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No.C2017012 2017-09-28 中非贸易投资合作与减贫效果 余淼杰 高恺琳 摘要: 自 2000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非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连续七 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且是非洲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和最大的基础设施融资国; 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而且是中国新兴的投资目的地。中非之间的 贸易投资合作带来 了 巨大的就业创造效应与减贫效果 。在贸易方面, 中非的贸易增长为非 洲各国直接创造就业,而且通过增加进口中间品、加剧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方式提 高企业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 在投资方面,中国在非 投资合作集中在制造业 ,通过转 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生产等方式 创造大量就业 。 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 作,作为双方 投资合作的重要领域,不仅直接提供了大量就业,而且 降低了贸易 与生产 成 本,促进产业集聚与工业化,推进非洲各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在非洲 各国投资存量每提升 1%,有助于非洲各国贫困率下降 1.5-3.0个百分点;中国在非洲各国 投资存量每增加 10%,有助于当地就业增加 0.5%。 关键词: 中非经济合作、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减贫 一、 引言 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万里,但中非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源远流长。 2000 年,第一次中 非合作论坛( FOCAC) 的 成功举行,拉开了中非经济合作的序幕。 2016年是中非合作论坛 建立 的第 16 年 ,中国与非洲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贸易方面, 自 2009 年以 来,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16年 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额达到 1491.15 亿美元,是 2000年的 1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20.5%。 在投资方面,中国在非洲对外投资存 量则达到 346.9亿美元,是 2003年的 7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44.9%。 非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仅次于南亚、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 2016年, 54 个非洲国家的人口超过 12 亿,覆盖土地 面积 达到 3000 万平方公里。根据非洲发展银行数 据, 2016年非洲增长率为 2.2%,是 仅次于南亚、 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地区。 根据 余淼杰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电子信箱 : ;高恺 琳 :北京大学国家发 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电子 信箱: 。 2 世界银行预测 , 2017年 GDP增长率最快的十个经济体中,有三个来自非洲,分别为埃塞俄 比亚、坦桑尼亚和吉布提,其中埃塞俄比亚以预期 8.3%的增长率名列第一。 1 非洲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中非贸易投资合作关系 愈加 紧密。中国连续七年稳居非洲第 一大贸易伙伴国,是非洲前四大投资来源国,以及非洲基础建设领域最大的投资国。非洲是 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投 资目的地。 在贸易方面, 世界银行 WITS数据显示, 2015年 在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对外贸 易中, 中非贸易 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 15.4%。在投资方面,全球 投资报告显示, 2015年中国在非洲 投资存量达到 3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在 基建 融资方面, 非洲基础设施联盟 ( ICA) 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比达到 25%,是非洲最大的基础设 施投资国 。 而贷款则支撑着众多中国对非的基础设施和其他投资活动,从 2000 到 2015年, 中国为非洲各国提供贷款总计 944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50.8%。 伴随着中非经济合作不断扩张的,是非洲就业人口的持续上升 、人均收入的日益提升 与贫困率的不断下降。在就业方面,非洲总就业人口从 2000年的 4.81亿人上升到 2016年 的 7.37亿人 2,增长 了 53%,年 均增长率达到 3%。 其中, 中国 2016 年在非投资创造就业 达到 38417 个,占总体对非洲 FDI 就业创造的近三分之一,是美国的三倍多 3。 在人均收入 方面 , 2016 年非洲 24 个 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平均达到 3370 美元,是 2000 年的 2.5 倍; 24 个 低收入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的平均值达到 587 美元,是 2000 年的 2.1 倍 4。在 贫困率方面,非洲的 贫困率大幅下降, 从 1990 年的 54%降至 2013 年的 41%5。 虽然非洲的 就业创造与减贫成果不能完全归功于中非经济合作,但中国与非洲之间紧密的贸易投资联 系,使得中非合作在非洲减贫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 , 消除贫困仍然是非洲发展过程中最紧迫、最基本的任务 。 2016年世界近 70亿人 中,有至少 7亿人生活在极端 贫困之中; 在非洲,贫困人口达到 4亿,占世界贫困人口的 一 半 以上 。 虽然非洲各国近年来经济 迅速发展 ,贫困率 有所 下降 ,但 由于其快速的人口增长, 2013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实际上比 1990 年增长了 1.13 亿人 , 非洲大陆的 减贫事 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6 在 中国 , 贫困同样是切肤之痛, 虽然 “极端贫困人口减半 ”的 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在 中 国首先 实现 ,但 直到 今天,也仍有四千万人口急需 脱贫。 通过中国经验 帮助非洲脱贫,一直 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合作的重要目标。 而 创造就业、消除贫困 的关键是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 非 洲工业化程度低,电力、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匮乏; 中国作为 “世界工厂 ”,拥有完整的工业 生产门类 和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中非之间贸易投资合作的互补性非常强 。当前,国际 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中国 不断推进的 “一带一路 ”倡议,对接 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需求,为非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 产能合作与 经济发展 机遇。 2016 年 非洲 GDP 增长率 达到 2.2%, 但仍赶不上 2.7%的人口增长率,如何推动经济发 展、创造 就业,减少贫困维持社会稳定,仍然是非洲各国面对的首要问题。 2000 年中非合 1 详见 2017 年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 2 部分 非洲国家在部分年份 就业 数据不可得,此为 50 个 以上 数据 可得的非洲国家就业数据加总,因此实 际就业人口 应 更高。 3 详见 EYs Attractiveness Program Africa 2017。 4 此处 中等收入 与 低收入经济体划分按照 2016 年 世界银行 分类 进行,其中 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南苏 丹、吉布提、利比亚 2016 年 人均国民收入数据不可得,因此不 包含 在计算中。 5 详见世界银行报告 datatopics.worldbank/sdgatlas/SDG-01-no-poverty.html。 6 非洲 贫困人口数据 详见 世界银行 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2016 报告: openknowledge.worldbank/bitstream/handle/10986/25078/9781464809583.pdf。 3 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十六年间,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投资合作 发挥了怎样的减贫效果 ? 世 界经济恢复缓慢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不断变化 ,未来,非洲的扶贫 事业 又将如何推进?这 是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梳理了 非洲的经济概况、中非贸易 投资的合作进程 , 详 细分析了中非在贸易、投资、贷款、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现状, 进而分析了非洲的减贫成 果,并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在非洲各国投资对非洲各国的减贫效果 。 本文以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非洲经济概况,主要介绍非洲人均收入概况以及 贸易投资便利程度情况 ;第三部分为中 非贸易 投资合作 概况,总结了中非经济合作机制以 及 非洲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措施 方面 的进展 ;第四部分从贸易、投资、 贷款、 基础设施建 设等方面分析了中非 经济 合作现状;第五部分 分析了中非经济合作的减贫渠道,并 从 人均 收入、 就业 人数 、贫困率 等方面分析了 非洲 的减贫效果;第六 部分为中国在非投资对非洲 各国 减贫效果 的实证检验 ;第七 部分为总结。 二、 非洲 经济概况 1. 非洲 经济发展 概况 非洲目前有 54个国家,面积为 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拥 有 12亿人口,是 仅次于亚洲的 世界人口第二大洲。非洲地域广阔, 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 衡。 2016年,根据非洲发展银行数据,东非总体经济增长率为 5.3%,北非为 3.3%,均超 过非洲整体的经济增长率 2.2%,同时,南部非洲增长率为 1.1%,中非和西非地区增长率 分别为 0.8%和 0.4%。 7 目前,非洲大陆拥有多个区域性组织,包括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 (东共体)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南共体)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西共体) 等。 2015 年 6月,非洲 26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埃及签署协议,将联合东南非共同市场、东共体和南共 体,建立 “三合一自由贸易区 ”( TFTA)。该自贸区将覆盖 26个国家,涉及 6.25亿人口, 相关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额达到 1.2万亿美元,占整个非洲生产总值的 58%。 同期,西 共体 15国中贝宁、贝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多哥等 8国开始实行西共体共同对外关税 。相比 之下,北部非洲和中部非洲目前区域整合的进程 较慢。 非洲大陆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非洲联盟( African Union) ,它 包涵了 非洲所有国 家 ,是集政治、经济和军事 于一体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实体 ,致力于非洲各国的和平统一与 经济繁荣。 其前身是 1963年在埃塞俄比亚成立的 “非洲统一组织 ”。 2002年 7月在南非改 组。 非洲联盟成员国 于 2015年 6月 启动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议谈判,旨在 2017年建立 一个覆盖全部非洲人口、经济总量达到万亿美元的 自贸区,实现商品、服务以及人员的 自由流动 。 7 详见 afdb/en/news-and-events/africa-remains-worlds-second-fastest-growing-region- 17036/ 4 图 1 中国和非洲各国人均收入分类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按 2016 年 人均国民收入 高低将各经济体划分为不同类别 (图 1) 。其中, 1006-395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 3956-1223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 12236 美元及 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 2017年按 就业人数 对各个经济体的分类, 中国为中等 偏上收入经济体。 非洲 54个国家中有 1个高收入 经济体 , 为塞舌尔,在图上以红色标识; 有 8个中等偏上收入 经济体 ,以淡红色标识 8;有 18个中等偏下收入 经济体 ,以黄色标识 9;有 27个低收入 经济体 ,以绿色标识 10。 2016年,按国内生产总值排名 (表 1) ,非洲各国中前三大经济体为尼日利亚 ( 4050.83亿美元)、埃及( 3362.97亿美元)和南非( 2948.41亿美元);按 2016年 GDP 增长率排名,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为科特迪瓦( 8.76%)、埃塞俄比亚( 7.56%)和坦桑 尼亚( 6.96%)。 表 1 2016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排名 排名 国家 2016年 GDP (亿美元) 国家 2016年 GDP增长率( %) 1 尼日利亚 4050.83 科特迪瓦 8.76 2 埃及 3362.97 埃塞俄比亚 7.56 8 中等 偏上收入经济体包括: 利比亚、阿 尔及利亚、南非、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加蓬、赤道几内亚、博 茨瓦纳。 9 中等 偏下收入经济体包括: 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吉布提、赞比亚、斯威士兰、苏丹、圣多美和普林 西比、尼日利亚、毛里塔尼亚、莱索托、肯尼亚、加纳、科特迪瓦、 刚果 、喀麦隆、佛得角、安哥拉 。 10 低收入 经济体包括: 津巴布韦、乌干达、多哥、坦桑尼亚、南苏丹、索马里、塞拉利昂、塞内加尔、 卢旺达、尼日尔、莫桑比克、马里、马拉维、马达加斯加、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冈比亚、埃 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 民主刚果 、科摩罗、乍得、中非共和国、布隆迪、布基纳法索、贝宁 。 5 3 南非 2948.41 坦桑尼亚 6.96 4 阿尔及利亚 1560.80 塞内加尔 6.65 5 摩洛哥 1014.45 塞拉利昂 6.07 6 苏丹 955.84 卢旺达 5.93 7 安哥拉 896.33 布基纳法索 5.86 8 埃塞俄比亚 723.74 肯尼亚 5.85 9 肯尼亚 705.29 几内亚比绍 5.57 10 坦桑尼亚 474.31 马里 5.35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 非洲 贸易、投资 便利 化 程度 虽然近年来非洲各国经济增长较快,然而在贸易、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 ,非洲 各国 仍然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制约着 经济 发展。 世界银行从开办企业、 获得建筑 许可、 获取电力、登记财产、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支付税收、跨境交易、执行合同、破 产处理等十个方面 进行调查并 为各个经济体评分,最终 综合考虑十个方面的表现, 得出 各 经济体的 营商环境排名。 其中 , 跨境贸易 项目的评分可体现非洲各国在贸易方面的 制约 因 素 ;开办企业和执行合同方面的得分可体现非洲各国在投资环境方面的表现; 获得建筑 许 可项目的评价可体现非洲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便利程度。 首先,本文就总体非洲各国的营商环境进行分析。根据 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表 2) ,在全球 190个经济体中,非洲营商环境排名最靠前的五个国家有毛里求斯( 49 名)、卢旺达( 56名)、摩洛哥( 68名)、博茨瓦纳( 71名)和南非( 74名);最靠后 的五个国家,即在非洲排 50-54名的国家有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利比亚、厄立特里亚、 索马里,营商环境总体排名均在全球 184名之后。 在 非洲 54个 国家 , 其 营商环境排名的中 位数为 153.5, 即表明至少 一半的非洲国家其营商环境排名仍然处于世界 150名之外。 而在 开办企业、跨境贸易、执行合同以及获取建筑许可等具体领域,均有至少一半的非洲国家 处于世界 130名之后。 表 2 非洲各国 营商环境概况 非洲 排名 国家 营商环境 跨境贸易 开办企业 执行合同 1 毛里求斯 49 74 48 34 2 卢旺达 56 87 76 95 3 摩洛哥 68 63 40 57 4 博茨瓦纳 71 51 153 132 5 南非 74 139 131 113 50 中非共和国 185 138 190 182 51 南苏丹 186 177 181 73 52 利比亚 188 114 163 143 53 厄立特里亚 189 189 186 121 54 索马里 190 156 184 109 最小值 49 31 18 34 6 最大值 190 189 190 186 中位数 153.5 138.5 134.5 141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17年营商环境 数据库 以下部分从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非洲各国的经贸与投资 便利度情 况 ,并阐述可能的限制性因素。 ( 1) 非洲 贸易 便利化程度 国际贸易能够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其中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进口较高技术产品,这 些产品在本国无法生产或者生产成本过高,实际上利用了外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填补了 本国原本无法获得的生产要素,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率 ,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范围 ( Goldberg, 2010; Yu, 2015)。 同时 ,参与国际竞争 能够有助于本国企业优胜劣汰,提升出 口企业的表现( Wagner, 2007)。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尤其重要。在一方面,这些国家往往 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需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或服务,而后者包含 着许多重要的中间品,能够促进国内生产、推动经济发展。在另一方面 ,对这些国家而 言,较低的人均收入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不足以支撑企业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因此进入 广阔的国际市场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创造更多商机。 然而,在许多经济体中, 尤其是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繁琐 的通关手续、 冗余 的程 序 以及低效的物流大大增加了其对外贸易的成本,阻滞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提升效 果。 对于非洲国家而言,其 贸易便利化程度 普遍 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 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表 3) , 在全球 189个经济体中,非洲跨境贸易 便利程度排名最靠前的五个国家有 斯威士兰( 31名)、莱索托( 39名)、博茨瓦纳( 51 名)、摩洛哥( 63名)、毛里求斯( 74名) ;最靠后的五个国 家 有 苏丹( 184名)、利比 里亚( 185名)、喀麦隆( 186名)、民主刚果( 188名)、厄立特里亚( 189 名) 。 跨境 贸易 排名的中位数为 138.5,表明近 一半的非洲国家其营商环境排名仍然处于世界 138名之 外。 在跨境贸易评分项目的进出口耗时方面,排名靠后的非洲国家其边境合规与单证合规 的进出口耗时较长, 除 喀麦隆出口单证合规耗时为 66小时,其余排名靠后的四个非洲进出 口边界或单证合规耗时均在 130小时以上。 54个非洲国家中, 在 出口 耗时方面, 边界合规 最小为 3小时,最大为 515小时;单证合规耗时最小为 3小时,最大为 698小时;进口耗 时中,边界合规最 小 为 4小时, 最大 为 588小时 ,单证合规最小为 3小时,最大为 360小 时。 非洲 54个 国家之间跨境贸易便利程度差异非常大 ,在贸易便利化,尤其是边界和单证 合规 便利程度 方面,仍然有很大 的提升 空间 。 表 3 非洲各国跨境贸易便利程度概况 非洲 排名 国家 跨境贸易 世界排名 出口耗时(小时) 进口耗时(小时) 边界和规 单证和规 边界和规 单证和规 1 斯威士兰 31 3 4 5 4 2 莱索托 39 4 3 5 3 3 博茨瓦纳 51 8 24 4 3 7 4 摩洛哥 63 19 26 106 26 5 毛里求斯 74 48 9 51 9 50 苏丹 184 162 190 144 132 51 利比里亚 185 193 186 217 192 52 喀麦隆 186 202 66 271 163 53 民主刚果 188 515 698 588 216 54 厄立特里亚 189 N.A. 11 N.A. N.A. N.A. 最小值 31 3 3 4 3 最大值 189 515 698 588 360 中位数 138.5 78 70 99 84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17年营商环境 数据库 ( 2) 非洲 投资 便利化程度 在投资便利化程度方面,本文使用开办企业和执行合同两方面来度量外资进入非洲的 便利程度。开办企业 是 经营企业的起点,而当地的合同执行能力对企业降低投资风险而言 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国开办企业的便利程度,对于本国企业抑或外资企业都十分重要的。根据世界银 行测算, 2012年在 世界 107个经济体中共有 310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而如果所有经济体 都能够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帮助企业注册,那么企业家们能够节省 4540万 天 ,而将时间花 在帮助企业成长、提升生产率或进行研发等更关键的活动中。繁琐甚至艰难的企业注册手 续将使企业家们无法将商机变为现实, 也使企业无法享受法律保护所带来的好处,比如正 式注册的企业能够享有法律体系和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其员工能够享受社会保险。 对于 缺乏资源的中小企业而言 , 情况则更加严峻。 已有文献表明,正式注册企业数量越多,就业创造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越大( Fritsch 和 Noseleit, 2013),同时繁琐的注册程序往往 意味 着较高的腐败程度和普遍的非正式 经营现 象 ( Klapper 和 Love, 2011; Motta 等, 2010) 。如果正式注册企业数量较少,也使一国的税 基较小,从而税收较低,限制了政府改善分配、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 Audretsch 等, 2006) 。 根据 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表 4) ,在全球 190个经济体中,非洲开办企业 便利程度排名最靠前的五个国家有布隆迪( 18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35名)、利比里 亚( 37名)、埃及( 39名)、摩洛哥( 40名);最靠后的五个国家有津巴布韦( 183 名)、索马里( 184名)、厄立特里亚( 186名)、赤道几内亚( 187名)、中非共和国 ( 190名)。在非洲 54个国家,开办企业便利程度排名的中位数为 134.5,表明近一半的 非洲国家其营商环境排名仍然处于世界 134名之外。 在非洲,开办企业的手续数目差异大、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都较为高昂。从开办企业 手续来看,非洲各国最小需要 3项,最多需要 17项,中位数为 7项 ;从开办企业所需时间 来看,最少需要 4天,最多需要 134天(超过 4个月),中位数为 15天,约半个月;从开 办企业成本来看,最小需要收入的 0.2%,最多则超过人均收入的四倍,中位数为收入的 30.65%。 11 如果该经济体 由于政府限制、武装冲突或者自然灾害 等 原因 没有 发生正式 大规模的 私人部门的跨境贸 易,则 在 该表中以 N.A.标记 。 8 表 4 非洲各国开办企业便利程度概况 非洲 排名 国家 开办企业 世界排名 手续数 时间(天) 成本(占人均收入 的百分比) 1 布隆迪 18 3 4 13.9 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35 4 5 15.2 3 利比里亚 37 4 4.5 16.7 4 埃及 39 4.5 6.5 7.4 5 摩洛哥 40 4 9.5 7.9 50 津巴布韦 183 10 91 119.2 51 索马里 184 9 70 176.5 52 厄立特里亚 186 13 84 37.6 53 赤道几内亚 187 17 134 102.7 54 中非共和国 190 10 22 209.4 最小值 18 3 4 0.2 最大值 190 17 134 422.4 中位数 134.5 7 15.25 30.65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17年营商环境 数据库 合同执行能力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如果一国的法律体系能够在合理时 间内处理纠纷,而且给予企业可预测、容易获得的帮助,那么这种制度带来的好处将大大 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并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促进创新发展( World Bank, 2004; Esposito等, 2014)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调查了各国处理商业纠纷时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司法的便利程 度。 根据 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表 5) ,在全球 186个经济体中,非洲合同执行 便利程度排名最靠前的五个国家有毛里求斯( 34名)、佛得角( 43名)、摩洛哥( 57 名)、坦桑尼亚( 59 名)、乌干达( 64名);最靠后的五个国家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181名)、中非共和国( 182名)、吉布提( 184名)、莫桑比克( 185名)、安哥拉 ( 186名)。在非洲 54个国家,合同执行便利程度排名的中位数为 141,表明近一半的非 洲国家其营商环境排名仍然处 于世界 141名之外。 在非洲,执行合同耗时普遍较大、成本高、司法程序质量较低 ,其中司法程序质量指 标度量各国在法庭诉讼、案件管理、法庭自动化以及争端解决替代方案 方面 , 是否采取了 便利化 措施 。 在 执行合同 耗时方面 , 非洲各国最小为 228天(超过 7个月),最大为 1715 天(超过 4年),中位数为 587.5天(超过一年半);在成本方面,最小为索赔价值的 14.3%,最大达到 119%,超过索赔价值,说明诉讼在金钱价值上几乎不存在必要性,而其 中位数为 37%的索赔价值;在司法程序质量指数方面,最小值为 2.5分,最大值为 13分, 中位 数为 6分,说明非洲各国 平均而言司法程序质量较低,且国家之间 差异很大。 表 5 非洲各国执行合同能力概况 排名 国家 执行合同 世界排名 耗时(天) 成本(占索赔价 值的百分比) 司法程序质量指数 ( 0-18 分) 1 毛里求斯 34 519 25 12 2 佛得角 43 425 19.8 8 9 3 摩洛哥 57 510 25.2 8.5 4 坦桑尼亚 59 515 14.3 6 5 乌干达 64 490 31.3 8.5 5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81 1065 50.5 5 51 中非共和国 182 660 82 5 52 吉布提 184 1225 34 2.5 53 莫桑比克 185 950 119 9 54 安哥拉 186 1296 44.4 4.5 最小值 34 228 14.3 2.5 最大值 186 1715 119 13 中位数 141 587.5 37.15 6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17年营商环境 数据库 三、 中非 经济 合作概况 1. 中非合作机制与 主要成果 中非合作论坛,是 中国 和 非洲 国家之间在 南南合作 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 ,是 2000 年 以来非洲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周玉渊, 2016) 。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 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 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 下 , 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 2000 年部长级会议于 2000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 , 中非合作论坛 正式成立。 目前,中非合作论坛 是中国与非洲各国开展集体 对话 、共商务实合作的有效机 制,涉及领域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 下文梳理了到目前为止六届 中非合作论坛的主要 合作内容 (表 6) ,并着重 梳理 其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 的成果 。 表 6 各届中非合作论坛主题与内容 序号 时间 主题 中非合作论坛宣布合作 内容 第一届 2000 无 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 100 亿元人民币债务和设立 “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 ”等举措。 第二届 2003 巩固和发展 中非友谊, 深化和扩大 互利合作 继续增加对非援助, 3 年内为非洲培养 1 万名各类人才以及给予非洲部 分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等举措。 第三届 2006 友谊、和 平、合作、 发展 决定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增加对非援助、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 出口买方信贷、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援建非盟会议中心、免债、免关税、 建立经贸合作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 。 第四届 2009 深化中非新 型战略伙伴 关系,谋求 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应对气候 变化、科技合作、医疗、教育、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 。 第五届 2012 继往开来,开创中非新 宣布了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往以及非洲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领域的合作 。 10 型战略伙伴 关系新局面 第六届 2016 中非携手并 进:合作共 赢、共同发 展 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实施 “十大合作计 划 ”,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 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等领域合作。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非合作论坛官网信息整理 2000年 10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和 44个非洲国 家的代表出席 了 会议。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 展合作纲领,中国政府宣布了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 100亿元人民币债务 和设立 “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 ”等举措 。 2003年 12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举行 , 中国和 44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 。 会议通过了 中非合作论坛 亚的斯 亚贝巴行动计划( 2004-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在论坛框架下继续增加对非援助, 3 年内为非洲培养 1万名各类人才以及给予非洲部分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 待遇等举措。 2006年 11月 ,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和 48个非洲国 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随后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友谊、和 平 、 合作 、 发展 。 会议通过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和 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行动计划( 2007-2009年),决定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 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 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政府宣布了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 8项 政策措施,包括增加对非援助、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中非发展基 金、援建非盟会议中心、免债、免关税、建立经贸合作区、加强人力资源 开发以及教 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 2009年 11 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会议主 题是: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沙 姆沙伊赫宣言 和 中非合作论坛 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 ( 2010-2012年 ) 两个文 件,规划了此后 3年中非在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中国政府宣布 了对非合作新 8项举措,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 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合作、医疗、教育、人文交流等方面。 2012年 7 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 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主题是:继往开 来,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 议北京宣言 和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北京行动计划 ( 2013-2015 年)两个文件,中国政府宣布了今后 3年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往以 及非洲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领域加强中非合作的一系列新举措。 2016年 12 月 ,中非合作论坛 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南非举行, 中国 与 50 位非洲国家的 代表出席 。随后 约翰内斯堡峰会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 发展。 会议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 翰内斯堡峰会宣言 和 中非合作论坛 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 ( 2016-2018) ( 下称 计 划 ) 。 中方愿在未来 3 年同非方重点实施 “十大合作计划 ”, 涉及工业化 、 农业现代化 、 基 11 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 等领域合作 。 2. 中非 贸易 便利化措施 中国和非洲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关税,而是削减非关税 壁垒,比如 提升 质检或通关便利程度。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主要进展体现在各次中非 合作 论 坛的成果中。 12 在 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双方同意在促进贸易、鼓励和保护投资、加强海 运和空运合作等方面制定适宜的法律框架,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中方还同意同非洲 国家分享在设立和管理自由区和经济特区等方面促进投资的经验。 在 2003年第二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中方决定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部 分商品免关税待遇 ,中方将从 2004 年开始 ,与有关国家就免关税的商品清单及原产地规则进 行双边谈判;在 2004-2006 年行动落实情况回顾中, 28 个非洲国家已享受 190 种输华产品 的免关税待遇。 在 2006年第三 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国 非洲联合工商会 ”成立 , 建立起与非洲企业 的对话和协商机制,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与贸易 ;同时,中方承诺进一步向非洲国家开放市 场,将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 190 个税目 扩大到 440 多个税目 。 在后续的落实情况中,中方与 31 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中的 30 国完 成了涉及 466 个税目输华商品的免关税换文,并于 2007 年 7 月 1 日起陆续实施。 在 2009年第四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方承诺进一步向非洲国家开放市场,决定逐步给 予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 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 2010 年年内首先对 60% 的产品实施免关税 。 第四次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国与 7 个非洲国家签订了质检合同;与 中国建交的 30 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全部享受 60%输华产品免关税政策,受惠产品数目增 至 4762 个。 在 2012年第五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方承诺进一步向非洲国家开放市场,逐步给予与 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 97%的税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 在 2015年第六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方将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在非洲设立物流中心, 规范和提升中国输非商品质量;双方还将开展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推进原产地证书的无 纸 化通关,促进贸易便利化。 3. 中非投资 自由化措施 中国和非洲的投资 自由化 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投资促进措施, 组织 商业对 接活动 ,建立 “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 ” ,设立投资基金或成立合资公司 等, 二是投资便利 化措施,如 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双重避税合作协定,创造 便利、 安全 的投资环境 ,提 高相关法律的透明度 。 投资自由化措施的主要进展体现在各次中非论坛的成果中。 13 12 中非 贸易便利化措施总结主要参考中非合作论坛官网信息 、各次 论坛达成文件内容 及论坛 后落实情况回 顾公布进行总结。 13 中非投资自由化 措施总结主要参考中非合作论坛官网信息 、各次 论坛达成文件内容 及论坛 后落实情况回 12 在 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后 , 中国与 20 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 定 , 在 11 个国家设立 “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 ”, 在非洲新建投资企业 117 家 。 在 2003年第二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中国 与非洲各国约定 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 各种所有制企业赴非洲投资,包括创办旨在鼓励技术转让、创造非洲国家就业机会的中非 合资企业;双方同意采取投资便利措施,简化对有意到非洲投资的中国公司审批程序,鼓 励非洲各国同中方签署双边 “投资保护协定 ”和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 在 2006年 第三次 中非合作论坛中 ,中方 决定支持中国有关银行设立中非发展基金, 逐步达到总额 50 亿美元,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办有利于提高非洲国家技术 水平、增加就业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基金于 2007 年 6 月开业运营,首 期资金达 10 亿美元。 在 2009年第四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方决定将中非发展基金规模增加到 30 亿美元, 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 论坛第四届部长会以来,中国与赞比亚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合 作协定。 截至 2012 年底,中非发展基金在非洲 30 个国家投资 61 个项目,决策投资额 23.85 亿美元,并已对 53 个项目实际投资 18.06 亿美元。初步统计,决策投资项目全部实 施后,可带动对非投资 超过 100 亿美元,每年增加非洲当地出口约 20 亿美元、超过 70 万 人从中受益。 在 2012年第五次中非合作论坛中 , 中国 与非洲各国约定 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 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引导中国企业在非洲建立加工和制造业基地,提高非洲出口 产 品附加值,加大在商贸服务、交通运输及咨询管理等服务行业的投资。 根据中国与非 洲的经贸合作 (2013)白皮书 , 截至 2012 年底,中国已与 32 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 护协定,与 45 个国家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 截止 2014年 底, 在非洲兴业的中国企业已 超过 2500家,涉及金融、电信 、能源、制造、农业等诸多领域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