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写在前面: 我们 在赢在高考前夕,剑指金榜题名 高考教育专题系列一中对于应试教育考核趋势下催生的巨量教培市场,即高考前产业 K12 教培和艺术教育培训进行 解读 ; 在 后高考时代:考场之外,仍有新出路 高考教育专题系列 二中对 后高考市场 涉及的 民办高等教育和游学行业展开 分析 。 本篇将对于高考产业链中最后一个环节“志愿填报”进行专业前瞻和报录指南梳理。 关键一环 : 新高考改革下强化 “录其所愿 、 专业至上 ”, 填报难度进一步增强 。 自 2014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启动综合改革试点 以来, 全国 多个 省份启动高考改革,新高考强调“录其所愿,专业至上”,关注点从学校转向具体专业。 该方式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志愿填报难度,专业选择成为重中之重,专业选择亟需谨慎。 根据统计局数据, 1) 在国内高校(本专)分学科学生人数方面, 工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大类专业人数位居前列, 社会 对这些 专业领域的需求较高 ; 2) 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财务管理( 9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4.5%)、土木工程( 92.6%)(中国科学网) , 3) 收入端, IT/经济管理类薪酬起点高,艺术设计文学类增长快。 中美对比:从中美行业差异看职业选择, 医药 、 金融、 统计 行业高居不下 , 体制 差异造就 收入 、就业差异 。 对比中美行业收入差异, 其中国内 IT/金融为相对高收入群体 ( 平均月工资均超 8000 元,远高于整体平均水平 ) ,美国医疗从业者多为高收入群体 ( 排行前 25 的职业中,医护人员占据 17 席 ) , 与人力成本相关( 如护理师 ) 、专业性 强( 如 各类 专科医生 ) 收入 水平高 ;统计师凭借数据建模能力和广适用性收入位居前列 。究其原因在于, 美国医生 培养 周期长 和医学行业市场 化 程度高 。 对于 医学行业,放眼未来 4-6 年 ,若医学行业体制发生 变化 ,或将带来收入 重估; 且国内 目前 有着民营资本改造、 市场化 程度 较高 的医学特定行业 ( 如 眼科、整形、精神科、牙科) 收入 水平也较高 。 中国 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与行业发展步调基本保持一致, 目前软件工程 成 为 2016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 96.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护理学“雄踞” (近四年一直在榜单前十), 部分建筑相关专业遭遇“滑铁卢” (跌出前十榜单) 以及新兴产业专业崭露头角。 专业前瞻 : 紧跟产业步伐,行业视角抉择专业 。 高考考生需历经 4-6年面临就业抉择,专业填报至关重要。前瞻未来 3-5 年,有两大视角进行专业选择: 1) “ 爆款专业”一览:产业风口,新兴专业。 近年来,我国对于人工Tabl e_Title 2018 年 06 月 08 日 高考 报录 指南 :前瞻专业 ,考 +填双收 高考教育专题系列三 Tabl e_BaseInfo 新三板 策略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诸海滨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1020005 zhuhbessence 021-35082086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文化传媒公司专题分析之年报系列( 14) 2018-06-07 知识产权战略十年硕果累累,风雨兼程积累经验再次出发 2018-06-07 新三板日报(新三板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下行融资渠道待拓宽) 2018-06-07 2018 年高考专题系列二 2018-06-06 消费升级细分行业研究专题 2018-06-06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新传媒等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加速、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些细分领域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催生出用人需求,也驱动相应高校和特色专业人才的培育 ,教育资源正逐步向产业倾斜, 机器人工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物联网、网络与新传媒等 新专业或将成为高考考生的“重要选项”。 2) 制造升级路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除去目前新兴产业风口下蕴藏的就业机会,在产业升级进程中同样潜伏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制造升级过程中,亟需升级版的劳动力结构与之相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有望释放,可挖掘制造升级中潜藏的机会。 制造升级六大行业中,各细分领域均蕴藏着人才需求,可成为高考专业选择的“备选项”。 抉择 启示 : 从多维度看报考专业 。 我们从 收入、就业、 男女、分数 高低 多个 维度提供专业选择启示,其中 : 1)收入维度 : 计算机与数据处理 ( 5019 元) 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 5017元) 经营管理 ( 4738 元) 房地产经营( 4673 元) 金融 ( 4663 元)( 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数据为本科毕业生工资) 2)就业维度: 财务管理( 9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4.5%)、土木工程( 92.6%) (中国科学网) 3) 男女视角 : 对于 男生而言,逻辑思维、严谨性较强,建议人工智能、大数据 、物联网 、计算机 软件开发 、 金融 专业;对于女生而言, 稳定性是 重要 因素 , 网络与 新传媒、语言类( 一带一路 小语种 ) 、 师范类 、设计 类 可成为主要选项; 4) 分数视角: 对于热门专业 , 高校 经常 采用较高分数线来进行限额录取 ,使得 报考线均在整体录取线之上 。分数水平较高的考生,建议关注 热门专业,如机器人 工程 、大数据 技术 、 人工智能、信息 安全 、新传媒 、医学 等 (部分热门专业仅有优秀高校开设) ;对于分数水平一般的 考生,建议关注竞争相对 缓和的领域。 填报指南:做到“量体裁衣”,实现考 +填双收。 高考考试完毕,公布高考分数后,填志愿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填志愿产业”和职业培训两大领域站上风口。 专业抉择: 志愿 成就了一门“抢手”的生意,目前有多家新三板公司主营业务与填志愿有关,具体涉及 5 家公司,其中百年育才( 872082.OC) 表现突出, 升学在线、旭德教育、清大紫育等公司目前整体经营规模较小,升学在线、旭德教育尚且处于亏损状态。 、 职业深化 : 职业教育公司数量在整个新三板市场中占比近 30%, 且细分领域众多, 对标高考填报相关专业,新三板职业教育市场涉及到 IT 培训、企业管理、创业培训、财会 (包括各大金融机构、银行等)、汽车类、艺术类以及其他细分类领域。其中 龙头公司表现突出,在职业教育赛道中,我们建议关注行动教育 (831891.OC)、传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智播客 (839976.OC)和教师网 (871610.OC)。 风险提示: 教育产业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国家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4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关键一环:十年寒窗磨一剑,专业选择成关键 . 6 1.1. 决战高考:百万备战,势在必得 . 6 1.2. 志愿填报:“录其所愿”,专业至上 . 6 2. 高考后话: 专业选择需要大智慧,考得好更要报的好 . 8 2.1. 扎堆热门:高考志愿填报特点显现,专业抉择映射社会热门 . 8 2.2. 就业当前:着眼未来,高就业率专业受宠 . 9 2.3. 收入不一: IT/经济管理类薪酬起点高,艺术设计文学类增长快 . 10 3. 中美对比:从中美行业差异看职业选择 . 12 3.1. 国内 IT/金融为相对高收入群体,美国医疗从业者多为高收入群体 . 12 3.2. 市场机制差异造就薪资差异 . 13 3.3. 从行业变迁 看职业选择,需与行业步调一致 . 13 4. 专业前瞻:紧跟产业步伐,行业视角抉择专业 . 16 4.1. “爆款专业”一览:产业风口,新兴专业 . 16 4.2. 制造升级路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 17 4.3. 抉择启示:从多维度看报考专业 . 19 5. 填报指南: 做到“量体裁衣”,实现考 +填双收 . 20 5.1. 专业抉择:志愿至关重要,成就“抢手”生意 . 20 5.2. 职业深化:术业专攻,各有所长 . 20 图表目录 图 1: 2018 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 . 6 图 2:我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万人)及录取率 . 6 图 3:传统志愿填 报方式 . 7 图 4:新高考下志愿填报方式 . 7 图 5:高考填报志愿对比 . 7 图 6:高考志愿主要影响因素 . 8 图 7: 2016 年国内高校分学科学生数(万人) . 8 图 8: 2016 年国内细分子专业情况 . 8 图 9:各高校在河北地区 2016 年录取线及专业线情况 . 9 图 10:国内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增速 . 9 图 11: 2016 年热门专业就业率情况 . 10 图 12:主要专业毕业 半年及三年后工资水平 . 11 图 13: 2017 年上海市主要职业月收入(元) . 12 图 14: 2017 年北京市主要职业月收入(元) . 12 图 15: 2017 年广州市主要职业月收入(元) . 12 图 16: 2017 年深圳市主要职业月收入(元) . 12 图 17: 2017 年美国国内最佳工作排行榜 . 13 图 18: 2012-2016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十大行业( %) . 15 图 19:目前新兴专业 . 17 图 20:产业升级创造人才市场新机遇 . 17 图 21:制造业六大行业学历分布 . 18 图 22:制造业六大行业人才的职级分布 . 18 图 23:六大制造业人才流动方向 . 18 5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1:美国 2016 年各行业就业收入及失业率 . 14 表 2: 2018 年相关热门专业 . 16 表 3:新三板市场关于高考报考 专业公司一览 . 20 表 4:新三板职业教育板块相关专业公司一览 . 21 表 5:新三板职业教育板块相关专业公司具体财务数据一览 . 21 6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关键一环 :十年寒窗磨一剑, 专业选择成关键 1.1. 决战高考:百万备战,势在必得 教育体制决定高考“决定性”地位,高考至上理念根深蒂固。 国内高考 市场表现出人数呈多年连续增长态势。 根据 中国教育网数据 , 2018 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全国报名考生数达到975 万人,比 2017 年增加 35 万人,创下 2010 年以来的高考人数新高,“ 00 后”正式登陆高考舞台,高考市场一如往年的火爆。 图 1: 2018 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 资料来源: Wind, 中国教育网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高考 渐成国民教育普及渠道,整体 录取率 连年攀升 。 随着政府长期以来秉持与践行的“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落实与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着社会文明、经济文明等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根据中国教育网的数据, 2016 年我国高校录取率达 75%,接近八成的录取比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在不同大学校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各层次的进步。 图 2: 我国历年 参加高考人数 (万人)及 录取率 资料来源: Wind 注 : 高考录取率 为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 /高考报名人数 ;高中毕业人数为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 ,高等教育升学率为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 /高中毕业人数 1.2. 志愿填报:“录其所愿”,专业至上 2014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当年启动“条块结合”-10.00%-8.00%-6.0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高考人数(万人) 增速 0%10%20%30%40%50%60%70%80%9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高考人数 (万人) 录取率 7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的改革, 2014 年在上海、浙江两省份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到 2017 年,沪、浙两地试点完成一个周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试点行列; 2018 年,全国又有 19 个省份启动高考改革,新高考时代全面来临。 志愿填报环节,新高考强调“录其所愿,专业至上”,关注点从学校转向具体专业。 在传统的志愿填报环节, 主张 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 ,即选择若干个学校,并 在每个学校中选取若干个专业,重心是放在学校 的选择 。而 新高考 志愿填报方式以专业为核心, 志愿填报 单位将会改学校为专业, 强化 专业优先 。 图 3: 传统志愿填报方式 图 4: 新高考下志愿填报方式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整理制图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整理制图 浙江和上海 已经于 2017 年 试点完成一个周期 ,其中两地在填报志愿环节采用 不同的方式。浙江省 具体到专业,即 浙江考生可以填报 80 个专业 ; 上海市以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每一个专业组中,涵盖了若干种相似度比较大或者选考科目相近的专业 ,其中 上海考生可以填报 24个专业组,其中每个组可以报考 4 个专业 (共计 96 个专业) 。 几十个志愿大平行的方式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同时志愿填报难度进一步增强 ,专业选择成为重中之重 。 之前 先选 学校 再 选专业 的方式 , 容易导致考生选择 自己并不喜欢的学科 。新高考下的志愿选择, 填报基本点是专业, 便于考生 从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着手的, 选择 真正有利于考生,实现“录其所愿” ,同时也意味着志愿填报难度加大,专业选择亟需谨慎 。 图 5: 高考填报志愿对比 资料来源: 教育部,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整理制图 专业 1 专业 2 A学校 专业 1 专业 2 B学校 专业 1 专业 2 专业 1-A大学 专业 1-B大学 专业 1-C大学 专业 2-D大学 传统方式 新高考 8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高考后话: 专业选择需要大智慧, 考得好更要报的好 高考结束不等于战斗停止 ,专业填报需谨慎。 高考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高考周期的结束,后面等待着众多考生的是对自己大学及专业的填报选择难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日后从事的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考报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做出最佳选择。其中包括六个方面的因素: 考生的高考成绩 、 考生的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 、 考生家庭经济条件 、 考生的身体条件 、 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 、拟报考专业的内涵与专业的 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 。随着当下国内严峻的就业竞争国情而言, 越来越多的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也逐渐将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放在首位考虑。 图 6: 高考志愿主要影响因素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整理制图 2.1. 扎堆 热门: 高考志愿填报特点显现,专业抉择 映射 社会热门 社会热点行业 吸引力充足, 考生 扎堆填报志愿 。 根据统计局数据,在 国内高校 (本专)分学科学生人数方面,工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大类专业人数位居前列,一方面反映社会上这些专业领域的需求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这些专业为高考学生优先考虑范围。从细分子专业看,我们根据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最新统计数据, 2016 年会计学等 10 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会计学、英语、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5 个专业的毕业生超过 10 万人,不难看出财会类、 IT 类、土建类为高中毕业生集中就业去向地,这与近些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基础建设与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关系密切,充分反映了社会热点行业所 在。 图 7: 2016 年国内高校分学科学生数(万人) 图 8: 2016 年国内细分子专业情况 专业名称 2016 年毕业生规模 会计学 10 万人以上 英语 10 万人以上 艺术设计 10 万人以上 土木工程 10 万人以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万人以上 财务管理 9.5 万 10 万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5 万 9 万人 汉语言文学 8.5 万 9 万人 国际经济与贸易 8.5 万 9 万人 法学 8 万 8.5 万人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高考志愿 专业的内涵与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 家庭经济条件 身体条件 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 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 高考成绩 22.42 0.20 13.49 13.42 37.46 20.45 25.74 122.67 23.48 72.92 020406080100120140经济学 哲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外语 理学 工学 医学 管理学 9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部分热门专业存在高门槛,考生报考热情不减 。 热门专业录取人数有限,扎堆报考助推分数线上升。 各高校受限于当地招生政策、自身学生容量以及招生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在热门专业也有着人数限制,意味着热门专业对于学生的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最为明显的是通过分数线来限流。我们从国内高校内选取了 10 个极具代表性的地区综合性高校对其部分较为热门的专业的在河北省考生(理科)招生条件进行了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热门专业的报考线均在整体录取线之上(个人情况除外),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细分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导致高校采用较高分数线来进行限额录取。 图 9: 各高校在河北地区 2016 年录取线及专业线情况 学校 平均录取分 专业 平均分 线 计算机类 土木类 经济类 医学类 清华大学 711 +2 +1 +7 _ 上海交通大学 703 +2 +2 +3 +3 中山大学 643 +17 _ +27 +15 浙江大学 694 +3 -1 +3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670 +3 +5 -2 _ 西安交通大学 681 +2 _ -5 +1 武汉大学 672 +14 -6 +7 +3 深圳大学 620 +2 +2 +3 +2 四川大学 651 +3 -3 +7 +10 兰州大学 635 +1 +2 +5 +3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注:由于各高校招生体系不同,对不同专业划分标准不一,选取数据与所细分专业不同者取专业大类数据为准) 2.2. 就业当前: 着眼未来, 高就业率专业受宠 高校毕业生数量渐增,就业问题成为学生面前难题之一。 2017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795万人,较去年增加 16 万人;自 2011 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 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 7 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 5075 万人。 如此数量庞大的毕业生群体面临的就业形势则显得十分严峻。 图 10: 国内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 国家 统计局 0%10%20%30%40%50%60%7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本专) 增速( %) 10 新三板 策略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就业率高助增就业信心,从而备受学生青睐。 根据 麦可思 发布 的 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6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6%,与 2015 届( 91.7%)基本持平,略低于 2014 届( 92.1%)。其中,本科院校 2016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8%,高职高专为 91.5%。从近三届的趋势可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平稳态势。对于每年都备受关注的就业率最高的 细分 专业,报告指出, 2016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 93.6%),其次是工学( 93.5%),最低的是法学( 84.9%)。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 财务管理 ( 9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4.5%)、 土木 工程( 92.6%)(中国科学网)。 此外,根据今年中华英才网研究院数据报告,在本科各学科门类中,毕业生简历平均被企业下载数量最多的是管理学( 5 次),其后为经济学( 4.2 次)和工学( 3.4 次),最少的是历史学( 2 次) 。 2017 年最受应届生青睐的行业是 IT互联网通讯电子,其次是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排 在第三位的是服务业医疗酒店旅游 。高就业率的专业自然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这些专业,从而催生热门。 图 11: 2016 年热门专业就业率情况 资料来源: 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3. 收入不一: IT/经济管理类薪酬起点高 , 艺术设计文学类增长快 IT/经济管理类薪酬起点高,艺术设计文学类增长快。 2017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 2016 届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职业薪酬最高,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达 5039 元,“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类职业以平均月收入 5017 元紧跟其后,从事这两大类职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读专业为“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此外,“经营管理”( 4738 元)、“房地产经营”( 4673 元)、“金融(银行 /基金 /证券 /期货 /理财)”( 4663 元)也是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高的职业类。 除了 薪酬起点之外,职业的上升空间也较受学生关注,反映在职业薪酬涨幅方面。报告显示 2012 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 3年后月 收入涨幅最大的职业类是“美术 /设计 /创意”,从半年后的 3117 元涨至 3 年后的 6703元,涨幅达 115%。“建筑工程”和“销售”类职业分别以 106%、 103%的月收入涨幅,位列第二、第三位。 84% 86% 88% 90% 92% 94% 9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