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727 2021 绿松石矿 产地质勘 查技术要 求 Work guide for turquoise mineral exploration 2021-08-06 发布 2021-10-06 实施 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ICS 73.020 CCS D 13 DB42/T 17272021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勘 查目 的及 勘查 阶段.2 5 勘 查研 究程 度.2 6 勘 查控 制程 度.4 7 勘 查工 作及 质量 要求.4 8 资 源量 估算.8 9 可 行性 评价 工作.11 附录A(规范 性)绿松 石矿石 理化 性能 参考 指标.12 附录B(规范 性)勘查 间距确 定条 件与 工程 间距.13 附录C(规范 性)绿松 石矿矿 床一 般工 业指 标.15 DB42/T 1727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部 分:标 准化文 件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给 出的 规则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 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十 堰市 自然 资源 和规划 局提 出。本文件 由湖 北省 自然 资源 厅归口。本文件 主要 起草 单位:湖 北省地 质局 第 八 地质 大队、十 堰市 自然 资源 和规 划 局、十堰 市市 场监 督管理局、竹山 县市 场监 督管 理局、竹山 县自 然资 源和 规划局、竹 山县 绿松 石产 业服务 中心、竹 山县 绿松 石行业协 会。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胡起 生、孙 祥民、韩 岭、阮志 桥、杨 建中、王 球、程钊、徐鹏、谢 家涛、陈 明学、梁 伟、杜定 超、郝元 娜、吴 为民、杜 达国、朱 名卫、姜顺 桀、王正 龙。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 湖 北 省 自 然 资 源 厅,联系电话:027-86656061,邮箱:;对 本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建 议请 反 馈 至 湖 北 省 地 质局 第八 地 质 大 队,联 系 电话:0710-3340885,邮箱:DB42/T 1727 2021 V 引 言 湖北省 十堰 市是 中国 绿松 石的主 产区,十 堰市 绿松 石资源 的合 理开 发,有力 推动了 绿松 石玉 石产 业的发展。为保 护和 促进 绿 松石这 一特 色矿 产资 源的 开发利 用,创 造良 好的 市 场环境,进一 步规 范绿 松 石矿产勘 查与 开发 秩序,提 高勘查 成果 质量,更好 地 发挥勘 查成 果在 矿业 权市 场建设 中的 重要 作用,促 进区域经 济健 康、可持 续发 展,根 据GB/T 13908-2020 固体 矿产 地质 勘查 规范 总则、GB/T 17766-2020固体 矿产 资源 储量 分类 对固 体矿 勘查、资 源储 量归类 的原 则性 意见,在 广泛调 查、深入 研究 十堰 市绿松石 矿产 以往 勘查 成果 及经验 和开 采情 况的 基础 上,编 制了 绿 松石 矿产 地质勘 查技 术要 求。DB42/T 1727 2021 1 绿 松石矿 产地质勘 查技术 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绿 松石 矿产 勘查目 的及 勘查 阶段、勘 查研究 程度、勘查 控制 程 度、勘查 工作 及质 量要求、资 源量 估算 和 可 行性 评价工 作的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绿 松石 矿产 地质勘 查工 作、资源 量估 算及其 成果 评价。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 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于 本文件。GB/T 12719 矿 区水 文地 质工程 地质 勘查 规范 GB/T 13908 固 体矿 产地 质勘查 规范 总则 GB/T 17766 固 体矿 产资 源储量 分类 GB/T 18341 地 质矿 产勘 查测量 规范 GB/T 25283 矿 产资 源综 合勘查 评价 规范 GB/T 33444 固 体矿 产勘 查工作 规范 DZ/T 0033 固 体矿 产地 质勘查 报告 编写 规范 DZ/T 0078 固 体矿 产勘 查原始 地质 编录 规程 DZ/T 0079 固 体矿 产勘 查地质 资料 综合 整理 综合 研究技 术要 求 DZ/T 0141 地 质勘 查坑 探规程 DZ/T 0227 地 质岩 心钻 探规程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绿松石 turquoise 一 种 含水 铜铝 磷酸 盐 的隐晶 质 矿物 集合 体,主 要化学 成 分CuAl 6(PO 4)4(OH)8 4H 2O,可含 少量 高岭石、石 英、黄铁 矿、云母、磷铝 石、铁的 氧化 物和 氢氧化 物等。3.2 绿松石 矿石 turquois ore 具开采 价值 的绿 松石 矿物 集合体,常呈 隐 晶质 的鲕 状、豆 状、脉状、肾 状或 致密块 状集 合体 产出。3.3 DB42/T 1727 2021 2 绿松石 含矿 地质 体 Ore bearing geological body of turquoise 含有绿 松石 矿物 及集 合体 的地质 体。3.4 含矿率()Ore bearing ratio 工程控 制的 绿松 石矿 石重 量与工 程圈 定的 含矿 地质 体体积 之比,单 位:kg/m3。4 勘 查目 的及 勘查 阶段 4.1 勘查 目的 绿松石 矿产 地质 勘查 目的 是发现 和查 明绿 松石 矿床 并评价 其开 发利 用价 值,为 进一 步 开展 地质 工作或为矿 山建 设规 划、设计、生产 阶段 边探 边采 提供 矿产资 源储 量和 开采 技术 条件等 必需 的地质 资 料。4.2 勘查 阶段 绿松石 矿产 地质 条件 复杂,一般为 复杂 的矿 床,难以 用 基本勘 查工 程间 距系 统控 制探求 控制 资源 量,依照GB/T 13908,不 宜划 分 矿床勘 查阶 段。绿 松 石勘 查工作 按普 查程 度开 展矿 床勘查 工作,探 求推 断资源量,提交 普查(最 终)报告(普终 报告),作为 矿山生 产阶 段边 探边 采的 地质依 据。普终程 度的 矿体 特征 和矿 石质量 特征 的勘 查控 制研 究程度 应达 到普 查程 度,除此之 外,其他 方面 的勘查控 制研 究程 度至 少应 达到详 查程 度要 求、满足 矿山建 设设 计要 求。普查工 作,应在 区域 地质 调查、研究 的基 础上,对 普查区 采用 露头 检查、大 比例尺 地质 填图、稀 疏的勘查 取样 工程 控制 和测 试、试 验研 究,初步 查明 普查区 内的 地层、构 造、岩石特 征,初步 查明 含矿 地质体的 分布、形 态、围岩 蚀变特 征,初步 查明 含矿 地质体 及矿 体的 规模、产 状和分 布规 律,基本 查明 矿床开采 技术 条件,一 般开 展绿松 石矿 石工 艺性 能类 比研究,开 展概 略研 究,估算推 断资 源量,提 交普 终报告,为矿 山建 设设 计提 供地质 依据,为 矿石 开采 和加工 等提 供参 考资 料。5 勘 查研 究程 度 5.1 地质 研究 5.1.1 区 域地 质 应详细 收集 与普 查区 成矿 有关的 区域 地层、构 造、岩浆岩、变 质岩、围 岩蚀 变、探 矿工 程、物探、化探、重砂 及矿 产等 资料,进行 野外 地质 调查,研 究成矿 地质 背景、控 矿因 素、找 矿标 志,初 步查 明 成矿地质 条件。5.1.2 矿 床地 质 应通过 大比 例尺 地质 填图、大比 例尺 剖面 测量,结 合探矿 工程,初步 查 明普 查区内 地层 层序、标 志层,含(控)矿 岩系 层位、岩性、厚度,初步 分析 沉积环 境和 沉积 物质 组成、空间 分布 及其 与成 矿的 关系;初步 查 明岩 浆岩、脉 岩的分 布、规模、类型、接触带 特征,分 析后 期岩 浆岩、脉岩 对含 矿地 质体 的破坏程 度和 对矿 石质 量的 影响;初步 查 明变 质岩 类 型、分布 情况 及与 含矿 地 质体的 关系;初步 查明 普 查区内地 质构 造的 性质、规 模、产 状及 分布 范围,初步 查明 构造 对含 矿地 质体 的破坏 程度,初步 查 明控 矿构造破 碎、裂隙 带的 性质、产状、发 育程 度和 含矿 性的相 互关 系等 特征,初 步研究 控矿 构造 对矿 石富 集和赋存 规律 的影 响程 度。DB42/T 1727 2021 3 5.1.3 含 矿地 质体 地质 应通过 大比 例尺 地质 填图、剖面 测量、地 表工 程揭 露、老 窿调 查、深部 工程 控制,初步 查明 含矿 地质体的 数量、分 布、形 态、规模、产状,初步 查明 含矿地 质体 岩性 组合 特征,初步 查明 赋矿 围岩 及其 蚀变特征;初 步查 明绿 松石 在含矿 地质 体中 的产 状、形态、大小、含 量等 特征;与邻 区已 开采 的类 似矿 山进行对 比分 析,初步 分析 绿松石 矿石 在构 造破 碎带 垂向上 的富 集和 变化 规律。5.2 矿石 特征 研究 通过与 邻区 同类 型已 开采 矿山类 比或 极少 量样 品分 析测试,初 步查 明绿 松石 矿石的 结构 构造、化 学成分、矿 物成 分、物 理性 能;通过 露 头 观察、工程 编录、取 样,初 步查 明绿 松石矿 石颜 色、纹 理、块 度、硬度等 特征。绿 松石 矿石 一般理 化性 能要 求应 符合 附录A 的规 定。5.3 矿石 加工 技术 性能 研 究 通过工 程编 录、走访 调查、老窿 调查,了 解绿 松石 的块度 和种 类,与邻 区同 类型开 采矿 山类 比,评价矿石 剥皮、切 割、预 型、打磨、抛光 等加 工工 艺 性能。对于 无类 比条 件的 矿区,应开 展绿 松石 矿石 工艺性能 试验。5.4 矿床 开采 技术 条件 研 究 5.4.1 矿 床水 文地 质条 件 收集气 象(降水)、长期 水文观 测资 料,收集 邻区 类似矿 山充 水条 件、排水 条件、涌水 量和 地下 水动态资 料;基 本查 明矿 区 潜水面 标高;查明 矿区 最 低侵蚀 基准 面标 高与 矿床 最低排 泄面 标高,调查 老 窿位置及 积水 情况;在 研究 了解区 域水 文地 质条 件的 基础上,开 展水 文地 质调 查,基 本查 明矿 床的 含(隔)水层、构造 破碎 带、风化 层、岩 溶发 育带 的水 文地 质特征、发 育程 度和 分布 规律;调查 矿区 及其 附近 地表水体 分布 范围 和当 地的 平、枯、洪 水期 的水 位、流速、水质、水 量,地表 汇水边 界和 自然 排水 条件;基本查 明 地 下水 的补 给、径流、排泄 条件,地 表水 与含水 层间 的水 力联 系,基本确 定水 文地 质边 界及 矿床主要 充水 因素,初 步预 测矿坑 的涌 水量,评 价对 矿床开 发的 影响 程度;对 水文地 质条 件中 等、复杂 的矿床,应选 择代 表性 地段 对矿床 充水 的主 要含 矿层 进行抽 水试 验,基本 确定 矿床充 水的 主(次)要含 水层及其 主要 水文 地质 参数,估算 矿坑 涌水 量;采集 地表水、地 下水 水样,评 价地表 水和 地下 水水 质;调查研究 可供 利用 的供 水水 源的水 质、水量 和利 用条 件,指出 供水 水源 方向;划分 矿床水 文地 质勘 查类 型,预测矿 山开 采可 能出 现的 水文地 质问 题。5.4.2 矿 床工 程地 质条 件 根据岩 石类 型及 含矿 地质 体特征,初步 划分 矿区 工 程地质 岩组,测定 主要 岩 石、含矿 地质 体脉 石及其顶底 板围 岩力 学性 质,调查老 窿、采空 区的 分布 范围,研究 对井 巷稳 定性 的影响;基 本确 定 含 矿地 质体及围 岩岩 体质 量及 主要 不良层 位,基本 查明 断层、破碎 带、风化(淋 滤)层、节 理、裂隙、岩 溶的 发育程度、风 化程 度、软弱 层分布,评 价其 对矿 床开 采影响 范围 内岩 石、含矿 地质体 稳固 性的 影响,评价露天采 场边 坡及 硐室 围岩 的稳定 性;对 矿床 工程 地 质条件 进行 初步 评价,划 分工程 地质 勘查 类型,初 步预测矿 山开 采可 能出 现的 工程地 质问 题。5.4.3 矿 床环 境地 质条 件 收集研 究新 构造 运动(地 震)资 料,收集 相邻 同类 型矿区 地质 灾害 资料,调 查矿区 内崩 塌、滑坡、泥石流、地 面塌 陷等 地质 灾害的 分布 及发 育情 况,预测其 发展 趋势,分 析其 对矿 山 开采 的影 响;基本 查明 岩石、矿石 和地 下水 中 对人体 有害 的元 素及 含量;开 展放 射性 调查,基 本 查明矿 区内 放射 性核 素的 组DB42/T 1727 2021 4 成、含 量,确定 异常 的空 间分布 范围,对 有放 射性 异常的 坑、硐进 行测 定,对其影 响安 全生 产和 环境 的程度做 出评 价;预测 矿山 开采、选矿 所产 生的 废水、废气、废 渣对 矿区 生态 环境可 能产 生的 影响,结 合水文地 质、工程 地质、环 境地质 条件,对 矿床 开采 前的地 质环 境质 量做 出评 述;对 矿床 开采 中可 能造 成的地质 环境 破坏 和影 响的 地质问 题,应进 行预 测评 述,提 出防 治意 见和 建议。综合水 文地 质、工程 地质、环境 地质 条件,划 分矿 床开采 技术 条件 类型,开 采技术 条件 查明 程度 应满足矿 山建 设设 计要 求。矿床开 采过 程中,应 进一 步做好 矿区 水工 环地 质工 作。5.5 综合 勘查 与综 合评 价 初步 了 解共 生、伴生 矿产 的物质 组成 和赋 存特 征,并对共 伴生 矿产 的综 合开 发利用 做出 初步 评价。5.6 放射 性检 查 绿松石 矿产 勘查 时,应 进 行放射 性检 查,存 在放 射 性异常 时应 按要 求采 样测 试。当含 矿地 质体 中核素含量 超过 允许 限值 又不 能回收 利用,可 能影 响人 体健康 及环 境保 护且 无法 采取有 效措 施防 治时,不 宜转入后 续工 作。6 勘 查控 制程 度 6.1 勘查 间距 确定 条件 绿松石 矿(产)难以 用系 统工程 间距 探求 探明 的或 控制的 资源 储量,根 据绿 松石矿 产地 质特 征,绿松石矿 产勘 查类 型属 第 勘查类 型(复杂 型)。考 虑 到地质 勘查 技术 经济 的可 行性,应以 一个 或几 个主要含矿 地质 体的 地质 特征 来确定 复杂 型勘 查类 型的 绿松石 普查(最终)矿 床 勘查间 距。勘 查间 距确 定 主要依据 含矿 地质 体规 模、形态、厚度 稳定 程度、含 矿地质 体受 构造 和岩 脉的 影响程 度等 因素,划 分为-1、-2、-3 三 种勘 查 亚 类型 间 距。当不 同的 主含 矿地质 体或 同一 主含 矿地 质体的 不同 地段,其 地质特征和 勘查 程度 差别 很大 时,也可 按区 段划 分为 不 同的勘 查间 距。由 于地 质 因素的 复杂 性,允 许有 过 渡勘查间 距存 在。勘查 间距 划分的 主要 因素 和矿 床勘 查间距 应符 合附 录B 中表B.1的规 定。6.2 勘查 工程 间距 确定 工程间 距应 根据 反映 第 勘查类 型(复 杂型)矿 床 地质条 件的 复杂 程度 来确 定。工程 间距 通常 采用与同类 型矿 床类 比的 办法 来确定。也可 根据 已完 工 的勘查 成果,运用 地质 统 计学的 方法 确定,供参 考 选择探求 推断 资源 量地 表勘 查工程 间距 应符 合附 录B 中表B.2 的规 定。普查阶 段应 布置 系统 地表 工程,适 当的 深部 工程 进 行验证。深部 工程 间距 无 需确定,规划 首采 地段应有深 部工 程控 制。6.3 勘查 控制 程度 要求 初步查 明普 查区 内含 矿地 质体的 总体 分 布、相 互关 系以及 顶底 板围 岩情 况。对于出 露地 表的 主要 含矿地质 体应 至少 布置3条 勘 查线剖 面,地表 工程 布置 间距应 符合 附录B的 规定,并有适 当的 深部 工程 验证或结合 老窿 调查 证实。对 破坏含 矿地 质体 的断 层、岩脉等,用 少量 的地 表工 程控制 其规 模、产状、延 伸等。对 于可 能与 主含 矿地 质体同 时开 采的 周围 小含 矿地质 体应 至少 有2 3条 地表工 程控 制。7 勘 查工 作及 质量 要求 7.1 绿色 勘查 要求 7.1.1 基 本要 求 DB42/T 1727 2021 5 地质工 作开 始前 应对 拟工 作区域 进行 环境 风险 评估,不 准许 在生 态红 线内、水 源 地、各 类保 护区(旅 游、自 然与 文物 保护 区)、基本 农田 和保 护林 地、草场等 范围 内从 事地 质勘 查工作;在 地质 勘查 的全 过 程中,注 重生 态环 境保 护,宜 采用 减少 生态 环境 扰 动的地 质工 作方 法及 工程 施工方 式;对 土地 资源 及 水 土污染 现状 进行 调查,为 绿色矿 山建 设提 供依 据。应将绿 色发 展和 生态 环境 保护要 求贯 穿于 矿产 勘查 设计、施工、验 收、成果 提 交的全 过程,实 施勘 查全过 程的 环境 影响 最小 化控制。7.1.2 勘 查设 计 7.1.2.1 勘查 设计 应充 分 体现并 明确 提出 绿色 勘查 要求。7.1.2.2 勘查 设计 前,应 进行实 地踏 勘,对勘 查活 动可能 造成 的生 态环 境影 响及程 度作 出预 判。7.1.2.3 勘 查设 计中,应 统筹勘 查目的 任务 与生态 环境保 护之间 的关 系,采 用适宜 的勘查 方法、技术手段、设备、工 艺和 新材 料,合 理部 署勘 查工 程,并对场 地选 址、道路 选线、物料 堆存、废 弃物 处理、各项工 程施 工、环境 恢复 治理等 勘查 活动 各环 节的 绿色勘 查工 作作 出明 确的 业务技 术安 排,制定 明确 的预防控 制措 施和 组织 管理 措施。7.1.3 勘 查施 工 7.1.3.1 勘 查施 工过程 中,应严 格按照 勘查 设计落 实绿色 勘查要 求。优化工 程设计 时,应 充分 考虑绿色勘查 要求。7.1.3.2 应 对车 辆、人 员 通行、工程占 地等 对土壤 植被的 损毁,机械 运行排 放的废 气污染,设 备运行产生的 光噪 干扰,开 挖土 石造成 的滑 塌或 坡面 泥石 流,以 及泥 浆(废水、废 渣、废油 料等)、生活 垃圾、废弃物 引起 的污 染等 进行 有效管 控。7.1.4 环 境恢 复治 理与 验 收 7.1.4.1 勘 查工 作或阶 段 工作结 束,应 针对 勘查活 动造成 的生态 环境 影响,根据国 家法律 法规、强制性标准 和恢 复治 理设 计要 求,结合 地方 社会 经济 发 展需求,及时 开展 生态 环 境恢复 治理,最大 限度 消 除勘查活 动对 生态 环境 造成 的负面 影响。7.1.4.2 项目 竣工 验收 应 将绿色 勘查 要求 落实 情况 作为重 要考 核内 容。7.2 测量 应对普 查区 进行 地形 测量(正 测)和勘 查工 程测 量,地形 测量 比例 尺15000 11000,测 量精 度与要求 按GB/T 18341 执行。地形和 勘查 工程 测量 应采 用全国 统一 的坐 标系 统和 国家高 程基 准。普查 阶段与资源 量估 算相 关的 各种 地质剖 面、探矿 工程、含 矿地质 体等 均应 进行 全仪 器法定 位测 量。7.3 地质 填图 地质填 图前应 测制1-2条 基 本穿越 全区地 质体 的地质 剖面,在经过 剖面 测量,统一岩 石命名,确 定填图单 位、内容、要 求与 方法的 基础 上,以质 量达 标的相 应比 例尺 地形 图作 为底图 进行 地质 测量。地质剖 面测量 的比例 尺一 般为1:1000 1:500,剖 面 上应充 分观察、研究 与矿 化有关 的各种 地质 现象。普查阶 段地 质填 图的 比例 尺一般 为1:2000 1:5000(正测),若 矿区面 积小,矿 区地质 填图 比例 尺可采用1:1000(正测)。填图 方法采 用追 索法 为主 辅以 穿越法,覆 盖区 内的 含矿 地质体 地质 界线 有必 要时 采用槽探、井探 工程 揭露控 制,地 质点应 采用 高精度GPS 测量,地质 点的 定位精 度应大 体相当 于地 形碎部点。地 质点 一般 应布 设在 地质界 线上 或有 特殊 意义 的地方,地 质点 的密 度 应 符合相 应比 例尺 地质 图的 填图要求。DB42/T 1727 2021 6 7.4 水文 地质、工 程地 质、环境 地质 工作 各种比 例尺 的水 文地 质、工程地 质测 量和 环境 地质 调查,均应 符合 相应 比例 尺规范 的要 求和 相应 勘 查阶段 对矿 区水 文地 质、工程地 质、环境 地质 工作 的要求。专 门水 文地 质工 作、工 程地 质工 作及 其质 量 按 GB/T 12719 执行,以 保 证成果 的可 靠性 和实 用性。7.5 探矿 工程 7.5.1 基 本要 求 绿松石 矿产 勘查 的探 矿工 程一般 采用 槽、井、坑探 工程,有必 要时 可施 工钻 探工程。探 矿工 程应 根据勘查 工作 目的、矿 床地 质特征,已 有老 窿,并考 虑地形 条件 和技 术经 济因 素合理 布置。探 矿工 程布 置应遵循 由表 及里、由 浅入 深、由 疏到 密、由已 知到 未知的 原则,深 部一 般采 用坑探 工程,本 着一 工程 多用的原 则,尽可 能兼 顾矿 床地质、水 文地 质和 工程 地质多 方面 的需 求。7.5.2 槽、井 探 通过浅 坑、小园 井、剥 土、浅钻等,主 要了 解第 四系 覆盖层 厚度 及下 伏基 岩岩 性,揭 露含 矿地 质体,为矿区 地质 填图 和深 部工 程提供 地质 依据;通 过探 槽(浅 井)了解 含矿 地质 体地表 规模、形 态、产状、主要控 矿断 裂特 征和 主要 地质界 线等,条件 具备 时 应统计 单工 程含 矿率;在 覆盖层 较厚 时,通 过探 井 了解、控 制天 然露 头及 其地 质特征。当 地表 覆盖 层小 于3 m 时采 用探槽,大 于3 m 有必要 时采 用探 井。对控制含矿 地质 体的 槽、井探 工程,应尽 量做 到垂 直含 矿地质 体走 向布 置,并揭 穿含矿 地质 体顶 底板,必要时可使 用沿 脉探 槽,工程 间距视 含矿 地质 体规 模与 构造复 杂程 度而 定,应充 分考虑 地表 与深 部工 程的 相互配合。工 作手 段的 选择、工程 部署、施工 中,应 进行水 文地 质、工程 地质 编录,应减 少对 生态 环境 的影响,预防 地质 灾害。7.5.3 深 部工 程 7.5.3.1 原则 以坑探 工程 或老 窿调 查为 主,视 地形 地质 条件 有必 要时可 施工 适当 少量 的钻 探工程。7.5.3.2 坑探 工程 在地形 地质 条件 有利 的前 提下主 要使 用坑 探工 程,用于查 明含 矿地 质体 的空 间分布、形态、产 状等向深部 延伸 和变 化情 况,验证深 部是 否赋 存绿 松石 矿,应用 全巷 法统 计单 工 程含矿 率。坑 探工 程一 般 布置在首 采地段,并 应考虑 在开采 中利用。坑 探工程 一般采 用沿脉,当 含矿地 质体厚 度大于2 m时 应以 穿脉加以 控制。其 工程 质量 按DZ/T 0141 执 行。对旧采 区的 老窿、旧 矿坑 须进行 调查,要 结合 调查 情况,了解 其分 布范 围,并根据 实际 情况 对其 进行清理、编 录、采样、空 间位置 的测 定。对新 施工 的坑探 工程 应进 行水 文地 质、工 程地 质编 录。7.5.3.3 钻探 工程 通过坑 探工 程或 老窿 调查 验证赋 存有 并出 产过 绿松 石的矿 区,在充 分考 虑地 形地质 条件 的前 提下,有必要 时配 合坑 探工 程或 老窿调 查可 使用 适当 的少 量钻探 工程,用于 验证、追索、控 制含 矿地 质体 在 深部赋存 的规 模、形态、产 状、厚 度等。采 用岩 心钻 探时穿 过含 矿地 质体 及顶 底板一 定范 围内 的钻 孔直 径不小于110 mm,钻 孔单回 次进尺 不超过30 cm,使 用 的钻探 工艺应 能保 持岩(矿)石 原有结 构特 点和完整性,避免含 矿地 质体岩(矿)心粉碎 化,工程质 量应按 照DZ/T 0227 要求 执 行。所 有钻孔 均应 进行水文地质、工 程地 质编 录,同时做 好钻 孔简 易水 文 观 测工作。DB42/T 1727 2021 7 7.6 样品 采集 与测 试 7.6.1 样 品测 试 绿松石 矿 石 样品 一般 可采 取光谱 分析、化 学全 分析、岩矿 鉴定、物 性测 试(密度、硬度、耐 磨性、折光率、光 泽度、光谱 等)、玉石 特征 检测 等样 品,测试 密度 样的 同时 应测 试湿度,湿 度3%应 进行 湿度校正。为查明 围岩 和夹 石中 的有 害组分 及其 含量,评 价矿 山开采 过程 中其 对生 态环 境可能 造成 的影 响、制定相应 的防 治措 施,应对 岩石中 重金 属元 素、硫、砷、汞、铀 等有 害组 分分 析。7.6.2 采 样方 法 所 有 探 矿工 程 中的 绿 松石矿 石 应 全部 采 取,对 于不同 类 型 不同 品 级的 绿 松石矿 石 均 应分 段 连 续采取,用 于含 矿率 统计、样 品 测试等。绿 松石 矿石 取样 方法采 用拣 块法,以 单个 探矿工 程(探槽、矿 硐等)内揭露 出的 单个 含矿 地质 体整体 为一 个取 样单 位,沿含矿 地质 体内 板理、节 理、裂隙 将可 利用 的绿 松 石样品撬 下来,一 般自 然块 度有多 大就 取多 大,尽量 避免对 完整 绿松 石矿 石块 体的敲 打、震动,以 免破 坏矿石的 完整 性。矿产综 合勘 查综 合评 价、专 门水文 地质 工程 地质 工作 及岩石 物理 力学 性质 测定 样的采 样和 测试 都应满足有 关规 范、规定 的要 求,以 保证 工作 成果 的可 靠性。7.7 原始 地质 编录、资 料 综合整 理 7.7.1 原 始地 质编 录 原 始 地 质编 录 是观 察 研究地 质 现 象的 现 场记 录 和观察 研 究 手段 的 记录。原始地 质 编 录包 括 实测 剖面、地 质填 图、探矿 工程、老窿 和采 样的 编录 等。原 始地 质编 录应 在现 场完成,应 做到 及时、客 观、准 确、全面 记录 第一 性地质 资料。在 有关 绿松 石含矿地 质体 的编 录中 应及 时收集 影相 资料。各 项原 始编录 资料 必须 及时 进行 质量检 查和 验收。各 项工 作结束后 及时 提交 经检 查验 收的原 始资 料,要做 到编 录图件 清晰、文 字简 练、文图相 符。原 始地 质编 录工 作质 量应按 照DZ/T 0078 的要 求。7.7.2 资 料综 合整 理 地质 资 料综 合 整理 综合 研 究 是地 质 勘查 工 作 中的 重 要 环节,应贯 穿 地质勘 查 工 作的 始 终,应 按照DZ/T 0079 的要 求。资 料综 合整 理内 容包 括对地 质填 图、探矿 工程、老窿调 查、水文 地质 和工 程地质、样 品分 析和 测试、测量等 数据 和资 料进 行统 计、分 析、汇总、研 究,并编制 综合 图件、综 合图 表及估 算资 源量 等。资 料综 合整 理成 果 应 经过严 格的 质量 检查 和验 收。资 料综 合整 理要 运用 新技术、新 理论,有 条件 时最好 使用 计算 机辅 助野 外采集 系统 采集 原始 数据,数据、图表、图 件等 应采 用计算 机技 术进 行数 据处 理和制 图。计算 机数 据处 理可采 用GIS、CAD 等 软件。7.8 报告 编写 地质报 告的 编写 应按 照DZ/T 0033 的规 定进 行。报告 编写提 纲以 及附 图、附表 等应在DZ/T 0033 的基础上,根据 绿松 石矿 床的 特点可 有所 取舍。DB42/T 1727 2021 8 8 资 源量 估算 8.1 工业 指标 工业指 标是 评价 矿床 的工 业价值、圈 定含 矿地 质体、估算 资源 量的 标准 和依 据。绿松石 含矿 地质 体一 般工 业指标 的内 容包 括:含 矿率():推荐 的含矿 率0.056 kg/m3;最 低可 采厚 度:1 m;沿 倾向 向深 部估 算的 最低标 高:矿区 潜水 面标 高。8.2 含矿 率的 测定 利用探矿工程控制的和生产块段采出的绿松石矿石重量与探矿工程控制的和生产块段采空的含矿地质体体积比值求得。工程及生产块段或中段含矿率的测定公式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倡导以生产块段法统计含矿率。建议通过普查区内多工程论证确定;当普查区内工程难以确定含矿率时,也可以采用相近(同)绿松石矿山类比确定。8.3 估算 方法 的选 择 8.3.1 基本 原则 结合含 矿地 质体 特征 及探 矿工程 实际,选择 适宜 的 资源量 估算 方法。估算 方 法主要 是几 何法(地质块段法、开采 块段 法)。宜 采用经 国务 院地 质矿 产主 管部门 或其 指定 机构 组织 认证公 告的 相关 软件 估算资源量。8.3.2 方法 选择 由坑 探 工程 或老 窿手 段控 制,部分 坑探 或老 窿偏 离勘 查线较 远的 含矿 地质 体,宜 采用地 质块 段法(水平投影 和垂 直纵 投影 地质 块段法)。对于 勘查 程度 较高,并有 系统 开拓 巷道 控制的 矿床,宜 采用 开采 块段法。8.4 含矿 地质 体的 圈定 8.4.1 单工 程含 矿地 质体 的圈定 8.4.1.1 地 表工 程未见 绿 松石矿 石或见 有少 量绿松 石矿石,控制 了含 矿地质 体及顶 底板,含矿 地质体沿倾向 有坑 探工 程或 老窿 证实赋 存有 绿松 石矿,视 为见矿 工程,应圈 连含 矿 地质体。当同 一工 程圈 出 多个符合 工业 指标 的含 矿地 质体段 时,应根 据对 比标 志、构 造特 征、产状 变化,同一剖 面上 和剖 面间 含矿地质体 段的 对应 关系 圈连 含矿地 质体,在 依据 不充 分时,一般 不宜 处理 为分 枝复合 关系。8.4.1.2 坑探 工程 验证 赋 存有绿 松石 矿,统计 的含 矿率符 合工 业指 标时,凡 穿过含 矿地 质体 上下 盘边界的沿 脉和 穿脉 坑道 或老 窿的沿 脉和 穿脉 坑道、天 井,均 可视 为单 一见 矿工 程。8.4.2 剖 面图 上含 矿地 质 体边界 线的 圈定 8.4.2.1 主 要根 据控制 绿 松石矿 的地质 构造 特征连 接含矿 地质体,将 相邻探 矿工程 在剖面 上连 接为同一含矿 地质 体。8.4.2.2 若 含矿 地质体 边 界与断 层界线 一致 或与地 质界线 一致且 界线 清楚,直接按 断层或 地 质 界线圈定含矿 地质 体,含矿 地质 体任意 位置 圈连 的厚 度不 得大于 相邻 地段 工程 控制 的厚度。DB42/T 1727 2021 9 8.4.2.3 相 邻工 程之间 的 含矿地 质体被 断层(或岩 脉)切 割的,则含 矿地质 体只能 分别推 到断 层(或岩脉)的边 界。8.4.2.4 对 于形 态复杂,具有不 同产状 的分 枝含矿 地质体 或交叉 含矿 地质体,应按 其自然 形态 连接;不同产 状的 分枝 含矿 地质 体其连 接部 位的 推定 厚度,不应 大于 工程 实际 控制 的最大 含矿 地质 体厚 度。8.4.3 投 影图 上含 矿地 质 体边界 线的 圈定 在垂直 纵投 影图 上或 水平 投影图 上,连接 各剖 面含 矿 地质体 倾斜 方向 上的 边界 点在相 应投 影 图 上的投影点,即 为含 矿地 质体 在投影 图上 的边 界线。8.5 含矿 地质 体外 推 8.5.1 外 推原 则 8.5.1.1 无 论采 用何种 方 法,推 断的含 矿地 质体形 态应与 已知的 含矿 地质体 形态特 征相似,且 工程间推断的 含矿 地质 体厚 度不 应大于 工程 实际 控制 厚度。8.5.1.2 相邻 两工 程一 个 见含矿 地质 体,另一 个未 见含矿 地质 体,工程 间外 推(有 限外 推)的原 则:经 工程 或地 质观 察点 证实,含矿 地质 体为 断层 或脉岩 切割 错开,边 界可 平行推 至断 层或 脉岩 边界上;两 相邻 工程 一个 见含 矿地质 体,另一 个不 见含 矿地质 体,可视 含矿 地质 体的 变 化特 征或 结合 资源量 估算 方法,作 有限 外推。8.5.1.3 边 缘见 含矿地 质 体工程 外推(无限 外推)的原则:无限 外推 应结合 控制含 矿地质 体的 构造性质推断 含矿 地质 体的 延伸,一般 按相 应工 程间 距的1/2 尖推 或1/4 平 推。8.5.2 含 矿地 质体 外推 方 法 8.5.2.1 工程 间及 剖面 上 含矿地 质体 的外 推 一般按1/2(不见矿)零 点 尖灭,在此基 础上 再内插 最小可 采厚度 点,资源量 估算图 上应标 出资 源量估算 边界 线(零点)。8.5.2.2 投影 图上 含矿 地 质体的 外推 8.5.2.2.1 板 状、筒(柱)状含 矿地 质体 的外 推 外 推形 态可 分为 板状 和楔 形两种,板状 为等 厚外 推,楔 形为 零点 外推。外 推 距离应 根据 外推 地段 的控矿构 造特 征和 已知 含矿 地质体 厚度 稳定 程度,采 用该含 矿地 质体 推断 的工 程间距 的1/2 楔 形、1/4板状等厚外 推原 则处 理,最大 外推距 离至 矿区 潜水 面 标 高。8.5.2.2.2 其 它形 状的 含 矿地质 体外 推 可结合 含矿 地质 体特 征,参照板 状、筒(柱)状含 矿地质 体外 推原 则。8.5.2.2.3 最 低一 层沿 脉 和穿脉 坑道 向下 或盲 含矿 地质体 顶部 向上 的外 推 最低一 层沿 脉和 穿脉 坑道 向下或 盲含 矿地 质体 顶部 向上的 外推 原则 如下:a)最低一 层沿 脉和 穿脉 坑道 向下,以工 程参 考间 距的1/4 板 状等 厚外 推;以 生产 块段法 布置 深部 工程的,应以 地表工 程控 制的含 矿地质 体最高 标高 的工程 与深部 工程间 距的 1/4 板 状等厚 外推。最 大外 推距 离应 不超 过矿区 潜水 面标 高;b)盲 含矿 地质 体的 顶部、最高 一层 坑道 向上 外推,可采 用a)的 方法 外推。DB42/T 1727 2021 10 8.6 块段 划分 的原 则 采用水 平投 影、垂直 纵投 影法估 算资 源量 时,推断 的块段 边界 划分 一般 以勘 查线、工程 连线、断 层等构造 界线 划分,至 少以 三个或 四个 工程 共同 组成 一个块 段。开采 块段 法估 算资源 量时 应以 中段 的沿 脉坑道、勘查 线、地表 工程 共同组 成一 个块 段。8.7 估算 参数 的确 定 8.7.1 含 矿率 单工程 或块 段含 矿率 通常 采用统 计法 求得,公 式应 符合附 录 C 的规 定。勘 查区 已有 老窿 分布,经调 查证 实开 采出 过绿 松石,邻近 同类 型已 开采 矿山生 产实 践统 计的 含矿率,确 认其 对勘 查区 或对 局部地 段具 有代 表性 时,可利用 邻近 同类 型地 质条 件类似 的生 产矿 山经 统计 计算的含 矿率 进行 资源 量的 估算。8.7.2 含 矿地 质体 厚度 8.7.2.1 单工 程含 矿地 质 体厚度 计算 坑道及 探槽 含矿 地质 体厚 度换算 应符 合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