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创意思维: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意思维 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 初步图谱研究 撰/大卫 卡特勒 ( David Cutler )创意思维: 英国参与式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初步图谱研究 撰/大卫卡特勒 ( David Cutler ) 关于巴林基金会 巴林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促进平权与包容性发展 的独立基金会, 关注并推动英国乃至全世界范围 内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为此, 我们充分利用基 金会资源, 推动弱势群体和遭受歧视的群体融入 公民社会, 并积极采取有效行动, 以期从根源上消 除社会不公与不平等的现象。 巴林基金会是英国最著名的独立资助机构之一。 关于基金会的详细信息可参阅研究报告 透过50 项 资 助 了 解 巴 林 基 金 会 发 展 史 ( A History of the Baring Foundation in 50 Grants) 于 2019年巴林基金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巴林基 金会的资助计划主要聚焦三大领域, 其中之一便 是英国的艺术发展。 2010年至2019年期间, 基金 会 的 资 助 项 目 重 点 关 注 艺 术 与 老 年 人 群 体 ,关 于 该 领域的详细发展情况可参阅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 告 老当益慧: 20102019英国创意老龄化发展概 况 ( Older and Wiser? Creative ageing in the UK 20102019) 。 自2020年起, 巴林基金会将把艺 术资助的关注焦点转向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社 会群体, 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 关于作者 大卫卡特勒 (David Cutler) 担任巴林基金会总监 一职, 主要负责基金会艺术项目的运营与开展。 大 卫撰写完成了大量关于创意老龄化的报告, 其中包 括2009年出版的英国图谱研究报告 艺术地老去 (Ageing Artfully)。 关于封面图 本报告的封面图由英国美术家、 油画家乔治J哈丁 (George J Harding) 设计创作。 乔治J哈丁目前 定居于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市, 擅长创作肖像画、 意 象画、 街头艺术壁画、 树脂与有机玻璃浮雕等。 在 他眼中, 艺术创作是一场发现与探索之旅。 读者可 登录网站georgejharding.co.uk., 了解关 于艺术家的更多信息。 在此, 笔者也要诚挚感谢英国贝特莱姆艺术画廊 (Bethlem Gallery) 帮助基金会联络乔治J哈 丁 。贝 特 莱 姆 艺 术 画 廊 坐 落 于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精 神病治疗机构贝特莱姆皇家医院 (Bethlem Royal Hospital) 内, 致力于帮助扶持目前或曾 经在南伦敦与莫兹利NHS信托基金会 (SLaM) 接 受 精 神 疾 病 治 疗 的 艺 术 家 。详 细 内 容 请 参 见 本报告第38页。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 可访问网站 bethlemgallery。 致谢 本报告由巴林基金会传播与研究专员哈莉特罗威 (Harriet Lowe) 编辑。 在本报告调研期间, 多达数百位相关人士慷慨相 助, 通过会议及各种通信方式与基金会开展广泛 交流。 在此, 我们要特别感谢由下列专家组成的报 告审阅小组: 来自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的洛林考尔德伍德 (Lorraine Calderwood) ; 罗宾汉基金会的艾玛 德鲁 (Emma Drew) ; “文化&” (Cutlure&) 机构 的埃罗尔弗朗西斯 (Errol Francis) ; 文化、 健康 与福利联盟的维多利亚休姆 (Victoria Hume) ; 贝特莱姆艺术与心理健康节策划人萨布拉卡恩 (Sabra Khan) ; 心理健康基金会的李尼夫顿 (Lee Knifton) ; 威尔士艺术委员会的萨利路易斯 (Sally Lewis) ; 心理搏击俱乐部的诺拉马多克 (Nora Maddock) ; 利兹兰泽恩 (Liz Rantzen) ; “创意苏格兰” 组织的格拉姆雷德 (Graham Reid) , 以及本报告顾问丹尼尔贝克博士 (Daniel B a k e r )。目 录 序 3 概述 5 引言 7 定义与语言 报告背景 10 社会变迁 艺 术 与 心 理 健 康 :发 展 简 史 概念框架 不 平 等 、多 样 性 与 交 叉 性 创意型群体的心理健康 国家政策与框架以及地方生态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关研究 国外发展现状 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 29 艺术形式 组织类型 发展环境 初 心 :入 门 浅 思 59 参考文献 64 附录 65 组织机构列表 组织机构分布2 巴林基金会 图片经 (英) 索尔福德 “START启迪心智” 组织同意转载。3 创意思维 序我希望人们都能拥有创作的权利 它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多莉森 我在伦敦出生、 长大。 14岁那一年, 我患上了精神 疾 病 。到 2 9 岁 时 ,我 已 经 在 卧 室 里 待 了 十 多 年 ,几 乎 从未踏出过房门, 因为我对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内 心 世 界 都 充 满 了 恐 惧 ,身 心 都 被 束 缚 了 。我 也 曾 求 助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但他们提供的帮助无济于 事, 反而让我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30岁生日时, 我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于是下定决心要么好 好活着, 要么结束此生。 我选择 了前者。 为 了自我 救 赎 ,我 付 出 了 很 多 努 力 ,幸 运 的 是 ,我 发 现 写 作 和 艺术等创造性活动能够帮助自己表达内心的痛苦 感受。 我写过关于孤独的诗歌, 这让我的孤独感得 以缓解。 我意识到我在为自己寻找出路。 如果心理 健康服务机构为你指的路让你迷失、 停滞不前, 那 你就得另寻他法, 而创作就是我的出路。 就其本意而言, 创造力是一种改变或创造事物的 力量。 举一个例子: 在写 世界充满笑声 (The World is Full of Laughter) 这部作品之前, 我非 常厌恶我自己, 毫无半点同情。 其实, 写作本身就 是一个宣泄的过程, 但我是在读自己的故事时才第 一次对自己产生了同情心。 艺术为我指明了道路, 帮我找回自己。 随着自身创作的发展和我个 人的成 长 , 艺 术 不 仅 成 为了我 的 一 种 生 活 方 式 , 更 成 为了 我的事业, 给 了我面对世界的勇气和盾牌。 这个时 而丑陋的世界似乎不再那么让人难以忍受, 而这世 间的美好也足以拯救我的灵魂。 我不能屈服, 我只 能创作, 甚至通过创作以示反抗, 因为我知道, 创 作能够直击人心。 帮助正常人 , 作者: 多莉森 (Dolly Sen) 。 图片版权 Dolly Sen .4 巴林基金会 在我近期组织策划的一场关于艺术与反抗的展览 中 , 我 写 道 :“ 谨 以 此 次 展 览 致 敬 我 们 做 自 己 的 权 利, 被宽仁以待、 受到尊重的权利, 乃至活着的权 利。 艺术能让我们笑对生活, 激励自我、 重拾信心, 也能告诉有类似经历的人, 他们并不孤单。 ” 我希望人们都能拥有创作的权利。 虽然创作对每个 人而言不一定都是灵丹妙药, 但它足以改变人们的 生活。 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群体有权通过创造 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并享受文化。 正因如此, 本 报告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如 果 艺 术 能 够 让 你 找 到 回 归 自 我 的 路 ,那 么 本 报 告 就是你寻找归途的起点, 其中不仅展示 了通往艺术 之路的诸多旅程, 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究了阻碍 人们通往艺术之路的各种因素。 例如, 在谈及人们 走近艺术与文化的障碍以及如何帮助像我这样的 艺 术 家 继 续 创 作 时 ,本 报 告 考 虑 了 不 同 因 素 的 交 叉 性, 这一点令我倍感欣慰。 前路可期, 感谢巴林基金会为我们奠定了不断前行 的基础。 多莉森 dollysen5 创意思维 概述 本报告介绍了过去两年间英国在艺术与心理健康 领域的发展情况, 旨在帮助巴林基金会筹备2020 年的新资助计划。 参与式艺术是基金会重点关注 的领域, 因此, 本报告也以此为重点。 本报告是关 于这一领域的首份图谱式报告, 列举 了 全英各地 170余个开展相关项目的组织机构。 “心理健康” 和 “艺术” 一直是两个颇具争议的领 域, 因此我们决定将该领域中容易引起争论的相关 话题排除在外, 如艺术疗法和失智症、 自闭症等神 经 系 统 疾 病 。本 报 告 在 调 研 过 程 中 采 取 了 文 献 研 究、 实证搜集等方法, 分别进行 了 40多次机构走访 和电话采访, 举行 了圆桌磋商, 并参加了相关演出 和会议。 “ 报 告 背 景 ”部 分( 第 1 0 页 )主 要 介 绍 了 近 年 来 人 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态度的变化。 这一部分简要概 述了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漫长而又相互交织的发 展史, 为涉足该领域的艺术组织提供了概念框架。 在英国, 尽管国家层面关于艺术与心理健康的政 策非常有限, 但英国各地在该领域的发展却呈欣 欣向荣之势, 而世界各地的相关活动也从未停止 过。 本报告回顾了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相对薄弱 的研究基础, 也涉及了 一些全局性问题, 例如理解 社会不平等及其对健康影响的重要基础、 关于多 样性和交叉性的一些问题、 艺术家承受的心理压 力等等。 “艺术与心理健康活动” 部分 (第29页) 简单分为 三 小 节 内 容 :艺 术 形 式 、组 织 类 型 和 发 展 环 境 。每 节均附有案例分析及地区性、 国家性活动的分布介 绍。 组织类型囊括 了艺术机构 (艺术与心理健康专 业组织、 参与式艺术组织、 针对无家可归者等特定 群体的专业艺术组织、 “主流” 艺术组织等) 、 心理 健康机构以及其他机构 (如大学、 住房协会) 。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 仅凭本报告无法贸然得出确 切的结论。 不过, 我们还是在报告结尾的 “初心” 部分 (第59页) 中针对此次调研做了几点思考总 结 ,简 要 概 括 如 下 : 1. 复杂性和交叉性 心理健康的定义十分复杂, 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 此外, 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和参与式艺术、 无障 碍艺术、 艺术与医疗卫生行业均有所交集, 受创造 力 、行 动 主 义 和 治 疗( 或 福 利 )的 综 合 影 响 。 2. 奉献精神 从事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就像是一种使命。 在本报告的撰写过程中, 我们走访 了许多艺术家, 他们虽然行事低调, 但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 不过他们也经常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 3. 工作的挑战性 面对持续的资金压力, 从事参与式艺术的艺术家 必须始终保持敏感性、 专业性、 耐性和适应性。 受 访艺术家也谈到了 “过劳” 问题和加强自我关爱的 重要性。 4. 历史悠久, 道路坎坷 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专门组织和有关倡议自20 世纪80年代起就已出现, 但近年来, 许多重要组织 陆续被迫关闭。 5. 广泛性与多样性 在英国乃至世界各地, 关注不同艺术形式的组织机 构和支持者分布广泛。6 巴林基金会 6. 关注度低 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媒体关注度较低, 而且很 少得到知名大型艺术组织的重视。 不过, 英国利 物浦皇家爱乐乐团 (Liverpool Philharmonic) 是一个例外, 而且包括斯托姆齐 (Stormzy) 在内 许多艺术家也在努力通过流行文化提升大众的认 识。 7. 研究不足 相关人士多次表示, 有大量研究证明艺术能够对心 理疾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但我们发现, 该领域 的绝大多数学术研究都是参与人数极其有限的小 范围研究, 参考价值有限。 8. 规模小, 孤立运作 报告中所提及的组织机构大都比较孤立, 缺乏同 行 支 持 ,而 且 大 部 分 组 织 规 模 较 小 ,只 有 2 至 4 名 全 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9. 合作是关键 报告中提及的许多活动大多依赖于多方之间的 合作, 且往往是不同领域的组织之间相互合作, 如小型艺术组织和英国心理健康信托 (Mental Health Trusts) 。 10. 儿童和青少年 本研究发现, 该领域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关注 较低。 11. 卫生部门重视不足 很少有相关组织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NHS) 中获得实际财政支持。 大部分组织的资金主要 来自英国国家彩票社区基金 (National Lottery Community Fund) 等一般性资助机构或艺术活 动资助方。 12. 剧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 整 体 而 言 ,当 今 社 会 大 众 对 心 理 健 康 的 关 注 度 正 日 益提升, 这将对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产生积 极影响。 NHS推出的 “社会处方” 计划带来了重大 机遇, 但同时也进一步增加 了该领域的资金需求。7 创意思维 引言 研究背景 巴林基金会 (以下简称基金会) 成立于1969年, 长 期为各类艺术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1995年巴林银 行倒闭后, 基金会资金来源骤减87%, 资助重点逐 渐转向了 “参与式艺术” , 鼓励专业艺术家积极走 进社区, 与未接受过专业艺术培训的人群共同创 作。 近年来, 基金会艺术项目将目光投向了特定人 群, 如难民、 寻求庇护者 (2004-2009年) 和老年人 (2010-2019年) 等。 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 基金会 已针对下一步的重点资助方向进行 了深刻探讨。 我 们的主要标准是寻找相对成熟的领域, 确保适度 的资金投入即可取得显著成效, 帮助遭受和歧视的 人群行使自己在文化与创作方面的权利。 2018年 末 ,基 金 会 决 定 将 艺 术 与 心 理 健 康 作 为 重 点 资 助 领域, 资助计划于2020年正式启动。 在具体开展下一步工作之前, 巴林基金会总监 (负 责艺术项目运营) 首先对英国当前的艺术与心理健 康活动进行 了图谱式梳理研究。 鉴于该领域至今尚 未有过类似研究, 本报告有望为行业发展作出积 极贡献, 同时也为巴林基金会日后的资助计划奠定 基础。 在此前开展的 “艺术与老年人 ” (arts and older people) 项目中, 基金会也提前进行 了相关 研究, 并出版了 艺术地老去 (2009) 这一报告。 资助范围和局限性 巴林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为众多专业艺术组织提供 资金支持, 因此, 这些组织无疑也是本报告关注的 重点。 此举并非是否定艺术家个 人或业余艺术爱 好者重要性, 只不过不同的资助机构各有所长, 资 助范围均有一定限制。 只有在过去两年中活跃于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 艺 术 组 织 ,方 可 纳 入 报 告 的 讨 论 范 畴 。 根据本报告中的相关释义, 面向自闭症、 失智症等 认知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艺术活动未纳入本报 告讨论范围尽管我们也很清楚, 共病的风险正 日益增加。 另外, 合规艺术疗法领域在英国虽然已 有多达3500名从业者, 但未涵盖在本报告中 (无论 涉及视觉艺术、 戏剧、 音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 。 鉴 于艺术疗法具有明确的临床手段, 基金会和大多 数艺术资助机构一样, 并不打算针对这一领域开展 资助计划, 而是将其视为健康卫生资金和专业人 士的关注范畴。 由于研究资源十分有限, 本报告并非系统性或学术 性的研究成果, 仅可视作入门级的调研汇总, 无法 就相关问题得出定论。 本报告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 失 全 面 ,且 时 效 性 强 。不 过 ,本 报 告 旨 在 探 究 相 关 领域的总体发展情况和主要特征, 有助于基金会资 助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定义: 心理 健 康 每个 人都有各自的生理健康状况, 而心理健康也 同样如此。 不同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这一概 念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且充满争议性。 本报告将借 鉴心理健康的相关社会模型,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健康问题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我们必 须认识到,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实际上是密切相 关 的 ,这 一 点 非 常 重 要 。 心理疾病通常由精神病学专家进行治疗, 反之, 精 神病学也从医学上定义了 心理疾病的范畴。8 巴林基金会 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专门治疗那些导致 思想、 行为和情绪紊乱的脑部病变 (Mcknight, Price & Geddes, 2019) 。 世卫组织认为:心 理 健 康 是 指 个人 能 够 认 识 到 自 身 潜力、 应对日常生活压力、 富有成效地 工作并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的一种幸福 状态。 1英国的心理健康服务范围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精神 病 患有精神病的人口最高可占全球人口的3%。 在19 世纪, 精神病被人们称为 “疯病” 。 根据NHS网 站给出的解释, “精神病会导致患者对事物的 认 知 和 理 解 异 于 常 人 ”。 2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有 精神分裂症和双向障碍 (也称躁郁症) 。 不过, 上 述 判 断 目 前 还 存 在 一 定 的 争 议 。读 者 如 想 进 一 步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 可以参阅南森法勒 (Nathan Filer) 2018年出版的 核心地带: 精神 分 裂 症 的 发 现 与 失 却 ( The Heartland: finding and losing Schizophrenia)一 书 。 常 见心 理障 碍 ( CMD ) 常见心理障碍, 有时也被称作 “神经症” , 通常被认 为是相对较轻的心理疾病, 不过, 在某些情况下 , 此类疾病也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后果。 目前, 抑郁 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 全球可能有多达15% 的人口患有抑郁症并出现临床症状。 美国作家安 德鲁所罗门 (Andrew Solomon) 在 走出抑郁 (又译 正午的恶魔 , Noonday Demon,2 0 0 2 年) 一书中发布 了 一项权威调查, 其中不乏作者 本人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身经历。 焦虑症被称 为“ 恐 惧 的 渗 透 ”,具 体 表 现 有 多 种 形 式 ,包 括 恐 惧症、 强迫症、 分离 (转换) 性障碍 (如创伤后应 激障碍、 人格障碍) 等等。 心理学家麦克马纳斯 (McManus) 等学者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表示, 英国有五分之一的女性和八分之一的男性患 有常见心理障碍。 3 成瘾 成瘾包括酒精成瘾和药物成瘾, 与精神病学有着 复杂的联系。 虽然成瘾本身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但这两者往往密切相关。 成瘾有时会导致心理疾 病, 也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从临床诊断来 看 ,成 瘾 者 大 多 伴 有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而 该 群 体 通 常 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治疗 。 本报告虽然采用了 上述分类方式, 但我们必须认识 到, 这一分类无论是在精神病学研究领域还是在 众 多 批 评 人 士 眼 中( 包 括 上 述 疾 病 的 患 者 )都 存 在 很大的争议性。 下文将针对社会不平等、 歧视与心 理健康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简要探讨。 艺术 给 “艺术” 下定义虽然不像定义 “心理健康” 那样 困难重重, 但也绝非易事。 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Arts Council England) 和 其他许多组织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 “创造力” 与 “ 文化” 这两个词, 并将其纳入艺术形式中。 本报告中提到的是广义上的 “艺术” , 涵盖了包括 流行文化在内的最广泛的艺术形式。 长期以来, 巴林基金会一直十分关心并积极资助各 种各样的艺术活动, 如视觉艺术、 露天表演及节日 演出、 创意写作与演说、 舞蹈、 戏剧、 音乐与演唱、 时装与纺织艺术、 数字艺术, 以及从事跨艺术形式 活动 (即多艺术形态或交叉艺术) 的艺术组织和艺 术家。 另外, “艺术” 和 “工艺” 的定义以前可能存 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但如今, 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 十分模糊。 此外, 基金会还十分关注参与式艺术的发展。 艺术 家弗朗索瓦马塔拉索 (Franois Matarasso) 在 永不停歇的艺术 (A Restless Art,2 0 1 9 )一 书 中专门对该艺术形式进行 了探讨。 参与式艺术可大 致定义如下 : 接受过 “专业培训” 的艺术家与未经 专业培训的人共同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目 的在于激发后者的创造力。 这种艺术形式主要关 注的是 “日常创造力” (everyday creativity) , 重 视所有人潜在的创造力, 以便消除职业艺术家和业 余艺术爱好者之间存在的等级隔阂。 1 例见: who.int/mental_health/who_urges_investment/en. 2 详见: nhs.uk/conditions/psychosis. 3 McManus S, Bebbington P, Jenkins R, Brugha T. (编) . 英格兰心理健康与幸福感调查: 2014年成年人精神病患病率调查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England: Adult Psychiatric Morbidity Survey 2014) , 2016. 利兹: NHS数字出版社9 创意思维 语言表述 谈及心理健康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冒犯性的语言表 述, 而这样的语言很容易助长对当事群体的偏见和 歧视。 要想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确立一套能够被广为接受 的语言体系, 这并非易事。 根据英国心理健康公益 机构麦恩德 (Mind) 的建议, 本报告将主要使用 “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这 一 表 述 。考 虑 到 语 言 表 达 的 多 样性, 报告中也会出现 “心理健康需求” 、 “忧虑” (激进群体多使用这一表述) 、 “担忧” 以及 “受 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人群” 等不同表述。 “心理疾 病” 这一表述被用以区分 “心理健康” , 系指已确诊 或可能患有的上文 “定义” 部分所提到的相关精神 疾病。 在NHS体系中, 接受心理健康问题治疗的人通常 会被称为 “患者” , 以体现生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 康服务的同等重要性, 并避免将心理健康问题污 名 化 。本 报 告 内 容 无 关 临 床 治 疗 ,因 此 提 及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时 不 会 使 用“ 患 者 ”这 一 表 述 。 本报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会成为固定表述。 语言 是 不 断 变 化 的 ,而 语 言 的 使 用 则 事 关 重 大 。在 核 心地带: 精神分裂症的发现与失却 一书中, 作者 南森法勒针对心理健康领域的绝大部分术语和诊 断结论提出了有理有据的质疑, 直指它们不应成为 定论。 以 “神经多样性” 一词为例, 该词最早出现于 20世纪90年代, 是专门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提出 的新概念。 如今 , 该词的涵义已大大拓展, 涵盖了 多种学习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 但其并未被广泛 采用。 研究方法 本报告以案头调研为基础, 并对英国40个项目以及 荷 兰 和 芬 兰 的 相 关 项 目 开 展 了 实 地 走 访 。本 报 告 中 提及的许多组织是通过电话联系的。 为 了联系到报告中所提及的组织, 笔者采用 了网络 搜索、 基金会官网信息查询、 关系网咨询等多种方 式, 不过, 绝大部分是通过扩散式联络来确认的, 即请已取得联系的组织推荐各自所 了解的其他组 织和活动。 关于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组织机构, 目前尚无完 整列表。 由于业内组织多孤立运作, 彼此之间沟通 不足, 本报告无法获取全面详尽的信息, 已联系或 确认过的相关组织列表详见第65页附录。 10 巴林基金会 报告背景 社会变迁 过去十年中, 英国国内呼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消 除偏见和歧视的运动从未停止过 (英国 2010平 等法案 已将歧视列入非法行为) 。 实际上, 在此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 许多受心理 健康问题困扰的群体及其支持者一直在抗议大众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 最近, 位于伦敦南部的贝 特莱姆精神健康博物馆 (Bethlem Museum of the Mind) 举办 了 一场名为 “无法忍耐 (Impatient) ” 的主题展, 展示了19世纪40年代 “所谓疯者之友 协会” (Alleged Lunatics Friends Society) 组 织所开展的多次抗议活动。 近年来, 英国心理健 康行动组织 “国家幸存者用户网络” (National Survivor User Network) 日渐成为抗争的主力。 新的抗议之声不断涌现, 如 “摒弃康复” (Recovery in the Bin) 组织对 “康复” 这一常见概念提出了质 疑。 这些活动与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例如, 许多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人会通过诗歌创作来 表达自我。 “变在眉睫” (Time to Change) 是在英格兰发 起的一场心理健康问题去污名化运动, 由麦恩德 (Mind) 和 “反思心理疾病” (Rethink Mental Illness) 两个组织共同发起, 其资金支持主要来自 喜剧救济基金会 ( C o m i c R e l i e f )。 苏 格 兰 、北 爱 尔 兰 和 威 尔 士 也 开 展 了 类 似 的 社 会 运 动 ,分 别 为“ 看见我” ( S e e M e )、 “改变你的想法” (Change Your Mind) 和 “改变威尔士” (Time for Change W a l e s )。这一系列活动都采用社会运动的方法, 由饱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群体主导, 且大量运用 了艺术手段。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 (Public Health England) 近 期发起了 一场名为 “每个心灵都举足轻重” (Every Mind Matters)的 公 共 健 康 运 动( 包 括 电 视 活 动 ), 引发了广泛关注。 那 些 才 华 过 人 、功 成 名 就 或 是 深 受 公 众 喜 爱 的 人 可 能 面 临 严 重 的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这 是 许 多 艺 术 界 人 士和公众人物关注的焦点, 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提 升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英国广播公司 (BBC) 近期推出了两部纪录片, 其中一部讲述了英国烘焙 大赛冠军娜迪亚侯赛因 (Nadiya Hussain) 作 为一个焦虑症亲历者心路历程; 另一部 我的 精 神 疾 病 与 我 ,则 讲 述 了 英 国 演 员 大 卫 海 伍 德 (David Harewood) 的故事。 英国王室成员威 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携手成立皇家基金会 (Royal Foundation) , 积极支持心理健康慈善事业的 发展。 该基金会发起的 “同心共力” (Heads Together) 慈善活动, 旨在打破人们对心理健康问 题的偏见, 同时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 (尤其是在学 校和职场) 募集资金。 关于心理健康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目前尚无最 新研究结果。 不过, 麦恩德机构在其2016年的研究 报告中指出, 相较于2011年, 6%的受访人对心理健 康问题的态度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 关于心理健康 的社会讨论更加频繁, 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 对心 理健康问题的偏见或歧视也随之减少。 艺 术 与 心 理 健 康 :发 展 简 史 数千年来, 艺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 “对话” 从未 中断过。 关于这方面的书面记载最早可追溯到 柏拉图和欧里庇得斯。 英国社会学家安德鲁 斯 卡 尔( A n d r e w S c u l l )在 文 明 中 的 疯 癫 (Madness in Civilisation, 2016) 一书中指出, 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关于艺术与心理健康的文献。 历史学家罗伊波特在其著作 疯狂简史 (Madness: A Brief History,2 0 0 2 )中 ,介 绍 了 英国公众对于心理疾病的态度变迁, 涵盖了前基 督教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和收容所时代 (包括图克 影 响 深 远 的“ 道 德 疗 法 ”)。到 了 2 0 世 纪 ,规 模 过 于 庞大的收容所被取代, 精神病人的治疗模式逐渐 转向谈话疗法 (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影响) 和更为有效的药理学, 由此导致20世纪80年代精 神科床位使用量减少 , 而社区护理服务相应增加。 这种模式在欧美地区得到 了积极推广 , 但在20世纪 60年代曾遭到反精神病学运动的抗议。 反精神病 学运动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罗纳德大卫莱因 (Ronald David Laing) , 而在意大利和日本等 国, 该运动的表达方式则更为激烈。11 创意思维 阿兰贝弗里奇 (Allan Beveridge, 2010) 从艺术 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态度的发展 变化。 他援引 了诸多文学作品和经典人物角色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 奥菲利亚和麦克白 夫人; 罗伯特伯顿所著的 忧郁的解剖 (The Anatomy of Melancholia);狄 更 斯 小 说 里 各 种 各样的精神疾病患者 (如 大卫科波菲尔 中的多 瑞 特 和 迪 克 )。此 外 ,安 德 鲁 还 提 到 了 弗 洛 伊 德 的 影响 (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对艺术的影响要大于对 精神病学的影响) 、 超现实主义, 以及西尔维娅普 拉 斯 的 钟 形 罩 ( The Bell Jar)和 伊 丽 莎 白 沃 策 尔 的 少 女 初 体 验 ( Prozac Nation)这 两 部 作品。 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曾为心理健康问题所 困。 2019年, 伦敦举办的众多展览中最成功的是 梵高、 爱德华蒙克和威廉布莱克三位艺术家的 作品展。 日本女性视觉艺术家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当代艺术家之 一, 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她便一直生活在精神 病院内, 而她的工作室就在医院附近。 域外艺术 (Outsider Art) 1913年, 来自贝特莱姆皇家医院的主治医师西 奥菲勒斯希斯洛普 (Theophilus Hyslop) 在 一次国际医学会议上首次展示了由精神病人 创作的艺术作品。 这在当时引发了巨大关注, 并登上了 每日镜报 (Daily Mirror) 的头 版不过该 报道 批 判了这 些 作品与立体主义 和表现主义流派在艺术风格上的相似性) 。 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普林兹霍恩 (Hans Prinzhorn) 是早期著名的域外艺术作品收 藏家。 他从德国、 奥地利和瑞士等地的精神 病患者手中收集了5000余幅艺术作品, 并集 结成册, 于1922年出版了 精神病患的艺术 性 ( Artistry of the Mentally Ill)一 书 。 这对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 保罗克利 (Paul Klee) 、 让杜布菲 (Jean Debuffet) 等知名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杜布菲更是提 出 了 “原生艺术” (art brut) 的概念, 用来描 述 “域外” 非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此类作 品没有经过正统艺术训练的 “加工” , 因此被 杜 布 菲 视 为 一 种“ 原 始 艺 术 ”。普 林 兹 霍 恩 收 藏的作品不仅在艺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他 看来, 这些作品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也大有裨 益, 因为它们可以 “让心灵具象化, 从而在自我 和 他 人 之 间 搭 建 一 座 桥 梁 ”。 瑞士画家阿道夫沃尔夫里 (Adolf Wlfli) 便 是一位域外艺术家。 他曾在伯尔尼的一家精神 病医院接受治疗 , 由沃尔特莫根塔勒 (Walter Morgenthaler) 负责看护。 阿道夫在诗歌、 音 乐和绘画领域展现出的非凡才华, 令沃尔特惊 叹不已。 当前, 国际域外艺术博览会发展迅速。 坐落于 荷兰哈勒姆市的疯狂博物馆 (The Dolhuys Museum) 与阿姆斯特丹冬宫博物馆 (Hermitage Museum) 合作建 立了一座域 外艺术博物馆; 英国慈善机构 “艺术通路” (Outside In) 也在积极支持域外艺术的发展。 “域外艺术” 一词目前还存在争议性, 内含 “未经训练的艺术” 或者 “本土艺术” 之意, 在 英国不常使用, 但在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较为 流行。 该术语于1972年提出, 用以替代源自法 语的 “原生艺术” 一词。 域外艺术通常指视觉 艺术作品, 并非特指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群 体所进行的艺术创作。 其他特殊群体 (如罪犯 等) 创作的作品也可视为域外艺术。 而且许多 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艺术家, 其作品也堪称 经典, 草间弥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域外 艺术” 在本报告中作为术语使用时, 指面临心 理健康问题困扰且从未接受过艺术训练的人 所创作的艺术, 是一种未经训练的视觉艺术。12 巴林基金会 在英国, 有许多杰出艺术家都曾在精神病医院接受 过治疗 ,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送进贝特莱姆医院的 理查德达德 (Richard Dadd) 。 英国的许多收容 所也和艺术保持着密切联系。 例如, 早在1847 年, 苏格兰的克赖顿皇家医院 (Crichton Royal Hospital) 就开始聘请艺术家和患者共同进行 艺术创作; 1901年, 苏格兰蒙特罗斯皇家收容 所 (Royal Montrose) 为亚当克里斯蒂 (Adam Christie) 提供了 一个工作室, 供他创作出了200 余件雕塑作品; 20世纪30年代, 爱德华埃尔加 (Edward Elgar) 受聘在伍斯特市的一家处收容 所创作舞曲。 艺术与心理健康的近现代发展史与五大 (相互关 联的) 艺术运动密不可分。 首先, 如上文所述, 一些 精神病医院素来就有借助艺术进行治疗的传统, 不过很多医院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陆续关停、 缩减规模或改革。 此后, 域外艺术 (见第11页) 逐 渐兴起。 第三, 大众对艺术和健康领域 (包括发展曲折的生 理健康领域) 普遍很感兴趣。 例如, 英格兰卫生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England) 和艺术委员 会曾于2007年提出一项倡议, 后因卫生部推进不力 等原因无果而终。 但此后, 英国议会艺术、 健康与 幸福问题跨党派小组 (APPGAHW) 及其他许多 组织仍在在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本报告中提及的 部分组织已经在艺术与健康领域活跃了近三十年 之久, 例如 “艺术关怀” (Arts Care, 1987) 和 “楼 上工作室” (Studio Upstairs, 1988) 等。 第四, 无障碍艺术的发展轨迹不同于其他艺术运 动 ,尤 其 是 它 强 有 力 地 质 疑 了 究 竟 何 为“ 正 常 ”。无 障碍艺术往往伴随着激进主义和抗议活动, 与20 世纪60年代的反精神病学运动一脉相承。 多莉森 和 “真空吸尘器” (The Vacuum Cleaner, 艺名) 是无障碍艺术的两位代表, 他们的作品即诙谐有趣 又 发 人 深 省 ,是 现 代 无 障 碍 艺 术 的 范 例 。 最后, 社区艺术或参与式艺术快速发展, 尤其时弗 朗索瓦马塔拉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社会影响 力 艺 术 ”。 概念框架 上述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艺术与心理健 康领域有关组织的愿景和风格。 这些组织往往源 自三个不同的传统领域, 而这三大领域之间其实并 无明确界限, 且相互交叉重叠。 笔者在此仅作大致 概括。 1. 无障碍艺术 无障碍艺术与和残障人士权利运动的发展轨迹大 致相同。 残障人士权利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主张捍卫残障人士的权利, 其核心理念是身体、 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