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040.01 CCS P3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4109 2021 既有建筑 绿色化改 造技术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buildings 2021-09-16 发布 2022-03-01 实施 江苏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 城 乡建设厅 发布 DB32/T 4109 2021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规 定.2 5 评 估与 策划.2 5.1 一般 规定.2 5.2 改造 前评 估.3 5.3 改造 策划.5 6 绿 色化 改造 技术.6 6.1 一般 规定.6 6.2 场地 与室 外环 境.6 6.3 建筑 与室 内环 境.8 6.4 结构 与材 料.8 6.5 暖通 空调.10 6.6 给水 排水.11 6.7 电气.12 7 实 施与 后评 估.14 7.1 一般 规定.14 7.2 施工 与验 收.14 7.3 运行 与 后 评估.14 DB32/T 4109 2021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 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 文件 由江 苏省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厅 提 出并 归口。本 文件 起草 单位:江苏 丰 彩节能 科技 有限 公司、南 京长江 都市 建筑 设计 股份 有限公 司、中 国建 筑第八工程 局有 限公 司、康 博 达建设 科技 集团 有限 公司、通 州建 总集 团有 限公 司、南京安 居保 障房 建设 发展有限公 司、南京 建丰 绿建 节能咨 询评 估有 限公 司。本 文件 主要起 草人:沈志 明,朱 灿银,朱殿 奎,卢 立群,曹静,田炜,陈新 喜,周 炳高,倪江 勇,刘建石,王 宁,季峰,宣 云干,陈重,蔡 小龙,李 钟,成 维川。DB32/T 4109 2021 1 既 有建筑 绿色化改 造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既 有建 筑绿 色化改 造技 术的 基本 规定、评估 与策 划、绿色 化改 造 技术 和 实施 与后 评 估等内容。本 文件 适用 于江 苏省 既有 民用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项目 的实施,既 有工 业建 筑民 用 化的绿 色改 造可 以 根据实际 情况,参 考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0378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GBT 51141 既有 建筑 绿色 改造评 价标准 GB 50189 公共 建筑 节能 设 计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既有建筑 existing buildings 已建成 使用 的建 筑。3.2 绿色化 改造 green retrofitting 以改善 建筑 室内 外环 境、提升建 筑综 合性 能、满 足 建筑使 用者 身心 健康 需求 为目的,采用 适宜 的绿色技术 措施,对 既有 建筑 进行维 护、加固、更 新和 提升的 活动。3.3 改造前 评估 pre-assessment for retrofitting 通过现 场调 查和 检测、资 料审阅、软 件模 拟等 方法 对既有 建筑 现状 进行 检测、评估 的活 动。3.4 改造策 划 retrofitting planning 依据改 造前 评估 结论,结 合业主 改造 意愿,研究 确 定既有 建筑 绿色 化改 造模 式、改造 目标 及技 术路线等活 动。DB32/T 4109 2021 2 3.5 改造后 评估 post-assessment for retrofitting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后,对单项 改造 措施 效果 和综 合性能 进行 检测、评 估的 活动。3.6 综合效 能调 试 commissioning 通过对 建筑 设备 系统 的调 试验证、性 能测 试验 证、季 节性工 况验 证和 综合 效果 验收,制定 使用 策略,使系统 满足 不同 负荷 工况 和用户 使用 的需 求。4 基本规 定 4.1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综 合考虑 项目 现状、改 造模 式、功 能需 求等 因素,进 行改造 前评 估、改造策划,并对 改造 效果 进行 改造 后 评估。4.2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前应 收集竣 工图 纸、工程 验收 资料、前期 使用 情况 和改 造情况 等各 项有 关资料。4.3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根据 改造难 易和 投资 力度,相 关专业 改造 内容 分为 基础 项、完 善项 和提 升项三项。实施 绿色 化改 造时,可根 据实 际改 造需 求、投资量 和实 际条 件许 可,分专业 分项 改造,基 础 项 内容宜全 部改 造。4.4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前应 进行可 靠性、安 全性 鉴定,并符 合以 下要 求:4.4.1 对既有 建筑 进行 可靠 性鉴 定,C 级建 筑或 构件 应进 行 加固处 理后 进行 绿色 化改 造,D 级建 筑或 构件应进 行加 固处 理;4.4.2 对涉及 改造 的主 体结 构进 行安全 性鉴 定并 进行 改造 安全性 评价;4.4.3 对涉及 改造 的非 主体 结构 进行改 造安 全性 评价。4.5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不得 采用国 家和 地方 建设 主管 部门明 令禁 止和 淘汰 的设 备、产 品和 材料,同时应充 分考 虑既 有建 筑因 绿色化 改造 而拆 除的 废旧 材料的 综合 再利 用。4.6 既有建 筑绿 色 化 改造 过程 中涉及 到消 防、安全 等的 内容应 依据 相关 标准 的规 定进行 实施。4.7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工程 竣工投 入运 行后,应 结合 效能调 适工 作同 步开 展改 造后评 估,判定 绿色改造化 是否 达到 预期 效果。5 评估与 策划 5.1 一般规 定 5.1.1 改造前 评估 应根 据改 造需 求,按 照相 关专 业开 展局 部或全 面评 估,主要 包括 场地与 室外 环境、建筑与 室内 环境、结 构与 材料、暖通 空调、给 水排 水和电 气等。5.1.2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前评 估宜通 过现 场查 勘、问卷 调研、资料 查阅、现 场检 测、软 件模 拟等 方法,确 定建 筑现 状及 运行 效果。5.1.3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前评 估应出 具评 估报 告。DB32/T 4109 2021 3 5.1.4 在进行 评估 的基 础上 绿色 化改造 策划 应明 确项 目定 位,确 定绿 色化 改造 总体 目标和 分项 目标、对应的 技术 策略、综 合效 益分析,并 编制 绿色 化改 造策划 书。5.2 改造前 评估 5.2.1 场地与 室外 环境 a)既有建 筑场 地安 全性 的评 估应包 括下 列内 容:1)场地安 全性 及稳 定性 情况,包括自 然灾 害和 地质 灾害 影响,场地 及周 边存 在的 危 险化学 品、易燃易 爆危 险源、电 磁辐 射、污 染土 壤 等 的现 状;2)场地内 是否 存在 污染 物超 标排放 的情 况。b)既有建 筑场 地与 室外 环境 现状评 估应 包括 下列 内容:1)场地环 境,包括 场地 标高、绿地、道 路、既有 构筑 物、构 件、设施 和管 线等 现状;2)建筑环 境,包括 建筑 室外 日照、风、声环 境质 量;3)场地交 通及 停车 设施,包 括 场地内 车行、人 行路 线、机 动车和 非机 动车 停车 设施 的设置 等;4)场地绿 化用 地,包括 场地 内绿地 率、集中 绿化 的现 状,复 层绿 化的 布置 等;5)场地雨 水控 制利 用情 况,是否存 在内 涝;6)地下空 间利 用现 状;7)场地无 障碍 设施 现状;8)建筑与 周边 相邻 建筑 的防 火间距、消 防车 道、消防 救援场 地及 室外 消防 设 施 现状等。5.2.2 建筑与 室内 环境 a)既有建 筑功 能的 评估 应包 括下列 内容:1)建筑功 能空 间的 分布 和利 用情况;2)室内无 障碍 设施 情况 及与 室外场 地无 障碍 通道 联通 情况;3)建筑室 内采 光通 风情 况;4)建筑构 件隔 声情 况;5)地下空 间利 用现 状;6)地下室、外 墙、室内、屋 面防水 安全 性及 可靠 性。b)既有建 筑围 护结 构热 工性 能的评 估应 包括 下列 内容:1)外墙构 造形 式与 传热 系数、热工 缺陷;2)屋面构 造形 式及 传热 系数;3)外窗、透光 幕墙、屋 顶透 光部分 传热 系数、太 阳得 热系数/遮 阳系 数及 气密 性。c)既有建 筑加 装电 梯可 行性 的评估 应包 括下 列内 容:1)建筑使 用者 改造 意愿 调研;2)加装电 梯对 建筑 结构、消 防、日 照、楼间 距、外部 使用空 间等 的影 响;3)既有建 筑场 地的 供电 资源 条件。5.2.3 结构与 材料 a)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进 行结构 构件 和非 结构 构件 安全状 况调 查。b)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进 行结构 耐久 性评 估,包括 下列内 容:1)既有建 筑物 所处 工作 环境;2)结构构 件材 料的 耐久 性。5.2.4 暖通空 调 a)既有建 筑通 风空 调系 统的 评估包 括下 列内 容 DB32/T 4109 2021 4 1)暖通空 调系 统基 本信 息,包括冷 热源 系统、输 配系 统及末 端系 统的 形式、通 风系统 形 式、系统使 用年 限及 运行 现状、管道 使用 状况、设 备能 效、自 控系 统配 置及 运行 情况、维 保 记录、调 节控 制策 略,以及 不同空 调区 域 业 态、每日 空调运 行时 段及 时长 等;3)暖通空 调系 统实 施与 运行 状况,包 括冷 热源 机组 能 效比、空 调系 统能 效比、冷 热源供 回水温度、供水 量、运行 效率,风机 单位 风量 耗功 率、冷热水 系统 输送 能效 比,冷却水 系 统 冷却效果,末 端设 备的 送风 量和送 风参 数,通风 系统 的送/排风 量等;4)节能运 行措 施,包括 系统 节能运 行策 略、能量 回收 装置设 置、管道 保温 性能、分项 计 量 设置、能 耗管 理系 统设 置等;5)通风空 调系 统能 源耗 量,包括建 筑总 用电 量,冷热 源设备 用电 量、输送 设备 用电量、末 端设备用 电量,燃 料消 耗量 等。b)既有建 筑可 再生 能源 利用 情况的 评估 包括 下列 内容:1)太阳能 热水 系统 类型、集 热器类 型、集热 器面 积、贮水箱 容积、辅 助热 源类 型及 容 量 等;2)太阳能 光伏 系统 类型,主 要设备、部 件的 设置 和技 术参数,电 能计 量装 置的 设置 情 况 等;3)地源热 泵系 统的 系统 类型、热 泵机 组性 能参 数、地 源 换热器 形式 及数 量等,地 源热泵 系统地源侧、机 组用 户侧 进出 水温、水流 量等;4)其他可 再生 能源 利用 系统 的类型、性 能参 数及 运行 参数。c)既有建 筑内 热湿 环境 与空 气品质 的评 估应 包括 下列 内容:1)室内热 湿环 境,包括 室内 空气温 度、室内 空气 相对 湿度、外围 护结 构内 表面 温度、建 筑 室内通风 状况、室 内热 湿环 境的主 观感 受等;2)室内空 气品 质,是否 有净 化处理 措施。5.2.5 给水排 水 a)给水排 水系 统的 评估 主要 包括下列 内 容:1)供水系 统设 置和 运行 合理 性,包 括供 水方 式、供水 系统分 区、供水 管网 水质、末端 用 水 压力、是 否充 分利 用市 政水 压、是 否雨 污分 流等;2)管道使 用年 限和 运行 使用 情况、供水 管网 管材、管 件及管 网漏 损现状 等;3)用水计 量装 置设 置情 况、建筑用 水量(用 水指 标)及不同 用途 比例 等情 况;4)热水系 统设 置合 理性,包 括 用水 品质、系统 循环 和 管道保 温情 况、热 水锅 炉 形式和 能效 等级等;5)排水系 统的 设置 合理 性和 使用现 状,包括 雨污 水是 否分流 排放、排 水管 是否 有堵塞 渗 漏 现象、是 否有 污水 反溢 等;6)给水排 水系 统隔 声减 振措 施的设 置合 理性,包 括设 备是否 存在 噪声 振动 干扰、给水 排 水 管道水流 声是 否存 在对 噪声 敏感房 间的 干扰 等。b)用 水 器 具 与设 备 的 评估 主要 包 括 卫 生器 具、循环 或加 压 水 泵、绿 化 灌 溉用 水、空 调 冷 却水 4项,具体 内容 如下:1)各类卫 生器 具的 使用 年限、完好 程度、数 量、用水 效率等 级、节水 器具 使用 比例等;2)循环或 加压 水泵 使用 年限、额定 参数、运 行状 况、能效状 况等;3)绿化灌 溉方 式、绿化 灌溉 设备及 运行 情况、绿 化灌 溉自动 控制 系统 及用 水量;4)空调冷 却水 补水 量、冷却 塔蒸发 耗水 量、冷却 水水 质。c)非传统 水源 利用 的评 估 应 主要包 括非 传统 水源 利用、景观 水体 等两 项,具体 内容如下:1)非传统 水源 利用,包 括是 否采用 非传 统水 源,非传 统水源 类型、用 途、水平 衡情况、利用率、水 处理 工艺、出 水水 质等;2)景观水 体补 水水 源、补水 量、处 理工 艺、水质 等。5.2.6 电气 DB32/T 4109 2021 5 a)既有建 筑 供 配电 系统 的评 估 主要 包括 下列 内容:1)供配电 系统 的 电 源形 式、负荷 容 量及 配电 方式;2)用电分 项计 量设 置及 电能 数据采 集、统计 和存 储现 状;3)电能质 量,主要 包括 电压 偏差、三相 电压 不平 衡度、功率 因数、谐 波电 压及 谐波 电 流 等;4)无功补 偿;5)自备电 源设 置及 可再 生能 源发电 情况。b)既有建 筑电 气设 备系 统的 评估主要 包 括下 列内 容:1)变压器 台数、装 机容 量及 负载率;3)电动机 的功 率、控制 和启 动方式;测 量和 计量 等主 要仪表 设备 的参 数;4)电梯及 自动 扶梯 的主 要技 术参数 及控 制方 式。5)建筑内 配电 形式 和线 路状 况。c)既有建 筑 照 明系 统 的 评估 主要包 括下 列内 容:1)光源种 类及 照明 方式;2)灯具及 电器 辅件 的类 型;3)照明数 量及 质量,主 要包 括照度、照 明功 率密 度、均匀度,核 查显 色指 数、色温 和 眩 光;4)照明控 制方 式;5)有效利 用自 然光 情况。d)既有建 筑能 耗计 量及 智能 化系统 的评 估主要 包 括下 列内容:1)能耗监 测管 理系 统的 功能 和能耗 计量 装置 设置 的合 理性;2)智能化 系统 的配 置情 况;3)电梯智 能化 控制 措施,即 是否采 用电 梯群 控、扶梯 感应启 停及 变频 等自 动控 制措施;4)大功率 机电 设备 控制 措施。5.3 改造策 划 5.3.1 绿色化 改造 策划 书应 包括 下列内 容:a)目标设 定与 前期 调研;b)目标分 析与 项目 定位;c)绿色化 改造 实施 策略;d)技术经 济可 行性 分析。5.3.2 目标设 定与 前期 调研 应包 括总体 目标、场 地分 析、资源评 估、市场 分析、社 会环境 分析 和同 类项目案 例分 析,并符 合下 列规定:a)总体目 标围 绕改 善建 筑室 内外环 境、提升 建筑 综合 性能、满足 建筑 使用 者身 心健康 需求 等 方 面的绿色 综合 性能 进行 设定;b)场地分 析应 包括 项目 的地 理位置、场 地生 态环 境、场地气 候环 境、地形 地貌、场地 周边 环 境、道路交 通和 市政 基础 设施 等;c)资源评 估应 包括 项目 可利 用的各 种能 源、水资 源、材料资 源等;d)市场分 析应 包括 项目 的功 能要求、市 场需 求、使用 模式、技术 条件 等;e)社会环 境分 析应 包括 区域 资源、人 文环 境和 生活 质 量、区域 经济 水平 与发 展 空间、周 边公 众的意见与 建议、所 在区 域的 激励政 策情 况等。5.3.3 目标分 析与 项目 定位 应包 括下列 内容:a)分析项 目的 自身 特点 和要 求;DB32/T 4109 2021 6 b)确定分 项目 标、可实 施的 技术路 线及 相应 的指 标要 求。5.3.4 技术经 济可 行性 分析 要求 应包括 下列 内容:a)技术可 行性 分析;b)经济效 益、环境 效益 与社 会效益 分析;c)风险分 析评 估。5.3.5 绿色化 改造 实施 策略 应优 先考虑 下列 内容:a)涉及使 用者 的 安 全性、健 康性、功能 性的 改造 和优 化 内容;b)涉及正 在使 用国 家已 淘汰 禁限材 料和 设备 的,并有 改造提 升空 间 的 内容;c)涉及符 合建 筑使 用特 点的 低成本 改造 技术 应用 的内容。5.3.6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策划 方案应 充分 挖掘 现有 设备 或系统 的应 用潜 力,并应 在现有 设备 或系 统不适宜 继续 使用 时,再进 行局部 或整 体改 造更 换。6 绿色化 改造 技术 6.1 一般规 定 6.1.1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符 合城市 规划 要求,历 史建 筑和历 史文 化街 区内 的既 有建筑 绿色 化改 造应符合 国家 和江 苏省 有关 历史文 化保 护的 规定。6.1.2 既有建 筑绿 色 化 改造 应 根 据根据 项目 特点 按专 业 分 为基础 项、完善 项和 提升 项。改 造时 应根 据既有建 筑根 据自 身条 件、因地制 宜的 进行 绿色 化改 造技术 选择。6.1.3 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满 足国家 现行 有关 日照 标准 的相关 要求,且 不应 降低 现有建 筑及 周边 建筑的日 照水 平。6.1.4 既有建 筑绿 色改 造应 保护 既有建 筑的 周边 生态 环境,合理 利用 既有 构筑 物、构件和 设施。6.1.5 既有建 筑绿 色改 造应 充分 利用原 有结 构构 件,避免 不必要 的拆 除或 更换。6.1.6 对空调 系统 进行 改造 设计 时,应 按照 国家 和江 苏省 有关节 能设 计标 准要 求重 新进行 逐时 动态 负荷计算。对 于仅 采用 房间 空气调 节器 的房 间,可不 进行逐 项逐 时的 冷负 荷计 算。6.2 场地与 室外 环境 6.2.1 基础项 a)既有建 筑场 地在 进行 综合 整治和 景观 改造 时,应根 据场地 实际 条件 采取 下列 措施:1)保护和 修复 场地 内的 原有 植被;2)利用场 地边 角、闲散 地点 合理增 加绿 地面 积;3)采用乔、灌、草 结合 的复 层绿化,合 理增 加植 物种 类;4)道路、广场、室 外停 车场 周边宜 种植 具有 遮阴 效果 的乔木;5)小面积 绿地 宜整 合成 集中 公共绿 地;6)如场地 有风 环境 问题,可 采 取微地 形、种植 乔木、设 置 构筑物 等措 施改 善建 筑室 外风环 境。b)既有居 住小 区进 行绿 色化 改造时,应根 据现 场实 际 情况增 设室 外运 动场 地、儿童活 动场 地、休闲交流 空间,配置 公共 服 务设 施,满足 小区 生活 配 套及居 民室 外活 动的 需要,有 条件 时应 增设健身步 道。c)场地内 的非 机动 车停 车场 地和停 车设 施应 布置 合理、方便 快捷、设 施完 备,并采取 下 列 措 施:1)在不影 响室 外居 住环 境的 前提下,可 利用 非机 动车 道旁的 空地 加建 非机 动车 场(棚),设置遮阳 防雨 措施;2)应增设 电动 车集 中充 电设 施。DB32/T 4109 2021 7 d)应按照 江苏 省城 乡生 活 垃圾治 理工 作实 施方 案 的要求 配设 生活 垃圾 分类 投放点,设置 垃圾分类收 集容 器。e)应根据 项目 实际 情况 增加 引导标 识系 统、安 全防 护 的警示 标识 系统、说明 类 标识系 统,并 采取下列措 施:1)应完善 和规 范住 区平 面图、公共 服务 引导 牌、道路 引导指 示牌、楼 栋号、单 元牌、门 牌 号等标识;2)在公共 服务 设施 旁增 加必 要的说 明类 标识 便于 儿童、老年 人使 用;3)在人员 流动 大的 公共 场所,青少 年和 儿童 活动 场所,湿滑 及危 险部 位应 设置 警示标 识。f)场地活 动区 域应 有充 足的 照明,照 明的 最小 水平 照 度、最小 垂直 照度、最小 半 柱面照 度和 一般显色指 数应 符合 现行 国家 标准 建筑 照明 设计 标准 GB 50034 的 有关 规定。6.2.2 完善项 a)场地内 管线 改造 应符 合以 下规定:1)严禁电 力、通信、有线 电 视等线 缆裸 露敷 设,楼层、单元、楼栋 之间 不应 存 在飞线,场 地管线宜 下地,提 倡使 用共 同沟,不能 下地 的管 线应 有序化 布置;2)场地管 线应 和城 市市 政管 网衔接,一 次不 能到 位时,应预 留埋 设位 置;3)管线下 地应 综合 考虑 场地 条件,并满 足地 面交 通工 具承载 力和 绿化 景观 要求。b)场地交 通设 计应 统筹 规划、优化 配置,满 足交 通和 消防需 求,并采 取下 列措 施:1)宜采取 改造 路网、调 整路 宽、增 设人 行道、修 整路 面、调 整出 入口 等措 施;2)有条件 的可 设置 自行 车专 用道。c)场地内 的机 动车 停车 场地 和停车 设施 应布 置合 理、方便快 捷,应采 取以 下措 施:1)根据机 动车 使用 性质 及车 辆种类 进行 合理 分区,不 应挤占 步行 空间 及活 动场 所,有 条 件 的可采用 地下 停车 库、立体 停车库 等方 式;2)通过统 一规 划、区 域 平衡 等方式,合 理增 加停 车位;3)应在场 地内 设置 电动 汽车 充电设 施,或预 留电 动汽 车充电 的条 件;4)宜合理 增加 无障 碍汽 车停 车位。d)应按 无障 碍设 计规 范GB 50763 完 善场 地内 无障 碍设施。e)在住区 主要 出入 口、集 中 活动场 地等 处应 设置 文化 宣传栏、便民 信息 发布 栏、电子显 示屏 等设施。f)应在公 共服 务配 套场 所增 设智能 快递 柜设 施,满足 住户邮 件与 快递 的接 收。g)应根据 室外 场地 情况 合理 布置吸 烟区:1)室外吸 烟区 布置 在建 筑主 出入口 的主 导风 的下 风向,与所 有建 筑出 入口、新 风 进气口 和 可开启窗 扇的 距离 不少 于 8m,且距 离儿 童和 老人 活动 场地不 少 于 8m;2)室外吸 烟区 与绿 植结 合布 置,并 合理 配置 带烟 头收 集的垃 圾筒;3)从建筑 主出 入口 至室 外吸 烟区的 导向 标识 完整、定 位标识 醒目,吸 烟区 设置 吸烟有 害 健 康的警示 标识。6.2.3 提升项 a)既有建 筑居 住区 或建 筑群 环境进 行绿 色化 改造 时,宜采取 下列 措施:1)场地铺 装宜 采用 浅色、反 射率 为 0.3 0.5 的 材料;2)停车场、人 行道 和广 场宜 布置乔 木遮 阴。b)在结构 荷载 允许 的情 况下 上人屋 顶 设 宜置 屋顶 绿化。c)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合 理利用 地下 空间。d)机动车 停车 设施 应根 据实 际情况 采取 以下 管理 措施:1)采用错 时停 车方 式对 外开 放;DB32/T 4109 2021 8 2)宜设置 停车 库(场)智 能管 理系统。e)住区内 重要 活动 区域 及景 观节点 周边 适度 增设 文化 景观小 品等 相关 设施,并 具 备夜间 景观 亮 化条件。f)场地内 部或 周边 存在 超过 标准的 噪声 源的,应 进行 降噪处 理,改善 场地 声环 境。6.3 建筑与 室内 环境 6.3.1 基础项 a)既有建 筑立 面改 造设 计中 应综合 考虑 墙面 管线 和建 筑附属 物等 对建 筑立 面风 格、效 果的 影 响,进行管 线统 筹归 置、空调 集中遮 蔽,便于 后续 管理 和维护。b)当建筑 物存 在屋 面、外墙 渗漏等 质量 问题,应 按现 行行业 标准 房 屋渗 漏修 缮技术 规程 JGJ/T 53 的有 关规 定进行 修缮,根据建 筑功能 和类别、防 水等级 和设防 要求、渗漏 原因等 因素 综 合制定防 水设 置与 修缮 方案。c)建筑出 入口、阳台、空调 集 中归置 区的 下方 等区 域应 设置合 理的 防坠 落缓 冲和 隔离区,宜结 合景观统 一设 计。d)应对不 符合 建筑 防火 和消 防要求 的现 有消 防设 施进 行增设、整 改和 修复。e)卫生间、浴 室等 有水 房间 墙、地 面应 做防 水层,墙 面、顶 棚均 应做 防潮 处理。6.3.2 完善项 a)未配套 电梯 的老 旧建 筑宜 加装电 梯。b)住宅单 元门 和楼 道部 位出 新时应 整修 或更 换破 损的 单元门 门体、公 共楼 梯踏 步和扶 手。c)室内主 要功 能区 应采 取隔 声降噪 措施。6.3.3 提升项 a)既有建 筑进 行围 护结 构改 造时,应 优先 选择 对室 内 热环境 影响 大、节 能效 果 好的屋 面、外 窗等进行节 能改 造。b)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满 足建筑 的自 然通 风的 要求,室内 无法 形成 流畅 的通 风路径 时,宜 设 置辅助通 风装 置以 加强 建筑 的自然 通风 性能。c)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充 分利用 天然 采光,对 天然 采光不 足的 建筑 空间,应 采取相 关技 术 措 施增加天 然采 光,同时 应考 虑建筑 外窗 的视 野效 果。d)建筑围 护结 构的 空气 声隔 声性能 及楼 板的 撞击 声隔 声性能 应满 足现 行国 家标 准 民 用建 筑 隔 声设计标 准GB 50118 要求。e)建筑功 能改 造 提 升时,应 改善原 有建 筑的 功能 和空 间,优化 建筑 的功 能布 局,保证建 筑内 部交通流线 顺畅,提 高空 间利 用率。f)有适老 化改 造需 求的,应 对建筑 出入 口、公用 走廊 和楼梯 间、室内 空间 等区 域开展 相 关 改 造。6.4 结构与 材料 6.4.1 基础项 a)既有建 筑改 造涉 及主 体和 承重结 构改 动或 大幅 度增 加荷载 时,应对 既有 建筑 结 构安全 性进 行 评估或鉴 定。b)建筑外 立面 改造 时应 对建 筑外立 面、装饰 物、外挂 物以及 建筑 外挑 结构、檐 口、平 顶等 有 损 坏或存在 坠落 风险 构件 应进 行安全 排查,不 满足 安全 要求的 连接 应进 行更 换或 增设防 护措 施。c)对于检 测或 评估 不符 合继 续使用 要求 的女 儿墙、门 脸、出 屋 顶烟 囱等 易倒 塌伤 人 的非结 构构 件,应予以 拆除、降低 其高 度 或必要 的加 固。对 作为 建 筑遗迹 进行 保留 展示 的非 结构构 件,应 采取保证安 全的 专门 措施。d)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合 理采用 高强 度结 构材 料,并符合 下列 规定:DB32/T 4109 2021 9 1)新增材 料类 型与 原结 构相 同时,其强 度等 级不 应低 于原结 构材 料的 实际 材料 等级。2)新增混 凝土 强度 等级 应与 建筑结 构的 受力 需要 相 适 应。高 层 混 凝土 结构 建筑 新增墙、柱 及大跨度 水平 构件,应采 用 高强 等 级要 求 混 凝土,减少 构件 截面 尺寸 和混 凝土 用量,增 加使用空间。现 浇混 凝土 应全 部采用 预拌 混凝 土,建筑 砂浆应 全部 采用 预拌 砂浆。3)新增混 凝土 构 件 纵向 受力 钢筋应 采用 不低 于400MPa 的热轧 带肋 钢筋 或预 应力 筋。4)在满足 刚度 及构 造要 求的 前提下,新 增钢 结构 宜选 用 Q355 及 以上 高强 钢材。e)应优先 采用 环保 性和 耐久 性好的 结构 材料、结 构加 固材料 和防 护材 料,并符 合下列 规定:1)结构加 固采 用的 胶粘 剂环 保性能 应符 合现 行相 关标 准的规 定;2)结构加 固用 胶粘 剂或 聚合 物砂浆 耐久 性应 符合 现行 相关标 准的 规定;3)结构防 护材 料的 选择 应符 合现行 相关 标准 的规 定。f)既有建 筑绿 色化 改造 应采 用简约 化、功能 化、轻量 化装修,减 少使 用重 质装 修材料,并 符 合 下列规定:1)新增围 护墙 和分 隔墙 应采 用轻质 材料;2)宜选用 工厂 化生 产的 装修 部件和 部品。6.4.2 完善项 a)新增非 承重 预制 构件 设计 应符合 下列 规定:1)与支承 结构 之间 宜采 用柔 性连接 方式;2)在框架 内镶 嵌或 采用 焊接 连接时,应 考虑 其对 框架 侧向刚 度的 影响;3)外挂墙 板与 主体 结构 的连 接构造 应具 有适 应主 体结 构的变 形能 力。b)在保证 使用 安全 性和 耐久 性前提 下,新增 材料 应优 先采用 可再 利用 材料、可 再循环 材料 和 利废建材。c)加装电 梯结 构改 造可 选用 钢结构、混 凝土 结构 或砌 体结构,连 接形 式可 选用 与既有 建筑 结 构 脱开或相 连,并应 符合 下列 规定:1)与既有 建筑 结构 相连 接时 应进行 安全 性和 抗震 鉴定,并考虑 连接 变形 协调 及对 主 体结 构 的影响;2)加装电 梯的 建筑 为砌 体结 构且当 结构 整体 性不 满足 鉴定要 求时,可 采用 外加 圈梁、构 造 柱等方法 进行 加固;3)需对既 有建 筑承 重墙 体作 局部开 洞处 理时,应 对原 结构的 相关 部分 作局 部承 载能力 验 算,并应采 取相 应抗 震措 施;4)当构件 的支 撑长 度不 满足 要求或 连接 不牢 固时,可 增设支 托或 采取 加强 连接 的措施;5)应采用 高强度 结构材 料,新增混 凝土构 件纵向 受力 钢筋应 采用不 低于 400 MPa 的热 轧带肋钢筋 或预 应力 筋。d)新增结 构构 件宜 合理 采用 耐久性 能好 的、工业 化生 产水平 高、便于 更换 的构 件。e)既有建 筑的 结构 改造 时,应着重 提高 结构 的整 体性 能,合理 优化 既有 结构 改 造方案,或采 用隔震和消 能减 震技 术合 理提 高建筑 的抗 震性 能。f)公共建 筑屋 面结 构改 造设 置采光 天窗 时,宜采 用钢 结构、铝合 金结 构或 张拉 结构等 轻质 结 构 体系。6.4.3 提升项 a)既有建 筑改 造进 行室 内空 间和功 能调 整的,调 整后 的整体 布局 应符 合建 筑使 用特性,满 足 建 筑荷载均 衡的 需求。b)结构加 固宜 采用 模板 使用 少、体 积增 加小 的加 固技 术。c)当既有 建筑 改造 荷载 增加 需要处 理基 础时,应 考虑 充分发 挥原 有基 础的 承载 能力,尽量 减 少 基础加固 量,多采 用提 高上 部结构 抵抗 不均 匀承 载能 力的措 施,以弥 补地 基基 础承载 力的 不 足 和DB32/T 4109 2021 10 缺陷。对 于增 层结 构,当 基础不 能满 足承 载力 要求 时,应结 合原 有基 础的 形 式采取 相应 的技 术措施。d)增层改 造时 应根 据原 结构 形式通 过方 案比 选确 定增 层方式。e)新增外 遮阳、太阳 能热 水 系统、太 阳能 光伏 系统、外 墙花池 等外 部设 施应 与建 筑主体 结构 改造协同设 计、统一 施工,并 应具备 安装、检 修与 维护 条件。f)宜优先 采用 绿色 建材 产品。6.5 暖通空 调 6.5.1 基础项 a)采用集 中空 调的 建筑 应结 合控制 系统 改造 对系 统运 行进行 优化,应 采取 下列 措施:1)对于冷 热负 荷随 季节 或使 用情况 变化 较大 的系 统,在确保 系统 运行 安全 可靠 的前提 下,可通过增 设变 速控 制系 统,将定流 量系 统改 造为 变流 量系统;2)冷水机 组出 水或 回水 温度 应根据 建筑 实际 负荷 的变 化进行 设定,并 结合 控制 系 统的改 造 实现出水 温度 自动 控制;3)集中供 热系 统应 设置 根据 室外温 度变 化自 动调 节供 热量的 装置;4)对于全 空气 空调 系统,应 采取过 渡季 全新 风或 可调 新风比 的运 行方 式;5)宜根据 冷却 塔的 出水 温度,合理 调整 冷却 塔运 行台 数或风 机转 速;6)对于过 渡季 节或 冬季 存在 供冷需 求的 建筑,宜 在保 证安全 运行 的条 件下,宜 加大新 风 利 用或采用 冷却 塔供 冷的 方式。b)在人员 密度 较大 或室 内空 气品质 要求 较高 的主 要功 能区域,宜对CO2 浓度 进行 数据采 集、分 析,并与通 风空 调系 统联 动,使 CO2 浓 度满 足卫 生标 准 的 要求。c)地下车 库应 设置 与排 风设 备联动 的 CO 浓 度监 测装 置。d)居民厨 房油 烟通 过外 墙直 排至室 外的 排气 管道,应 在室外 排气 口设 置避 风、防雨和 防止 污 染 墙面的构 件和 措施。e)应对设 备系 统消 声隔 振措 施进行 完善,并 采取 以下 措施:1)靠近通 风、空气 调节 与制 冷机房,且 声环 境要 求较 高的房 间,应采 用密 封门 窗、堵 塞 空 洞和设置 隔振 器,辅以 降低 声源噪 声的 吸声 措施 满足 环境噪 声标 准;2)暴露在 室外 的冷 却塔、空 气源冷(热)水 机组 等,应通过 在其 进、排风 口设 置消声 设 备,或在其 周围 设置 隔声 屏障 等措施 达到 环境 噪声 要求。f)暖通空 调系 统应 按冷 热源、输 配系 统等 设 置 独立 分 项用能 计量,或按 付费 单 元、管理 单元 等设置用能 计量 装置。6.5.2 完善项 a)空调系 统改 造应 合理 选配 空调冷、热 源机 组台 数与 容 量,制 定并 实施 根据 负荷 变 化调节 制冷(热)量的控 制策 略,改造 后空 调 冷源的 部分 负荷 性能 系数(IPLV)和空 调系 统的 电冷 源 综合制 冷性 能系数(SCOP)应 符合 现行国 家标准 公共 建筑节 能设 计标准 GB 50189 的有 关 规定;其运行 效率应满 足现 行国 家标 准 空气调 节系 统经 济运 行GB/T 17981 的规 定。b)水系统 耗电输 热(冷)比 不满足 公共 建筑 节能设 计标准 GB 50189 相关 规 定时,应合理 增设变频 装置,提 高水 泵的 实际运 行效 率。c)空调水 系统应 进行 水力平 衡调试,当设 计工 况下并 联环路 之间压 力损 失的相 对差额 超过 15时,应 采取 下列 水力 平衡 措施:1)优先调 整水 系统 不平 衡管 路的管 路布 置或 管径;2)在管路 调整 仍不 能满 足水 力平衡 时可 设置 电动 平衡 阀。d)建筑屋 面、周边 场地 等位 置 条件允 许时,应 合理 增设 可 再生能 源利 用系 为建 筑空 调提供 冷热 量。DB32/T 4109 2021 11 e)空气质 量监 控系 统宜 实现 室内污 染物 浓度 超标 实时 报警,并与 通风 系统 联动,其限量 应符 合 现行国家 标准 民 用建 筑工 程室内 环境 污染 控制 规范 GB 50325 的 规定。6.5.3 提升项 a)存在生 活热 水、空 调再 热 等稳定 热需 求时,宜回 收 制冷机 组冷 凝热、锅炉 烟 气余热 来满 足热 需求,燃 气锅 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