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2253—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CCS 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253 2021 河套灌区 盐碱地向 日葵微咸 水滴灌水 肥一体化技术 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for sunflower with slightly salty water in Hetao region 2021-07-23 发布 2021-08-23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2253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荣江、杨劲松、妥德宝、景宇鹏、张志忠、刘双平、李焕春、李杰、李二珍、王相平、陈强、谢文萍、李秀萍。DB15/T 22532021 1 河套灌区 盐碱地 向日葵微 咸水滴 灌水肥一 体化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及其配套的土壤改良、灌溉洗盐、水肥一体化滴灌、田间管理等生产操作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河套灌区中、重度盐碱地向日葵微咸水安全利用水肥一体化种植。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盐碱地 saline-alkali soil 土壤里面所含的盐碱含量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的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3.2 水肥一 体化 技术 integration of water into fertilizer 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均匀准确地输送至作物根部区域的农业技术。3.3 矿化度 Mineralization of water 水中所含钙、镁、铝和锰等金属的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以及各种钠盐等的总和。一般用1 L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来表示,单位为g/L。3.4 土壤含 盐量 soil salt content 土壤中所有可溶性盐分的总量,通常以每百克干土中含有可溶性盐的克数表示。3.5 微咸水 滴灌 drip irrigation with saline water DB15/T 22532021 2 在淡水资源缺乏地区,利用微咸水全部或者部分代替淡水进行滴灌,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标准涉及的微咸水指矿化度2 g/L5 g/L,且pH在78之间的地下咸水。3.6 临界地 下水 位 critical depth of ground water 不致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4 整地改 土 上季作物收获后随翻耕施入有机肥2000 kg/667 m24000 kg/667 m2,有机肥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情况3至4年施用一次。土壤pH值大于8.5时应同时施用石膏,施入量按照表1或表2确定。表1 石膏需 要量 推荐 值 千克667平方米 CEC cmol/kg ESP 10%1020%2030%3040%40%10 80 80240 240400 400560 560 1020 80160 240480 400800 5601120 1120 2030 160240 480720 8001200 11201680 1680 3050 240320 720960 12001600 16802240 2240 50 320400 9601200 16002000 22402800 2800 注:表中CEC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ESP为土壤碱化度。表2 石膏需 要量 推荐 值 千克667平方米 质地 pH 7.08.0 8.08.5 8.59.0 9.010.0 10.0 砂土 80 80240 240400 400560 560 粉砂 80160 240480 400800 5601120 1120 壤土 160240 480720 8001200 11201680 1680 粘壤 240320 720960 12001600 16802240 2240 粘土 320400 9601200 16002000 22402800 2800 5 灌溉洗 盐 5.1 秋季灌 溉 翻耕整地后、封冻前3 周内,按表3确定灌溉定额,用黄河水灌溉洗盐。DB15/T 22532021 3 表3 灌水定 额推 荐值 类型 轻度盐碱地 含盐 0.3%中度盐碱地 含盐0.3%0.6%重度盐碱地 含盐 0.6%灌水定额m3/667 m2 80100 80100 130150 一般采用畦灌方式,有条件地块采用平地缩块改造畦田节水灌溉,灌水量可缩减10%15%。淡水不足时采用咸淡轮灌方式,灌水总量相比预设灌水定额增加20%,先用40%50%的地下微咸水进行一次洗盐灌溉,然后用50%60%的引黄水二次灌溉。灌溉所用微咸水水质要求矿化度不高于3 g/L,其他指标要求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5.2 春季灌 溉 在播种前10 d15 d,若020 cm土壤盐分高于0.2%0.3%,土壤含水率低于18%22%时,应进行灌溉,灌水量为60 m3/667 m285 m3/667 m2。在黄河来水不够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咸淡轮灌方式进行,但应该减小咸水的比例至预设定额的30%40%。先用地下水咸水灌溉,后用引黄水进行灌溉,同时加强排水,控制地下水位。严格监测微咸水的矿化度,不得超过3 g/L。6 播前准 备 向日葵播种、滴管带铺设、栽培技术参照DB15/T 908-2015和DB15/T 651-2013相关标准。7 水肥一 体化 滴灌 7.1 灌溉系 统 7.1.1 水源 可就近采用地下水,除盐分指标外,水质要求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质矿化度以3 g/L以下为宜,最高不能超过5 g/L。当地下水矿化度过高时采用咸淡混灌,先引一定量地表淡水至配水池中,用纱网初步过滤,进入配水池的淡水与地下水按1:11:2混合,以保证盐分指标满足水质要求。7.1.2 施肥装 置 参照GB/T 50363和 GB/T 50485有关规定。7.1.3 滴头流 量 根据土壤质地进行选择,砂壤土滴头流量以2.8 L/h3.2 L/h为宜;壤土滴头流量2.4 L/h2.8 L/h为宜;黏土滴头流量1.8 L/h2.4 L/h为宜。7.2 滴溉施 肥 DB15/T 22532021 4 一般年份生育期间滴灌46 次,滴灌定额80 m3/667 m2100 m3/667 m2;苗期滴灌时随水配施2 kg/667 m23 kg/667 m2黄腐酸,现蕾期、开花期随滴灌分2次追施尿素,施用量20 kg/667 m230 kg/667 m2,具体灌溉施肥方案参考表4。表4 向日葵 种植 推荐 灌溉 施肥 方案 时段 秋灌水 春灌水 播种现蕾 现蕾花期 花期灌浆 灌浆成熟 灌溉方式 淡水漫灌/畦灌 微咸水膜下滴灌 灌水次数 1 1 1 12 12 1 次灌水量(m3/667 m2)120130 6085 1015 1015 1520 1520 追肥尿素(kg/667 m2)/黄腐酸23 10 5 10 表5 向日葵 种植 推荐 灌溉 施肥 方案 时段 秋灌水 春灌水 播种现蕾 现蕾花期 花期灌浆 灌浆成熟 灌溉方式 淡水漫灌/畦灌 微咸水膜下滴灌 灌水次数 1 1 1 12 12 1 次灌水量(m3/667 m2)120130 6085 1015 1015 1520 1520 追肥尿素(kg/667 m2)/黄腐酸23 10 5 10 7.3 注意事 项 具体如下:a)首先计算出每个轮灌区的施肥量和滴灌量,然后开始追肥;b)追肥前要求先滴清水 15 min20 min,再加入肥料及黄腐酸调理剂;c)追肥时把肥料加入施肥桶,一般固体肥料加入量不应超过施肥罐容积的1/2,然后注满水,用木棍进行搅动,使肥料完全溶解;d)提前溶解好的肥液或液体肥料加入量不应超过施肥罐容积的 2/3,然后注满水;e)加好肥料后,盖上盖子并拧紧盖子螺栓,打开施肥罐水管连接阀,调整首部出水口闸阀开度,开始追肥;f)第一次装肥追完后,根据施肥方案要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装肥;g)全部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30 min,清洗管道,防止堵塞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