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论 . 3 1.1 编制依据 . 3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 6 1.3 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 7 1.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 9 1.5 评价重点 . 12 1.6 环境保护目标 . 12 2 工程概况 . 16 2.1 工程名称、规模及建设性质 . 16 2.2 建设单位概况 . 16 2.3 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 17 2.4 输气工艺 . 17 2.5 项目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 . 18 2.6 工程占地与土石方 . 27 2.7 劳动定员和工程进度 . 27 2.8 投资估算 . 28 3 工程分析 . 29 3.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 29 3.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40 3.3 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44 4 建设工程所在地环境概况 . 48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8 4.2 社会环境概况 . 51 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4 5.1 环境空气质量 . 54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 . 56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I 5.3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57 5.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60 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2 6.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 62 6.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63 6.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 64 6.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65 7 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 67 8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70 8.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0 8.2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76 8.3 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81 8.4 退役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82 8.5 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 . 82 9 水土保持 . 87 9.1 总则 . 87 9.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88 9.3 水土流失现状 . 89 9.4 水土流失预测 . 89 9.5 水土保持方案 . 92 9.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95 9.7 水土保持结论与建议 . 96 10 风险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 97 10.1 风险评价概述 . 97 10.2 风险识别 . 98 10.3 源项分析 . 102 10.4 源强计算及后果预测 . 104 10.5 风险评价 . 111 10.6 风险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 113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II 10.7 应急措施 . 116 11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124 11.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124 11.2 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129 11.3 退役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130 11.4 环保投资 . 130 12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 132 12.1 清洁生 产分析 . 132 12.2 总量控制 . 135 13 与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 136 13.1 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 136 13.2 规划相容性分析 . 136 13.3 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 . 137 13.4 工程选线可行性分析 . 138 1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42 14.1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142 14.2 经济效益分析 . 142 14.3 社会效益分析 . 142 14.4 天然气替代煤的环境效益 . 143 14.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 144 15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 145 15.1 环境管理制度 . 145 15.2 QHSE(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 . 146 15.3 环境监理与管理计划 . 148 15.4 竣工环保验收清单 . 152 15.5 环境监测计划 . 153 16 公众参与 . 154 16.1 公众参与的目的 . 154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V 16.2 公众参与公告 . 154 16.3 公众参与调查 . 154 16.4 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 158 16.5 公众意见合理性分析 . 161 16.6 公众意见调查处理结果 . 161 16.7 小 结 . 162 17 结论 . 163 17.1 工程概况 . 163 17.2 环境质量现状 . 163 17.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4 17.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166 17.5 工程的环境可行性论证 . 168 17.6 公众参与 . 168 17.7 总量控制 . 169 17.8 结论 . 169 17.9 要求与建议 . 169 附件: 1、委托书 2、长庆油田分公司投资计划 3、陕西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神木气田 18 亿产建工程的评估意见 4、榆林市环保局对神木气田 18 亿产建工程环评批复 5、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对管线选线的意见 6、榆阳 区发展改革局对榆林第二末站选址的意见 7、 执行标准 8、大气及地下水监测报告 9、地表水监测报告 10、 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11、国土资厅函关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与煤炭矿产勘查开采登记范围重叠处理意见的函 12、第一次公示 13、第二次公示 14、 公众参与样表( 5 份) 15、 公众参与承诺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 言 1 前 言 1 项目实施背景 神木气田属于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管辖, 2009 年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委托我所编制了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神木气田 18 108 m3/a 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9 年 12 月 15 日陕西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陕环评函 2009172 号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评估意见, 2010 年 4 月 27 日榆林市环境保护局以榆政环发2010938 号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神木气田18 108 m3/a 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规划建设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及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将 神木气田生产的商品天然气输往陕京天然气管线。 2013 年 3 月,征得 榆阳区人民政府同意,神木天然气处理厂的厂址确定在榆阳区孟家湾乡西恍惚兔村,据此,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的位置走向基 本得到确认。2013 年 4 月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庆勘 察 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长庆油 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 年 7月 26 日,榆阳区人民政府以第 36 次“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第三采气厂输气管线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同意项目的选线。 2 评价 工作过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3年 5 月 15 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委托我所 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接受委托后,我所立即组成项目组,通过对拟建评价区现场踏勘,制定了工作方案,在此基础 上开展了全面现场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收集等项工作。依据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地方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榆林市环境保护局、榆林市环境保护局榆阳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 以及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产能建设项目组 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 并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 言 2 表示衷心地感谢。 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主要为 44.5km 输气 管道工程,管道穿越 特殊敏感敏感区主要是榆林市红石峡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2 次 (含榆阳榆溪河湿地) ;管道附属工程包含阀室 1 座、榆林第二末站一座、榆林第二末站至榆林末站 259m 的外输管道和榆林第二末站至榆林末站现有火炬系统的 154m 事故放空管线 。 根据项目环境污染特征和当地环境状况,评价重点关注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红石峡水源地的影响, 环境风险影响, 兼顾其它环境影响,根据预测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针对、有侧重地提出预防、减缓和补偿等 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4 报告书主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场站选址、管道 选线 符合相关规划 ; 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运行期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在严格落实工程设计和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采用定向钻 和顶管 穿越红石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强化 施工期植被恢复和运营期 环境风险管理, 工程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评技术角度分析,工程 建设是可行的。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神木天然气处理厂外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 论 3 1 总论 1.1 编制依据 1.1.1 项目依据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二采气厂 委托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承 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2013 年 5 月 15 日 ,见附件 1。 1.1.2 国家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2.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