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86-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S B 3 广 2021-02 0.20 3 1 西 壮 节 Technica l-03-09 发 壮族节 瓜 早 l regulati o 发 布 广西 壮 族 自 早 春 露 o ns for ear壮 族自治 区 自 治 露 地 生 r ly spring o 区 市场监 督 区 生 产 技 o pen fiel d 督 管理局 地 D B 技 术 规 d producti o 发 布 4方 标 B 45/T 22 8 规 程 o n of chi e 2021-0 布 45 标准8 6 2021 e h-qua 0 4-05 实 准 实 施DB 45/T 2 28 6 20 21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产地环境.1 5 生产技术.1 5.1 品种选 择.1 5.2 种子处 理.1 5.3 育苗.2 5.4 定植.3 5.5 田间管 理.3 6 病虫害防 治.4 6.1 防治原 则.4 6.2 农业防 治.4 6.3 物理防 治.4 6.4 生物防 治.4 6.5 化学防 治.4 7 采收.4 8 建立生产 档案.4 附录 A(资料 性)节瓜 早春露地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治.5 DB 45/T 2 28 6 20 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贺州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德贤、黎炎、卢发仕、吴永官、卢亚成、王敏、甘桂云、莫永诚、江彪、蒋雅琴、李韦柳、王益奎、黄世旅、刘政国、彭庆务、李文嘉。DB 45/T 2 28 6 20 21 1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节瓜早春露地生产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节瓜早春露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GB 1 67 15.1 瓜菜作物种 子 第 1部分:瓜类 NY/T 4 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T 5 01 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 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早春 Ea rly spr ing 冬春季交替时期,在广西一般是12 月上旬翌年2月中旬。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50 10的规定,以地势平坦、开阔,排灌方便的地块为宜。5 生产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性好、早熟、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的节瓜品种。5.2 种子处理 5.2.1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 B 167 15.1 的 质量 要求。5.2.2 种子消毒 DB 45/T 2 28 6 20 21 2 5.2.2.1 温汤浸种 先晒 种2 h 3 h。用3 倍 于种 子 体积以 上的55 60 热水 中 浸 种10 mi n 1 5 mi n,期间不 断搅拌,自 然冷却浸 种4 h 5 h,随后将 种子 取 出,洗净沥干水。5.2.2.2 药剂浸种 将温汤浸 种 后 的种子 放入 50 多菌 灵 1 00 0 倍溶 液或 70 甲 基硫菌灵 800 倍溶液 中 浸泡 20 min,随后 取 出,擦干 种子 表面水 分。5.2.3 催芽 将浸 种 擦干 后 的种子及 时用 干净、湿润(拧至 无 滴水)的 棉 布包 裹置 于3 0 0.5 环境下 催芽,种子 铺盖厚度 不 高 于2 cm。种子露 白后 及时 播 种育苗。5.3 育苗 5.3.1 播种期 桂 南 地区 宜 在12月上旬 翌年1月上 旬 播 种,桂中地区 宜 在1月 上旬2月上 旬 播 种,桂 北 地区 宜 在2月上旬下旬 播 种。5.3.2 设施 育苗应在有防 寒保暖设施如温室、塑 料 大棚 内 进 行,并 铺盖 地 膜、搭 建 小拱棚。5.3.3 基质及穴盘 选用蔬菜专用 型 育苗 基质或 广 谱型 育苗 基质。宜 用50 孔 育苗 穴盘。5.3.4 播种 5.3.4.1 基质装盘 播 种前 将 育苗 基质浇水搅拌湿润,装入 育苗 盘待 用。5.3.4.2 点种 播 种时 将 露 白 的种子 平 放或胚芽朝 下 播 于 穴盘 基质 中,每孔 1 粒,播 种 深度为 1 cm,覆平基质。播 种 后浇透水。5.3.5 苗期管理 5.3.5.1 温度控制 小拱棚 内 气温宜 在20 25,棚 内 气温 过 高 时 打开小拱棚棚膜 及 大棚侧面棚膜降温,打 开小拱棚 时 勿让薄膜滴水滴到 苗上。5.3.5.2 湿度控制 出苗 后 注意通 风降湿,小拱棚 内 空气相 对 湿度宜 不 超 过80。棚 内 空气湿度 过 高 时 打开小拱棚棚膜 及 大棚侧面棚膜 通 风。DB 45/T 2 28 6 20 21 3 5.3.5.3 炼苗 定植前5 d7 d炼苗,逐渐 揭去覆盖物,减少浇水次数和数量。5.3.6 除杂去劣 出圃前,淘汰病苗、弱苗和不符合原品种特征的杂株。5.3.7 壮苗要求 具23片真 叶,叶片厚,叶色浓绿,茎粗0.3 cm以 上,根系发达,全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5.4 定植 5.4.1 选地 选择pH 5.5 7.0、土质疏 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非连作壤土种植。5.4.2 整地、施基肥 配合整地施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 Y/T 49 6的要 求,每66 7 m 2 施用腐熟农家肥1 00 0 kg 1 50 0 kg或生物有机肥1 00 kg2 00 kg、复合肥(15-15-1 5)20 kg 3 0 kg、钙镁磷肥2 5 kg。按畦宽 15 0 cm 1 80 cm(包沟)、畦高 30 cm、沟宽 30 cm的规 格起畦。起畦后及时覆盖宽幅为15 0 cm的地膜。5.4.3 移栽 选用壮苗双 行单株 定植,行距 70 cm 8 0 cm,株距 50 cm 6 0 cm,每 66 7 m 2 定植1 50 0 1 70 0 株。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5.5 田间管理 5.5.1 搭建小拱棚 定植后及时用2 m长的竹片 和2 m宽的 透明薄膜在畦面上搭小拱棚,用泥土将薄膜四边盖紧、盖严。5.5.2 水分 移栽后3 d5 d待土壤稍干后淋一次缓苗水,之后持续保持土壤湿润,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宜 不 超过80。雨天及时排涝,干旱天气及时补水,不应大田漫灌。5.5.3 温度 晴天或阴天 中午气温较 高时揭开小 拱棚两端薄 膜或全部揭 开薄膜通风,下午气温 下降前盖回 薄膜。小拱棚内气温宜不超过3 3。在植株 倒蔓后、最低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拆除小拱棚。5.5.4 搭架引蔓 搭“人”字架栽培。植株长50 cm时引 蔓上架。5.5.5 植株调整 主蔓10 0 cm 以下的侧蔓全部去除。生长期间及时摘除黄叶、病叶和病虫瓜并集中处理。DB 45/T 2 28 6 20 21 4 5.5.6 肥料管理 肥料使用应 符 合NY/T 49 6的要求。在50 6 0 的植 株坐果 时,每 667 m 2 追施复 合肥(15-15-15)10 kg 1 5 kg;9 0 以 上植 株坐果后,每 66 7 m 2 追施复 合肥(15-15-15)1 0 kg 1 5 kg、硫酸钾 8 kg 1 0 kg;盛果 期 每 66 7 m 2 追施复 合肥(15-15-15)15 kg 2 0 kg,每隔 7 d 10 d追施 1 次,连续追施 23 次,叶面 喷施 0.2 0.3 的 磷酸 二氢钾水溶液,每隔 5 d 7 d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3 5 次。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按照“预 防 为 主、综 合防治”的植 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为 主,化学防 治 为辅”的防治原则。6.2 农业防治 合理布 局,实 行 轮 作;注意种子 消毒;加强 中 耕 除 草,清洁 田 园,及 时 摘除 老 叶、病 叶、病 虫瓜 和 畸形 瓜;培 育无病虫害壮苗;科学、平 衡 施 肥,增 施 优 质 有机肥,少 施 化肥。6.3 物理防治 每 1 hm2 悬挂 频振式诱 虫 灯 1 盏、2 5 cm 40 cm 的黄 色 粘 虫 板 和 蓝 色 粘 虫 板各 2 20 30 0 张,黄 色 粘 虫 板 和 蓝 色 粘 虫 板 间 隔 悬挂,坐果 期 每 1 hm 2 悬挂 瓜 实 蝇 性 诱 装置 3 04 5 个。6.4 生物防治 使用中生 菌 素、新植 霉素等抗 生 素 及 印楝素、苦参碱、蜡 质芽 孢杆 菌 等 生物 源 农药防治病虫害。6.5 化学防治 防治 方 法参见 附录A。农 药使用应 符 合GB/T 8 32 1(所有部分)的要求。7 采收 当 果实达到 商 品瓜标准 时及时采收。商 品瓜标 准 视当 地市 场需 求而定,以 无病虫 害、无机 械损 伤、瓜 形均匀、单瓜 重 0.8 kg 1.0 kg 的 嫩 瓜 为宜。采收 后 及时上市 销售。8 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 且 至 少 保 存 两 年,不 得伪造 生产 记 录,记 录的内容包括 但 不 限 于:使用农业 投 入 品的 名称、来源、用 法、用 量、使用日期和农药 安 全 间 隔 期;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情况;收 获 日期和收 获 量;产品 销售 及 流向。节 瓜 蚜 瓜 早春露地 生 防治对象 猝倒病 疫病 枯萎病 白粉病 病毒病 黄守瓜 潜叶蝇 蓟马 瓜实蝇 瓜绢螟 虫、白粉虱 生 产的主要 病 表A.1 72.2 霜 磺钠可溶性 粉 5 0烯 酰 72.2霜霉 威 7 0甲 基 灌根防治。1 8三 唑 50醚菌酯 悬 做好蚜 虫 剂400600 倍 1.8阿 维 替喷施防治。1.8阿 维 液交替喷施 防 5啶虫 脒 乙酯悬浮剂1 嫩瓜。2.5溴 氰 液喷施防治。0.5印 楝 倍液、4.5 高 施防治。1 0吡 虫 油1 0001 5 0 节瓜早春 露 病 虫害防治 方 1 节瓜早 春 霜 霉威盐酸盐 水 粉 剂1 0001 5 0 酰 吗啉可湿性 粉 威 盐酸盐水剂6 0 基 硫菌灵可湿 性 唑 酮可湿性粉 剂 悬 浮剂1 8002 虫 和粉 虱的防 治 倍 液、5菌毒 清 维 菌素乳油1 0 0 维 菌素乳油1 0 0 防 治。喷药时 注 脒 乳油1 000 5 0 0倍液等药 液 氰 菊酯乳油2 0 0 楝 素乳油1 000 高 效氯氰菊酯 乳 虫 啉可湿性粉 剂 0 0 倍液等药液 交 A A 附录 A(资料性)露 地生产的 主 方 法见表A.1。春 露地生产的推荐 药 水 剂 600 800 倍 0 0 倍液等药液 交 粉 剂1 5 0 0倍液0 0800倍液 等 性 粉剂6 0 08 0剂 600 800 倍 液 0 00倍液等药 液 治 工作,发现 病 清 水剂2008 0 001 5 00倍 液 001 5 00倍 液 注 意均匀喷及 叶 1 500倍 液、6 0 液 交替喷施防 治 003 0 00倍 液 倍液、5.7 甲 乳 油1 0001 5 剂 1 000 1 500 交 替喷施防治。A)主 要病虫害 防 主要病虫害药 剂及使用方 法 倍 液、3 0噁 霉 交 替喷施防治。、6 8精甲 霜 等 药液交替喷 施 0倍液、3 0 噁 液、5己唑 醇 液 交替喷施防 治 病 毒株 及时拔 除 0 0倍液等药液 交 液、2.5溴氰 菊 液、20阿维 杀 叶 面和叶背。0 g/L乙基 多杀 菌 治。喷施时注 意 液 或4.5高效 氯 甲 氨基阿维菌 素 5 00 倍液或5 氟 倍液、5 0 抗。喷施时注意 均 防 治 防 治方法 法 霉 灵可湿性粉 剂。锰锌水分散 粒 施 防治。噁 霉灵可湿性 粉 醇 可湿性粉剂2 治。除;发 病初期 用 交 替喷施。菊 酯乳油2 000 杀 虫单微乳剂 1 菌 素悬浮剂1 0 意 均匀喷及叶 面 氯 氰菊酯乳油 1 素 苯甲酸盐水 分 氟 啶脲乳油3 0 蚜威水剂1 50 0 均 匀喷及叶面 和 DB45/T 剂 3 0 0 0倍液 或 粒 剂 600 800 粉 剂3 000 倍 液 5 0 0倍5 00 0 用 20 病 毒 A 可 3 000倍液 等 1 5002 00 0 倍 0 00倍液或2 2.4 面、叶背、生 1 0001 50 0 倍 分 散粒剂1 000 0 00倍 液等药 液 0倍液或5 啶 和 叶背。22 86 20 215 50 敌 倍液或液 等药液倍液、可 湿性粉等 药液交 倍 液等药 4 螺虫 生 长点 和倍 液等药 1 500 液 交替喷 虫脒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节瓜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DB 45/T 2286 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