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下园参移栽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560-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66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560 2021 林下园参 移 栽生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ransplanting of Garden Ginseng in Forest 2021-12-30 发布 2022-01-30 实施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1/T 3560 202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选地.2 4.1 位置.2 4.2 气候 条件.2 4.3 土壤 条件.2 4.4 林地 条件.2 5 苗 栽培 育.3 5.1 整地.3 5.2 种子 准备.3 5.3 播种.4 5.4 田间 管理.4 5.5 起苗 与分 级.5 6 林 地移 栽.5 6.1 移栽 时间.5 6.2 移栽 方法.5 7 栽 后管 理.5 7.1 除草.5 7.2 病虫 害防 治.5 7.3 鼠害 防治.5 8 采 收及 贮藏.6 8.1 采收.6 8.2 运输.6 8.3 贮藏.6 附录A(资 料性)人 参的 生物学 生态 学特 性.7 附录B(资 料性)人参 常 见病虫 害 特 性及 防治 措施.8 DB21/T 3560 2021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 文件 由辽 宁省 林业 和草 原局提 出并 归口 管理。本 文件 起草 单位:辽 宁生 态工程 职业 学 院、清 原山 源中药 材种 植专 业合 作社。本 文件 起草 人:张梅 春、田霄、梁君、邰龙 梅、任 玲、苏 木丽、张明 磊、张新 山、张鹤、赵鑫、王阜郡、马 福刚、张宝 艳、李晶晶、康桂 华、孟 玥、付杨、孙 业亮、朱晓 岩、刘雷、吴 欣然、李 红 德、张珊珊、赵晓 光、柴志 茹、王英霞、李 国栋、祝 君、张莹、张洪 伟。本 文件 发布 实施 后,任何 单 位和个 人如 有问 题和 意见 建议,均可 以通 过来 电和 来 函等方 式进 行反 馈,我们将 及时 答复 并认 真处 理,根 据实 际情 况依 法进 行评估 及复 审。归 口 管 理 部 门 通 讯 地 址:辽 宁 省 林 业 和 草 原 局(沈 阳 市 和 平 区 太 原 北 街2 号),联 系 电 话:024-23448927。本文件 起草单 位通 讯地址:辽宁 生态工 程职 业学院(沈阳 市苏家 屯区 枫杨路186 号),联系 电话:15840505930;清原 山源 中 药材种 植专 业合 作社(抚 顺市清 原县 南山 城镇),联系电 话:13904139192。DB21/T 3560 2021 1 林 下园参 移栽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 林 下园 参 移 栽生产 的术 语和 定义、选 地、苗 栽培 育、林地 移栽、栽 后 管理、采收及 贮藏等 技 术 内 容 和要求。本 文件 适用 于辽 宁省 范围 内 林下 园参 移栽 生产。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 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 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环 境空 气质 量标 准 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 6941 人 参种 子 GB 6942 人 参种 苗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标 准 GB/T 22531 野 山参 繁衍 护 育操作 规程 GB/T 22533 鲜 园参 分等 质 量 GB/T 34789 人 参优 质种 植 技术规 程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 使用准 则 LY/T 2474 移山 参生 产技 术规范 DB21/T 1381 无 公害 人参 生产技 术规 程 DB21/T 706 森 林经 营技 术 规程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园参 移 栽 pahuo ginseng 园 参幼 苗移 栽于 林下 自然生 长或 在国 家林 地管 理规定 允许 条件 下进 行人 工生产 管理 的人 参。3.2 人参 芦 rhizome of ginseng 人参主 根上 部的 根茎,上 面留有 地上 茎留 下的 生长 痕迹和 次年 人参 生长 的 越 冬芽。3.3 DB21/T 3560 2021 2 人参 艼 asventitious roots of ginseng 生长于 根茎 上的 不定 根。3.4 人参芦 头 root of ginseng 人参 近 地面 处残 留的 根茎 凸起部 分 的 俗称。3.5 人参芽 苞 dormant Bud of ginseng 人参芦 头上 的越 冬芽。4 选地 4.1 位置 交通便 利、周 边无 工业 生 产等污 染区、水源 充足,平地或 是缓 坡地。空气 质 量符合GB 3095 的规 定,水源符 合GB 5084 的 规定。4.2 气候 条件 人参 喜 冷凉湿 润气 候,年 平均气 温1 7.5,10 的有 效积温1300 2400;生长 期大气湿 度70%左 右;无霜 期90 d150 d;年 降 水量500 mm 3000 mm,全 年日 照 时数2300 h 以上。4.3 土壤 条件 4.3.1 育苗 土壤 园参育 苗地选 择农 业用地 或缓坡 耕地,要求 有机质 含量1.5%以 上的 腐殖土,土壤pH5.56.5。质地疏松、土 壤肥 沃,地下 水位低、排 水良 好的 沙壤 土为宜。具体 按GB/T 34789 的规 定执 行。4.3.2 移 栽土 壤 适宜的 土壤为 棕色 森林土,土层 深厚,土壤 有机质 含量3%以上,腐殖 质 含量10%左右,具有 良好 的土壤团 粒结 构,pH值5.5 6.5。具体 按GB 15618的规定 执行。4.3.3 坡 度坡 向 坡 度25,坡向 以 东、南、北 三个 坡向 为宜。4.4 林地 条件 DB21/T 3560 2021 3 林地条 件按DB21/T 706 的 规定执 行。选择 以 柞树、椴 树、槭树等 为主 的 阔 叶林、针 阔混交 林、落叶 松针 叶纯 林、林 木分 布较 均匀,林 下有适量 灌木 和草 本植 物。郁闭度0.6 0.8。5 苗 栽培 育 5.1 整地 5.1.1 翻耕 园参育 苗地 选 好后,秋播 前进行3 次土 壤翻耕,翻 耕 深度15 cm左右。分 别于 春季5月上 旬 清 理杂草或枯萎 作物 后 翻耕 土壤,7 月下旬 第二次翻 耕 并作 压 草处理,10月 上中 旬播种 前 第三 次翻 耕,做 到土 地平整、疏松。5.1.2 作 床与 土壤 处理 结合 第 二次 翻耕 时施 用氯 吡硫磷(毒 死蜱)颗 粒 灭 虫,用 量12 g/m215 g/m2。结合 第三 次 翻 耕进行土壤 消毒,用 生石 灰或 硫酸铜 加96%3-羟基-5-甲 基异恶 唑(恶霉 灵)按1:1比例 配制0.01%药 液,均匀喷施 于育 苗地 后翻 耕、耙细。按照床 底宽1.5 m,床面 宽1.2 m,床高15 cm20 cm的规格 做床,床间 留0.5m 宽的作 业道。要求 床面平整,无 草根 石块。5.1.3 施肥 结合作 床每 平方 米施 用生物 菌肥 1kg 1.5 kg,同 时施入 高效 复合 肥“猪粪+饼肥”每 亩 3000kg。5.2 种子 准备 5.2.1 采 种与 调制 5.2.1.1 采种 选择4a 5a 生、茎 杆粗 壮、结籽多 且较 饱满、无病 虫 害的健 壮 园 参母 株。种 果 完全 红 透、成 熟时(七月末八 月初)采收。去除 病 损的果 实,选 留优 良的 果 实。种子 标准 达到GB 6941 人参种 子二 等以 上要 求。5.2.1.2 脱粒 采收后,用清水搓洗,淘洗除去 果皮果肉及瘪粒,涝出后 晾晒达到种皮微 干。然后,放 入50mg/m3的赤霉 素溶 液浸 泡24h,捞 出后 用 清水 冲洗 干净,沥 干水份。5.2.1.3 选种 DB21/T 3560 2021 4 种子品 种选择 大马 牙或二 马牙。选择优 良 的、无异 味、黄 白色的 种子,干籽 千粒重20g以 上,鲜 籽千粒重40g 以上,种 子纯 度99%以 上。具体 按GB/T 22531 的规 定 执 行。5.2.1.4 种子 消毒 用20%(E)-2-2-6(2-氰 基 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 氧基 丙烯 酸甲 酯(嘧菌酯)包 衣剂 进行包衣,包衣 后将 种子 摊开 晾晒至 包衣 剂不 掉颜 色备 用。5.2.2 种 子催 芽 按GB/T 22531 的 规定 执行。5.3 播种 5.3.1 播 前处 理 取出 催 芽处理 的种 沙 混合 物,过 筛去除 河沙,重新 混湿润 的细河 沙(湿度60%),比 例为人 参种 子与河沙 按体积 比1:3 拌匀,温度保 持在10 20,每隔48 h翻动1次,当 种 子裂口率95%以上时 准备播种。5.3.2 播 种时 间 春播时 间一 般选 择在 春季 4 月份,土 层化 冻 15cm 以 上,地 表温 度 5 以上;秋播时 间应 选 择 10月中、下旬。5.3.3 播 种方 法 采用等 距点 播或 条播,少 有撒播。一 般株 行距 为2cm 3cm 5cm。播 种量15g 20g/m2。播种 深度为3cm 5cm,覆 土厚 度为3cm 4cm,及时 震压。秋 播 后需进 行保 湿防 寒覆 盖,一般可 覆盖 松针 或稻 草。5.4 田间 管理 5.4.1 搭 荫棚 在 园参 育苗 地搭 设棚 架,伏天覆 薄膜 和遮 阳网,遮 阳网透 光率75%。5.4.2 除 草与 追肥 及时除 草,整个 生长 期见 草就除,保 证人 参苗 健壮 生长。追肥 采用 沟 施 和撒 施,每 平方 米 施 人参专用肥0.1 kg 0.15 kg、生物 菌肥1kg、二 胺0.1kg、硫酸钾0.05kg。5.4.3 病 虫害 防治 DB21/T 3560 2021 5 主要防 治立 枯病、黑 斑病、灰霉 病、疫病、锈 腐病。具体 见附 录B。5.5 起苗 与分 级 九月末 至十 月上 旬起 苗,起苗深 度20cm 左 右,用专 用镐小 心刨 出,要下 镐深,轻抖 落,注意 保 护 参须。挑 选形 好、芽 苞 大、皮嫩、浆足、芦 长、须芦 完整、须毛 完整、无 病虫 害的参 苗,作为 移栽 用 苗。参苗挑 选后及 时移 栽,以 免长时 间放置 造成 脱水。运输过 程中要 保湿,防止 伤热。分级标 准 按GB 6942的规定 执行。6 林 地移 栽 6.1 移栽 时间 移 栽分 为春栽 和秋 栽。春栽 在4月 中、下 旬(土 壤化冻 后,芽 孢萌 动前)进行;秋栽 在10月 中下 旬至结冻 前进行,宁晚 勿早。具体 按 LY/T 2474 执行。6.2 移栽 方法 林下清理 杂灌,具体 按DB21/T 706 的 规定 执行。穴植,株行 距10 cm(1015)cm,穴 深15cm,将1a 生 苗栽 顶 芽朝 坡下摆 放于穴 内,每穴1株。然 后 覆土,厚度为 覆盖 顶芽3cm 5cm。之后 再覆 一层枯落树叶,厚度 以 不露 土为 宜。7 栽 后管 理 7.1 除草 从6月 初开 始,每半 月除 草1次,整个 生长 期除 草34 次。7.2 病虫 害防 治 林下 人 参病 虫害 防治 以物理 防治、生物 防治 为主,农药的 使用 应符 合NY/T 393 及中 华人 民 共 和国 农业部公 告第199 号的 要求,禁止使 用化 学合 成制 剂。7.2.1 病 害防 治 2a 生以 上人 参易 受立 枯病、黑斑 病、灰霉 病危 害,其发病 特性 及防 治措 施 见 附录B。7.2.2 虫 害防 治 主 要防 治蝼蛄、地 老 虎、金 针虫、蛴螬,其 危 害状 见 附录B。主要 采用 黑 光灯等 人工诱 杀成 虫的 方法。7.3 鼠害 防治 DB21/T 3560 2021 6 7.3.1 机 械方 法 设地箭 射杀、地 筒勒 杀或 捕鼠器 捕捉 等。7.3.2 毒 饵诱 杀法 于每年 早春 用0.25 mg/kg 雷公滕 甲素 每公 顷投 药600g 1500g,条 距10 m 20 m 投放1 堆,每堆5g10g。如果15d后 仍有 鼠害 活动,需补 充吃 完的 饵剂,根据 鼠害 的密 度高 低增 减投饵 量。投药 后 应 设 立 相应警示 标志。8 采收 及 贮藏 8.1 采收 移栽4a 以上、达 到产 品要 求时方 可采 收。适宜 采收 时间 为7月 9月。采 收时 挖土深 度 不 超过20 cm,采后将 挖掘 坑填 平复 原。8.2 运输 运输的 交通 工具 应清 洁、卫生、干燥、无 异味;运 输时应 防雨、防 潮、防曝 晒,小 心轻 放;严 禁 与有毒、易污 染物 品混 装、混运。具体 按GB/T 22533 的规定 执行。8.3 贮藏 采收的 人参 阴干,贮藏 于 清洁卫 生、通风、无 异味 的 阴凉 干燥 库房 中,库房 内温度05,相 对湿度60%以 上,并定 期检 查,及 时倒 垛。具体 按GB/T 22533 的 规定 执行。DB21/T 3560 2021 7 A A 附 录 A(资料 性)人参的 生物 学生 态学 特性 A.1 生物学 特性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伞 形目 五加 科人参 属多年 生草 本植 物。它 生 长于北 纬33 48 之间的 海拔 数百 米的 以红 松为主 的针 阔混 交林 或落 叶阔叶 林下。人参主 根高30 cm 60 cm,圆柱 形或 纺锤 形;茎直 立,圆 柱形,不 分枝;复 叶掌状,小 叶3 5 片;有小叶 柄,小 叶片 椭圆 形 或微呈 倒卵 形;开 伞形 花 序单一 顶生 叶丛 中,小 花 梗长约0.5 cm;浆 果扁 圆形,成熟时 鲜红 色,内有 两粒 半圆形 种子,花 期5 月6 月,果 期6 月9 月。它产 于中国 东北、朝 鲜、韩 国、日本、俄罗 斯东 部。人参是 中国 一类 保护 植物。根味 甘、微 苦、性温,具有调 气养 血、安神 益智、生津 止咳、滋补 强 身之功效,被 誉为“百 草之 王”。主要 含10 多种 人参 皂甙,以及 人参 快醇、-榄香烯、糖 类、多种 氨基酸和维 生素 等。A.2 生态学 特性 A.2.1 温度 年平均 气温1 7.5,10 的有 效积 温1300 2400;1月 平均 温 度-11-18,7月8 月平均 温度20 23.5 的气 候条 件下,无 霜期90 d150 d,耐寒 性 强,可 耐-40 低 温,生长适 宜温 度为15 25。A.2.2 水分 年降水500 mm1300 mm。A.2.3 光照 人参 喜 斜射 及漫 射光,忌 强光和 高温。A.2.4 土壤 土 壤 要求 为排 水良 好、疏松、肥沃、腐 殖质 层深 厚的 棕 色森 林土 或山 地灰 化棕 色 森林 土,土的pH值6.0 6.5 为宜。DB21/T 3560 2021 8 B B 附 录 B(资料 性)人参常 见病 虫害 特性 及防 治措施 表B.1 常 见病 害发 病特 性 及防治 措施 名称 发病特点 防治措施 黑斑病 病 原 菌 为 暗 色 孢 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maria)的 细 极 链 格 孢(Alternaria tenuissima(Kunxe)Wiltshire)。人参 黑斑病危害人参植株的任何部位,整个人参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春季茎部感病危害最大,俗称“疤瘌秆子”,是人参生产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难于防治,危害极严重。使用生物类或植物源杀菌剂,具 体参照林中药材仿野生栽培通则 要求。于生长旺盛期,一般 7 月上旬开始,用 0.28%的黄芩甙+黄酮水剂按1:1 配制成1200 倍液唝施,每7d10d 一次,连续3 4 次。疫病 人参疫病可危害人参地上部茎、叶及地下参根的各个器官。感病部位呈水浸状,不规则,暗绿色。叶柄受害后,使整个叶片下垂萎蔫。根部发病 呈水浸状黄褐色湿腐,具有特殊的腥臭味。后期外皮常附有 白色菌丝黏着的土粒。腐烂的参根常伴有细菌、镰刀菌的复合侵染,还有大量的腐生线虫。同上 灰霉病 病 原 菌 为 祁 连 金 锈 菌(Chrysomyxa qilianensis Wang,Wu et Li),人 参灰 霉 病主 要 危害 人 参叶 片、叶 柄、茎秆和果实。叶片被害,多从叶尖 或叶缘开始侵染。花、果发病常在摘断的花梗处被侵染引起,殃及叶柄,致使叶柄腐烂、叶片脱落。茎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果实受害,籽实褐色干枯。所有受害部位均可密生土灰色霉状物。用2.1%丁 子 香 酚 素 水 剂 等 生 物 类 杀 菌剂,一般于7 月中旬开始,用法 同上。立枯病 人 参 立 枯 病 主 要 在 地 表 干 湿 土 交 界 处 幼 苗 的 茎 基 部 发病,病部呈淡黄色环状凹陷皱缩,逐渐萎蔫枯死。受害严重时参苗成片死亡,是人 参苗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于7 月上旬开始,用10亿/g哈茨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可湿性粉剂多 抗霉素交替喷施,每10d一次,连续3 次。锈腐病 人参锈腐病危害人参的根、根 茎和芽胞。初呈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锈褐色病斑,并深入根部发生干腐状褐色病变,有时会形成愈合的疤痕,也可能会导致病部软腐烂根。叶片显红褐色,不舒展。越冬芽受害严重,会造成腐烂,不能出苗。人参锈腐病可危害各 龄参根,且在人参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为害。栽前用多抗霉素100 200ml/L 浓度药液浸根10 min;栽后每年生长季用2%菌克15 ml对水1kg 进行药剂。DB21/T 3560 2021 9 表B.2 常见 虫 害危害 特性 及防治 措施 名称 危害特点 地老虎 白天潜 伏土 中,夜间 活动 为害,常将 北苍 术 幼 苗齐 地面 处咬 断,造 成缺 苗断 条现 象。高温和低温均不适于地老虎生存、繁殖。5 月份以后气温条件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较易产生危害。土 壤含 水量 在15%20%的地区 有利 于幼 虫生 长发 育和 成虫产 卵。田间 杂草 多时,常使越冬基数增大,翌年发生为害严重。蛴螬 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危害很大。蛴螬一到两年1 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 冬,成虫 即金龟 子,白 天藏在 土中,晚 上8 9 时 进行 取食活 动。蛴螬 有假死 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当10cm 土温达5 时开始上 升土表,1318 时活动最盛,23 以上则往深土 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金针虫 金针虫主要为害人参地下部分的根茎,一般为参根到地表l0 cm,绝大多数在5cm8cm处为害。1a、2a 生参 苗被害 时,幼茎 仅剩 纤维 和表 皮部分,被食成 丝状,造 成幼 苗倒伏或将地上 部的 茎叶 拉至 地表,上 部茎叶 逐渐 萎蔫 死亡。2a 生以 上人参 由于 植株 高大,参根较粗壮,对金 针虫 的耐 害性较 强。为害 时,多数 金针 虫蛀入 人 参茎中 取食,轻 者造 成缺刻,重者成丝状;茎受害轻者,植株 茎叶逐渐失绿发黄,早期脱叶,重者参茎折断,茎叶萎蔫死亡。极 少部 分金 针虫 蛀食人 参 的主根,造 成虫 伤。人参被 害 后,停 止生 长,品质 变劣,产量下降;重者从伤口侵染,致使参根全部腐烂。蝼蛄 蝼蛄是 一种 活跃 的地 下害 虫,在土壤 中挖 出很 多隧 道,而它 就喜欢 在这 些隧 道中 来回乱窜,易把 种子 架空,幼苗 吊 根,导 致种 子不 能发 芽,幼 苗 失水、养分 不足 枯萎 死亡,造成农田缺苗断垄,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