡舍 和 粪便堆肥场 中 鸡 粪便、污水等腐败分解 产生的恶臭 。 鸡 消化道排出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粘附在体表的污物、畜体外激素、呼出气体中的 CO2 等也会散饲料 鸡饲养、产蛋 肉鸡、鸡蛋出售 恶臭、废水、固废 17 发出特有的难闻气味。 (二)、 废水 本项目废水包括 生活污水 和 生产废水 。 职工生活产生的 生活污水 。 生产废水: 1、养猪: 养猪 的 生产废水主要 是 猪尿 ; 2、 养鸡 : 养鸡 的 生产废水主要 是 鸡舍清洗废水 。 ( 三 ) 噪声 1、养猪: 生猪养殖项目噪 声主要来 源于猪 群叫声 、风机 、水泵 等设备 产生的噪声 。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2、 养鸡: 噪声主要 鸡群叫声 , 风机、水泵 等设备 产生的噪声 。 (四)、 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 员工的 生活垃圾 以及养猪(鸡)产生的废物。 1、 养猪: 生猪养殖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病死猪、生活垃圾 、 生物床废料等 ; 2、 养鸡: 病死鸡尸体、鸡粪便。 三 、污染防治措施 (一)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 养猪 养猪的 大气污染 主要是 恶臭 , 养 猪 项目恶臭来自生猪粪便、 猪尿 腐败分解。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可以非常好 的将猪产生的粪便、 猪尿 主要产生恶臭的物质经微生物分解掉 , 养殖场区应通过控制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等措施 进一步加强猪舍空气流通 ; 2、养鸡 ( ) 恶臭气体 养 鸡 的 大气污染 主要是 恶臭 , 恶臭 为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主要 来自 鸡舍和堆肥场 。通过采取加强鸡舍 通风 ,按时清扫鸡舍,及时清运鸡粪便, 定期向鸡舍地面、堆肥场喷洒除臭剂, 同时 设置 厂区绿化隔离带 等措施,可显著降低臭气浓度。 ( 二 ) 、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 堆肥 。 18 1、养猪:养猪 采用发酵床养殖工艺,无冲舍水 , 猪舍 发酵床 下 地面 采取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废垫料随清随运,避免其存储不当 污染地下水。 2、养鸡: 本项目 必须采用干清粪工艺。本 项目清洗鸡舍废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理,冬季存储于防渗旱厕,夏季送至厂区堆肥场堆肥,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厂区内林地。 (三)、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养猪: 为了减少牲畜鸣叫声,尽可能满足猪只饮食需要,避免因饥饿或口渴而发出叫声;播放轻音乐,同时应减少外界噪声等对猪舍的干扰 ; 设计中选用低噪声 水泵 装置,在订购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安装基础加减振弹簧垫,采取隔声措施。 运输物料量 不大,且运输时间尽量避开 夜 间,运输产生声环境影响对当地环境不大。 2、养鸡:养鸡项目 噪声主要来鸡群叫声 , 为了减少 畜禽 鸣叫声对操作工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满足鸡只饮食需要,避免因饥饿或口渴而发出叫声;应减少外界噪声等对鸡舍的干扰,避免因惊吓而产生不安,使鸡只保持安定平和的气氛,以缓解生鸡的不安情绪。 3、 水泵 装置降噪措施 设计中选用低噪声 水泵 装置,在订购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安装基础加减振弹簧垫,采取隔声措施。 (四)、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生活垃圾由市政统一处理 ; 1、 养猪: 废垫料 用于 建设单位 堆肥。 病死猪处理应符合当地畜牧检疫部门要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针对病死猪 设置两 个安全填埋井,填埋井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 4m,直径 1m,井口加盖密封。 2、养鸡: ( 1)粪便储存 要求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储存场所(堆肥场)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 侧方向。 堆肥场应 采取 地面基础 防渗 措施,四周设置围挡和导流沟,并设置 遮盖防雨水冲 19 刷措施 ,防止粪便渗漏和溢流 。 粪肥的贮存、运输器具应采取可靠的密闭、防泄漏的卫生安全措施。 ( 2)病死鸡处理 应符合当地畜牧检疫部门要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 病死鸡的处理和处置 严格按照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 畜禽养殖业 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497-2009) 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8-2006)要 求 进行无害化处置。 针对病死鸡 应设置 4 个 安全填埋井,填埋井应为混凝 土结构,深度 4m, 长、宽度为 2m, 掩埋物的顶部距离坑面不得少于 1.5m。 ( 五 )、 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 1)饲料和饲养管理 本项目通过合理配方,提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减少了氮的排放量和粪的产生量。食物中由于添加了微生物制剂等物质,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恶臭气体的产生。 ( 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 应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并在第一时间迅速向有关上级部门(区兽医卫生监督所)报告疫情。 迅速隔离病鸡,对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应及时划区封锁,建立封锁带,出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 消毒污染环境。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最后一头病鸡痊愈或屠宰后两个潜伏期内再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对病鸡及封锁区内的鸡只实行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抗生素疗法、高免血清的特异性疗法、化学疗法、增强体质和生理机能的辅助疗法等。 病死鸡尸体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HJ/T81-2001), 畜禽养殖业 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497-2009) 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8-2006)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 设置两个安全填埋井。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导致禽类死亡,死禽尸体的处理与处置应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 (六)、 还田处理模式工艺流程图如图 9,还田处理是指畜禽粪尿还田用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可以实现畜禽粪尿零排放。目前,生猪分散 20 户养殖或小规模集中饲养的粪污处理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处置方法。首先将干粪(或吸收粪尿垫草)人工清扫出畜禽舍,清扫出的干粪外销或堆沤后生产堆肥。用少量的水冲洗舍中残存的粪尿并贮存于贮粪池中,在施肥季节向农田中施用。 图 9 还田 处理模式工艺流程图 沼渣 污水 粪 渣渣 污水 农业利用 农 业利用 贮 水池 干 清粪 沉淀集水池 厌氧 反应池 堆 肥 2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 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 产 生 量 排 放 浓 度 及 排 放 量 大气污染物 猪 (鸡) 舍 恶臭 厂界无组织排放臭气无量纲 70 水污染物 废水 生活污水 175.2t/a 防渗旱集中收集,定期清掏外运积肥。 不外排。 生产废水 24t/a 固体废物 生产 鸡粪便 410t/a 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率100%。 废垫料 (猪尿粪) 105t/1.5a 统一收集, 用 于 建设单位 堆肥。 生活 生活垃圾 5.1t/a 市政部门统一处理,处置率 100%。 噪 声 猪 (鸡) 叫 风机 水泵 噪 声 60dB( A) 80dB( A) 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后, 厂 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标准 。 主要生态影响: 场区 多是山林,只开垦一部分作为养殖用地,因此,项目绿化较好,在生产建设时 应 注意避免绿地的破坏。 内 容 类 型 22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一、 环境空气 施工期间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及残土和建筑材料运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运输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它不仅 降低空气质量,而且直接给附近行人带来不便,影响个人及周围环境。因此,施工过程中堆积的残土以及拉运残土车辆必须进行覆盖,施工工地必须进行遮挡,路面定期洒水,挖掘的土方应及时回填或运离,尽量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 废水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 10 人,产生生活污水约为 0.2 t/d,该污水应集中收集,用于施工场地压尘,并设置移动防渗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掏外运积肥。 三、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 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 5 米范围内一般为 70 90dB(A)。在施工期间为保证周围居民 的正常生活,为此做到以下几点: (一 )在施工期必须落实本评价提出的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并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在晚22: 00 次日 早 6: 00 间,高噪声施工机械严禁施工。昼间施工时,应将搅拌机、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