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DB22/T 5047-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 工程建 设地方 标准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Standards for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hidden danger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DB22/T 5047-2020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期:2020 年 11 月 27 日 2020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公 告 第 562 号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关 于发布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生 产 安 全 风 险 管 控 标 准 等 4 项 吉林 省工程建 设地方标 准的 公告 DB22/T 5046-2020 DB22/T 5047-2020 DB22/T 5048-2020 DB22/T 5049-2020 2020 11 27 前 言 根 据 吉 林省 住 房 和 城乡 建 设 厅 关于 下 达 2019 年 全 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二)的通知(吉建标20192 号)的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 语;3 基本 规定;4 隐患 分级与分类;5 隐患排查;6 隐患治理;7 文件管理;8 持续改进。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相关单位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 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邮编 130041,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春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 中建三局城建 有限公司 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华兴工程建设集 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曹晶东 陈 庚 许福 新 孙汉春 陈 伟 陈 世明 韩 冬 王 冠 宗有志 秦 凯 王东 杰 於可佳 刘阿锋 徐 佳彬 林世 军 兰永华 徐艳彬 牟 林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 乐然 杨永 宏 武 术 崔树声 魏 继峰 龙 飞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隐患分级 与分类.4 4.1 隐患分级.4 4.2 隐患分类.4 5 隐患排查.6 5.1 一般规定.6 5.2 制定排查 计划.6 5.3 隐患排查 要求.7 6 隐患治理.9 6.1 一般规定.9 6.2 一般隐患 治理.10 6.3 重大隐患 治理.10 6.4 隐患治理 验收.10 7 文件管理.11 8 持续改进.12 8.1 评审.12 8.2 更新.12 8.3 沟通.12 附录 A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表.14 附录 B 施工 现场类隐患排查表.15 附录 C 安全 生产隐患台帐(排查)表.16 本标准用词说明.17 引用标准名录.18 附:条文说明.19 1 1 总则 1.0.1 为 贯 彻 国 务 院 安 委 会 办 公 室 关 于 实 施 遏 制 重 特 大 事 故 工 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 准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1.0.3 建筑 施工企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时,除 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 术语 2.0.1 事故 隐患 hidden risk of work safety accident 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0.2 隐患 排查 screening for hidden 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 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2.0.3 隐患 治理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2.0.4 隐患 信息 hidden risk information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 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3 3 基本规 定 3.0.1 建筑 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分别建立由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牵头的覆盖各部门、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运行、评价和改进等工作。3.0.2 企业 各职能部门、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按照“管 业 务 必 须 管 安 全、管 生 产 经 营 必 须 管 安 全”、“党 政 同 责、一 岗双责”要 求 和“全 员、全 过 程、全 方 位、全 专 业、全 天 候”的 原 则,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覆盖本企业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3.0.3 应将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相关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按照企业级、项目 级和班组级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3.0.4 事故 隐患的排查治理应与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定期检查、抽查巡查及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确定等工作相结合。3.0.5 企业 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考评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并依据运行情况进行评价。4 4 隐患分 级与分类 4.1 隐患分 级 4.1.1 根据 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4.1.2 危害 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为一般事故隐患。4.1.3 危害 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建筑施工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为重大事故隐患。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1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 超 过 一 定规 模 的 危 险性 较 大 的 分部 分 项 工 程专 项 施 工方案未按规定编制、审核、审 查及论证的;3 超 过一 定规 模 的 危 险性 较 大 的 分部 分 项 工 程未 按 专 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的。4.2 隐 患分 类 4.2.1 将建 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施工现场类隐患两大类。1 基础管理 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 5 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2 施工现场 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 统、相关方现场管理、其他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6 5 隐患排 查 5.1 一般规 定 5.1.1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应 依 据 确 定 的 各 类 风 险 点 的 全 部 控 制 措 施 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5.1.2 基础 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 术标准、规程要求进行编制。至少应包括:1 房屋建筑 工程依据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安全 管理的内容;市政工程按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CJJ/T 275 安 全管理的内容;2 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3 施工许 可 证;4 隐 患排 查清 单 内 容 至少 应 包 括:排 查 项 目、排 查 内 容与排查标准、排查方式、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参见附录 A。5.1.3 施工 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市政工程 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CJJ/T275 及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录 B。5.2 制定排 查计划 5.2.1 建筑 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 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等。7 5.3 隐患排 查要求 5.3.1 隐患 排查应采用以下方式:1 定期综合 性隐患排查;2 日常隐患 排查;3 专项隐患 排查;4 季节性隐 患排查;5 恶劣天气 隐患排查(如台风、暴雨、雷暴、冬施等)6 重大活动 及节假日隐患排查。5.3.2 隐患 排查应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做到定期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收集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落实隐患整改措施。5.3.3 建筑 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 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至少应包括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岗位四个级别。1 定期综合 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2 日常隐患 排查的组织级别为施工班组、岗位;3 专 项隐 患排 查 的 组 织级 别 为 企 业、项 目 部,按 照 专 项类别划分;4 季节性隐 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5 恶 劣 天 气隐 患 排 查(如 台 风、暴雨、雷 暴、冬 施 等)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6 重大活动 及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5.3.4 建筑 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隐患排查方式的周期。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涉及季节性、节假日、特殊时间段、恶劣天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出现的风险,可针对其特点安排专项排查。1 定 期综 合性 隐 患 排 查应 由 企 业 级至 少 每 季 度组 织 一 次,项 8 目部至少每周组织一次;2 日 常隐 患排 查 周 期 应根 据 风 险 分级 管 控 相 关内 容 和 企业实际情况确定;3 专 项隐 患排 查 应 由 企业 组 织 专 业技 术 人 员,至 少 每 半年组织一次专项排查;4 季 节 性 隐患 排 查 应 根据 季 节 性 特点 及 本 单 位的 生 产 实际,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5 恶 劣 天 气隐 患 排 查 应在 恶 劣 天 气发 生 前 后 至少 组 织 一次隐患排查;6 重 大活 动及 节 假 日 隐患 排 查 应 在重 大 活 动 及节 假 日 前进行一次隐患排 查。5.3.5 实施 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等,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排查项目,据此形成各种排查方式的隐患排查清单,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进行隐患排查。9 6 隐患治 理 6.1 一般规 定 6.1.1 隐患 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隐患治理 应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到位;2 隐患排除 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 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3 对 于 因 自然 灾 害 可 能引 发 事 故 灾难 的 隐 患,企 业 应 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 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6.1.2 事故 隐患治理流程应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1 隐 患排 查结 束 后,将隐 患 名 称、存 在 位 置、不 符 合 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2 隐 患 排 查组 织 部 门,在 隐 患 排 查中 发 现 隐 患,应 签 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人、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3 隐 患存 在单 位 在 实 施隐 患 治 理 前,应 当 对 隐患 存 在 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 施并落实;4 隐患整改 通知签发部门,应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10 6.2 一般隐 患治理 6.2.1 由项 目部、施工班组负责人或施工作业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6.2.2 难以 立即消除的应根据隐患整改通知单的要求进行整改;6.2.3 事故 隐患整改完毕后,应向隐患整改通知单签发部门提交隐患整改报告。6.3 重大隐 患治理 6.3.1 属于 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 于:1 编制依据;2 治理的目 标和任务;3 采取的方 法和措施;4 经费和物 资的落实;5 负责治理 的机构和人员;6 治理的时 限和要求;7 安全措施 和应急预案。6.4 隐患治 理验收 6.4.1 隐患 整改通知单签发部门应在接到隐患整改报告后,及时安排人员对其整改效果复查。隐患整改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11 7 文件管 理 7.0.1 建筑 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 按规定进行公示和书面告知或系统告知。信息档案建立 依据现行地方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DB22/JT 138 规定。档案资料至少应包括:1 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2 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清单,样式见附录 A、附录 B;3 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台账,样式见附录 C;4 隐患排查 治理公示;5 隐患整改 通知单、隐患整改报告;6 重大事故 隐患治理方案。12 8 持续改 进 8.1 评审 8.1.1 企业 和项目部应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 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对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评审结果的内容、结论以及确定的措施等内容应做好记录。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当经营范围和安全生产条件发生 变化时应 重新进行评审;8.2 更新 8.2.1 当出 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和项目部应及时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更新:1 企业、项 目 部安全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2 企业或项 目 部的施工管理水平和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增加新设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3 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发生变化;4 有关的法 律、法规和 政府规范性文件要求发生变化时;5 重大事故 隐患范围之外的突发重大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 应急事件,或者应急演练结果反馈需要。8.3 沟通 8.3.1 企业 和项目部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隐患排查治理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排查治理信 13 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和效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14 附录 A 基础管理 类隐患排 查表 表 A 基础管 理类隐患排查表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月/项目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15 附录 B 施工现场 类隐患排 查表 表 B 施工 现场类隐患排查表 风险点 排查内容 与排查 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 检查 综合性检查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作业步骤(检查项 目)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 措施 名称(示例交接班)名称(示例巡检)名称 名称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天/岗位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周/班组)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序号 名称 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16 附录 C 安全生产 隐患台帐(排查)表 表 C 安全生 产隐患台帐(排查)表 编号:注:隐 患 分 级 分 为 一 般 隐 患 或 重 大 隐 患;所 属 类 别 分 为 火 灾 隐 患、特 种 设 备隐患和其他隐患。隐患种类共 24 种,如:资质证照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等。隐患名称 隐患种类 排查人员姓名 发现时间 隐患所在部门 隐患具体地点 隐患简介(包括隐患照片)形成原因及危害 隐患分级 处理建议或意见 备注 17 本标准用 词说明 1 为便于在 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 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正 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 示 有 所 选 择,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这 样 做 的,采 用“可”。2 条文中指 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8 引用标准 名录 1 建筑施 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 建筑工 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 DB22/JT 138 3 安全生 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与预防机制通 则DB22/T2881 19 吉林省工 程建设地 方标准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DB22/T 5047-2020 条文说 明 20 制订说明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我 省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生 产 安 全 事 故 隐 患 排 查 治 理体系建设的总则、术语、隐患分级和分类、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本 标 准 适 用 于 吉 林 省 内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事 故 隐 患 排 查 治 理 体 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各级主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标准制订过程中,为了使新修标准更贴近建筑施工现场实际,更 具 使 用 性 和 操 作 性,进 行 了 大 量 的 调 查 研 究,认 真 总 结 了 我 省 实际情况,广泛征求了基层单位和专家意见。为便于各级主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关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本标准条文规定,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具体责任、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机构执法力度,本标准后附带了按章、节、条顺序进行了详细说明,条文说明 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21 1 总则.23 4 隐患分级 与分类.24 4.1 隐患分级.24 4.2 隐患分类.26 5 隐患排查.27 5.1 一般规定.27 22 23 1 总则 1.0.2 在吉 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包括:本省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外埠在吉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24 4 隐患分 级与分类 4.1 隐患分 级 4.1.3 重 大事 故 隐 患 根 据 危 险 性 较 大 的 分 部 分 项 工 程 安 全 管 理 规 定(建 办 质2018 31 号)及 吉林 省 危 险 性较 大 分 部 分项 工 程 安 全管 理 规定实施细则(吉建规 2019 1 号),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 深基坑及 高边坡工程 1)开挖深 度或高度在 3 m 至 5 m 范 围内,但地质条件、周围 环 境 和 地下 管 线 复 杂,或 影 响 毗邻 建、构 筑物 安 全 的基坑(槽)和高边坡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 度或高度超过 5m(含 5m)的基坑(槽)和高边坡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 模板工程 及支撑体系 1)各 类 工具 式 模 板 工程:包 括 滑模、爬 模、飞 模、隧道模等工程;2)混凝土 模板支撑工 程:搭设高度 8m 及以 上,或搭设跨度 18m 及以 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 及以上;3)承 重支撑 体 系:用于 钢 结 构 安装 等 满 堂 支撑 体 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 7kN 及以 上。3 起重吊装 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 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5 2)起重 量 300kN 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 200m 及 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 200m 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3)采 用非常 规 安 装 方式 或 不 能 按照 产 品 使 用说 明 书 要 求安装的塔式起重机及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4 脚手架工 程 1)搭设高 度 50m 及以 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提升高 度在 150m 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3)分段架 体搭设高度 20m 及以上的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采 用非常 规 安 装 方式 或 不 能 按照 产 品 使 用说 明 书 要 求安装使用的高处作业吊篮。5 拆除工程 1)码 头、桥 梁、高 架、烟 囱、水塔 或 拆 除 中容 易 引 起 有毒有 害 气(液)体 或 粉 尘扩 散、易 燃易 爆 事 故 发生 的 特 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2)置换承 重构件的房屋加固改造工程;3)桥梁、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四类、五类的加固工程;4)文 物保护 建 筑、优秀 历 史 建 筑或 历 史 文 化风 貌 区 影 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6 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7 其他 1)施工高 度 50m 及以 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跨度 36m 及 以 上 的 钢 结 构 安 装 工 程,或 跨 度 60m 及 以 上的 网 架 和 索 膜 结 构 安 装 工 程;3)开挖深 度 16m 及以 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4)水下作 业工程;26 5)重量 1000kN 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6)采 用 新技 术、新 工艺、新 材 料、新 设 备 可能 影 响 工程施工 安 全,尚无 国 家、行业 及 地 方 技术 标 准 的 分部 分 项 工程。4.2 隐患分 类 依据国家安监总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的标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划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大类。27 5 隐患排 查 5.1 一般规 定 5.1.1 排 查 项 目 清 单 包 含 基 础 管 理 类 隐 患 排 查 清 单 和 施 工 现 场 类隐患排查清单。5.1.2 基础 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方式、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5.1.3 施工 现场类隐患排 查清单 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