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20 年 5 月,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 (以下简称绿色江南) 接到 安徽蚌埠沫河口工 业园区 沫河 口 附近 居民求助 , 称该园区化工企业污染严重,园区 内气味刺鼻,污水直排河道,给 园区周围 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 响,希望得到绿色江南的帮助,以便解决环境污染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困扰 。绿色江南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IPE)对蚌埠沫河口工业园区 内的企业情况进行研究与 分析 。 一、 沫河口工业园 排放关乎淮河水质及周边农产品安全 沫河口工业园区位于 安徽 省 蚌埠市淮上区 。根据 沫河口工业园区官方网站显示,该园区于 2006 年正式批准成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50 亿元,已批土地利用规划 30.5 平方公里,实际建成面积达 15.5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化工)、新材料制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 近年来为承接蚌埠市化工企业 “退市入园 ”工作,当地扩区规划沫河口精细化工园。 目前,拥有安徽海华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鑫源气体有限公司、安徽德诺化工有限公司、安徽顺利生物有限公司、安徽麦琦化工有限公司淮上分公司、沫河口园 区世纪门窗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企业。园区入园项目要求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取得安评、环评、能评的批复,投资总额不低于 1.5 亿元,投资强度 300 万元 /亩以上,亩均税收 10 万元 /亩以上。 2 图 一 ,蚌埠沫河口工业园位置 示意 图 园区所处淮上区沫河口镇核心地段,周边水陆交通发达(临近淮河与北淝河),自有的力源港口岸线长 1.2km,水深(低水位) 5m,规划 11 个泊位(含 1 个化工专用泊位),年吞吐能力 1000 万吨。 从沫河口工业园卫星图可以看到,该工业园位于淮河北侧,距离淮河直线距离大约 2 公里。 淮上区沫河口园区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扩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对园区的排水、污水官网和雨水规划做了如下表述: 2、排水规划 ( 1)排水体制 清洁下水:生产企业的清洁下水同雨水经过基地内雨水管网系统,直接排入河流。 生活污水:化工园区的三类工业的生产企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下管道。 生产污水:经过各企业预处理的生产污水经过地块内各自的地面架空污水管道,经泵提升至规划的地面架空综合管廊,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后,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经三铺大沟 1后最终排放进入淮河。 ( 2)污水管网规划 由于规划的区的工业污水毒性较大,为避免管道漏损对居民及地下水造成的长久危害,工业生产污水管道宜采用地面综合管廊的形式进行设置,以便于污水管道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事故时的应急处理。各生产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水以单管单送的原则,采用独立的污水管架空敷设,经过污水局部加压泵站提升后进入规划预留的地面架空综合管廊,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规划工业生产管道地面架空综合管廊沿宋圩路、曹吴路布置,沿线各企业通过各自地块内的架空管道与管廊相衔接。 1 原文如此 3 ( 3)雨水规划规划区分为两个排水分区,主要分为曹吴路以北、宋圩路以西部分向西排入三浦 大沟,其余部分用地雨水向南排入沫冲引河。 由此可知,园区的污水主要是经过三铺大沟排向淮河,雨水是经由 三铺大沟 和沫冲引河,最终都排入淮河。 图 二 ,蚌埠沫河口工业园鸟瞰图 沫河口镇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皖北农副产品散地、国家商品粮和瘦肉型生产基地 2,被农业农村部列为 2020 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3。 航拍图片也可以清晰看到,工业园区分布着大量农田,工业污水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事关农民生计,也关乎农产品安全健康。 二、 化工排放 屡遭举报 , 农田秧苗枯死绝收 2020 年 5 月 28-29 日 ,绿色江南 工作人员抵达蚌埠沫河口工业园 区 开展现场实地调研。 一位正在淮河堤坝上晒麦子的大爷告诉我们, 北边的化工园(沫河口2 百度百科,沫河口镇,baike.baidu/item/%E6%B2%AB%E6%B2%B3%E5%8F%A3%E9%95%87/4845557?fr=aladdin.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 2020 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的通知 ,moa.gov/govpublic/XZQYJ/202005/t20200526_6345283.htm. 4 工业园)这几年偷排污水都流到灌溉庄稼用的窨井 和 水渠里了,就在去年水稻开花的时候最后一次灌水,眼看着要收的稻子,第二天就倒了大半,泡在水里的稻根都烂了。你看,现在本来收了麦子就要换季赶着插秧了,这倒好,前几天抽水育秧苗,本来长的非常旺盛的秧苗第二天都 “烧死 ”的差不多了,我们田地被污染好几年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十里程村一位大妈告诉绿色江南调研人员:我家三亩地的秧苗(水稻苗)全部死光了,一点没剩,现在再下(种)秧苗根本就来不及了,辛辛苦苦的眼看着一季庄稼就毁掉了。就是那个化工厂排的污水流到我们麦田的水沟里,我们抽了这个水沟的水浇秧苗,本来秧苗长的非常漂亮 (长的健壮),这下全完了,这个村里的秧苗全死了,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几家人家 12 亩地的秧苗都死光了。 图 三 ,绿色江南工作人员走访村民 5 图 四 ,绿色江南工作人员走访村民 在大妈的带领下,绿色江南调研人员来到大妈的秧苗地,只见满地野草般枯死的秧苗中只剩下稀稀拉拉的绿色。大妈指着沟里面 的 水说,就是用了这个沟里面的水浇的秧苗,你看看这个从北边那个化工厂(沫河口工业园)流过来的水有多黑。 几天前还是满地的绿色秧苗如今变成一地的枯萎,一季的希望现如今变成了绝望,大妈指着自己地里的水稻苗一脸的无奈。 6 图 五 ,大妈的秧苗地因 引水 浇灌而枯死 图 六 ,大妈浇灌秧苗地的水渠 7 图 七 ,未引同一水渠浇灌的秧苗 通过查询我们发现,沫河口工业园的污染投诉由来已久。 根据京华时报的一篇调查报道 4,早在 2013 年,就有市民在网上举报称,有一家当地从事橡胶生产的企业向地下直接排放污水。他是在该厂隔壁挖地基建厂时不小心挖出了橡胶厂铺设的管道时发现的。根据他拍摄的图片,管道内是红色的液体,不断地向地下排放。 在环保厅通报水污染问题后,淮上区环保局组织人力对园区内企业进行彻查,发现了三家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因为违规遗撒化工原料,露天摆放原料桶造成了地表水的污染;另一家存在排气污染问题。 据当时接受采访的淮上区环保局陈局长表示,在以前的检查中,他还发现过4 淮河支流成“黑水河”污水处理或成排污,京华时报, 2015-05-25. 8 有企业将未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在厂子外面的沟渠中,而部分沟渠 中的水是可以进入三浦大沟和沫冲引河的。另外,陈局长也不能排除部门 5企业存在直接向河流偷排的情况。环保局曾经与公安部门联合调查,在水里检测出强酸、强碱。陈局长承认,这种明显的化学成分应该代表着存在企业偷排的情况,但是因为监控不到位,并没有抓到偷排的真凭实据。 淮上区环保局陈局长 2015 年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5 月 5 日,安徽省环保厅通报了多起环境违法案件。其中,位于安徽蚌埠市淮上区的淮河支流三浦大沟、沫冲引河受到近旁沫河口工业园区的污染。当时沫河口工业园区未建设污水收集和雨水管网,工业废水不能通过管网进 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直接排入三浦大沟,最终进入淮河。 2015 年做现场调研的京华时报记者,也访谈了当地农民。报道称:当地的农民世代用这两条河的水直接灌溉,但是现在却不得不从别处挑水灌溉。在附近耕作了 20 多年的张大妈说,早在四五年以前沫河口工业园区正式建成以后,这两条河就开始发臭,水质变得越来越差。大概是去年开始,用河水浇灌的小麦生长出现了异常,很多麦粒只长空壳,里面却没有麦粉。不仅是小麦,自己菜园里种的茄子、青椒等作物也长得很小,产量很低。 污染排放也对地下水产生了影响。 2015 年的京华时报报道称:居住在于家村的张大妈说,她们村子里的井现在越来越深。四五年前井深只有 18 米,现在即使打到 60 多米,井水还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水烧开以后还黏乎乎的。 2018年,当地居民再次举报沫河口工业园企业。以下是刊登在人民网领导留言区的留5 原文如此 9 言和回应。 对此淮上区发布了如下办理反馈意见: 绿色江南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的状况,结合当地居民的投诉,不得不让人对淮上区的 上述 回复产生疑问。 三 、 工业园区 内 部分 河道被 严重 污染 绿色江南调研人员在对沫河口工业园区调研过程中 , 发现 该园区 聚集着多家小作坊式的化工企业,环境与安全 管理粗放,风险预防与治污措施 不到位 ,埋下了重大隐患。 调研中我们 发现,园区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似乎在闲置,有的厂区内存在污水大坑; 有些大坑的污水颜色很重,但从图上看似乎没有做好防渗;厂区空地沫河口工业园区污染严重 已办理 环保 投诉 良 * 2018-04-22 06:59 尊敬的书记您好,我是沫河口工业园区周边农村村民,我向您举报园区有几家企业乱排污水,其中包括雷诺化工,德翔木业超标排放,直接导致沫河口周边村庄气味刺鼻难闻,环境状况堪忧,直接影响村民正常生活,请求书记及各级领导,强制要求乱排放企业整改,还我们周边环境,碧水蓝天。 针对“沫河口工业园区内有几家企业乱排污水”等问题,沫河口工业园区已于 2017年 12 月底完成园区内污水架空管网建设,并投入正常使用; 13 家主要涉水企业均已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安装涉水在线监控,并与区级平台联网;我区环保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每月对沫河口园区地表水、每季度对沫河口园区周边地下水进行检测。下一步,区环保局将加强监管,如发现确实存在网友反映的情况将依法严惩。 中共蚌埠市淮上区委办公室 2018 年 5 月 15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