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DB3208/T 148-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22 DB3208 淮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8/T 1482021 金粳667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rice Jinjing 667 2021-01-18发布 2021-02-18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8/T 148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格式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必忠、曹锦华、贾蔚、冯文生。DB3208/T 1482021 1 金粳 667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粳667的一般要求、主要技术指标、栽培技术、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收获、生产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地区及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周边区域金粳667 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2016 的规定。4.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规定的大田用种以上要求。5 主要技术指标 5.1 全生育期 全生育期150 d160 d。5.2 农艺性状 株高107 cm左右,主茎总叶片 16张18张,5 个6 个伸长节间。5.3 高峰苗数 27104/667 m230104/667 m2。DB3208/T 1482021 2 5.4 产量指标 650 kg/667 m2700 kg/667 m2。6 栽培技术 6.1 秧田 6.1.1 秧田准备 6.1.1.1 床址选择 采用旱育秧方式的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作秧田;采用机插盘育秧方式的宜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育秧基地,按每667 m2大田备足25片30片育秧专用塑盘(规格58 cm28 cm),无纺布4 m5 m(宽1.6 m)。6.1.1.2 秧田面积 根据秧龄确定秧田与大田比例,旱育秧秧龄35 d(6叶7叶),秧田、大田比例为1:151:20;湿润育秧秧龄35 d(6叶期左右),秧田、大田比例为1:71:8;机插盘育秧秧龄18 d22 d(3叶4叶),秧田、大田比例营养土育秧为1:801:100,基质育秧为1:801:100。6.1.1.3 秧田整地 播前10 d整地,畦面宽1.4 m1.5 m,沟宽20 cm30 cm,沟深10 cm15 cm。要求板实、整齐、平整、无残茬杂物。机插育秧的秧田可先上水进行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6.1.1.4 秧田培肥 旱育秧采用有机肥培肥法,播前 60 d,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667 m23000 kg/667 m2,播种前2 d3 d,施旱育秧专用肥(旱秧绿3号)50 kg/667 m2;湿润育秧培肥同旱育秧要求;机插盘育秧播前 15 d20 d,施用 45%三元复混肥 25 kg/667 m230 kg/667 m2,备足装盘用的营养土(基质),每667 m2大田需备足合格营养土 80 kg100 kg,育秧营养土宜选用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或秋耕冻垡的稻田土,制作时取耕作层表层土,粉碎过筛,粒径要求不得大于 5 mm,土壤干湿度要适中,含水量控制在 20%左右,床土过筛后每 100 kg 细土均匀拌入 1kg 壮秧营养剂,过筛结束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另备足过筛细土(未培肥)作盖籽土。使用专用育苗基质的,每亩大田需备足专用基质50 kg。6.1.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 d2 d。药剂(见附录A)浸种,浸种时间60 h72 h。清水洗净后,浸种1 d2 d。6.1.3 播种 6.1.3.1 播期 旱育秧、湿润育秧5月10日15日;机插盘育秧5月25日6月5日。6.1.3.2 旱育秧 DB3208/T 1482021 3 旱育秧应防治地下害虫(选用药剂见附录A)。播前苗床浇水,使0 cm10 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秧龄35 d左右,播种量干谷35 kg/667 m240 kg/667 m2,按板称种定量均匀撒播。塌谷盖土后,选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化除(除草药剂选用见附录A)。播后覆盖塑料薄膜,膜上盖薄草;或用无纺布或防虫网覆盖,遮阴防晒。6.1.3.3 湿润育秧 秧龄 30 d 左右,播种量干谷 30 kg/667 m235 kg/667 m2。按板称种定量均匀撒播。播后塌谷,覆盖床土,厚度0.5 cm1.0 cm。6.1.3.4 机插盘育秧 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洇足底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两盘并列对放,盘之间紧密无空隙,盘底紧贴秧板,然后铺土(基质),土(基质)厚2 cm2.5 cm,用木条刮平。按盘称种,每盘播芽谷150 g左右,折合干种110 g120 g。使用基质育秧的不撒盖籽土,直接用基质盖种;使用营养土育秧的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厚度为0.8 cm1 cm,以盖没芽谷为宜。提倡应用无纺布覆盖。若用农膜覆盖的,封膜前在板面每隔50 cm60 cm放一根细芦苇或铺一层麦秸草,然后盖好农膜,将四周封严封实,农膜上盖一层稻草。秧田四周开好放水缺口。全自动高效育秧播种流水线集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功能于一体,一次性完成盘育秧播种的各道作业工序。播种后在秧板上摆平摆齐秧盘,同人工播种进行覆膜(无纺布)盖草,覆盖后立即灌一次平沟水,水深不超过盘面,底土及盘土充分湿润后立即排干沟水。6.1.4 苗床管理 6.1.4.1 水分管理 旱育秧播后 5 d7 d 齐苗现青时揭膜。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揭膜后应及时浇“揭膜水”,以防青枯死苗;湿润育秧保持秧沟有水,板面湿润;机插盘育秧播后3 d5 d,揭膜(布)立苗,晴天在傍晚揭,阴天在上午揭,小雨在雨前揭,大雨在雨后揭。从一边揭膜(布)放松后盖好,让秧苗直立,并灌一次平沟水。揭膜(布)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布)后至 2叶期,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以利秧苗盘根;2 叶3 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 d4 d,灌半沟水蹲苗,以利机插。6.1.4.2 追肥 旱育秧原则上不需追肥,如确需补肥,则在 4叶期后追施,每667 m2用1%2%尿素液 300 kg500 kg沷浇;湿润育秧一叶一心施断奶肥,尿素 5 kg/667 m27.5 kg/667 m2。移栽前 3 d5 d施出嫁肥尿素5 kg/667 m27.5 kg/667 m2;机插盘育秧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未培肥及苗瘦叶色落黄的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建立浅水层后,每亩秧田用尿素 5 kg(每盘用尿素 2 g)兑水 500 kg,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6.1.4.3 病虫草害防治 苗床重点防治灰飞虱和二化螟等病虫害。移栽前2 d3 d,所有秧田要普用一次药,做到带药移栽。防治药剂、方法见附录A。7 移栽 DB3208/T 1482021 4 7.1 秸秆全量还田 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茬高度10 cm,同时启动秸秆切碎装置,将秸秆切成 3 cm5 cm碎段,均匀撒于田面。选用旋耕灭茬机耕翻土壤,灭茬后进行平整拉平。7.2 基肥 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法,用45%复混肥40 kg/667 m250 kg/667 m2,耕前撒施。7.3 整地 上水泡田,浅水耙地整平。田面高低相差不得超过2 cm3 cm。移栽前需泥浆沉淀,壤土沉实1 d2 d,粘土沉实2 d3 d。7.4 移栽 7.4.1 移栽时间 麦茬稻应抢茬早栽,6月30日前完成。7.4.2 行株距配比 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人工移栽行距23.33 cm26.66 cm,株距10.00 cm13.33 cm,穴栽2苗3苗,基本苗6104/667 m28104/667 m2;机插秧行距25 cm30 cm,株距10 cm12 cm,穴栽3苗4苗,基本苗6104/667 m27104/667 m2。8 田间管理 8.1 分蘖期管理 8.1.1 肥料管理 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人工移栽田分蘖肥宜早施,栽后返青就施,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栽后5 d7 d,施10 kg/667 m215 kg/667 m2尿素;栽后10 d15 d再次施7.5 kg/667 m210 kg/667 m2尿素;机插秧田栽后7 d施一次返青分蘖肥,施5 kg/667 m2尿素;栽后15 d,再施一次分蘖肥,施8 kg/667 m210 kg/667 m2尿素;栽后20 d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施8 kg/667 m210 kg/667 m2尿素。8.1.2 水浆管理 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人工移栽田栽后寸水护苗,浅水分蘖,水层管理 10 d左右。总茎蘖苗数达到16104/667 m217104/667 m2时,开始分次轻搁田,高峰苗数控制在27104/667 m230104/667 m2;机插秧田采取薄水插秧(水层 1 cm2 cm)、寸水活棵(水层 3 cm4 cm)、浅水促蘖(水层 3 cm)、总茎蘖苗数达到16104/667 m217104/667 m2时反复多次轻搁田。8.1.3 化学除草 移栽后5 d7 d,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防治药剂、方法见附录A)。8.2 拔节及穗期管理 8.2.1 追施穗肥 DB3208/T 1482021 5 叶龄余数3.23.0时,施促花肥尿素5 kg/667 m27.5 kg/667 m2,45%复混肥15 kg/667 m220 kg/667 m2;1.01.5时施保花肥,尿素7.5 kg/667 m210 kg/667 m2。8.2.2 水浆管理 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2 cm3 cm浅水层,其它时间采用间歇灌溉。8.2.3 防治病虫 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人工移栽田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进行2次总体防治;机插秧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进行2次总体防治。(防治药剂、方法见附录A)。8.3 灌浆结实期管理 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其余阶段以间歇灌溉,湿润管理为主,收获前7 d10 d断水,切忌过早断水。9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病虫草害规范性化学防治药剂、方法见附录A。10 收获 水稻黄熟期(抽穗后45 d左右)露水干后收获,及时晒谷扬净,入库储藏。11 生产记录 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生育期、生长发育动态、各种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期、次数、数量、收获、产量、质量等,及时归档,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DB3208/T 1482021 6 附 录 A(规范性)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 表A.1规定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A.1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及使用方法一览表 _ 防治对象 防治时间 防治指标 防治药剂 用药剂量 防治方法 药剂浸种 浸种 18%杀螟乙蒜素;62.5%精甲咯菌腈 20 g;10 ml 兑水 5 kg6 kg,浸稻种 4 kg 地下害虫 旱育秧播前 5%毒死蜱颗粒剂 1500 g/667 m22500 g/667 m2 拌土 20 kg;秧田草害 湿润育秧 36%丁恶乳油;38.5%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 140 ml/667 m2 45 g/667 m2 兑水 30 kg40 kg 喷雾 本田草害 栽后 5 d7 d 69%苯噻苄可湿粉剂 60 g/667 m270 g/667 m2 拌土 10 kg 撒施 纵卷叶螟 2 龄幼虫 高峰期 30 头/百穴 40%甲维毒死蜱 25 ml/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二化螟 卵孵高峰期 40%甲维毒死蜱 20 ml/667 m230 ml/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灰飞虱 一代成虫迁入高峰期,大田二代若虫高峰期 秧田:带毒虫 9头/m218 头/m2 大田:带毒虫 1头/百穴15 头/百穴 80%烯啶吡蚜酮 6 g/667 m28 g/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褐飞虱 低龄若虫高峰期 5 头/穴8 头/穴 80%烯啶吡蚜酮 6 g8 g/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纹枯病 病情急增期 病穴率 20%24%噻呋酰胺或 32.5%苯甲嘧菌酯 15 ml/667 m225 ml/667 m2 4045 ml/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稻瘟病 破口期 52.5%三环丙环唑 40 ml/667 m250 ml/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稻曲病 孕穗期 破口前 5 天 齐穗期二次 30%苯甲丙环唑 15 ml/667 m220 ml/667 m2 兑水 30 kg 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