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DB36/T 1458-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4582021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Sinomanglietia glauca 2021-09-03发布 2022-03-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458202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造林立地选择.1 5 种苗选择.1 6 造林.1 7 抚育管理.2 8 造林质量评价.2 9 档案管理.3 DB36/T 1458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上高县林业局、上高县国营上甘山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龙桂根、黄紧生、王勇、陈应德、杨细兰、施小弟、徐燕、徐光辉、许剑萍、姚蕾、吕丹、徐燕、聂容、黄金辉、唐淑贞、陈巧玲、张育平、吴群。DB36/T 14582021 1 华木莲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人工造林立地选择、种苗选择、造林、抚育管理、造林质量评价、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华木莲人工造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337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造林立地选择 选择海拔10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阴坡或半阳坡,其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的红壤、黄壤。5 种苗选择 选择地径 0.8cm以上、苗高 80cm以上、根系发达的一、二年生 I级裸根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合格的容器苗造林。6 造林 6.1 整地 6.1.1 造林地清理 清山除杂,山顶、山脊保留一部分天然植被。相关技术措施参照GB/T 15776执行。6.1.2 整地时间及方式 DB36/T 14582021 2 在 9 月10 月,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穴规格为 40cm40cm30cm。整地的其他要求参照 GB/T 15776执行。6.2 施基肥 在穴内回填二分之一表土后施基肥,施肥量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总养分(N+P2O5+K2O)10%,有机质45%)2.5 kg/穴3.0kg/穴,并充分与回填的表土搅拌均匀。6.3 造林密度 一般以宽行窄株为原则,行间应东西走向,以发挥边缘效应。在迎风区,行间宜与风害方向垂直。纯林造林初植密度为80株/667m2100株/667m2;混交林造林初植密度为30株/667m250株/667m2,混交树种、混交方法、混交比例及模式等参照GB/T 18337执行。6.4 栽植 6.4.1 栽植时间 每年2月初至3月初,雨后土壤湿润时栽植。6.4.2 栽植方法 宜采用植苗造林方法造林,具体按照GB/T 15776有关规定执行。栽植时一般要求“三埋两踩一提苗”,确保根系伸展充分,并与土壤接触紧密,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1cm2cm,禁止深栽。7 抚育管理 7.1 补植 造林后1年3年内发现缺苗时,选用同龄苗进行补植。7.2 除草松土 造林后前三年每年 2次3次,之后每年 1次2次,连续 10年,每年 4月底、6月底、10月底进行。7.3 追肥 造林后第2年开始施肥,连续施用3年,每年施肥1次,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总养分(N+P2O5+K2O)15%,有机质45%),施肥量2.0 kg/株2.5kg/株。7.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华木莲根腐病、华木莲干基溃疡病及白蚁、木蠧蛾等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农药使用按照 GB/T 8321执行。7.5 林地防护 在易发生林火地段及与主风方向垂直的宽谷,主要的山脊线要设计防火线或防火林带,并尽可能利用天然屏障。同时还需配备护林员,设置瞭望台。加强牲畜看管,防止毁坏林木。8 造林质量评价 DB36/T 14582021 3 评价指标应含有作业设计施工率、造林成活率等,其中当年造林成活率应达到85%(含)以上,具体参照GB/T 15776执行。9 档案管理 档案资料包括测量记录、用苗记录、用肥记录、用工记录、造林方法、造林质量、抚育管理、生长指标等,并分别建立纸质和电子文档,安排专人保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