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2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4122019 贵州鲜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 of vegetable soybean in Guizhou province 2019-07-15发布 2020-01-15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412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条件.2 5 种子要求.2 6 播种.2 7 施肥.3 8 田间管理.4 9 病虫害防控.4 10 采收.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贵州种植鲜食大豆常见病虫害可选用的化学药剂及用法与用量.5 DB52/T 1412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关岭布依族苗族治县农业农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高勇、冷远康、娄利娇、徐熙。DB52/T 14122019 1 贵州鲜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种植鲜食大豆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要求、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本标准适用于贵州鲜食大豆产量水平达鲜荚角620 kg/667 m2(或鲜籽粒320 kg/667 m2)以上的大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3416.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7部分:豆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鲜食大豆 vegetable soybean 大豆在生长荚角鼓粒末期,荚角色尚未变黄(或变褐)为绿色、荚角内籽粒饱满且尚未变硬老熟呈青色微软状时采收青豆荚,煮熟作休闲食用及剥其青豆米炒熟作蔬菜食用,贵州俗称“毛豆”。3.2 茸毛色 pubescence color 在鲜食大豆采收时附着在茎荚上的茸毛颜色,分灰色、棕色。3.3 鲜豆荚长 length of fresh pod 在鲜食大豆采收后随机抽取10个二粒荚测量其长度的平均值,测量3次重复平均。DB52/T 14122019 2 3.4 鲜豆荚宽 width of fresh pod 在鲜食大豆采收后随机抽取10个二粒荚测量其宽度的平均值,测量3次重复平均。4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中等及以上肥力且无污染的地块,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耕作活土层深度20 cm30 cm。产地土壤质量、灌溉水、空气等条件应符合GB 15618、GB 5084、GB 3095的规定。5 种子要求 5.1 品种选择 选择经贵州或国家审定且适宜区域含贵州省的大豆品种,根据贵州鲜食大豆食用方式选择品种,见表1。表1 贵州鲜食大豆不同食用方式种植品种选择 食用 方式 口感要求 茸毛色 鲜豆 荚长(cm)鲜豆 荚宽(cm)鲜粒 百粒重(g)种子 百粒重(g)代表品种 休闲食用 煮熟食用具有香、甜、柔、糯。灰色 5.0 1.3 60.0 24.0 浙鲜5号、交大02-89、奎鲜5号等。蔬菜食用 炒熟食用具有鲜、香、软、易入调味。灰色、棕色 4.0 1.0 30.0 15.0 黔豆7号、安豆5号、黔豆10号、黔豆12号等。5.2 种子质量 选用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规定。5.3 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并晒种1 d2 d。播种前0.52.0小时内用选择的包衣药剂进行包衣处理。6 播种 6.1 播种期 在春季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 以上进行播种,根据贵州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高度)选择适宜播种时期,见表2。DB52/T 14122019 3 表2 贵州不同生态区域(海拔高度)鲜食大豆适宜播种时期 生态区域(海拔高度)适宜播种时期 600 m 3月20日5月20日 600 m1100 m 4月1日5月10日 1100 m1600 m 4月10日5月10日 1600 m2200 m 4月15日5月10日 6.2 播种量 根据选用不同品种的种子百粒重及种植密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量,见表3。表3 贵州鲜食大豆种植选择不同籽粒品种的合适播种量 种子百粒重(g)种植密度(万株/667 m2)播种量(kg/667 m2)1517 1.82.1 4.2 1820 1.82.1 5.0 2123 1.82.1 5.8 24 1.82.1 6.5 6.3 播种方法 6.3.1 人工播种 可采用沟播或穴播2种方式。沟播:行距40 cm,开沟宽度8 cm12 cm,沟深度5 cm10 cm,开沟后施放底肥,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3 cm6 cm。穴播:行距40 cm,穴距20 cm25 cm,穴深度8 cm12 cm,穴面积30 cm240 cm2,打穴后施放底肥,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将种子播在穴内,每穴播种34粒,盖细土3 cm6 cm。6.3.2 机械播种 根据地块大小选用中小型(35行)大豆播种施肥一体机械播种,播前调整机械参数为行距40 cm,株距8 cm10 cm,选择晴天下地播种。7 施肥 7.1 施肥量 施农家肥800 kg/667 m21000 kg/667 m2或施含有机质40%50%的颗粒有机肥50 kg/667 m2 60 kg/667 m2,施养分有效含量45%(氮15%+磷15%+钾15%)的三元复合肥15 kg/667 m220 kg/667 m2。7.2 施肥方法 7.2.1 播种前作底施用。进行人工播种,在开沟或打穴后下肥,用细土与肥料混匀后再下种。进行机械播种,应选用颗粒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充分混合后上机,按量调整肥料出口径的大小,在播种时一起施用。7.2.2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要求。DB52/T 14122019 4 8 田间管理 8.1 匀苗 在大豆出苗后10 d15 d完成匀苗,沟播要求苗株距8 cm10 cm,穴播要求每穴23株苗,将多余的苗拔除,选择病、弱、小苗拔除,保留壮苗,控制种植密度1.8 万株/667 m22.1 万株/667 m2。8.2 中耕除草 在大豆出苗后15 d25 d内中耕除草1次,隔15 d25 d再拔除杂草1次。9 病虫害防控 9.1 防治原则 优先选用高抗或抗病虫品种,在虫害多发区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辅助技术,在个别病虫害重发区针对所发生病虫种类选用化学药物防治。9.2 抗性品种 选择抗病虫能力较强品种,要求抗大豆花叶病毒达中抗(二级)以上。9.3 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于出苗后在每1 hm2范围内安装1台频振式杀虫灯设备;用豆荚螟、食心虫专用性诱剂诱杀成虫,于6月中旬在每1 hm2范围内各安装1台豆荚螟、食心虫性诱剂设备。9.4 生物防治 选择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等)进行大豆病虫害防治;维护害虫天敌。9.5 化学防治 根据种植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低毒安全、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贵州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使用化学农药应符合GB/T 8321、GB/T 23416.7标准 10 采收 10.1 采收时期 出苗后60 d80 d,大豆生长到豆荚角鼓粒末期,荚角色尚未变黄(或变褐)为绿色,豆荚内籽粒饱满而尚未变硬老熟呈绿色微软状时及时采收。10.2 采收方式 采收时用镰刀收割其地上部分,去其叶片,茎秆带荚角销售或摘取青豆荚角销售或剥其青豆米销售。DB52/T 14122019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贵州种植鲜食大豆常见病虫害可选用的化学药剂及用法与用量 表A.1 贵州种植鲜食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化学药剂用法与用量 常见病虫害 危害时期 危害部位 选用化学药剂 用量 用法 花叶病毒病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1.5%植病灵号乳油 50 ml/667 m260 ml/667 m2 发病初期稀释 1000倍液喷施 炭疽病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有效成分0.1 kg/100 kg种子 播种前1小时稀释 500倍液拌种 根腐病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有效成分0.1 kg/100 kg种子 播种前1小时稀释 500倍液拌种 锈病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6 g/667 m28 g/667 m2 苗期稀释2000倍液喷施 病害 白粉病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6 g/667 m28 g/667 m2 苗期稀释2000倍液喷施 0.6 kg/L吡虫啉 悬浮种衣剂 有效成分0.4 kg/100 kg种子 播种前1小时稀释 500倍液拌种 蚜虫 出苗鼓粒期 茎秆、叶片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2 g/667 m2 苗期稀释1000倍喷施 2.5%溴氰菊酯 60 ml/667 m270 ml/667 m2 播种时或播后苗前稀释 1000倍喷施 5%高效氯氟氰菊酯 40 ml/667 m250 ml/667 m2 播种时或播后苗前稀释 1000倍喷施 小地老虎 幼苗期 茎秆 50%辛硫磷 30 ml/667 m2 40 ml/667 m2 幼苗期稀释1000倍液喷施 25%灭幼脲 30 ml/667 m240 ml/667 m2 卵孵化盛期稀释 1500倍液喷施 卷叶螟 出苗鼓粒期 叶片 4.5%高效氯氟氰菊酯 40 ml/667 m250 ml/667 m2 卵孵化盛期稀释 1500倍液喷施 豆荚螟 鼓粒期 籽粒 80%敌敌畏乳油 40 ml/667 m250 ml/667 m2 开花期稀释1000倍液喷施 10%氯氰菊酯乳油 20 ml/667 m230 ml/667 m2 卵孵化盛期稀释 1500倍液喷施 虫害 食心虫 鼓粒期 籽粒 20%甲氰菊酯乳油 20 ml/667 m230 ml/667 m2 豆荚上有虫卵时稀释 2000倍液喷施 _ DB52/T 1412-20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