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 目 名 称: 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 建 设 单 位: 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 (盖章) 编制日期 2014年6月8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 项目名称: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 评价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公章) 委托代理人: 孟庆保 (名章) 评价文件类型: 一般项目报告表 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王永杰 核工业类 A104200413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 称 登记证或岗位编号 备注 签 字 王 巍 工程师 A10420019 编写 贾天伟 工程师 A10420040 编写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 建设单位 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 法人代表 郑桂英 联系人 李少卿 通讯地址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昆仑琨商业街1005 号 联系电话 13701306018 传真 邮政编码 102300 建设地点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昆仑琨商业街1005 号 立项审批部门 无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Q-8330 门诊部(所)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0.55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6 月 3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概况 1、 项目由来 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是一家从事口腔科专业、正畸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口腔预防保健的口腔专科门诊。为方便群众就医,现租用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昆仑琨商业街1005号进行经营,该场地房屋用途为商用。 拟建项目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评价单位” )承担了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在完成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北京市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有关环保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现已编制完成北京门头沟郑桂英口腔诊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由建设单位呈报北京市门头沟区环境保护局审批。 2、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昆仑琨商业街1005号,东经116.1115度,北纬39.9104度。项目所在地东侧为三石公路,约50米为中国邮政储蓄所;西侧为冯村嘉园小区,南侧为吴裕泰茶艺馆;北侧为烟酒门市。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3、 拟建项目周围环境关系 拟建项目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昆仑琨商业街1005号。根据现场勘查,项目所在房屋的东侧是三石公路,约 50 米为中国邮政储蓄所; 4 西侧为冯村嘉园小区,南侧为吴裕泰茶艺馆;北侧为烟酒门市。具体周边关系见附图 2 拟建项目周边关系及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 二、 建设规模 1、 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 1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 万元,主要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器的购置安装(0.6 万)、设备隔声降噪的处理(0.2 万)、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的处理(0.2 万)等。拟建项目占地面积 105m2,建筑面积 180m2,项目场地位于所在楼的一层、二层,项目平面布置包括候诊室、诊室、卫生间、库房、X 光室、清洗室、消毒室等。项目不设病床,无病人住院过夜。项目场地平面布置见附图 3 拟建项目平面布置图。 拟建项目员工编制为 8 人,每日工作时间为 8:0018:30,年工作日为260 天。拟建项目夜间不经营。 2、 生产规模 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口腔门诊。 拟建项目为口腔门诊部,规模较小,口腔治疗或修复过程中所需药品数量很少。本项目使用的药品及材料用量见表 1: 表1 项目所用药品及年用量 序 号 名 称 年用量 1 牙周消毒剂 4kg 2 酒精 5kg 3 牙根面清洁剂 4kg 4 麻药 300支 5 三、 工程内容 拟建项目购买已建的房屋进行经营,使用前需要进行简单装修。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房间内部装修及医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拟建项目主要 5 设备见表 2: 表2 主要设备 序 号 名 称 数 量 1 口腔综合牙椅 4台 2 高温高压快速消毒机 1台 3 洁牙机 4台 4 根管测量仪 2台 5 电脑 2台 6 口腔X光机 1台 7 口腔器械盒 1000个 8 酒精灯 3个 9 吸唾管 若干 10 印模材 若干 11 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1套 四、 公用工程 1. 给水 拟建项目用水由市政管网统一供给。项目用水主要为诊疗用水和员工生活用水。诊疗用水包括口腔治疗用水、消毒用水和医疗器械清洗用水,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资料,项目诊疗用水年用水量为 20t/a。项目的生活用水主要为员工的盥洗、冲厕使用。参照北京市城市部分行业用水定额(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员工生活用水按每人 50L/d 计算,项目有员工 8 人,则项目员工生活的用水量为 0.4t/d,即 100.4t/a。因此,项目总用水量为120.4t/a。 2. 排水 拟建项目无餐厅,无餐饮废水产生。 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资料,项目医疗废水产生量约为用水量的 85%,项目 6 诊疗用水量为 20t/a,则医疗废水产生量为 17t/a。项目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的盥洗和冲厕而产生的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0%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0.32t/d,则年排 80.32t/a。 拟建项目产生的医疗废水经小型污水处理器消毒后与员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小区化粪池,经化粪池初步消解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门头沟区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因此,项目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总量为97.32t/a。 项目给排水量见表 3: 表3 项目年给排水量一览表 单位:t/a 用水项目 年用水量 年排水量 医疗用水 20 17 生活用水 100.4 80.32 总用水量 120.4 97.32 3. 供电 拟建项目用电由市政电力系统提供,年耗电量 180kwh。 4. 供暖 拟建项目使用集中供暖,分体空调进行夏季降温,场地无燃煤设施。 5. 其他 拟建项目无员工餐厅和宿舍,员工食宿自行解决。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租赁原有房屋,无原有污染问题。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城区正西偏南,东经 11525001161007,北纬 394834401037之间。东西长约 62km,南北宽约 34km,总面积 1455km2。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琢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二、地形、地貌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境内总面积的 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 1.5。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 1500m 左右的山峰 160 余座。永定镇的上岸南边海拔只有 73 米,而成为全区最低处。区内地形起伏,高差很大(相对高差 2230 米)。 三、气象条件 本项目区域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710,年内四季温度 8 差异较大,年温差 30.1。门头沟区春季 60 天,夏季 76 天,秋季 60天,冬季 169 天,冬季漫长是境内气候的一大特征。春秋季节,境内风、霜频繁,年平均风速为 2.7m/s,8 级以上大风 21 次,年平均无霜期 200天左右,江水河村一带无霜期仅 100 天。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 2470小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多为 970.1mm(1977 年),最少为 377.4mm(1997年),年平均降水量约 600mm。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四、地质 门头沟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石炭系、二迭系,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现已探明的有:煤歼、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陶粒页岩、耐水粘土、大理石、花岗石、紫砚石、白云岩、硅石、白花玉、紫页岩、石棉、冰洲石、天然石板、煤矸石、铜、锌、铝、铁、金、银等等。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五、水文 流经境内的河流分属 3 个水系,其中属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为 1368.03 km2。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 100 余 km,主要支流有刘家峪沟、湫河、清水河、下马岭沟、清水涧、苇甸沟、樱桃沟、门头沟等,大小支流共 300 余条。由于受上游降水不均匀的影响,其流量极不稳定。境内流域范围坡度陡,河道坡降大,入境处海拔 373m,出境处为 73m,河道坡降为 2.99,故水流湍急。加之上游流经黄土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多,平原地区的河道不断发生淤积,迁徙不定。直至50 年代修筑了官厅水库后,才改变永定河的水文特征。清水河是永定河 9 官厅山峡最大支流,为境内第二大河。 本项目位于永定河以西,永定河主要由洋河、妫水河及桑干河等支流汇和而成,在官厅水库下游流入北京,在三家店附近流入京西平原。由于河床渗透性强,在平水区多成为干河。永定河平原区的流域面积为677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41.25 m3/s,年径流量为 0.468 亿 m3,是北京平原区径流量最小的水系。 六、土壤与植被 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土壤分类方案,门头沟区的土壤分为山地草甸、山地棕壤、褐土等 3 大类,8 个亚类,93 个土种。 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 1900 米以上地势平缓的中山顶部,面积很小。 山地棕壤:分布在海拔 900-1900 米的山地,土层厚约 50 厘米,自然肥力较高。但因坡度较陡,气候凉湿,不宜农垦。 褐土:分布在海拔 900 米以下,含粗骨性褐土,其中山地淋溶褐土、普通褐土、碳酸盐褐土和褐土性褐土五个亚类。山地淋溶褐土分布最为面积最广大,多于缓坡处,土层厚度则因坡向和植被不同而异,平均约在 20-30 厘米。碳酸盐褐土主要分布在黄土母质、洪积冲积物母质以及岩石坡积物上,栽培土壤疏松,土层较厚,易耕性强,是区内农耕地和干、鲜果主要栽培区。 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类型,已无原始森林,仅在深山区有残存一些天然次生林。一般林地均为灌木林或杂木混交林,森林覆盖率在 40-60之间。其特点是:种类繁多,水平、垂直地带性明显;植物的垂直分布,可自上而下划出:中山顶部湿生灌丛草甸;中山上部湿生红桦林;中山中生杨桦栎林;中山下部旱生山杏杂灌丛;低山丘陵灌丛五个亚带。此外,阴坡阳坡有明显差异。 10 在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0 米以上中山区,以桦树林、山杨林、辽东栎林、杂木林以及散生侧柏和人工营造的油松林、落叶松林等为主。草本则以白草为主,羊胡子草次之。灌木主要为榛子、胡枝子群落。 在海拔 1000 米以下的低山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阴坡常见以团叶绣球、胡枝子为主的灌木;乔木则以青杠子、大叶白蜡为主,山杏、臭椿次之。草类以大叶草为主,知母、柴胡子次之;阳坡一般植被稀疏,盖度在 20-40%,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重,以耐干旱植物为主。人工植被,中山地区以油松、落叶松为主;低山丘陵以刺槐、杨树为主,并有多种果树广为栽培,河川谷地以农作物为主。 本项目分布于门头沟区永定河西岸,共划分为三个施工地块,施工地块内及周边现有植被均为本土常见物种,没有珍贵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经济状况 1、经济结构 2011 年门头沟区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8 亿元,比上年增长29.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5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8%;第三产业实现 增 加 值 47.6 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17.4%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1.78:51.87:46.35。 2011 年门头沟区实现财政收入 1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0%,完成调整预算的 145.4%。实现共享税收 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4.7%,其中,实现增值税 1.9 亿元、营业税 5.6 亿元、企业所得税 2.5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1%、75.4%、38.1%。实现固定税收 3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6%;实现非税收入 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7%。 11 2011年门头沟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完成调整预算的 1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4.7 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1%;教育支出 7.3亿元,比上年增长 2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突破 1 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11 年门头沟区项目建设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4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4%。其中,区属重点工程 67 个,完成投资 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4%。完成政府投资 11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4.5%;完成社会投资 2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7%。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资 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8%。在建项目达到 22 个,完成投资 5 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 5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8%,其中城镇基础设施投资 47.5 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11.9 亿元。 2、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2011 年,我区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12 项,年内新立11 项。其中区级科技计划项目 6 项,年内新立 6 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 项,年内新立 5 项。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共引进市科技经费 935 万元,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00 人次,引进技术人员 2 人。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 20 期,1500 人次参加培训。实施区玫瑰、黄芩产业科技示范等科研计划项目 12 项。 教育:2011 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 16 所,班数 174 个,全年入园(班)人数 3043 人,在园(班)幼儿 5066 人,离园(班)2829 人,教职工 477人,其中专任教师 268 人。小学学校 35 所,班数 409 个,毕业生 1859人,招生数 1974 人,在校学生数 11471 人,教职工 1555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22 人。中学学校 17 所,其中初级中学 13 所,高级中学 2 所,完全中学 2 所,毕业生 2509 人,招生数 2398 人,在校学生数 7597 人,教 12 职工 1351 人,其中专任教师 939 人。 2011 年,全区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小学及格率达到 97.92%,中考及格率达到 95.97%,优秀率达到 26.54%,比上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小学、初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达标率均达到 100%;全区高教自考专业 40 个,参加考试 1098 科次,合格率 27%;全年专科毕业 11 人,本科毕业 16 人,实考率 54%。全年参加岗位培训、技术培训 7893 人次。 文化:2011 年,全区共有文化俱乐部、文化室 239 个,全年组织演出 8826 余场,观众 90.4 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 59 万册,其中本年新购 2.7 万册,书架单层总长度 288 米,发放个人借书证 2648 个。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 4 个,市级 10 个,区级 71个。 卫生:2011 年,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院 5 个,乡镇卫生院 7个,医疗站所 14 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797 张,卫生技术人员 1512 人,其中执业医师 521 人,注册护士 518 人。全年医疗服务门急诊量 114 万人次,出诊量 6835 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 55100 人,参合率为 98.6%。 体育事业:2011 年末,全区有等级运动员 65 人,等级裁判 341 人,其中国家级 1 人,一级 55 人,二级 284 人。全年组织区级比赛 278 次,参赛人数 5.5 万人;参加市级比赛 10 项,共获金牌 20 枚、银牌 16 枚、铜牌 24 枚;向上一级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 9 人。 3、人民生活 人口状况:2011 年末,全区有常住人口 29.4 万人,比上年增加 0.4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 118113 户,总人数 247504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618 人,农业人口 56886 人。户籍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 1789 人,死亡人口2139人,人口出生率7.26,死亡率8.68,自然增长率-1.42, 13 计划生育率 98.21%,比上年提高 1.31 个百分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全区不断加强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就业环境,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截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1%,比上年降低 0.54 个百分点;本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6780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 3746 人。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及学生儿童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全区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 4.2%、4.5%、1.4%和 5.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 55100 人,参合率达到 98.6%。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 11305 人、2643 人,农村五保户人数为 264 人。 城乡居民收支: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172 元,比上年增长 15.2%;人均消费支出 18578 元,比上年增长 5.5%,恩格尔系数为 3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4031 元,比上年增长 1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9516 元,比上年增长 10.2%,恩格尔系数为 36.9%。 4、文物保护 门头沟区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古老民风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区。境内峰峦叠嶂,青山秀水构成了京西一幅幅瑰丽的天然丽图,文物古迹记载了门头沟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门头沟区主要旅游景点有“三山、三寺、一涧、一湖、一河”。灵山、百花山是市级自然保护区。灵山是北京唯一的集高原、草原风光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百花山被称为华北地区的天然植物园;妙峰山的庙会历史久远,名闻遐迩。每逢春夏之交,这里的千亩玫瑰更是竞相吐艳,花香四野。始建于 1600 年前的著名古刹潭柘寺,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建于唐代武德年间的戒台寺有五大名松,神态各异,寺内戒台是全国三大戒台之首。珍珠湖镶嵌在永定河山峡之中,湖面宽阔,碧波荡漾, 14 湖水顺山势弯转,享有“京西小漓江”之称。 二、项目所在地社会环境简况 永定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南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马鞍山脚下。全镇辖区面积 68.6 平方公里,东与石景山区相邻,南与丰台区相连,西、北与分别本区潭柘寺镇、龙泉镇相接,距市区 20 公里,是一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宝地,是门头沟区最具有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和千年古刹戒台寺亦坐落在辖区内。 全镇现有 24 个行政村、7 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 5.8 万人。作为门城新城核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核心部分,永定镇按照门头沟区“一带、两线、三点”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要求,抢抓建设世界城市的机遇,以城市化建设为核心,依托首钢搬迁后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建设契机,稳步推进休闲旅游、现代服务、都市农业三大产业发展带建设,全力打造永定滨水商务区。 近年来,随着地区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镇“四横、四纵、一轻轨”城市交通网络格局也即将形成。即:莲石路、北京锅炉厂南路西延、长安街延长线、阜石路西延线贯穿全镇东西;六环路、三石路、砂石坑东侧路、中轴路横跨全镇南北;规划轻轨 S1 线穿梭于辖区内。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竣工投入使用。石龙集中供热工程、再生水厂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两限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在抓紧时间建设。 永定镇因北京“母亲河”永定河而得名。“母亲河”见证了永定镇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各项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也谱写了新永定和谐发展的乐章。 永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境内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到新石器晚期出现多处先民村落,先民从事渔猎和农耕。春 15 秋战国时期,先民能烧制质地较好的夹沙灰陶、夹沙红陶。秦汉时期,永定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栗元庄一带有较大的汉墓群。唐代析幽都县设玉河县,当时永定地区属于玉河县。 永定镇境内有玄真观、月严寺、石厂村过街牌楼等寺观古迹几十处,一处一景,各具特色,兼有宗教文化和优美的景观,是开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还保存完整的有建于隋代的古刹戒台寺、建于唐代的西峰寺以及石佛摩崖造像、桃花庵开山祖师塔等。 镇内的老万佛堂村遗址始建于金辽,坐落在万佛山下。万佛山山势秀雅,草木葱郁。这里原建有古刹万佛寺,古称万佛堂。山以寺名,村以寺名,可见该寺当年影响之大。史书记载明朝英宗皇帝亲赐寺名“万佛禅寺”。在万佛老村的东口还屹立着一座古代的过街楼,它建于明万历四年,坐西朝东,山石砌筑,拱券外侧用青石伐券,是古代山村军事驻防和村落安防的典型代表建筑之一。 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的戒台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始建于唐朝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当时叫慧聚寺。辽代咸雍年间有一名叫法均的高僧,到这里开坛传戒,建立了戒坛。明代正统十三年(144 8 年)重修后,改名万寿掸寺。以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又对寺庙进行了维修与扩建。现在遗留的建筑,多为清代所建。 戒台寺又名戒坛寺。它以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同泉州的开元寺戒坛、杭州的昭庆寺戒坛,被称为“全国三大戒坛”。戒台寺在规模上又居三大戒坛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坛”。戒台寺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占地 4.4 公顷,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九仙殿、戒坛殿等。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正殿,其匾额上的“莲界香林”四字为乾隆御笔。 戒坛在西北院,坛基为精美的汉白玉石雕。整个戒坛分三层,高约 3 米。上层有莲花宝座,上塑释迹牟尼坐像。坛周还有 113 个戒神 16 像。在殿堂内,陈设一把明代雕花沉香木椅,是当年传戒时三师七证的座位千佛阁北侧,是著名的牡丹院,仿照江南园林修筑。院内遍是丁香、牡丹。1755 年夏天,乾隆皇帝带领后妃曾在此避暑。清恭亲王奕欣也曾在这里居住过。 戒台寺的古松,远在明代就很有名,古有“潭拓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之说。坛内最著名的松树有五株:卧龙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活动松。它们各有特点,活动松,摇一枝全身俱动;自在松,长势悠然自得;卧龙松,酷肖一条卧伏的巨龙;九龙松,主干上长出九株支干,形如九条巨龙;抱塔松,卧地伸长环抱一塔。其中以九龙松名气最大。它高达 18 米,树围 6.4 米,是唐武德年间种植的,距今已 1300多年,是北京的“白皮 松之最”。“戒台五松”苍翠古老,树型各异,严寒酷暑,傲然挺立,使千年古刹戒台寺更为恬静肃穆。 西峰寺曾经是咸丰的弟弟奕欣(恭亲王鬼子六)的家庙,也是恭亲王的儿子(载滢)的地宫所在地。载滢的地宫是北京唯一一座开放式的清地宫。地宫现在是空的,只有地宫这一建筑了,里面的郡王爷和夫人几十年前就被改葬它处了。地宫虽然是历史文物,但更多的时候是冬天存菜的储藏室。 西峰寺本来是檀柘寺的下院,因为恭亲王为了避开慈禧的刁难以养病为由,自动离开京城举家迁住檀柘寺。一住就是十多年,以为无望再回京城,对檀柘寺大力修建与维护。寺里的主持感谢恭亲王对檀柘寺所做的贡献,便把下院西峰寺送给了恭亲王,给他做家族墓地。谁成想后来国事艰难,慈禧又起用恭亲王。恭亲王又回京城,去世赐封墓地麻谷峪。西峰寺修建的地宫也就没用上,他的次子载滢继承了封号,后来地宫成了载滢之墓葬地。至此,西峰寺是鬼子六的墓地一说也就成为虚话。 西峰寺也是上、中、下、三院格式,现在的三院是在过去三院 17 的基础上扩大修建的。现在的西峰寺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原来寺院里的主要建筑全部维新保留,新的建筑也依据清建筑风格和原有建筑和谐一致。举目可望青山叠翠,古树参天,自然风光秀丽;院内园林布局典雅,错落有致,花木繁茂,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感厚重。漫步寺内,恍惚连接了另一个时空,那千年的白果树下正驻立着委曲求全的恭亲王,感叹着卧龙何时再能腾飞。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次评价根据 2011 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以及噪声现状监测数据。评价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一、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 年)中的统计数据,2011 年,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 286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78.4,与 2010 年持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 0.028 mg/m3、1.4 mg/m3、0.055 mg/m3、0.080 mg/m3、0.114 mg/m3、年均降尘量为 7.7 吨/平方公里月。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标准限值81.4,仍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11 年门头沟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如下:二氧化硫年均值 18 为 0.032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 0.053 毫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为 0.119 毫克/立方米。NO2 及 PM10 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门头沟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为74.5。门头沟区年均降尘量为 6.8 吨/平方公里月。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永定河平原段是项目所在地附近涉及的主要地表水,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中显示其水质目标为 III 类水体。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河流水质状况,该河流 2013 年 2 月现状水质为无水。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根据 2011 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 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立体分层监测结果显示,深层水质较好,浅层水质较差。第一含水层组水质最差,第二含水层组水质次之,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水质较好。在 822 眼测试井中,达标井 385 眼,占测试井的46.8%;超标井 437 眼,占测试井的 53.2%。总体来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中北部地区水质较好,南部地区水质较差;超标区主要分布在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组,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硝酸盐、氨氮;第三含水层组超标指标主要为锰、氨氮;第四含水层组没有超标指标。 四、声环境质量 根据门头沟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实施细则中的划分,项目所在地位于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内,其所在地处于 1 类环境噪声功能区内, 19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功能区标准。 环评单位在接到评价任务后,于 2014 年 5 月 28 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由于项目只在昼间营业,故对项目周围昼间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 根据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其性能符合 GB3785 和GB/T17181 的规定,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差不大于0.5dB,声校准器满足 GB/T15173 对 1 级或 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2、测点选择和气象条件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选择一般户外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1.2m 以上。 气象条件: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 5m/s 以下。 3、监测类型与方法 监测类型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采用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附录 B 的监测方法。 4、监测点布设和测量时间 为了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经过现场踏勘,结合项目周边环境状况,环评单位在项目所在建筑的周围共设置了 4 个监测点,分别是:项目所在建筑的东北侧厂界外 1m 处 项目所在建筑的东南侧厂界外1m处 项目所在建筑的西南侧厂界外1m处项目所在建筑的西北侧厂界外 1m 处,噪声监测点位见附图2。 5、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本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及执行标准见表 4。 20 表4 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编号 监测点位置 监测值 (昼间) 执行标准GB22337-2008 1 项目所在建筑的东北侧厂界外1m处 54.8 2 项目所在建筑的东南侧厂界外1m处 55.1 3 项目所在建筑的西南侧厂界外1m处 54.7 4 项目所在建筑的西北侧厂界外1m处 55.2 4类标准 昼间70dB(A) 由表 4 的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22337-2008)中 4 类标准。可见,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经过实地调查,针对本项目的建设性质及地理位置,本报告将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作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级别见表 5。 表5 环境保护对象与级别 编号 环境保护对象 保护级别 1 大气环境 二级 2 地表水环境 III类 3 地下水环境 III类 4 区域声环境 4类 2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 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北京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拟建项目所在地采用二级标准进行评价。标准部分限值见表7: 表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mg/m3) 污染物 PM10 SO2 NO2 CO 1小时平均 - 0.50 0.200 10.00 日平均 0.075 0.15 0.08 4.00 年平均 0.035 0.06 0.04 -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距拟建项目最近的水体为项目东侧约 2800m 的永定河平原段。按照北京市水体功能区划,永定河平原段水质类别为类,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表8: 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pH 69 溶解氧(DO) 5 化学需氧量(CODCr) 20 高锰酸钾指数 6 22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4 氨氮 1.0 挥发酚类 0.005 三、 地下水质量标准 拟建项目所在地地下水质量评价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9: 表9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pH 6.58.5 色度 6 溶解性总固体 15 总硬度 4 硫酸盐 3 氨氮 0.5 高锰酸盐指数 0.002 氯化物 6 硝酸盐 15 四、 环境噪声标准 拟 建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噪 声 执 行 国家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22337-2008)中的 4 类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10: 表10 声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4类 指 交 通 干 线 两侧 一 定 距 离 之内 , 需 要 防 止交 通 噪 声 对 周围 环 境 产 生 严重 影 响 的 区 域 70 6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一、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医疗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 中的规定限值,见下表: 表11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限值 序号 控制项目 预处理标准 1 粪大肠菌群数(MPN/L) 5000 2 pH 6-9 23 3 化学需氧量(COD)浓度 (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50 250 4 生化需氧量(BOD)浓度 (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100 100 5 悬浮物(SS)浓度 (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60 60 6 总余氯 - 医疗废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项目排水水质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氨氮参考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部分限值见表12、13: 表12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pH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排放限值 pH(无量纲) 69 CODCr 500 BOD5 300 SS 400 表13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部分限值 项目名称 单位 最高允许浓度 氨氮 mg/L 25.0(35.0) 二、 噪声排放标准 拟建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4 类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14: 表14 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昼间 夜间 4类 70 60 三、 固体废弃物排标准 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第三章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之规定及 24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医疗废弃物的贮存、管理及处置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规定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种污染物实行总量排放控制。 拟建项目无燃煤设施,无锅炉废气产生;拟建项目产生的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器消毒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项目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总量为 97.32t/a,废水中 CODCr 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为 300mg/L,0.029t/a,NH3-N 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为 30mg/L,0.0029t/a。因此,建议拟建项目 CODCr的总量控制指标为 0.029t/a,NH3-N 的总量控制指标为 0.0029t/a。 25 2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 施工期 建设项目使用原有场所、设备经营,不进行装修、改造,不存在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