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5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8 佳密豆9 号大豆品 种少免耕 栽培技术 规程 2021-09-01 发布 2021-10-01 实施 佳 木 斯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308/T 1002021 DB2308/T 100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 按 照 GB/T 1.1-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佳 木斯 市农 业农 村局提 出并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黑 龙江 省农业 科学 院佳 木斯 分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蔡 丽 君、张敬 涛、盖志 佳、赵 桂 范、刘婧 琦、李灿 东、孟 庆 英、李于、刘 俊刚、郭震华、杨 鹤、王雪 洁、于千贺。DB2308/T 100 2021 1 佳 密豆 9 号大豆品 种少免 耕栽培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依据 大豆 品种 佳密 豆 9 号 的品 种特 性 及 适宜 种植区 生态 特点 及生 产力 水平,规定 了其 生产 过程中的 术语 和定 义、产地 环境、选地 与耕 整地、种 子精选 与处 理、播种、田 间管理、病 虫害 防治 及收 获等技术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 黑 龙江 省 佳 木斯市 10 活 动积 温 2400 2500 的 区域。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4285 农药 安全 使用 标 准 GB 4404.2 粮 食作 物种 子 第2 部分:豆 类种 子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量 标准 GB/T 8321 农 药合 理使 用 准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标准 GB/T 15671 农 作物 薄膜 包衣种 子技 术条 件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2159 大 豆主 要病 害 防治技 术规 程 NY/T 1276 农 药安 全使 用 规则 总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 佳密 豆9 号 该品种 于 2020 年经 黑龙 江 省农作 物品 种审 定委 员会 审定通 过(审 定编 号:黑 审豆 20200064)。该品种为 杆强、耐密 植栽培 的特用 品种,亚有 限结荚 习性,窄行密 植栽 培株 高 75cm 85cm,有分 枝,节间短,结荚 密,三、四粒 荚多,顶荚 丰富。白 花,圆叶,灰色 茸毛,荚 弯镰 形。种 子圆 形,种皮 黄色,种脐黄 色,有光 泽,百粒 重 19.7g 左 右,蛋白 质含 量 42.98%,脂 肪含 量 19.83%。在 适应 区出 苗至 成熟生育日 数118 天 左右,需 10 活动 积 温2350 左 右。中 抗灰 斑病。3.2 大垄 窄行 密植 采用130cm 大垄 垄上 播种3 行4 行,或110cm 大 垄垄 上播种3行。130cm大 垄,台 上宽90cm,台高16cm;110cm 大垄,台 上宽70cm,台高20cm。用窄 行密 植专 用播种 机精 密播 种。3.3 小垄 窄行 密植 采用45cm 行 距双 行播 种,小行距12cm,用 窄行 密植 专用播 种机 精密 播种。3.4 平播 窄行 密植 DB2308/T 100 2021 2 采用平 播种 植方 式,平播 行距 15cm 30cm,用窄 行 专用条 播机 播种。4 产地环 境条 件 本文件 环境 空气 质量 应符 合 GB 3095 的规 定;土壤 环境质 量应 符 合 GB 15618 的规定,并 要求 土壤有机质3.0%,黑土 层20cm,PH=6.5 7.5;农 田灌 溉水质 应符 合 GB 5084 的 规定。5 选地与 耕整 地 5.1 选地 地势平 坦,中等 以上 肥力,保水保 肥性 能良 好,排灌 方便,没有 农药 残留 和严 重土传 病害 的玉 米茬、高粱茬 等非 种植 豆科 的地 块。5.2 耕整 地 无深翻、深 松基 础的 地块,秋季深 翻、深松 后整 地;有 深翻深 松基 础的 地块,秋 季旋耕 或耙 茬整 地。耕整地 质量:耕 翻深 度为18cm 22cm,深 松深 度 35cm 40cm,旋 耕深 度16cm 18cm,耙茬 深度12 cm15cm,起 垄镇 压达 到 播种状 态。整 地后,要求 每平方 米直 径大 于5cm 的 土块不 超 过 5 个,10m 幅宽高差不 超 过3cm。6 种子精 选与 处理 6.1 种子 精选 种子质 量应 符 合GB 4404.2 规定 的大 豆种 子质 量要 求,籽 粒饱 满,发芽 率85.0%,纯度 98.0%,净度99.0%。6.2 种子 处理 播前应 进行 种子 包衣 处理,防 治地 下害 虫、苗期 害 虫及根 部病 害发 生,还 可 进行硼 钼微 肥及 菌肥 拌种。微 肥拌种 与种 子包衣 同时应 用时,应先 拌种,阴干后 再包衣,种 子包衣 应符合 GB/T 15671 的规定。用 35%多 克福 种衣 剂 1500ml 加 益生 菌(超氧 化 物岐化 酶或 哈茨 木霉)100ml 150ml 包衣 100kg 大豆种子,可 有效 防治 地下 害虫蛴 螬、金针 虫等;用2.5%适乐时 150ml 加 益生 菌 100ml 150ml 拌 100kg大豆种 子,可有 效防 治立 枯病、根腐 病等 土传 病害;用 2%菌 克毒 克 1000ml 1500ml 加 益生 菌 100ml 150ml 拌100kg 大豆 种子,可有 效防 治地 下害 虫蛴 螬、金 针虫 等。7 播种 7.1 播期 在5cm 耕 层地 温稳 定通 过8时,适 时早 播。7.2 播 种方 式 采用机 械精 密点 播,130cm(或 110cm)大垄 垄 上3 行4 行 窄行 种植;或45cm 小垄双 行窄 行种 植;或15cm 30cm 平播 窄行 种 植。7.3 保 苗密 度 依据肥 水条 件及 栽培 方式 要求确 定播 种密 度,一般 公顷保 苗:35 万株 40 万 株。DB2308/T 100 2021 3 每 公顷 保苗 数 百粒 重(g)每公顷 播量(kg/hm2)=净度(%)发 芽率(%)105 1-损失 率(%)8 田间管 理 8.1 施肥 8.1.1 总体 要求 肥料的 使用 应符 合 NY/T 496 的 规定 8.1.2 有机 肥 建议施 用腐 熟的 有机 肥(有机质 含量 不低 于 8%),施用量 为每 公 顷 15 30 吨,耕整 地前 一次 性施 入。8.1.3 化肥 根据目 标产量,在测 土配 方施肥 基础上,一般 栽培 条件下,建议 公顷施 磷酸 二铵 140 180kg,控释尿 素 30 50kg,钾肥 45 65kg。采 用侧 深施 分层 肥法,施于 种子 单侧 或双 侧 5cm 处,分层 深度 位于种子侧 下5cm 7cm 和12cm 14cm 处。8.1.4 叶面 追肥 开花期 和结 荚初 期视 情况 喷施叶 面 肥12 次,两 次 间隔 7 10 天,肥料以磷酸二氢钾 和硼肥 为主,建议公顷 喷施磷 酸二氢 钾 2.25 4.5kg,硼 砂1.5kg,兑水 750 1125kg 叶 面喷 洒。8.2 化 学 除草 应用土 壤封 闭和 苗 后 2 次 化学除 草技 术,药剂 使用 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 规定。8.2.1 土 壤封 闭除 草 土壤含 水量 适宜,播 后苗 前 3 天5 天内 进行,可 用 90%乙草 胺或96%精-异 丙甲草 胺+75%噻 吩磺 隆进行土 壤封 闭除 草,具体 用量见 药剂 说明 书。8.2.2 苗 后化 学除 草 在大豆1.5 复叶 2 复 叶、杂草 2 叶4 叶 期,可 用 12%烯 草酮或5%精 喹禾 灵+95%氟磺 胺草 醚+48%灭草松 喷施,具 体用 量见 药剂说 明书。8.3 中耕 管理 生育期 间免 中耕。8.4 灌溉 在大豆 生长 发育 过 程 中,当土壤 田间 持水 量低 于最 大田间 持水 量 的 65%时,应 及时灌 溉。一般 花荚期,应 保证 土壤 相对 含水 量达 到 80%;鼓 粒期 大豆 对水分 敏感,应 保证 土壤 相对含 水量 达 到 75 80%。9 病虫害 防治 9.1 防治 原则 以农业 防治、物 理防 治、生 物防治 为主,化 学防 治为 辅。首 先通 过合 理轮 作、培 育壮苗、精 细管 理、结合相 关部门 的预 测预报 等农业 措施措 施综 合防治。必须 化学防 治时,农药 使用要 求应符 合GB 4285、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防 治方 法参 照NY/T 2159。9.2 病害 防治 DB2308/T 100 2021 4 9.2.1 真菌 性 病害(霜霉 病、灰 斑病、菌 核病、根 腐病等)当田间 有5%植株 发病 时,用65%的代 森锌 可湿 性粉 剂500倍 液、或50%的多 菌灵 可湿性 粉剂500 倍液、或50%的 福美 双可湿 性粉 剂500倍液 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 可湿性 粉剂700倍 液800 倍液 于发病 始期开始喷 药,每隔15d 喷1次,连续 喷2 次3 次。9.2.2 细 菌性 斑点 病 对重病 田可 喷500 倍 的代 森 锌,1000 倍 液的 多菌 灵,100 单位 的井 冈霉 素等。9.2.3 大 豆花 叶病 毒病 发现病 株应 马上 清除,防 治传毒 介体(蚜 虫等)是 防治病 毒病 的主 要措 施,控制早 期出 现的 蚜虫,或延迟 蚜虫 的发 生高 峰,可以减 少病 毒病 的危 害。9.3 虫害 防治 9.3.1 蚜虫 当田间 有5%植 株卷叶 时,每公顷 可用10%吡虫 啉可 湿 性粉剂225 300 克 兑水适 量喷雾 防治,也可 选用73%灭螨净3000 倍液或40%二氯杀螨醇1000倍 液 等 喷雾,或 每 公 顷 用2.5%溴 氰菊 酯 乳 油300ml 375ml兑水适 量喷 雾防 治。9.3.2 大 豆食 心虫 在封垄 较好的 情况下,每 公顷用80%敌 敌畏乳 油1500ml 2000ml 制成毒 棍,每4 垄一行,每5米 一根熏蒸进 行防 治;或用 氯虫 苯甲酰 胺、溴氰 菊酯、高 效氯氰 菊酯 等 喷 雾防 治。有条件 地方 可以 采取 释 放 赤眼蜂或 使用 生物 药剂BT,设置性 诱捕 器诱 杀成 虫。9.3.3 红 蜘蛛 当田间 点片发 生时,每公 顷可用1%苦参 碱200ml 兑 适 量水喷 雾防治。也 可结合 防治蚜 虫每公 顷用3%啶虫脒 乳油225ml 300ml 兑适量 水喷 雾防 治,兼防 红蜘蛛。10 收获 10.1 收获 时期 机械联 合收 割在 叶柄 全部 落净,茎秆 黄枯,籽粒 归圆,呈本 品种 色泽,含水 量低 于 15%时及时 收获,防炸荚 并保 持品 种蛋 白特 性。10.2 收获 质量 机械收 获,割 茬高 度以不 留底荚 为准,不丢 枝、不 炸荚,损失率 小于 2%,做 到单收 割、单 拉运、单脱粒、单 贮藏。10.3 秸秆 还田 在大豆 收获 同时,将 秸秆 碎粉 成 510cm 均匀 抛撒 至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