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把握战略支点,践行引领担当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赛迪 | 白皮书赛迪观点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以城 区 为核心培育产业竞争新优 势 , 对于推动城市 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 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 区 经 济 实 力 是 基 础 , 内 生 动 力 是 支 撑 ,消费活力是动力 , 区域能级是赋能 。 评价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应从多维度 、 多角度入手进行科学评估与跟踪 。赛迪顾问对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 全国百强城区实力突出 ,引领强势;表现出 “ 东多西少 , 点面联动 , 梯度明显 , 特点显著 ” 等特征 。 深圳 南山区 、 广州 天河区 、 深圳 福田区 、 深圳 龙岗区 、 青岛 黄岛区 、 佛山 顺德区 、 杭州 余杭区 、 深圳 宝安区 、广州 黄埔区 、 宁波鄞州区领跑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前 10名 。城 区 是 新 时 代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核 心 载 体 ,也是城市群 、 都市圈建设的核心力量 , 更是城市的 “ 软实力 ” 担当 、 “ 辐射极 ” 担当和 “ 主形象 ” 担当 。 城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 更是责任 。010203049YMArOmNxOqRoQqM7NaO6MtRpPnPqQeRpPyRkPnPqNbRqRrOMYrQpNuOpPsO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1.2 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081.1 研究背景一 . 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04四 . 聚焦高质量,提升竞争力三 . 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分维度解析3.1 经济实力:城区竞争力提升的基础3.2 内生动力:城区地位稳定的支撑3.3 消费活力:城区经济增长的动力3.4 区域能级:城区价值体现的赋能17181920二 . 2020年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评析2.1 2020年赛迪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 102.2 总体情况 112.3 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特征 13142.4 赛迪百强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构成情况152.5 赛迪百强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格局态势目录 CONTENTS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04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1.1 研究背景城区作为我国城镇化率最高 、 创新资源要素最为集中 、 各类人才最为集聚 、 管理服务体系最为健全 、 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区域 , 是推动经济转型 、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区域 , 是推动新旧动能转化 、 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 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和动能引擎 。城区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发展城市经济的核心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区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核心载体 , 新时代 , 我国城市经济建设迫切需要高水平推进城区发展 , 顺应城区发展逻辑演变新形势 , 满足城区转型升级新要求 , 打好 “ 组合拳 ” 、 跑出 “ 加速度 ” , 使城区扛起支撑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加快发展创新经济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 , 也是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向 , 城市创新经济增长以城区产业创新发展为重要体现 。 以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的 “ 创新转型 、 内生造血 ” 已经成为城区新增长模式的关键突破点 , 城区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 , 城区也成为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城区凭借其自身的信息网络 、 中心区位 、 文化核心 、 金融商贸 、 配套设施等基础优势 , 集聚人口 、 资源 、 产业等要素 , 引领经济向高层次 、 优结构迈进 , 带动城市逐步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 促进城市加快调整存量 、 做优增量 ,使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示范效应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05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城区是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核心力量城市集聚 城市群 扩散 城区再集聚城区是人口 、 资源等各类要素集聚的核心载体 , 要素向城区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以及城市群 、 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表现为城市集聚 、 城市群 ( 都市圈 ) 扩散和城区再集聚三个状态进程 , 而城区在城市群 、 都市圈建设发展各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城区要素集聚变动的特征和规律来看 , 城镇化初期 , 城区成为增长核心 , 城市人口 、 资源快速向中心城区集聚 , 城市得以发展扩张;城镇化中期 , 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 各类要素在向城区集聚的同时开始向城区周边扩散 , 各大城市进一步扩张 , 邻近城市逐步相接 , 逐步形成以某一个或几个城市为核心主导的城市群 、 都市圈或者都市连绵区 , 该阶段城区资源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并存且相对均衡;城镇化后期 , 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 , 为防止郊区化带来的衰败现象 , 政府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 , 各大城市纷纷步入再城市化进程 , 城区再次成为集聚中心 , 先进制造业 、 高端服务业等新经济 、新业态等大规模向城区集聚 , 在等级化与网络化的共同作用下 , 城区成为城市实现空间紧凑化 、 发展集约化的关键载体 , 更是都市连绵区 、 城市群 、 都市圈等经济空间形态 如长三角地区 、 京津冀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发展的核心力量 。预 计 到 2030年 ,中国城镇化率继续升高 ,人 口 向 东 部 、 东 南 部 以及 核 心 城 市 群 集 聚 趋 势继 续 保 持 , 中 产 阶 层 快速增长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06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城区是城市文化 、 营商环境的集中体现地 , 是城市自主创新 、 体制革新的主环境 ,也是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表现区 , 可以说城区是城市软实力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名片 , 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 在加强城市经济 、 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同时 , 更应注重城区人文 、 科技 、 制度等软实力的提升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 、 实现共同富裕 , 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满足增长集聚与辐射扩散的相对平衡 , 作为增长中心的城区在汇聚吸收人才 、 资源 、 资本等的同时 , 也承担着向城区周边地区传递释放经验 、 信息 、 技术等责任和义务 , 既是城市的增长极也是辐射极 。城区既是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 交通运输中心 、 信息技术中心 , 也是城市历史与现实 、 经济与文化 、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 内在素质与外在风貌的综合展现 , 在城市对外交往中 , 承担着展现城市主体形象 、 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职能 , 重视城区形象改造日渐成为政府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区是城市发展 的重要担当软实力 辐射极 主形象城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 既是机遇 , 也是挑战 , 更是责任 。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与需求 、 高质量的投入与产出以及高质量的配置与循环 , 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 效率变革 、 动力变革等各方面 , 城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均肩负重担 ,其是城市的 “ 软实力 ” 担当 、 “ 辐射极 ” 担当和 “ 主形象 ” 担当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07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城区功能城区是城市发挥 其经济职能的功能集聚体 , 其服务对象具有明显外向型 特征 , 城市越 发达 , 专业化程度越高 , 经济功能越多元 , 服务功能层次越高 。 在强调专业化功能外 , 突破单一的功能格局 , 实现经济 、 文化 、 科技 、 旅游等多元产业的协调共进发展 , 已经成为城市主 城区建设的重要策略和趋势 。专业化与多元化并存城区动力创新是推动城区实现动能转换 、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 文化则是城区的外在标识 、 城区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者在城市发展中互动交融 , 以科技创新促文化产业发展 , 以文化理念带动产业创新 , 共同推进城区高质量发展 , 促进城区优质要素集聚 。创新与文化交融城区空间为在高质量 、 新标准和新要求背景下提高城区经济密度 ,基于网络的 “ 流动空间 ” 作为新空间观念逐步取代传统区域观开始盛行 , 这种连续式 、 流动式的空间拓展形式 , 让城区得以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 , 在提升经济密度的同时摆脱因过渡集中而导致的空间不平衡发展格局 。城区网络 “ 流空间 ” 的更新改造也成为政府空间治理能力和高质量发展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 。网络“流空间”盛行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WHITE PAPER ON CHINAS TOP 100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08研究背景与方法体系1.2 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城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和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 , 而消费活力是拉动经济增长动力 , 区域能级是城区优良营商环境的先天条件也是核心赋能 , 因而评价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 应从多维度 、 多角度入手进行科学评估与跟踪 。遵循科学 、 系统 、 客观 、 可操作 、 可对比的基本原则 , 赛迪顾问 从 经 济 实 力 、 内生动力 、 消费活力和区域能级四个维度判断城区高质量发展潜力 , 通过对城区最新社会经济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总结 , 构建形成 4大维度的 城 区高质量发展潜力 评价 模型 , 即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包含 18个核心指标 , 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 。 最终结合熵权法 对 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 898个市辖区 ( 截止到 2020年 6月 30日 ) 进行 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 , 形成 2020年赛迪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单 。经济实力是基础,内生动力是支撑,消费活力是动力,区域能级是赋能。经济实力内生动力消费活力区域能级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基础支撑动力 赋能经济实力 消费活力 内生动力 区域能级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 产业 &创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人均财政收入 地均财政收入数据来源: 数 据 主 要 来 源于各城区 2019年 统 计 公 报 、2020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9年 1-12月 经 济 运 行 情 况 以 及 各城区统计局等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处理 , 以进行 系统计算 , 若 xi为正向指标 , 则 = min()max min()若 xi为负向指标 , 则 = max max min()方法模型: 不 同 维 度 内 部及之间的权重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 , 其 中 客 观 赋 权 法 采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 。 熵权法用以判断某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大小 , 因 子 分 析 法 则根据因子贡献度及载荷矩阵确定权重 。图 1 城区高质量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 2020.07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0年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