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通信设备 证券 研究报告 2021 年 06 月 30 日 投资 评级 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 (首次 评级 )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唐海清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90004 姜佳汛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9050001 林竑皓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20040001 资料 来源: 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通信设备 -行业点评 :中国移动启动 大规模 5G 基站招标,份额集中,进度 提速 2020-03-06 2 通信设备 -行业点评 :国务院新组建 应急管理部,专网通信龙头优先受益 2018-03-13 3 通信设备 -行业点评 :IPv6 号角再次 吹响,企业网、信息安全将受益 2017-11-27 行业走势图 旭日东升,智能驾驶浪潮催生国内无线通信模组厂商新机遇 1、智能 /自动驾驶浪潮催生 车载通信模组 新机遇 , 未来 5 年有望快速增长 。 车载通信模组赋予汽车通信功能, 按照网络制式不同分为蜂窝类通信模组 ( 4G、 5G 等) 和非蜂窝类模组 ( wifi、蓝牙等) 。 其前装常用于车载 T-Box 中, 为整车提供远程通讯接口 ,另外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中控屏等部 分产品也配置通信模组。 从市场规模看, 根据 IHS 预测, 2022 年全球联网 汽车保有量 3.5 亿辆,网联渗透率 24%仍较低,未来随着智能驾驶 /车联网 的不断渗透,车载通信模组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 据我们测算,车载模组市 场规模有望从 2020 年的 79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236 亿元,期间 5 年 复合增速为 24.5%。 2、 政策 /技术迭代 /OTA 升级(智能网联)等共同驱动 ,赛道成长动力强劲 。 1)政策频频出台,高度重视汽车智能网联化 ,其中 2020 年相关政策部门 又陆续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 2035 年),明确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 2)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 随着 2G3G 面临退网,未来 车载 产品向 4G 中高速 率、 5G 制式迭代升级 , 推动旧设备网联升级替换 (价值量提升) 需求, 同 时 5G 加速推进智能 /自动驾驶释放市场空间; 3) C-V2X 蓄势待发 , 根据 C-V2X 产业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 2025 年 C-V2X 新车搭载率 将 提升至 50%, 长远则不断发展 5G-V2X, 通信模组作为 C-V2X 产业链核心组成部分将深度受益; 4)智能 汽车 /自动驾驶 OTA 升级需求将加速释放车载模组市场空间 。 一方 面, 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并且汽车电子架构未来趋势向域 /中央集中, 需要 高度集成化控制 &不断升级提升计算能力等 , 将提升 OTA 需求; 另一 方面,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自动驾驶中基本标配 OTA(汽车软件升级主要方 式)。 总之, OTA 需求 带动 车载 T-BOX 装置率提升,从而驱动车载通信模 组市场规模增长。 3、 行业进入有门槛, 需具备多种核心竞争力,竞争格局表现为东升西落。 车载无线通信模组产业链由上至下包括车载通信芯片、车载通信模组、 Tier1/Tier2 厂商以及 OEM 车厂等。 目前产业链 公司 均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相 关产品,芯片厂商加紧推出支持 5G 与 V2X 功能的车载产品, Tier1 与 OEM 整车厂则不断开发智能 /自动驾驶功能 。 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市场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主要表现为: 技术 /产品要求 高、车规级认证难度大周期长、 需要 强大营销网络、建立车厂稳定合作以 及 先发卡位 /规模优势 等。 从全球角度看,车载模组竞争格局呈现出东升西落趋势。 以移远通信、广 和通为代表的中国厂商快速崛起份额持续提升,而国外传统车载模组厂商 Telit 和 U-Blox, Gemalto 表现为份额持续缩减,呈衰退之势, 另外 Sierra Wireless 的车载模组资产已被锐凌无线(广和通持股 49%)收购 。展望未来, 我们认为 中国模组厂商有望凭借产业链集群 /工程师红利 /生产制造人口红 利 /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同时积极卡位车载前装市场铺设营销渠道网 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迭代新产品 ,持续强化竞争力 ,未来行业东升 西落趋势有望持续,并且表现为强者愈强态势。 4、投资建议: 受益智能驾驶 /车联网加速渗透,车载通信模组市场空间有望 充分释放,全球竞争格局呈现出东升西落趋势,并且国内厂商优势明显,未 来有望表现强者愈强趋势 。重点推荐:广和通 (收购 Sierra Wireless 车载模 组优质资产) 、移远通信 (物联网模组全球龙头) 、鸿泉物联 (商用车智能 网联龙头 ,计算机联合覆盖 ) 、美格智能 (物联网中军) ;建议关注: 移为 通信、高新兴、有方科技、日海智能等。 风险 提示 : 智能网联车销量 及汽车保有量 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价格下 降 风险 ;上游芯片、原材料涨价影响盈利能力;订单执行进度低于预期等 -29% -19% -9% 1% 11% 21% 31% 2020-06 2020-10 2021-02 通信设备 沪深 300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重点标的推荐 股票 股票 收盘价 投资 EPS(元 ) P/E 代码 名称 2021-06-29 评级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300638.SZ 广和通 43.11 买入 1.17 1.87 2.49 3.19 36.85 23.05 17.31 13.51 603236.SH 移远通信 158.25 增持 1.69 3.24 4.77 6.43 93.64 48.84 33.18 24.61 688288.SH 鸿泉物联 46.06 买入 0.88 1.33 1.97 2.60 52.34 34.63 23.38 17.72 300590.SZ 移为通信 19.08 增持 0.37 0.70 0.94 1.16 51.57 27.26 20.30 16.45 资料来源: 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注: PE=收盘价 /EPS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内容目录 1. 无线通信模组 汽车智能网联的基础硬件 . 7 1.1. 无线模组应用于车载终端 . 7 2. 乘智能网联浪潮东风,车载模组市场规模 2025 年有望超 500 亿元 . 8 2.1. 车联网渗透加速,提升市场规模 . 8 2.2. 智能 /自动驾驶浪潮,推动车载模组需求加速释放 . 10 2.3. 车载模组市场规模 2020-2025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4.5%,量价齐升市场空间广阔 . 11 3. 行业驱动力:政策、技术迭代、 OTA 升级(智能网联)等共同驱动车载模组快速增长 . 14 3.1. 政策频出,高度重视推动车联网发展 . 14 3.2. 技术迭代推动旧设备网联升级替换需求, 5G 优势打开新空间 . 15 3.3. V2X 蓄势待发,未来应用增长带动模组持续放量 . 17 3.4. 汽车智能化 OTA 升级需求将加速释放车载模组市场空间 . 20 3.4.1. 汽车电子整车占比提高,汽车电子架构改变。 . 20 3.4.2. 汽车需求变化催生智能座舱, OTA 升级成车厂标配。 . 23 4. 车载无线通信模组产业链梳理,核心优势决定突围公司 . 27 4.1. 上游芯片厂商实力强劲 . 28 4.2. 模组行业格局:旭日东升,工 程师红利促国内巨头扬帆 . 31 4.2.1. 国内模组企业开疆扩土,海外进程不断推进 . 31 4.2.2. 工程师红利 /产业链完善构筑成本优势,研发持续强化竞争力 . 33 4.3. 头部 Tier1 厂商占据主要份额,纷纷布局自动驾驶 . 35 4.4. 造车新势力气势汹涌,领先布局自动驾驶 . 37 4.5. 车载模组壁垒相对高,需要具备多种核心竞争力 . 40 5. 行业重点关注标的 . 46 5.1. 移远通信:全球龙头,高速发展 . 46 5.2. 广和通:收购全球优 质资产,发力车载模组 . 50 5.3. 美格智能:中长期布局车载业务,有望打开更广阔成长空间 . 54 5.4. 鸿泉物联:深耕车联网,打造商用车智能网联设备国际领军企业 . 55 5.4.1. 深度绑定大客户保障业绩,持续开拓新客户打开新空间 . 57 5.4.2. 主要客户国六进行时,公司深度受益 . 59 5.4.3. 高级辅助系统先发优势,拓展前装市场新机会 . 60 5.4.4. 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品,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 61 6. 风险提示 . 62 图表目录 图 1:无线模组分类 . 7 图 2:蜂窝通信模组产业链 . 7 图 3: T-Box 功能 . 8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图 4: OBD 功能实现路径 . 8 图 5:车 联网组成与应用 . 9 图 6:车联网四个阶段 . 9 图 7: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 . 10 图 8:联网汽车保有量预测(百万台) . 10 图 9:中国前装车联网用户规模(万辆) . 10 图 10:联网汽车新增销售量预 测(百万台) . 10 图 11: L2 级 ADAS 渗透率 . 10 图 12:各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导入时间规划 . 11 图 13:自动驾驶产业链 . 11 图 14:中国无线模需求 . 12 图 15: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统计及预测 . 12 图 16:不同网络通信技术模组价格(美元) . 13 图 17: 2G、 3G 腾退方向 . 16 图 18: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重耕动作 . 16 图 19: 5G 对比 4G 性能提升 . 17 图 20: V2X 图示 . 17 图 21: C-V2X 与 DSRC 对比 . 18 图 22: C-V2X 推进时间表 . 18 图 23: 5G-V2X 架构 . 19 图 24: C-V2X 产业链 . 19 图 25: C-V2X 产业链核心企业 . 20 图 26:汽车电子成本占比 . 20 图 27:汽车电子降低整车成本 . 21 图 28:纯电动车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 . 21 图 29:新能源汽车预计成 为主导 . 22 图 30:汽车电子架构升级 . 22 图 31: ADAYO 华阳座舱电子布局 . 23 图 32:汽车新需求 . 23 图 33:智能座舱新阶段 . 24 图 34:智能座舱结构与功能图示 . 24 图 35:智能座舱产业链 . 24 图 36: OTA 升级示意图 . 25 图 37: OTA 升级过程 . 25 图 38:蔚来 OTA 时间表 . 27 图 39: T-BOX 网络 3G 与 4G 占比 . 27 图 40:紫光展锐通信芯片优点 . 28 图 41:紫光展锐通信芯片应用 . 29 图 42: Autus 车载通讯平台功能 . 29 图 43:高通不断耕耘车载产品 . 30 图 44:高通车载通信平台 . 30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图 45:华为车载通信芯片 . 31 图 46:国内车载通信模组厂商海外收入占比 . 32 图 47:全球车载通信模组市场份额 . 32 图 48:主要模组厂商营业收入(亿元) . 33 图 49:国内外厂商模组价格对 比(元) . 33 图 50:国内外厂商净利率对比 . 34 图 51:国内外厂商工程师工资对比 . 34 图 52:国内外厂商研发投入对比 . 35 图 53: Tier 1 厂商 ADAS 收入 . 35 图 54: Tier 1 厂商自动 驾驶布局 . 36 图 55:新型 Tier1 合作模式 . 36 图 56:蔚来销量 . 37 图 57:理想销量 . 37 图 58:小鹏汽车销量 . 37 图 59:哪吒销量 . 37 图 60:造车新势力销售方式与扩张速度 . 38 图 61:各造车势力布局自动驾驶 . 38 图 62: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情况 . 39 图 63:特斯拉自动驾驶推动进展( 2019 年信息) . 39 图 64:车规级要 求较高 . 41 图 65:车规级认证要求 . 41 图 66:移远通信合作认证机构 . 42 图 67:广和通合作认证机构 . 42 图 68:主要模组公司车规级模组通过认证时间 . 42 图 69:模组厂商销售费用 与销售费用率 . 43 图 70:有方科技全球营销网络 . 44 图 71:无线模组采购成本 . 45 图 72:移远通信采购成本(元) . 46 图 73:移远通信车规级产品 . 46 图 74:移远通信收入与净利润 . 47 图 75:移远通信毛利率与净利率 . 47 图 76:移远通信经销与直销占比 . 48 图 77:移远通信研发投入 . 48 图 78:移远通信 5G 模组推动进程 . 49 图 79:移远通信优势 . 50 图 80:广和通历史沿革 . 50 图 81:广和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规模与增速 . 51 图 82:广和通毛利率与净利率 . 51 图 83:广和通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比例 . 52 图 84:广和通车载模组赋能自 动驾驶 . 53 图 85: Sierra Wireless 公司实力强劲 . 53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6 图 86:西安联乘产品与合作伙伴 . 54 图 87:车载 AIBOX 解决方案 . 54 图 88:美格智能 MA800 模组 . 55 图 89:智能驾驶系统市场占有率 . 57 图 90:公司为陕汽打造 “ 天行健 ” 车联网系统 . 57 图 91: 2020 年商用车市场份额占比 . 58 图 92:公司前五大客户与陕汽收入占比 . 58 图 93:公司智能增强驾驶系统架构 . 60 图 94:公司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架构 . 61 图 95:公司产品品类规划 . 61 表 1:车载模组市场空间预测 . 14 表 2:关于推动车联网的相关政策 . 15 表 3:造车新势力 OTA 升级要素 . 25 表 4:通信芯片企业 . 28 表 5:车载无线通信模组企业 . 31 表 6:传统车厂自动驾驶战略(截至 2018 年 7 月) . 39 表 7:车载通信模 组企业与车厂部分合作案例 . 44 表 8:移远通信产能扩张项目 . 49 表 9:广和通车载通信模组产品布局 . 52 表 10:公司主要产品 . 56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7 1. 无线通信模组 汽车智能网联的基础硬件 1.1. 无线模组应用于车载终端 无线模组属于感知层,其中根据不同的网络通信技术可划分为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 无线 模组是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并提供标准接口的功能模块 , 根据通信技术不同可划分为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其中通信模组又根据网络制式的不同分 为蜂窝类通信模组与非蜂窝类通信模组。 图 1: 无线模组分类 资料来源: 智研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目前车载通信模组多使用蜂窝通信模组。 车载通信模组多为以 4/5G、 LPWA 为主的蜂窝通 信模组,少部分为 WIFI 模组和定位模组。蜂窝通信模组位于产业链中游,上游由芯片、分 立器件、 PCB 板和结构件组成,下游应用范围较广,车载运输为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图 2: 蜂窝通信模组产业链 资料来源: 华经情报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车载通信模组主要应用在前装 T-BOX、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和后装的 OBD 以及 智能 后视镜 中。 车载 T-Box 是车联网设备终端, 通过 4G 远程无线通讯、 GPS 卫星定位、加速度传感和 CAN 通讯等功能,为整车提供远程通讯接口 ,具备包括通讯功能、定位能力、 OTA 升级、 V2X 等功能。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8 图 3: T-Box 功能 资料来源: 东软集团 官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OBD 是车载通信模组在后装的应用。 为实现与车辆的信号交互,通常 OBD 盒子通常由 CAN 收发器,单片机,蓝牙 /WIFI 通讯芯片,通讯模块,加速度传感器, GNSS 定位芯片等 组成, 进行数据采集、故障检测和驾驶分析等功能应用。 图 4: OBD 功能实现路径 资料来源: x-engineer, 天风证券研究所 2. 乘智能网联浪潮东风,车载模组市场规模 2025 年有望超 500 亿元 2.1. 车联网渗透加速,提升市场规模 车联网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 未来 智能互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生 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在逐渐联网化 ,目前手机已成为人们出行携带的一个智能终端,汽车过 去仅作为一项出行工具使用。而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将汽车进化为另一个智能终端,提供包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9 括导航、娱乐、通讯、移动金融服务等功能应用,赋能汽车。 图 5: 车联网组成与应用 资料来源: 阿里云数据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目前已进入车联网发展第三阶段。 汽车联网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09 年 开始, 2G3G 和 4G 的应用,解决了汽车“通”的问题, 能看到汽车的状态 。 第二个阶段自 2016 年开始至 2020 年, 大数据分析 开始应用, 保险行业或者其他金融行业 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对车主的分析判断。 第三阶段是 2020 年至 2022 年, 5G 的发展以及 V2X 的推出使得 车和其他系统的对接 成为 可能 , 车联网具备 更多更丰富的功能。 第四阶段则可以拥有 智能化的计算和判断 ,实现高级 /完全自动驾驶, 实现智能驾驶远程连 接系统 。 图 6: 车联网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 阿里云数据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全球车联网规模快速增长 。 在整体车联网大趋势下,车联网渗透率快速上升, 根据 IHS 预 测, 2022 年全球联网汽车保有量渗透率 达到 24%。 渗透率提升推动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快 速上升,预计到 2022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1629亿美元,同比增速维持 15%以上, 中国车联网市场则增长速度更高,到 2022 年增速大约为 25%。 同时联网汽车新增销售量也 将快速增加, 据锐观 咨询 数据,预计 2022 年联 网汽车新增销 量将达到 9800 万台,其中嵌入式模组连接方式、手机连接方式和二者混合方式将分别达 到 4800 万台、 1800 万台和 3200 万台。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0 图 7: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 8: 联网汽车保有量预测(百万台) 资料来源: 立鼎产业研究网,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锐观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9: 中国前装车联网用户规模(万辆) 图 10: 联网汽车新增销售量预测(百万台) 资料来源: 阿里云数据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锐观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2.2. 智能 /自动驾驶浪潮,推动车载模组需求加速释放 自动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 车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为自动驾驶,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 自动驾驶也将加速渗透,目前 L2 级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已经从 2016 年的 0.5%达到了 2020 年的 10.6%,预计未来渗透率继续上升,此外 L3 和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未来也将出货。 图 11: L2 级 ADAS 渗透率 资料来源: 佐思汽研,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1 自动驾驶逐渐导入中。 根据国家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自动驾驶汽车将会逐步进行 推广,从各汽车厂商计划来看, 目前 L2 级别的 ADAS 技术仍是整车企业商业化发展重点, 而 L3 及 L4 级别以上自动驾驶将逐步在 2020 年以后导入 。 图 12: 各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导入时间规划 资料来源: 盖世汽车研究院, 天风证券研究所 2.3. 车载模组 市场规模 2020-2025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4.5%,量价齐升市场 空间广阔 自动驾驶产业链,通信为重要组成环节。 车联网的发展将带动无线通信模组的需求,如上 文所述车联网的实现需要网络通信, T-Box 是车载联网设备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则需 要无线通信模组支持。 图 13: 自动驾驶产业链 资料来源: 亿欧智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车联网的快速应用带动作用下,车载通信模组预计实现快速上量。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中 国无线模组需求量在 2019 年已达到 19.33 亿个, 2015-2019 年 CAGR 达到 13.59%,其中 无线通信模组 2019 年需求量 14.63 亿个, 2015-2019 年 CAGR25.97%。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2 图 14: 中国无线模需求 资料来源: 智研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同时网络制式占比也将发生改变, 2G、 3G 占比将快速下降。 根据爱立信 2020 年 11 月 的“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预测, 2026 年使用蜂窝通信的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接近 60 亿台。其中, 2G、 3G 还在持续应用,而 NB-IoT、 Cat.M 和 4G、 5G 覆盖范围将持续增 大。 图 15: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 移远通信 2020 年度报告 ,爱立信 “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 天风证券研究所 4G 与 5G 的增多应用也将带动模组平均价格上升 。 4G 与 5G 的模组价格较 2G 与 3G 的价 格有显著提升,根据华为数据 5G 模组在 2020 年价格约为 100 美元,预计 2022 年将下跌 至 40 美元 ,显著高于 2G 与 3G 模组的单价( 2-10 美元),随着 4G 与 5G 模组的应用量上 升,模组平均价格也将上涨。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3 图 16: 不同网络通信技术模组价格(美元) 资料来源: 华为 无线网络微信公众号 ,智研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预测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 根据计算,我们预计 2025 年 车载无线通信模组规模 (前 装 +后装) 将达到 236.42 亿元。 后装市场测算: 1. 汽车保有量预测: 根据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数据, 2020 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72 亿辆,其中汽车 2.81 亿辆 。 2015 年 OICA 数据全球汽车保有量 12.82 亿辆 , 同比增长率 11.55%,预测 2020 年全球汽车保有量为 15.3 亿辆 , 2022 年与 2025 年全球汽车保有量 16.7 亿辆和 19.4 亿辆 。 2. 网络制式假设: 假设后装市场装配 T-Box 网络制式选择 4G5G 或者 LPWA 网络,不采用 2G3G 制式。 3. 后装渗透率提升: 假设后装市场 T-Box 渗透率逐渐提升,渗透率增长加快。 4. 模组平均价格 模组网络制式不同价格不同,根据华为以及智研咨询提供的模组价格数据与占比我们 预测如下表所示的平均模组价格。 前装市场测算: 1. 新车销售量: 参考 OICA 销售数据, 2019 年约为 0.9 亿台, 2020 年由于疫情有所下滑至 0.8 亿辆, 假设 2021 恢复 2019 年水平此后以 3%增长率提升。 2. 前装渗透率: 根据佐思汽研数据, 2020 年 Q1 乘用车 T-Box 装配率达到 46.7%,假设渗透率持续上 升, 2025 年达到 95%。 3. 模组平均价格 模组网络制式不同价格不同,根据华为以及智研咨询提供的模组价格数据与占比我们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4 预测如下表所示的平 均模组价格。 表 1: 车载模组市场空间预测 2020 年 2021 年 E 2022 年 E 2023 年 E 2024 年 E 2025 年 E 后装市场测算 汽车保有量 (亿辆) 15.29 15.93 16.67 17.43 18.38 19.43 后装渗透率 提升 1.5% 1.8% 2.0% 2.5% 3.0% 3.0% 4G 占比 80% 75% 70% 60% 50% 45% 4G 价格 150.00 140.00 130.00 120.00 100.00 85.00 LPWA 占比 20% 20% 20% 20% 20% 20% LPWA 价格 (元) 27.00 25.00 22.00 20.00 18.00 16.50 5G 占比 0% 5% 10% 20% 30% 35% 5G 价格 800.00 650.00 500.00 400.00 300.00 250.00 平均价格 (元) 125.4 142.5 145.4 156 143.6 129.05 市场规模 (亿元) 28.76 40.85 48.47 67.97 79.16 75.23 前装市场测算 新车销售量 (亿辆) 0.80 0.90 0.93 0.95 0.98 1.01 前装渗透率 45% 55% 65% 75% 85% 95% 2G 占比 10% 8% 6% 3% 2% 0% 2G 模组价 格 (元) 22.00 20.00 18.00 16.00 15.00 15.00 3G 占比 15% 10% 5% 3% 0% 0% 3G 模组价 格 (元)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4G 占比 65% 70% 70% 65% 60% 50% 4G 模组价 格 (元) 150.00 140.00 130.00 120.00 100.00 85.00 5G 占比 3% 5% 15% 25% 35% 50% 5G 模组价 格 (元) 800.00 650.00 500.00 400.00 300.00 250.00 LPWA 占比 7% 7% 4% 4% 3% 0% LPWA 模组 价格 (元) 27.00 25.00 22.00 20.00 18.00 16.00 模组平均价 格 (元) 139.09 141.85 171.46 181.08 165.84 167.50 市场规模 (亿元) 50.07 70.22 103.31 129.67 138.63 161.19 资料来源: OICA, 华为无线网络微信公众号 ,智研咨询,佐思汽研, 天风证券研究所 3. 行业驱动力:政策、技术迭代、 OTA 升级(智能网联)等共同 驱动车载模组快速增长 量价齐升趋势下,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市场空间将快速提升,而进一步分析市场规模快速增 长的驱动力,我们可以从供求两端判断哪些因素将成为车载通信模组的规模驱动力。具体 而言, 供应端主要受政策刺激,而需求端主要推动因素包括网络制式发展推动设备更新迭 代、 C-V2X 蓄势待发推动模组出货提升、汽车 OTA 升级提升通信模组需求 。在多因素作 用下,车载通信模组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3.1. 政策频出,高度重视推动车联网发展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5 政策 频频出台表现对于发展车联网的重视 。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多次印发出台有关于推 动车联网的政策,重视对于辅助驾驶、车载信息系 统、网联设备以及低级自动驾驶和高级 自动驾驶的发展应用。 2020 年又陆续出台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和 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 2021 2035 年) ,明确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 表 2: 关于推动车联网的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印发部门 具体内容 2017.2 关于印发“十三五”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 要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提供网络接入、行驶引导和安全告警灯服 务。 2017.7 推进“互联网 +”便 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 发展的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交 通部 推动各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兼容与互操作。加强全天 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对车联网、船联网以 及自动驾驶等的基础支撑作用。 2017.12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 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 网联汽车) 工信部、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 到 2020 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 联汽车标准体系。到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2018.1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战略(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改委 到 2020 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 50%,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 无线通信网络( LTE-V2X)覆盖率达到 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 现全覆盖;到 203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并率先建成智 能汽车强国。 2018.6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 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 要求) 工信部、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车联网产业的整体标准体系结构、建设内容,指导车联网产业标 准化总体工作,推动逐步形成统一、协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架构。 2018.6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 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 产品和服务) 工信部、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针对支撑车联网产业链的汽车电子产品、车载信息系统、车载信 息服务和平台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明确车联网电子产品和车载信息服 务的标准化发展方向。车联网电子产品与服务包括基础产品、终端、 网络、平台与服务等,通过基础产品和终端采集并获取车辆的智能信 息,感知并处理行车状态与环境,实现交通信息、导航服务、娱乐信 息、安全行驶、在线商务、排放信息、远程控制等方面的车载信息服 务。 2018.1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发展行动计 划 工信部 到 2020 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 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 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 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 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 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2019.5 2019 年智能网联汽 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工信部 2019 年将稳步推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标准制定,全面开展 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研制,有序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协同开展 汽车网联相关标准制定,积极履行国际协调职责,加强标准交流与合 作。 2020.2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战略 国家发改委等部 门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抓住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 遇,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2020.10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规划( 2021 2035 年) 国务院办公厅 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 的无线通信( 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资料来源:鸿泉物联招股说明书,中国政府网,国家发改委,天风证券研究所 3.2. 技术迭代推动旧设备网联升级替换需求, 5G 优势打开新空间 通信技术发展不断发展, 2G3G 面临退网,带动迭代需求。 2020 年 5G 大规模应用后, 2G、 3G 将面临退网,未来网络制式将主要由 NB-IoT、 Cat.1 覆盖中低速率场景, 5G 与 Cat.12 覆盖高带宽的场景。 2G、 3G 设备将进行设备迭代,拉动新设备需求。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6 图 17: 2G、 3G 腾退方向 资料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 , 天风证券研究所 各国运营商退网进行时,旧设备更迭需求显现 。 全球范围内, 2G/3G 减频退网早已展开, 各国运营商也根据自身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给出了各自的时间表。 而国内由于 2G 与 3G 网络 和用户的庞大规模 ,退网需要一定时间。 但运营商启动了 2G/3G 频谱重耕,到目前为止, 之前分配给运营商 2G/3G 频谱已经被大大压缩 , 优质频谱资源已用于 4G 和 NB-IoT。 图 18: 国内三大运营商网络重耕动作 资料来源: 物联网智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5G 带来新机会。 5G 相比 4G 优势明显,拥有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带宽。 万物互联场景下, 5G 将发挥更大作用, 2020 年全球各国纷纷进行 5G 建设投资, 5G 商用将带动广阔的下游 应用场景发展 。如自动驾驶、 AR、 VR 等新应用对 5G 需求十分迫切。 自动驾驶等应用将获 得技术保障,也将带动自动驾驶全产业链共同繁荣。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7 图 19: 5G 对比 4G 性能提升 资料来源: 智东西 公众号 , 天风证券研究所 3.3. V2X 蓄势待发,未来应用 增长 带动模组持续放量 V2X 发展,通信模组需求再迎新机会 。 V2X 是实现车辆与一切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实现信 息交互 ,包含 V2V、 V2I、 V2N 以及 V2P。其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超车预警,道路施工预警, 行人穿行预警等,旨在减少 事故发生,减缓交通拥堵以及提供其他信息服务。 图 20: V2X 图示 资料来源: GSMA, 天风证券研究所 C-V2X 对比 DSRC 拥有更大优势,美国也将放弃 DSRC。 V2X 技术发展史分为两条技术路 线 DSRC 和 C-V2X,经过发展和性能对比, C-V2X 较 DSRC 性能更加卓越,在高密度传输 支持方面 C-V2X 可保证不丢包,且对于设备需求更低,传输范围越远,基于此目前主导 DSRC 的美国也宣布放弃 DSRC 转为 C-V2X。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8 图 21: C-V2X 与 DSRC 对比 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 天风证券研究所 C-V2X 推进在即。 根据 C-V2X 产业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 , 2020 年已经开始在新车前装 C-V2X,建立先导区、示范区,完成测试认证标准,为 C-V2X 后续的推进做好准备和试点 工作,在未来数年不断完善认证平台和标准化工作,推进 C-V2X 覆盖范围, 2025 年将 C-V2X 新车搭载率提升至 50%,长远则不断发展 5G-V2X。随着时间表出台和工作的推进, C-V2X 的蓝海已经打开。 图 22: C-V2X 推进时间表 资料来源: C-V2X 产业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 , 天风证券研究所 5G-V2X 提升性能, 是 未来 发展 趋势。 5G 拥有更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5G-V2X 将拥有更好 性能。时间表规划也将 5G-V2X 作为发展期需要大力发展的主要应用,开发支持 5G-V2X 通信功能的车载终端,并在高速发展期推动 5G-V2X 的规模应用。 5G 与 V2X 两项技术相 结合将带来更好安全保障以及促进 V2X 的发展。 行业 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9 图 23: 5G-V2X 架构 资料来源: 5GAA, 天风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将明显受益,通信模组位于上游 。伴随着 C-V2X 技术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V2X 产 业链将深度受益。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通信芯片与通信模组,中游为终端与整车制造,下 游包括测试验证与运营服务。通信模组位于产业链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