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1.020 CCS A 22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592022 代替 DB15/359-2001 蒙古语辞 书编纂工 作 原则与方法 Mbongolian dictionary complie work principles and methods 2022-03-25 发布 2022-04-25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359 2022 I 目 次 前言.1 1 范围.2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2 3 术 语和 定义.2 4 辞 书编 纂程 序.4 5 辞 书的 结构 要素.11 参考文 献.16 索引.17 DB15/T 359 2022 1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代替DB15/359-2001 蒙 古语 辞书 编纂 工作 原 则与方 法,与DB15/359-2001 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 编辑 性改 动外,主 要技术 变化 如下:a)增加了“辞 书、条目、索 引”术 语和 定义(见 3.1、3.7、3.10)。b)删 除 了“辞 书正 文、词 类注、专业 注、语 域注、修辞 注、疑 义、例 证出 处、插 图、注 解、同义词、反义 词”术语 和定 义(见 2001 版3.1)。c)增加了“总 则”对辞 书编 撰的一 般程 序进 行了 描述(见 4.1)。d)更 改 了“根 据辞 书篇 幅 大小,收词 多 寡,可分 为 大、中、小 三 种类 型”为“根 据 服务 对象和编纂宗 旨及 社会 需求 来确 定辞书 篇幅。”(见 4.2.2,2001 版4.1.2)。e)更改了“界 定类 型”的表 述方式(见 4.2.3,2001 版 4.1.3)。f)更改了“说 明词 条编 排顺 序”为“说 明辞 书条 目编 排方法”(见 4.3.2,2001 版 4.2)。g)增加了“制 定计 划”一级 条(见 4.4)。h)增加了“组 建编 纂队 伍”和“安 排工 作进 度”两个 条(见 4.5.1、4.5.1)。i)删 除 了“在 质和 量的 辩 证统 一 原则 下 确定 一部 性 质、规 模、服 务对 象相 同 或相 近 的同 类辞书的凡例 为设 计蓝 本”(见2001 版4.5.1 d)。j)增加了“文 本材 料”、“数据化 材料”两 种形 式(见 4.7.2)。k)增加了“语 料库 检索”、“网络 查询”两 种方 式(见 4.7.3)。l)删除了“广 泛收 集资 料,整理检 索”,增 加了“数 据库和 语料 库检 索”(2001 版4.6.3)。m)更 改 了“辞 书最 主要 的 收词 形 式是,一定 规范 形 态的 具 有词 汇 意义 或语 法 意义 的 词,除收录词以外 也要 收词 素、词 组 和词化 的句 子。专 科词 典 还可以 收专 用符 号和 各种 信息载 体”为“辞书 最 主要 的 收词 形式 是,一 定 规范 形 态的 具有 词 汇意 义 或语 法 意义 的词,不同 类 型的 辞书有不同收 词形 式。”,并增 加了示 例(见 4.8.2,2001 版 4.7.2)。n)增加了“形 序”(见 4.11.2)。o)增加了“编 制索 引”(见4.12)。p)增加了“计 量单 位”(见4.13.1 列 项)。q)增加了“专 项检 查”、“统稿”(见 4.14、4.15)。r)增加了“条 目”结构(见5.1.5)。s)删除了“辞 书正 文”结构(见 2001 版5.1.5)。t)更改了 索引。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蒙 古语文 工作 委员 会提 出。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民 族事务 委员 会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蒙古 语文 工作 委员 会、内 蒙古 自治 区蒙 古语 名词术 语委 员会。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达 巴特尔、阿 荣塔 娜、青林、乌日 嘎。本文件 及其 所代 替的 历次 版本发 布情 况为:2001 年首 次发 布为 DB15/359-2001。本 次为 第一 次修 订。DB15/T 359 2022 2 蒙 古语辞 书编纂工 作 原 则与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辞 书编 纂程 序和辞 书结 构要 素。本文件 适用 于蒙 古语 辞书 编纂。其他 工具 书的 编纂 也可参 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1617 辞 书编 纂符 号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91032008 界定 的 以及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文 件。3.1 辞书 endictionary mo 以条目 为单 位,并按 一定 的方式 编排 和检 索的 工具 书。来源:GB/T 19103 2008,3.1,有 修改 3.2 蒙古语 辞书 enmongoliandictionary mo 用蒙古 语解 释、翻 译词 条或 用其他 语言 解释、翻译 蒙古 语词条,并按 一定 方式 编排 和检索 的 工 具 书。3.3 前言 enpreface mo 对辞书 的编 纂意 图、编纂 经过、重大 问题 的说 明等,以及 再版、修 订情 况的 说明。3.4 目录 encatalobueg DB15/T 359 2022 3 mo 按一定 次序 排列,供 检索 的辞书 整体 结构 要素 所在 位置的 部分。3.5 凡例 endictionarry examples mo 关于辞 书内 容、辞书 体例 和检索 方式 的说 明。3.6 词目表 enlexical entry table mo 按一定 方式 编排 词目,供 检索之 用的 部分。3.7 条目 encylopediaarticlp entry mo 词目和 释文、译 文、例证、插图 等相 关内 容组 成的 整体。来源:GB/T 19103 2008,3.2,有 修改 3.8 符号 ensymbol mo 文字以 外的 图形 信息 载体。3.9 插页 en insert mo 穿插在 辞书 中印 有图 表、图片等 的单 页。3.10 索引 enindex mo 辞书中 标明 词目 以及 图表 和主题 等所 在位 置的,供 检索的 部分。来源:GB/T 19103 2008,3.5,有 修改 DB15/T 359 2022 4 3.11 附录 enappendix mo 与辞书 正文 有关 的内 容或 延伸、补充 正文 的参 考资 料。3.12 后记 enpostscript mo 对辞书 编纂 经过 和出 版工 作的说 明或 评价 作者 的短 文。4 辞书编 纂程 序 4.1 总则 辞书编 纂一 般包 括选 题、定名、制订 计划、组 织工 作、搜 集资 料、设计 体例、选词、收 词、编 写 条目、编 排条 目、编制 索引、编制 附录 以及 专项 检查 和统稿 等程 序。4.2 选题 4.2.1 限定时 空 限定所 编辞 书的 时间 范围 和空间 范围 时,纵向 应解 决好一 般时 间和 特殊 时间 的关系,横 向应 处 理 好普遍地 域和 特殊 地区 的关 系。如:蒙古 语 辞 典、卫 拉特 方言 词典 等。4.2.2 选定规 模 根据 服 务对象 和编 纂宗旨 及社会 需求来 确定 辞书篇 幅。大 型辞书 为500 万字 或10万条 以上的;中型辞书 为100 万至500万字或3 万 至10万 条的;小 型辞 书 为50 万至100万 字或1万 至3万 条的;微 型辞 书 为50万字以 下或1万 条以 下的。4.2.3 界定类 型 主要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进行 类型划 分。a)从名与 物的 关系 上辞 书可 分为:1)语文词 典;2)专 科词 典;3)综 合性 词典。b)从涉及 语种 的关 系上 辞书 可分为:1)单 语词 典;2)双 语词 典;3)多 语词 典。c)从介质 的类 别上 可分 为:1)纸 质辞 书;2)电 子辞 书。4.2.4 辞书的 主要 形式:DB15/T 359 2022 5 文字词 典;图表词 典;图解词 典;电子词 典。4.3 定名 4.3.1 辞书名 称 应语 词精 炼,主 题明确,特点 突出。既不 涉及不 必要的 细节,也不 遗漏任 何必要 的 附加信息。4.3.2 辞书名 称应 由 几 个尽 可能 短的词 和词 组组 成,并从 一般到 具体 的顺 序表 述辞 书的特 征:a)指出该 辞书 所属 领域;b)标明辞 书的 规模;c)揭示辞 书的 内涵;d)说明辞书 词 目与 释文 所涉 及语言;e)说明辞书 词 目单 位;f)说明辞 书条 目编 排方 法;g)指明辞 书的 服务 对象;h)表述辞 书的 特征;i)说明收 词年 代。4.4 制订计 划 制订编 纂计 划是 建立 在调 查研究 和辞 书特 征的 基础 上,并 对辞 书编 纂工 作进 行 全面规 划和 整体 安 排。编纂计 划要 细化、合 理化、数字 化,落实 到每 一个 阶段、每一 个人 的分 工。4.5 组织工 作 4.5.1 组建编 纂队 伍 辞书编 纂队 伍应 务实 精干,宜确 定主 编。编纂 人员 应了解 所编 辞书 的编 纂目 的、规 模、涉及 语 种 以及文献 范围,掌 握辞 书编 纂知识,熟 悉数 据库 和语 料库。还应 具备 下列 条件:严谨的 学术 作风;较高的 专业 水平;较好的 文字 表述 能力 和语 文知识;良好的 团队 合作 精神。4.5.2 安排工 作进 度 辞书编 纂计 划应 包括 以下 内容:DB15/T 359 2022 6 工作计 划;工作程 序;参编人 员的 职责 分工;经费使 用预 算和 开支 内容。4.6 设计体 例 4.6.1 总则 4.6.1.1 辞书的 体例设 计以 拟定辞 书编写 的基本 规定 和格式 为目的,是提 高辞 书质量、功能、作 用 以及编纂 工作 能够 顺利 进行 的基本 保证。4.6.1.2 设计先 于编写,严 格遵守 体例设 计,并 按其 细则编 写词条。凡 能 照办 的一律 照办,不能 照 办或照办 后影 响辞 书整 体质 量的方 可修 改 体 例。4.6.2 设计方 式 辞书的 体例 设计 有以 下 几 种方式:由作者 自编 自定;由作者 提交 初稿,出 版部 门修订 后实 施;由作者 和出 版部 门共 同协 商,全 体编 纂人 员讨 论通 过后实 施。4.6.3 编写体 例文 件 草拟 辞 书体 例文 件时 应做 到 缜密、周 详、具体、平 衡。还 应考 虑如 下 内 容:编纂宗 旨;词目的 选词 范围;收词的 原则;词条的 分级 和字 数;词目的 附带 信息;注音方 法;释文说 明;例证的 提供 种类 和原 则;DB15/T 359 2022 7 图表的 选用 原则,包 括插 图、附 表种 类和 插页 编排 方式等;词条的 编排 原则 和方 法;索引说 明;符号用 法:缩略语 用法;附录的 设置 原则。4.6.4 征求意 见 先在全 体编 纂人 员中 进行,在充 分讨 论修 改的 基础 上再印 发有 关部 门、大专 院校、科研 单位、出 版部门及 专家 学者 读者 征求 意见。可印 发征 求意 见单(表格)便于 对 意见 的综 合整理 和利 用。4.6.5 试编条目 选择不 同类 型的 条 目 试写 释文,再 经过 讨论 修改、定 稿,作为 编写 同类 条 目 的 样板是 每个 辞书 所 应进行的 重要 环节。这 样做 是为了 使编 纂人 员熟 悉体 例,并 将规 定落 实到 具体 条目上,以 便统 一 认 识,协调工作,避 免分 歧和 返工。也有 助于 检验 体例,便 于补充。4.6.6 确定体 例 体例文 件是 全体 编纂 人员 遵守的 文献,不 应 以 任何 理由更 改。4.7 搜集资 料 4.7.1 总则 搜集资 料是 着手 编纂 辞书 的标志,它贯 穿于 辞书 编 纂的全 过程。搜集 资料 应 在所编 辞书 的学 科、时空范围 和规 模之 内进 行,还 应考 虑其 类型 和方 式等 因素。4.7.2 资料类 型 形式上 可划 分为 以下 几种:文本材 料;口语材 料;图表材 料;音像材 料;数据化 材料。4.7.3 资料搜 集方 式 一般包 括以 下 几 种方式:蓝本搜 集;DB15/T 359 2022 8 文献摘 录;语料库 检索;网络查 询;统计分 析;调查研 究;访问采 录;翻译(除特 殊情 况外 一般 不用翻 译资 料);混合方 式。4.8 选词 4.8.1 选词原 则 根据辞 书的 性质、类 型、规模和 服务 对象 进行 选词。4.8.2 选词范 围 在辞书 选词 原则 的指 导下 根据规 定文 献、使用 对象、学科 和专 业领 域、语种 形式和 文种 形式、时 代划分和 地域 限定 来规 定辞 书的选 词范 围。4.8.3 选词方 法 根据辞 书的 选词 原则,在 规定的 范围 内选 词时 可采 用以下 几种 方法:数据库 和语 料库 检索;用概念 体系,分 级划 层;追本溯 源,截流 寻派;系统配 套;使用频 率;汇总选 目,查漏 补缺;凭借语 感。4.9 收词 DB15/T 359 2022 9 4.9.1 收词原 则 辞书要 根据 拟收 对象 的科 学性、实用 性、普 遍性、规范性、统 一性、稳定 性、系统 性、时 代性 等 来规定收词 原 则。4.9.2 收词形 式 辞书最 主要 的收 词形 式是,一定 规范 形态 的具 有词 汇意义 或语 法意 义的 词,不同类 型的 辞书 有 不 同收词形 式:字或词 素;词;词组;固定短 语;专用符 号;字符段;其他。4.9.3 编写词 目表 在 编纂 工作 全面 铺开 前 要 编写一 个按 一定 排列 方式 编排的 全部 收词 表。4.10 编写条目 4.10.1 统一格 式 规范编 纂行 为和 统一 行文 格式,有利 于词 目的 附带 信息、词目 的不 规则 变形、词目 的注 音、词 目 的定义和 义项、词目 的搭 配 关系、词 目的 语义 关系、词 目的例 证以 及修 辞、使 用 符号、注 释等 的统 一规 范。4.10.2 统一用 语 编 纂辞 书要 坚持 名词 术语 的统一 和异 名、异译 的统 一。4.10.3 统一文 体 辞书有 独特 的文 体,所以 应按照 辞书 的文 体来 统一 条 目的 编写。如:a)主谓结 构(不分 段):1)词 目是 省略 了的 主语;2)释 文是 扩展 了的 谓语,释文一 般是 由省 略主 语的 谓语基 本部 分组 成,有 时 也是由 多层 动 宾扩展部 分组 成。b)开宗明 义,开门 见山,直 接解答 问题;c)只提供 与词 目直 接有 关的 内容;d)语言纯 朴、准确、精 炼。4.10.4 统一条 目文 字量 对同类 同级 词条 释文 规定 相应的 文字 量。4.10.5 统一交 叉条 目 DB15/T 359 2022 10 交叉词 条 应 通过 合并、分 工、呼 应等 方法 统一 处理。4.10.6 合理设 置插 图 设置插 图时,根 据辞 书的 性质,因书 而宜;以 科学 性为本,讲 究艺 术性 和补 充释文 所不 及的 内 容 是设置插 图的 宗旨。4.11 编排条 目 4.11.1 字母序 辞书的 字母 序 主 要有 以下 几种:按字母 顺序 编排 条 目;按词的 结构 成分 编排 条 目;按词尾 编排 条目;其他。4.11.2 形序 按 词目 的形 体结 构编 排。如 根据 汉字 的部 首、笔画及 四角 号码 顺序 等。4.11.3 义序 辞书的 义序 主要 有以 下 几 种:按学科 分类 编排 条目;按概念 体系 编排 条 目;按义群 关系 编排 条 目;其他。4.12 编制索 引 根据辞 书的 编纂 宗旨 和条 目编排 的不 同来 编制 不同 类型的 索引。如形 序索 引、字母序 索引,以及 同序索引、异 序索 引等。4.13 编制附 录 根据辞 书的 编纂 宗旨,便 于查阅、检 索的 内容 可用 附录的 形式 列入 辞书。辞 书的附 录,应是 正文的延伸或 补充 的部 分。4.13.1 附录的 种类 辞书的 附录在 内容 上 应与 辞书的 正文密 切相 关,不 同的辞 书可依 据正 文内容 设置不 同种类 的附 录。常见的 附录 有以 下 几 种:历史年 表;DB15/T 359 2022 11 语言文字 材 料;大事记;计量单 位;统计资 料;参考文 献;重要人 名和 地名;各种名 称和 术语;换算表;符号标 记;其他。4.13.2 附录的 形式 一般采 用图 表形 式。4.14 专项检 查 大型辞 书或集 体编 纂的辞 书中的 专项检 查工 作是必 不可少 的一个 要素 环节,一般由 专人分 头进 行。它包括 对词 目的 正字 法,注音的 正确 率、例证 的出 处、插 页插 图的 说明、索 引的页 码以 及交 叉 条 目、参见系统 等内 容方 面的 专门 检查是 减少 辞书 错误 的有 效方法。也 是贯 彻辞 书编 纂宗旨 的必 要措 施。4.15 统稿 统一体 例、审读 条目 是对 辞书稿 件进 行的 最后 一体 化集中 处理 的过 程,一般 由主编 或副 主编 以 及 聘请相关 专家 进行。它 的目 的是辞 书在 形式 和内 容的 统一和 一致 性。是保 证辞 书质量 不可 缺少 的程 序。5 辞书的 结构 要素 5.1 整体结 构 5.1.1 前言 5.1.1.1 位置:全书 开头。5.1.1.2 近义词:序、序 言 出版 说明。5.1.1.3 补充说 明:再 版或 修订时 如需加 新的前 言,主要说 明修订 情况和 修订 部分的 说明,一般 可 保留旧的 前 言。DB15/T 359 2022 12 5.1.2 目录 5.1.2.1 位置:前言 之后,另 起一 页。5.1.2.2 近义词:目次 总 目。5.1.2.3 补充说 明:不属 于辞 书结 构要素 的内 容不 应列 入目 录之内。5.1.3 凡例 5.1.3.1 位置:目录 之后,另 起一 页。5.1.3.2 近义词:说明 编纂 法。5.1.3.3 补充说 明:辞 书的 凡例对 读者检 索词条、理 解内容 有重要 意义。其中 包括:词条数、涉 及 范围、排 检方 法、义项 分立、参见 标注、各 种符 号、引用著 作和 书籍 版本 评介、译名 原则、外 文 夹 注、历史纪年 用法、资 料截 止期 限等内 容。5.1.4 词目表 5.1.4.1 位置:凡例 之后,正 文之 前。5.1.4.2 近义词:检字表、查 字表、检 索表、排检 法、检字 索引。5.1.4.3 补充说 明:词目 表是 辞书 整体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1.5 条目 5.1.5.1 位置:词 目 表之 后,索引 之前。5.1.5.2 补充说 明:辞书 正文 内容 参见本 文件 的条目 结构(5.2)。5.1.6 插页 5.1.6.1 位置:置于 辞书 所需 位置。5.1.6.2 补充说 明:插页 是辞 书整 体结构 中的 可选 要素。5.1.7 索引 5.1.7.1 位置:辞书 正文 之后,附 录之前。5.1.7.2 近义词:词目索引。5.1.7.3 补充说 明:索 引是 辞书整 体结构 中的可 选要 素,索 引可划 分为同 序索 引和异 序索引、单 序 索引和多 序索 引。5.1.8 附录 5.1.8.1 位置:索引 之后,后 记之 前或辞 书最 后。5.1.8.2 近义词:附件 5.1.8.3 补充说 明:附录 是辞 书整 体结构 中的 可选 要素,小 型辞书 可不 设附 录。5.1.9 后记 5.1.9.1 位置:全书 最后。5.1.9.2 近义词:后语、跋。5.1.9.3 补充说 明:后 记是 辞书整 体结构 中的可 选要 素,后 记的内 容要比 前言 简单,而且在 内容 上 要与前言 有所 分工。DB15/T 359 2022 13 5.2 条目结构 5.2.1 词目 5.2.1.1 位置:条目 开头,纵 向顶 格。5.2.1.2 印刷约 定:黑体,竖 排。5.2.1.3 近义词:字头 条头 主条 副条。5.2.1.4 补充说 明:指 辞书 释义、译义和 注释的 对象。除描 写词典 外在选 词范 围、选 词原则 和词 目 分级的指 导下 一个 语言 单位 只选用 一个 词目 形式。5.2.2 注音 5.2.2.1 位置:置于 词目 之后,释 义和译 义之 前。随正 文竖 排。5.2.2.2 印刷约 定:白体,横 排。5.2.2.3 补充说 明:指对 词目 用特 定的符 号或 方法 标注 读音。注音 是辞 书条 目结 构中 的可选 要素。5.2.3 词类注 5.2.3.1 位置:置于 注音 之后,无 注音要 素时 应在 词目 之后。5.2.3.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置于词 类注 符号 之中。5.2.3.3 补充说 明:指词 目在 语法 的分类。词 类注 是辞 书条目 结构 中可 选要 素。5.2.4 专业注 5.2.4.1 位置:置于 词类 注之 后,释义和 译义 之前。无 注音、词类 注要 素时 应在 词目 之后。5.2.4.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置于专 业注 符号 之中。5.2.4.3 补充说 明:指词 目在 学科 和专业 领域 中的 分类。专 业注是 辞书 条目 结构 中的 可选要 素。5.2.5 语域注 5.2.5.1 位置:置于 专业 注之 后,释义和 译义 之前。无 注音、词类 注、专业 注要 素时 应在词 目之 后。5.2.5.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置于语 域注 符号 之中。5.2.5.3 补充说 明:指词 目在 特定 的社会 环境 中的 分类。语 域注是 辞书 条目 结构 中的 可选要 素。5.2.6 修辞注 5.2.6.1 位置:置于语 域注 之后,释义和 译义之 前。无注音、词类 注、专 业注、语域 注要素 时应 在 词目之后。5.2.6.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置于修 辞注 符号 之中。5.2.6.3 补充说 明:指词 目在 修辞 语境中 的分 类。修辞 注是 辞书条目 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2.7 释义 5.2.7.1 位置:置于 修辞 注之 后,无注音、词 类注、专 业注、语域 注、修辞 注要 素时 应在词 目之 后。5.2.7.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5.2.7.3 补充说 明:指 词目 含义或 概念的 解释。释义 是辞书 条目结 构中的 可选 要素,解释词 典用 此 要素,对 照词 典一 般不 用释 义;除 专业 词典 外不 分段。5.2.8 译义 DB15/T 359 2022 14 5.2.8.1 位置:在修 辞注 之后,无 注音、词类 注、专业 注、语域注、修 辞注 要素 时应 在词目 之后。5.2.8.2 印刷约 定:白体,竖 排,其他文 种遵 循各 自的 书写 习惯。5.2.8.3 近义词:翻译、对译。5.2.8.4 补充说 明:指 词目 含义或 概念的 翻译。译义 是辞书 条目结 构中的 可选 要素,译义可 以用 一 种文字,也可 以用 两种 文字 或多种 文字。5.2.9 例证 5.2.9.1 位置:置于 释义 或译 义之 后。5.2.9.2 印刷约 定:白体,变 体,竖排,其他 文种 遵循 各自 的书写 习惯。5.2.9.3 近义词:用 例、撰 例。5.2.9.4 补充说 明:指 词目 含义、用法、根据。例证 是辞书 条目结 构中的 可选 要素,小型词 典和 名 词术语词 典一 般不 设此 要素。5.2.10 例证出 处 5.2.10.1 位置:置于 例证 之后。5.2.10.2 印刷约 定:白体,置 于括 号之中。5.2.10.3 补充说 明:指明 例证 来源 和时间。例 证出 处是 辞书 条目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2.11 插图 5.2.11.1 位置:置于 有关 条目 范围 内或页 边靠 近相 关内 容之 处。5.2.11.2 印刷约 定:除图 解词 典外,插图 在辞 书篇 幅中 的比 例一般 不超 过文 字内 容 的10%。5.2.11.3 补充说 明:指插 入条 目释 文或译 文中 补充 说明 其内 容的各 种图 片和 表格。插 图是辞 书 条目结构中的 可选 要素。5.2.12 注解 5.2.12.1 位置:置于 需加 注释 予以 说明的 内容 之后。5.2.12.2 印刷约 定:白体、变 体,变体置 于括 号之 中,其他 文种遵 循各 自的 书写 习惯。5.2.12.3 补充说 明:指释 文或 译文 的补充 内容。注 解是 辞书 条目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2.13 信息框 5.2.13.1 位置:置于 有关 条目 范围 内或页 边靠 近相 关内 容之 处。5.2.13.2 印刷约 定:白体,应 有别 于释文 和释 义、译义。5.2.13.3 补充说 明:指条 目相 关内 容的方 框或 多种 框。信息 框是辞 书条 目结 构中 的可 靠要素。5.2.14 符号 5.2.14.1 位置:置于 需加 符号 予以 说明的 要素 之前 或之 后。5.2.14.2 印刷约 定:采 用GB/T 11617 中 的各 类符 号。5.2.14.3 补充说 明:按文 字以 外的 各种图 形和 信息 载体。符 号是辞 书条目 结 构中 的可 选要素。5.2.15 同义词 5.2.15.1 位置:置于 例证 出处 之后(空一 个字 符)。DB15/T 359 2022 15 5.2.15.2 印刷约 定:黑体(比 词目 小一号)。5.2.15.3 补充说 明:指意 义相 同或 相近的 词。同义 词是 辞书 条目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2.16 反义词 5.2.16.1 位置:置于 同义 词之 后,无同义 词要 素时 应在 例证 出处之 后。5.2.16.2 印刷约 定:黑体(比 词目 小一号)。5.2.16.3 补充说 明:指意 义相 反或 对立的 词。反义 词是 辞书 条目结 构中 的可 选要 素。5.2.17 参见条 5.2.17.1 位置:置于 注音 之后 或释 义、译 义之 后。5.2.17.2 印刷约 定:白体,置 于参 见符号 之后。5.2.17.3 补充说 明:指相 关条 目间 指引或 参阅 说明 或指 示。参见条 是辞 书条目 结 构中 的可选 要素。DB15/T 359 2022 16 参考文 献 1 蒙古 语辞 典 内蒙 古人 民出版 社 1999 年版 2 蒙汉 词典 内 蒙古 人民 出版社 1977 年版 3 汉蒙 词典 民 族出 版社 2004 年版 4 辞书 研究 刊 物 5 现代 汉语 词典 商 务印书 馆 1996 年版 6 语言 学百 科词 典 上海辞 书出 版社 1993 年版 7 专科 辞典 学 扬祖 希、徐 庆凯 著 四川 辞书 出 版社 1991 年版 8 词典 学概 论 拉 兹古斯 塔主 编 商务 印书 馆 1983 年版 9 词典 论 黄建 华著 上海辞 书出 版社 1987 年版 10 词 典学 概论 胡 明 扬等著 中 国人 民大 学出 版 社:1982 年版 11 现 代词 典学 教程 李开著 南 京大 学出 版社 1990 年版 12 辞 书编 纂经 验荟 萃 上海 辞书 出版 社 1992 年版 13 GB/T 191032008 辞 书编纂 的一 般原 则与 方法 DB15/T 359 2022 17 索 引 A 安排工 作进 度.4.5.2 B 编写词 目表.4.9.3 编写条 目.4.10 编排条 目.4.11 编制索 引.4.12 编制附 录.4.13 编写体 例文 件.4.6.3 C 辞书编 纂程 序.4 辞书的 主要 形式.4.2.4 辞书的 结构 要素.5 词目表.5.1.4 插页.5.1.6 词目.5.2.1 词类注.5.2.3 插图.5.2.11 参见条.5.2.17 D 定名.4.3 F 附录的 种类.4.13.1 附录的 形式.4.13.2 凡例.5.1.3 附录.5.1.8 符号.5.2.14 反义词.5.2.16 G DB15/T 359 2022 18 规范性 引用 标准.2 H 后记.5.1.9 L 例证.5.2.9 例证出 处.5.2.10 M 目录.5.1.2 Q 前言.5.1.1 确定体 例文 件.4.6.6 S 术语和 定义.3 设计体 例.4.6 设计方 式.4.6.2 试编条 目.4.6.5 搜集资 料.4.7 收词.4.9 收词原 则.4.9.1 收词形 式.4.9.2 索引.5.1.7 T 统稿.4.1.5 统一格 式.4.10.1 统一用 语.4.10.2 统一文 体.4.10.3 统一条 目文 字量.4.10.4 统一交 叉条 目.4.10.5 条目.5.1.5 条目结 构.5.2 DB15/T 359 2022 19 同义词.5.2.15 J 限定时 空.4.2.1 界定类 型.4.2.3 X 选题.4.2 选定规 模.4.2.2 选词.4.8 选词原 则.4.8.1 选词范 围.4.8.2 选词方 法.1.8.3 修辞注.5.2.6 信息框.5.2.13 形序.4.11.2 Y 义序.4.11.3 语域注.5.2.5 释义.5.2.7 译义.5.2.8 Z 总则.4.1,4.5.1,4.7.1 制订计 划.4.4 组织工 作.4.5 组建编 纂队 伍.4.5.2 征求意 见.4.6.4 资料类 型.4.7.2 资料搜 集方 式.4.7.3 字母序.4.11.1 专项检 查.4.14 整体结 构.5.1 DB15/T 359 2022 20 专业注.5.2.4 注音.5.2.2 注解.5.2.12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