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CCS B 39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0212022 代替 DB34/T 2021-2013 食用菌主 要病虫害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ules for integrated pests management of edible fungi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 监 督管理 局 发 布 DB34/T 20212022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34/T 2021-2013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规程,与 DB34/T 2021-2013相比,除结 构性 调整 和编 辑性改 动外,主 要技 术变 化如下:a)更改了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见 第 2 章,2013 版第 2 章);b)增加了 第 3 章 术语 和定 义(见第 3 章);c)更 改了 5.1 主 要病 害、5.2 主要 虫害 内容(见5.1、5.2,2013 版 4.1、4.2);d)删除了“5.4.2.1 灯光 诱杀”(见 2013 版 5.4.2.1);e)增加了“6.1 农业 防治”标题(见 6.1);f)更 改了 6.1.1 栽培 场所 环境 控 制标 题(见 6.1.1,2013 版5.1);g)更改了6.1.1 栽 培场 所环境 控 制、6.1.2 菌种 生产 过程 控 制、6.1.3 栽 培管 理措 施内容(见6.1.1、6.1.2、6.1.3,2013 年版5.1、5.2、5.3);h)更 改了 6.2.1 防虫 网内 容(见6.2.1,2013 版 5.4.1);i)删除了“5.4.2.2 粘 虫板 诱杀”、“5.4.2.3 菜籽 饼诱杀”、“5.4.2.4 糖醋 液诱杀”标 题(见2013 版5.4.2.2、5.4.2.3、5.4.2.4),更 改了 6.2.3 诱杀(见 6.2.3,2013 版 5.4.2);j)增加“6.2.2 人工 捕捉”(见 6.2.2);k)更 改了 6.3 生物 防治 内容(见 6.3,2013 年 版 5.5);l)更 改了 6.4 化 学防 治(见6.4,2013 年版5.6);m)更改了 表 A.1 内容(见表A.1,2013 版表A.1)。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临泉 县贡 康有 机农 业 有限 公司 提出。本文件 由安 徽省 农业 农村 厅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临 泉县 贡康有 机农 业有 限公 司、安徽农 业大 学、临泉 县农 业技术 推广 中心、安徽省农业 科学 院植 物保 护与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研究 所、临泉县 农业 农村 局、安徽 菌仙姑 农业 开发 有限 公司、阜 南 县植 保植 检站、临泉县 瓦 店镇 农业 综合 服务 站、舒城 县植 物检 疫植 物保护 站、临泉 县农 业综 合行政执法大 队、临泉 县庙 岔镇农 业 综合 服务 站、临 泉县现 代 农业 技术 合作 推广 服务 中 心、池 州市 贵池 区农业技术推 广中 心、临泉 县长 官镇农 业综 合服 务站、临泉 县 高塘 镇农 业综 合服 务站、临泉 县科 学技术局、宿州市植 检植 保站、临泉 县 农业机 械化 发展 中心、邢 塘街道 办事 处农 业综 合服 务中心、临 泉县 关庙 镇农业综合服 务站、临泉 县食 用菌 种 植营 销协 会、安 徽永 生堂药 业有 限责 任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赵伟、汪 涛、赵凤 梅、汪永 安、蔡 清华、张 立宣、刘 玉玲、郭素 芹、陈丽、张立新、康启 忠、陈 俊生、周 晓峰、李淼、李陆、高杰 军、宋坤、李晓 梅、应 天来、廖敏、李岩、万刚 刚、马书芳、李 中利、冯 永见、李传 敏、夏运 喜。本文件 及其 所代 替文 件的 历次版 本发 布情 况为:2013 年首 次发 布为 DB34/T 2021-2013,2022年第 一 次修 订。I DB34/T 20212022 食 用菌主 要病虫害 综合防 治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确立 了食用 菌 主要 病虫害 综合 防治 技术 规程,并规定 了食用 菌主 要病 虫害 综 合防 治技 术规程的防治 策略、主要 防治 对象 和 防治 措施。本文件 适用 于覆 土栽 培的 长裙竹 荪、红托 竹荪、羊 肚菌、鸡 腿菇、双孢 蘑菇、草菇 和代 料 栽培的 平菇、香 菇、杏鲍 菇、金针 菇、木 耳等主 要食 用菌 的病 虫 害防 治。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NY/T 528 食用 菌菌 种生 产技术 规程 NY/T 1935 食用 菌栽 培基质 质 量安 全要 求 NY/T 2375 食用 菌生 产技术 规 范 NY 5010 无公 害农 产品 种植业 产地 环境 条件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防治策 略“预防 为主,综 合防 治”,优先 采用 农业 防治、物 理防治、生 物防 治,科学 开展化 学防 治。5 主要防 治对 象 主要病 害 5.1 褐腐病、白霉 病、湿 泡病、链孢霉 病、细菌 性条斑病、细菌性 褐斑 病和 木 霉菌、霉菌等引 起的 病害,以及畸 形菇 等生 理性 病害。主要害 虫 5.2 平菇尖 须夜 蛾、星狄 夜蛾、螨、菌蛆、跳 虫、蛞蝓、蜗牛 等。6 防治措 施 农业防 治 6.1 1 DB34/T 20212022 6.1.1 栽培场 所环 境控 制 6.1.1.1 菇场环 境清 理 如下:选 址:菇房 选址 应远 离仓库、厕 所、畜舍,切 断病虫 感染 的途 径。消毒:菇 房、用具、床架 在 使用 前和 使用 后要 消毒;栽培 前和 栽培 后对 各种 操 作工 具及栽培场 地进行 消毒;需要 覆土的 菇类如 长裙竹 荪、红托竹 荪、羊 肚菌、鸡 腿菇、双 孢蘑菇、草菇 等,覆土进 棚前 要经 曝晒 后拌 药。具 体使 用药 剂和 方法 参见附 录A。卫生 保洁:做好 菇场日 常 清洁 卫生 工作,将废弃 物 和污 染物 及时 烧毁 或深 埋,及时 清理 周边环 境中的 杂草、积 水及 各种 有机残 体,撒石 灰保 持菇 房周围 干燥。环 境清 理应 符合 NY 5010 的 规定。6.1.1.2 老菇房 消毒 在每立方 米菇房 中,将 10 mL 福尔 马林 和 5 g 高锰 酸钾混 合后 进行 熏蒸,熏 蒸时密 闭栽 培室,2 d后打开 门窗通 风换 气,24 h 后 再将 菌袋(料)进 入。也可 用硫磺 35 g/m3 空 间进行 熏蒸,密闭 48 h后,再 通风 2 d 进料。6.1.2 菌种生 产过 程控 制 6.1.2.1 培养料 配制 选用新 鲜、无霉 变培 养料,并按 配方 要求 配制,符 合 NY/T 1935 的规 定。6.1.2.2 培养料 灭菌 培养料 应当 天灭 菌。高压 灭菌 控制 在 0.1 MPa,125,3 h。常压 灭菌 100 12 h 16 h。生 料种 植的 红托 竹荪 和熟料 种植 长裙 竹荪 等采 用药剂 灭菌。具 体使 用药 剂和方 法参 见附 录A。6.1.2.3 接种操 作 接种按 照无 菌操 作规 程,避免杂 菌感 染。按 NY/T 528 的规 定执 行。6.1.3 栽培管 理措 施 6.1.3.1 温湿度 调节 根据各 类菌 种发 育特 点,采取有 效措 施,调节 菇房(棚)内 空气 及培 养料 温 度湿度,及 时通 风,合 理用水。按 NY/T 2375 的规 定 执行。6.1.3.2 清除残 菇 采菇后 彻底 清理 料面,将 菇根、烂菇 及被 害菇 蕾摘 除捡出,集 中无 害化 处理。6.1.3.3 覆土材 料 选用深 层稻 田土 或菜 园土,先曝 晒,打碎 过筛,经 高温或 药剂 处理,用 1石 灰 水调 湿备 用。需要覆土的 菇类 如长裙 竹荪、红 托 竹荪、羊肚 菌、鸡腿 菇、双孢 蘑菇、草菇 等,覆土进 棚 前要 经曝 晒后 拌药。具体使 用药 剂和 方法 参见 附录A。2 DB34/T 20212022 6.1.3.4 换茬或 轮作 1 年2 年内 换栽 培场 地。物理防 治 6.2 6.2.1 防虫网 菇房门 窗安 装 60 目 防虫 网,在 菇房 的进 出口 2 m 3 m 处设 置缓 冲门,出 入菇房 随手 关门。6.2.2 人工捕 捉 对个体 较大 的害 虫及 其它 有害生 物,如蛞 蝓、蜗牛 等,可 人工 捕捉。6.2.3 诱杀 如下:距菇 面 25 cm30 cm 挂 一片 20 cm30 cm 粘虫 板,每 棚内 20 m230 m2 挂一 片。用菜 籽饼 或棉 饼、豆饼 诱 杀螨 虫,方法 是:在菌 床 上铺 若干 纱布,纱 布上 铺 一层 炒熟 的菜籽饼粉,螨 类聚 集于 纱布 上取 食时将 纱布 连同 螨虫 一起 放入沸 水中 浸烫。用白 酒 0.5 份、水 2 份、红 糖 3 份、醋 4 份 放入瓷 盘中,再加 入少量 的敌敌 畏或敌 百虫,置于食 用菌 种植 棚内 或室 内诱杀 成虫。生物防 治 6.3 用 6 春雷 霉素 水剂 防治 细菌性 褐斑 病。使用 方法 见附录A。化学防 治 6.4 在无 菇期 或菌 蕾期 选 择使 用已在 食用 菌上 登记 的安 全、高 效、低毒 药剂 进行 防 治。用 药应 符合 GB/T 8321(所 有部 分)的规 定。病虫害 防治 常用 药物 和使 用方案 参见 附录A。3 DB34/T 20212022 附录A(资料 性)食用菌 登记 农药 见表A.1。表A.1 食用菌 登记 农药 药名 登记菇种 防治对象 安全 间隔期 使用方法与用量(制剂量)10 百菌清烟剂 菇房(平菇)霉菌 不清楚 点燃放烟,4 g/(m3次)5 g/(m3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 次。25 腐霉百菌清烟剂 菇房(双孢菇)链孢霉病 21 天 点燃放烟,0.5 g/(m3次)1.5 g/(m3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 1 次。66 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 菇房 霉菌 不清楚 点燃放烟 6 g/(m3次)8g/(m3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 1 次。40二氯异氰尿酸钠 可溶粉剂 平菇 木霉菌 不清楚 拌料,40 g/100kg 48 g/100kg 干料。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蘑菇 褐腐病 湿泡病 白霉病 21 天 拌土,0.8 g/(m2次)1.2 g/(m2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 次。40 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蘑菇 褐腐病 14天 土床喷雾,667g/667(m2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 次。500g/L噻菌灵悬浮剂 蘑菇 褐腐病 21天 拌料,400 倍液667 倍液(900 mg/L1250 mg/L),菌丝生长期喷施于段 木剖面上(施药间隔期30 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 1 次。6 春雷霉素水剂 平菇 细菌性褐斑病 7 天 1000 倍液1500 倍液,出菇前 第一次喷雾施药,间隔7 d 10 d 后(发病初期)第二次喷雾施药,每季作物最多使用 2 次。5 噻霉酮悬浮剂 双孢蘑菇 细菌性条斑病 7 天 0.025 mL/(m2次)0.035 mL/(m2次),病害发生前菇床喷雾,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 次。1 吡丙醚粉剂 双孢菇 菌蛆 不清楚 撒施,1 g/(m2次)3 g/(m2次),播种前撒施1 次。4.3氯氟甲维盐乳油 食用菌 螨、菌蛆 7 天 喷雾,3 g/(100m2次)5 g/(100m2次),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 1 次。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