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祝代 商嚣工业 江西发展民营银行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 王凯风 (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从分析江西省民营银行孵化现状、研究江西省民营银行发展所面对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对江 西省民营银行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国内民营银行发展的现有经验,对未 来江西组建民营银行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江西;民营银行;目标;战略;金融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4702 1 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步人“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推 进民营银行发展是深化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的重大举 措。2013年11月14日,中国银监会修订中资商业银 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民 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领域的准人条件得到正式确立,各 地申办民营银行的踊跃程度有增无减。2014年3月 25 Et,江西省也发布了关于加快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 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组建民营银行。可是, 江西省经济增速近年来虽在国内名列前茅,但经济总 量、金融水平、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与发达地区相比 仍有相当可观的落后,尚难以为民营金融尤其是 层次较高的民营银行业机构的发展创造优越的金融生 态环境;在第一波民营银行申报热潮中,江西省民营企 业协作申报的“赣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商联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民营银 行也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预核准,但最终均 无缘进入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的首批民营银 行批准名单。通过分析以上现状、参考现有成果,本文 结合江西省经济、金融的实际发展环境,将当前金融生 态环境下江西省民营银行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问题 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问题导向的思路,深入、系统地调 查分析影响江西省民营银行发展的各类战略因素,做 到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契合实际,提高研究成果的决 策参考价值,促使江西省民营资本更好地把握上述政 策机遇、尽早实现民营银行申办的历史性突破。 2江西省民营银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简析 “金融生态”是将自然生态理论借鉴到金融领域的 仿生概念,在国内系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 (2004)最早提出、阐释。参考生态学的视角来看,金融 企业也可视作一种生命系统,它与周边的金融生态环 境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 “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自身的生存、成长,达 到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继而获得回报、实现再发展的 目的。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的高层次、高水平民营金融 机构的孵化、生存和长远发展是难以脱离其所处的金 融生态环境的,而且可能因其更高的市场化水平而产 生更独特、密切的环境依赖卢福财等(2014)学者 曾指出,相比传统国有银行体系,民营银行最突出的优 势就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受政府干预程度大为减 小,但这一优势的发挥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信 用环境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的,因而应从顶层设 计出发,统筹兼顾,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环境。 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认识 可谓大同小异,均认为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应 包括经济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因素、 政策因素等。部分学者还进一步运用数学工具,从定 量角度对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比 较,建立了各有特色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 系;例如邓淇中(2012)的研究内容最具有代表性,他采 用CronbachS系数法、KMO和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 法等对涉及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 和效度检测,确定了经济基础、金融诚信、政府服务、人 文环境等七个因素大类,建立了国内各地区的金融生 态环境定量评测指标体系;邓淇中的评测结果显示,围 首批获准成立的五家民营银行中有四家位于广东、上 海、北京这三个得分最高(得分80以上)、拥有成熟型 金融生态环境的省市,而相形见绌的是,江西省的评价 得分(1O)在各省市中仅列倒数第七。此外,陈雁云、 刘哗等(2013)曾采用因子分析和AHP方法,从经济基 础、金融稳定与发展、市场中介与信用、企业状况、法治 环境、政府治理、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水平等八个大的 层面筛选出具体指标,针对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进行了量化研究,指出了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的 滞后性和省内各地市环境指标的不平衡性。借鉴上述 研究,结合统计数据、课题组调查反馈信息等,可以认 为,与民营银行孵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江西省金 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的确有限,其问题主要可以归 纳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是区域经济基础差,缺少发展 基金项目:当前金融生态环境下江西省发展民营银行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研究,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专(14ZT24),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立项;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与民营金 融发展问题研究,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年立项。 作者简介:王凯风(1983一),男,山东栖霞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景德镇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研 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皿 市算工业 簪 ll 期 47 区域发展 民营银行所需的社会资源,尤其是一些新型民营银行 发展所需 的创新要素的积累严重不足(例如互联网 银行所需要的互联网产 资源)。第二,是金融业现有 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信贷规模小、信贷结构不尽合理 银行、f 领域的资源供给和业务需求均显著不足、资源 配 合理,对 域经济的贡献程度差。第三。是诚 信意识薄弱。信用体系 法制建设仍有待加强,公众产 权保护意识薄弱信J_H环境的缺失加上金融法治环境 不健全、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较小,使得债权人和投 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良贷款率较高,金融资产 质量普遍较差。第叫,是法冶环境不理想,政府服务有 待改善,司法受行政f预较严重,权高于法、有法不依、 地域保护等情况时有发生解决金融纠纷的成本很高;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效率提高的水平滞后于经济发达 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划分与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较东 部地区更为严重,与金融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设汁也存在较多空白。 3 江西省发展民营银行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 2()l5年6月。在既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银监会又 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资本标准、股东标准等 四项民营银行准人标准,意味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将 从前期试点走向“以点带面”的常态化发展阶段。为了 减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短板”对民营银行培育与发展 的制约,更好地把握当前政策条件下发展民营银行的 大好机遇,我们首先需要通过运用管路学、经济学中的 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合理的战略选择确定江西省民营 银行的目标定位、选择可行的发展路径和配套的实施 策略。 SW()T分析法是战略分析 具中最常用的一种。 借助前文所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当前民营银行发 展的最新动态可以简要地对江西省民营银行的未来 发展进行SWOT分析: (1)优势与劣势(SW)分析。 经济 础差、金融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构成了江西 省民营银行发展的主要劣势,反映出了江西省与首批 设立民营银行的省份问的主要差距,而且江西省所在 的中部地区也并不是我国金融资源和金融供需最为集 中的地区。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快、产业结构转型进程 加速等条件也能够为汀西省带来一定的优势一江两 省是欠发达省份中少有的一个拥有相当完备的产业体 系的省份,省内既拥有煤炭、有色金属等规模可观的资 源产业,又拥有陶瓷等比较优势显著的传统特色产业, 甚至还拥有航空、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附加值高、体 系齐全的现代高技术产业,这是促进江西省同民经济 快速增长与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从民 营金融的现有发展状况来看省内民营资本参与银行 业经营、股份制或地区性银行机构探索类似民营银行 的发展模式的先例已为数不少,能够为未来江西省民 营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更进一 步来说,2O13年正邦集团等省内企业联合申报民营银 行的尝试也说明江西省同样拥有足以越过民营银行申 报门槛、争取获批机会的民间资本力 。 48 代 贸J 】5年第l (卜) (2)机会与威胁(yr)分析。 从2015年6月发布的指导意见的内容中不难 看出,江西省已绎获得了发展民营银行的难得机遇,完 全有可能在近年获得民营银行申报组建一I 作的突破; 卣先,指导意见 巾提丁“成熟一家批准一一家,不设 限额”的准入政策。并将中报审批时限缩短至4个月以 内,标志着新创民营银行集巾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这 一地域不平衡现状将被打破,对有意在江西省设立民 营银行的民间资本无疑会产生 著的激励效应;其次, 经济基础薄弱、金融业发展滞后虽然是阻碍江西省民 营银行培育的“短板”,但从长远来看,这也为民营银行 存江西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一有限的经济总量使得江 西省更需要民营银行为经济主体带来的更灵活、普惠 的金融服务,为行内经济增长进一步注入活力,而指 导意见也明确指出民营银行要“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巾 小微企业、i农和社【=)5=,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 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对作为传统农 业大省并且正面临闰民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 升级的江两省来说,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人员、“三 农”等在其经济结构ffl恰好占到_r最大的数量比例,无 疑进一步为本省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 性;正规银行业务发展滞后与民问金融快速发展这两 种现象的共存,则意味着民营银行在省内同样具有口 益增长的市场空间和生存基础,江西省也的确需要通 过民营银行的培育与发展,来规避浙江等沿海先发省 份民间金融缺乏规范性、加剧金融风险等前车之鉴,满 足现有金融体系所无法满足的社会金融需求。以上分 析表明,虽然江西省难以凭借当下的金融生态环境状 况实现民营银行的率先突破,但这并不意味着江西民 营银行的培育与发展是缺乏机会、没有前景的。但无 法回避的是,信用环境差、法治环境不理想、政府服务 不到位等金融生态环境中的“短板”同样会给民营银行 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威胁,加剧其面对的风险。 综上分析,江两省民营银行的发展面对的战略选 择因素可以概括为:优势有限而劣势明显,机遇充沛但 威胁不容忽视。这意味着,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必须 将差异化、特色化作为基本战略,以错位竞争作为竞争 策略。银行间的错位竞争是防止其营销手段和理财产 品种类同质化现象的有效手段,错位竞争能够使银行 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创造更多效益,发展新业务、提 升银行间竞争的动力。民营银行只有选择符合自身条 件和外部环境特点的发展路径,深入基层市场,坚持区 域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经营模式,形成与其 它商业银行的互相弥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银行界做 到扬长避短、站稳脚跟,更好地融入今后全省乃至全国 的金融生态环境之巾。 在发展民营银行的具体目标定位上,我国民营银 行目前主要将自身构建目标定位于两类模式:其一是 “互联网银行”,以腾讯等企业申办的前海微众银行为 典型,其二是“供应链银行”,以美特斯邦威等企业组建 的上海华瑞银行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可能为国内 企业选择的定位是专为“_二农”领域、中小微企业和社 区服务的“草根银行”。其性质大体相当于美国的中小 现 代商燹工业 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新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张智利 刘 波 (长春工业大学_T-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知识时代的到来,使得物流供应链不得不开创新模式,而第四方物流在 供应链新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供应链环中的信息共享和管理集成,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变得 更加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4902 1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11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 第四方物流(4PI )又叫作领先物流服务提供商,早 在1998年就已经出现了,其具体定义为:“第四方物流 是一种调配和管理组织,同时也拥有服务提供商具有 的能力、资源和技术,作为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可以提 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单线联系着众多的企业和第三 方物流服务商,这种模式对于业务操作流程起到了简 化的作用,也更便于物流和供应链的交接,不管是对于 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商都是有好处的,其主要作用是 监控日常的供应链运作情况,如果企业或者第三方物 流商遇到了困难就去帮助他们解决(如图1所示)。这 些都是第四方物流在操作层面上的定义。 而以设计和咨询的角度来说的话,企业可以在第 四方物流这里定制供应链并且设计物流方案。首先第 四方物流要深入的了解客户企业的内部工作流程,然 后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优 化流程从而整体提升行业竞争力。对于第三方物流商 来说,第四方物流商的作用是共享客户资源和社会物 流资源,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的培训1=作。 AtgP 主 B行业客户 舞 C行业客户 图1 4PI 服务流程 12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首先可以设计出详细而合理的供应链方案。第四 方物流商在和客户沟通之后,就可以将自身的技术以 及经验方面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找出客户企业供 应链和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出合理 而全面的供应链方案。 其次是对供应链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以客户企业 原有的供应链流程为基础,梳理企业供应链的始末并 且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找出来,重新进行设计。重新 设计以后的供应链流程和方案连接起了公司的策略和 供应链策略,对于企业既是一种创新,也是稳定发展的 前提。 再次是流程更加透明、更加集成化。第四方物流 的供应链在交换信息、集成信息的每一个环节中,使用 社区银行。结合前述江西省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分析 来看,为了更好地回避劣势、应对威胁,江西省民营银 行可以以“供应链银行”和“草根银行”作为发展定位, 其具体原因有三:首先,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 资源集中在浙江、广东等少数省份,而如前所述,江西 省互联网产业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尚不拥有业务范 围广、技术基础强的优势互联网企业,所以无法直接利 用此类企业的网络平台和用户数据资源来开展银行业 务。其次,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中拥有航空这样的高技 术产业和诸如陶瓷之类的传统特色产业,而且此类产 业在省内拥有相当完整的链条结构,可以利用链条上 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链关系搭建金融平台、实现“供应 链银行”创建一例如,江西省航空产业内已经开始组 建的投融资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外,如果“供 应链银行”能够与省内传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那么产业特色无疑可以转化为银行业务特色,使民营 银行能够在特定的产业组织范围内具备独特的业务优 势。再者,如前所述,江西省拥有比例较大的中小微企 业、创新创业人员、“三农”等金融用户群,而国内尚未 出现专为此类用户群发起的民营银行(但江西省已组 建了由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发起、民间资本参与的 村镇银行),如果江西省能够另辟蹊径,发展属于本省 的纯民营“草根银行”,无疑将能够走上一条更有利于 发扬优势、把握机遇的发展道路,使差异化、特色化战 略得以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枝煌构建科学的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金融生态lJ北京联合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92100 23卢福财,张荣鑫中国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 角r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5):5-9 33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竞争力评价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75 80 4陈雁云,刘晔江西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lJ江西社会科学。 2O13,(5):7781 5李亦博,乔海曙基于金融生态学视角的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 j J J金融与经济,2014,(6):4245,5O 6戴小平,王玉兴我国民营44t的市场定位及经营模式研究E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O15,(1):3143 作者简介:张智利,男,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刘波(1988一),女,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 热 翼工业 ;。l晦第 4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