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洋淀流域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916—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13.080.01 CCS B 11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916 2024 白洋淀流 域城镇面 源污染控 制技术规 范 2024-02-02 发布 2024-03-02 实施 河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13/T 5916 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 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原 则.1 5 污 染控 制技 术.1 6 监 督管 理.3 附录A(资 料性)下垫 面分类 及初 期雨 水径 流水 质.4 DB 13/T 5916 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专利 的识 别责任。本文件 由河 北省 生态 环境 厅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生态环 境科 学研 究院、河 北科技 大学。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董丽、罗宁、韩 永辉、吴 亦红、姜甜甜、刘 晶、赵建 国、陈新永、闫 栋华。DB 13/T 5916 2024 1 白 洋淀流 域城镇面 源污染 控制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白 洋淀 流域 城镇面 源污 染控 制的 基本 原则、污染 控制 技术、监 督管理 等。本文件 适用 于白 洋淀 流域 的城镇 面源 污染 控制。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用 于本 文件;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文 件。GB 50014 室外 排水 设计 标准 HJ 493 水质 样品 的保 存 和管理 技术 规定 HJ 494 水质 采样 技术 指 导 HJ 2005 人工 湿地 污水 处 理工程 技术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城 镇面 源污 染 Urban Diffuse pollution 也称城镇径流污染,是指 城镇降雨过程中,通过降 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 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 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本 规范所称城镇区域是指城 市及镇人民政府驻地 的建成区 和规 划区。来源:GB 50014-2021,2.0.6 低 影响 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 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 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合理 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 削减 暴雨 径流 产生 的峰值 和总 量,延缓 峰值 流量出 现时 间,减少 城镇 面源污 染。来源:GB 50014-2021,2.0.8 4 基本原 则 预防为 主,在确 保排 水防 涝安全 的前 提下,通 过自 然与人 工强 化的 渗透、滞 蓄、净 化等 方式 控制下垫 面的 降雨 径流,截 留和处 理降 雨初 期污 染,从源头 上减 少污 染物 排放 和迁移。因地制 宜,充分 考虑 当地 地形地 貌、土壤 类型、水 文水系、降 雨规 律等 情况,科学 确定 不同 排水系统 的城 镇面 源污 染控 制目标、指 标,合理 布局 污染控 制设 施。节约高 效,遵循 低影 响开 发理念,优 先采 用设 施结 构简单、运 维成 本低 的治 理设施 和模 式,高效拦截 和净 化排 入受 纳水 体的污 染物。5 污染控 制技 术 一般规 定 5.1.1 城镇面 源污 染控 制工 程应 与受纳 水体 的水 环境 整治 工程相 结合,工 程规 划设 计 阶段应 对受 纳水体沿线的排水口进行全 面排查、排放水质水量进 行监测、对径流污染情况、主要成因及工程建 设条件等 进行 调查。5.1.2 根据各 区域 的控 制目 标,选择实 施源 头减 排技 术、迁移控 制技 术、后 端治 理 技术等 单项 或组合技术,严 控入 河湖 污染 负荷。DB 13/T 5916 2024 2 源头减 排技 术 5.2.1 根据不 同下 垫面 类型,控 制初期 雨水 径流 污染 和径 流量,削减 面源 污染 物总 量。5.2.2 交通干 道和 一般 交通 道路 宜以面 源污 染控 制为 主、雨水净 化和 收集 利用 为辅 进行设 计。统 筹利用道 路空 间及 周边 绿地、广场 等空 间设 置雨 水控 制及利 用设 施。5.2.3 建筑与 小区 宜采 取低 影响 开发措 施实 现削 减径 流峰 值、延 缓峰 值时 间等 控制 目标。宜优 先 使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植 被缓冲带、渗透塘、蓄水 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渗透、滞 蓄、净化 雨水。5.2.4 绿地与 广场 宜在 满足 自身 使用和 生态 功能 的前 提下,优 先采 用简 单、非 结构 化、低成 本的 低影响开 发设 施,实现 自身 及周边 道路 和小 区的 雨水 径流的 消纳 和净 化。5.2.5 农贸市 场、屠宰 场、垃圾 转运站、垃 圾处 理场、汽 车修理 厂(含洗 车场)、生产企 业等 场 所宜根据 实施 条件 和经 济性 合理选 择源 头削 减措 施。5.2.6 通过日 常道 路清 扫、垃圾 精细化 管理、施 工现 场监 管、排 水管 道定 期清 理等 管理手 段,从 源头减少 城镇 面源 污染 的产 生和累 积。迁移控 制技 术 5.3.1 根据分 流制、合 流制、混 流制等 不同 排水 系统 特点,控制 污染 物迁 移。5.3.2 初期雨 水的 处理 应充 分利 用已有 污水 收集 管 网、污 水处理 厂等 市政 设施。5.3.3 具备条 件的 分流 制雨 水排 口,可 在排 口设 置流 量调 控设施 及初 期雨 水弃 流装 置,宜 将弃 流 雨水排至市政污水管道,由 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初期雨水弃流水量宜根 据径流雨水水质监测 结果以及 受纳 水体 的水 环境 功能确 定。5.3.4 合流制 和混 流制 排水 系统 宜采用 截流、调蓄、处理 等方式 削减 溢流 污染 负荷,溢 流水 宜采 用调蓄沉淀等技术,调蓄池 的出水宜优先接入污水管 网,当下游污水处理系统 余量不能满足调蓄池 放空要求 时,宜设 置快 滤系 统就地 处理。5.3.5 初期雨 水、溢流 水、调蓄 水可根 据实 际情 况采 用植 被缓冲 带、雨水 湿地、渗 透塘等 单项 或 组合技术 进行 处理,并 达到 水环境 保护 要求。后端治 理技 术 5.4.1 城镇水 系滨 河区 域绿 地空 间宜选 择湿 塘、雨 水湿 地、植 被缓 冲带 等设 施,并 与周边 区域 的竖向设计 进行 合理 衔接。在 保证河 道防 洪安 全的 前提 下,水 陆过 渡空 间水 边护 岸宜选 用生 态型 护岸。5.4.2 直接汇 入城 镇水 系的 雨水 排口,宜设 置雨 水弃 流装 置,并 进行 水质 监测。5.4.3 城镇水 系水 体宜 采取 人工 增氧、生态 浮床、生 物接 触氧化 等净 化技 术。5.4.4 市政集 中式 处理 设施 宜具 备雨季 应对 措施。DB 13/T 5916 2024 3 6 监督管 理 宜在城 镇重 点入 河雨 水排 口、污 水排 放口 设置 监测 点位,定期 进行 采样、监 测、分 析。采 样宜按照 HJ 493、HJ 494 相 关 要求执 行。水质 监测 指标 宜按 照 HJ 2005 相关 要求 执行。依据工 作职 责分 工确 定责 任主体 和实 施主 体,做好 各类污 染控 制设 施的 巡察 巡视、运行 维护 和水质水 量监 测,并建 立工 作台账。DB 13/T 5916 2024 4 A A 附录A(资料 性)下垫面 分类 及初 期雨 水径 流水质 表A.1 下 垫面 分类 及初 期雨水 径流 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