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049 头豹研究院 | 医疗健康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医药行业: 抗高压药物研究降压单药发展成熟,单片复方制剂成新增长点 报告摘要 医疗研究团队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控制血 压。抗高血压药物亦称抗高血压药,是指能够控制 血压,治疗高血压的一类药物,可避免患者因长期 血压过高而造成心、 脑、 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降低脑 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全球主流沙坦类 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在 2013-2017 年间出现下滑, 导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销售规模呈下降趋 势。 热点一: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逐渐得到更多重视 热点二: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多 热点三:抗高血压药行业中游竞争压力较大 心血管疾病如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 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世界卫 生组织 (WHO) 发布的 2018 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 指 出,2017 年,估计约有 4,100 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NCD) , 占总死亡人数 (5,700 万) 的 71%, 其中, 心血 管疾病居四大致死疾病之首,约有 1,790 万人死于心血 管疾病。 据指南数据披露,2012-2015 年间中国 18 岁及以上 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为 27.9%, 与历史上进行过的 5 次全 国范围内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 中国人口基数大,高血压病患多,且高血压患病率会随 着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高 血压患者数量也将持续增长。 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为抗高血压药物 成药制造企业,其业务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抗高 血压药物。如今,全球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药企为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核心业务,倾向于将药品生 产外包,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全球医药外包服务便应 运而生。 王梦瑶 分析师 黄婉儀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医疗健康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医用高分子材料 行业概览 医疗健康系列研究报告 2019 年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原 料行业概览 医疗健康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医美共享行业概 览 2 报告编码19RI0049 目录 1 方法论 . 6 1.1 研究方法 . 6 1.2 名词解释 . 7 2 抗高血压药物行业市场综述 . 8 2.1 高血压简介 . 8 2.1.1 高血压定义 . 8 2.1.2 高血压分类 . 8 2.1.3 高血压病因 . 10 2.1.4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 10 2.2 抗高血压药物定义及作用机理 . 10 2.3 抗高血压药物行业的发展历程 . 11 2.4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 12 2.5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 13 2.5.1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 13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 16 2.6 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分析 . 17 3 报告编码19RI0049 2.6.1 上游分析 . 19 2.6.2 中游分析 . 20 2.6.3 下游分析 . 20 3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21 3.1 高血压患者数量上升推动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需求增长 . 21 3.2 医保目录更新,国家政策扶持,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将迎来春天 . 23 4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4 4.1 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 . 24 4.2 医疗水平进步,或将替代传统抗高血压药物 . 25 5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6 5.1 降压单药发展相对成熟,单片复方制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 26 6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28 6.1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28 6.2 抗高血压药物浙江华海药业 . 32 6.2.1 公司简介 . 32 6.2.2 竞争优势 . 33 6.2.3 商业模式 . 34 6.3 抗高血压药物江苏恒瑞医药 . 35 6.3.1 公司简介 . 35 4 报告编码19RI0049 6.3.2 竞争优势 . 35 6.3.3 商业模式 . 36 5 报告编码19RI0049 图表目录 图 2-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 9 图 2-2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发展历程 . 12 图 2-3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 13 图 2-4 全球主流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2013-2017 . 14 图 2-5 全球主流沙坦类药物原料药需求情况,2013-2017 . 15 图 2-7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2013-2022(预测) . 17 图 2-8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 . 17 图 3-1 中国创新药相关鼓励政策 . 24 图 6-1 2017 年抗高血压药物细分种类市场份额 . 28 图 6-2 2017 年中国医院终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TOP10 产品市场份额 . 29 图 6-3 2017 年中国医院终端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 TOP10 产品市场份额 . 30 图 6-4 2017 年复方抗高血压药物企业市场份额 . 31 图 6-5 2017 年复方抗高血压药物各品种市场份额 . 32 图 6-6 华海药业商业模式 . 34 图 6-7 恒瑞医药商业模式 . 37 6 报告编码19RI0049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沙利文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大健康行业, 信息科技行业, 新能源行业等领 域着手,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 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 多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弗若斯特沙利文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2 月完成。 7 报告编码19RI0049 1.2 名词解释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高于正常 范围的临床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者 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重症。 抗高血压药物抗高血压药: 指能够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一类药物, 可避免患者因长 期血压过高而造成心、 脑、 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降低脑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 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内分泌系统, 由一系列 激素及相应的酶所组成, 在调节水、 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 血管张力和血压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相互反馈 和制约。病理情况下,RAAS 可成为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 医药中间体: 指生产原料药过程的中间产品, 可以被下游厂家用于进一步加工为原料药。 原料药:被称为“药理活性成分” ,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用于制成直接对生物体产生药 理作用的制剂药物。 原研药: 指原创性的新药, 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 获准上市。 仿制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 制品。 内皮素:存在于血管内皮,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对维持 基础血管张力和心血管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 去肾神经术 (RDN) : 即肾交感神经去除术, RDN 是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的缩写。 是一种基于导管方法应用射频消融选择性靶向损毁肾交感神经以治疗顽固性高 血压的方法。 8 报告编码19RI0049 2 抗高血压药物行业市场综述 2.1 高血压简介 2.1.1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指收缩压和 (或) 舒张压持续高于正常范 围的临床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 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重症。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 高血压学会(ISH)发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即在未使用抗高血压 药物的情况下,经过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后,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 (DBP)90mmHg,考虑为高血压。 2.1.2 高血压分类 按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 (以下简称 指南 ) 中对血压水平的分类, 目前中国采用正常血压(SBP120mmHg 和 DBP80mmHg) 、正常高值(SBP 9 报告编码19RI0049 120139mmHg 和(或)DBP 80-89mmHg)和高血压(SBP140mmHg 和(或)DBP 90mmHg) 进行血压水平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 高血压又可进一步分为 1 级 (轻度) 、 2 级(中度)和 3 级(重度) 。 按照血压升高类型分类, 高血压可细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 , 即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 ,即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 以及收缩舒张期高血压(SDH) ,即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 按照病因分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 明确,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 95%以上;约有 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是由某些疾病引起 的, 如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甲 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这类高血压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继发 性高血压不能通过单纯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愈, 只有去除病因后, 血压方可随之下降或恢复 正常(见图 2-1) 。 图 2-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10 报告编码19RI0049 2.1.3 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与遗传、年龄、种族、性别、生理情况、精神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诸多 因素相关。 中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日益升高的趋势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五 个方面:高盐膳食;超重、肥胖;过量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及缺乏体力活动。 2.1.4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 并发症。 与血压水平关联最为密切的几种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冠心病和脑卒中 (亦称 “中风” ) 。 心脏是高血压最主要的靶器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40%-50%的心衰源于高血压。长期高血 压得不到有效治疗, 会损害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 导致左心室肥厚, 进而发展成心力衰竭; 此外,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2 倍,患高血压长期放任不治者,有 50%死 于冠心病; 高血压也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约 为正常血压者的 7.8 倍, 而清晨血压异常升高是脑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 该时段脑 卒中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 3-4 倍。根据201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 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40%, 其中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 250/10 万。 高血压并发症有 “三高” 特 点: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有严重影响。 2.2 抗高血压药物定义及作用机理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抗高血压药物亦称抗高血压药, 是指能够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的一类药物,可避免患者因长期血压过高而造成心、脑、肾 等靶器官的损害, 降低脑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调节血 压起重要作用的系统从而发挥降压效应, 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 但高 血压药物并不能解决人体内血管狭窄、 弹性减小或硬化等导致血压过高的生理性病变。 除非 11 报告编码19RI0049 根除病因,否则高血压药物只能维持血压平稳,而无法彻底治愈高血压。 2.3 抗高血压药物行业的发展历程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总体经历了两大主要阶段:初始研发阶段(20 世纪 40 年 代20 世纪 80 年代) 和毒副作用较小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快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 代以后) 。 抗高血压药物初始研发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发最早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采用硫氰酸盐类药物治疗高血 压。50 年代开始应用神经节阻断药物如六甲溴胺、樟磺咪芬、美卡拉明等。60 年代研发 出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布美他尼等;发展到 70 年代,推出了 B-受体阻滞剂(洛尔类) , 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80 年代出现了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平类) ,如硝苯地平、氨 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经过多年的临 床应用,这些药物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虽得到了医生的采用和患者的接受,但药 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日益显现。 毒副作用较小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日臻成熟,人们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认识亦逐渐加深,更为有效 的且毒副作用较少的抗高血压新药相继问世。90 年代研发出了更具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如氯沙坦、缬沙坦等,有效克服了此前普利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 应,其降压效果显著、副作用少、药效长,且可与其他沙坦类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已成为 新一代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抗高血压药物。从 2000 年起,有多个单方和固定复方制剂相继 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如沙坦类单方 药物坎地沙坦西酯、缬沙坦、奥美沙坦酯、阿齐沙坦酯;固定复方制剂如替米沙坦/氢氯噻 嗪、甲磺酸依普罗沙坦/氢氯噻嗪、氨氯地平阿伐他汀片等。 12 报告编码19RI0049 图 2-2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发展历程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2.4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洛尔类) 、钙离 子阻滞剂(地平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和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沙 坦类) 。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点各不相同,因而具备不同的优势和劣 势。高血压患者在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症治疗。 利尿剂对老年人、 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其作用机制是可以通过促使钠和水排出, 降低血容量,进而降低血压。代表药物为噻嗪类(如氢氯噻嗪)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 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三类。利尿剂是最基础有效和最廉价的抗高血压药物,但长期使用 较大剂量利尿剂会引发血尿酸增高,糖、脂代谢紊乱,新发糖尿病增加等不良反应。使用利 尿剂的过程中需要规律补钾,定期抽血监测血钾指标。 B-受体阻滞剂尤适用于心率较快的青年、 中年患者, 其主要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 减慢心率, 减弱心肌收缩力, 从而降低血压。 B-受体阻滞剂的常用药物为洛尔类抗高血压药 物(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洛尔类最大的优势在于降压起效快,作用强,且可抵抗心 率失常及预防猝死,不良反应则是会导致心动过缓,四肢发冷、乏力等症状。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适用症为高血压、 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它主要作用于心肌和平滑 肌,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使动脉和小动脉扩张而达到降压作用。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又称为地 平类药物, 以硝苯地平为代表。 该类药物降压疗效和幅度较强, 且不会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 13 报告编码19RI0049 但其副作用却是容易引起心率加快,头痛和下肢水肿等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又称普利类抗高血压药物, 对轻中度、 老年高血压效果较好, 尤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普利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后续反应, 从而实现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进而发挥降压功效。地平类药物应用广泛,起效平稳, 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较好,但引发刺激性干咳的几率高达 15%左右。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又称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线抗高 血压药物。与地平类药物相比,其效果更好,耐受性更佳,尤其适用于糖尿病和肾病患者。 沙坦类药物作用于特定受体, 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 II 与受体结合, 实现舒张血管, 从而达到 降压目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更强,比较安全,不良反应较少。 图 2-3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2.5 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2.5.1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心血管疾病如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居总死亡 人数的第一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 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2017 14 报告编码19RI0049 年,估计约有 4,100 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NCD) ,占总死亡人数(5,700 万)的 71%, 其中,心血管疾病居四大致死疾病之首,约有 1,79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所有 NCD 死 亡人数的 4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017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布 了全球高血压疾病负担数据,1990 年到 2015 年,全球 SBP140mmHg 的人数占比从 17,307/10 万人上升至 20,526/10 万人,SBP140mmHg 人群的年死亡率从 97.9/10 万 人上升至 106.3/10 万人。 2015 年, 约有 8.7 亿成人 SBP140mmHg。 全球高血压患病率 呈逐年上升趋势,高 SBP 死亡明显增加,全球高血压人群日渐庞大,对抗高血压药物有巨 大的需求空间。 据沙利文统计,2002 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销售规模为 190.0 亿美元,此后逐 年稳步攀升,至 2010 年,销售规模达顶峰 30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3%。2010 年 至 2013 年间,由于几个主要沙坦类原研重磅抗高血压药物的专利陆续到期,如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甲磺酸依普罗沙坦/氢氯噻嗪等,仿制药开始以较低价格抢占市场,从而拉低了 抗高血压药物的整体售价。全球主流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在 2013-2017 年间出现下 滑(见图 2-4) ,导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销售规模呈下降趋势。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 场销售规模虽有所下滑, 但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并未减少。 从沙坦类药物原料药的需求量 来看,在原研药物专利到期之后仍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 2-5) 。全球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 量在上升, 但全球市场的用药结构已发生改变, 更多的是选用价格较低的仿制药代替原研药, 导致市场销售额整体下滑。2013-2017 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在逐步缩小,2013 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为 359.8 亿美元,此后以-9.0%的年复增长率下滑,2017 年减至约 224.7 亿美元。沙利文预估:2018-2022 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年复增长 率为-2.3%,2022 年将减至约 200.0 亿美元。 图 2-4 全球主流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2013-2017 15 报告编码19RI0049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图 2-5 全球主流沙坦类药物原料药需求情况,2013-2017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16 报告编码19RI0049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据 指南 数据披露, 2012-2015 年间中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为 27.9%, 与历史上进行过的 5 次全国范围内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 中国人口 基数大, 高血压病患多, 且高血压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 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 社会,高血压患者数量也将持续增长。此外,高血压还逐渐呈现青年化发展趋势,因此,抗 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在中国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近五年来, 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高血压的管理意识增强, 中国抗高血压 药物市场销售规模逐年快速增长。2019 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到 885.1 亿 元, 同比增长 12.6%。 沙利文认为,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大, 但增长幅度将 有所降低,在未来三年将以 9.1%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至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1150.0 亿元(见图 2-7) 。 17 报告编码19RI0049 图 2-6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2013-2022(预测)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 2.6 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行业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 其中, 产业链上游是抗高血压药物原材料和辅 料供应商、 医药中间体生产商及原料药的生产商; 产业链中游主要为抗高血压药物成药的生 产制造企业, 其主营业务包括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业链下游是抗高血压药 物的消费终端,包括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及医药电商。 图 2-7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18 报告编码19RI0049 19 报告编码19RI0049 2.6.1 上游分析 原料药是中游抗高血压药物生产的基础, 原料药的质量与供应, 不但会影响中游药物的 生产, 同时也可波及下游终端销售的价格。 目前,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单体 国。中国化学原料药 57%用于出口,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 20%左右。医改新政策和环保政 策实施以后, 中国原料药行业将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 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从生产 低端大宗原料药逐渐发展为中高端特色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指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应用较为普遍、 且规模较大的传统药品原料药, 主要 包括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激素类、氨基酸类等。由于大宗原料药如今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已 发展得较为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各生产商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相差无几,毛利率相 对较低, 竞争力较弱。 若要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原料药行业必将朝着特色原料药方向发展。 特色原料药通常指处于专利保护期的药品或专利保护期结束后药品的原料药。 与大宗原 料药相比, 特色原料药对药品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等要求较高, 产品同质化程度较轻。 同时, 特色原料药品种丰富, 但单个品种未形成规模化, 因此, 原料药厂商若深耕细分领域容易产 生独特优势。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企业如果能够取得较高的市占率, 就能获得稳定的利 润。 对于专利保护期内的原研抗高血压药物, 中国特色原料药生产商如果在新药研发阶段就 与原研药厂建立合作关系, 就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原料药订单。 对于专利保护期满的原研药 而言,大量仿制药会上市,届时特色原料药亦将供不应求。 2010 年以来,由于国际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不少畅销药品的专利期陆续届满,专利断崖 时期的到来导致国际药企巨头受到了巨大冲击。 通用原研名药在中国市场开始面临来自高质 量仿制药的激烈竞争, 这将导致原研药价格降低, 国产降压仿制药销量增大, 降压原料药市 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0 报告编码19RI0049 2.6.2 中游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为抗高血压药物成药制造企业, 其业务主要包括 研发、生产和销售抗高血压药物。如今,全球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企为集中力 量发展其优势核心业务,倾向于将药品生产外包,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全球医药外包服务 便应运而生。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包括医药合同研发组织、合同生产组织、合同销售组织,覆 盖医药行业全产业链。 中国有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优势, 国产抗高血压药物以仿制药为主, 国 际制药中心向中国转移, 因此医药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抗高血压药物仿制药原本 需要的研发投入并不多, 外包研发服务将更大程度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提升研发效率; 外包 定制生产服务将助力抗高血压药物制药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提供抗高血压药物的化学、 生产 和质量控制整套解决方案。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企业也将逐渐倾向于把研发和生产环节通过外 包服务的形式剥离出去,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的布局,甚至全球运作上。 2.6.3 下游分析 产业链下游是抗高血压药物的终端消费场所, 根据患者的消费场所, 分为医疗机构、 零 售药店和医药电商。城市等级医院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2015 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