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476-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40 CCS B 6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76 2021 代替 DB11/T 476 2007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2021-12-28发布 2022-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476 202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苗圃建立.2 5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2 6 圃地准备.2 7 作业方式.3 8 苗木繁育.4 9 苗木移植.9 10 苗期管理.10 11 灾害防除.12 12 苗木调查.13 13 苗木出圃.13 14 良种选育.14 15 苗圃档案.14 附 录 A(资料性)林木育苗常用农药.16 附 录 B(资料性)苗圃常用肥料.18 附 录 C(资料性)种子催芽方法.20 附 录 D(资料性)苗圃地有害生物防治常见药剂.21 参 考 文 献.23 DB11/T 476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 代替 DB11/T 476 2007林木育苗 技 术规 程。与 DB11/T 476 2007相比,除结构调 整 和编辑 性 改动外,主要技 术 变 化 如下:a)删 除部分术语和定义,并对 术语和定义 进行 调 整(见 3);b)修改了 苗木繁育、苗木移植、苗期管理 等技 术 内容(见 8、9、10);c)删 除 了 附录 E、附录 G,并对其他 附录部分 内容进行了修改(见附录,2007版 附录)。本文件 由北京市园 林 绿 化 局提 出 并归口。本文件 由北京市园 林 绿 化 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北京市园 林 绿 化资 源保护中心(北京市园 林 绿 化 局审批服务中心)、北京 林业大学、北京京彩弘景园 林工 程 有 限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姜英淑、刘勇、单军、王开勇、沙海峰、张运忠、李国雷、周晓杰、赵素敏、钟翡、刘 欣欣、任慧朝、彭祚登、王 佳茜、鲜 李 虹、常 笑超、王 佳 良、张 冀、彭奎莉、刘 丹、陈志刚、刘 永光。本文件 及 其 所 代替 文件的 历次 版 本 发布情况为:DB11/T 476 2007;本 次为 第 一次 修 订。DB11/T 476 2021 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园 林 绿 化 所 用苗木生产 过 程中 涉及 的苗圃建立、制定年度计划、圃地准备、作业方式、苗木繁育、苗木移植、苗期管理、灾害防除、苗木调查、苗木出圃、良种选育、苗圃档案 等技 术内容。本文件 适 用 于 北京 地 区 园 林 绿 化 及造 林苗木的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 中 的 内容 通过 文 中 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 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 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2772 林木种子 检验 规 程 GB 7908 林木种子 质量 分 级 GB/T 8822.1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油松 种子 区 GB/T 8822.4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华山松 种子 区 GB/T 8822.10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华 北 落叶松 种子 区 GB/T 8822.11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侧柏 种子 区 GB/T 8822.12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云杉 种子 区 GB/T 8822.13 中国 林木种子 区 白榆 种子 区 GB/T 10016 林木种子 贮藏 GB/T 14071 林木良种 审 定规范 GB/T 14175 林木引种 GB/T 23473 林业植物 及 其 产 品 调 运 检疫 规 程 LY/T 1185 苗圃建 设 规范 DB11/T 211 园 林 绿 化用植物 材 料 木本苗 DB11/T 222 主要 造 林 树 种苗木 质量 分 级 DB11/T 748 大 规 格 苗木移植 技 术规 程 DB11/T 1090 观赏灌 木 修 剪 规范 DB11/T 1184 城 市绿 地 土壤 施 肥 技 术规 程 DB11/T 1499 节水型 苗圃建 设 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层积催芽 stratification 将 种子 与 湿 沙 分 层交 替 或混合放置 进行 催芽的方法。3.2 DB11/T 476 2021 2 种条 fecund shoot 扦插、压 条、埋 条 等 繁 殖 苗木 时 所 用的 茎 条 或根 条。4 苗圃建立 4.1 选址 4.1.1 宜 建 在交 通 方 便,具 备良 好 水、电、设 施 设 备和 充足劳力 的地方。4.1.2 山 地 临时 苗圃 宜 选 址在 造 林地附 近或 周 围。4.1.3 宜 选 择 地 势平坦,排 水 良 好 的地方,坡 度 以 1 3 为 宜;山 地 可 选 择坡 度 在 5 以 下 的缓坡 地;选 择坡 度 过 大 的地方 时,应 具 备 修 建 梯田 的 条 件。4.1.4 宜靠近 水 源,如 无天然 水 源 时,应 具 有 打井取 水条 件。灌 溉 用 水 含盐 量不应超过 0.15%。苗圃 地地 下 水 位 不应超过 1.5 m。4.1.5 土壤 宜 选 择团粒 结构,质 地 宜 为 沙 壤土、壤土 或粘 壤土,有 机 质 含 量不应 低 于 2.5%,土 层厚度 不 小 于 50 cm,土壤 pH值以 6.5 8为 宜。4.1.6 不 宜 建 在 山 顶、风 口、山 谷、洼 地。4.1.7 不 宜 建 在 容 易 产生 霜冻、焚风 等 极端天气 的地方。4.2 区划 4.2.1 根据 苗圃建 设 目 标和定 位,结 合 苗圃 所 在 地 位 置、地 形 地 势 等,合 理 安排功能 区及 其 布 局,在 充 分 利 用 好 土 地的前 提下,做好 生产用地和 辅助 用地的 区 划。圃地规划按 LY/T 1185执 行。4.2.2 生产用地 比 例 不应少于 苗圃 总面积 的 75%,生产用地划分 为 播 种育苗 区、无 性繁 殖 区、移植 区、采穗 圃、设 施 培 育 区、科 学实 验区 等。各 区 之间 应 用 道路或排 灌 渠间 隔 开。4.2.3 辅助 用地 比 例 不应超过 苗圃 总面积 的 25%,辅助 用地 包括 道路、排 灌水 渠、积 肥 场、管理 区 等,区 划 应 便 于灌 溉排 水 系统 的 布设及 交 通 运 输,主 干 道 宽 度 应 视 苗圃规 模 或 使 用 机 械 设 备 情况而 定。4.3 设施设备 根据 区 划和生产 需 要,应 配 备 必 要 的生产 设 施,宜 配 备用 于 气 象 观 测、土壤 测 定、种子 质量 测 定、植物 检疫、科 学 试 验 等 仪器 设 备。5 制定年度计划 5.1 育苗前 应 制定苗木繁育、移植、养 护、出圃、用工、科 研 等 年度计划,规划育苗 树 种、数 量、作 业 区、面积、作业方式、技 术 细 则和 质量 指 标。5.2 统 计种子(条)、农药、肥料、工 具 材 料 等其他 物 品 需 要 量、人 员 组织、劳 动 定 额 和育苗 成 本 等。6 圃地准备 6.1 平整土地 DB11/T 476 2021 3 6.1.1 育苗前 应 清 除草 根、石块,做 到 地 平 土 碎。6.1.2 育苗地前 茬是 农作物的,宜 先浅耕灭茬。6.1.3 大 量 出圃 土 球 苗 或 草 皮 的地 块 应及 时 补填 质量 和 数 量 相 当 的 土壤。6.1.4 山 地育苗地 应 在 主要 杂 草种 籽 成 熟 前 开 垦,并 在 育苗前 整 地。6.2 土壤消毒 育苗前 应 根据具 体 情况 采取 药剂 消毒,常用药剂见附录 A表 A.1。6.3 土壤改良 6.3.1 应 依 据 圃地 土壤 特 性,采 用 无 害化 处 理方式 进行改 良:瘠薄 的 逐 年 增 施 有 机 肥料;偏 沙 的 混 拌 壤土,偏 粘 的 混 拌 沙 土,也 可 添加粉碎 的 树 枝、树叶、秸秆,稻壳、泥炭 等 有 机物;偏碱 的 混 拌泥炭、腐熟 的有 机 质 等 有 机 物 或 适量 的 硫磺粉。硫磺粉 施 用 量 宜 为 30 kg/667 m260 kg/667 m2,分 2 3年 施 用,撒 施 后深翻。盐 碱 地 区 的圃地 应 修 筑台、条 田 及 挖 排 水 沟;土壤 紧 实 的 应 深翻 松土,或 添加泥炭、腐 叶土、粉碎 的 树叶 等 有 机 物。6.3.2 应 根据 育苗 树 种的 特 性和圃地肥 力,实行 不 同 树 种苗木的 轮 作 或 苗木 与绿 肥、牧 草、农作物 轮 作。6.4 施基肥 6.4.1 在播 种 或 移植前,可 采 用 撒 施、条 施、穴 施等施 肥方式。操 作 时 可 单 层或 分 层 施 肥。6.4.2 苗圃 宜 常年 积 肥和种植 绿 肥,施 肥 应 施 足 基 肥,以 有 机 肥 为 主,无机 肥 为 辅。结 合 耕翻,均匀 施 入深 土 层 中。6.4.3 土壤 瘠薄 或培 育 需 肥 较多 的 树 种 时,耕翻 施 入 70%的 基 肥,剩余 30%在 作 床(垄)前 施 入 上 层土壤。6.4.4 盐 碱 地 应 以 施 有 机 肥 为 主,不 宜 使 用 含 氯复 合 肥。6.4.5 堆 肥、厩 肥、饼 肥、粪尿 肥 等 有 机 肥料 应 经 过 充 分 腐熟后 施 用,苗圃常用肥料见附录 表 B。6.5 耕地 应 根据 所 处 季 节及 圃地 土壤情况 酌 情 耕 地:秋、冬季 翻耕深 度 以 25 cm以 上 为 宜,风 沙 危 害 严重 的地方 应 避免秋、冬季 耕 地;冬季 无积 雪 的地 区 随 耕 随耙,圃地 湿 润 或 土壤 粘 重 或 冬季 有 积 雪 的地 区,耕后 可不 耙,翌 年 早春耙 地;春季 翻耕深 度 以 20 cm以 上 为 宜,随 耕 随耙,及 时平 整。7 作业方式 7.1 高床 DB11/T 476 2021 4 水 源 充足、灌 溉 条 件 好或 地 下 水 位 高 的苗圃 宜 用 高床,床 面 应 高 出 步 道 15 cm 30 cm,床 宽 为 1.0 m 1.5 m,步 道 宽 度 30 cm 50 cm。人 工作业 时 床长 为 10 m 20 m,机 械 作业 可适 当增加 床长。7.2 低床 水 源 不 好、灌 溉 条 件 差 的苗圃 宜 用 低 床,床 面 应 低 于 步 道 15 cm 25 cm,床 面 宽 度 1.0 m 1.5 m,人 工作业 床 面 宽 度 以 1 m为 宜,步 道 宽 度 30 cm 50 cm,床长 根据 地 形 和 灌 溉 方式 确 定。7.3 垄作 水 源 充足、灌 溉 条 件 好或 地 下 水 位 高 的苗圃 宜 用 垄 作,垄 作的 垄底 宽 60 cm 80 cm,垄 面 宽 30 cm40 cm,垄高 20 cm 25 cm。垄长 根据 地 形 确 定,垄向南 北 走向 为 宜。7.4 平作 水 源 不 好、灌 溉 条 件 差 的苗圃 宜 用 平 作,在 育苗前,将 苗圃地 整 平 后 直接 进行 播 种和移植育苗,苗圃地 形 应 平坦,且 具 备 灌 溉 条 件。育苗地 宜 带状 作业,带 间 留 30 cm 50 cm宽 步 道,培 育 大 苗 可不 留步 道。8 苗木繁育 8.1 播种育苗 8.1.1 播种地选择 应 选 择在 土质 好、灌 溉 方 便、排 水 良 好、便 于 管理的生产 区 内。松 类 树 种 宜 连 作,不 能 连 作 时,有 条 件的 应 人 工 接 种 菌 根 菌。8.1.2 种子来源及检验 8.1.2.1 宜采 用林木种子 区 内 优 良种 源 的种子和种子 园、母 树 林 以 及 优 良林分的种子 或 良种 基 地的种子。其中,油松、华山松、华 北 落叶松、侧柏、云杉 和 白榆 的种子 来 源 应 分 别符 合 GB/T 8822.1、GB/T 8822.4、GB/T 8822.10、GB/T 8822.11、GB/T 8822.12和 GB/T 8822.13的规定。8.1.2.2 省际 间 种子调 入 应 符 合 植物 检疫 要 求。8.1.2.3 从 国外 及 境 外 引 进 种子 应 当 按规定 进行 检疫。8.1.2.4 种子 检验 程 序 应 按照 GB 2772执 行。种子 质量应 按 GB 7908划分 等 级。8.1.2.5 若 需 保 存 种子,应 按 GB/T 10016执 行。8.1.3 种子处理 8.1.3.1 播 种前 应 做好 种子 处 理。处 理 程 序 主要 有 消毒、催芽。8.1.3.2 种肥 可 使 用 含 磷 为 主 的 颗 粒 肥料和种子 混 拌均匀后 一 起 播 入 土 中,也 可 使 用 微 量 元 素(或 用 菌 肥、ABT生 根 粉)溶液浸 种 后 播 种。8.1.3.3 经 过 催芽的种子,不可 与 种肥 混 拌,应于 播 种前 将 种肥 施 于 播 种 沟 内。8.1.3.4 不 同 树 种、品 种、批 号 的种子,不 能混 杂处 理。用 不 同 方法 处 理的种子 不 能混播。8.1.3.5 种子 消毒 常用药剂见附录 A表 A.2。DB11/T 476 2021 5 8.1.3.6 种子催芽方法见附录 表 C。8.1.4 播种期 8.1.4.1 根据 树 种 特 性和 当 地 气 候 条 件,确 定 播 种期。8.1.4.2 春季 应适 时 早 播,当 土壤 5 cm深处 的地 温稳 定 在 10 左右 或 旬 平 均 气 温 5 时,即 可 播 种。北京 平 原 地 区一 般 在 3月上旬 到 4月上旬,山区 较 晚些。8.1.4.3 夏季 成 熟 易 丧失 发 芽 力 的种子,宜 随 采 随 播。8.1.4.4 对 晚 霜 敏 感 的 树 种 应适 当 晚 播。8.1.4.5 种 皮 坚硬 或 较 厚 等 深 休眠 的种子 宜在 秋季 土壤 封 冻 前 播 完。8.1.5 播种量 按 公 式(1)计 算 播 种 量:()CG PW AX+=110002(1)式 中:X 实 际 播 种 面积 所 需 的 播 种 量,单位 为 千克(kg);W种子 千 粒 重,单位 为 克(g);A 单位 播 种 面积 计划产苗 数;1/10002 将 千 粒 重换算 为 每 粒 种子的 转 换 系数;P种子 净 度(%);G种子 发 芽 率(%);C 损耗 系数,根据 种 粒 大 小、圃地 环 境 条 件、育苗 技 术和 经 验 确 定。大 致 数 值 如下:千 粒 重 在 700 g以 上 的 大 粒 种子,C接 近 0;千 粒 重 在 3 g以 上,700 g以 下 的 中、小粒 种子,0 C 4;例 如 油松 种子 1 C 2,榆树 种子 3 C 4,白 蜡 树 种子 2.5 C 4;千 粒 重 在 3 g以 下 的 极 小粒 种子,C 4。8.1.6 播种 8.1.6.1 播 种 宜 使 用 播 种 机具。8.1.6.2 播 种分 为 撒 播、条 播 和 点 播 三 种方法:撒 播:把 种子 均匀 地 撒到 苗 床,微、小粒 种子 宜 用 撒 播;条 播:把 种子 均匀 地 播 成 长 条,根据 留 苗 密 度 确 定 播 幅 和 行 距,中、小粒 种子 宜 用 条 播;点 播:把 种子按照 一 定 株 行 距,均匀 地 摆 放在播 种 行(沟)或播 种 穴,大 粒 种子 宜 用 点 播。8.1.7 覆土 8.1.7.1 覆 土 厚 度 应 根据 种 粒 大 小,发 芽 类 型,育苗地 土质,播 种 季 节 和 覆 土材 料 确 定。8.1.7.2 大、中、小粒 种子 覆 土 厚 度 应为 种子 横径 的 1 3倍,微 粒 种子 应为 覆 土 后 隐约 可 见的 程 度。8.1.7.3 子 叶 出 土 的 树 种 应 覆 薄 土,子 叶 留 土 的 树 种 应 覆 厚 土。8.1.7.4 土壤 粘 重 的圃地 应 覆 薄 土,土壤 较干 的圃地 应 覆 厚 土。8.1.7.5 春 播 应 覆 薄 土,秋 播 应 覆 厚 土。DB11/T 476 2021 6 8.1.7.6 覆 土 后 应 进行 镇 压。8.1.7.7 播 种 微、小粒 种子和 发 芽出 土 缓 慢 的种子,覆 土、镇 压 后 应及 时 覆盖。8.1.8 播种苗管理 8.1.8.1 幼 苗出 土 前 应 保 持 土壤湿 润。8.1.8.2 发 芽出 土 难 或 种子 紧 缺 的 树 种 宜采取 芽苗移 栽,先 播 种 于 沙 床 中,子 叶 出 土 后,移植 于 圃地。8.1.8.3 幼 苗期苗木 宜 用 稻 草、麦 秸、塑 料 薄 膜 或 地 膜覆盖。8.1.8.4 不 耐阳 光 直 射 的苗木 应 在 苗 床上 搭遮荫棚。8.1.8.5 播 种 当 年 主 根 长、侧 根 少 或 苗木分化 程 度 大 的 树 种 可 采取小 苗分 床 移植,先 密 播 于 圃地 或 沙 床 中,苗木 进 入 生 长 初 期 后,分 床 移植。8.2 扦 插 育苗 8.2.1 采穗 圃 的 建立 8.2.1.1 选用 优 树 和 优 良 无 性 系 种 条 建立 采穗 圃,繁 殖 材 料 应 提 前 进行 幼 化 处 理。8.2.1.2 采穗 圃 应 细 致 整 地,施 足 基 肥,精 心 栽 植。及 时做好 中 耕、除草、追 肥、排 灌、除 蘖、定 干 和林业有害生物防 控 工作。及 时 绘 制 品 系 排 列 图,防 止 采 集 穗 条 时 品 种、系 号 混 杂。8.2.1.3 采穗 圃的作业方式,应 根据 树 种 特 性 决 定,采 用 灌 丛 式 或 乔 林式。栽 植 密 度 应 根据 作业方式 和 经 营 年 限 确 定。8.2.1.4 采穗 圃 每 隔 3 5年 更 新一次。8.2.2 种条 的采集与插穗 制作 8.2.2.1 硬枝插 条 宜 从 采穗 圃 采 集 一 年生苗木 茎 干 的 中 段,也 可 采取 幼龄 优 树 的 枝 条 或 母 株 基 部的 萌蘖 条、根 萌 条 等 作 插穗。枝 条应 生 长 健壮、充 分木 质 化和 无 病虫 害。落叶树 种 采 条 在 秋季 落叶 后到 春季 树 液 开 始流 动前的 休眠 期 进行,采 条 后 低 温 沙 藏 或 窖 藏。8.2.2.2 嫩枝插 条 宜 从 生 长 健壮 的 幼 年 母 树 上 采 集 当 年生 半 木 质 化的 枝 条,采 条适 宜 期 为 6 8月,剪 下 的 枝 条应 立即 放在 容 器 中保 湿 并 覆盖遮荫。8.2.2.3 种 根 扦插 应 随 剪 随 扦插,采 集自 根 际 萌蘖 的 长 根,长 度 宜 为 10 cm 20 cm,粗 度 宜 为 0.5 cm 2 cm,珍稀 树 种 可 用 细 根 段。8.2.2.4 插穗 制作 8.2.2.4.1 插穗 切 口 应 平 滑、不 破 皮、不 劈裂、不 伤 芽。下 切 口 呈斜 面 并 靠近 腋 芽。插穗 截 制 后,按粗 度分 级 捆扎,及 时扦插或 妥善假 植。8.2.2.4.2 插穗 制作 应 视 树 种 特 性 而 定:DB11/T 476 2021 7 插穗 长 5 cm 20 cm,乔 木 树 种 插穗 粗 0.8 cm 2.5 cm,灌 木 树 种 插穗 粗 0.3 cm 1.5 cm;插穗 至 少 有 2个 节 间,具 有 2 3个饱满 芽;针 叶树 种的 插穗,除 下 部 插 入基 质 部分的 叶 片 应 除 去 外,尽 量 保 留上 部 叶 片;阔 叶树 种的 嫩 枝 插穗 保 留 顶端 1 3个 叶 片。8.2.2.5 插 条 生根 处理 可 选用 ABT生 根 粉、萘乙酸、吲哚丁酸 等 植物生 长 调 节 剂,采 用 速蘸 和 水 浸 等 方法 处 理 插穗 后 扦插,见附录 A表 A.3。8.2.3 扦 插 方 法 8.2.3.1 硬枝 扦 插 8.2.3.1.1 室 外 硬 枝 扦插 应 在 早春 土壤 解 冻 后 或 晚秋 土壤 上 冻 前 进行。扦插易 成 活 的 树 种 可 采 用 大 田扦插 育苗,成 活 率 较 低 的 树 种 及灌 木 可 采 用 设 施 扦插 育苗,插 后 遮盖塑 料 小 棚。8.2.3.1.2 扦插 的 深 度 依 树 种 而 异,扦插时 应 按 一 定 株 行 距 插 于土 中,插穗形 态 学 上、下 端 不应 颠倒。8.2.3.1.3 插 后 压 实 插 缝 并 充 分 灌水,插穗 不应 在 土壤 中 悬空,扦插 后 可 根据 土壤 的 干 湿情况 调 整 灌 水(喷 水)的 次 数。8.2.3.2 嫩枝 扦 插 8.2.3.2.1 宜在 6 8月 进行。8.2.3.2.2 宜在 早晚 或 阴 天 进行,插 前 剪 去 插穗 入 土 部分的 枝 叶。8.2.3.2.3 扦插 选用的 床 面 地 势 应 略 高,易排 水,扦插 前 使 用 高 锰酸钾 对 基 质 或 床 土 进行 消毒,插 深 因 树 种 及 枝 条 长 短 不 同 而 异。8.2.3.2.4 宜采 用 自 动 间 歇喷雾 保 持 插穗 叶 面 湿 度和 降 温,露 地 嫩 枝 扦插 应 保 持 扦插 床 湿 润,若 采 用全 光 雾 插,应 配 备 蓄 水 池。8.2.3.3 根段 扦 插 8.2.3.3.1 以 植物 根 段 作 为 扦插 材 料,适 用 于 枝 插 成 活困 难 而 根插 较 易 成 活 的 树 种。宜在 树 木 休眠 期 采根,在 初 春 解 冻 后 扦插。根 长 5 cm 15 cm,粗 0.5 cm 2 cm。8.2.3.3.2 根 段 扦插 分 插根 和 埋根,具 体操 作 要 求 如下:插根:插根 的 上 端 与 地 面平,或 露 出地 面 1 cm 2 cm。根 段 近端 剪成 直 口,根 段 远 端 剪成 斜 口,近端 朝 上 竖 直 插 入。肉 质 根 树 种,应 在扦插 前 将 根 段 在 阴凉 通 风 处 放置 1 d 2 d。扦插后 至幼 芽出 土 前,土壤应 保 持 湿 润且 不 积 水;埋根:将 根 段 水 平放置在 土壤 表 面,用 土 或 沙 子 覆盖 1 cm,浇透 水 后 用地 膜覆盖,插 床 应设在 背阴 处。8.2.4 扦 插 苗管理 8.2.4.1 硬 枝 扦插:插 后 压 实 插 条 周 围 土壤,随即 灌水。每 3 d 5 d灌水 1次,连 续 灌 2 3次,直至 愈 合 生 根 后 再 每 隔 1 2周 灌水 1次。插 条成 活 后,应及 时 选 留 1枝 新 梢 培 养 苗 干,除 掉 基 部 多余 的萌 生 枝。随 着 插 条 苗的生 长,应及 时 抹 除苗 干 下 部的 侧 芽和 嫩 枝。雨 季 注 意 排 水、防 涝。DB11/T 476 2021 8 8.2.4.2 嫩 枝 扦插:插 后 初 期 应 在插 床上 方 适 度 遮荫,透 光量 控 制 在 30%50%。每 天 应 多 次 喷雾 或 喷 水,使 空 气 湿 度 保 持 在 95%以 上,可 采 用 自控 定 时、间 歇喷雾装 置。温 度 宜 18 28。不 定 根 大 量 形 成 后,去 掉 遮荫。8.2.4.3 根 段 扦插:在根 段 出芽前 应 经 常 检 查 覆 土情况,去 除 厚 土,掩 埋 露 出的 穗 条。插 后 应 立 即 灌 水,宜在 出芽前 每 5 6天 灌一次水。如 采 用地 膜覆盖,应 在 幼 芽出 土 后 及 时在 出芽 处 将 地 膜 穿孔,使 芽苗 伸 出,防 止 日 灼。8.3 嫁接 育苗 8.3.1 接穗采集与保存 8.3.1.1 采 集 优 树 上 发 育 充 实、健壮 的 枝 条,枝 接 的 接 穗 可 在 秋季完 全 落叶 后 或 春季 树 液 流 动 前 采 集,接 穗 长 度 可剪成 12 cm左右,保 持 2 3个(对)芽 为 宜。8.3.1.2 采 下 可 直接 沙 藏,也 可 蜡 封接 穗,按 一 定 数 量 装 入 塑 料 袋,冷库 保 存。8.3.2 砧 木 的 选择 砧 木 应 按照 以 下 条 件 挑 选:与 培 育 目 的 树 种(接 穗)有良 好 的 亲 和 力;适应 栽 培 地 区 的 环 境 条 件;对 栽 培目 的 树 种 或 品 种的 发 育 无 不 良 影响;具 有 符 合 栽 培 要 求 的 特 殊 性 状;容 易 繁 殖。8.3.3 嫁接 方 法 8.3.3.1 芽 接 芽 接 的 砧 木 粗 度 0.8 cm 1.2 cm为 宜,接 穗(枝)宜取 用 当 年生 枝 条,生 长季随接随 采,并 立 即剪 去 叶 片,保 留 叶 柄,保 鲜 保 存;也 可 休眠 期 带 木 质 芽 接。芽 接 选用的 最佳 时间 因 树 种 而 异,一 般 在 4月 下 旬 至 9月上旬 为 宜。芽 接 方法有 T字 形 芽 接、块 状 芽 接、嵌 芽 接、套 芽 接 等。8.3.3.2 枝接 枝接的砧木视嫁接 方法 不 同,选 择 的 粗 度 也 不 同。多 在 春季 进行,一 般 以 砧 木的 树 液 开 始流 动 为 宜,枝 接 方法 多 样,有 劈 接、切 接、插 皮 接、切 腹 接、插 皮 腹 接、合 接、舌 接、髓 心 形 成 层 对 接、靠接 和 绿 枝 接(嫩 枝 接)等。8.3.3.3 根接 用树 木的 根 段 作 砧 木 进行 枝 接。砧 根 的 粗 度 以 2 cm 3 cm为 宜。嫁 接 方法有 劈 接、切 腹 接、插 皮 接 等。8.3.3.4 子苗 砧嫁接 采 用种子 发 芽 后 叶 片 将 展 开 时 的 幼 苗作 砧 木、进行 枝 接。只 适 用 于 核桃、板栗 等大 粒 种子的 树 种。8.3.3.5 接炮捻 育苗 将 砧 木 剪成 8 cm 10 cm,接 穗 4 6个 芽,进行 劈 接。嫁 接 时,要 求 在 接 穗 下 端 一 个 芽的 两 侧 削 成 双 直 斜 面,长 2 cm,后 在 砧 木 上 切 面 中心 垂 直 劈 口,劈 口 长 3 cm,将 接 穗插 入 砧 木 劈 口中,形 成 层 对DB11/T 476 2021 9 齐 即 可,不 用 绑缚,接 好 后 下 粗(砧 木)上 细(接 穗)形 状 象 纸炮故名“接 炮捻”。嫁 接 后 用 扦插 的方 法 进行 育苗。8.3.4 嫁接 苗管理 8.3.4.1 嫁 接 苗 成 活 后,及 时 解 除 绑 扎 物,并 在 接 口 上 方 1 cm 2 cm处 剪 掉砧 干。8.3.4.2 根据 需 要保 留 健壮 的 萌 芽,抹 去 接 穗 上 多余 的和 砧 木 上 全 部的 萌 芽。8.3.4.3 根 接 培 土 的,应 在穗 芽 萌 发 前 及 时 扒 开 埋 土。8.3.4.4 为 防 止 新 梢 风 折,应 绑缚 支柱。8.4 组培 育苗 8.4.1 配 制 培 养基、选 择 外 植 体、培 养 条 件 等 具 体 按 LY/T 1882执 行。8.4.2 当 组 培 苗 不 定 根 长 度 达 到 0.5 cm 1 cm时 应 进行 炼 苗,温 度 宜 控 制 在 20 30、自 然 光 下 闭 口 炼 苗 7 d 15 d后 开口 炼 苗 3 d 5 d。9 苗木 移植 9.1 移植时间 移植 宜在 早春 土壤 解 冻 后 至 苗木 萌 动 前,或 秋季 落叶 后 至 土壤 封 冻 前 进行。常 绿 树 种 也 可 在 雨 季 进行 移植。春季 移植 具 体 时间 应 根据 树 种 培 育期 确 定 先后 次 序,一 般早 发 芽的 先 移,晚 发 芽的 后 移。9.2 移植密 度 根据 树 种、培 育 目 的 确 定 株 行 距,单位 面积 上 定植的 株 数 要比 计划产苗 量 多 5%10%。常 绿 树不 宜 过 早 增 大 株 行 距。9.3 移植 次 数 根据 苗木用 途 安排 移植 次 数,对 于 小 规 格 的 灌 木、造 林用的 小 乔 木 及 速 生 树 种 至 少 进行 一次 移植;对 于 常 绿 树、慢 生 树及 大 规 格 苗木 应 进行 两 次 以 上 移植。9.4 移植 9.4.1 一般要求 培 育 二 年生 以 上 的苗木,宜 经 过 移植。9.4.2 栽植穴 准备 根据 苗木规 格 确 定 栽 植 穴 的 大 小,穴 的 上 下 直 径 一 致。坑 穴 应 略 大 于 苗木的 根 系 或 土 球,栽 植 后 根 系 完 全 舒 展。9.4.3 起 苗 分级 根 系 应 尽 量 大,保 留 须 根,小 苗 应 蘸 泥 浆,土 球 苗 应 规范。移植的苗木,先 进行 分 级、修 剪,剪除 劈裂 根、过 长 根、带 有害生物 根。落叶 乔 灌 木 树 冠 侧 枝 应适 当 修 剪,并 剔 除 带 有 病虫 害、机 械 损伤、发 育 不 健 全 和 无顶 芽(针 叶树)的 劣 苗,分 级 标准按 DB11/T 222执 行。DB11/T 476 2021 10 9.4.4 苗木 运输 9.4.4.1 采 用 蘸 泥 浆、冰 块 保 湿、草 毯 包 扎、冷 藏 运 输 等 方法 做好根 部 保 湿。9.4.4.2 运 输 过 程中 应 避免 机 械 损伤。9.4.4.3 土 球 苗 应 轻 装 轻卸,避免 散坨。9.4.5 苗木 栽植 9.4.5.1 组培 苗 移植 时 应 保护 好根 系。首 先 用 镊 子 将 试 管苗 从 培 养 瓶 中 取 出,把 根 部 沾 附的 培 养基 冲洗 干 净,再 将 试 管苗种植 到 已 开 好 种植 穴 的 盆 土 中,并 舒 展 根 系。种植 深 度 适 宜,种 后 不可 用 手挤 压 盆 土。移 栽 初 期 应 有 适 度 遮 光、保 持 适 宜 的 空 气 湿 度。9.4.5.2 裸根 苗 裸 根 苗 栽 植 应 采 用“三 埋 两 踩 一 提 苗”方法,将 苗木 放 入 栽 植 穴 中 央,用 表 土 回 填 一 半,往 上 提一 下 树 苗,使 根 系 舒 展,再 将 覆 土 踩 实,继 续 回 填表 土,土 与 地 面平 齐 后 再 次 踩 紧,最 后 在 苗木 基 部 再 盖 一 层 疏 松 的 土壤,高 于 原 土 痕 1 cm 2 cm。9.4.5.3 容器 苗及土 球 苗 胸 径 超过 10 cm的 大 规 格 苗木 可 容 器 苗移植和 带 土 球 栽 植。土 球 苗移植 具 体 按照 DB11/T 748执 行。10 苗期管理 10.1 撤除 覆 盖物 和 遮荫 10.1.1 有 覆盖 物的育苗地,当 幼 苗出 土 数 量 达 60%70%时,应及 时 分期 撤 去覆盖 物。10.1.2 耐荫 性 强,易 受 日 灼、干 旱 危 害的 播 种苗 以 及 嫩 枝 扦插 和常 绿 树 种 硬 枝 扦插 苗,应 在 高温季节,采取 遮荫 降 温、保 湿 措 施,高温季 节过 后 及 时 撤 除。10.2 灌溉 和 排水 10.2.1 灌溉原则 以 节水为 原 则,根据 苗圃的 自 然、经 济 条 件,合 理 配 置排 灌设 施。10.2.2 灌溉 方 法 应 根据 苗木 类 型、育苗方式、生 长 规 律、苗 龄 等 选 择 喷 灌、滴 灌、渗 灌 等 灌 溉 方法。10.2.3 灌溉时间 10.2.3.1 地 面 灌 溉在 早 晨 或 傍 晚,水 温 与 地 温差 异 较 小。10.2.3.2 土壤 追 肥 后 应及 时 灌 溉。10.2.3.3 苗木移植 完 成 后,应及 时 浇 灌 三 遍 水。即 移植 后 应 马 上 浇 1次 透 水,3天 左右 再浇 一次 透 水,1周 后 第 三 次 浇透 水。苗木 嫁 接 及 秋季 掘 苗前,可 提 前 1 2周 少量灌水。DB11/T 476 2021 11 10.2.3.4 苗木生 长 初 期 幼 苗 小,灌水 宜 少量 多 次;速 生期 灌水量应 大,次 数 可 减 少。10.2.3.5 多数 苗木 应 在霜冻 前 6 8周 控 水;抗寒 性 较 差 的 树 种,应 在 9 10月 控 水,促 进 木 质 化;土壤 上 冻 前 应灌 足冻 水。10.2.4 灌溉 量 根据 树 木 所 处 不 同 时 期、不 同 生 长 阶 段 调 节灌 溉 量,具 体 应 按照 DB11/T 1499执 行。10.2.5 排水 圃地 发 现 有 积 水 立 即 排 除。在 雨 季来 临之 前,重 点 对 播 种 小 苗、常 绿 树及不 耐 涝 的 树 种 做好排 水准备工作。10.3 除草 和 松 土 10.3.1 除草 宜 除 早、除 小、除 了。10.3.2 松土应 全 面、逐 次 加深,不 伤 苗,不 压 苗。降雨、灌 溉 后 应适 时 松土。不 能 松土 的 撒 播 苗,在 床 面 上 撒 盖 细 沙。10.4 降温 10.4.1 幼 苗期苗木 应 在 高温 时 期 采取 遮荫、喷雾 等 降 温 措 施。10.4.2 易 受 日 灼 伤 害的 大 规 格 苗木,可 在 西 侧 和 南 侧 架 遮阳 网、或 涂 白、或 缠 干。10.5 间 苗和定苗 10.5.1 间 苗 对象 当 年 播 种苗 应及 时间 苗,拔 除生 长 过 密、发 育 不 全、受 伤 或 感 染 病虫 害的 幼 苗,使 幼 苗 健壮 且 分 布 均匀。10.5.2 间 苗 时间与 次 数 应 根据 树 种、幼 苗生 长 发 育 状 况 和 培 育 目 的 决 定,分 2 3次 进行:阔 叶树 幼 苗 展 开 3 4个(对)真 叶 时 进行 第 一次 间 苗,第 二 次 与 第 一次 间 隔 10 d 20 d,最 后 一次 定苗 不 宜 过 晚,宜在 幼 苗期的 后 期;针 叶树 幼 苗出 齐 一 月 后 进行 第 一次 间 苗,以 后 根据 幼 苗生 长 情况 进行 第 二、三 次 间 苗和定苗。单位 面积 上 保 留 的 株 数 比 计划产苗 量 多 5%6%。10.6 追 肥 10.6.1 追 肥 次 数、时间 和用肥种 类、用 量,视 树 种、育苗方法和 土壤 肥 力 确 定。10.6.2 宜在 苗木出 现 侧 根时 进行 第 一次 追 肥,在 苗木 封 顶 前 一 个 月左右,停 止追 施 氮 肥,最 后 一次追 肥 不应 迟 于 苗木 高 生 长 停 止 前 半个 月。10.6.3 前期 以 氮 肥和 磷 肥 为 主,后 期 以 磷 钾 肥 为 主。追 施 有 机 肥,腐熟后 方 可 使 用。DB11/T 476 2021 12 10.6.4 城 市 常见 落叶 乔 木 施 肥方法 及 施 肥 量 按照 DB11/T 1184执 行。苗圃常见肥料参见附录 表 B。10.7 整 形修剪 10.7.1 乔 木 修剪 10.7.1.1 针 叶 类 乔 木 宜 疏 剪,坚 持“疏 小、疏 早”的 原 则,在 冬季休眠 期 进行,不 宜 短 截 或 重 剪侧枝。10.7.1.2 阔 叶树 苗,应 保 持 原 树 形,使 主 侧 枝 分 布 均匀,控 制 侧 枝数,及 时 摘 芽除 蘖。用作 行 道 树 的分 枝 点 应 高 于 2.8 m。10.7.1.3 冬季 修 剪,在 当 年的 12月 至 翌 年的 3月 进行,主要 以 整 形 为 主。伤流 严重 的 树 种 可 在 发 芽 后 修 剪。夏季 修 剪,应 以 疏 除 过 密 枝、徒 长 枝 及 根 蘖 等 为 主。10.7.1.4 有 中心 干、层 性 明显 的 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