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 5.0 2 0.0 1CCS B 0 51310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芦 笋 高 效 施 肥 及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 规 程2 0 2 1-1 1-1 5 发 布 2 0 2 1-1 2-1 5 实 施廊 坊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由 文 安 县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提 出。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文 安 县 衡 创 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文 安 县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文 安 县 农 业 农 村 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任 文 来、贾 莉、李 雅 晖、张 巍、吕 艳 军、常 虹、杨 玉 萍、刘 颖、梁 玉 芹、高 慧敏。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1芦 笋 高 效 施 肥 及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芦 笋 高 效 施 肥 及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 规 程 的 产 地 条 件、施 肥 要 求、施 肥 技 术 和 病 虫 害综 合 防 控 技 术。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廊 坊 辖 区 内 芦 笋 高 效 施 肥 及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T 1 5 0 6 3 复 合 肥 料G B/T 2 0 2 8 7 农 用 微 生 物 菌 剂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 5 2 5 有 机 肥 料N Y/T 7 9 8 复 合 微 生 物 肥 料3 术 语 和 定 义本 文 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4 产 地 条 件选 择 地 势 平 坦、排 灌 方 便、土 层 深 厚、富 含 有 机 质、保 水 保 肥 性 好 的 地 块。5 施 肥 要 求施 肥 原 则施 肥 应 符 合 N Y/T 4 9 6 的 规 定。施 肥 种 类5.2.1 有 机 肥 料商 品 有 机 肥 应 符 合 N Y 5 2 5 规 定 的 要 求,农 家 肥 充 分 腐 熟 后 施 用。5.2.2 复 合 肥 料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2复 合 肥 料 应 符 合 G B/T 1 5 0 6 3 的 规 定。5.2.3 微 生 物 肥 料微 生 物 菌 剂 应 符 合 G B/T 2 0 2 8 7 规 定 的 要 求,复 合 微 生 物 肥 料 应 符 合 N Y/T 7 9 8 规 定 的 要 求。6 施 肥 技 术基 肥定 植 前,每 亩 施 用 充 分 腐 熟 的 农 家 肥 5 0 0 0 k g 6 0 0 0 k g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1 5 0 0 k g 2 0 0 0 k g,同 时 施 用 平衡 型 复 合 肥 5 0 k g 8 0 k g、微 生 物 肥 料 2 0 k g。肥 料 均 匀 撒 施 在 土 壤 表 面,深 翻 4 0 c m 5 0 c m。定 植 当 年6.2.1 时 间 和 用 量定 植 后 5 0 d 6 0 d 第 1 次 追 肥,每 亩 施 用 5 0%冲 施 肥 1 0 k g 2 0 k g,之 后 每 隔 6 0 d 追 1 次 肥,每 亩 施 用5 0%冲 施 肥 1 0 k g 2 0 k g。9 月 上 旬,每 亩 施 用 充 分 腐 熟 的 农 家 肥 1 5 0 0 k g 2 0 0 0 k g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4 0 0 k g 5 0 0 k g,同 时 施 用 高 钾 复 合 肥 4 0 k g 6 0 k g。6.2.2 施 肥 方 式在 距 芦 笋 茎 基 部 2 0 c m 3 0 c m 处,沿 种 植 行 方 向 开 沟,沟 深 1 0 c m 1 5 c m,沟 内 施 入 肥 料,之 后 覆 土并 及 时 浇 水。定 植 第 二 年 及 以 后6.3.1 施 肥 时 期 和 用 量6.3.1.1 春 季 采 收 期每 年 3 月 上 中 旬,芦 笋 采 收 前,每 亩 施 用 腐 熟 农 家 肥 1 0 0 0 k g 2 0 0 0 k g 或 商 品 有 机 肥 2 5 0 k g 5 0 0 k g,同 时 施 用 平 衡 型 复 合 肥 2 0 k g 3 0 k g。6.3.1.2 母 茎 生 长 期春 季 采 收 结 束 后,每 亩 施 用 5 0%冲 施 肥 3 0 k g 4 0 k g。6.3.1.3 秋 发 肥8 月 中 下 旬,每 亩 施 用 高 钾 型 复 合 肥 6 0 k g 8 0 k g。6.3.2 施 肥 方 式施 肥 方 式 按 照 本 文 件 中 6.2.2 的 方 法 进 行。7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控 技 术农 业 防 治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37.1.1 品 种 选 择选 用 高 产、抗 病 虫、抗 逆 性 强、分 支 高 的 芦 笋 品 种。7.1.2 温 汤 浸 种将 种 子 放 入 5 5 6 0 温 水 中 浸 泡 1 0 m i n,之 后 转 至 2 5 3 0 的 水 中 浸 泡 4 8 h,使 种 子 充 分 吸 水。取 出 种 子 后,用 湿 棉 布 或 毛 巾 将 浸 好 的 种 子 包 好,置 于 2 6 2 8 下 催 芽,1 0%种 子 露 白 即 可 播 种。7.1.3 合 理 密 植行 距 1.4 m 1.5 m,株 距 2 5 c m 3 0 c m。7.1.4 植 株 调 整留 母 茎 期 间,在 笋 田 栽 培 行 中,每 隔 1 0 m,设 置 高 度 为 1 m 的 竹(木)桩,两 边 拉 绳 将 植 株 固 定 以 防止 倒 伏;母 茎 高 度 1 6 0 c m 时 打 顶。7.1.5 防 涝 保 湿芦 笋 田 行 间 设 置 排 水 沟,做 到 雨 后 田 间 无 积 水。7.1.6 整 枝 清 园植 株 生 长 期 间 及 时 剪 去 细 弱、病 残、衰 老、枯 死 的 茎 枝。冬 季 地 上 部 干 枯 后,及 时 清 除 地 上 部 茎 枝及 杂 草。物 理 防 治悬 挂 黄 板 诱 杀 蚜 虫,黄 板 规 格 为 2 5 c m 4 0 c m,每 亩 悬 挂 3 0 块 4 0 块。悬 挂 频 振 杀 虫 灯、黑 光 灯、高 压 汞 灯 等 诱 杀 害 虫,每 3 0 亩 4 0 亩 悬 挂 一 盏。生 物 防 治保 护 天 敌,采 用 生 物 源 农 药 防 治 病 虫 害。部 分 推 荐 生 物 源 农 药 品 种 及 使 用 方 法 见 附 录 A。化 学 防 治化 学 农 药 使 用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规 定。部 分 推 荐 化 学 农 药 品 种 及 使 用 方 法 见 附 录 B。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4附 录 A(资 料 性)芦 笋 病 虫 综 合 防 控 推 荐 生 物 源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A.1 芦 笋 生 产 中 推 荐 的 生 物 源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 见 表 A.1。表 A.1 芦 笋 病 虫 综 合 防 控 推 荐 生 物 源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及剂量/亩 使用方法地下害虫 采笋结束后 2 5%灭幼脲3 号悬浮剂1 5 0 0 倍液 喷洒地面或灌根木蠹蛾、棉铃虫、十四点负泥虫幼虫孵化盛期至三龄之前8 0 0 0 I u/g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 0 0 m l 3 0 0 m l;2 0 亿P I B/m l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5 0 m l 6 0 m l;3 0 亿P I B/g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 0 m l 3 0 m l喷雾蚜虫 若蚜发生盛期0.3%苦参碱水剂8 0 0 倍液1 0 0 0 倍液;2.5%鱼藤酮乳油8 0 m l 1 0 0 m l;0.6 5%茴蒿素水剂2 0 0 m l 2 5 0 m l喷雾病毒病 发病初期8%南宁霉素水剂1 5 0 0 倍液;1 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 0 0 倍液喷雾D B 1 3 1 0/T 2 4 5 2 0 2 15附 录 B(资 料 性)芦 笋 病 虫 综 合 防 控 推 荐 化 学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B.1 芦 笋 生 产 中 推 荐 的 化 学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 见 表 B.1。表 B.1 芦 笋 病 虫 综 合 防 控 推 荐 化 学 农 药 及 使 用 方 法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及剂量/亩 使用方法地下害虫 采笋结束后 3%辛硫磷颗粒剂5 k g 6 k g 拌细土撒施木蠹蛾、棉铃虫、十四点负泥虫、斜纹夜蛾幼虫孵化盛期 2 0 0 g/L 氯虫苯甲酰胺1 5 0 0 倍液 喷雾蚜虫 若蚜盛期或有蚜株率1 0%1 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 0 0 倍液 喷雾蓟马 幼虫发生初期 7.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剂1 0 0 0 倍液;6 0 g/L 乙基多杀菌素1 5 0 0 倍液。喷雾烟粉虱 发生初期 2 4%螺虫乙酯悬浮剂2 0 0 0 倍液;2 5%联苯菊酯乳油1 5 0 0 倍液;2 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 5 0 0 倍液。喷雾茎枯病、褐斑病 发病初期 7 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 0 0 倍液;5 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 0 0 倍液;1 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 0 0 倍液。喷雾根腐病 发病初期 4 0%多菌灵超微粉剂1 0 0 0 倍液 灌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