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运行期水下检测规程DB37/T 4385—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3.160 CCS P 59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4385 2021 南水北调 东线穿黄 河工程运 行期水下 检测规程 Underwater testing rules for the ea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2021-07-09 发布 2021-08-09 实施 山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37/T 4385 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检 测平 台及 检测 设备.1 一般 规定.1 4.1 水上 控制 单元.2 4.2 脐带 缆.2 4.3 检测 平台 技术 要求.2 4.4 检测 设备.2 4.5 5 检 测内 容项 目及 方法.4 检测 内容 及项 目.4 5.1 检测 方法.4 5.2 水下 检测 作业 技术 要 求.4 5.3 6 检 测与 评估.5 水下 检测 作业 程序.5 6.1 检测 成果 与分 析.7 6.2 附录A(资 料性)南水 北调东 线穿 黄河 工程.10 A.1 南水 北调 东线 穿黄 河 工程概 况.10 A.2 穿黄 河隧 洞基 本情 况.10 A.3 工程 等别、建 筑物 级 别及设 计标准.11 附录B(规 范性)运行 检查记 录表.12 附录C(资 料性)穿黄 河隧洞 监测 仪器 埋设 记录.13 DB 37/T 4385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山 东省 水利 厅提 出、归 口并 组织 实施。本文件 起草 单位:山东 省 水利科 学研 究院、南水 北 调东线 山东 干线 有限 责任 公司、山 东省 海河 淮河小清河 流域 水利 管理 服务 中心、山东 未来 机器 人有 限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刘 力 真、顾红 鹰、崔庆 福、董延 朋、顾霄 鹭、曹方 晶、张山、李 福超、陶 泽文、李军、李明、陈 魁、徐峰。DB 37/T 4385 2021 1 南 水北调 东线穿黄 河工程 运行期水 下检测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了 利用 机器人 进行水 下工程 检测 的机器 人平台、设备 技术 要求、检测内 容项目 及方 法、检测作 业程 序、检测 成果 与分析 评价 等。本文件 适用于 指导 南水北 调东线 穿黄河 工程(见附 录A)运行 期间的 水下 检测工 作。其 他水工 隧洞 等类似工 程管 理运 行期 检测 参照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SL 713 水 工混 凝土 结构 缺陷检 测技 术规 程 SL 734 水 利工 程质 量检 测技术 规程 SL 764 水 工隧 洞安 全监 测技术 规范 SL 768 水 闸安 全监 测技 术规范 T/CDSA 305.23 水 下工 程声呐 渗漏 检测 技术 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水下机 器人 Remote Operated Vehicle 有缆遥 控机 器人(也称“缆 控机器 人”),其主 要特 点 是能够 潜入 水下 环境,代 替人完 成某 些操 作。注:在水利工程运用中,可搭载深度计、声呐系统、罗经等各种 传感器及计算机视觉系统,某些机器人还可搭载切割 机 等操 作 手,完成 水 下作 业任 务。机 器 人主 要由4 部 分组 成:水 上控 制 台、电源、脐带 缆及 绞 车、机 器人 本体。3.2 检测单 元 detection unit 根据水 利工 程的 结构 或设 备特点 及检 测工 作需 要,采取相 应检 测技 术、方法 划分的 可独 立评 价 其 质量的基 本单 位。4 检测平 台及 检测 设备 一般规 定 4.1 检测平 台和 设备 一般 规定 如下:根 据检 测任 务和 水下 检测要 求选 择相 应型 号的 搭载平 台和 检测 设备。水 下机 器人 搭载 平台 应具备 水上 控制、电 力及 信 号传输、水 下作 业和 可选 择 性配件 搭载 等功 能。DB 37/T 4385 2021 2 操 纵控 制平 台是 整个 系统的 计算、控 制、分 析 和决策 中枢,应 满足 监视、操控、提供 动力、操 作控制 等功 能,并集 成相 应操控 和检 测设 备软 件,满足检 测平 台的 输入 和成 果输出 功能。搭 载平 台组 成部 分的 具体操 作可 参照 其相 关说 明书进 行。水上控 制单 元 4.2 水上控 制单 元应 满足 以下 要求:水上控 制单 元应 包含 控制 台(可 含有 无线 遥控 手柄)和水 下机 器人 供电 单元 等;主控制 器应 具有 在监 视器 上同步 显示 日期、时 间、洞径、在隧 洞内 行进 距离 等信息 的功 能,并应可 以进 行数 据处 理;控制台 和外 置连 接盒 应满 足操作 控制 水下 机器 人及 设备的 条件,控 制台 应包 含一台 带有 音频和视 频I/O 端数 字视 频记 录器和 配 有 USB、VGA 和LAN 端 口的 计算 机系 统;主电源 开关 负责 为除 了水 下机器 人主 体外 的其 他所 有部件 供电。水 下机 器人 电源开 关控 制水下机器 人的 供电,由 控制 软件控 制照 明灯 的开 关;控制手 柄传 达水 下机 器人 的运动 姿态 和工 作水 深等 命令,水下 机器 人获 取的 光学和 声学 信息通过复 合缆 传输 至显 示屏 实时监 控并 存储。在 控制 台上,水下 机器 人的 位置 信息、姿态 信 息、推进器 的工 作信 息及 相关 声呐和 摄像 机视 频信 息等 会 实时 显示;控制台 应能 够进 行信 息存 贮、详 细观 察等 操作。脐带缆 4.3 电力及 数字 信号 传输 应采 用脐带 缆,脐带 缆应 满足 以下要 求:脐带缆 应采 用水 下专 用零 浮力复 合缆,内 含光 纤和 电力传 输用 电缆;脐带缆 收放 装置 可采 用人 工或绞 车,并有 电滑 环连 接到供 电及 显控 台,保证 在收放 缆的 时候水下机 器人 可正 常工 作;根据穿 黄河 工程 布置,为 保证完 成检 测任 务,脐带 缆长度 不应 小 于 1 200 m;脐带缆 中供 电线 直径 应满 足各部 分电 力设 备用 电要 求;脐带缆 计数 器的 最小 计量 单位不 应大 于 0.1 m。检测平 台技 术要 求 4.4 穿黄河 工程 水下 检测 平台 采用水 下有 缆 机 器人,机 器人检 测平 台基 本技 术要 求如下:水下机 器人 平台 应能 够精 确控制 机器 人的 姿态,更 方便于 机器 人水 下精 确控 制,以 获取 准确的检测 资料;可根 据任 务 要求选 择配 置含 有姿 态控 制的 3D 水 下罗 经、有角 度 姿态传 感器、深度指示 传感 器、内部 温度 传感器、内 部泄 露指 示传 感器、高度 辅助 传感 器等 设备来 辅助 完成整个机 器人 的工 作;水下机 器人 应具 有前 进、后退、空档、变 速、防侧 翻等功 能;水下机 器人 留有 加装 其他 检测设 施的 通道,可 拓展 不同检 测方 式;水下机 器人 应能 在水 流速 度不超 过 1.5 m/s,最大 工 作水深 不小 于 100 m 的环 境下正 常工 作;水下机 器人 外形 尺寸 应保 证能满 足在 隧洞、检 查井 等工程 的顺 利投 放与 回收;为方便 操控 和定 位,机器 人检测 平台 宜实 现后 端跟 踪和姿 态监 控功 能。检测设 备 4.5 4.5.1 照明设 备 照明设 备应 满足 以下 要求:水下机 器人 照明 设备 应能 调整方 向、角度、聚 焦并 实现强 度调 节;DB 37/T 4385 2021 3 照明设 备应 能够 配合 拍照、摄像 功能 使用。4.5.2 光学设 备 水下机 器人 使用 水下 高清 摄像头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实时观 测、录像、拍 照;镜头云 台支 持三 轴姿 态监 控;摄像镜 头应 具有 平扫 与旋 转、仰 俯与 旋转、变 焦功 能,摄 像镜 头高 度应 可以 自由调 整;内附高 清录 像储 存功 能,文字说 明和 声呐 图形 叠加 功能。4.5.3 声学设 备 穿黄隧 洞检 测声 学设 备可 采用管 道声 呐或 成像 声呐,应满 足下 列要 求:可水平、垂 直测 量管 道;用于有 水的 条件 下检 查各 类隧洞、管 道等 工程 的缺 陷、破 损及 淤泥 状态 等;通过操 作操 作系 统的 画面,直观 地描 述隧 洞的 状态,并对 适合 水质 浑浊 能见 度差的 管道 内部探查;声呐探 测最 小量 程不 宜大 于 0.25 m;声呐水 下工 作深 度不 少 于100 m。4.5.4 检测设 备安 装与 维护 检测设 备的 安装 与维 护应 满足以 下要 求:检测设 备安 装应 结构 坚固、密 封良 好,并 能在0+50 的 水温 条件 下和 潮湿的 环境 中 正 常工作;检测设 备应 按规 定进 行检 定或校 准;水下检 测的 设备 除应 进行 定期运 行检 查,并认 真做 好检查 记录,记 录格 式应 符合附 录 B 的规定,运 行检 查记 录由 检验 部门归 档保 存,档案 资料 整理完 成后 移交 委托 单位 保存。4.5.5 检测设 备基 本技 术要 求 检测设 备的 主要 技术 指标 应符合 表1 的规 定。表1 检测设 备主 要技 术指 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图像传感器 1/4 CCD,彩色 摄像系统光照度 3 000 lux 清晰度 700 线 灵敏度(最低感光度)3 lux 视角 45 摄像头操控 前端摄像机可圆周旋转 360 俯仰 200 脐带缆抗拉强度 500 kg 脐带缆测距精度 0.1 m 管道声呐探测最小量程 0.25 m 管道声呐最大工作水深 100 m DB 37/T 4385 2021 4 5 检测内 容项 目及 方法 检测内 容及 项目 5.1 5.1.1 检测对 象 检测对 象应 包括 南水 北调 东线穿 黄河 工程 的所 有建 筑物的 水下 结构 部分,即:出湖 闸、南干 渠、埋管进口 检修 闸、滩地 埋管、穿黄 河隧 洞、出口 闸及 隧洞出 口连 接段、穿 引黄 渠埋涵、穿 引黄 渠 埋 涵 出 口闸及连 接明 渠等。5.1.2 检测项 目 根据穿 黄河 工程 布置 情况,检测 项目 宜包 括以 下内 容:渠道水 下淤 积、冲刷、岸 坡情况 检测;闸前连 接段 水下 淤积 物厚 度、水 下异 物探 测等;水下结 构体 表观 质量、裂 缝、连 接缝 止水、基 础异 常沉陷 等;水闸闸 门门 体结 构和 闸门 锈蚀、止水 等情 况等;倒虹吸 淤积、各 箱涵 体止 水和不 均匀 沉降 等;穿黄河 隧洞 淤积 情况、洞 壁表观 质量、裂 缝、连接 缝止水,有 无异 常沉 陷、内部隐 患 排 查 等。5.1.3 检测单 元 检测单 元应 根据 工程 特点 和运行 工况 按下 列要 求划 分:对于渠 道水 下护 坡结 构,可沿长 度或 轴线 方向 每 10 m 或按 面积 不超 过50 m2划 分为1 个检 测单元;对于水 闸等 结构 体建 筑物,按结 构体 功能 分类,上 游连接 段、闸室 段和 下游 连接段 等均 可独立划分 为检 测单 元;闸室段 的闸 墩、导墙、底 板等检 测单 元不 宜大 于 100 m2;隧洞工 程按 长度 划分 检测 单元,不宜 大 于100 m。检测方 法 5.2 根据工 程布 置及 运行 管理 特点,水下 工程 检测 方法 应满足 以下 要求:混凝土 结构 表观 质量,包 括裂缝、止 水、缺陷、变 形、完 整性、搭 接和 固定 方式、涵管 的连接部位 的止 水、连接 装置 及连接;闸 门面 板裂 缝、砂眼、变形 等应 采用 摄录 方法检 测:水下摄录法 应执 行SL 713 的 规 定;建筑物 连接 缝情 况、基础 异常沉 陷、结构 体 断 裂、水下淤 积情 况、有无 垃圾 等异物 等应 采用摄像或 声呐 进行 检测;侧壁漏 水或 渗漏 宜采 用渗 漏声呐 进行 检测;渗 漏声 呐检测 应执 行 T/CDSA 305.23 的规 定;其他检 测:可根 据具 体要 求进行 相关 检测。水下检 测作 业技 术要 求 5.3 水下检 测作 业技 术要 求主 要包括 以下 方面:水下机 器人 行进 方向 宜与 水流方 向一 致,并应 与隧 洞 中轴线 一致,偏 离度 不应 大 于洞径 的10%;当无法 满足 顺水 流行 进时,宜在 静水 中进 行检 测;为保证 声呐 数据 采集 的连 续性,水下 机器 人行 进速 度不宜 大 于 0.1 m/s;声呐检 测前 应从 被检 隧洞 中取水 样通 过实 测声 波速 度对系 统进 行校 准;DB 37/T 4385 2021 5 将载有 摄像 镜头 或声 呐的 水下机 器人 安放 在检 测起 始位置 后,在开 始检 测前,应将 计数 器归零。当 检测 起点 与洞 段起 点位置 不一 致时,应 做补 偿设置。为 消除 扫描 盲区,在洞 段起 始和终止检 查处 应进 行 2 m3 m 的重 复检 测;检测过 程并 应调 整电 缆,使其始 终处 于自 然绷 紧状 态。每 一洞 段检 测完 成后,应根 据电 缆上的标记 长度 对计 数器 显示 数值进 行修 正;机器人 行进 过程 中,图 像 应保持 正向 水平,中 途不 应 改变摄 像头 的拍 摄角 度和 焦距。当 使用 变焦功能 时,设备 应保 持在 静止状 态。当需 要继 续行 进时,应先 将镜 头的 焦距 恢复到 最短 焦距位置;侧向检 测或 扫描 时,机器 人宜停 止行 进,变动 拍摄 角度和 焦距 以获 得最 佳图 像。隧 洞检 测过程中,录像 资料 不应 产生 画面暂 停、间断 记录、画 面剪接 的现 象;在检测 过程 中发 现缺 陷时,应将 机器 人在 合适 的位 置至少 停 止 10 s 或 一个 声 呐扫描 周期,确保所拍 摄的 图像 清晰 完整;对各种 缺陷、特 殊结 构和 检测状 况应 作详 细判 读和 量测,并填 写现 场记 录表。对缺 陷位 置描述宜采 用两 个参 数,即纵 向位置 与横 断位 置。纵向 位置一 般用 里程 或桩 号,横断位 置宜 采用时钟表 示法注,即用 时钟 的 指针位 置直 观描 述缺 陷出 现在隧 洞 内 的环 向位 置。注:时钟表示法指采 用时钟的指针位置描述缺陷出现在管道内环向位置的表示方法。6 检测与 评估 水下检 测作 业程 序 6.1 6.1.1 一般性 规定 水下检 测作 业应 满足 以下 要求:a)检 测 单位 应 根据 业主 委 托,在 详细 了 解并 分析 穿 黄河 工 程的 基 本资 料、设 计资 料、工 程运行与 调 查、地 质勘 测资 料,监 测 数据、仪器 及工 程 运行 状 态等 基 础上,结 合 穿黄 河 工程 的管理和 运 行特 点 及现 场条 件,编 制 该项 目 的水 下检 测 方案。检测 单 位制 定出 检 测方 案 后,应提交委托单 位备 案;b)水下检 测实 施前 应进 行水 下检测 方案 的技 术交 底,以保证 操作 人员 对检 测目 的、方 法、时 间、项 目 及内 容 等有 详细 的 了解,并进 行 沟通 协调。检测 期 间,各 方应 配合 检 测单 位 实施 水下检测,同 时检 测单 位应 合理 安排检 测时 间,尽量 减小 对工程 输水 运行 的影 响;c)建立检 测台 账。历次 检测 报告应 整理 归档,供 后续 检测参 考;d)检测前 应对 设备 进行 密封 检查、电力 线路 等安 全隐 患排查,确 保检 测过 程操 作人员 安全;e)在遇有 以下 情况 时,应进 行水下 检测:1)隧洞预 埋监 测仪 器(见附 录C)显示 水下 建筑 物运 行 状态异 常时,如 位移 异常 或应力 异 常 等;2)进出口 流量 差监 测出 现异 常 时;3)运行时 间超 过例 行水 下检 测周期 时。在工程 运行 管理 中,对工 程进行 监测 应执 行SL 764 和SL 768 的 规定,记 录预 埋的各 种监 测仪 器 位 移计、渗 压计 等监 测数 据,对进出 口流 量进 行定 期监 测,记 录监 测数 据,进行 数据分 析并 绘制 相应 曲线。f)穿黄隧 洞等 建筑 物的 水下 检测应 定期 进行,周 期为 每 5 年至少 1 次。6.1.2 基本检 测程 序 水下检 测作 业基 本程 序应 包括:a)接受任 务委 托,签订 合同;DB 37/T 4385 2021 6 b)资料搜 集、现场 踏勘 并编 制检测 方案;c)检测前 准备;d)现场检 测作 业;e)资料整 理,缺陷 判读 及工 程评估;f)编写检 测报 告。6.1.3 资料搜 集 检测前 应搜 集下 列资 料:水下工 程的 图纸 等技 术资 料;水下作 业区 域内 的工 程地 质和水 文地 质资 料;工程监 测资 料、运行 中出 现的主 要问 题等;水下工 程检 测的 历史 资料;评估所 需的 其他 资料。6.1.4 现场踏 勘 现场踏 勘应 包括 下列 内容:察看水 下作 业区 域及 入水 区域的 地物、地 貌、交通 状况等 周边 环境 条件;检查入 水点 位置、水 深、流速;检查评 估水 下淤 积、水下 作业区 深度、作 业面 情况 等。6.1.5 检测方 案 检测方 案应 包含 下列 内容:a)检测任 务、目的、范 围和 工期;b)水下待 检区 域基 本情 况(包括现 场交 通条 件、水下 待检区 基本 情况 及对 历史 资料分 析);c)选用水 下检 测机 器人 的型 号及 搭 载的 具体 设备;d)作业质 量、健康、安 全、交通组 织、环保 等保 证体 系与具 体措 施;e)出入水 及实 施过 程的 控制 措施及 应急 方案;f)可能存 在的 问题 和对 策;g)工程量 估算 及工 作进 度计 划;h)人员组 织、设备、材 料计 划;i)拟提交 的成 果资 料。6.1.6 检测记 录与 数据 整理 检测数 据技 术要 求如 下:检测影 像记 录应 连续、完 整,实 施检 测过 程并 初步 判读;录像 画面 上方 应标 有“项 目名 称、编号、检测 时间”等 内容,并宜 采用 中文 显示;对发现 的缺 陷或 疑似 缺陷 应进行 二次 检测,判 断缺 陷性质,详 细描 述并 评估;缺陷 位置 的纵向始点 应为 机器 入水 点,缺陷纵 向定 位误 差应 小 于0.5 m。检测系 统设 置的 长 度计量 单位 应为米,缆 线长 度计 量精 度不 宜大 于 0.1 m;现场检 测完 毕后,应 由相 关人员 对检 测资 料进 行复 核并签 名确 认;检测数 据与 成果 资料 的整 理归档 应执 行 SL 734 的 规 定,建 立检 测台 账,资料 整理应 包括 但 不限于:任务 书、搜集 的已 有成果 资料、现 场踏 勘记 录、检 测现 场记 录表、检 查井检 查记 录 表、工作地 点示 意图、现 场照 片、检 测与 评估 报告、影 像资料 等。DB 37/T 4385 2021 7 6.1.7 检测报 告编 写 检测工 作结 束后 应编 写检 测与评 估报 告,检测 与评 估报告 的基 本内 容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描 述 任务 及工 程 概况,包括 任 务来 源、检 测与 评估的 目 的和 要求、被 检 工程的 平 面位 置图、地 质 条件、检测 时的 天 气和 环 境、检 测日 期、主 要参 与 人员 的 基本 情况、实际 完 成的 工作量等;b)记录现 场踏 勘成 果;c)说 明 现场 作 业和 检测 评 估的 标 准依 据、采 用的 仪 器和 技 术方 法,以 及其 他 应说 明 的问 题及处理措施;d)对采集 的声 像资 料进 行逐 一解读,异 常情 况分 析出 原因及 解决 对策;e)提出检 测与 评估 的结 论与 建议。检测成 果与 分析 6.2 6.2.1 一般规 定 检测评 估应 满足 以下 要求:穿黄河 工程 的 评 估应 依据 检测资 料进 行;对检测 发现 的缺 陷按 表 1、表2 进行 分类,按 严重 程度进 行评 估;隧洞、滩地 埋管 或穿 引黄 渠埋涵 等工 程评 估应 以洞 段为最 小评 估单 位,并应 进行总 体评 估。6.2.2 检测成 果判 读 检测成 果判 读应 满足 以下 要求:隧洞沉 积状 况纵 断面 图中 应包括:洞 段名、检 查井 编号、洞径、长 度、流向、图像 截取 点纵距及对 应的 淤积 深度、淤 积百分 比等 文字 说明。纵 断面线 应包 括:洞 底线、洞顶线、淤积 高度线和 洞径 的1/5 高 度线(虚线)。缺陷 的类 型、等级应 在现 场初 步判 读并 记录。现场 检测完毕后,应 由复 核人 员对 检测资 料进 行复 核;声呐检 测截 取的 轮廓 图应 标明管 道轮 廓线、管 径、管道积 泥深 度线 等信 息。规定采 样间 隔和图形变 异处 的轮 廓图 应现 场捕捉 并进 行数 据保 存。经校准 后的 检测 断面 线状 测量误 差应 小于3%。声呐 轮廓 图不 应作 为 结构性 缺陷 的最 终评 判依 据,应 采用 摄像 检测 方式 予以核 实或 以其他方式 检测 评估;缺陷尺 寸的 判定 可依 据水 下机器 人自 带的 刻度 标尺;无法确 定的 缺陷 类型 或等 级应在 评估 报告 中加 以说 明;缺陷图 片宜 采用 现场 抓取 最佳角 度和 最清 晰图 片的 方式,特殊 情况 下 也可 采 用观看 录像 截 图的方式;对直向 摄影 和侧 向摄 影,每一处 结构 性缺 陷抓 取的 图片数 量不 应少 于 1 张。6.2.3 缺陷类 型与 等级 缺陷类 型分 为结 构性 缺陷 和功能 性缺 陷两 类,缺陷 等级应 按表2规 定分 类。表2 缺陷等 级分 类表 缺陷性质 等级 1 2 3 结构性缺陷程度 轻微缺陷 中等缺陷 严重缺陷 功能性缺陷程度 轻微缺陷 中等缺陷 严重缺陷 DB 37/T 4385 2021 8 结构性 缺陷 的名 称、等级 划分应 符合 表3 的规 定。表3 结构性 缺陷 名称、等 级划 分 缺陷名称 定义 等级 缺陷描述 破损 隧洞或埋管的洞身因外部压力超过自身的承受力、温度或其他原因致使隧洞或涵管混凝土发生裂缝、破损或破裂。其形式有纵向、环向和复合3 种 1 裂痕 当下列一个或多个情况存在时:在洞壁上可见细裂痕;在洞壁上由细裂缝处冒出少量沉积物;轻度剥落。2 裂口 破裂处已形成明显间隙,但洞身的形状未受影响且破裂无脱落。或洞壁破裂或脱落处所剩碎片的环向覆盖范围不大于弧长60。3 坍塌 当下列一个或多个情况存在时:洞身材料裂痕、裂口或破碎处边缘环向覆盖范围大于弧长60;管 壁材料发生脱落的环向范围大于弧长60。变形 隧洞或埋管洞身受外力挤压造成形状变异 1 变形不大于管道直径的1%。2 变形为管道直径的1%5%。3 变形大于管道直径的5%。腐蚀 隧洞或埋管洞壁受侵蚀 而流失或剥落,出现麻面或露出钢筋 1 轻度腐蚀 表面轻微剥落,管壁出现凹凸面。2 中度腐蚀 表面剥落显露粗骨料或钢筋。3 重度腐蚀 粗骨料或钢筋完全显露。错位 隧洞或埋管同一接口的两个洞口产生横向偏差或错位 1 轻度错口 相接的两个管口偏差不大于管壁厚度的1/10。2 中度错口 相接的两个管口偏差为管壁厚度的1/10 1/5 之间。3 严重错口 相接的两个管口偏差为管壁厚度的1/5以上。渗漏 埋管洞外水流入洞内 1 线漏 水持续从缺陷点流出,并脱离管壁流动。2 涌漏 水从缺陷点涌出,涌漏水面的面积不大于管道断面的1/3。3 喷漏 水从缺陷点大量涌出或喷出,涌漏水面的面积大于管道断面的1/3。功能性 缺陷 名称、等 级划 分应符 合表4的 规定。表4 功能性 缺陷 名称、等 级划 分 缺陷名称 定义 缺陷等级 缺陷描述 备注 沉积 杂质在洞身底部沉淀淤积 1 沉积物厚度 小于管径的10%。2 沉积物厚度在管径的10%20%之间。3 沉积物厚度大于管径的20%。结垢 洞身内壁上的附着物 1 硬 质 结 垢 造 成 的 过 水 断 面 损 失 不 大 于5%;软 质 结 垢 造 成的过水断面损失在10%15%之 间。2 硬质结垢造成的过水断面损失在5%10%之间;软质结垢造成的过水断面损失在15%25%之间。3 硬质结垢造成的过水断面损失 大于10%;软质结垢造成的过水断面损失 大于25%。障碍物 洞内影响过流的阻挡物 1 过水断面损失不大于10%。2 过水断面损失在10%20%之间。3 过水断面损失 大于20%。DB 37/T 4385 2021 9 表4 功能 性缺 陷名 称、等级划 分(续)缺陷名称 定义 缺陷等级 缺陷描述 备注 浮渣 洞内水面上的漂浮物 1 零星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积不大于200%2 较多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积为20%40%3 大量的漂浮物,漂浮物占水面面积大于40%6.2.4 检测成 果与 结论 通过资 料整 理和 数据 分析、对水下 工程 运行 情况 做出 判断,形 成检 测成 果与 结论,应符合 下 列 要 求:检测结 果应 包含 整个 检测 区域,不应 有遗 漏;离散的 图像 宜按 相邻 条或 块拼接 成整 张图 像;拼接后 的图 像应 附有 刻度 标记;是否发 现明 显的 工程 隐患 问题,水下 工程 有无 结构 性、功 能性 的缺 陷;对各检 测指 标、检测 单元 作出评 价。无结 构和 功能 性缺陷,结 构体 可正 常运 行,可 评价 等级为合格;存 在轻 微结 构或 功能性 缺陷,经 评估 或经 采取措 施后 对结 构体 影响 较小,不影 响运行,可 评价 未合 格;存在 较严重 结构 或功 能性 缺陷,经评 估或 经采 取措 施后 对结构 体影 响较大,影 响安 全运 行,应评 价为不 合格;对工程 运行 状况 进行 总体 评价,并分 析对 运行 产生 的影响;应根据 检测 成果 分析,提 出检测 评估 结论 与相 应建 议:对穿黄 河隧 洞和 滩地 埋管 工程运 行状 况进 行总 体评 价;是否发 现明 显的 工程 隐患 问题,整个 穿黄 隧洞 及滩 地埋管 有无 结构 性、功能 性的缺 陷;判明隧 洞和 滩地 埋管 沉积 物构成 以及 淤积 物厚 度,并分析 能否 对输 水运 行产 生影响 等。DB 37/T 4385 2021 10 A A 附录A(资料 性)南水北 调东 线穿 黄河 工程 A.1 南水北 调东 线穿 黄河 工程 概况 A.1.1 南水北 调东线 穿黄 河工程 包括出 湖闸、南干 渠、埋 管进口 检修闸、滩 地埋管、穿黄 河隧洞、出口闸及 隧洞 出口 连接 段、穿引黄 渠埋 涵、穿 引黄 渠 埋涵出 口闸 及连 接明 渠等 几部分 组成,其中 南干 渠 和连接明 渠为 明渠,属 开敞 式水域;出 湖闸、滩 地埋 管、隧 洞出 口连 接段 为有 压涵洞;穿 黄隧 洞 为 有 压 隧洞,穿 引黄 渠埋 涵为 有压 涵洞。东线 穿黄 河工 程的 主要建 筑物 如下。a)出湖闸:为穿 堤建 筑物,是 3 孔 一联 的钢 筋混 凝土 无压箱 涵,总 长130.5 m。出湖闸 进、出 口底高程 分别 为34.54 m、34.48 m。b)南干渠:长2 404.5 m,纵 坡1/15 000。渠 道采 用梯 形断面,底 宽14 m,边坡 1:2,一 般 挖 深6 m 左右,渠 首高 程 34.48 m,渠末 高 程34.32 m。c)由斜坡 段、直段、拦污 栅段 及闸室 段组 成,全 长 86.518 m。该 检修 闸与 南干 渠衔 接高程 为 34.13 m,闸 底板 高程 为 28.88 m。d)滩地埋 管:全长3 943 m,纵坡 1/2 500。埋 管采 用内 圆外城 门洞 型现 浇钢 筋混 凝土结 构,内 径7.5 m。滩 地埋 管进 口高 程28.88 m,末端 高程 27.30 m。e)穿黄隧 洞:详 见A.2。f)出口闸 及隧 洞出 口连 接段:长 140 m,其 中闸 室段 长15 m,闸 门 为2 孔,每孔 宽 5.0 m、高 4.0 m,出 口闸 底高 程 29.00 m。g)穿引黄 渠埋 涵:紧接 闸后,长 390 m,纵坡1/2 000,为有 压钢 筋混 凝土 箱涵,2 孔 一联,每 孔宽5.0 m、高 5.0 m。h)穿 引 黄渠 埋 涵出 口闸:穿引 黄 渠埋 涵 出口 闸工 程 包括 穿 引黄 渠 埋涵 改建 段、闸 室 段、出口消力池以 及上 部生 产用 房和 院落等,全 长 99.87 m。闸 室段长 12 m,底 板顶 高程 28.79 m,为两孔有压 涵闸,单孔(宽 高)4.5 m 4.5 m。埋 涵出 口设平 板钢 闸门,采用 固 定卷扬 启闭 机启闭。i)连接明 渠:埋涵 出口 以 50 m 的渐 变段 与连 接明 渠相 接;连 接明 渠再 接北 岸输 水 干渠,长 140 m,纵坡1/14 000。衔 接水 位35.61 m,渠首 底高 程 30.93 m,渠末 底高 程30.92 m,该 段采 用梯 形断面,底 宽16 m,边 坡 1:3。A.2 穿黄河 隧洞 基本 情况 A.2.1 穿黄河隧洞 包括南岸竖井、过河平洞、北岸斜井及进、出口埋 管,总长585.38 m。隧洞衬 砌采用钢筋 混凝 土结 构,为 圆 形断面,内径7.50 m。除 进 出口地 面段 在岩 石内 明挖,现 浇钢 筋混 凝土 埋管 外,其它均 在寒武 系灰 岩中开 挖隧洞,其中 类围 岩主要 位于平 洞段、竖井 下部及 斜井下 段,累计 长433.328 m;类围岩 主要 位于竖 井、斜井中 上段 及 小断层 带,累计长121.01 m;类 围岩 主要 位于斜 井洞口段 及f3、f4、f12、f6 断层处,累 计长131.04 m。A.2.2 南岸竖 井段 包括 竖井 及下 弯段,长50.83 m,其上 通 过进口 埋管 与滩 地埋 管末 端相连,其下经 下弯段与 过河 平洞 相连,转 弯半径 均为20 m。过河 平 洞段长307.17 m,采用3/1 000的 纵坡,平洞 南端 洞底高程-32.17 m,北端 洞底 高 程-33.09 m,过 河平 洞在 寒 武系张 夏组 厚层、中 厚层 灰岩中 穿过,石 质坚 硬,成洞条 件好。北 岸斜 井段 包括斜 井及 下弯 段,长166.03 m,其 上通 过出 口埋 管 与隧洞 出口 连接 段相 连,其下经 下弯 段与 过河 平洞 相连,转弯 半径 均为30 m,斜井 坡度20。DB 37/T 4385 2021 11 A.3 工程等 别、建筑 物级 别及 设计标 准 A.3.1 穿黄河 工程是 东线 调水的 关键性 控制项 目,其工程 等别 为I 等,主要建 筑物 级 别为1级,次 要建筑物级 别为3级。A.3.2 穿黄河 工程 设计 地震 烈度 为度。A.3.3 黄河洪 水主要 发生 在汛期7 月10 月,汛 期5年 一遇、10年一 遇、20 年一遇 洪水 位均高 于滩地 现状挡水 堤埝顶 高程;非 汛 期200年 一遇 洪水位 低于 滩 地现状 挡水堤 埝顶 高程。考虑到 黄河位 山段 大堤 设防标准 洪水 为11 000 m3/s,再计及 黄河 淤积,到2050 年的相 应洪 水位 为50.40 m 的情况,确 定穿 黄隧 洞及滩地埋 管工 程均 按此 洪水 标准设 计。A.3.4 穿黄河 隧洞 结构 设计。a)设计输 水流 量:Q=50 m3/s;隧洞 规模 按100 m3/s 流 量进行 建设。b)设计内 水压 力:按隧 洞埋 管进口 前水 位 38.12 m 进 行计算。c)设计外 水压 力:按黄 河过 流量 11 000 m3/s 相应 2050 年的 洪水 位50.40 m 进 行 计算;外水 折 减系数e 根据 地下 水对 围岩 稳定的 影响 及隧 洞的 运行 工况进 行选 取。d)设计准 则:隧洞 按限 裂设 计,允 许裂 缝宽 度f=0.2 mm。1)隧洞内 径:D=7.50 m;地 震 烈度:基 本烈 度为 度,按7 度 设防;混凝 土强 度 等级:C25。2)衬砌厚 度:由于 穿黄 隧洞 围岩稳 定性 好,承载 能力 强,且 隧洞 内径 大于6 m,隧洞衬 砌 根据 构 造要 求,按 限 裂设 计。衬 砌厚 度 根据 围岩 稳 定条 件、渗 流 条件 等并 参 考其 它 类似工程,确 定 类围 岩衬 砌厚度 h=0.60 m,类围 岩衬砌 厚度 h=0.70 m,类围岩 衬 砌厚度h=0.80 m。DB 37/T 4385 2021 12 B B 附录B(规范 性)运行检 查记 录表 运行检 查记 录表 见表B.1。表B.1 运行检 查记 录表 编号:日期:作业前检查 水下机器人外观 吊装 所有电缆和软管 脐带受力情况 补偿器正常 配重 电子仓 所有设备无松动 液压系统 所有电缆连接或插接头良好 电源电压 所有未使用的接口有接头 电源频率 启动检查 线路接地/绝缘监视 声呐控制 图形画面 监视器 微调旋钮 机械手控制开关 水下机器人功能检查 水下机器人电器接通电源并检查绝缘 推进器补偿器读数 液压动力源装置温度 罗盘读数 电子舱真空 深度读数 摄像头聚焦变焦 声呐功能 灯泡及调光 沉没功能 电机补偿器读数 通信信号 云台转动检查 螺旋桨 拆除固定绑带 下水前去掉摄像头封盖 记录人员:DB 37/T 4385 2021 13 附录C(资料 性)穿黄河 隧洞 监测 仪器 埋设 记录 穿黄河 隧洞 监测 仪器 埋设 考证统 计表 见表C.1。表C.1 穿 黄河 隧洞 监测 仪器埋 设考 证统 计表 监测项目 埋设位置 备注 围岩 围岩变形 竖井段两套位移计,f12、f3 断层破碎带处监测断面均布置 3 套位移计 围岩压力 隧洞斜井段监测断面各设 3 支 压力计,分别布置在洞顶及两侧位置,共计 6支 收敛监测 每个监测收敛监测断面设 5 个 测点,分别布置在洞顶、洞两侧及底部 45 位置。接缝开合度 围岩与衬砌接缝开合度 隧洞进口竖井段监测断面设 2 支测缝计,对称布置在两侧。其余监测断面各设 2 支测缝计,分别布置在隧 洞洞顶及一侧位置,共计 8 支。隧洞结构伸缩缝开合度 在位与f12 断层附近的监测断 面所在一节隧洞两端连接缝处各设2 支测缝计,分别布置在隧洞两侧壁位置。共计 4 支。外水压力监测 竖井段监测断面布置 2 支孔渗压计,安装在两侧位置;其余监测断面各布置3 支渗压计,分别安装在隧洞 顶部、底部及一侧位置。共计 11 支渗压计 混凝土 应力 在竖井段监测断面两侧共布置 4 环向钢筋计,其余监测断面共布置 8 支环向钢筋计,分别布置在隧洞顶部、底部及两侧位置钢筋应力。共计 28 支钢筋计。应变 在竖井段监测断面两侧共布置 2 支环向应变计,其余监测断面共布置 4 支环向应变计,分别布置在隧洞顶部、底部及两侧位置。共计 14 支应变计。除竖井监测断面在侧壁设 1 支 无应力计外,其它监测断面在隧洞底拱 45 位置设 1 支无应力计,共计4 支。锚杆应力 隧洞斜井段监测断面各设 3 支锚杆应力计,分别布置在洞顶及两侧位置,竖井进口段监测断面设 2 支锚杆 应力计,对称布置洞两侧。共计 8 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