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012 头豹研究院 | 机械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机械设备:中国显微镜制造研究技术创 新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不断增长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显微镜是一种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组合构成的光 学仪器,它能够借助物理办法产生物体放大后的影 像,将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程度。 显微镜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技术的创新是显微镜制 造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在生命科学、物理 研究、生物科研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其对 显微镜特性及功能将产生更高的要求,推动显微镜 生产与制造的发展。预计全球显微镜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达到 115.2 亿美元。 热点一:技术不断取得创新 热点二:应用场景增加 热点三:显微镜制造行业核心技术缺乏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逐步加深,应用领域对光学显 微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核心集中在显微镜的 制造与生产中,为促使显微镜满足应用领域的需求而加 强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显微镜制造提供更大 的市场需求。行业的核心动力一方面来自产业链上游的 光学元器件生产厂商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来自显微镜 制造企业本身的技术改革与技术间融合。 显微镜在教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 领域的应用日益加深,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融入为显微镜 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加快了显微镜产业的创 新。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安防监控、车载摄影、智能家 居方面对光学显微镜需求高速增长,显微镜应用场景的 增多也为显微镜的下游需求提供基础的保障。 中国显微镜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然而出口额却远不 足进口额,表明中国出口的显微镜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 主。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缓慢,显 微镜制造中高端技术缺乏, 对核心的技术掌握程度较低。 目前中国国内只有少部分厂商可实现精密光学元件的量 产,高端的特殊光学元件、显微镜加工技术以及高精度 的检测技术仍大多由国外厂商控制,中国国内加工水平 与国际高端技术仍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 中国显微镜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技术上处于相对劣 势,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发展。 61.2 65.9 71.1 76.6 82.6 88.3 94.4 100.9 107.8 115.2 0 30 60 90 120 150 180 亿美元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 7.8% 2019-2023预测 6.9%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预测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贾欣莹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机械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电力巡检机器人 行业概览 机械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中国 HVAC 空气过滤器行业 概览 机械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 业概览 机械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 深度报告 2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综述 . 8 2.1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发展历程 . 11 2.3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12 2.4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 14 2.5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产业链 . 16 2.6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 18 3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9 3.1 驱动因素 . 1 9 3.1.1 技术不断取得创新 . 19 3.1.2 应用场景增加 . 20 3.1.3 利好政策频出 . 20 3.2 制约因素 . 2 4 3.2.1 显微镜制造行业核心技术缺乏 . 24 3.2.2 显微镜产品多集中在低端领域 . 24 3.2.3 新兴的本土企业难以突围 . 25 4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趋势 . 26 3 报告编号19RI0012 4.1 光学元件加工将融入跨学科的先进技术 . 26 4.2 非球面光学元件取代部分球面光学元件 . 26 4.3 荧光显微镜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27 5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9 5.1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9 5.2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31 5.2.1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31 5.2.2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35 图表目录 图 2-1 显微镜分类(按照显微原理划分) . 9 图 2-2 显微镜分类(按照目镜数与研究对象及研究方式划分) . 10 图 2-3 显微镜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划分) . 11 图 2-4 全球显微镜发展历程 . 12 图 2-5 中国显微镜进出口金额,2014-2023 预测 . 13 图 2-6 中国显微镜进出口数量,2014-2023 预测 . 14 图 2-7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商业模式 . 15 图 2-8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产业链 . 16 图 2-9 中国光学元器件整体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7 图 2-10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18 图 3-1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 21 4 报告编号19RI0012 图 4-1 中国荧光显微镜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26 图 4-2 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013-2017 年 . 26 图 5-1 2017 年全球高端显微镜市场份额 . 29 图 5-2 显微镜制造企业及产品介绍 . 28 5 报告编号19RI0012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显微镜制造行业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 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 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 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1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012 1.2 名词解释 各向异性: 是指物质的全部或部分化学、 物理等性质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在不 同的方向上呈现出差异的性质。 各向异性是材料和介质中常见的性质, 在尺度上有很大 差异,从晶体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再到地球介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焦距: 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 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 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干涉:是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从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 电子束: 是指利用电子枪中阴极所产生的电子在阴阳极间的高压加速电场作用下被加速 至很高的速度,经透镜会聚作用后,形成密集的高速电子流。 眼球追踪: 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科学应用技术, 其原理是: 当人的眼睛看向不 同方向时, 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 计算机可以通过图 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 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 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 并进 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 1 至 100 纳米 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 它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 种功能。量子点: 是指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 有时也被称 为“人造原子” 、 “超晶格” 、 “超原子”或“量子点原子” 。 平场物镜: 是指在物镜的透镜系统中增加一快半月形的厚透镜, 以达到校正场曲的缺陷。 平场物镜的视场平坦,更适用于镜检和显微照相。 半复消色差物镜:是一种物镜,又称“氟石物镜” 。物镜的外壳上标有“FL”字样,在 7 报告编号19RI0012 结构上透镜的数目比消色差物镜多, 比复消色差物镜少。 在成像质量上, 远较消色差物 镜为好,接近于复消色差物镜。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 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辅助设计: 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简称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 单板:是指原木通过旋切或刨切获得的,厚度在 1mm 左右,用于制造胶合板等人造板 材的木质材料。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 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ODM:即原始设计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 规格和要求, 设计和生产产品。 受委托方拥有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 基于授权合同生产 产品。 环氧绝缘体: 由玻璃纤维布用环氧树脂粘合并加温加压制作而成, 在中温下机械性能高, 在高温下电气性能稳定。适用于机械、电器及电子用高绝缘结构零部件。 8 报告编号19RI0012 2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综述 2.1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显微镜是一种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组合构成的光学仪器, 它能够借助物理办法产生物 体放大后的影像,将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程度。最早的显微镜是 15 世纪制 造出来的, 其原型是由两片透镜制作而成。 显微镜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原子时代, 现 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化学、物理和冶金等各项科研活动中。 显微镜按照显微原理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在 1590 年由荷兰 的詹森父子首创,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但焦 距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 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光线,照亮被观察的 物体。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前光学显微镜最大可把物 9 报告编号19RI0012 体放大至 1,500 倍。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 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 透镜, 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是以它 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的, 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 1,500 万倍, 通过 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图 2-1 显微镜分类(按照显微原理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显微镜按照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单目、 双目和三目显微镜。 单目显微镜仅有一个目镜, 属于单通道光路。双目显微镜配备两个目镜,是双通道光路。三目显微镜除双眼观察外,还 有一目用来外接电脑或数目相机,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观察记录。 显微镜按照显微镜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又可分为偏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立体显微镜、 投影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暗视场显微镜等。偏光显微镜用于研究透明与不透 明各向异性材料, 从而鉴别物质细微结构光学性质; 荧光显微镜可利用标本发出的荧光来观 察物体; 立体显微镜用于观察物体产生的三维立体影像; 投影显微镜可将物像投影在投影屏 上; 倒置显微镜常用于细胞培养、 组织培养和微生物研究领域; 相衬显微镜常用于观察无色 透明标本;暗视场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菌和螺旋体的运动。 10 报告编号19RI0012 图 2-2 显微镜分类(按照目镜数与研究对象及研究方式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显微镜按照应用范围还可分为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等。 生物显微镜主要供医疗机构、 学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化验、 教学和研究等活动使用; 金相显微 镜主要应用于金属等多种不透明材料的观察、 鉴别和分析, 研究其内部结构组织, 适用于厂 矿企业、 高等院校及科研等部门。 金相显微镜配有摄像装置, 可摄取被研究物体的金相图谱, 并对图谱进行测量分析,对图像进行编辑、存储、输出和管理等;体视显微镜适用于微米级 实效分析、断口检测、电子工业生产线的检验、印刷线路板的检定、印刷电路组件中焊接缺 陷的检定和单板的检定等领域;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研究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 从而 鉴别物质细微结构光学性质。 11 报告编号19RI0012 图 2-3 显微镜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2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发展历程 显微镜由发明到现在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见图 2-4) 早期显微镜阶段(15 世纪17 世纪) :早期的显微镜仅具有单一的放大功能,其放大 倍率大概在 6-10 倍。1665 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可( (Robert Hooke)制作出了显微 镜的最初原型,它以一个半球形单透体作为物镜,一个平凸透镜作为目镜。17 世纪晚期,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出现, 发明者是荷兰的显微镜先驱人物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 列文虎克制成了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 他将小玻璃球磨制成 了镜片,放大倍数可达到 720 倍。 复式显微镜阶段(17 世纪19 世纪) :为解决放大倍率与分辨率之间的问题,17 世纪 左右人们发明了复式显微镜, 它由二至三个透镜构成, 一个镜片下的图像可以接着被另一个 镜片放大。 光学显微镜阶段: (19 世纪) :光学显微镜是在 1590 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首创。1830 年显微镜学家柴斯特通过使用不同形状和不同光线弯曲特性的第二镜片, 他通过重新对齐颜 12 报告编号19RI0012 色解决了光透过镜片发生不规则弯曲的问题。直到 19 世纪中期,显微镜技术得到跳跃性提 升,逐渐有了现代显微镜的特性。1850 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 年干涉显微术被研发 应用。1930 年,显微镜学家莱比戴卫设计并搭配第一架干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阶段: (20 世纪) : 19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汉斯布什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磁 力电子透镜。1932 年,德国物理学家鲁斯卡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与电子透镜代替 光束与光学透镜,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透射式电子显微镜。1981 年艾伦增强了光学原理影 响, 进一步推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 德国物理学家比尼格与瑞士物理学家罗雷尔从理论上论 证了利用“电子隧道效应”原理制造电子显微镜的可能性,并在 1982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 台扫描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类的微观视野达到了原子精度的水平。 图 2-4 全球显微镜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3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 显微镜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显微观测仪器, 其应用范围随着制造 技术的不断升级而逐步扩大: 显微镜除使用一般明视野透射光以外, 还可使用暗视野、 偏光、 13 报告编号19RI0012 荧光、 紫外光进行标本观察; 除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之外, 还可进行照相、 描绘、 投影放大, 以及对微小物体长度、面积等的测量。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起步较晚, 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远未饱和。 进入中国的国际显微 镜厂商超过 150 家, 中国自有的显微镜厂家品牌有近百家, 显微镜各类产品代理商超过 250 家,专业的显微镜厂家系统集成商超过 70 家。显微镜厂商、各类产品代理商与系统集成商 产品涵盖从光源、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图像采集卡等所有显微镜制造行业产业链的产品。 世界高端显微镜产业主要布局在德国和日本, 德国以徕卡显微系统和蔡司为代表, 日本 以尼康和奥林巴斯公司为代表。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 年这四大显微镜制造企业占据全 球显微镜市场销售收入 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显微镜行业缺乏技术沉淀,国内 生产厂商多数仍停留在生产光源和工业相机阶段, 智能相机和软件等产品的生产则仍以国外 厂商为主。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显微镜进口金额由 2.1 亿美元增 长至 2.7 亿美元,中国显微镜出口金额远由 2014 年的 1.3 增长至 2018 年的 1.5 亿美元, 出口金额远低于进口金额,说明现阶段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 图 2-5 中国显微镜进出口金额,2014-2023 预测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绘制 14 报告编号19RI0012 虽然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进口金额远大于出口金额,但是 2014 年至 2018 年间中国显 微镜进口数量却远小于出口数量。 因此可见,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在高端产品方面高度依赖 进口,中国国内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图 2-6 中国显微镜进出口数量,2014-2023 预测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绘制 2.4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上: 采购模式 显微镜制造企业多采用直购模式。 制造企业的采购数量主要以订单为基础, 通过 ERP 系 统分解到各项原材料的生产需求, 进而直接向供应商进行采购。 企业会对供应商的资质、 生 产能力、 质量管理、 技术支持等进行评价, 通过样品检验、 小批量供货试验来查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 为保证自身材料的质量稳定性以及供货的及时性, 企业通常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生产模式 15 报告编号19RI0012 在显微镜制造过程中,企业较多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显微镜制造企业的生 产与销售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客户群体, 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 和下达生产计划,各项生产组负责把控下属制造部门的生产进度。企业也多采用 ERP 系统 和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过程的投入量、使用量以及耗损进行记录、汇总和分析,在提高产 品合格率的前提下将能耗降到最低。 销售模式 显微镜制造企业的业务主要可分为代工生产(OEM)和自主品牌经营两种业务模式, 这两种业务均采用直销模式。在 OEM 模式下,企业长期为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根据客 户发出的采购计划制定采购、 生产方案, 代工企业与知名品牌多为长期合作关系, 销售模式 较为稳固;在自主品牌经营模式下,企业拥有自己的销售体系,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信用 度等要素确定合作关系, 按照成本加合理毛利的原则确定产品销售价格, 最后将显微镜产品 直接销售给行业下游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校等应用领域。 图 2-7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商业模式 16 报告编号19RI0012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5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产业链 中国显微镜制造产业上游主要由光学玻璃、 光学塑料、 光学元器件与电子元器件等配件 构成, 产业中游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等各类显微镜, 产业下游为 现代显微镜的多种应用领域,涵盖生物科学、医疗制药、化工材料分析及教学科研等方面。 图 2-8 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在显微镜制造行业上游领域,世界光学元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中国 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 其中德国、 日本占据着光学元器件行业的制高点, 中国也逐步成为世 界光学元器件的生产基地。 在当下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 传统数码光学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移动智能终端、智慧城市、智慧安居、智慧机器人、无人驾驶和智能手持设备等已逐步成为 发展的方向和创新改革的重心。 随着新兴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 光学材料和元器件生产制造 行业已成为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支撑产业。 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配置摄像头和双摄像头 的比例在快速提升,未来智能手机厂商在新的机型中将配置更多的摄像头,以此来实现 3D 手势控制与眼球追踪功能。 科技带动背景下, 市场对光学与电子配件和元器件的需求逐年上 17 报告编号19RI0012 升,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2018 年光学材料及元器件的市场规模达到 512.6 亿元, 2014 到 2018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7.1%, 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900 亿元。由于光学材料 在显微镜制造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上游光学元件组件与元器件的供应商议价能力较 高。 图 2-9 中国光学元器件整体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leadleo/pdfcore/show?id=5fb480ede8dbdc4acf914efe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显微镜制造产业的中游主要涉及显微镜的生产与制造。 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显微镜的生 产大国,每年约 80%的显微镜用于出口。受益于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中国显 微镜产量与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下游需求场景的增多将反向加快中游的生产制造, 同时, 需 求端对显微镜产品性能与科技含量方面提出的要求, 将使得生产企业不断完善生产工艺。 中 国目前显微镜制造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产业的研发技术水平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 差距。 核心技术的缺乏致使行业议价能力较弱。 未来随着显微镜产品的升级替代, 企业完成 创新改革,中国显微镜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显微镜的下游用户主要涵盖国内外教育、 科研、 医疗与大型工业企业等机构, 已渗透到 生物科学、 医疗制药、 化工材料分析及教学科研等多个应用领域, 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将带 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方面, 在显微镜现有的应用领域中, 随着中国教育及科研经费支出的 18 报告编号19RI0012 不断加大, 显微镜在各创新应用领域的需求持续扩大; 另一方面, 目前显微镜技术正逐步向 纳米、 半导体等新兴领域渗透, 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以及创新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显微 镜市场需求。 2.6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显微镜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技术的创新是显微镜制造行业的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 目前 显微镜制造行业已逐步进入商业化成熟期,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稳步增长。 根据沙利文数据 显示,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6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亿美元的 82.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8%。在生命科学、物理研究、生物科研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 同时, 其对显微镜特性及功能将产生更高的要求, 推动显微镜生产与制造的发展。 预计全球 显微镜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达到 115.2 亿美元。 显微镜全球市场的扩张将对中国显微镜制造带来新的机遇,市场规模扩大,需求增加, 而中国显微镜制造产业 80%的份额用于出口,出口需求的增加将为中国显微镜市场发展提 供保障。 因此在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平稳发展的同时, 显微镜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这一宏 观环境也为中国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背景。 图 2-10 全球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19 报告编号19RI0012 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大背景下, 政府及企业正逐步加大纳米技术、 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研 发, 这些应用领域的研发投资将直接推动显微镜制造行业市场需求的扩大。 例如在微型晶体 管芯片和量子点制造领域,创新产品对高分辨显微镜的使用率大幅提高;在生命科学领域, 新药研究和开发、 组织诊断和细胞的微观结构研究对显微镜也存在刚性需求。 与此同时, 显 微镜制造产业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科研以及研究领域, 开始向周边领域扩展, 如物质检 测行业、生物科学行业、医疗行业和化学行业等。例如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 化学物质的分布就定位的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较其他类别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不同领域显微镜需求的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