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亲,该文档总共1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北京交通发展分析报告 一、年度交通发展综述 . 1 二、城市发展 . 11 2.1 经济与社会 .12 2.2 人口与分布 .13 2.3 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 .20 三、交通供给 . 23 3.1 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4 3.2 轨道交通建设 .24 3.3 公共汽(电)车系统建设 .31 3.4 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 .33 3.5 自行车系统建设 .37 3.6 停车设施建设 .38 3.7 客运枢纽建设 .41 3.8 铁路建设 .41 3.9 空港建设 .43 四、出行需求 . 47 4.1 机动车保有量及构成 .48 4.2 出行量与出行方式 .55 4.3 出行目的 .56 4.4 出行时间分布 .56 4.5 中心城区小汽车出行特征 .58 目 录 五、道路交通系统运行 . 63 5.1 交通综合出行效率评价 .64 5.2 道路拥堵分析 .67 5.3 道路交通流量 .71 5.4 堵点治理 .73 六、城市客运 . 75 6.1 城市客运总量及方式构成 .76 6.2 轨道交通 .77 6.3 市郊铁路 .84 6.4 公共汽(电)车 .85 6.5 出租客运 .86 6.6 机动车租赁与维修 .87 6.7 自行车 .89 七、对外客运 . 91 7.1 对外客运总量及方式构成 .92 7.2 公路客运 .93 7.3 铁路客运 .96 7.4 民航客运 .99 八、货物运输 . 107 8.1 货物运输总量 .108 8.2 公路货物运输 .109 8.3 铁路货物运输 . 110 8.4 航空货物运输 . 111 8.5 对外贸易运输 . 111 8.6 快递行业运输 . 112 目 录 九、智能交通 . 115 9.1 智慧交通规划 . 116 9.2 智能决策与智慧交管 . 116 9.3 公共交通智能化 . 118 9.4 构建“互联网 + 停车”智能体系 . 119 9.5 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 .120 9.6 MaaS 平台建设 .121 十、城市环境与交通安全 . 123 10.1 城市环境 .124 10.2 机动车排放管理 .126 10.3 安全生产 .126 10.4 交通安全 .128 十一、 “十四五”交通工作 . 131 11.1 交通工作思路 .132 11.2 发展目标 .132 11.3 重点工作任务 .133 附:“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综述 . 137 年度交通发展综述 01 常住人口2189.0万人 较上年减少1.1 万人 城市客运量52.6亿人次 较上年减少37.4% 绿色出行比例73.1% 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平均交通指数5.07 较上年下降7.48% 工作日出行总量3619万人次 较上年减少8.5%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2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 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北京市交通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 交通运输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 建设交通强国,奋力推进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以人为本” 的发展思想,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三大理念,贯彻“优 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总基调,切实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北京市交通事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年交通运行平稳有序, 应急服务与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2020 年,北京市交通领域完成投资 1215.9 亿元,轨道交通总里程达 1127 公里,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 1005 车道公里,回龙观至上地第一条自 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超过 270 万辆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0 年 居民出行量大幅减少,道路整体运行情况好于上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 道路交通指数 5.07,同比下降 7.48%;高峰时段地面公交运行速度 18.09 公里 / 小时,同比上升 6.29%。 2020 年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下降至 3619 万人次(含步 行),同比减少 8.5%;绿色出行比例为 73.1%,同比下降 1个百分点。 其中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为 14.7%,同比下降 1.8 个百分点;公共汽 (电)车出行比例为 11.7%,同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步行、自行 车出行比例合计达到 46.7%,为近五年最高点,其中自行车出行 比例为 15.5%,同比增长 3.4 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为 31.2%, 同比增长 1 个百分点。 202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89.0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1.1 万人, 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从 2010 年到 2020 年的十年间,北京市常 住人口规模继续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速为 1.1%,较上 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速下降了 2.7 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较上年减 少 1.1 万人,连续 4 年出现负增长 。 中心城区工作日出 行总量显著下降, 慢行出行比例达到 近五年新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交通运 输部分指标出现显著下降,客运量断崖式下跌,降幅超过三成。 1 Beijing Transport Institute | 3 2020 年城市客运共运送乘客 52.6 亿人次,同比减少 37.4%。 其中,公共汽(电)车 20.6 亿人次,同比下降 42.2%;轨道交通 22.94 亿人次,同比下降 42.1%;公共汽(电)车及地铁客运总量 43.54 亿人次,同比下降 42.1%;出租客运 1.74 亿人次,同比下降 47.4%;市郊铁路 0.01 亿人次,同比减少 60.0%,互联网租赁自行 车和公共自行车骑行量达到 7.3 亿人次,同比上涨 35.2%。 2020 年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 数为 5.07,同比下降 7.48%,处于“轻度拥堵”级别,其中早高峰年平 均交通指数 4.87,晚高峰年平均交通指数 5.26。高峰时段地面公交运行 速度 18.09 公里 / 小时,同比上升 6.29%,交通运行状况整体好于往年。 2020 年城市副中心各项重点交通工作有序推进,建成广渠路 东延、运河东大街等重点道路,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建 成土桥公交中心站、郝家府公交场站等枢纽场站。连接中心城区与 副中心的 3 条地铁线路均实现超常超强运行,发车间隔缩小至 2 分 钟以内,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延和通密线 同步开通运营,副中心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持续加强。服务副中心 定制公交线路增至 22 条,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布局更加优化, 副中心交通保障有力。 城市客运总量大幅 下降,公共汽 ( 电 ) 车及地铁客运总 量下降幅度均超 40%,自行车骑行 量逆势上涨。 拥堵指数有所下降, 交通运行状况整体 好于往年。 城市副中心各项重 点任务有序推进, 交通保障有力。 轨道交通 22.94 亿人次 出租客运 1.74 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 亿人次 市郊铁路 0.01 亿人次 自行车 7.3 亿人次 2020年全市对外客运共运送乘客 1.33亿 人次, 较上年减少57.5% 公路客运1857.7万人次 铁路旅客发送6383.2万人次 航空进出港5060.5万人次 2020年城市客运共运送乘客 52.59亿人次, 较上年减少37.4% 轨道交通22.94亿人次 市郊铁路0.010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亿人次 出租客运1.74亿人次 自行车7.3亿人次 38% 48% 公路旅客运输 铁路旅客运输 航空旅客运输 13.9% 43.6% 0.02% 39.2% 3.3% 轨道交通 市郊铁路 公共汽(电)车 出租客运 自行车 城市客运对外客运 14% 交通供给 城市发展交通运行 交通需求 2021 数字看交通 北京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07-2020 年 ) 7.31 5.84 5.41 6.14 4.85 5.30 5.48 5.53 5.73 5.63 5.62 5.54 5.07 5.4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19年 2020年 2020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 5.07,较2019年降低7.48% 早高峰交通指数4.87,晚高峰交通指数5.26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102.6亿元,较上年增长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09元 2020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89.0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1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39.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4% 202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657.0万辆,较上年增长3.2%; 新能源客车保有量388897辆 2020年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为 3619万人次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1%,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 轨道 公交 自行车 步行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31.2% 29.2% 30.2% 14.7% 16.5% 16.2% 16.1% 11.7% 15.3% 11.5% 15.5% 12.1%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31 423 881 69 560 27 1128 地铁 公交 小汽车 出租车 其他自行车 步行 万人次 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215.9亿元 铁路运营里程 1387.5公里 公路里程 2226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3.3公里 城区城市道路里程6147公里 郊区城市道路里程2258.55公里 地面公交运营线路 1207条,运营线路长度28418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1005车道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条,总里程 727公里, 车站428座,换乘站62座 1387.5公里 1173.3公里 22264.0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 高速公路里程 公路总里程 轨道交通 22.94 亿人次 出租客运 1.74 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 亿人次 市郊铁路 0.01 亿人次 自行车 7.3 亿人次 2020年全市对外客运共运送乘客 1.33亿 人次, 较上年减少57.5% 公路客运1857.7万人次 铁路旅客发送6383.2万人次 航空进出港5060.5万人次 2020年城市客运共运送乘客 52.59亿人次, 较上年减少37.4% 轨道交通22.94亿人次 市郊铁路0.010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亿人次 出租客运1.74亿人次 自行车7.3亿人次 38% 48% 公路旅客运输 铁路旅客运输 航空旅客运输 13.9% 43.6% 0.02% 39.2% 3.3% 轨道交通 市郊铁路 公共汽(电)车 出租客运 自行车 城市客运对外客运 14% 交通供给 城市发展交通运行 交通需求 2021 数字看交通 北京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07-2020 年 ) 7.31 5.84 5.41 6.14 4.85 5.30 5.48 5.53 5.73 5.63 5.62 5.54 5.07 5.4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19年 2020年 2020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 5.07,较2019年降低7.48% 早高峰交通指数4.87,晚高峰交通指数5.26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102.6亿元,较上年增长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09元 2020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89.0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1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39.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4% 202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657.0万辆,较上年增长3.2%; 新能源客车保有量388897辆 2020年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为 3619万人次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1%,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 轨道 公交 自行车 步行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31.2% 29.2% 30.2% 14.7% 16.5% 16.2% 16.1% 11.7% 15.3% 11.5% 15.5% 12.1%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31 423 881 69 560 27 1128 地铁 公交 小汽车 出租车 其他自行车 步行 万人次 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215.9亿元 铁路运营里程 1387.5公里 公路里程 2226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3.3公里 城区城市道路里程6147公里 郊区城市道路里程2258.55公里 地面公交运营线路 1207条,运营线路长度28418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1005车道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条,总里程 727公里, 车站428座,换乘站62座 1387.5公里 1173.3公里 22264.0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 高速公路里程 公路总里程 轨道交通 22.94 亿人次 出租客运 1.74 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 亿人次 市郊铁路 0.01 亿人次 自行车 7.3 亿人次 2020年全市对外客运共运送乘客 1.33亿 人次, 较上年减少57.5% 公路客运1857.7万人次 铁路旅客发送6383.2万人次 航空进出港5060.5万人次 2020年城市客运共运送乘客 52.59亿人次, 较上年减少37.4% 轨道交通22.94亿人次 市郊铁路0.010亿人次 公 共 汽( 电 )车 20.6亿人次 出租客运1.74亿人次 自行车7.3亿人次 38% 48% 公路旅客运输 铁路旅客运输 航空旅客运输 13.9% 43.6% 0.02% 39.2% 3.3% 轨道交通 市郊铁路 公共汽(电)车 出租客运 自行车 城市客运对外客运 14% 交通供给 城市发展交通运行 交通需求 2021 数字看交通 北京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07-2020 年 ) 7.31 5.84 5.41 6.14 4.85 5.30 5.48 5.53 5.73 5.63 5.62 5.54 5.07 5.4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0 8 6 4 2 0 道路交通指数 2019年 2020年 2020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 5.07,较2019年降低7.48% 早高峰交通指数4.87,晚高峰交通指数5.26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102.6亿元,较上年增长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09元 2020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89.0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1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39.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4% 202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657.0万辆,较上年增长3.2%; 新能源客车保有量388897辆 2020年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为 3619万人次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1%,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 轨道 公交 自行车 步行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31.2% 29.2% 30.2% 14.7% 16.5% 16.2% 16.1% 11.7% 15.3% 11.5% 15.5% 12.1%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31 423 881 69 560 27 1128 地铁 公交 小汽车 出租车 其他自行车 步行 万人次 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215.9亿元 铁路运营里程 1387.5公里 公路里程 2226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3.3公里 城区城市道路里程6147公里 郊区城市道路里程2258.55公里 地面公交运营线路 1207条,运营线路长度28418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1005车道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条,总里程 727公里, 车站428座,换乘站62座 1387.5公里 1173.3公里 22264.0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 高速公路里程 公路总里程 城市发展 02 地区生产总值 36102.6亿元 常住人口 2189.0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 1334人/km 2 六环内就业岗位 占全市总数8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64809元 常住外来人口839.6万人 占常住人口38.4% 六环内居住人口 占全市人口78% 来京旅游者人数 1.8 亿人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46宗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 上年增长2.6%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12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1 经济与社会 2.1.1 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 2020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为 36102.6 亿元,较上年增长 1.2%,经济增长速度保 持稳定。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64889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 1.9%。 2002-2020 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见图 2-1 和图 2-2。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0 2 0 11 2 0 12 2 0 13 2 0 14 2 0 15 2 0 16 2 0 17 2 0 18 2 0 19 2 0 20 亿元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 4525.7 5267.2 6252.5 7149.8 8387 10425.5 11813.1 12900.9 14964 17188.8 19024.7 21134.6 22926 24779.1 27041.2 29883 33106 35445.1 36102.6 11.8 11.1 13.3 12.3 12.8 14.4 9.0 10.0 10.4 8.1 7.7 7.7 7.4 6.9 6.9 6.8 6.7 6.1 1.2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率 图2-1 2002-2020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元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0 2 0 11 2 0 12 2 0 13 2 0 14 2 0 15 2 0 16 2 0 17 2 0 18 2 0 19 2 0 20 32231 36583 42402 47182 53438 63629 68541 71059 78307 86246 92758 100569 106732 113692 123391 136172 150962 161776 164889 图2-2 2002-2020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020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107.6 亿元,下降 8.5%;第二产业增加值 5716.4 亿元,增长 2.1%; 第三产业增加值 30278.6 亿元,增长 1.0%。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三次产业构成 由上年的 0.3:16.0:83.7,调整为 0.4:15.8:83.8。 2 第二章城市发展 2.1.2 财政概况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483.9 亿元,较上年下降 5.7%。其中,增值税完成 1653.1 亿 元,下降 9.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 1182.5 亿元和 611.9 亿元,分别下降 3.7% 和增长 1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116.2 亿元,较上年下降 3.9%。 2.1.3 投资情况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较上年增长 2.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 12.3%,其中交通运 输领域投资增长 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较上年下降 2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8.0%,其中, 制造业投资增长 6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0%,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57.0%, 教育投资增长 34.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 22.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 1.1%。 2.2 人口与分布 2.2.1 人口总量 ( 1)人口总量 北京市通过集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常住人口实现四连降,常住外来人口规模 有所减少。 2020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89.0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1.1 万人。在常住人口构成中,户 籍人口 1400.8 万人,较上年末增长 3.4 万人;常住外来人口 839.6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3.9 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38.4%,较上年降低 0.1 个百分点。全市城镇人口 1916.4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比重为 87.5%。 2010 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及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变化见图 2-3。 常 住 人 口 常 住 外 来 人 口 常 住 人 口 增 长 率 常 住 外 来 人 口 增 长 率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 万 人 %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189.0 1961.9 2023.8 2077.5 2125.4 2171.1 2188.3 2195.4 2194.4 2191.7 2190.1 839.6 704.7 749.9 792.1 831.6 858.3 862.5 858.8 855.5 848.2 843.5 图2-3 2010-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及常住外来人口数量 备注: .(1) .2011 年至 2019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数据根据国家核算制度和第七次全 . . 国人口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2) .常住人口:指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 . (3) .常住外来人口:指在京居住半年以上、非北京户籍的人口。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 2)人口年龄构成 从不同年龄构成看, 2020 年北京市 0-14 岁常住人口为 259.1 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常住 人口总数的 12%; 15-59 岁常住人口为 1500 万人,较上年减少 1.2%,占常住人口总数的 68%; 60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 429.9 万人,较上年增长 2.8%,占常住人口总数的 20%。 2018 年 -2020 年北 京市常住人口不同年龄构成情况见图 2-4, 2020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不同年龄具体构成情况见图 2-5。 0-14岁 , 259.1万人 , 12% 60岁及以上 , 429.9万人 , 20% 15-59岁 , 1500.0万人 , 68% 0-14岁 , 252.0万人, 11% 60岁及以上 , 418.3万人, 19% 15-59岁 , 1532.1万人, 70% 0-14岁 , 253.4万人, 12% 60岁及以上 , 418.3万人, 19% 15-59岁 , 1518.4万人, 69%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图2-4 2018-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不同年龄构成 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万 人 4.0 2.0 0.0 6.0 8.0 10.0 12.0 0-4 5-9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 岁及以上 % 常住人口 不同年龄组占比 4.6 4.3 2.9 2.9 6.2 8.7 11.4 9.8 7.3 7.4 7.4 7.4 6.3 5.5 3.1 1.9 1.6 1.3 图2-5 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构成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 第二章城市发展 2.2.2 人口分布 ( 1)各区人口分布 在人口总量调控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影响下,常住人口逐渐向外疏解。 2020 年,中心城区 常住人口总量为 1098.5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 50.2%,较上年下降 2.0 个百分点;郊区县 常住人口总量为 1090.5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 49.8%,较上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 2020 年 ,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密度为 11170 人 / 平方公里,较上年降低 4.6%;郊区常住人口密度为 897 人 / 平 方公里,较上年提高 4.8%,人口密度呈现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递减趋势。 表2-1 2020年北京市分区常住人口统计表 项 目 常住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 (人 / 平方公里) # 常住外来人口 2019 年 2020 年 增长( %) 2019 年 2020 年 增长( %) 2020 年 全 市 2190.1 2189.0 -0.1 843.5 839.6 -0.5 1334 中心城区 1147.6 1098.5 -4.3 386.0 356.6 -7.6 11170 东 城 区 75.3 70.9 -5.8 16.6 15.7 -5.4 16937 西 城 区 115.3 110.6 -4.1 25.3 24.1 -4.7 21888 朝 阳 区 357.5 345.1 -3.5 138.9 127.6 -8.1 7583 海 淀 区 329 313.2 -4.8 117.5 108.4 -7.7 7271 丰 台 区 211.1 201.9 -4.4 69.3 64.2 -7.4 6602 石景山区 59.4 56.8 -4.4 18.4 16.6 -9.8 6736 郊区 1042.5 1090.5 4.6 457.5 483.0 5.6 897 门头沟区 37.3 39.3 5.4 10.2 11.5 12.7 271 房 山 区 124.8 131.3 5.2 41.2 44.0 6.8 660 通 州 区 173.2 184.0 6.2 82.9 90.4 9.0 2030 顺 义 区 125.7 132.4 5.3 57.4 60.2 4.9 1298 昌 平 区 219.5 226.9 3.4 126.1 131.8 4.5 1689 大 兴 区 189.8 199.4 5.1 100.1 102.4 2.3 1924 怀 柔 区 42.7 44.1 3.3 14.1 15.6 10.6 208 平 谷 区 44.5 45.7 2.7 7.8 7.8 0.0 481 密 云 区 51.5 52.8 2.5 10.5 11.2 6.7 237 延 庆 区 33.5 34.6 3.3 7.2 8.1 12.5 174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延庆区 密云区 平谷区 怀柔区 大兴区 昌平区 顺义区 通州区 房山区 门头沟区 海淀区 石景山区 丰台区 朝阳区 西城区 东城区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8.2% 15.8% 22.4% 15.2% 10.7% 9.2% 10.2% 7.6% 17.0% 14.3% 18.1% 12.9% 6.3% 8.4% 6.8% 10.8% 9.0% 10.4% 12.5% 15.7% 7.2% 9.1% 9.3% 12.2% 2015 2020 2015 2020 常住人口 常住外来人口 中心城区 常住外来 人口占比 42.5% 中心城区常 住外来人口 占比59.5% 中心城区常 住人口占比 50.2% 中心城区常 住人口占比 59.1% 图2-6 2015年和2020年北京市各区常住人口及常住外来人口分布图 大兴区 房山区 怀柔区 顺义区 密云区 平谷区 昌平区 延庆区 海淀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门头沟区 通州区 西城区 东 城 区 人口密度:单位(人/km 2 ) 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0-500 500-1000 1000-5000 5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以上 2019年 2020年 图2-7 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分布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 第二章城市发展 ( 2)按环路职住分布 通过对 2020 年无线信令大数据分析,北京市六环内居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量的 78%,与上年 持平,具体见表 2-2 和图 2-8。 五环内居住人口占全市人口 43%,与上年基本持平,成片分布特征依旧显著,主要分布于三 环沿线,中关村、马连道、四惠,望京等区域。 五环 - 六环之间居住人口占全市人口 35%,与上年基本持平,点状分布特征依旧显著,主要 集中在回龙观、天通苑、清河、定福庄、通州等大型居住区。 表2-2 2020年北京市各环路居住人口比例 范围 居住人口比例( %) 2019 年 2020 年 二环内 5% 5% 二环至三环 9% 9% 三环至四环 13% 13% 四环至五环 16% 16% 五环至六环 35% 35% 六环外 22% 22% 图2-8 2020年北京市不同环路区域居住地分布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北京市六环内就业岗位占全市总量的 80%,较上年上升了 1 个百分点,具体见表 2-3 和图 2-9。 五环内就业岗位占全市 48%,较上年下降了 1 个百分点,就业地主要分布于泛 CBD、中关村、 金融街、望京、丰台科技园等区域。 五环 - 六环之间就业岗位占全市 32%,较上年增加了 2 个百分点,就业地密集区域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上地、亦庄等地区。 表2-3 2020年北京市各环路就业岗位比例 范围 就业岗位比例( %) 2019 年 2020 年 二环内 7% 7% 二环至三环 11% 10% 三环至四环 15% 15% 四环至五环 16% 16% 五环至六环 30% 32% 六环外 21% 20% 图2-9 2020年北京市不同环路区域就业岗位分布 数据来源: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2 第二章城市发展 2.2.3 旅游人口 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拓展,旅游产品日趋丰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北京旅游 业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0 年北京旅游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2020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 2914 亿元,较上年下降 53.2%。全市共有 4A 级景区 72 个, 5A 级景区 9 个。 农业观光园 925 个,实现总收入 15.5 亿元,较去年下降 33.2%。乡村旅游农户(单位) 5832 个, 实现总收入 9.5 亿元,较去年下降 34.0%。 2020 年,受航空客运暂停、他国入境管控和我国出团禁令等措施的影响,跨地区来京旅游者 人数大幅降低,本地游客占比显著上升,跨境旅游遭受重创。全市游客总量为 1.8 亿人次,较上年 下降 42.9%,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为 34.1 万人次,较上年下降 91.0%,仅占游客总人数的 0.2%; 外省来京游客 9713 万人次,较上年下降 49.6%,占游客总人数的 52.8%;北京市民在京旅游人数 为 8639.3 万人次,较上年下降 31.2%,占游客总人数的 47.0%;全年经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 47.2 万人次,较上年下降 90.3%。 2013-2020 年来京旅游者人数变化情况见图 2-10。 450.1 427.5 420.0 416.5 392.6 400.4 376.9 34.1 24738.8 25722.2 26859.0 28115.0 29353.6 30693.2 31833.0 18352.4 万 人 次 入 境 旅 游 者 人 数 国 内 旅 游 者 人 数(包括外省来京游客和北京市民在京旅游人数)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图2-10 2013-2020年来京旅游者人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3 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 2.3.1 土地资源 2020年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6宗,共计 495566.9平方米。其中轨道交通用地项目 21宗, 街巷用地项目 10 宗,公路用地项目 8 宗,城镇乡村道路用地项目 5 宗,城市道路及交通运输项目 各 1 宗。 2020 年北京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供应情况见图 2-11。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轨道交通用地 街巷用地 公路用地 城镇乡村道路用地 城市道路 交通运输 平方米 3353.1 67869.7 230572.0 5602.3 12115.5 176054.4 图2-11 2020年北京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数据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2.3.2 房地产开发情况 2020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较上年增长 2.6%,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13.6%,办公楼投资下降 17.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 8.4%。 2020 年,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 13918.6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11.2%,其中住宅 6715.3 万平方 米,较上年增长 19.1%;商品房竣工面积 1545.7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15.1%,其中住宅 728.5 万 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24.9%;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 970.9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3.4%, 其中住宅 733.6 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 7.0%;商品房待售面积 2454.2 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 1.4%,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 881.9 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 1.3%。北京市 2009-2020 年商品房施工、竣工、销 售面积的变化见图 2-12。 2 第二章城市发展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万平方米 13918.6 9719.1 10300.9 12065.4 13122.5 13886.9 13641.5 13095 13089.8 12608.6 12962.6 12515 1545.7 2678.6 2386.7 2245.2 2390.9 2666.4 3054.1 2631.5 2383.1 1466.7 1557.9 1343.3 970.9 2362.3 1639.5 1440 1943.7 1903.1 1459 1554.7 1675.1 875 696.2 938.9 施 工 面 积 竣 工 面 积 销 售 面 积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图2-12 2009-2020年北京市商品房施工、竣工、销售面积 2020 年全市保障性住房投资较上年增长 25.4%。施工面积 6107.5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 18.2%;新开面积 1532.4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 102.4%;竣工面积 626.0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