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0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0022019 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尺神经麻痹技术规范 The supercharge end-to-side anterior interosseous for repair of ulnar nerve palsy 2019-05-27发布 2019-06-17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0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瞿文瑞、朱哲、刘军、田恒、刘倩倩、李锐。DB22/T 30022019 1 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尺神经麻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尺神经麻痹的医疗机构必要条件、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流程和术后处理。本标准适用于骨间前神经移位修复尺神经麻痹的围手术期操作和管理。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尺神经麻痹 ulnar nerve palsy 急慢性尺神经损伤导致的尺神经麻痹。3 医疗机构必要条件 医疗机构应具备手足外科专业科室或从业人员,具备麻醉科或麻醉专业人员。4 适应症 4.1 尺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未达不可逆改变者。4.2 正中神经功能正常、前臂旋前功能正常者。5 禁忌症 5.1 正中神经损伤或者前臂旋前功能障碍者。5.2 伴有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5.3 手术部位有感染灶者。6 手术流程 6.1 术前准备 应做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常规、肝功、生化、肌电图等检查。6.2 麻醉方式 根据手术需要,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其他麻醉方式。6.3 手术操作 DB22/T 30022019 2 6.3.1 探查尺神经深支 探查分离尺神经深支。6.3.2 探查骨间前神经 沿旋前方肌近端探查骨间前神经。6.4 术中神经肌肉电生理监测 6.4.1 监测准备 通过肌电图记录监测带有运动成分的神经,麻醉要求禁用肌松药。6.4.2 刺激方式和阳性判定 刺激电极置于对应神经支,同时观察到对应肌肉的收缩为阳性。6.4.3 尺神经深支的判定 术中电刺激尺神经深支,通过观察小鱼际处的肌肉收缩判定尺神经深支。6.4.4 骨间前神经的判定 术中电刺激骨间前神经,通过观察旋前方肌处的肌肉收缩判定骨间前神经。6.5 神经移位术 6.5.1 骨间前神经切取 沿骨间前神经入肌点处切断。6.5.2 骨间前神经移位 将骨间前神经吻合于尺神经深支。7 术后处理 术后石膏固定3周。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