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474—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08-30 实施 2021-07-30 发布 菊花工厂 化育苗技 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ization propagation of chrysanthemum ICS 65.020.20 CCS B 60/79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74 2021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艳秋、屈连伟、邢桂梅、余连城、张惠华、鲁娇娇、吴天宇、杨迪、崔玥晗、赵展、王丽波、王茹、梅国宏。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邮编:110001,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邮编:110161,联系电话:024-31025677 DB21/T 3474-2021 2 菊 花工厂 化育苗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菊花工厂化育苗生产的组织培养、炼苗、穴盘苗生产、包装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菊花工厂化育苗技术与管理的全过程。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B21/T 2671 切花菊生产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MS 培 养基MS culture medium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用的一种基本培养基。4 组 织培 养 4.1 培养 基配 制 选用 MS 为基本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见附录A。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MS+6-BA 1.0 mg/L+NAA0.1 mg/L+蔗糖30 g/L+琼脂 5.5 g/L,pH 5.8。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1 mg/L+蔗糖15 g/L+琼脂 5.5 g/L,pH 5.8。4.2 品种 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菊花品种。4.3 外植 体采 集 剪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腋芽饱满且未萌发的菊花枝条。4.4 外植 体处 理 3 将采集的菊花枝条剪成2 cm3 cm的茎段,置于烧杯中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0%酒精表面消毒30 s,再用10%NaClO溶液浸泡10 min,无菌水冲洗 3次5 次,无菌滤纸吸干植物材料表面的水分,用经过消毒的刀片切去外部变褐的部分。4.5 初 代 培养 将消毒处理后的菊花茎段接入到初代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1800 Lx2400 Lx,光照14 h/d。初代培养时间不超过 60 d,以培养至丛生芽状态为宜。4.6 继代 培养 将经过初代培养萌发的腋芽切下接种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的环境条件同初代培养。4.7 生根 培养 将继代增殖培养高为2 cm3 cm的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的环境条件同初代培养。5 炼苗 5.1 组培 苗移 栽规 格 组培苗粗壮、挺直,叶片 3片5 片,具有原品种特性,无玻璃化;根系1条3 条,根长 2 cm3 cm或5条6条短根,根长 1 cm2 cm,色白健壮;同一批次 90%以上的苗高度整齐,约 4 cm6 cm。5.2 方法 将培养瓶在温室中封口放置 2 d3 d,再瓶口半打开放置 2 d3 d,最后瓶口完全打开放置 2 d3 d。温室温度205,光照强度为 1800 Lx2400 Lx,空气相对湿度约 80%。6 穴 盘苗 生产 6.1 穴盘 选择 宜采用 72孔育苗穴盘,穴盘的尺寸为 54 cm28 cm。6.2 基质 配制 宜选用草炭 土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体积比 1:1)。6.3 装盘 将基质装入穴盘中并稍压紧,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透。6.4 设施 选择 及环 境条 件 宜选择防雨、遮阴的育苗冷棚、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控制温度20 30,空气相对湿度 60%。6.5 移栽 取出组培苗,放入水温为18 20 的清水中,漂洗去除根部培养基,栽植到穴盘基质中,并架小拱覆盖塑料薄膜。6.6 移栽 后管 理 6.6.1 温度 环境温度保持在 18 25 为宜。DB21/T 3474-2021 4 6.6.2 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12 h以上,光强超过 6000 Lx时应遮阴。6.6.3 相 对湿 度 移栽后的前6 d覆膜保湿,空气相对湿度 80%90%;移栽 7 d后,逐渐撤掉薄膜,空气相对湿度60%70%。6.6.4 施肥 移栽 10 d 后,每3 d4 d用0.1%KH2PO4溶液叶面喷施一次。6.6.5 病 虫害 防治 参照DB21T 2671执行。7 包 装、运输 7.1 穴 盘苗 规格 植株整齐健壮,苗高8 cm10 cm,叶片数4 片以上,根系完整且发达,变异率低于5%,无病虫害侵染。7.2 包装 穴盘苗应装在与穴盘尺寸相应的纸箱内,每层穴盘间应用纸托盘隔开。箱体上应带有透气孔,在包装箱上贴上标签,注明品种、数量、规格、生产单位和日期。7.3 运输 装车时切勿倒置,运输过程避免日晒、雨淋,温度保持在 10 15 为宜。5 附 录 A(规范 性)MS 基 本培 养基 成分 表 母液 化合物 数量(g)蒸馏水定容量(ml)配制1L培养基需母液量(ml)A NH4NO3 16.5 1000 100 KNO3 19.0 KH2PO4 1.7 MgSO47H2O 3.7 CaCl22H2O 4.4 B FeSO4 0.557 100 5 Na2-EDTA 0.754 C KI 0.083 100 1 Na2MoO42H2O 0.025 CoCl26H2O 0.0025 CuSO45H2O 0.0025 MnSO44H2O 2.23 ZnSO47H2O 0.86 H3BO3 0.62 D VB1 0.001 100 10 E VB6 0.005 100 10 F 甘氨酸 0.02 100 10 G 烟酸 0.005 100 10 H 肌醇 1.0 100 10 蔗糖 30.0 直接加入 琼脂 5.5 注:A为大量元素;B为铁盐;C为微量元素;DH为有机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