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DB35/T 2030-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企业 集体协 商工作 质效评 价指引G u i d a n c e o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c o l l e c t i v e n e g o t i a t i o n2 0 2 1-1 2-2 9 发 布 2 0 2 2-0 3-2 9 实 施福 建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ICS 0 3.0 4 0CCS A 0 035D B 3 5/T 2 0 3 0 2 0 2 1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评 价 原 则.15 评 价 内 容.26 评 价 细 则.27 结 果 应 用.3附 录 A(规 范 性)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4附 录 B(规 范 性)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7附 录 C(规 范 性)综 合 评 价 问 卷.1 0附 录 D(规 范 性)综 合 评 价 问 卷 计 算 方 式.1 2D B 3 5/T 2 0 3 0 2 0 2 1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定 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福 建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福 建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福 建 省 总 工 会、福 建 省 企 业 与 企 业 家 联 合 会、福建 省 工 商 业 联 合 会。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澍、聂 裔 光、蔡 平 英、郑 玉 明、诸 葛 琼、林 玲、杨 军 城、何 春 芳、纪 荣 凯、张 智 强、林 美、方 怀 恩、张 涵 忠、薛 莉。D B 3 5/T 2 0 3 0 2 0 2 11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质 效 评 价 指 引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质 效 评 价 的 评 价 原 则、评 价 内 容、评 价 细 则 和 结 果 应 用。本 文 件 适 用 于 福 建 省 域 内 企 业 和 行 业 性、区 域 性 组 织 开 展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的 评 价。实 行 企 业 化 管 理 的事 业 单 位、民 办 非 企 业 单 位 和 其 它 经 济 组 织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的 评 价 可 参 照 执 行。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D B 3 5/T 1 8 1 3 2 0 1 8 劳 动 关 系 和 谐 企 业 评 价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DB35/T 1813 2018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集 体 协 商 c o l l e c t i v e n e g o t i a t i o n职 工 一 方 与 用 人 单 位 就 劳 动 报 酬、工 作 时 间、劳 动 安 全 与 卫 生 等 劳 动 关 系 有 关 事 项,进 行 平 等 商 谈的 活 动。3.2集 体 合 同 c o l l e c t i v e c o n t r a c t职 工 一 方 与 用 人 单 位 就 劳 动 关 系 有 关 事 项,通 过 集 体 协 商 订 立 的 书 面 协 议。3.3协 调 劳 动 关 系 三 方 会 议 d i v i s i o n o f l a b o u r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t r i p a r t i t e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u r m e e t i n g县 级 以 上 人 民 政 府 劳 动 行 政 部 门 会 同 工 会 和 企 业 方 面 代 表,建 立 健 全 协 调 劳 动 关 系 三 方 机 制,共 同研 究 解 决 有 关 劳 动 关 系 的 重 大 问 题。来 源:D B 3 5/T 1 8 1 3 2 0 1 8,2.4 4 评 价 原 则4.1 目 标 导 向建 立 完 善 以 集 体 协 商 为 主 要 载 体 的 企 业 和 行 业 性、区 域 性 组 织 与 职 工 协 商 对 话 沟 通 机 制,推 动 企 业与 职 工 共 同 发 展、共 渡 难 关、共 享 成 果,实 现 双 赢,形 成 利 益 共 同 体。4.2 问 题 导 向力 求 全 面、客 观、真 实 地 反 映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质 量,查 找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短 板,找 到 提 升 方 向。D B 3 5/T 2 0 3 0 2 0 2 124.3 效 果 导 向回 应 职 工 最 关 心、最 直 接、最 现 实 的 利 益 诉 求,解 决 企 业 最 关 心 的 劳 动 关 系 问 题,不 断 增 强 集 体 协商 内 容 的 针 对 性 和 实 效 性,不 断 增 强 职 工 获 得 感 和 企 业 满 意 度。5 评 价 内 容5.1 集 体 协 商 主 体5.1.1 依 法 选 派 协 商 代 表,构 成 合 理,代 表 名 单 向 全 体 职 工 公 示。5.1.2 协 商 代 表 参 加 协 商 会 议、监 督 集 体 合 同 履 行、参 与 争 议 处 理 等 履 职 情 况。5.2 集 体 协 商 程 序5.2.1 依 法 发 出 协 商 要 约 和 应 约。5.2.2 认 真 做 好 协 商 准 备,协 商 前 开 展 宣 传 动 员、诉 求 调 查 和 数 据 收 集,保 守 商 业 秘 密。5.2.3 召 开 协 商 会 议,理 性 协 商,及 时 向 本 方 人 员 通 报 协 商 进 展 情 况。协 商 一 致 的,双 方 首 席 代 表 签字 确 认;未 达 成 一 致 的,可 暂 时 休 会 或 向 劳 动 行 政 部 门 提 出 协 调 处 理 申 请。5.2.4 集 体 合 同 草 案 应 依 法 经 职 工(代 表)大 会 审 议 通 过,双 方 首 席 代 表 签 字 确 认,及 时 报 送 审 查。劳 动 行 政 部 门 自 收 到 集 体 合 同 文 本 之 日 起 十 五 日 内 未 提 出 异 议 的,集 体 合 同 即 行 生 效。5.3 集 体 协 商 内 容5.3.1 围 绕 与 职 工 劳 动 经 济 权 益 紧 密 相 关、企 业 与 职 工 共 同 发 展 等 相 关 议 题 开 展 协 商。每 年 至 少 开 展一 次 工 资 集 体 协 商。5.3.2 集 体 合 同 约 定 内 容、相 关 劳 动 标 准 合 法 有 效,符 合 企 业 实 际,体 现 企 业 特 色。5.4 集 体 合 同 履 行 及 成 效5.4.1 企 业 和 行 业 性、区 域 性 组 织 每 年 至 少 组 织 一 次 集 体 合 同 履 行 情 况 的 监 督 检 查 并 向 职 代 会 报 告。5.4.2 建 立 企 业 与 职 工 的 利 益 共 享 机 制,建 立 工 资 分 配 共 决 与 正 常 增 长 机 制,引 导 职 工 合 理 表 达 利 益诉 求。集 体 合 同 的 各 项 规 定 得 到 较 好 落 实,职 工 队 伍 稳 定,未 发 生 群 体 性 劳 动 争 议。5.5 集 体 协 商 双 方 评 价5.5.1 职 工 对 集 体 协 商 建 制、进 展、成 果 及 集 体 合 同 履 行 情 况 的 了 解 程 度。5.5.2 职 工 参 与 选 举 协 商 代 表、向 协 商 代 表 反 映 意 见、建 议 的 情 况。5.5.3 职 工 对 协 商 代 表 履 职 尽 责、集 体 协 商 成 果 及 落 实 情 况 的 满 意 情 况。5.5.4 企 业 对 协 商 结 果、落 实 情 况 及 其 作 用 的 认 可 情 况。6 评 价 细 则6.1 将 评 价 内 容 细 分 为 若 干 评 价 要 素,根 据 各 要 素 在 企 业 和 行 业 性、区 域 性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程度 和 作 用 大 小,分 别 赋 予 不 同 的 分 值。6.2 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按 附 录 A 的 规 定 执 行。6.3 行 业 性、区 域 性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按 附 录 B 的 规 定 执 行。D B 3 5/T 2 0 3 0 2 0 2 136.4 集 体 协 商 职 工 知 晓 率、参 与 率、满 意 率 和 企 业 满 意 率 评 价 按 附 录 C 的 规 定 开 展 问 卷 调 查,并 按 附录 D 的 规 定 计 算 比 率。6.5 评 价 方 式6.5.1 自 我 评 价:由 企 业 和 行 业 性、区 域 性 组 织 按 照 本 文 件 开 展 自 我 评 价。6.5.2 组 织 评 价:由 县 级 及 以 上 协 调 劳 动 关 系 三 方 会 议 组 织 开 展 评 价。6.5.3 第 三 方 评 价:由 县 级 及 以 上 协 调 劳 动 关 系 三 方 会 议 委 托 第 三 方 开 展 评 价。7 结 果 应 用自 我 评 价 得 分 8 0 分 及 以 上 的 为 优 秀,可 申 请 作 为 集 体 协 商 示 范 单 位,并 作 为 协 调 劳 动 关 系 三 方 会议 评 定 各 项 先 进 的 重 要 参 考。D B 3 5/T 2 0 3 0 2 0 2 14A A附 录 A(规 范 性)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 见 表 A.1。表 A.1 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1协商主体1 0 分1.1代表产生5 分双方协商代表对等选派,每方至少3 人。双方均可聘请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所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2 分企业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1 分职工方首席代表由企业工会主席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选派,代表名单向全体职工公示。1 分职工方协商代表中应有基层职工代表;企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应作为职工方的协商代表;劳务派遣工占全体职工总数8%以上的,应有其协商代表。1 分1.2代表履职5 分代表本方认真做好协商准备,参加协商会议,据理陈述,履职尽责。2 分收集本方人员意见,接受本方人员质询。1 分代表本方参加有关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1 分监督集体合同履行。1 分2协商程序4 0 分2.1协商要约2 分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约,约定协商的时间、地点、主要议题、协商代表等事项,并分别指定1 名记录员。1 分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书的十五日内予以书面答复。1 分2.2协商准备8 分协商代表收集整理与协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料。1 分职工方协商代表开展集体协商宣传动员,调查各类职工的诉求和意见,覆盖职工比例达到5 0%以上。3 分企业应向职工方协商代表准确、完整地提供集体协商所需的有关数据资料;职工方协商代表应当保守协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3 分企业保证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1 分2.3协商会议2 0 分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持。1 分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理性协商。任何一方不得采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5 分一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待再次组织协商,休会时间不超过6 0 天。协商双方应理性解决分歧,难以自行解决的,书面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3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5表 A.1 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续)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2协商程序4 0 分2.3协商会议2 0 分协商代表应及时向本方人员通报协商进展情况。3 分协商会议记录详尽、准确,并由双方首席代表和记录员签字确认。2 分协商会议达成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应对协商成果进行草签。1 分双方可就劳动关系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日常性协商,形成书面协议。5 分2.4合同生效1 0 分协商双方共同指定专人草拟集体合同草案。2 分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须 2/3 以上职工(代表)出席,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2 分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1 分企业应于集体合同签字之日起 1 0 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附件及相关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查。3 分集体合同生效后,企业应于 1 0 日内向双方全体人员公布。1 分企业应于集体合同期限届满前 9 0 日内,做好续订或重订的准备。1 分3协商内容2 0 分3.1协商议题1 5 分企业集体合同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技能培训等方面劳动经济权益作出较为全面的约定。5 分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 分每次协商至少解决 1 个职工最关心的问题。3 分每次协商至少有一个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相关议题(如:职工技能提升、人才队伍稳定、发明创造奖励、技能参与分配等)。3 分3.2协商结果5 分合同内容合法,双方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3 分合同条款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特色。2 分4合同履行及成效2 0 分4.1合同履行1 2 分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4 分每年至少向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4 分集体合同能够完全履行或经协商调整后 能够完全履行。4 分4.2合同成效8 分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工资分配共决与正常增长机制,引导职工合理表达利益诉求。2 分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2 分职工自然离职率不高于集体协商之前的水平或不高于同行业企业平均水平。2 分在市场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2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6表 A.1 企 业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续)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5协商双方评价1 0 分5.1职工知晓率2 分职工对企业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了解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知晓率:8 0%;6 0%8 0%;6 0%。2 分 1 分 0 分5.2职工参与率2 分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参与率:8 0%;5 0%8 0%;5 0%。2 分 1 分 0 分5.3职工满意率3 分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职尽责、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满意率:7 0%;6 0%7 0%;6 0%。3 分 1 分 0 分5.4企业满意率3 分企业对集体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企业满意率:7 0%;6 0%7 0%;6 0%。3 分 1 分 0 分总得分 1 0 0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7B B附 录 B(规 范 性)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 见 表 B.1。表 B.1 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1协商主体2 0 分1.1代表产生1 2 分职工方协商主体为行业/区域工会,首席代表由行业/区域工会主席担任,协商代表由工会选派,具有代表性。未组建行业/区域工会的,由上一级工会代行协商职能。5 分企业方协商主体为行业/区域内企业代表组织,首席代表由企业代表组织负责人担任。未成立行业/区域企业代表组织的,由各企业共同推选协商代表,首席代表应有相应企业共同签署的委托书。5 分双方对等选派协商代表,代表名单分别向本方全体人员 公示。2 分1.2代表履职8 分协商代表应认真做好协商准备,收集本方人员意见,接受本方人员质询。3 分代表本方参加协商会议,理性协商,无过激言行。3 分代表本方参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监督 集体合同履行。2 分2协商程序3 5 分2.1协商要约5 分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约,约定协商的时间、地点、主要议题、协商代表等事项,并分别指定 1 名记录员。3 分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书的 1 5 日内予以书面答复。2 分2.2协商准备1 0 分收集整理与协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行业/区域内部和外部的资料。2 分开展集体协商宣传动员,充分调查企业和职工的诉求,覆盖企业比例达到5 0%以上。3 分企业方应向职工方协商代表准确、完整地提供集体协商所需的有关数据资料;职工方协商代表应当保守协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3 分企业保证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2 分2.3协商会议1 0 分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持。1 分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理性协商。任何一方不得采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4 分一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待再次组织协商,休会时间不超过6 0 天。协商双方应理性解决分歧,难以自行解决的,书面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3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8表 B.1 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续)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2协商程序3 5 分2.3协商会议1 0 分协商会议记录详尽、准确,并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和记录员签字确认。1 分协商会议达成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应对协商成果进行草签。1 分2.4合同生效1 0 分协商双方共同指定专人草拟集体合同草案。2 分集体合同草案经行业/区域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须2/3 以上职工代表出席,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召开职代会条件不成熟的,向相关企业分别征求意见,各企业职工满意率均在5 0%以上。2 分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1 分协商双方于集体合同签字之日起1 0 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附件及相关材料报送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查。3 分集体合同生效后1 0 日内,采取网络、张贴文告等形式向行业/区域内双方全体人员公布。1 分双方应于集体合同期限届满前9 0 日内,做好续订或重订的准备。1 分3协商内容2 0 分3.1协商议题1 5 分行业/区域集体合同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技能培训等方面劳动经济权益作出较为全面的约定。5 分每年开展一次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形成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4 分每次协商至少解决1 个有助于行业/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3 分合同覆盖范围内的企业在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之上,开展二次协商。3 分3.2协商结果5 分合同内容合法,双方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3 分合同条款符合行业/区域实际,体现行业/区域特色。2 分4合同履行及成效1 5 分4.1合同履行7 分行业/区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 分每年至少向行业/区域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或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一次公示。3 分4.2合同成效8 分合同有效期内行业/区域内职工队伍稳定,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3 分集体合同的各项规定得到较好落实。3 分集体合同对本行业/区域内企业的覆盖率不断提高。2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9表 B.1 行 业/区 域 集 体 协 商 工 作 评 价 细 则(续)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分值 评价内容评分细则得分5协商双方评价1 0 分5.1职工知晓率2 分职工对本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了解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知晓率:8 0%;6 0%8 0%;6 0%。2 分 1 分 0 分5.2职工参与率2 分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参与率:8 0%;5 0%8 0%;5 0%。2 分 1 分 0 分5.3职工满意率3 分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责尽职、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职工满意率:7 0%;6 0%7 0%;6 0%。3 分 1 分 0 分5.4企业满意率3 分企业对行业/区域集体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通过综合问卷统计企业满意率:7 0%;6 0%7 0%;6 0%。3 分 1 分 0 分总得分 1 0 0 分D B 3 5/T 2 0 3 0 2 0 2 11 0C C附 录 C(规 范 性)综 合 评 价 问 卷综 合 评 价 问 卷 见 表 C.1 C.4。问 卷 说 明:1.职 工 知 晓 率、参 与 率 和 满 意 率 测 评,可 结 合 企 业 或 行 业 性、区 域 性 职 工(代 表)大 会 开 展,从 企业 职 工 名 册 或 行 业 性、区 域 性 集 体 合 同 覆 盖 的 企 业 职 工 名 册 中 随 机 抽 取 一 定 数 量 的 职 工 进 行 测 评。2.企 业 满 意 率 测 评,从 企 业 或 行 业 性、区 域 性 集 体 合 同 覆 盖 的 企 业 的 董 事 会 成 员、执 行 董 事 和 中 层及 以 上 行 政 管 理 人 员 中 抽 取 进 行 测 评。表 C.1 职 工 知 晓 率评价项目 A 清楚 B 了解一些 C 不知道1.1 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开展的集体协商工作吗?1.2 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吗?1.3 您知道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吗?问卷选项小计(个)表 C.2 职 工 参 与 率评价项目 A 直接参与 B 有参与 C 从未参与2.1 您参与过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的推选吗?2.2 您向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或工会组织反映过问题、意见和意愿吗?问卷选项小计(个)表 C.3 职 工 满 意 率评价项目 A 满意 B 基本满意 C 不满意3.1 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履职情况是否满意?3.2 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满意?3.3 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是否满意?3.4 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工作是否满意?问卷选项小计(个)D B 3 5/T 2 0 3 0 2 0 2 11 1表 C.4 企 业 满 意 率评价项目 A 有明显作用 B 有些作用 C 没作用4.1 您对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结果的整体满意度如何?4.2 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有作用吗?4.3 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作用吗?4.4 您认为本企业(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对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有作用吗?4.5 您认为工会工作 对促进企业发展,稳定职工队伍有作用吗?问卷选项小计(个)D B 3 5/T 2 0 3 0 2 0 2 11 2D D附 录 D(规 范 性)综 合 评 价 问 卷 计 算 方 式职 工 知 晓 率 评 价 按 式(D.1)计 算:XXa-1=a.(D.1)式 中:a 职 工 知 晓 率 评 价 结 果;Xa 表 C.1 职 工 知 晓 率 评 价 项 目 全 选 C 的 人 数;X 参 与 问 卷 测 评 的 职 工 总 人 数。职 工 参 与 率 评 价 按 式(D.2)计 算:XXb-1=b.(D.2)式 中:b 职 工 参 与 率 评 价 结 果;Xb 表 C.2 职 工 参 与 率 评 价 项 目 全 选 C 的 人 数;X 参 与 问 卷 测 评 的 职 工 总 人 数。职 工 满 意 率 评 价 按 式(D.3)计 算:XXcc-1=.(D.3)式 中:c 职 工 满 意 率 评 价 结 果;Xc 表 C.3 职 工 满 意 率 评 价 项 目 全 选 C 的 人 数;X 参 与 问 卷 测 评 的 职 工 总 人 数。企 业 满 意 率 评 价 按 式(D.4)计 算:YYdd-1=.(D.4)式 中:d 企 业 满 意 率 评 价 结 果;Yd 表 C.4 企 业 满 意 率 评 价 项 目 全 选 C 的 人 数;Y 参 与 问 卷 测 评 的 行 政 方 总 人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