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商业贸易 教育 行业深度 1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Main 公职招录行业深度:疫情期间考试时间错位, 公职人员长期仍具补充需求 增持 ( 维持 ) 行业事件 过去一段时间 各省公务员考试(省考)招录和报名人数等信息陆续出炉, 3 月 27-28 日, 23 个省份将举办今年的公务员省级联考。在去年各省份 普遍因疫情而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今年各省的招录人数略有减少约 0.5 万人 至 15.6 万人 ,市场出现了新一轮公务员缩招的担忧。 事件分析 2020-2021 省考招录未增主要是源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时间安排,未来招 录 &报考或持续呈上升趋势 : 2021 年省考招录人数 缩减 或因为 1)考试 时间错位,招录计划有所调整,与缩招无关 。 以往正常年份均为每年 4 月底进行各省公务员联考,而 2020 年因疫情将联考推迟到 8 月份,而 21 年又将省联考提早至 3 月底,较上一次联考中间仅间隔 7 个月左右, 招录计划安排不可与以往间隔 12 个月同比 。 2) 2020 年因为疫情大幅扩 招达到 16.4 万人,导致基数较高,相比于 2018 年 总招生人数 的 15.1 万 人和 2019 年 13.5 万人, 2021 年省考招录人数仍保持增长。 2021 年国考和省考报名人数均大幅增长, “内卷”加剧,参培率的提升 才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 2021 年国考报名 约 157 万,自机构改革以来 创新高,同比 +9.3%,国考录取率仅 1.6%,在扩招大背景下较 2020 年 仍有所下降 ;省考报名约 585 万人,创近 5 年来新高,同比 +7.5%, 省 考录取率近 2.7%,回到了近 5 年的低位, “内卷”加剧,公务员考试竞 争愈发激烈 ,带动了整个行业参培率的提升,推动了整个公考培训行业 的发展 。 数据分析:我国广义公职人员 需要补充,而非过剩 : 我国目前“狭 义公务员”口径下 约 719 万人,考虑不带编制的“广义公务员” 口径下, 2019 年共有约 1990 万人,而加上整个事业编制,“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 员”口径下 2019 年经测算 约 有 5655 万人。 我们从 1)公务员存量市场 自然退休和新招轮换,推算出现在每年约 18.5 万人的新招录仅够弥补 掉每年的退休公务员流失; 2)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推进对于公务员 的需求,则每年还有 8 万人的缺口; 3)长远来看 如果计划 达到 主要 发 达国家公民比 的基本 水平,我国仍有 300 万的公务员数量提升空 间。 基 层公务员的补强一直是一件长远持续的事情。 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公务员工作性价比凸显,拉动了报考人数的 增长 : 1)高校应届毕业生逐年创新高,找好工作竞争越来越难; 2)后 疫情时代人们对于工作的稳定性有了新的认识; 3)公务员 隐性 福利好, 性价比高,社会地位高,其工作认可度在年青一代中重新提升。 “模型且重要”的行业特性持续利好头部大机构 : 1)各部门 和 各区域 招录 岗位差异带来较多信息不对称 ,头部机构完善的教研体系可提供更 优质的服务 ; 2)考试失利机会成本高 , 使得考生优先押注有一定品牌 优势,行业口碑,且 成绩 得到验证的头部大机构 ; 3)选拔性考试更易催 生焦虑,高学历毕业生也参与到考公队伍中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强化培 训或成为 考生 超越对手的重要路径 。因为 我们认为有完善的教学体系、 强大品牌优势 ,渠道优势 的中公教育或将持续受益。 推荐 中公教育 , 建议关注 华图山鼎等 风险提示: 参培率提升可能不及预期; 报名 人数下滑等风险 Table_PicQuote 行业走势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1、教育行业周报( 2021 年第 16 期):完善民办教育联席会议 制度,看好民办教育龙头规范 化发展 2021-04-25 2、教育行业周报( 2021 年第 14 期):看好持续成长的学校品 牌 2021-04-11 3、教育行业周报( 2021 年第 13 期):港股学校类公司 2020 年业绩高增长,“外延扩张红利 期 +内生稳定增长”的主逻辑不 变 2021-04-04 Table_Author 2021 年 05 月 15 日 证券分析师 吴劲草 执业证号: S0600520090006 证券分析师 张良卫 执业证号: S0600516070001 021-60199793 证券分析师 周良玖 执业证号: S0600517110002 021-60199793 研究助理 谭志千 -20% 0% 20% 40% 60% 2020-05 2020-09 2021-01 商业贸易 沪深 300 2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1. 省考招录人数 2021 年比 2020 年同比减少 0.5 万人 , 较 2018 和 2019 年仍处于较高水平 . 4 2. 2020-2021 省考招录未增主要是源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时间安排,未来招录 &报考或持续呈上升 趋势 . 5 3. 数据分析 : 我国广义公职人员 需要补充 , 而非过剩 . 9 3.1. 对比发达国家的公民比,我们的公务人员还有补充的空间 . 12 3.2. 现阶段每年的新招公务员覆盖每年自然退休流失仍稍显紧张 . 14 3.3. 城镇化进程仍在推进,仍需要大量基层公务员投入 . 15 4. 基于公 务员稳定的招录增长需求,以及愈发激烈的公考竞争,头部培训机构有望受益 . 16 4.1. 就业压力大,体制内工作性价比凸显 . 16 4.2. 招录类考试培训市场核心增长的来源是参培率 &客单价的提升 , “模糊且重要 ”特性下头 部机构或持续受益 . 17 5. 投资建议 . 18 5.1. 建议关注标的: . 19 6. 风险提示 . 22 3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 1: 2018 年以来省考招录人数及增速 . 4 图 2: 2018 年以来省考报名人数及增速 . 4 图 3:省考历年总体录取率 . 4 图 4: 2021 年省考招录及报名情况 . 4 图 5: 2019-2021 年国考及省考联考笔试时间 . 6 图 6: 2010 年以来 国考招录人数 . 8 图 7: 2010 年以来国考报考人数及录取率 . 8 图 8: 2020 年( 2021 级)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反映就业压力之大 . 8 图 9:为什么适龄人口变少了,竞争反而变激烈? . 9 图 10: “广义公务员 ”口径和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口径下的总人数 ( 万人 ) . 12 图 11:狭义口径的公 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 . 13 图 12:广义口径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 . 14 图 13:中国出生人口情况(万人) . 14 图 14:中国城镇化率情况 . 15 图 15: 2019 年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率( %) . 15 图 16: 2020 年( 2021 级)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反映就业压力之大 . 16 图 17: 201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实际去向 . 17 图 18: 2021 年国考招录人数中各级学历要求的人数占比 . 18 图 19:中公教育 2017 年以来收入及 增速 . 20 图 20:中公教育 2017 年以来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20 图 21:中公教育各序列收入情况(百万元) . 20 图 22:中公教育各序列收 入占比 . 20 图 23:华图教育历年营业收入及增速 . 21 图 24:华图教育历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21 表 1: 2017-2021 年各省省考历年招录人数及报名人数 . 5 表 2: 2015 年以来各省省考时间 . 7 表 3:其他不参加联考的各省考试时间 . 7 表 4:中央公务员及地方公务员岗位分布 . 9 表 5: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口径中的事业单位在编人数测算 . 11 表 6:相关标的估值表 . 22 4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1. 省考招录人数 2021年比 2020年同比减少 0.5万人,较 2018 和 2019 年 整体 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1 年省考招录规模 略有缩小 , 报名人数大增,公考竞争愈发激烈 。 2021 年 各省 的公务员考试(省考)招录和报名人数等信息陆续出炉, 3 月 27-28 日, 23 个省份举办 了 今年的公务员省级联考。在去年各省份普遍因疫情而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今年 各 省 的招录人数 略有 减少 约 0.5 万 人至 15.6 万 人 ,同比下降 3.1%, 但 较 2018 年和 2019 年 全国整体 的 15.1 万和 13.5 万的招录人数仍保持增长 ; 同时 报名总人数自 2018 年以来屡 创新高,今年已达到约 585 万,同比上升 7.5%, 导致 2021 年省考录取率仅为 2.7%,与 2019 年持平,均为 5 年内的最低值。 图 1: 2018 年以来省考招录人数及增速 图 2: 2018 年以来省考报名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3: 省考历年总体录取率 图 4: 2021 年省考招录及报名情况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华图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录取率均为估计数据,具体情况见表 1。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报名人数及录取率均为估计数据,具体情况见表 1。 15.1 13.5 16.4 15.9 -7.9% -11.0% 21.5% -3.1%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18 2019 2020 2021 招录人数(万人 /左轴) 招录人数增速(右轴) 484.7 508.1 544.2 585.2 -3.4% 4.8% 7.1% 7.5% -4% -2% 0% 2% 4% 6% 8% 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8 2019 2020 2021 报名人数(万人 /左轴) 报名人数增速(右轴) 3.1% 2.7% 3.0% 2.7% 2% 3% 3% 3% 3% 3% 3% 3% 3% 2018 2019 2020 2021 省考录取率 省考录取率 5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2. 2020-2021 省考招录未增主要是源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时间安排, 未来招录 &报考或持续呈上升趋势 2019年受机构改革影响各省大幅缩招, 2020受疫情影响各省大幅扩招, 相比于 2018 年 的总招生人数, 2021 年招录 人数仍保持 增长 : 我们 总结了各省 2017 年以来的省考数 据, 2018-2019 年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使一些中央部门合并重组,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 总量控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2019 年 公务员招录规模 大幅 缩减,而 2020 年企业受新冠 疫情影响普遍缩招,为保障毕业生就业,省考录取规模显著扩大, 由于 2019 年和 2020 年 均有 特殊事件 的影响 ,所以更准确的口径是将 21 年的数据与 18 年的进行对比 , 通过 比较我们 发现 2021 年人数整体还是处于 增长的态势, 可见机构改革对于省考的影响已 基本淡化,招录规模将逐渐回归正常。 表 1: 2017-2021 年 各省省考历年招录人数及报名人数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省份 招录 人数 (人) 报名 人数 (万人) 招录 人数 (人) 报名 人数 (万人) 招录 人数 (人) 报名 人数 (万人) 招录 人数 (人) 报名 人数 (万人) 招录 人数 (人) 报名 人数 (万人) 安徽 7218 19.8 7801 19.4 7006 19.5 7474 19.0 6806 23.2 北京 5022 6.5 4272 5.0 3243 4.0 3620 4.3 3553 4.7 福建 4169 15.8 3601 17.3 2471 14.0 3724 15.4 4124 23.9 甘肃 1907 10.9 3104 13.2 2068 12.4 2109 11.4 2461 12.4 广东 15018 34.1 10929 34.9 10417 38.5 12308 13.8 13708 16.0 广西 8331 24.6 8094 24.0 4086 13.0 5890 16.0 2905 16.0 贵州 5205 31.0 4679 31.6 2413 31.3 4048 34.1 3881 30.0 海南 2093 5.5 1883 5.5 706 4.7 1170 6.0 945 5.2 河北 5143 20.0 1804 13.1 9158 20.7 9366 18.6 8343 15.9 河南 6339 28.0 - - 7478 40.0 9837 46.1 7901 50.0 黑龙江 8831 7.0 7559 8.1 7706 9.5 9024 10.9 8901 9.7 湖北 7499 17.5 7382 7.8 5690 16.4 8103 25.0 6208 25.3 湖南 9669 14.5 9817 11.4 6522 13.3 7110 15.1 5621 14.2 吉林 5617 13.9 4141 13.0 3668 12.0 5649 15.0 5322 16.0 江苏 7649 28.6 8559 32.0 6507 31.9 7985 33.6 9536 38.0 江西 3585 3.3 5235 17.9 4148 5.2 5051 17.9 4300 17.0 辽宁 653 0.6 3685 13.5 7209 8.1 4428 13.0 5378 18.5 内蒙古 4679 19.1 2325 14.9 1471 8.8 7270 25.0 5310 22.0 宁夏 1081 4.4 970 4.0 572 2.0 1323 5.2 1096 6.5 青海 959 1.3 1166 6.3 822 6.2 821 6.0 809 1.3 6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山东 8379 36.4 7308 22.3 3047 24.4 7356 16.9 6291 23.8 山西 3655 18.5 4968 19.4 3292 15.4 5736 18.4 4376 20.1 陕西 4469 28.0 5718 31.9 4720 30.0 5765 20.0 6000 22.0 上海 3928 4.2 3830 5.2 3123 6.3 3803 6.0 2896 6.7 四川 11731 41.5 8348 37.2 9068 46.0 6529 48.2 9145 52.0 其中: 四川上 6888 22.5 5806 21.6 2401 16.8 5455 34.2 7145 30.0 四川下 4843 19.0 2542 15.6 6667 29.2 1074 14.0 2000 22.0 天津 2303 3.5 2391 3.6 1865 4.5 2242 5.9 2206 5.5 兵团 1012 1.3 1348 1.5 620 1.2 1277 2.3 1595 5.7 云南 3499 24.8 3765 28.5 3470 29.0 3817 30.8 6146 34.8 浙江 6466 24.2 7328 31.8 6466 29.6 4751 29.2 6000 33.0 重庆 1437 7.9 1193 5.3 1327 5.7 1783 10.2 2515 10.9 西藏 1293 2.2 1174 2.2 2012 2.5 308 2.0 307 2.0 新疆 5435 2.8 6928 3.0 2336 2.0 4020 3.0 4000 3.0 总计 164274 501.8 151305 484.7 134707 508.1 163697 544.2 158585 585.2 数据来源:中公教育,华图教育,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 1. 辽宁与四川无省考报名数据,分别采用过审人数数据及成功报名人数数据; 2. 无公开统计资料的数据根据历年情况估计得到,采用 *标记; 3. 尚未公布的数据根据历史情况估计得到,采用 *标记; 4. 北京及上海省考集中在每年的 12 月份,其招考数据在统计中归入下一年。 考试时间错位引起招录计划调整,导致 2021 年招录规模略有下降。 公考联考 是指 多个省份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的考试,历年来参加联考的省份在 20 个以上,通常在每 年 4 月下旬举办省考。 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各省省考时间延迟至下半年 7 月和 8 月份 考试 ,而今年联考时间较平常提前 1 个月至 3 月下旬,两场考试的间隔从正常情况下的 1 年缩短至 7 个月左右,客观上引起招录计划有所调整,因此 2021 年的招录人数一定程 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单位年限内公务员的招录情况。 图 5: 2019-2021 年国考及省考联考笔试时间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绘制 7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表 2: 2015 年 以来 各省省考时间 年份 笔试时间 参加联考的省份 省份数目 2015 4.25-4.26 陕西、湖北、湖南、内蒙古、辽宁、福建、重庆、安徽、广西、海南、宁夏、 吉林、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四川、青海、新疆兵团 19 2016 4.23-4.24 浙江、山东、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河北、广东、黑龙江、江西、 内蒙古、新疆、新疆兵团、海南、湖北、重庆、广西、湖南、山西、陕西、 天津、辽宁、安徽、青海、宁夏 25 2017 4.22-4.23 吉林、贵州、黑龙江、福建、浙江、甘肃、云南、广西、新疆、湖南、四川、 湖北、河北、海南、山东、安徽、宁夏、重庆、青海、陕西、江西、天津、 山西、内蒙古 24 2018 4.20-4.21 黑龙江、福建、吉林、贵州、云南、山东、湖南、甘肃、江西、山西、陕西、 内蒙古、湖北、天津、安徽、河北、四川、重庆、海南、宁夏、青海、新疆、 新疆兵团 23 2019 4.20-4.21 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海南、陕西、内蒙古、天津、重庆、宁夏、湖北、 山东、黑龙江、贵州、山西、云南、广西、河南、吉林、福建、贵州、西藏、 新疆、新疆兵团 22 2020 8.22 河北、山西、江西、新疆、新疆兵团、青海、甘肃、云南、海南、重庆、辽 宁、吉林、广西、宁夏、贵州、安徽、湖北、内蒙古(除公安系统外的职位) 18 7.25 内蒙古(公安系统)、河南、山西、福建、四川、湖南、天津 7 2021 3.27-3.28 安徽、湖北、吉林、福建、广西、天津、河北、山西、甘肃、湖南、河南、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宁夏、青海、陕西、辽宁、江西、内蒙古、海南、 新疆兵团 18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官网 , 东吴证券研究所 其他不参加联考的省份的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每年的 12 月份。 表 3:其他不参加联考的各省考试时间 省份 省考时间 北京 12 月中上旬 上海 一般 12 月中上旬, 15 和 19 年分别在 11 月初和 1 月初 江苏 15-19 年在 3 月中旬, 20 与 21 年在 12 月 广东 仅 16 年参加联考, 15 及 21 年在 3 月中下旬, 17-19 年在 4、 5 月中下旬, 20 年在 8 月上旬 河南 19 年以前不参加联考,时间集中在 10 月及 12 月下旬 西藏 仅 19 年参加联考,非联考时间为 4、 5 月下旬或 10、 11 月下旬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官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尽管 2021 年的省考招录 人数 较 2020 年 略有 下降,但是这并不代表公务员 考试缩招, 一方面 2021年与 2020年考试时间的错位,客观上造成了招生计划有所调整, 8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导致 21 年招录人数下降;另一方面,通过与 2018 年 总体 招录情况的对比, 2021 年的公 考招录 人数仍然处于增长的趋势中 。 国考方面, 2021 年 继续扩招,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竞争更加激烈 。 2021 年国家公 务员考试招录人数为 2.6 万人, 继续扩招, 报考人数 157 万人,同比增加 9.3%,录取率 1.6%, 自 2019 年大幅缩招之后,国考目前招录也已经处于稳定增长的区间,但竞争也 越来越激烈 。 图 6: 2010 年 以来 国考招录人数 图 7: 2010 年 以来 国考 报考人数及 录取率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 东吴证券研究所 综上,国考和省考报名人数的大增反映的是内卷的加剧,我们从考研人数的大幅增 长中也能 发现。 据教育部数据, 2020 年( 2021 级) 参加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达到 377 万人,同比增幅达到 10.6%。在经历了 2012-2015 年的相对平静期后,近 5 年我国考研 人数持续增加,反映出就业压力之大 。 我们认为考研人数能够很好地作为我国年轻一代 的就业焦虑指数,加入到考研大军中的学生同样也是会选择参加公务员,教师等事业单 位等其他招录类考试,侧面反映出工作越来越内卷。考研并非为了加深学术造诣,而是 在“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 一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避开就业高峰期,另一方面学 生也认为自己的本科无法带来更高的起点,希望通过考研来增强背景竞争力,获得更加 充分的准备时间。 图 8: 2020 年( 2021 级) 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反映就业压力之大 数据来源: 教育部, 东吴证券研究所 1.55 1.53 1.79 2.09 1.95 2.22 2.78 2.71 2.85 1.45 2.41 2.57 0 0.5 1 1.5 2 2.5 3 国考招录人数(万人) 144 142 130 150 152 141 139 149 166 138 144 157 1.1%1.1% 1.4%1.4%1.3%1.6% 2.0%1.8% 1.7% 1.1% 1.7%1.6% 0.0% 0.5% 1.0% 1.5% 2.0% 2.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国考报考人数(万人) 国考报录比 95 117 127 128 120 125 141 151 166 176 172 165 177 201 238 290 341 377 18% 11%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考研报名人数(万人) YOY 9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对于公考培训行业,“内卷”加剧,参培率的提升才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 以前大 家报考公务员等考试,虽然有报名,但投入和意愿没有现在这么强,学习备考也没有那 么系统化科学化。 我们假设 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人才线”仅 75 分, 随着投入和意愿越 来越强,系统化的培训和备考提升了行业整体成绩水平, 但 到 2020 年代,“人才线”就 已经提升到 85 分了, 因此本质上还是一个排名的概念。 之前“参培”可能是赢在起跑 线,而现在“参培”只能保证同一水平起跑,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升了整个公考培训行 业的发展。 图 9: 为什么适龄人口变少了,竞争反而变激烈?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绘制 注: 这里的 75 分 /85 分并非指实际分数,只是代指一个序数的概念 3. 数据分析:我国广义公职人员 需要补充,而非过剩 从前文可知,我国目前公务员主要通过国考和省考来招录,其中国考主要以中央部 门或中央驻地方的部门的岗位为主, 包括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中 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而 地方公务员则更加下沉到地方机构,包括从省一级的岗位到县乡镇机关的岗位。 表 4: 中央公务员及地方公务员岗位分布 10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公务员种类 大类分类 具体实例 中央公务员 中央党群机关 中央办公厅、中央纪委、监察部门、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 国务院和国务院所属的各个部门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 直属机构 地方铁路公安局、地方海关、地方税务局、地方通信管理局、地方 海事局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 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 国地震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等 地方公务员 全省党群机关 省纪委、省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全省总工会、省委省直机关工作 委员会党校等 省直政府部门 公安系统:省公安厅等。监狱系统:省监狱管理局等。省直行政机 关: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等。戒毒系统: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省劳动就业服务局等 设区市政府部门 市直政府机关、市政府办公室 、 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 县乡镇机关 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司法局、县审计局、县人民 政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乡镇人民政府等 数据来源: 中公教育国考招生职位表,国务院官网,福建省公务员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参考国际标准,一般公务员人数的统计也存在多个口径,既有仅包括政府行政和管 理人员的狭义口径,也有涵盖了医生和老师等由国家财政统一供养的广义口径,因此我 们主要 将 我国的公务员人数分为以下 3 个口径 : “狭义公务员”口径: 主要 根据我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在 2016 年公布的数据, 我国在编的公务员人数总计为 719 万人,主要包括的是指 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公安、 检察院、法院、司法、安全等政法系统的行政编制人员 。 “广义公务员”口径 : 主要包括了带编制和不带编制的公务员,本文用的是国家统 计公布的“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口径数据, 2019 年该口 径下从业人员为 1990 万人。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 这个口径在“广义公务员”的口径上,还包括了 教育、医疗卫生、农林牧水、文化新闻出版、城市公用事业、广播影视、社会福利、交 通、后勤服务、信息咨询和科研等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 ,其中事业编制人员经测算 2019 年约为 3665 万人,加上“广义公务员”口径人数,总计约 5655 万人。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中的事业单位在编人数测算 : 根据公务员占人口 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显示,到 2004 年底中国行政和事业编制总数是 3540 万,其中 640 万为行政编制, 2900 万为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中教育为 1390 万名,占 48%,医疗卫生 系统为 400 万名,占 14%,两项合计占总事业编制的 62%。结合 统计局 数据可以看到 2004 年教育在编比例为 97.6%,医疗卫生系统在编比例为 83.9%。我们假设 到 2019 年 11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教育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92.4%,医疗 卫生系统在编比例逐步下降至 77.9%,教育 和医疗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占总事业编制的比重逐步提升至 69.5%,测算出总事业单位在 编人数 到 2019 年约为 3665 万人。 表 5: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口径中的事业单位在编人数测算 年份 就业人 员数:教 育 教 育 系 统 在 编 比例(假 设值) 教育系 统在 编人数(假设 值) 就业人员数: 医疗卫生系 统 医疗卫生 系统在编 比例(假 设值) 医 疗 卫 生 系 统 在 编 人数(假设 值) 教育 +医疗 卫生系统在 编人数(假 设值) 教育 +医疗卫生 系统编制占 事 业编制比重(假 设值) 事业单位在 编人员(假 设值) 2004 1425 97.6% 1390 477 83.9% 400 1790 62.0% 2887 2005 1445 97.3% 1405 491 83.5% 410 1815 62.5% 2904 2006 1466 96.9% 1421 506 83.1% 420 1841 63.0% 2922 2007 1484 96.6% 1432 521 82.7% 431 1864 63.5% 2935 2008 1491 96.2% 1434 536 82.3% 441 1875 64.0% 2930 2009 1502 95.9% 1439 564 81.9% 462 1901 64.5% 2947 2010 1582 95.5% 1511 633 81.5% 515 2026 65.0% 3117 2011 1618 95.2% 1539 679 81.1% 551 2090 65.5% 3191 2012 1653 94.8% 1567 719 80.7% 580 2148 66.0% 3254 2013 1687 94.5% 1594 770 80.3% 618 2212 66.5% 3326 2014 1727 94.1% 1625 810 79.9% 647 2273 67.0% 3392 2015 1736 93.8% 1628 842 79.5% 669 2297 67.5% 3403 2016 1729 93.4% 1615 867 79.1% 686 2301 68.0% 3383 2017 1730 93.1% 1610 898 78.7% 707 2317 68.5% 3382 2018 1736 92.7% 1609 912 78.3% 714 2323 69.0% 3367 2019 1909 92.4% 1763 1006 77.9% 784 2547 69.5% 3665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 东吴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公职人员的数量整体仍保持增长的趋势 : 1) “狭义公务员”数量 保持相对 稳定, 从 2004 年的 640 万人增长到 2016 年的 719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1.0%; 2) “广义 公务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1170 万增长到 2019 年的 1990 万,年均增长率为 3.6%;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从 2004 年的 4057 万人增长到 2019 年的 5654 万人,年 均增长率为 2.2%。 12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图 10: “广义公务员”口径和“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口径下的总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东吴证券研究所 3.1. 对比发达国家的 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 ,我们的公务人员还有补充的空间 对比 主要 发达国家 的基本水平( 2%的公民比) ,我国“狭义公务员”口径下仍有 300 万人的提升空间 : 根据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主要发达国家 的狭义口 径的 公务员 占国内总人口比例 基本都在 2%以上,而亚太国家的如日本和韩国的狭义 “ 公 务员 占国内总人口比例” 也在 1.6%-1.7%之间 。而我国广义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比例 仅 1.4%( 2019 年数据),狭义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比例 仅 0.5%左右( 2016 年数据),如果 以我国广义公务员口径为基准,以 2%为目标,我国现阶段还有 810 万新增公务员空间, 按照广义和狭义之间 2.7:1 的比例换算,真正带编制的狭义口径的公务员还有 300 万的 增长空间。 1170 1213 1235 1260 1292 1337 1428 1468 1542 1567 1599 1638 1673 1726 1817 1990 4057 4117 4157 4195 4222 4284 4545 4659 4796 4893 4991 5041 5056 5108 5184 5654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广义公务员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13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图 11:狭义口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比例 ( %) 数据来源: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国家统计年鉴,东吴证券 研究所 注: 1. 卢森堡 ,意大利,德国 和 日本 时间为 2000 年,新加坡 ,波兰和韩国 时间为 2001 年;美国时间为 2002 年;瑞 士 ,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和以色列 时间为 1999 年;希腊 和埃及 时间为 1998 年;马来西亚 和加拿大 时间 为 2003 年;孟加拉时间为 1992 年;索马里时间为 1990 年;印度时间为 1995 年;中国(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中国(广义公务员)、中国(狭义公务员)时间均为 2019 年。 2. 为了与发达国家口径可比,本小节 我国狭义口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比例 包括 2 种,分别为: 1) 上一节的 “广 义公务员”数 /总人口数; 2) 上一节的 “狭义公务员”数 /总人口数。其余国家狭义口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指公 务员数 /总人口数。 参考广义口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即包括 事业单位 编制), 我国目前仍有提升 空间 : 发达国家的 广义口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的分子包含了整个 国家财政供养 的 人 员数 , 更类似于我国的 广义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广义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 ;根据 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的广义口径 公务员占国 内总人口 分别为 7.47%/ 7.26%/5%/ 8.28%,而目前我国为 4.04%; 可以看到我国广义口 径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还是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每提升 1 个百分点,则带来整体体系约 1400 万人的新增需求 。 4.36 3.30 3.25 3.18 2.97 2.86 2.78 2.65 2.65 2.61 2.61 2.39 2.37 2.31 2.20 1.93 1.93 1.69 1.60 0.94 0.75 0.64 1.42 0.51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4 / 23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Table_Yemei 行业深度报告 图 12:广义口径 公务员占国内总人口 ( %) 数据来源:公共职位数量的国际比较与优化配置,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国 家统计年鉴,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 1. 法国时间为 2006 年;美国时间为 2006 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