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瞻产业研究院出品城市产业研究系列 城市 聚焦:2022年 南京 市 全景分析报告目录C O N T E N T S聚焦 南京 :经济 篇01聚焦南京: 产业 篇02聚焦南京: 民生 篇03聚焦南京: 人文 篇0401聚焦 南京 :经济篇1.1 南京 市经济发展总体概况1.2 南京 市经济发展全景分析南京 GDP全国第十,增速远超全国 GDP增速。此外,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及新一线城市均值, 2020年南京货物出口额再创新高,税收收入位于一线新城市前列,不过与新一线头部城市仍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南京税收收入远低于苏州等新一线头部城市。1.1.1 南京 经济发展总体概况:经济发展质量高南京 GDP全国第十,增速高于全国 GDP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及新一线城市 均值固定资产投资额2020年 南京 全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小幅增长且高于新一线城市均值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0南京 货物 出口额再创新 高,但 仅为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苏州的 26%货物出口额南京 税收收入位居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但远低于苏州税收收入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分区域看 ,将 南京 各区的 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进行对比可发现 :江宁 区 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处于全市较为领先的地位 。 整体来看 , 雨花台 区和 建邺 区 人均 GDP较高且近年 GDP增速较快, 2020年两区的 GDP也 较高 。1.1.2 南京经济 发展总体概况 : 江宁 区发展优势明显资料来源 :南京市 统计 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坐标轴中心点为 ( 602.83, 283.25)南京 各区 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对比 南京 各 区域经济 矩阵图 (单位:万元 /人, %)坐标轴中心点为 ( 19.04, 4.95%)2016-2020年 , 南京 GDP逐年增长, 2020年南京 GDP位居全国 第十。此外 , 2016-2020年 , 南京 GDP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 GDP同比增速 和新一线 城市 GDP同比增速均值 。 2020年受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各口径 GDP均值均有所下降,南京 2020年 GDP同比增速仍保持在 4.6%,相较于全国 GDP同比增速( 2.3%)与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 2.6%)高出不少。1.2.1 南京 经济 发展 全景: 2020年 GDP居全国第十10819.14 11894.00 13009.17 14030.15 14817.95 8.0% 8.1% 8.0% 7.8%4.6%6.9% 6.7%6.0%2.3%7.8%7.2%6.8%2.6%0%1%2%3%4%5%6%7%8%9%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南京市 GDP(亿元) 南京 GDP增速( %)全国 GDP同比增速( %) 新一线城市 GDP同比增速均值( %)2016-2020年 南京 地区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 2020年全国新一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5002.7920170.5017716.7016106.0015616.0614817.9514083.731396812408.7012400.5612142.5212003.0010816.4710020.399650.196571.6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新一线城市均值宁波青岛长沙郑州佛山西安东莞沈阳分区域看, 2020年 江宁 区 GDP全市最高, 为 2509.23亿元 ; 其次 是江北新区和鼓楼区, GDP分别 为2103.98亿元和 1772.6亿元 。 从增速上看, 2020年秦淮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六台区、溧水区、江北新区直管区 GDP增速超 6%,其中江北新区直管区增速最高,为 9.7%。1.2.1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 : 2020年江宁区 GDP居全市首位资料来源 : 南京 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020年南京分区 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1108.661286.61121.531772.6443.571569.15947.142509.32514.39911.51513.132103.981233.475.20%6.20%4.20%6.20%3.60%2.10%6.10%5.30%6.10% 6.10%5.00%9.70%-1%1%3%5%7%9%1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玄武 秦淮 建邺 鼓楼 浦口 栖霞 雨花台 江宁 六合 溧水 高淳 江北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近 五年 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 变化, 2020年南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5418.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增速领先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7%)、新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8%)。 分 区域看,2020年 , 江宁区 、浦口区、玄武区、鼓楼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低于南京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值,其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高于南京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值。1.2.2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固定资产投资 额增速 高于 全国5533.566215.24718.05 5082.775418.232.0%12.3%9.4%8.0%6.6%7.0% 5.9%5.1%2.7%8.3%7.5%9.7%4.8%0%2%4%6%8%10%12%1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南京固定投资额(亿元)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较上一年增长(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新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值( %)资料来源 :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68%4.57% 4.37%-0.72%3.15%5.69%3.96% 3.90%5.71% 5.61%4.64%3.96%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浦口栖霞雨花台江宁六合溧水高淳2016-2020年 南京 固定资产投资 额(单位:亿元, %) 2020年 南京 分区 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 增速注: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法制度改革, 2018年起数据按新制度执行,基期数同口径调整。2016-2020年,南京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长; 2020年疫情爆发,南京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大幅缩窄,达到 7203.03亿元,同比小幅上升 0.9%,高于全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3.9%)、新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4.8%)。此外,南京市全社会销售零售额高于新一线城市均值,整体来看,城市消费能力仍向好。1.2.3 南京 经济 发展 全景: 2020年 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小幅上升5088.2 5604.665832.57136.32 7203.0310.9% 10.2%8.4%5.3%0.9%10.0%8.8%8.0%-3.9%9.2%8.6%7.7%-4.8%-10%-5%0%5%10%15%-5005001500250035004500550065007500850095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南京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南京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 %)全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 %)新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值( %)2016-2020年南京全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 %) 2020年 南京 V.S.其它新一线 城市的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11787.208118.507702.007203.036149.845973.005203.503582.905076.304989.334469.765677.37重庆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青岛天津郑州西安长沙分区域看,秦淮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位列各区首位,为 1157.18亿元。浦口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南京最低,为 137.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浦口区同时也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最高的的区域,增速达到 2.0%,是唯一一个达到 2%的区域。1.2.3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 : 2020年秦淮区居全市之 首资料来源 : 南京 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020年 南京 分区 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 %)1036.31157.18394.631025.89137.64438.04555.24962.83262.31349.84235.84678.23602.830.9%1.3%0.5%1.4%2.0%0.2%1.3%1.0%1.8% 1.9%1.6%1.1%-1%-1%0%1%1%2%2%3%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玄武 秦淮 建邺 鼓楼 浦口 栖霞 雨花台 江宁 六合 溧水 高淳 江北新区直管区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南京作为江苏一带一路规划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全球外贸形势总体回暖的背景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对外经济平稳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南京货物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为 3398.92亿元。不过,南京货物出口总额仍落后与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均值( 4134.26亿元),与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第一的苏州市( 12886.38亿元)仍有很大的差距。1.2.4 南京 经济 发展 全景: 2020年 货物出口 总额再创新高1952.152323.63 2506.413006.853398.92-0.20%16.10%7.60%20.20%10.60%10.8%7.1%5.0% 4.0%16.5%15.1%8.9% 7.4%-5%0%5%10%15%20%2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南京货物出口总额(亿元)南京货物出口总额同比增速( %)全国同比增速( %)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均值( %)2016-2020年 南京 货物 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2020年 南京 V.S.新一线 城市的货物出口额(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全国 /各城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注: 2017-2018年统计公报数据使用万美元单位,前瞻通过当年度平均汇率转换得出具体数值12886.388281.5564074187.48 4131.2 4106.8 3876.8 36933398.923075.124134.26苏州东莞宁波重庆佛山成都青岛杭州南京天津从区域上看, 2020年江宁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为 963.6亿元,其次是栖霞区、鼓楼区、秦淮区,这几大区 2020年货物出口额均超过 360亿元。 2020年六合区货物出口额最小,仅为 55.6亿元 。从区域货物出口额增速方面分析,溧水区增速位居首位,达到 62.8%;除秦淮区( -7.1%)外,其他区均呈正增长态势。1.2.4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江宁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资料来源 :南京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020年南京分区 货物出口额(单位:亿元, %)178.1 367.3 162.0 368.4 91.8 530.7 235.4 963.6 55.6 104.2 79.2 262.7 283.250.00.20.2 0.2 0.2 0.20.10.50.60.40.1-1%9%19%29%39%49%59%69%020040060080010001200玄武 秦淮 建邺 鼓楼 浦口 栖霞 雨花台 江宁 六合 溧水 高淳 江北新区直管区货物出口额(亿元) 货物出口额均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南京税收收入位于中国新一线城市梯队的前列,高于新一线城市税收收入平均水平,但是与苏州、杭州税收收入仍有较大差距。 2020年,南京税收收入为 2576.36亿元,而苏州、杭州税收收入均超过3600亿元。1.2.5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 : 税收收入 位于 新 一线城市 第一 梯队2020年 南京 V.S.新一线 城市税收收入(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各城市税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675 3601 3189 2926 2635 2586 2576 2175 1977 1783 1709 1450 1202 870 601 2197 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苏州 杭州 天津 成都 宁波 重庆 南京 武汉 长沙 东莞 青岛 佛山 西安 郑州 沈阳税收收入 新一线城市均值分区域看, 2020年江宁区税收收入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为 236.4亿元。税收收入排名第二的是鼓楼区,其税收收入为 153.72亿元。另外,栖霞区也是超过南京市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的三个区之一,达到 123.91亿元。高淳区 2020年税收收入最少,仅为 31.53亿元。1.2.5 南京 经济 发展全景 : 江宁区 税收 收入最高资料来源 : 南京 市统计公报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2020年 南京 分区 货物 出口额(单位:亿元, %)注: 1)区域税收统计口径与全市统计口径不一,区域税收仅包括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 2)江北新区直管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236.40 153.72 123.91 95.09 90.70 89.49 70.02 63.85 57.08 38.02 31.53 95.44-0.86%2.33%3.28%2.18%2.89%7.80%8.40% 8.40%4.80%-1%0%1%2%3%4%5%6%7%8%9%050100150200250江宁 鼓楼 栖霞 建邺 玄武 秦淮 雨花台 溧水 浦口 六合 高淳税收收入(亿元) 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02聚焦 南京 :产业篇2.1 南京 市产业结构总体概况2.2 南京市产业结构全景 分析2.3 南京市 特色 产业总体概况2.4 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分析南京是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南京在“ 4+4+1” 主导产业体系基础上发展“四柱八链”产业格局,实施“一核三极”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2.1.1 南京 产业布局体系:“ 4+4+1”体系与“四柱八链”格局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 4+4+1”主导产业体系 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绿色智能汽车产业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 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文 旅健康产业 金融和科技服务产业 现代物流与高端商贸商务业 围绕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以及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交叉应用领域。四大先进制造业四大先进服务业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四柱八链”产业格局 钢铁产业 汽车制造产业 石油化工 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 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支柱产业八大产业链2.1.2 南京 产业空间布局 :实施“一核三极”战略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南京优化城市功能梯度,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主核江南主城区发展都市产业:文旅产业、现代金融产业、 高端商务 商贸产业等主城拓展极江北新区加快 布局各类 高端制造 、生产服务和“研创型” 产业: 软件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 等创新引领极紫东地区建设紫东科创大 走廊,推动文 旅产业融合 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文旅产业等新兴增长极南部片区推进 空 铁 联运,基于物流优势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2.1.3 南京 各区域产业定位 01 传统主城区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玄武区鼓楼 区秦淮 区一心两环,四片多组团 聚力打造 文化旅游地标产业 巩固夯实现代金融、高端商务商贸 两大支柱产业 高质量打造软件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 两大新兴产业释放 南部新城主导产业 动能 构建都市圈 超级总部聚集 区 打造现代时尚 文化硅谷 打造 健康休闲产业 集群发展 “三主四特“ 产业格局 强化 三大主导产业 :高端商务商贸业、软件信息业、文化旅游业 做 优 四大特色产业 :航运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智力服务业2.1.3 南京 各区域产业定位 02 新锐 主城区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玄武区鼓楼 区秦淮 区栖霞 区建邺区雨花台区大力提升产业层次规模 提标 发展先进制造业,锚定 新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 产业,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加速发展 现代服务业 ,推动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现代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商务等 重点产业与先进制造业 深入融合 。 精准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 440万人次 ,提升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重点打造 “三区两中心一港湾” 产业空间格局 聚焦 “金融 +科技服务业”产业,结合建邺资源禀赋,有机延续产业定位,发挥 会展、文旅体和商务商贸 等重点产业优势 ,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三区” 指中央活力区、超级总部集聚区、未来产业发展区,“两中心” 指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和“枢纽型、示范型、中心型”南京都市消费新中心, “一港湾” 指国际滨江文旅港湾。打造 “聚焦一中心,打造四标杆” 产业空间格局 聚焦打造江苏省 数字经济创新 中心 ,打造 创新 创业生态引领区、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沿江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生态宜居典范 区 四标杆。2.1.3 南京 各区域产业定位 03 郊区新城区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六合 区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构建 “一极三圈八组团” 的“ 138”生产力布局 突出 “ 一极牵引 ” ,逐年 提升东山副城的资源集聚 度,加快 打造“南京超大城市南部增长极” ; 突出 “ 三圈协同 ”,在紫东江宁片区全面激活创新发展圈层的成长力,在南部空港枢纽片区不断增强开放发展圈层的辐射力,在西部沿江片区持续提高绿色发展圈层的竞争力 ; 突出 “ 八组团并进 ”,统筹 推进东 麒总部经济组团、百家湖商务经济组团、环高校知识经济组团等组团的建设 。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进一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全域健康产业和全域健康环境 ,争创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绿色有机品牌等,擦亮健康溧水“金字招牌”。打造特大城市郊区新城继续 坚持“ 一城一区一支点 ”发展定位,形成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 3大主导产业 和文化旅游、水产 2个特色 产业 。联合浦口 区等构建江北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共同打造 集成电路产业 地标, 围绕 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开展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展全域旅游合作。打造 集成电路产业 地标,壮大高端交通装备产业。 围绕 主导产业打造一个 1000亿级(集成电路产业)、两个 500亿级(高端交通装备、文旅健康产业)产业 集群江北 新城南部新城2.1.3 南京 各区域重点 产业全景资料来源 :前 瞻产业研究院 整理主导产业 :金融服务产业、新型 电子 信息产业、生物 医药 产业、高端 商务商贸业 、文化 旅游业特色产业: 人工智能 产业、科技 服务业 、智力服务业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主导产业 :物流运输产业、航空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特色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绿色有机农业、水产养殖业主导产业 :集成电路 产业 、医药产业新兴产业: 新金融产业、数字产业南京 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至今,南京已经形成了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2.2.1 南京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支柱 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2.2.1 南京 产业结构全景 -四大支柱产业 :各区域重点布局资料来源 : 南京 市各区统计公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玄武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 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设计电子信息制造业: 集成电路产业秦淮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 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设计石化新材料产业: 精细化工电子 信息制造业: 集成电路 产业、高频电子器件制造鼓楼区四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产业: 晶圆制造六合区 四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石化 新材料产业 : 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浦口 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车辆及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石化 新材料产业 : 新能源新材料栖霞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 光电显示雨花台区 四 大支柱产业 重点细分 产业钢铁产业: 钢铁冶炼、钢铁智能制造汽车产业 :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维修江宁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设计电子 信息制造业 : 通信设备溧水 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 细分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 软件信息业汽车产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石化新材料产业 :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淳区 四 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绿色智能汽车制造2018-2020年南京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 ,由 2018年的 1983.53亿元增长至 2020年的2395.71亿元, 2020年同比增长 9.9%,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 73.0%,其中新型电子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60.8%、 13.3%。2.2.1 南京 产业结构全景 -四 大支柱 产业 :新型电子产业增长最快2016-2020年 南京 四 大支柱 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南京市统计公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983.532179.92395.7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8 2019 2020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南京市汽车产业相关重点布局区域的汽车生产基地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布局。并积极推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加快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同时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技术、新车型、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南京市各区域与汽车产业重点布局如下:2.2.1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支柱产业 :汽车 产业 发展格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玄武 区汽车产业 重点 细分产业汽车设计六合区汽车产业 重点细分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浦口区汽车产业 重点细分产业智能网联汽车雨花台区汽车产业重点细分 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江宁 区汽车产业 重点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 设计溧水区汽车产业 重点 细分产业智能网联汽车高淳区汽车产业 重点细分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绿色智能汽车制造建邺区 汽车产业 重点细分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南京市以南钢、梅钢为两家公司为核心带动郊区新城区域的钢铁产业发展,然而随国家钢铁限产规划的陆续出台,南京市钢铁产业也将响应号召进行转型发展。南京市“十四五”规划披露,将重点发展汽车、高铁、船舶、电力、油气输送和工程机械等产品用钢,加快发展绿色精品钢和宽厚板等产品。推进梅钢和南钢转型发展,推动不符合区域定位、环境承载要求和安全保障标准的存量过剩产能转移搬迁。2.2.1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支柱产业 :钢铁 产业 发展格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产能 300万吨 钢 +400万吨 钢材南 钢 拥有完整 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 ,形成 以钢铁业为主,金融资本运营和科工贸为一体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实业集团。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子公司,立足 南京、对接长三角,全力打造“双千”产业新形态,努力 建成 千万吨级钢铁精品基地、 千亿营收现代产业 园 。江北新区南部 新区雨花台钢铁产业规划定位 数字 赋能 助力梅钢片区转型,按照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的战略要求,打造区域总部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产业新城。 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 作用,探索人工智能在钢铁生产等领域的赋能示范应用。 集梅山街道矿区梅钢工业遗址及厂区钢铁冶炼、智能制造于一体,形成 梅钢工业文化旅游聚集区 。江北新区钢铁 产业规划定位加快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深入钢铁产业 转型发展 、 进口替代 ,支持引进先进 绿色环保 技术和工艺,建设 金属复合材料 产业基地。现阶段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以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 OLED显示和照明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产业发展体系。相关液晶显示等子产业主要集中 于 南京 经济开发区 ,并向江北新区辐射发展,主要代表企业有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另外,南京市将利用 代表企业辐射作用 ,在具有空间优势的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建设产业化基地,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精准招商。2.2.1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格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由南瑞集团公司牵头业内多家高科技公司于 2009年共同投资组建,公司主营业务为 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套件、企业级数据中心、数据运营、大数据解决方案 的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工程实施和技术咨询。江北新区南部 新区江苏 南大苏富特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省 内首家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软件企业。业务涉及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软件、安全系统集成服务 、软件外包服务及软件人才培训、通讯技术、生物医疗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世界 五百强、电子行业最大央企中国电子( CEC)旗下智能制造供给侧骨干企业,是国内领先的 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供应 商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世界 500强 日本夏普株式会社投资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营 液晶显示屏、液晶模组 等产品,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心城区南京市 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石油化工和烯烃下游深加工产业 ,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链和碳一化工产业链,产业布局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集中于 江北新区 一带,新材料科技园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化工园区前三,“十三五”末入园率超过 60%。成为石油化工 化学原料 精细化工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中下游聚集度最高的地区。根据南京市“十四五”规划。南京市将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支持扬子石化、扬巴公司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关联产品向产业链后端发展,推动南化公司实施新材料转型工程,金陵石化实施“近零”排放方案。2.2.1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支柱产业 :石化新材料业发展格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中国 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 分公司主要 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是 中国石化第三大原油加工基地 、全国最大的清洁汽油和航空煤油生产企业,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 基地产 能情况:原油 综合加工能力1800万吨 /年,拥有炼油、芳烃、热电、烷基苯等先进生产装置 70余 套 。江北新区南部 新区扬 子石化 -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中国 石化和德国巴斯夫以50:50的股比出资设立的大型石油化工 企业,从事石油化工材料制备,总投资规模达到 百亿美元级别 。中国 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烃类衍生物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产 能情况: 900万吨 /年原油加工、65万吨 /年乙烯、 140万吨 /年芳烃、105万吨 /年精对苯二甲酸( PTA)、 87万吨 /年塑料、 30万吨/年乙二醇、 21万吨 /年丁二烯为主的 60余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每年可生产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油品、合成橡胶 5大类 60余种产品 900余万吨,是目前 国内最大的纯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PTA、乙二醇、丁二烯和环氧乙烷生产供应商之一 。中心城区中国石化南华公司世界 500强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现已成为我国 无机、有机 化工、精细 化工 的 重要 基地。 以苯 化工、精细化工等为主营业务,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南京地区气体供应中心、精细化工基地和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建设 世界一流特色化工企业。南京致力于制造业升级转型,四大先进制造产业是南京“ 4+4+1” 产业布局体系的一大重要分支,具体包括新兴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2.2.2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先进制造业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大先进制造产业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2018-2020年南京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 2020年增加值达到 23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 73.0%,其中新型电子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60.8%、13.3%。2.2.2 南京产业结构 全景 -四 大先进制造业 :增加值达到千亿规模1983.532179.92395.7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8 2019 2020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亿元)2018-2020年南京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 南京 市统计公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在先进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上,南京优化城市功能梯度,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2.2.2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大先进制造业:整体发展格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主核江南主城区发展都市产业:文旅产业、现代金融产业、 高端商务 商贸产业等主城拓展极江北新区加快 布局各类 高端制造 、生产服务和“研创型” 产业: 软件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 等创新引领极紫东地区建设紫东科创大 走廊,推动文旅产业融合 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文旅产业等新兴增长极南部片区推进 空 铁 联运,基于物流优势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在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区域布局上,南京各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区如鼓楼区、玄武区由于城区空间资源有限,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相关设计、研发等附加值高端的关键环节,并依托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开拓虚拟园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江北新区与南部新城则利用空间优势,引入重点产业项目带动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各区域先进制造产业具体布局情况 如图:2.2.2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 大先进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南京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各区域布局情况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 区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玄武 区 拓展 虚拟园区、 双向 飞地发展空间, 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依托 5G、人工智能等 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探索建设玄武虚拟园区与虚拟大学 园 。实现 全区 物理空间 和产业空间双拓展 ,探索发展“产业飞地”与“科创飞地”秦淮 区聚焦 高频电子器件领域 , 建成国内一流的高频器件产业孵化平台,推进高频器件产业化 进程。鼓楼 区 优化全域创新空间布局,做大做强 软件信息服务、医疗大 健康 等 主导产业,加快与区外产业关联度高的园区建立“伙伴园区”关系,建立健全产业链分工和利益区域共享机制 。六合 区 依托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 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 建设,构建 智能网 联汽车 和关键 核心零部件 配套相 结合产业 集群发展;重点聚焦 创新药、细胞工程与基因 技术, 推进“药工疗新体养“六大产业领域协同发展。浦口区 打造千亿级 集成电路 产业 ,距离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壮大 高端交通装备产业。 聚焦 智能网 联 汽车 方向 ,支持依维柯整车产品向高端化转型,推进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 ,建成五百亿级规模产业基地 。栖霞 区 依托核晶陶瓷 新材料等 重点企业,加强对纳米、陶瓷等前沿性新材料 的研发,加大 对 新材料领域 的 优质企业引进力度,推动 节能环保 、生物质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新材料产业成为栖霞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支撑产业 。建邺区 建成 江苏省 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 平台 ,增强产业导流能力;培育一批 电子信息领域 军民融合创新型 企业。雨花台区 发挥 软件谷引领带动 作用 ,聚焦江苏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数字引领”战略,强化数字经济在全区发展中的全局性作用,推动 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 持续 升级。江宁区 打造 千亿级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 推动 江宁开发区高新园、麒麟高新区和江宁高 新区 在 绿色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溧水 区 持续推进 新能源汽车等 三大 千亿级产业地标 ,承接锂离子电池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项目 ,推进区域内龙头项目落地成型,形成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 全产业链 模式 。高淳区 依托空间优势 ,重点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壮大 医疗器械产业 规模 ,借助鼓楼医院与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等优质 医疗资源,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样本城市、辐射皖南的区域医疗中心 。2.2.2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四 大先进制造 业 :各区域重点布局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六合区浦口区栖霞区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溧水区江宁区高淳区玄武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 电子信息产业 : 软件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 : 高端医疗器械秦淮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 电子信息 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 、 电子化学品材料鼓楼区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软件信息业、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产业六合 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 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新材料制备等生物医药产业: 基因技术、细胞治疗浦口 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 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 集成电路产业高端智能装备 : 智能轨道交通系统、人工智能产业栖霞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 电子信息 产业: 晶圆制造高端 智能 装备: 半导体零件设备制造生物 医药与节能环保 新材料: 生物农药研制建邺 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 产业新型电子信息 产业: 晶圆制造、 EDA设计绿色智能 汽车: 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智能 装备: 人工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 新材料: 综合健康服务、精准医疗创新产业雨花台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 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 芯片设计绿色智能汽车: 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智能装备: 人工智能 产业、云计算大数据江宁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 电子信息 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溧水 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新型 电子信息 产业: 软件信息业高端智能装备: 航空零部件制造高淳区 四大先进制造业重点细分产业绿色 智能 汽车: 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充电桩高端智能 装备: 航空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近年来,南京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未来网络、航空航天、区块链、量子信息、安全应急、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率先布局形成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未来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具体产业规划如下:2.2.3 南京 产业结构 全景 -一批未来产业资料来源 :前瞻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