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金融行业如何转“危”为“机”2020 年 3 月 3 日保密规定我们客户的行业是极具有竞争力的,并且就我们客户的计划和数据进行保密是至关重要的。奥纬严格应用内部保密操作惯例来保护所有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同样地,我们的行业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我们视我们的方法和洞察力为我们的专有财产,因此希望我们的客户也能保护我们建议、演讲、方法论和分析技术中的我们的权益。没有奥纬的事先书面同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该等材料与任何第三方共享。 奥纬3 Oliver Wyman China大陆经济短期承压,长期发展趋势不变香港经济雪上加霜,下行风险不可忽视疫情已现全球蔓延开端,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激增 政府积极采取高效防控措施,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商业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不可避免;但政府在抗疫同时,已出台多项政策扶持生产,并预期在未来出台更多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 在有效刺激政策的背景下,我们预期 2020年中国全年 GDP增速仍有很大几率可以维持在 5.8%-6.0% 但是,随着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全球经济活动逐渐呈现疲软,要实现同样的收益,中国的刺激力度可能需要大大加强,因而需更加注重防范经济随之出现过热的风险 2019年下半年起的地缘政治事件已经对香港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济负增长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 此次疫情虽然在全港整体确诊人数有限,但各种防护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中港两地的经贸活动水平,同时对零售行业形成持续性的打击,对香港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现金流及生存压力 港府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和经济刺激政策,将对香港经济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情防控导致的中国 “闭关”已造成国际经贸活动迟滞,人员流动速度减缓,以及全球经济增速下滑 鉴于疫情相继在韩国、日本、伊朗和意大利爆发,并在相邻各国扩散,全球性疫情大流行的风险( Pandemic Risk)不可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将蒙受更大的下行压力 因短板效应,疫情管控难度陡增 资本市场震荡下滑 全球供应链更大范围受阻 欧美财政赤字可能进一步扩大观点综述 宏观经济4 Oliver Wyman China观点综述 金融服务受影响情况银行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 资产管理 财富管理疫情爆发前行业趋势 资产规模和盈利增速下降,但仍保持在 5%+ 的水平 积极、有序地应对监管去杠杆的要求和不良贷款攀升的问题 从“影子银行” 向“资本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将为券商带来巨大机遇 预计未来将迎来市场整合,对中小公司造成压力 在政府对商业保险的支持下,保费长期呈两位数增长 在监管保险姓“保”的方向指导下,产品结构由“理财型”向“消费型”转变 资管新规促进主动型资产管理,抑制通道业务 行业有序地从“类”投资机构向“专业化”投资机构系统性转变 经济增速放缓、信用紧缩导致多个理财产品“爆雷”事件,对财富管理行业,尤其是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造成广泛压力疫情对行业趋势的影响 线上业务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在突发事件中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备受关注 疫情导致的不良贷款增加将对银行不良资产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疫情加快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将生产线移出中国以分散风险,贸易融资业务受影响 短期资本市场的负面情绪对证券行业产生间接压力。长期将回归正常 短期新增保费迟滞、理赔激增+ 疫情爆发深化风险教育、提升保险意识,将进一步促进行业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健康险领域 短期一级和二级市场估值收到影响。长期将回归正常 新业务和佣金水平大幅度下滑导致销售团队不稳定 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将导致更多的“暴雷”事件,声誉风险不断加剧 加速行业洗牌5 Oliver Wyman China观点综述 金融服务应对举措疫情影响下,奥纬认为金融机构面临以下七项关键任务,捕捉新增长机会的同时,积极应对疫情以巩固现有竞争地位关键任务 原因1 加快数字化进程 疫情将进一步培养客户线上习惯,传统金融机构应考虑如何在金融服务的价值链中与逐渐壮大的金融科技企业竞争2 规划健康险市场战略 疫情有效提升了人群的保险意识,健康险行业玩家应及时规划发展战略,抓住前所未有的行业机遇3 整合医疗行业解决方案 为抓住疫情爆发后潜在的医疗行业热潮,银行应制定行业整合解决方案作为新增长点4 梳理供应链转移机会 疫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供应链移出中国以分散风险,中国银行业应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提早界定此趋势下银行业的机会,以实现先发优势5 提升不良资产管理能力 不良资产管理能力对于中国本土银行 应对疫情后不良贷款增加的问题 和保持长期信誉至关重要6 建立突发事件预案 疫情爆发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了压力测试,建立突发事件预案并进行培训测试应该是金融机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7 准备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随着疫情全球扩散风险逐步上升,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做好应对潜在的全球衰退的预案,有备无患捕获机遇巩固地位宏观影响017 Oliver Wyman China2019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特点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性高致死率相对低于非典易感人群集中于老年人和有既往症者爆发处于中国农历新年交通流量高峰期疫情状况中国疫情防控已初见成效,但是全球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新 冠病毒风险 然而,全球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全球爆发风险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健委,丁香园,奥纬分析146 3076833,6649-Feb2-Feb 16-Feb 23-Feb 1-Mar2,4592,0691,7682,918+161+376+1,085+1,896累计确诊病例总数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已初见成效,中国的疫情状况正在趋于稳定 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正在下降 , 2月 3日湖北省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达到最高点, 2月 14日湖北省达到最高点 目前已确诊病例累计总数正在下降, 2月 12日湖北省以外地区确诊累计病例达到最高点, 2月 19日湖北省达到最高点 2月 27日全国 24个省份报告新增病例为零中国以外各国累计确诊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数量 高风险国家(截至 2月 28日 )韩国 1766日本 186+705 (钻石公主号游轮 )意大利 400伊朗 141新加坡 93美国 59泰国 408 Oliver Wyman China宏观经济:中国挑战 为应对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无可避免的对短期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政府管控措施比“非典” 期间更为严格 从供需两方面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39% 51%45% 39%16%020%40%60%80%100 10%2003第三产业201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国各产业对 GDP的贡献率 (%)疫情对需求侧冲击集中于第三产业 国家对于人口流动的严格管控大幅削弱了原本由春节带来的消费需求 湖北各市封城 20+个省份要求 14天隔离 世卫组织宣布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减少了跨国需求疫情对供给侧冲击集中于第二产业 在严格管控下,企业被禁止私自开工 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受影响更大资料来源: WIND,国家统计局,奥纬分析政府更快介入实施管控:非典期间 5个月VS新冠疫情期间 2个月对人口流动采取了更严控制:非典期间 北京个别医院封院VS新冠期间 武汉封城、湖北封省、全国居家隔离,推迟春节复工9 Oliver Wyman China宏观经济:中国影响 然而,随着复工比例的提升,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可有效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但全球衰退的不确定性使得刺激力度难以把握,同时也需要严防经济因刺激而产生的过热 截至目前,据报道 1,中国各地的复工情况已超过60%,而一线城市的春运返程率也超过了 30%左右 随着经济活动的恢复,中国政府已经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还将会出台一系列工业、财政以及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然而,即是刺激传导机制有效,目前仍有多重不确定性导致风险难以完全被规避 全球疫情蔓延及衰退:疫情已经在全球多地爆发,蔓延趋势明显,可能造成全球经济衰退 中美贸易战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伴随着美国11月的大选的到来,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上一轮强刺激政策后导致的过热效应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因此,如何把控力度与刺激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等战略打出“组合拳”将成为中国经济政策 2020年的难点 在这难以独善其身的环境下,面临中国政府的挑战依然很大奥纬对中国 GDP增速预测可预见刺激政策但风险仍然存在6.05.60.05.85.46.26.46.66.85.8-6.06.720186.82016 20176.16.620195.0-5.62020F乐观:经济刺激政策 有效悲观:经济刺激政策 不足2020E5.8% -6.0%5.0% -5.6%1. 财新网: datanews.caixin/2020-02-26/101520776.html10 Oliver Wyman China港府应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和经济刺激政策,对香港的核心产业提供支持才能帮助特区走出经济颓势2019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造成香港经济整体下滑 疫情爆发后,我们预计形势将进一步恶化75519 Q264970420 Q471372371019 Q1 19 Q418 Q465919 Q3 20 Q170020 Q2 20 Q3698-7%-7%GDP(十亿港币 )102969420 Q119 Q3 20 Q3 20 Q48111119 Q212411318 Q4 20 Q28219 Q1 19 Q4128-22%-28%零售销售总额(十亿港币 )来源 : 香港政府统计处、奥纬分析宏观经济:香港反观香港,由于 2019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香港经济整体呈下滑趋势,而新冠疫情则可能使香港经济形势继续恶化,雪上加霜,亟待政府在疫情缓解后出台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加以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