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3.010 CCS P11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0702021 江苏省园 林绿化工 程施工测 量标准 Jiangsu Province code for construction survey of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2021-08-03 发布 2022-02-01 实施 江苏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江 苏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布 DB32/T 4070-2021 I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符号.4 5 施 工测 量的 基本 工作.4 5.1 一般 规定.5 5.2 管理 制度 的制 定.5 5.3 基本 工作 内容.6 5.4 放样 数据 的准 备.6 5.5 点位 放样 方法 选择.7 6 控 制测 量.7 6.1 一般 规定.7 6.2 卫星 定位 测量.10 6.3 导线 测量.16 6.4 三角 形网 测量.22 6.5 建筑 方格 网测 量.26 6.6 建筑 基线 测量.27 6.7 水准 测量.28 6.8 电磁 波测 距三 角高 程 测量.30 6.9 卫星 定位 拟合 高程 测 量.31 6.10 资料 提交.32 7 土 方工 程施 工测 量.32 7.1 一般 规定.32 7.2 土方 工程 施工 测量.32 7.3 土方 工程 量计 算.34 8 绿 化栽 植工 程施 工测 量.35 8.1 一般 规定.35 8.2 栽植 基础 施工 测量.36 8.3 栽植 穴、槽的 挖掘 施 工测量.37 8.4 植物 材料 规格 测量.38 8.5 植物 的修 剪、栽植 与 移植测 量.38 8.6 设施 空间 绿化 施工 测 量.39 8.7 坡面 绿化 施工 测量.39 DB32/T 4070-2021 II 8.8 重盐 碱重 黏土 土壤 改 良施工 测量.39 9 园 林附 属工 程施 工测 量.40 9.1 一般 规定.40 9.2 园路、广 场工 程施 工 测量.41 9.3 园林 理水 工程 施工 测 量.41 9.4 园林 石景 工程 施工 测 量.42 9.5 园林 建筑、桥 梁与 设 施工程 施工 测量.42 9.6 园林 设备 工程 施工 测 量.43 10 竣 工测 量.43 10.1 一般 规定.43 10.2 绿化 栽植 工程.44 10.3 园林 附属 工程.45 10.4 资料 整编.46 11 资 料管 理.46 11.1 一般 规定.46 11.2 资料 整理 与归 档.47 11.3 资料 管理 程序.47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常用放 样方 法的 精度 估算 公式.49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悬挂钢 尺传 高法.57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平面控 制点 标志 及标 石的 埋设规 格.59 附录D(规 范性 附录)方向观 测法 度盘 和测 微器 位置变 换计 算公 式.61 附录E(规 范性 附录)建筑方 格网 点标 石规 格及 埋设.63 附录F(规 范性 附录)高程控 制点 标志 及标 石的 埋设规 格.64 附录G(规 范性 附录)自由设 站法 测量.66 附录H(规 范性 附录)单基站 RTK 放样.68 附录I(规 范性 附录)关于坐 标系 统和 高程 基准 的定义 及转 换.71 DB32/T 4070-2021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20 给出 的规 则 起 草。本标准 由江 苏省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厅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南 京市 园林经 济开 发有 限责 任公 司、河 海大 学、南京 市园 林工程 指导 中心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赵康 兵、郑 德华、陈兵、李桂 华、张荫、马利、马 晓斌、曹素 丽、胡雪 澄、刘晔、徐佳、陈光 保、陈小 浩。DB32/T 4070-2021 1 江 苏 省 园 林 绿 化工 程 施 工 测 量 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园 林绿 化工 程中 施 工测 量的 基本 工作、控 制测 量、土 方工 程施 工 测量、绿 化栽 植工 程施工测 量、园林 附属 工程 施工测 量、竣工 测量、资 料管理 等相 关内 容。本标准 适用 于江 苏省 城镇 公园绿 地、防护 绿地、附 属绿地 及其 他绿 地的 新建、扩建、改 建等 各 类 园林绿化 工程 的施 工测 量及 相关的 管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 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2897 国家 一、二 等水准 测 量 规范 GB 12898 国家 三、四 等水准 测量 规范 GB 50026 工程 测量规 范 CJJ/T 8 城 市测 量规 范 CJJ 82 园林 绿化 工 程施工 及验 收规 范 DGJ32/TJ201 园林 绿化 工 程施工 及验 收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3.1 施工测 量 construction survey 为园林 绿化 工程 施工 所进 行的控 制、放样 和竣 工等 的测量 工作。3.2 竣工测 量 finish construction survey 为获得 各种 建(构)筑物 等施工 完成 的平 面位 置、高程及 其他 相关 尺寸 而进 行的测 量。3.3 三角形 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 DB32/T 4070-2021 2 由一系 列三 角形 连接 构成 的测量 控制 网,它是 三角 网、三 边网、边 角网 的统 称。3.4 三角形 网测 量 triangular control network survey 通过测 定三 角形 网中 各三 角形顶 点水 平角、边 的长 度,来确 定控 制点 平面 位置 的 方法,是三 角测 量、三边测 量和 边角 网测 量的 统称。3.5 1 级仪器 1 calss instrument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 1 的测角仪器,包括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等。2 级仪器和 6 级 仪器 的定 义方 法 相似。3.6 5 mm 级仪器 5 mm class instrument 当测距 长度 为 1 km 时,由 电磁波 测距 仪器 的标 称精 度公式 计算 的测 距中 误差 为 5 mm 的仪器,包括测距 仪、全站 仪。1 mm 和 10 mm 级仪器的 定义 方 法相似。3.7 土方工 程 earthwork engineering 土的开 挖,运输 和填 筑等 施工过 程。3.8 方格网 法 square grid method 将 地 形 图划 分 成若 干 具有一 定 尺 寸的 方 格并 按 设计高 程 和 自然 高 程定 出 各开挖 点 挖 填高 度 和零 点位置,分别 求出 各方 格的 填挖土 方量 的计 算方 法。3.9 工程独 立坐 标系 engineering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为满足 工程 需要 而建 立的 以特定 位置 为原 点、以特 定方向 为坐 标轴,并 与国 家坐标 系或 地方 坐 标 系之间具 有换 算关 系的 坐标 系统。3.10 园林绿 化工 程 landscape afforestation project DB32/T 4070-2021 3 体现园 林地貌 创作 的植物 种植工 程(含 养护 作业)、土方工 程、园 林筑 山工 程(如掇 山、塑 山置 石等)、园林 理水 工程(驳 岸、护坡、喷 泉等 工程)、园 林铺地 工程、园 林给 排水 工程、园林 用电 工程、其他造景 工程 等。3.11 绿化栽 植工 程 green plant project 树木、花卉、草 坪、地被、水生 植物 等的 栽植。3.12 胸径 trunk diameter 高度 在 1.3m 处的 树干 直径。3.13 地径 ground diameter 苗干贴 近地 表面 处的 直径。3.14 冠径 crown diameter 又称冠 幅、蓬径。指 苗木 冠丛垂 直投 影面 的最 大和 最小直 径的 平均 值。3.15 株高 tree height 从地表 面至 苗 木 自然 生长 冠顶端 的垂 直高 度。3.16 园林桥 梁 bridge in landscape garden 园林中 建造 的跨 度总 长小 于 30m、单 孔跨 径小 于 20m 的兼具实 用和 观赏功 能 的架空 桥梁。3.17 验收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andscape project 园林绿 化工 程在 施工 单位 自行质 量检 查评 定的 基础 上,参 与建 设活 动的 有关 单位共 同对 检验 批、分项、分 部、单位 工程 的质 量进行 抽样 复验,根 据相 关标准 以书 面形 式对 工程 质量达 到合 格与 否 的 确 认。3.18 DB32/T 4070-2021 4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照同 一施 工条 件,经过 检查评 定汇 总组 成的 检验 体。4 符号 下列符 号适 用于 本文 件。a 测距 仪或GNSS 接收 机标称 的固 定误 差;b 测距 仪或GNSS 接收 机标称 的比 例误 差系 数;d 各边 往返 测距 离的 较 差;M 每千 米高 差中 数偶 然 中误差;WM 每千 米高 差中 数全 中 误差;Dm 测距 中误 差;m 测角 中误 差;N 附合 路线 或闭 合环 的 个数、控制 网中 异步 环的 个数;n 测站 数、测段 数、边 数、基 线数、三 角形 个数、异步 环的 边数;W 闭合 差;Z 天顶 距;不符 值;基线 长度 中误 差;P 观测 量的 权;D 平均 边长、测 距长 度;单位 权中 误差;K 大气 折光 系数;R 地球 平均 曲率 半径;常数,206265。5 施工测 量的 基本 工作 5.1 一般规 定 DB32/T 4070-2021 5 5.1.1 园林绿 化工 程施 工测 量工 作应包 括下 列内 容:a)根据工 程施 工整 体要 求,制定有 关施 工测 量人 员、仪器、技术、安 全、质量 等的规 章制 度。b)根据工 程施 工总 体布 置图 和有关 测绘 资料,布 设施 工控 制 网。c)园林绿 化工 程中 土方 工程 的测量、计 算及 检查。d)进行绿 化栽 植工 程和 园林 附属工 程的 放样 及其 检查 工作。e)重要园 林绿 化及 隐蔽 工程 进行竣 工和 验收 测量。f)施工测 量资 料的 管理 工作。5.1.2 施工测 量人 员应 遵守 以下 规定:a)施工测 量人 员应 与工 程其 他专业 人员 密切 配合,了 解园林 绿化 工程 特点、工 程进度、施工 工艺等内容。b)施工测 量开 始前,应熟 悉 工程设 计图 纸和 文件,了 解工程 总体 和单 项工 程设 计、施工 及验 收对测量工 作的 技术 要求,制 定相应 的测 量方 案,必要 时可进 行技 术论 证。c)观测记 录手 簿应 随测 随记,内容 填写 完整、字迹 清 晰,严 禁转 抄、伪 造。采 用电 子 手簿 时,应由现场 测量 人员 检查 确认 后方可 存档 使用。d)现场作 业时,必 须遵 守有 关安全、技 术操 作规 程。e)测量仪 器设 备应 妥善 保管,做好 维护、保 养工 作,并定期 送往 法定 计量 认证 检验机 构检 定。f)施工测 量成 果应 进行 自检、互检 双复 核,成果 资料 应统一 编号、分 类归 档、妥善保 管。5.1.3 施工测 量中 一般 以中 误差 作为衡 量精 度标 准,本标 准中以 两倍 中误 差作 为极 限误差。5.1.4 放样工 作开 始前,应 详细 查阅设 计图 纸,核对 已知 及放样 数据 资料,了 解设 计要求 与现 场施 工条件。根据 施工 测量 精度 要求,选择 合理 的放 样方 法,并 编制 放样 作业 实施 细则。5.1.5 应按检 核确 认后 的设 计图 纸和文 件(包括 变更 通知)进行 放样。5.1.6 施工放 样加 密控 制点 应埋 设牢固,使 用方 便,并妥 善保护。施 工加 密控 制点 的测量 精度 应达 到表 1 和 表 4 中规 定等 级的 测量精 度。5.1.7 点位放 样完 成后,应 利用 已有检 核条 件进 行点 位检 核;施 工现 场获 取的 放样 资料,须经 复核 确认无误 后使 用。5.1.8 放样完 成后,应 及时 填写 放样成 果报 验单。5.1.9 工程建 设中 各阶 段施 工测 量结束 后,应及 时提 交成 果,进 行检 查验 收并 编写 施工测 量技 术 报 告。5.2 管理制 度的 制定 5.2.1 项目实 施前,应 制定 完善 的管理 制度,包 括人 员管 理制度、仪 器管 理制 度、技术管 理制 度、安全管理 制度 和质 量保 证体 系等,确保 项目 施 工 测量 管理和 质量 受控。5.2.2 人员管 理制 度应 包括 下列 内容:a)机构及 人员 设置。b)各级机 构及 人员 的岗 位职 责。5.2.3 仪器管 理制 度应 包括 下列 内容:a)仪器检 定、检校 周期。DB32/T 4070-2021 6 b)仪器的 保管 方法 与要 求。c)仪器操 作规 程及 安全 操作 注意事 项。5.2.4 技术管 理制 度应 包括 下列 内容:a)制定控 制点 及其 成果 交接、控制 点的 保护、放 样测 量成果 提交、竣 工测 量成 果移交、控 制 点 复测等程 序。b)测量方 案的 编制、审 核和 报批,测量 方案 的交 底等 程序。c)测量成 果自 检和 复核。d)施工测 量日 志的 内容、填 写和管 理要 求。e)测量资 料管 理办 法及 要求,明确 测量 资料 的分 类、保管、归档 等的 责任 人。5.2.5 安全管 理制 度应 包括 下列 内容:a)测量过 程中 测量 仪器 设备 和人员 安全 措施 和注 意事 项以及 责任 划分。b)测量仪 器、人员 安全 应急 预案。5.2.6 应建立 完善 的质 量保 证体 系和质 量保 证措 施,确保 施工测 量及 相关 工作 系统 化、标 准化 及制 度化。5.2.7 制定的 各项 管理 制度 应在 项目施 工开 始前 向建 设单 位、监 理单 位和 质量 监督 单位报 备。5.3 基本工 作内 容 5.3.1 施工测 量人 员应 熟悉 图纸,参加 设计 交底,掌 握设 计意图 与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对施工 图纸 中与 施工 测量 相关的 平面 位置、高 程和 空间相 对位 置关 系等 内容 进行全 面复 核,对施工图 中出 现的 差错、疑 问,及 时按 照相 关程 序向 设计 方 提出。b)工程前 期在 工程 区域 建有 测量控 制网(点)时,按 照相关 程序 进行 测量 控制 网(点)的 交 接 和相关资 料的 检查 以及 控制 网(点)的复 核,如 有差 错、疑问,及时 按照 相关 程序 向提交 方提 出。同时,应对 控制 点设 置保 护措施,防 止控 制点 被破 坏。5.3.2 施工单 位进 场后,应 根据 工程实 际情 况结 合施 工图 纸对工 程区 域现 场进 行详 细踏勘,了 解现 场的地上 地下 障碍 物、管网、地形 地貌、土 质、红线 范围、周边 情况 及现 场电 源、交 通等 情况。5.3.3 应根据 施工 图纸 和现 场踏 勘情况,结 合工 程施 工方 法、工 艺和 节段 编制 施工 测量方 案,并按 照相关程 序报 批。5.4 放样数 据的 准备 5.4.1 放样前,应 根据 设计 图纸 或施工 控制 有关 数据 以及 使用的 控制 点成 果计 算放 样数据,绘 制放 样草图,所有 数据 均应 经两 人独立 校核。使 用程 序计 算放样 数据 时,应核 对原 始数据 输入 的正 确性。5.4.2 应将施 工区 域内 的各 级控 制点成 果及 计算 放样 数据 编制成 册,方便 使用 和调 阅。5.4.3 现场放 样的 测量 数据,应 记录在 放样 手簿 中,各栏 目必须 填写 完整,字 体应 整齐清 楚,不应 任意涂改。填 写内 容应 包括:a)工程部 位,放样 日期,气 象条件,观 测员、记 录员 及检查 员姓 名。b)所使用 的控 制点 名称、坐 标和高 程成 果,设计 图纸 编号,放样 数据 来源。c)放样数 据及 草图。DB32/T 4070-2021 7 d)放样过 程中 的实 测资 料、与 设计 数据 的偏 差。e)放样使 用的 主要 仪器 设备、放样 方法。5.5 点位放 样方 法选 择 5.5.1 平面坐 标放 样方 法可 采用 全站仪 三维 坐标 法、单 基 站 RTK 测量法、网络 RTK 测量法、支距 法、直角坐 标法、交 会法、自 由设站 法等。5.5.2 在进行 平面 坐标 放样 前,应进行 放样 点位 的精 度估 算,并 根据 放样 点位 精度 要求、现场 作业 条件、所 采用 的仪 器设 备合 理选择 放样 方法。点 位精 度估算 方法 可参 照附 录 A。5.5.3 平面坐 标放 样宜 利用 等级 平面控 制点。若 利用 施工 加密控 制点(如 轴线 点、临时控 制点)进 行放样,应考 虑加 密点 的测 量精度。5.5.4 高程放 样方 法可 采用 水准 测量法、电 磁波 测距 三角 高程法、悬 挂钢 尺传 高法 等。在 进行 低精 度要求的 园林 绿化 工程 施工 放样时,亦 可采 用单 基 站 RTK 测量 法或 网络 RTK 测量法。5.5.5 高程放 样中 误差 要求 不大 于 10 mm 的部位,宜采 用 水准测 量法。5.5.6 高程放 样采 用水 准测 量难 以施测 的,宜采 用电 磁波 测距三 角高 程法,且 应加 入地球 曲率 改正 和大气折 光改 正,并校 核相 邻点的 高程。5.5.7 园林工 程建(构)筑 物的 高程传 递,可采 用电 磁波 测距三 角高 程法 或悬 挂钢 尺传高 法。悬挂 钢尺传高 法可 参照 附 录 B。6 控制测 量 6.1 一般规 定 6.1.1 平面控 制网 的建 立,可采 用卫星 定位 测量、三 角形 网测量、导 线测 量、建筑 方格网 测量 和建 筑基线测 量等 方法。6.1.2 平面控 制网 精度 等级 的划 分,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依次为 二、三、四等 和一、二、三级,导 线及导线 网依 次为 三、四等 和一、二、三级,三 角形 网依次 为二、三、四 等和 一、二 级,建筑 方 格 网 依 次为一、二级,建 筑基 线为 三级。6.1.3 园林绿 化工 程施 工平 面控 制网的 等级,根 据工 程类 别、规 模、内容 和设 计要 求的施 工精 度合 理确定。园林 绿化 工程 施工 平面控 制网 等级 选择 宜符 合 表 1 的规 定。6.1.4 平面控 制网 的坐 标系 统,应在满 足工 程区 域内 投影 长度变 形不 大 于 2.5 cm/km 的要求下,作 下列选择:a)采用统 一的 高斯 投影 3 带平面直 角坐 标系 统。b)采用高 斯投 影 3 带,投影 面为工 程平 均高 程面 的平 面直角 坐标 系统。c)工程规 模较 小或 有特 殊精 度要求 的控 制网,可 采用 独立坐 标系 统。d)可沿用 建设 单位 或设 计单 位原先 建立 的坐 标系 统。6.1.5 各等级 平面 控制 测量,其 最弱点 点位 中误 差均 不应 大于 50 mm,最弱相邻点 相对点 位中 误差 均不应大 于 25 mm。平面控 制测量 精度 要求 应符 合 表 2 的规 定。DB32/T 4070-2021 8 表1 园林绿 化工 程施 工平 面控 制网的 等级 选择 工程内容 面积S(m2)/包含项目 平面控制网等级 首级控制网 加密控制网 绿化工程 100 000 S 三等 四等、一级、二级 50 000 100 000 S 三等 四等及以下 30 000 50 000 S 四等 一级及以下 30 000 S 一级 二级、三级 附属工程 园路、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园 林建筑、桥梁、设施、海绵城市等工程 二等 三等、四等、一级 其他工程 四等 一级及以下 注:在首级平面控制网不能满足施 工需要时,应建立加密控制网。表2 平面控 制测 量精 度要 求 测量等级 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等 1/120 000 三等 1/55 000 四等 1/35 000 一级 1/15 000 二级 1/10 000 三级 1/5 000 6.1.6 园林绿 化工 程施 工高 程系 统应采 用建 设单 位或 设计 指定的 高程 系统;建 设单 位 或设计 未指 定时,宜采 用 1985 年 国家 高程 基 准。测 区内 已建 有高 程控 制网时,可 沿用 原有 的高 程系统。与 邻近 衔接 关联工程的 高程 系统 不一 致时,园林 绿化 工程 施工 高程 系统应 给出 与其 他高 程系 统的转 换关 系。6.1.7 高程控 制测 量精 度等 级的 划分,依次 为二、三、四、五等。各 等级 高程 控制 宜采用 水准 测量,四等及 以下 等级 可采 用电 磁波测 距三 角高 程测 量,五等也 可采 用卫 星定 位拟 合高程 测量。各 等 级 高 程 控制测量 的主 要技 术要 求应 符合 表 3 的 规定。表3 高程控 制测 量的 主要 技术 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 mm 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WM 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 km 二等 1 2 三等 3 6 50 四等 5 10 16 五等 15 DB32/T 4070-2021 9 6.1.8 园林绿 化工 程高 程控 制网 的等级,应 根据 工程 类别、规模、内 容和 设计 要求 的施工 精度 合理 确定。园 林绿 化工 程施 工高 程控制 网等 级选 择宜 符合 表 4 的 规定。表4 园林绿 化工 程施 工高 程控 制网的 等级 选择 工程内容 面积S/包含项目 m2 高程控制网等级 首级控制网 加密控制网 绿化工程 100 000 三等 四等、五等 100 000 四等 五等 附属工程 园路、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园林建筑、桥梁、设施、海绵城市等工程 二等 三等、四等 其他工程 四等 五等 6.1.9 首级高 程控 制网 应布 设成 环形网,加 密网 宜布 设成 附合路 线或 结点 网。6.1.10 首级高 程控 制网 宜与 邻近 的国家 等级 水准 点进 行联 测。联 测精 度不 应低 于相 应 首级高 程控 制 网所采用 等级 的精 度要 求。6.1.11 各等级 高程 控制 网的 最弱 点高程 中误 差不 应大 于 20 mm。6.1.12 平面控 制网 和高 程控 制网 的布设,应 遵循 下列 原则:a)从整体 到局 部,分级 布网。b)首级控 制网 的布 设,需 因 地制宜,且适 当考 虑发 展;当邻近 有衔 接关 联工 程需 与国家 或地 方高等级控 制点 进行 联测 时,需同时 考虑 联测 方案。c)首级控 制网 的等 级,需根 据工程 规模、控 制网 的用 途和精 度要 求合 理确 定。d)加密控 制网 可同 等级 扩展 或越级 布设,其 布设 级数 需根据 地形 条件 及放 样需 要决定,但 不 宜 大于 2 级;增 设或 补设 控制 点应采 用同 精度 内插 的方 法测量。6.1.13 对于规 模大、周期 较长 的 园林绿 化工 程,控 制网 建 立后应 定期 进行 复测。首 级控制 网复 测周 期应小 于 1 年,加 密网 复测 周 期应小 于 6 个月,复 测精 度 应与控 制网 建立 时保 持一 致;在 汛期 或雨 季过 后,严寒地 区春 季组 织施 工前,宜 进行 复测。使用 过程 中 发现控 制点 明显 位移,应 根据现 场条 件及 时组 织复测。6.1.14 控制网 技术 设计 应以 精度 适宜、便 于实 施、质 量可 靠 为标准。技术 设计 工作 应 在了解 工程 总体布置、工 程区 域地 形特 征 及施工 精度 要求 的基 础上 进行,平 面与 高程 控制 网 的设计 应同 时考 虑。技 术 设计前应 收集 下列 资料:a)施工区 及周 边区 域现 有地 形图资 料;b)工程总 体布 置图 及有 关设 计技术 文件;c)勘测设 计阶 段已 有控 制测 量资料,包 括控 制网 图、点之记、成 果表 及技 术总 结;d)有关测 量规 范、标准 及招 投标文 件资 料。6.1.15 平面控 制网 布设 前,可按 下列程 序进 行精 度估 算:a)在工程 设计 图上 绘制 主要 施工对 象的 轮廓 点,对控 制点的 分布 及位 置进 行初 步设计。DB32/T 4070-2021 10 b)进行实 地踏 勘,考虑 所选 用控制 测量 方法 的技 术特 点及现 场地 形条 件,确定 控制点 的概 略 位 置并连接 成网。c)选定控 制网 的等 级和 类型,确定 各观 测量 的先 验权。d)采用可 靠的 控制 网优 化设 计程序,估 算各 点的 点位 中误差 及误 差椭 圆参 数,结果应 满足 本 标 准规定的 精度 要求。e)精度不 能满 足要 求时,可 调整图 形结 构、改变 网的 类型,或提 高观 测元 素的 测量精 度,并 重 复第 c、d 项 工作,直 至满 足 规定的 精度 要求。6.1.16 确定高 程控 制 网 的布 设方 案前应 进行 下列 工作:a)根据工 程主 要施 工对 象的 特征点,对 控制 点的 分布 及位置 进行 初步 设计。b)采用水 准测 量、电 磁波 测 距三角 高程 测量 进行 高程 控制网 观测 时,需 先实 地 踏勘,初 步确 定水准施测 路线,估 算路 线长 度,确 定控 制网 的略 图。6.1.17 应根据 实地 选点 和精 度估 算结果,编 写控 制网 测量 方案。测量 方案 应包 括下 列内容:a)工程概 况和 对已 有控 制测 量资料 的评 价和 利用 情况 说明;b)控制网 设计 图、建立 方法、施测 等级 及精 度;c)采用的 坐标 系统 和主 要技 术依据;d)测量标 志规 格及 埋设 要求;e)采用的 仪器、设 备、观测 方法以 及新 技术 的应 用;f)施测计 划和 进 度 表;g)质量保 证措 施和 要求;h)上交资 料清 单。6.2 卫星定 位测 量 6.2.1 卫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可采 用静态 测量 和动 态测 量方 法施测。动 态测 量可 采用 单 基站 RTK 测量 方式或网 络 RTK 测量 方式;在已建 立 CORS 网 的区 域,宜采 用网 络 RTK 测量 方 式。6.2.2 静态测 量可 施测 二、三、四等和 一、二级 平面 控制 网;动 态测 量可 施测 一、二、三 级平 面控 制网。6.2.3 静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的主要 技术 指标 应符 合 表 5 的规 定。表5 静态卫 星定位 测 量控 制网 的主要 技术 要求 等级 固定误差 a mm 比例误差系数 b mm/km 约束点间的边长 相对中误差 约束平差后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二等 10 2 1/250 000 1/120 000 三等 10 5 1/150 000 1/70 000 四等 10 10 1/100 000 1/40 000 一级 10 20 1/40 000 1/20 000 二级 10 40 1/20 000 1/10 000 6.2.4 静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基线长 度中 误差,可 按式(1)计算:DB32/T 4070-2021 11 22()a b D.(1)式中:基 线长 度中 误差,单 位为毫 米(mm);a 固 定误 差,单位 为毫 米(mm);b 比 例误 差系 数,单位 为毫米 每千 米(mm/km);D 平 均边 长,单位 为千 米(km)。6.2.5 静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观测精 度的 评定,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控制网 的测 量中 误差,按 式(2)计 算:13WWmNn.(2)式中:m 控 制网 的测 量中 误差,单位 为毫 米(mm);N 控 制网 中异 步环 的个 数;n 异 步环 的边 数;W 异 步环 环线 全长 闭合 差,单 位为 毫米(mm)。b)控制网 的测 量中 误差,应 满足相 应等 级控 制网 的基 线精度 要求,并 符合 式(3)的规 定。m.(3)6.2.6 动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的主要 技术 指标 宜符 合 表 6 的规 定。对于 困难 地区 或规模 较小 的园 林绿化工 程,相邻 点间 距离 可缩短 至 表 6 规 定长 度 的 2/3,边 长较 差不 应大 于 20 mm。表6 动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的主要 技术 要求 等级 相邻点间距离 m 点位中误差 mm 相对中误差 方法 起算点等级 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 km 测回数 一级 500 50 1/20 000 网络 RTK 4 二级 300 50 1/10 000 网络 RTK 3 单基站 RTK 四等及以上 6 三级 200 50 1/6 000 网络 RTK 3 单基站 RTK 四等及以上 6 二级及以上 3 6.2.7 卫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测量 技术方 案,应符 合下 列规 定:a)根据测 区的 地形、地 质、交通条 件,园林 绿化 工程 内容、施工 精度 要求,卫 星观测 可视 条 件,接收机 的类 型和 数量 及测 区已有 测量 资料 进行 综合 设计,并编 制测 量技 术方 案。DB32/T 4070-2021 12 b)静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首级 网布 设时,宜 与测 区 邻近 的 2 个 以上 高等 级国 家控制 点联 测 或地方坐 标系 的高 等级 控制 点,当 施工 测量 坐标 系为 工程独 立坐 标系 时,应与 2 个以 上的 工 程 独立坐标 系下 的高 等级 控制 点联测。c)静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中独立 基线 观测 总数 不宜 少于必 要观 测基 线数 的 1.5 倍,且应 由 独 立观测边 构成 闭合 环,边数 不宜多 于 6 条;网中 不应 出现自 由基 线。d)动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宜选择 均匀 分布 于测 区周 围的 3 个以 上高 等级 国家 控制点 或地 方 坐标系的 高等 级控 制点 作为 已知点;当 施工 测量 坐标 系为工 程独 立坐 标系 时,应选择 均匀 分 布 于测区 的 3 个 以上 的已 知工 程独立 坐标 系控 制点 作为 已知点。e)动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网 布设时,最少 要测 量 3 个 控制点,且保 证此 3 个 点 互相通 视;当 控制点多 于 3 个 时,应保 证至 少有 2 对相 互通 视的 点位。f)首级控 制网 直接 作为 施工 控制网 或需 要采 用 常 规测 量方法 进行 加密 时,控制 网 点应与 周围 控 制点有 1 2 方向 通视。6.2.8 选点与 埋石 a)根据工 程建 设的 要求,收 集 测区范 围内 已有 的国 家等 级控制 点和 规划 设计 阶段 已有的 控制 点 资料。b)搜集测 区范 围内 有关 的地 形、地 质、交通、通 信及 测 区总体 建设 规划 和近 期发 展等方 面的 资 料。c)卫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点 点位 选择,应符 合下 列规 定:1)点位周 围视 野开 阔,高度 角 15 以上 范围 无明 显障 碍 物,且 应远 离大 功率 无线 电发射 源、高压输 电线 等强 干扰 源,其距离 大 于 200 m。2)点位地 质条 件稳 定,附近 无强烈 反射 卫星 信号 的物 体。3)站址选 择应 便于 接收 设备 安置和 操作,且 需 避 开局 部环境(地 形、地貌、植 被等)与 周 围大环境 差异 较大 的区 域。4)相邻点 间最 大距 离不 宜超 过该网 平均 点间 距 的 2 倍。5)点位布 设应 便于 采用 常规 测量方 法加 密或 扩展,且 需顾及 作 为 RTK 基准站 使 用时的 图 形分布与 位置。6)当利用 测区 已有 控制 点时,应对其 稳定 性、可靠 性和 完 好性进 行检 查,满足 要求 方 可使用。7)选点完 成后,应 绘制 卫星 定位平 面控 制网 选点 图和 点之记 草图。8)对于动 态卫 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点点 位选 择,除应 满足 前述各 款要 求之 外,还应 符合本 标 准 第6.2.7 条的 相关 规定。d)卫星定 位测 量控 制点 埋石,应符 合下 列规 定:1)控制点 标石 应设 在基 础稳 定、不 易受 施工 和其 他人 为活动 扰动、且 利于 长期 保存 的 地 点。2)标石规 格和 埋设 要求 应符 合附 录 C 的规 定。3)标石埋 设完 成与 卫星 定位 测量外 业观 测的 时间 间隔 不应小 于 3 个月。4)新埋设 标石 应设 置警 示标 志。6.2.9 仪器选 择及 检验,应 满足 下列要 求:a)宜采用 双频或 多频 接收机,用于 静态卫 星定 位控制 测量的 接收机 标称 精度应 符合 表 5 中的规定,用 于动 态卫 星定 位控 制测量 的接 收机 标称 精度 应符合 表 5 中四 等控 制网 对应的 规定。b)使用的 接收 机应 经法 定计 量检定 机构 检测 合格,并 且在有 效期 内。作 业前,应 对天线 或基 座的圆水准 器、光学 对中 器、天线量 高尺 等辅 助工 具进 行校验。DB32/T 4070-2021 13 c)当两种 及以 上类 型 GNSS 接收机 参与 同一 期平 面控 制测量 作业 时,应提 供天 线半径、相 位 中心偏移 及变 化、天 线参 考 点位置 等几 何参 数,并 在 已知基 线上 进行 对比 测试,超 过相 应等 级限差时不 应使 用。6.2.10 静态卫 星定 位控 制测 量观 测基本 要求:a)静态卫 星定 位控 制测 量的 主要技 术要 求应 符合 表 7 的规定。表7 静态卫 星定 位控 制测 量基 本技术 要求 类 型 等级 项目 接收机类型 卫星截止高度角 观测有效卫星数 时段长度 min 观测时段数 数据采样间隔 s PDOP 静 态 测 量 二等 双频 15 4 90 2 10 30 6 三等 单频及以上 15 4 60 2 10 30 6 四等 单频及以上 15 4 45 2 10 30 6 一级 单频及以上 15 4 45 2 10 30 6 二级 单频及以上 15 4 45 2 10 30 6 b)制定外 业观 测计 划前,应 进行卫 星可 见性 预报,外 业观测 应避 开 PDOP 值大 于 6 的 时段。c)应严格 遵守 调度 命令,按 规定时 间作 业,使 用无 线 电通信 工具 接收 作业 指令 时,距离 天线 不应小于 10 m,且不 应在 观测 作业半 径 50 m 范围内 进行 长时间 通讯。d)应在检 查接 收机 电源、电 缆及天 线等 各项 连接 无误 后开机。e)应在开 机经 检验 卫星、存 储、电 源等 各指 示灯 显示 正常后,方 可进 行卫 星截 止高度 角、采 样 间隔等参 数设 置;对无 相应 界面显 示的 接收 机,应在 外业观 测前 通过 计算 机及 相关软 件对 上 述 参数按观 测要 求进 行设 置。f)接收机 启动 前与 作业 过程 中,应随 时逐 项填 写测 量 手簿中 的记 录项 目,包 括 控制点 点名,接收机、天 线型 号及 编号,天 线高及 量取 方式、开 关机 时间、采样 间隔 等相 关信 息。g)每个观 测时 段开 始及 结束 前应各 量取 一次 天线 高;当观测 时段 长度 超 过 2 h 时,应在 时段 中 间时刻增 加量 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