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数据(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太阳能指数 3115 沪深300指数 3793 上证指数 2826 深证成指 10463 中小板综指 9949 相关报告 1.电价政策如期落地,户用装机将率先启动-光伏电价政策点评,2020.4.2 2.组件环节,从高壁垒到高盈利-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报告之., 2020.3.31 3.光伏政策落地,时间节点调整不改全年预期-太阳能行业政策点评,2020.3.10 4.加州户用光伏新规实施,特斯拉屋顶有望大卖-光伏行业专题报告,2019.12.23 5.把握集中度提升和技术变化的确定性机会- 光伏行业 2020 年投. ,2019.12.2 姚遥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8621)61357595 yaoygjzq 张斯琴 联系人 zhangsiqingjzq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二: 观单晶替代多晶之史,推双面双玻渗透提速 在光伏 “确定性”系列报告的第一篇中,我们探讨了组件环节的高壁垒及其集中度的确定性提升趋势。本篇系列之二中,我们通过回顾单晶对多晶技术路线的替代,推演判断双面双玻组件将迎来确定性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行业观点 我们认为,过去十年的光伏行业中,真正谈得上“颠覆”、并对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与产品变化,仅有硅片环节金刚线切割对砂浆切割的替代,以及一定程度上因此而加速的单/多晶技术路线的更迭。 过于一年中异质结电池和大尺寸硅片成为行业热点,“别问,问就是颠覆”是看好者的普遍态度,并被频繁拿来和单晶替代多晶的路径做对比。而我们认为,与电池工艺路线、硅片尺寸变化相比,双面双玻组件对传统单面发电组件的替代,才具有与单晶替代多晶更强的可比性。我们判断,双面双玻组件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临界点就将出现在 2020 年,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也将在未来三年中享受类似于单晶硅片龙头当年所经历的:由行业增长、技术路线渗透率提升、企业市占率提升三重增速叠加所带来的持续高增长。 电站投资商对单/多晶组件的选型倾向转变滞后于其性价比反转:2016 年下半年,单晶已实现度电成本优势,但直到 2017 年底单多晶组件同价,不再需要复杂的计算来证明其优势时,投资商的采购倾向才开始明显转向,此后单晶组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单晶硅片的扩产速度反而成为唯一限制因素。 双面双玻组件“显性性价比”拐点临近:在当前材料价格水平下,双面双玻组件成本虽仍略高于单面组件,但即使仅考虑 5%发电量增益,其度电成本也已经具备优势,但其渗透率尚未大幅提升。与单晶组件当年的情形类似,我们认为双面双玻组件一旦在今年实现与单面组件同价(薄玻璃价格合理化并解决组件重量痛点),在背面发电增益和更优异的耐候性能完全“赠送”的情况下,电站投资商对其接受度也将快速提升。 光伏玻璃竞争格局清晰,龙头份额快速提升中,类似三年前的单晶硅片:1)龙头凭借技术、资源、规模等优势实现显著优于行业均值的成本与利润率;2)龙头企业处于快速扩产期,其他二三线企业扩产动作较少;3)双寡头格局清晰。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有望复制单晶硅片龙头当年的成功路径。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光伏玻璃龙头: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H)、福莱特(A),关注有较明确扩产规划的二线企业:亚玛顿、南玻A。 图表:相关公司估值表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基于 2020年 4月 9日股价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对光伏需求影响超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2807298831703351353237133895190410190710191010200110国金行业 沪深300 2019 2020E 2021E信义光能 0968.HK 4.52 365 2.6 18.5 10.7 8.9 买入福莱特玻璃 6865.HK 4.32 84 1.7 10.6 6.2 5.0 买入福莱特 601865.SH 11.07 216 4.9 33.0 17.5 14.3 买入亚玛顿 002623.SZ 29.87 48 2.2 - - - 未评级南玻A 000012.SZ 4.61 143 1.5 20.8 18.0 15.8 未评级评级PE公司简称 代码 收盘价市值( 亿 )PB2020年 04月 10 日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太阳能行业研究 买入(维持评级)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核心内容概要 .4 单晶成长回顾:单多晶之争中,市场转向明显滞后于性价比反转 .5 现象:单多晶之争中,市场转向明显滞后于性价比反转 .5 原因:消费者/投资商非完全专业/理性,单多晶同价快速改变采购倾向 .7 双面双玻组件发展预测:度电成本性价比临界点已达,市场转向临近 .8 万事俱备:双面双玻组件已经比普通组件更具性价比,并完成初始导入.8 只欠东风:光伏薄玻璃价格合理化进行中,单/双面组件同价之拐点临近.9 光伏玻璃格局清晰,龙头份额快速提升:类似2016年单晶硅片 .12 投资建议 .15 风险提示 .15 图表目录 图表 1:双面渗透率提升与单晶替代多晶路径对比(报告核心逻辑) .4 图表 2:单多晶组件价格、实际价差与合理价差.5 图表 3:光伏晶硅电池中单多晶市场份额对比 .5 图表 4:单多晶硅片合理价差测算.6 图表 5:不同面积相关 BOS成本对应组件合理价差 .6 图表 6:2008-2018年国内电池片量产转化效率趋势.6 图表 7:金刚线切割在单晶硅片领域渗透快于多晶硅片 .7 图表 8:2015年单多晶硅片价差迅速缩小 .7 图表 9:第一、二、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情况梳理 .7 图表 10:第一批领跑者基地中标技术类型 .7 图表 11:第三批领跑者基地中标技术类型 .7 图表 12:单双玻 PERC组件成本对比 .8 图表 13:单双面组件度电成本对比.8 图表 14:单双面 PERC电池片价格.8 图表 15:通威股份电池片报价.8 图表 16:2019年 8月国电投集采组件招标_采购 .9 图表 17:2019年 8月国电投集采组件招标_储备 .9 图表 18:光伏玻璃合理价格测算 .10 图表 19:光伏玻璃合理价格下, 双面双玻半框组件成本低于传统单玻组件及透明背板双面组件 .10 图表 20:单玻组件与双面双玻组件的成本差对光伏玻璃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10 图表 21:2019-2020年主要光伏政策均强调降低度电成本. 11 图表 22:拟纳入补贴的竞价项目电价、电价降幅及补贴强度情况统计 . 11 图表 23:拟纳入补贴的竞价项目电价降幅情况 . 11 图表 24:主要企业硅片毛利率.12 图表 25:主要企业光伏玻璃毛利率.12 图表 26:单晶硅片产能分布格局(2019年底).12 行业深度研究 - 3 - 图表 27:光伏玻璃产能分布格局(2019年底).12 图表 28:隆基股份硅片产销量与市占率.13 图表 29:中环股份硅片产销量与市占率.13 图表 30: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销量与市占率.13 图表 31:福莱特光伏玻璃产销量与市占率 .13 图表 32:光伏玻璃产能分布格局(2019) .13 图表 33:光伏玻璃产能分布格局(2021E) .13 图表 34:信义光能与福莱特扩产规划(单位:t/d).14 图表 35:2020年原片产能可支撑双玻渗透率测算 .14 图表 36:2021年原片产能可支撑双玻渗透率测算 .14 图表 37:相关公司估值表.15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核心内容概要 光伏产品的终端应用场景是一个设计寿命 20 年以上、投资回收期可长达10 年以上的公用事业属性行业,意味着终端客户拥有天然的低风险偏好,这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造成天然阻力。一项光伏产业中的新事物(如材料或工艺的变化)要实现快速推广,通常只有两条途径: 1)这种提效/降本的变化不会显著改变产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即可靠性无需实证环境下的长期验证,如近年来快速普及的电池片半切工艺; 2)这种变化能带来产品性价比的“显著”提升,使理论投资回收期大幅缩短,令终端客户愿意为此承担一定风险。典型代表如金刚线切割工艺、PERC 电池技术的引入,以及由此引发的单晶替代多晶的大潮,这也是近年来光伏行业内唯一真正称得上成功“颠覆”、并对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与产品变化。 我们认为,双面组件对单面组件的替代逻辑,将与单晶替代多晶有一定相似性。回顾分析单多晶替代过程,我们判断双面组件即将迎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而光伏玻璃将是双面组件普及的最大获益者。此外,光伏玻璃行业本身的竞争格局、行业特点也与当年的单晶硅片环节呈现一定相似性。我们判断当前的光伏玻璃类似 2016 年的单晶硅片,光伏玻璃龙头信义、福莱特有望复制单晶龙头隆基、中环成功之路,在未来 23 年内享受行业增长、双面渗透率提升、市占率提升三重增速叠加带来的持续高增长。 单多晶之争中,市场转向滞后于性价比反转。2016 年底单晶即达到电站单位投资与多晶持平的临界点,但投资商采购倾向未立刻反转,2017 年单多晶组件价差持续缩小。彼时电站投资商更多基于直观的组件价格进行产品选型,单瓦价格更低的多晶组件仍有吸引力。2017 年底单多晶组件几乎达到单瓦同价,对市场形成直观、强烈的冲击,同价前提下单晶一切优点均为“免费赠送”。此后单晶价值获终端认可,市占率快速提升,并逐步恢复相对多晶理应具备的产品溢价。 目前双面组件的处境与 2016年左右的单晶类似,临近拐点:目前双面组件单瓦价格仍略高于单面组件,但考虑背面发电增益的度电成本已优于单面组件,然而这种“度电成本优势”因涉及较多参数假设而不易获得投资商认可。我们判断光伏薄玻璃价格逐步合理化后双玻组件可与单面组件达到同价,且 2.0mm 玻璃的应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双玻组件重量痛点,届时在建设成本同价、背面发电增益完全“赠送”的情况下,电站投资商对双面双玻组件的接受度将快速大幅提升。 光伏玻璃竞争格局亦类似 2014-2016 年的单晶硅片,光伏玻璃龙头有望复制隆基中环的成功。1)行业进入壁垒较高,龙头凭借技术、资源、规模优势实现显著优于行业均值的成本与利润率;2)龙头企业处于快速扩产期,除龙头外其他企业鲜有扩产动作;3)双寡头格局清晰。我们判断,信义、福莱特有望复制隆基、中环,实现产销规模、市场份额、行业地位及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 图表 1:双面渗透率提升与单晶替代多晶路径对比(报告核心逻辑)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绘制 行业深度研究 - -单晶成长回顾:单多晶之争中,市场转向明显滞后于性价比反转 现象:单多晶之争中,市场转向明显滞后于性价比反转 阶段一(2016 年):性价比反转,但单晶份额未明显提升:2016 年上半年及之前,单多晶组件价差显著大于合理价差,单晶组件没有竞争优势。2016 年下半年起:1)单晶成本下降使实际价差拉近;2)单多晶组件功率差拉开使合理价差扩大。单多晶组件实际价差开始低于合理价差,意味着性价比反转,使用单晶产品将使终端电站获得更低度电成本,理性投资者应优先选择单晶产品。然而,从市场数据来看投资者并未转向单晶产品,2016年单晶市占率与 2015年几乎持平。 阶段二(2017 年):单晶份额提升,但溢价持续减少甚至为零:彼时单晶硅片产能尚未大幅扩张+性价比高的情况下,单晶未变强势,反而单多晶组件价差继续缩小,甚至在 2017 年底接近同价,说明市场依然倾向多晶产品,单晶市占率的提升(+1112pct)更多是以利润换市场。 阶段三(2018 年至今)单晶价值获市场认可,市占率提升并恢复合理溢价:2017 年底单多晶组件达到几乎同价,对市场形成直观、强烈的冲击,且单晶已在此前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当高性价比后,单晶组件的价值才逐步被市场认可。此后 2018-2019 年单晶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至 70%左右,且单多晶组件实际价差逐步拉开并向合理价差靠拢。市场转向明显滞后于性价比反转,体现出光伏电站建设投资商对于“非直观性价比优势”的保守态度。 在单晶价值被市场认可后,单晶市占率的提升速度主要由单晶硅片扩产速度决定(2020 年之前单晶硅片供应整体偏紧)。2019 年下半年单多晶组件价差缩小的原因是 1)多晶组件价格已接近现金成本,降无可降;2)单晶组件需提升相对性价比才能在土地等面积相关成本更低地区替代多晶组件。 图表 2:单多晶组件价格、实际价差与合理价差 来源:WIND,PVinfolink,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3:光伏晶硅电池中单多晶市场份额对比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 0.000.250.500.751.001.251.500.01.02.03.04.05.06.02014/01 2014/07 2015/01 2015/07 2016/01 2016/07 2017/01 2017/07 2018/01 2018/07 2019/01 2019/07 2020/01元/W 单多晶差价(右) 多晶组件 单晶组件 合理价差(右) 0%20%40%60%80%1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多晶 单晶 行业深度研究 - - 单晶能实现相对多晶的性价比逆转,是因为成本下降(金刚线切割)、效率优势扩大(PERC导入)、领跑者基地项目对高效产品的引导。 单多晶性价比反转原因 1:PERC技术拉开单多晶效率差与合理价差 PERC 电池片制作仅需增加背钝化与激光开槽工序,与存量电池产线兼容,且效率提升明显,但 PERC 技术对单晶电池的提效幅度显著高于多晶电池,(分别为单晶 1.0-1.2%、多晶 0.5-0.8%),PERC 技术的导入拉大了单多晶的效率差。随着 PERC 技术普及,主流单多晶组件功率差由 15W 扩大到 25W以上,合理价差由 0.15元/W以下扩大至 0.220.35元/W(基于面积相关 BOS成本 500元/块组件)。 图表 4:单多晶硅片合理价差测算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单晶组件功率 W 270 275 280 295 305 315 325 多晶组件功率 W 255 260 265 270 275 275 280 组件功率差 W 15 15 15 25 30 40 45 组件封装成本 元/块 210 205 200 195 190 190 190 面积相关 BOS成本 元/块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单晶组件溢价 元/W 0.16 0.15 0.14 0.22 0.25 0.32 0.34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5:不同面积相关BOS成本对应组件合理价差 图表 6:2008-2018年国内电池片量产转化效率趋势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来源:CPIA,国金证券研究所 单多晶性价比反转原因 2:金刚线切割缩小单多晶硅片成本差距 单晶导入金刚线切割比多晶早 2 年左右:2014 年隆基加速推广金刚线切片技术(西安+无锡合计 2GW 切片产能导入),2015 年全面完成金刚线切片对传统砂浆切片的替代,同时其他单晶大厂启动金刚线切割规模化应用,2016 年渗透率达到 80%以上。由于金刚线切片应用于多晶时产生的工艺和硅片表面物理特性障碍,直到 2017 年黑硅技术应用后才开始规模化导入,2018年才基本实现对砂浆切割的替代。 金刚线切割使单晶硅片成本下降 0.6-0.8 元/片。2015-2017 年,单晶凭借率先导入金刚线切割,成本几乎追平砂浆切割的多晶硅片:1)金刚线切割与砂浆切割相比,线径变细及刀损降低带来出片量提升,减少单片硅耗并摊薄长晶等成本;2)金刚线切片机切割速度是传统砂浆切片机 2-3 倍,产能的提升可以摊薄切片的折旧、电费和人工成本。 由于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线耗更高、切速较低,且金刚线切割的多晶硅片表面反射率高,需叠加黑硅制绒技术,使成本上升 0.1-0.2 元/片。因此,2017-2018 年多晶逐步导入金刚线切割硅片后获得的降本幅度也不如单晶,金刚线切割技术的普及使单多晶硅片成本永久性缩小。 0.000.150.300.450.6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元/W 面积相关成本(元/块组件): 200 400 600 800 100015%17%19%21%23%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多晶电池片 单晶电池片 黑硅多晶 PERC单晶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7:金刚线切割在单晶硅片领域渗透快于多晶硅片 图表 8:2015年单多晶硅片价差迅速缩小 来源:CPIA,ITRPV,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PVInfolink,国金证券研究所 领跑者计划引导产业发现单晶价值。前三批光伏领跑者项目倾向单晶,大部分单晶产能可轻松满足领跑者技术指标要求,而多晶难度较大,因此首批领跑者中单晶产品占比就超过 60%,在第二、三批领跑者中达到 85%左右,推动单晶在国内市场认可度的提升。 图表 9:第一、二、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情况梳理 批次 基地数量 规模(GW) 时间点 组件门槛效率 组件门槛功率 组件满分效率 组件满分功率 2015年 1 1 2016年630前并网 多晶16.5% 单晶17.0% 多晶270W 单晶275W - - 2016年 8 5.5 2016年10月前完成招标,2018年完成建设 多晶16.5% 单晶17.0% 多晶270W 单晶275W - - 2017年 应用领跑者 10 5 2018年底前并网 多晶17.0% 单晶17.8% 多晶280W 单晶295W 多晶17.9% 单晶18.7% 多晶295W 单晶310W 2017年 技术领跑者 3 1.5 2019年630前并网 多晶18.0% 单晶18.9% 多晶295W 单晶310W 多晶19.4% 单晶20.4% 多晶320W 单晶335W 来源:国家能源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0:第一批领跑者基地中标技术类型 图表 11:第三批领跑者基地中标技术类型 来源:国家能源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能源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原因:消费者/投资商非完全专业/理性,单多晶同价快速改变采购倾向 原因 1:投资商非完全理性/专业,EPC厂商掌握部分主动权。 为降低施工失误及组件价格上涨等风险,大型光伏电站的运营商倾向于与建设承包商签订 EPC合同。EPC承包商注重低建设成本,且运营商将组件与建设工程分开招标的情况常见,故单瓦价格更低的多晶组件仍有一定吸引力。 0%20%40%60%80%100%2015 2016 2017 2018单晶 多晶 024681014-01 15-01 16-01 17-01 18-01 19-01 20-01元/片 实际价差 单晶硅片价格 多晶硅片价格 30% 21% 5% 4% 3% 33% 3% 1% 0% 单晶常规 单晶PERC 单晶N型双面 单晶双玻 单晶5BB 多晶常规 多晶黑硅 多晶无主栅 多晶黑硅双玻 29% 2% 27% 17% 4% 3% 2% 1% 7% 8% 单晶PERC双面 单晶P型双面 单晶PERC 单晶N型双面 单晶半片双面 单晶常规 单晶PERC+MWT 单晶叠瓦 多晶黑硅PERC 多晶MWT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部分项目面积固定且土地成本很低,对高功率组件带来的 BOS成本优势不敏感,同时业主项目经验相对欠缺,EPC 承包商甚至按块数卖组件,多晶组件单块功率低,表观价格有优势。 彼时大部分电站业主未习惯度电成本思维,故 PERC 单晶组件额外 1-3%发电量增益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发现。 原因 2:等待单晶优势在实际运行中得到验证。2017 年之前,单晶在国内大型电站领域应用相对较少,单晶 PERC 组件的实际发电效果、衰减情况、发电量增益等亦有待验证。 市场转向的重要催化剂:单多晶同价。2017 年底单多晶组件几乎同价,使单晶的优势不再需要通过多各参数假设和复杂计算来证明,对市场形成直观、强烈的冲击,单晶组件的价值才逐步被市场认可。此后不仅单晶市占率快速提升,其相对多晶组件理应享有的产品销售溢价也逐步得到恢复。 双面双玻组件发展预测:度电成本性价比临界点已达,市场转向临近 万事俱备:双面双玻组件已经比普通组件更具性价比,并完成初始导入 目前单双面 PERC 组件成本差仅 0.02 元/W。PERC 电池产线转入双面结构虽然需要提高背面电极栅格印刷设备及激光设备的精度,但也可大幅节省铝浆用量,电池端成本几乎无变化。PVinfolink及通威股份报价显示,单双面 PERC 电池片已同价。测算组件层面 2.5mm双面双玻半框 PERC 组件成本仅比传统单面组件高 0.02元/W。 即使仅考虑双面组件 5%发电量增益,其度电成本也已低于单面组件。在高、中、低 BOS 成本情景下,5%的发电量增益可以使双面双玻组件度电成本比单面组件低 0.8-1.3 分/度电。因此,即使在当前的组件成本水平下(未考虑光伏薄玻璃价格合理化),双面双玻组件也比单面组件更具性价比。 图表 12:单双玻 PERC组件成本对比 图表 13:单双面组件度电成本对比 来源:PVInfolink,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测算。考虑使用双面组件后系统成本增加 1美分/W 图表 14:单双面 PERC电池片价格 图表 15:通威股份电池片报价 来源:PVinfolink,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通威股份,国金证券研究所 1.32 1.34 00.30.60.91.21.5传统单玻组件 2.5mm双玻双面半框组件 元/W 边框 电池片 前板玻璃 封装胶膜 后板 其他 00.10.20.30.40.5高BOS情形 中BOS情形 低BOS情形 元/kWh 单面组件 双面双玻组件 0.80.91.01.11.21.31.418/10 19/01 19/04 19/07 19/10 20/01 20/04元/W 单晶PERC电池片 单晶PERC电池片_双面 0.60.81.01.21.4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 20/02 20/04元/W 156.75双面/单面 158.75双面/单面 166单面/双面 158.75铸锭单面/双面 多晶金刚线157 多晶黑硅157 行业深度研究 - 9 - 双面双玻组件渗透率已达 10-15 %,且在不断提升中。2019 年全球双面组件渗透率约 10-15%,但龙头组件企业出货中双面组件占比已接近 3成。 2019 年 8 月国电投第五十八批组件集中采购中(采购 1.78GW,储备1.26GW),双玻组件(储备 520MW,储备 420MW)占比 25-30%。 2019Q4,国电投黄河公司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 2.4GW 光伏电站项目 100%采用双面组件,其中 600MW 透明背板双面组件,约2.6GW双面双玻带边框组件(该项目采用 1.3高容配比)。 图表 16:2019年 8月国电投集采组件招标_采购 图表 17:2019年 8月国电投集采组件招标_储备 来源:国电投,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电投,国金证券研究所 只欠东风:光伏薄玻璃价格合理化进行中,单/双面组件同价之拐点临近 虽然使用双面组件电站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单面组件,但其渗透率尚未大幅提升,其情形及背后的原因都与 2016年左右的单晶硅片类似: 1)双面发电组件在不同场景下的发电量增益差距较大,度电成本优势也需根据项目情况详细测算,其价值难以直观、统一、标准化地衡量; 2)光伏发电无燃料,毛利率通常可达到 60-80%,故初始建设成本基本决定其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及收益率。双面技术不改变功率但增加发电量,其优势在于能实现更低的 LCOE(元/kWh)而非初始投资降低,但电站投资者习惯以单位投资(元/W)衡量发电设备性价比。光伏 EPC 一向以单 W 价格报价,传统火电的度电成本中燃料占比超过60%,折旧对度电成本的影响不明显,也没有出现过类似光伏双面发电的技术,因此初期投资商思维方式未从建设成本切换到度电成本。 3)2019 年国内开始引入电价竞标的指标分配机制之后,投资商的度电成本思维明显加强,但由于前期投运的双面组件电站数量与运行时间还不够,业内还在等待背面发电增益从实证数据角度更全面的验证。 拐点:光伏薄玻璃价格逐步合理化后,双玻组件可与普通组件同价。与单多晶硅片同价后单晶硅片价值快速被市场认可、价差回归合理的情形类似,我们认为双面双玻组件与单面组件一旦同价,也将对电站投资商形成直观冲击,且在背面发电增益完全“赠送”的情况下,市场对双面双玻组件的接受度将快速提升。 我们认为,双面双玻组件趋势确定,2019-2020 年迎来性价比拐点,未来渗透率提升将一骑绝尘,中短期内 2.5mm玻璃预计仍是双玻主流选择,未来向 2.0mm过渡是趋势所向。核心逻辑包括: 1)随着双玻需求提升、大厂大产线技改,2.0-2.5mm 薄玻璃溢价将逐步缩小,合理价格应以成本为锚,预计价格或降至 21元/平米以下。 2)薄玻璃价格回归合理后,半框双玻组件成本将低于传统单玻组件(图表 19),背面发电增益相当于免费赠送,双面双玻组件进而拥有绝对的性价比优势。 3)2.0mm 双玻带框组件解决重量及爆裂问题的同时单价比 2.5mm 玻璃便宜 1-2元/平米,光伏组件封装形态向 2.0mm双玻结构进化是明确趋势,但 2.0mm 玻璃的降本及可靠性验证需要一定时间,预计未来2.0mm 和 2.5mm双玻组件会并行存在一段时间,但 2.0mm 双玻组件占比提升会略快于此前预期。 470MW 26% 800MW 45% 320MW 18% 140MW 8% 50MW 3% 单晶双面双玻370W+(全边框) 单晶315W+ 多晶330W+ 多晶280W+ 多晶双玻330W+(全边框) 360MW 28% 590MW 47% 190MW 15% 60MW 5% 60MW 5% 单晶双面双玻370W+(全边框) 单晶315W+ 多晶330W+ 多晶280W+ 多晶双玻330W+(全边框) 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国金证券 2019 年 2 月 15 日报告福莱特:光伏玻璃龙头,产能释放重启增长,2019 年 8 月 8 日报告光伏平价上网系列报告之四:挖掘辅材提效降本潜力,把握光伏玻璃投资良机)。 图表 18:光伏玻璃合理价格测算 玻璃厚度 mm 3.2 2.5 2.0 光伏玻璃单位成本* 元/m2 15.5 12.8 11.0 毛利率 - 33% 30% 30% 当前售价 元/m2 26 23 21 合理价格 元/m2 - 20.7 17.8 来源:卓创资讯,国金证券研究所。光伏玻璃成本包括原片成本与钢化镀膜成本; 图表 19:光伏玻璃合理价格下, 双面双玻半框组件成本低于传统单玻组件及透明背板双面组件 组件类型 2.0mm 双玻全框 2.0mm 双玻半框 2.5mm 双玻半框 透明背板TFB 透明背板FFC 传统单玻 组件封装方式 前板 2.0mm玻璃 2.0mm玻璃 2.5mm玻璃 3.2mm玻璃 3.2mm玻璃 3.2mm玻璃 后板 2.0mm玻璃 2.0mm玻璃 2.5mm玻璃 透明背板 (中来TFB) 透明背板 (中来FFC) 传统背板 边框 元/块 55 27.5 27.5 55 55 55 电池片 元/W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前板玻璃 元/m2 17.8 17.8 20.7 25.0 25.0 25.0 封装胶膜 元/m2 12.0 12.0 12.0 7.5 7.5 7.5 后板 元/m2 17.8 17.8 20.7 41 28 12 其他材料 元/块 34 34 34 34 34 34 制造成本 元/块 18 18 18 12 12 12 组件制造良率 - 99% 99% 99% 99% 99% 99% 破碎率 - 0.075% 0.075% 0.075% 0.06% 0.06% 0.06% 生产成本 元/块 432 407 416 457 438 415 包装 (含托盘) 元 220(30片) 220(30片) 220(30片) 220(28片) 220(28片) 220(28片) 压块 (螺丝) 元/块 6 6 6 6 6 6 总成本 元/块 445 421 429 471 452 429 组件功率 W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总成本 元/W 1.37 1.29 1.32 1.45 1.39 1.32 来源:中来股份,PVinfolink,卓创资讯,国金证券研究所。注:各类玻璃均按照 30%毛利率对应合理价格代入测算。 受海外疫情影响,近期光伏玻璃价格有所下调。目前,主流 3.2mm镀膜玻璃价格 26 平米,2.0-2.5mm 镀膜玻璃价格 21-23 元/平米。为了直观比较玻璃价格波动过程中单双玻组件的成本关系,我们对玻璃价格及组件成本差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 虽然目前 2.0mm 双玻组件比单玻组件成本更高,但差距仅 0.01 分/W,与当前单晶 PERC组件 1.66元/W的含税价相比已微不足道。 在行业达到稳定发展状态以前,供需格局的改变可能使光伏玻璃价在短期内明显波动,但 2.0mm 薄玻璃与 3.2mm 玻璃之间的价差无论如何变化,都足以使两类组件的成本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1 分/W以内)。 即使短期光伏玻璃价格达不到我们测算的合理价格,但只要 2.0mm 与3.2mm玻璃存在足够价差(3-7 元/平米),双面双玻组件成本也可以做到比普通组件更低。 图表 20:单玻组件与双面双玻组件的成本差对光伏玻璃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表格内: 组件成本差(元/W) 3.2mm光伏玻璃价格(含税,元/平米)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mm光伏玻璃价格(含税, 元/平米) 16 0.031 0.036 0.040 0.045 0.049 0.054 0.058 0.063 17 0.022 0.027 0.031 0.036 0.040 0.045 0.049 0.054 18 0.013 0.018 0.022 0.027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