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 年 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证 券 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投资评级定义和免责条款 买入 十四五 职教高考改革 为 民办高教带来高景气 度 教育 行业 2020-12-18 星期 五 相关报告 中国科培 (1890.HK)深度报告 -办学优势明显,内外兼修持续增长可期 -20200602 睿见教育 (6068.HK)深度报告 -大湾区教育领头羊 -20200915 卓越教育集团 (3978.HK)深度报告:聚焦强语文战略,发力大湾区拓展 -20200729 教育行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点评 -20200903 研究部 姓名:李承儒 SFC: BLN914 电话: 0755-21519182 Email: licrgyzq.hk 投资要点 十四五 职教高考改革 将 打开学额天花板 , 民办高教 迎来 高景气度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有助于缓冲就业压力 , 民办高等院校是毛入学率提升目标的承载主力。 专升本学额的短期推动力为高职扩招,中期推动力为 “十四五” 职教高考改革。 短期上, 19 和 20 年高职分别扩招 100 万和 200 万,同比 增长超 30%和 40%, 预计未来 2 年专升本招生学额可实现同比例增长。 我国 中职和高职学生人数基数大、占比高,但升学路径不畅。 “十四五”的 职教高考改革 将 打通中职 -高职 -职业本科教育衔接 ,强化民办高等院校内生增长逻辑 。我国 初中毕业生中,约 40%流向中职学校, ( 以广东省为例 ) 中职升高职比例仅 30%;近两年 普通高中毕业生 升本科率约为60%,其余流向高职。高职大专升本科比例(专升本) 仅 为 5-15%。 据我们测算, 若 未来 中职升高职比例能提升至 50%,专升本比例能提升至30%,专升本学额 将较 20 学年 的约 56 万人 迎来 2-3 倍 增长。 龙头受益于 疫情后 K12 课培 行业的加速 整合, 语文学科地位提升 K12 课外培训行业的政策导向以规范化为主。复盘 2018, 教育部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乱象 ,小型机构生存 被挤压, 行业阵痛期后龙头 强劲 恢复 。 20 年中小机构经营情况受疫情影响而恶化, 而 课培龙头逆势扩张 。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终结, K12 阶段课内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 ,着重考察核心素养 。 部编版教材于 2020 秋季学期陆续铺开 。 投资建议 教育行业重点推荐民办高教行业和 K12 课外 培训行业 , 持续看好“十四五” 职教高考改革 打开 本专科学额 天花板 ,以及疫情后 K12 校外 课培龙头整合 。个股 看好 中国科培 ( 1890.HK) 、睿见教育 (6068.HK), 推荐关注中汇集团 (382.HK)、卓越教育集团 (3978.HK)。 2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目录 1.职教高考改革为民办高教行业带来高景气度 - 4 1.1 民校为高教重要参与者,是毛入学率提升目标的承载主力 - 4 1.1.1 民办本专科高校数量占三成,定位职业技能型和应用型 - 4 1.1.2 高教经费占比下降叠加毛入学率提升目标,民校是承载主力 - 4 1.2 政策导向 :职教高考打开学额天花板、分类管理、转设加速 - 6 1.2.1 高职扩招和职教高考改革,驱动专升本学额提升 - 6 1.2.2 分类管理与转设加速 - 8 2. K12 课培行业 :疫情后行业整合加速 , 龙头受益 - 9 2.1 复盘 2018,行业阵痛期后龙头恢复强劲 - 9 2.2 高考改革、课改和教材统一引导语文学科地位提升 - 10 3. 推荐标的 - 11 3.1 中国科培( 1890.HK) - 11 3.2 睿见教育( 6068.HK) - 15 3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图目录 图 1:高等教育民办本科和专科学校数 . 4 图 2: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的经费总收入 . 4 图 3: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体比重约为 8-10% . 5 图 4: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结构中,高教占比下降 . 5 图 5: 2005-2019 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5 图 6: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比 . 5 图 7:职教高考改革将畅顺我国中职 -高职 -本科的升学路径 . 6 图 8: 2019 年起高职百万扩招 . 7 图 9:好未来营收增速在 FY2019Q2-FY2020Q1 (对应 18/08/31 - 19/05/31)呈阶段性下滑,随后加速回升 . 9 图 10:新东方营收增速在 FY2019Q2 -FY2019Q4 (对应 18/11/30 - 19/05/31)呈阶段性下滑,随后加速回升 . 9 图 11: 中国科培在校学生人数 . 13 图 12: 2020/21 学年广东理工学院招生学额 大幅增长 . 13 图 13: 2015/16 学年以来中国科培旗下学校利用率 . 13 图 14:睿见 教育旗下学校分布(截至 2020 年 11 月) . 16 表目录 表 1:未来几年,专科及本科学额受职教高考改革提升幅度测算 . 7 表 2:鼓励职教发展相关政策 . 7 表 3: 2018 年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政策文件 . 9 表 4: 17 年高考改革和课改凸显语文学科重要性, 2020 秋季学期统一部编版教材陆续铺开 . 10 表 5:广东理工学院和肇庆学校概况 . 12 表 6:对比省内其他民办本科院校,广东理工学院初次就业率持续领先 . 12 表 7:公司财务预测 . 14 表 8:东莞光明、东莞光正与东莞其他四大民校中考录取分数线对比( 2016-2020) . 16 表 9:东莞光明中学与东莞其他四大民办学校高考成绩对比( 2016-2020) . 17 表 10: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中考录取分数线 . 17 表 11:睿见教育旗下学校整体容量和利用率 . 17 表 12:公司财务预测 . 18 4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1.职教高考改革为民办高教行业带来高景气度 1.1 民校为高教重要参与者,是毛入学率提升目标的承载主力 1.1.1 民办本专科高校数量占三成,定位职业技能型和应用型 截至 2018 年,我国民办本科占全国普通本科学校数之比达到 33.5%,民办高职专科占全国普通高职专科学校数之比为 23.3%。 根据教育部数据, 2018 年我国高等教育民办本专科院校共 749 所,其中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数量分别为 419 所(含独立学院 265 所)和 330 所。另外,截至 2019 年全国独立学院数量为 257所,较 2010 年的 323 所减少了 66 所,意味着将近 1/5 的民办独立学院在近年进行了转设。 图 1: 高等教育民办本科和专科学校数 图 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的经费总收入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民办高校是应用型高校建设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后, 2019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 “ 2022 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 的具体指标,以及 “经过 510 年左右时间, 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 ”的总体目标。以 2016 年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为例, 14 所普通本科中包含 6 所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 1.1.2 高教经费占比下降叠加毛入学率提升目标,民校是承载主力 地方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教育经费中高教占比下降。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体比重仅为 8%至10%,近十年来结构并未改变。另外,对比 K12 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生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自 2005 年以 来高教占比呈下降趋势,教育经费向义务教育倾斜。 5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图 3: 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体比重约为 8-10% 图 4: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结构中,高教占比下降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19 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 51.6%,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的 50%的毛入学率目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当前我国高教毛入学率同为中高收入国家的均值类似( 53%),但距离日本( 64%)、韩国( 94.3%)、北美( 86.3%)仍差距较大。此外,目前我国民办高教渗透率超过 23%。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校扩招政策是对冲就业压力的良好方案,扩招的主要导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综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有助于缓冲就业压力。 同时,地方财政资源有限,倾斜投入义务教育阶段。 公办 高等教育建设资金需求大,要实现高教毛入学率提升的目标,主要承载力量在于民办高教学校。 图 5: 2005-2019 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图 6: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比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6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1.2 政策 导向 :职教高考打开学额天花板、分类管理、转设加速 1.2.1 高职扩招和职教高考改革,驱动专升本学额提升 在国内升学路径中,中职和高职学生人数基数大、占比高,但中职 -高职 -本科的升学路径不畅。 “十四五” 职教高考改革将打通中职 -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衔接,释放本科学额空间。 目前初中毕业生中,约 40%流向中职学校,而以广东省为例中职升高职比例仅约 30%;高职院校学生的另一来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近两年普高升本科率约为 60%,其余流向高职。专升本 比例 约为 5-15%。 图 7: 职教高考改革将畅顺我国中职 -高职 -本科的升学路径 注: 2016 年初中毕业生 1,455 万人; 2019 年高职招生 426 万人、本科招生 487 万人,对应 16 年初中毕业生比例分别为 35%和 30%。本科招生录取人群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 2019 年高中毕业生为 789 万人,本科招生 487 万,因此得出普高升本科率约 60%; 中职升高职 比例是参照 2018 年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力争到 2022 年, 广东省 中职升高职比例达 30%; 高职大专招生 中来自 中职生源数 =总招生数 -来自普高生源数总招生数 -(当年普通高中毕业生数 -当年本科招生数) 。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2019 年和 2020 年高职大专分别扩招 100 万和 200 万,招生人数同比增幅 超 30%和 40%。 即使假设专升本比例不变,预计未来两年专升本学额可实现同比例的增长 。 未来打通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衔接后,影响为: 1) 本科升学路径畅通将提升 学生 升学意愿,中职升高职比例 逐步提升 ( 有望在现 约 30%的基础上大幅提升 ) ; 2)专升本学额有望受大专招生数和专升本比例提升双重驱动 。 我国高等教育刚步入普及化初期( 51.6%高教 毛入学率)。若参照高收入国家水平, 未来毛入学率达 65%-75%的高水平,中职 毕业生 升高职比例 若 提升至 50%,将带来高职招生人数约 30%的提升;若在基数(高职毕业生数)提升的前提下,专升本比例从目前 的 5%-15%提升至 30%,专升本学额将大幅提升,具体测算见下表。 7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表 1:未来几年, 专科及本科学额受职教高考改革提升幅度测算 2019 年 历史数据 (单位:万人) 中职毕业生数 普高毕业生数 高职招生 本科招生 其中:专升本招生 493 789 426 487 24 2019 年 中职毕业生 升高职比例约 25-30% , 普通高中毕业生 升高职比例约 35-40%; 2019 年高职毕业生 302 万,对应整体专升本比例约 8%; 职教高考改革带来 学额提升空间测算: 为方便对比,以 2019 年中职和高职毕业生为基数 计算(单位:万人) 假设 中职升高职比例为 50% 、普高升高职比例 38% ; 假设 专升本比例 提升至 30% 测算 结果 : 高职招生 547 专升本招生 164 提升 幅 度 28% (2020 专升本扩招 32 万,招生约 56 万 ) 注: 假设高职招生人数等于三年后毕业人数;专升本招生比例 为 当年专升本招生人数 与 当年高职大专毕业人数 之比。 2020 年 专升本扩招,部分省份专升本比例提升至 15%,招生 约 56 万人 ( 19 年约 24 万人)。由此可见专升本比例提升带来的学额显著增长 。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图 8: 2019 年起高职百万扩招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表 2:鼓励职教发展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文件 内容 2019/2 国务院 国家职业教 育 改 革 实 施 方案(职教 20 条) 定调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经过 510 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 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 启动 1+X 证书试点工作 ; 到 2022 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 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 150 个骨干专业(群) ; 2019/2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 ; 2019/3 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 100 万人 ; 2020/5 政府工作报告 高职院校扩招 200 万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 8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2020/9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 年) 提出职教目标: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学校招生主要渠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相互融通。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 2020/12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提出, “十四五”期间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在职业教育领域, 1)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衔接中职、高职和本科,使任何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制度,进入任何一个职业院校的任何专业学习;2) 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在课程共享、学生流动两个层面进行,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借鉴 ; 3) 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1.2.2 分类管理与转设加速 分类管理 和选营选非 : 目前我国民办高教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政府民促法 (送审稿 )的提出主要目的仍是规范民办高教管理。目前政府对本科牌照及专科升格本科的严控便是例证。 2020 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加速推进转设,民办 高校 转设的风险点在补交土地出让金 以及 税率可能提高至 15%-25%的区间。 选营选非方面 , 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税费、用地和学生资助等方面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对比非营利性学校,营利性学校的办学结余可依据国家规定进行分配。 教育部鼓励非营利性 民办高教的设立,需关注后续民办高校的选营选非的相关政策。 转设加速将丰富并购标的,上市民办高教公司具资金成本优势。上市公司旗下独立学院的成功转设将释放学额、节省大校管理费。 20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 到 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 ,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能转尽转、能转快转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分类指导、因校施策”。另外,上市民办高教集团的资金成本约为 5%, 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资金成本更有所降低,部分上市企业资金成本降至 5%以下,对比其他社会资金具有明显优势。 9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2. K12课培 行业 :疫情后行业整合加速 , 龙头受益 2.1 复盘 2018, 行业阵痛期后 龙头 恢复 强劲 K12 课外培训行业的政策导向以规范化为主, 2018 年 合规成本 提升 压缩小型课外教培机构生存空间。 2018 年国务院相继提出了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和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各地陆续推出细则,要求民办课外培训机构具有营业资质、教学内容不超纲不提前、场地占地面积不少于 200 平方米、收费时间跨度在 3 个月以内和培训时间不晚于 20:30 等。 2018 年底 -2019 上半年新东方和好未来线下招生增速均出现阶段性下滑。 2019 下半年 以来, K12 课培龙头的招生增速已呈现回升态势,小型课培机构的退出将有利于龙头扩大市场份额。 图 9:好未来营收增速在 FY2019Q2-FY2020Q1 (对应18/08/31 - 19/05/31)呈阶段性下滑,随后加速回升 图 10: 新东方营收增速在 FY2019Q2 -FY2019Q4 (对应18/11/30 - 19/05/31)呈阶段性下滑,随后加速回升 注:好未来 2019 财年的对应日期为 2018 年 2 月 28 日至 2019 年 2 月 28 日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注:新东方 2019 财年的对应日期为 2018 年 5 月 31 日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表 3: 2018 年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的相关 政策文件 2018 年 2 月 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 同时持有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 , 对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采取关停措施; 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 超纲、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培训机构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 需向当地教育局备案 ; 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县级教育、民政、人社、工商等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整治, 18 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改; 2018 年 8 月 国务院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对场地、教资、培训时间、收费跨度和分支设立作出要求: 要求同一培训时段生均面积不得低于 3 平方米,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30,严禁组织学科类竞赛和等级考试; 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 3 个月的费用;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需经过批准。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10 2021 年海外市场投资策略 学生寻求中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取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刚需。降低课业负担 、 公民同招 仅后移竞争压力, 不 改 K12 课培需求。 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国务院在 2018 年 8 月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随后,各省市陆续贯彻了意见中提出的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公民同招和深化违规招生治理等多项政策方针。政策出台后,以广州和佛山为例,学生小升初的竞争压力得到缓解,但是高考的压力仍会传导到中考阶段。以 2019 年广东省高考为例,文科和理科的 985 录取率分别仅为 1.05%和 3.8%。 某种意义上,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业负担的减少反而增加了学生对校外培训服务的依赖。 2.2 高考改革、课改和教材统一引导语文学科地位提升 语文教材一 纲多本时代终结, K12 阶段 课内 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 2014 年 4 月教育部在关于 2018 年中小学教育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使用统一版部编教材。同年 8 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 2019 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市普通高中分步统一使用部编版新教材。 语文学科的考察强调核心素养,减少 了对 单一知识点的简单考察,更突出综合性和整体性。高考考试大纲的取消进一步为语文命题打开空间。 表 4: 17 年 高考改革和课改 凸显 语文学科重要性 , 2020 秋季 学期 统一部编版教材陆续铺开 2017 年 新高考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英语推出一年两考 ; 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中, 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适度增加阅读量,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 。 2017 年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和考核更加强调 以核心素养为本 ,在考核中减少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018/04 教育部关于 2018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使用统一版部编教材;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 其他 学科仍使用 2016 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材。 2018/08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从 2019 年秋季学期起, 全国各省市普通高中分步实施新课程、分步统一使用 部编版 新教材; 2019 年 8 月,教育部普高中思政、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已经完成 ,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 6 省份于2019 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教材; 2020 年秋季 广东 高一使用部编版新教材。 2022 前其他省份将陆续铺开 。 2019/06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各省市 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2022 年前全面使用新课程和新教材;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 资料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