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7.140 P 57 备案号:60272-2019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489 2018 光伏提水 微灌工程 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hotovoltaic pumping micro-irrigation 2018-09-30 发布 2018-12-30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489 2018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光伏 提水 微灌 系统 构成.2 5 总体 要求.2 6 光伏 提水 微灌 工程 规划.2 7 光伏 提水 微灌 工程 设计.6 8 设施 配套.9 9 工程 施工.9 10 运 行管 理.10 附录A(资 料附 录)我国 主要城 市日 照辐 射最 佳倾 角参数 表.12 附录B(资 料附 录)跟踪 式光伏 阵列 方位 角、最佳 倾角计 算方 法.13 DB15/T 1489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水 利厅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水 利部 牧区水 利科 学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张瑞 强、王 健、高天 明、岳征 文、刘 虎、杨志 勇、阿比 亚斯、葛楠、郝 伟罡、王丽霞。DB15/T 1489 2018 1 光伏提水 微灌工 程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光 伏提 水微 灌工程 的术 语与 定义、系 统构成、总 体要 求、光伏 提水微 灌工 程规 划、光伏提水 微灌 工程 设计、工 程设施 配套 与设 备选 择、工程施 工与 管理 的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 干 旱半 干旱 地区100 kW 以下 以光伏 发 电组件 为电 源的 光伏 提水 微灌系 统工 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226.1 机械 电气 安全 机械 电气 设备 第1 部分:通用 技术 条件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 质标准 GB/T 9535-1998 地 面 用晶体 硅光 伏组 件设 计 鉴定和 定型 GB 50009 建筑 结构 荷 载规范 GB 50057 建筑 物防 雷 设计规 范 GB/T 50485-2009 微 灌工程 技术 规范 SL 317-2015 泵站 设备 安 装及验 收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光伏组 件 solar cell module 具有封 装及 内部 连接 的能 单独提 供直 流电 输出 的、最小不 可分 割的 光伏 发电 单元。3.2 光伏阵列 solar pv array 又称光 伏方 阵,是由 若干 个 光伏组 件或 光伏 板在 机械 和电气 上按 一定 方式 组装 在一起 并且 具有 固定的支撑 结构 而构 成的 直流 发电单 元。3.3 光伏提 水微 灌系统 photovoltaic micro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由光伏 提水 和 田间 管道 系统组 成,其中 光伏 提水 系统由 光伏 阵列、支 架、基础、蓄电 池组(如 果有)、控制 系统、专 用水 泵和蓄 水池(如 果有)组 成。3.4 DB15/T 1489 2018 2 控制器 controller 控制直 流泵 机组 工作 的装 置。3.5 逆变器 inverter 将直流 电转 换为 交流 电并 控制交 流泵 机组 工作 的装 置。3.6 首部枢 纽 control head 微灌系 统中 集中 布置 的加 压 设备、过 滤器、施 肥/药 装置、量测 和控 制设 备的 总称。4 光伏提 水微 灌 系 统构 成 光伏提 水微 灌系 统,由 光 伏提水 系统 和田 间管 道系 统组成。其中 光伏 提水 系 统由下 列部 分组 成:光伏阵列、支 架、基础、蓄 电池组(如 果有)、控制 系统、专用 水泵 和蓄 水池(如果 有)等;田间 管 道 系统由下 列部 分组 成:首部、田间 管网 和灌 水器 等。5 总体要 求 5.1 运行环 境要 求 5.1.1 环境温 度:4 45;5.1.2 相对湿 度:在环 境温 度 35 以 下小 于 95%;5.2 水质要求 系统的 水源 水质 应按照GB 5084执 行。5.3 结构要 求 支架的 结构 强度 应按 照GB 50009 执行。5.4 安全要 求 5.4.1 光伏发 电系 统防 雷接 地应 按照 GB 50057 执行。5.4.2 光伏发 电系 统的 导线 选择 必须同 时满 足耐 压、载流 量等要 求。5.4.3 电气控 制装 置应 有明 确的 文字说 明,如电 源“开”和“关”、泵机 组的“起动”和“停止”以及安全 标识 等。电气 控制 系统的 按纽、指 示灯、显 示器等 应按照 GB 5226.1 执行。6 光伏提 水微 灌工 程规 划 6.1 一般规 定 6.1.1 光伏提 水微 灌工 程规 划应 包括水 源工 程、光伏 提水 系统、灌溉 选型、首 部枢 纽和管 网规 划,规划成果 应绘 制在 不小 于 1/5000 的 地形 图上,并 应提 出规划 报告。DB15/T 1489 2018 3 6.1.2 机组安 全耐 受环 境温 度最 低为-40,最 高为+60。6.1.3 50 年 一遇 的最 大风 速应 不 大于 50 m/s。6.2 水量平 衡计 算 光伏提 水微 灌面 积可 按公 式(1)确 定:arIQA10(1)式中:A 灌 溉面 积,单位 为 公顷(hm2);Qr 光伏 提水 系统每 日可 供流量,单 位为 立方 米每 日(m3/d);Ia 设计供 水强 度,单位 为毫米 每日(mm/d);灌 溉水 利用 系数。6.3 光伏提 水机 组的 选型 宜符合 以下 规定:流 量大 于 10 m3/h,扬程小 于 30 m 的提 水机 组,宜优先 选用 离心 泵提 水机 组;流 量小 于 10 m3/h,扬程大 于 30 m 的提 水机 组,宜选用 高扬 程、小流 量容 积泵提 水机 组;水 中含 沙量 大的 宜选 用离心 泵提 水机 组。6.4 光伏提 水泵 站技 术参 数 6.4.1 光伏提 水系 统日 供水 量 日供水 量可 按公 式(2)计 算:zqtti rQ Q(2)式中:Qr 日供 水量,系统 在全 日内各 个时 间段 的提 水量 之和,单位 为立 方米 每日(m3/d);Qi 在确 定的 扬程 下某 时 段的系 统流 量,单位 为立 方米每 小时(m3/h);tq 一天 内系 统提 水起 始 时间,单位 为时(h);tz 一天 内系 统提 水终 止 时间,单位 为时(h)。6.4.2 光伏阵 列容 量的 确定 6.4.2.1 光伏 阵列 最大 峰值 水功 率计算 6.4.2.1.1 光伏阵 列最 大峰 值水 功率 可按公 式(3)计算:6.3m axH gQ Nsf(3)式中:Nsf 峰值 水功 率,单位 为瓦(W);DB15/T 1489 2018 4 Qmax 水泵 峰值流 量,单 位为立 方米 每小 时(m3/h);H 系 统总 扬程,单 位 为米(m);g 重力 加速 度,单位 为 米每二 次方 秒(m/s2);水密 度,单位 为千 克 每立方 米(kg/m3)。6.4.2.1.2 光伏提 水系 统水 泵峰 值功 率的计 算 光伏提 水系 统水 泵峰 值功 率可按 公式(4)计 算:(4)式中:Npf 提水系 统峰 值水 功 率,单 位为 瓦(W);k1 流 量修 正系 数,流量 2 m3/h 时,k1取0.7,流量 5 m3/h 时,k1取0.75,流量 10 m3/h 时,k1取0.8,流 量10 m3/h 时,k1取0.85,;k2 提 水机 具形 式修 正系 数,对 于容 积泵:流量 大 于5 m3/h 时,k2=0.75 0.85;流量 小于5 m3/h 时,k2=0.65 0.75。对于 离心 泵:流 量大 于5m3/h 时,k2=0.85 0.95;流量 小于5 m3/h 时,k2=0.70 0.85;k3电 力传 动形 式修 正系 数,对 于直 流传 动系 统,k3=0.8 0.9;对 于交 流传 动 系统,k3=0.7 0.8。6.4.2.1.3 光伏阵 列容 量的 计算 光伏阵 列容 量可 按公 式(5)计算:5 4k k N Npf(5)式中:N 光 伏阵 列的 容量,单位为 瓦(W);k4 光 能资 源修 正系 数,可按表1选 取,其 中光 能资 源单位 为年 千瓦 每小 时每 平米(kW h/(m2a);k5 光 伏阵 列跟 踪太 阳方 式修 正 系数,固定 式k5=1,单轴跟 踪式k5=1.1 1.15,双轴跟 踪式k5=1.17 1.22。表1 光 能资 源修 正系 数k4 修正系数 光能资源 1 7 4 0 kW h/(m2a)1400 1740 kW h/(m2a)1160 1400 kW h/(m2a)1160 kW h/(m2a)4k 0.9 0.8 0.7 0.6 6.5 微灌技 术参 数 6.5.1 微灌工 程设 计保 证率 应根 据自然 条件 和经 济条 件确 定,不 应低 于 85%。6.5.2 光伏提 水微 灌系 统设 计日 工作小 时数 不应 大于 10 h。6.5.3 光伏提 水微 灌系 统灌 水小 区灌水 器设 计允 许流 量偏 差率应 不大 于 20%6.5.4 宜采用 灌水 均匀 系数 对光 伏提水 微灌 系统 灌水 均匀 性评价,灌水 均匀 系数 应 按公式(6)计算:DB15/T 1489 2018 5 qqCu 1(6)式中:Cu 灌 水均 匀系 数;q 灌水 器流 量的 平均 偏差,单位 为升 每小 时(L/h);q灌水 器平 均流 量,单位 为升每 小时(L/h);其中,灌水 器流 量的 平均 偏差用 公式(7)计 算:niiq qnq11(7)式中:q n 灌水 器流 量的 平均 偏 差,单 位为 升每 小时(L/h);n 所测 的灌 水器 个数;qi 田间实 测的 各灌 水器 流量,单位 为升 每小 时(L/h);q灌水 器平 均流 量,单位 为升每 小时(L/h);6.5.5 最大净 灌水 定额 宜按 公式(8)、(9)计 算:)(001.0m in m ax m ax zp m(8))(001.0m in m ax m ax zp m(9)式中:mmax 最大净灌 水定 额,单位为 毫米(mm);土壤 容重,单 位为 克 每立方 厘米(g/cm3);z 土壤 计划 湿润 土层 深 度,单 位为 厘米(cm);p 设计 土壤 湿润 比,单 位为百 分比(%);max 适宜土壤 含水 率上 限,单 位为 重量 百分 比(%);min 适宜土 壤含 水率 下 限,单 位为 重量 百分 比(%);max 适宜 土壤 含水 率上 限,单位为 体积 百分 比(%);m in 适宜 土壤 含水 率下 限,单位为 体积 百分 比(%);6.5.6 设计灌 水周 期宜 按公 式(10)、(11)确 定:m axT T(10)DB15/T 1489 2018 6 aImTmaxmax(11)式中:T 设 计灌 水周期,单 位 为日(d);Tmax 最大灌 水周 期,单 位为日(d);mmax 最大净灌 水定 额,单位为 毫米(mm);Ia 设计供 水强 度,单位 为毫米 每日(mm/d)。6.5.7 设计灌 水定 额宜 按公 式(12)、(13)确 定:a dI T m(12)dm m(13)式中:md 设计净灌 水定 额(mm);T 设 计灌 水周期,单 位 为日(d);m 设计毛 灌水 定额(mm);灌 溉水 利用 系数。6.5.8 一次灌 水延 续时 间应 按公 式(14)确 定:dl eqS S mt(14)对于ns个 灌水 器绕植 物布 置时,按公 式(15)确定:d st rq nS S mt(15)式中:t 一 次灌 水延 续时 间,单位为 小时(h);Se 灌水 器间 距,单位 为 米(m);Sl 毛管间 距,单位 为米(m);Sr 植 物的 行距,单 位为 米(m);St 植 物的 株距,单 位为 米(m);ns 每株 植物 的灌 水器 个 数。7 光伏提 水微 灌工 程设 计 7.1 光伏阵 列设 计 7.1.1 光伏阵 列方 位角 和最 佳倾 角 的确 定 DB15/T 1489 2018 7 7.1.1.1 固定式 光伏 阵列 最佳 倾角 参照附 录 A 中最 佳倾 角值 选取。7.1.1.2 跟踪式 光伏 阵列 方位 角、最佳倾 角的 计算 见附 录 B。7.1.2 光伏阵 列行 间距 的计 算方 法 行间距 按公 式(16)计算,光伏 阵列 行间 距见 图1。)1)cos()(cot(tgL LZ s(16)式中:Ls 行间距,前排 阵列 前 端到后 排阵 列前 端的 距离,单位 为米(m);冬至 日上 午9 时太 阳 方位角,单 位为 度();L 组件垂 直高度,单 位 为米(m)。图1 光 伏阵 列行 间 距 示 意图 7.2 微灌系 统管网 水 力设 计 7.2.1 水头损 失计 算 7.2.1.1 管道沿 程水 头损 失应 按下 公式(17)计算:LDQf hbmgf(17)式中:hf 管道沿程 水头 损失,单位为 米(m);f 摩阻 系数;Qg 管 道流 量,单位 为 升每小 时(L/h);D 管道 内径,单 位 为毫米(mm);L 管道 长度,单位 为 米(m);M 流 量指 数;B 管径 指数。7.2.1.2 微灌系 统的 支、毛管 为等 距、等 量分 流多 孔管 时,其沿程 水头 损失 可按 公式(18)计算:DB15/T 1489 2018 8 f fh F h(18)式中:hf 等距、等 量分 流多 孔管沿 程水 头损 失,单位 为米(m);F 多口系 数。7.2.1.3 管道局 部水 头损 失应 按公 式(19)计 算,当参 数缺 乏时,局部 水头 损失 可按 沿程水 头损 失的一定比 例估 算,支管 宜 为0.05 0.1,毛 管宜 为0.1 0.2。gvhj22(19)式中:hj 局 部水 头损 失,单位 为米(m);局部 阻力 系数;v 管 道流 速,单位 为 米每秒(m/s);g 重 力加 速度,单 位 为米每 二次 方秒(m/s2)。7.2.2 设计流 量与 设计 水头 7.2.2.1 微灌系 统设 计流 量应 按公 式(20)计 算:10000 dq nQ(20)式中:Q 系 统设 计流 量,单 位为立 方米 每 小 时(m3/h);qd 灌水 器设 计流 量,单位为 升每 小时(L/h);n0 同时 工作 的灌 水器 个数。7.2.2.2 微灌系 统设 计水 头,应在 最不利 轮灌 组条 件下 按公 式(21)计 算:j f b ph h h Z Z H0(21)式中:H 微 灌系 统设 计水 头,单位 为米(m);Zp 典 型灌 水小区 管网 进口的 高程,单 位为 米(m);Zb 水 源的 设计水 位,单位为 米(m);h0 典型 灌水 小区 进口 设计水 头,单位 为米(m);fh系 统进 口至 典型 灌水 小区进 口的 管道 沿程 水头 损失(含首 部枢 纽沿 程水 头损失),单位为米(m);DB15/T 1489 2018 9 jh系 统进 口至 典型 灌水 小区进 口的 管道 局部 水头 损失(含 首部 枢纽 局部 水 头损失),单位为米(m)。8 设施配 套 8.1 水源工 程与 首部 枢纽 8.1.1 从河道 或渠 道中 取水 时,取水口 处应 设置 拦污 栅。对于从 多泥 沙水 源取 水时,应修 建沉 沙池。8.1.2 施肥(药)装置 的上 游应 设置防 回流 装置,下 游应 设置过 滤器。施 肥(药)装置应 配套 必要 的人身安 全防 护措 施。8.1.3 控制阀、进 排气 阀和 冲洗 排 污阀 门应 止水 性能 好、耐腐蚀、操 作灵 活。8.2 管道 8.2.1 各级管 道的 首端 应设 控制 阀,在 地埋 管道 的阀 门处 宜设阀 门井。8.2.2 干支管 的末 端、低点 应设 冲洗排 水阀 和阀 门井。8.2.3 在首部 最高 处、管道 起伏 的高处、顺 坡管 道上 端阀 门的下 游、逆止 阀的 上游 均应设 进排 气阀。进 排气 阀通 气面 积的 折算直 径不 应小 于管 道直 径的 1/4。8.2.4 在直径 大 于 50 mm 的管道 末端以 及变 坡、转弯、分 岔和阀 门处 均应 设置 镇墩。当地 面坡 度大于 20%或管 径大 于 65 mm 时,宜 每隔 一定 距离 增设 支墩。9 工程施 工 9.1 光伏提 水系 统施 工 9.1.1 确定光 伏阵 列的 安装 位置 后,应 按设 计要 求开 挖基 坑。9.1.2 在基坑 开挖 完毕 后,应先 辅垫 200 mm 砾石垫层,再浇 注 50 mm 厚素混凝 土 垫层,待垫 层混凝土凝 固后,再 绑扎 钢筋 或放置 基础 预埋 件并 浇注 基础混 凝土。9.1.3 在寒冷 地区 坑基 回填 时,可在基 础侧 面回 填粗 砂、中砂等 非冻 胀性 散粒 材料。9.1.4 基础钢 筋混 凝土 为 C 30,混凝土 浇 筑 12 h 后 可开 始 淋水养 护,炎热 干燥 和有 风天气 混凝 土浇筑时间 为 3 h。9.1.5 地脚螺 栓及 预埋 件安 装前 应除去 浮锈,并 在螺 纹部 分涂裹 黄油,安 装应 牢固、准确。9.1.6 光伏阵 列安 装距 地面 高度 不就小 于 50 cm。9.2 首部枢 纽施 工 9.2.1 水泵安 装应 按 照 SL 317 执行。9.2.2 水泵扬 程 20 M 以上 应安装 逆 止阀。DB15/T 1489 2018 10 9.2.3 施肥(药)装置、过 滤器 及量测 仪表 应按 产品 说明 书和标 识的 水流 方向 安装。9.3 管网施 工 9.3.1 管槽施 工 9.3.1.1 应按施 工放 样轴 线和 槽底 设计高 程和 设计 断面 尺寸 开挖。9.3.1.2 遇岩石、卵(砾)石 槽底,超挖 深度 不应 小 于 10 cm,应用细土 回填 夯实 至 设计高 程。9.3.1.3 开挖土 料宜 堆置 在 管 槽一 侧。9.3.1.4 镇墩坑、阀 门井 开挖 宜与 管槽开 挖同 时进 行。9.3.1.5 回填前 应清 除槽 内一 切杂 物,并 排净积 水;在管壁 四 周 l0cm 内的填 土不 应有 直 径大 于 2.5 cm的石块 或直 径大 于 5 cm 的土块。回填 应分 层轻 夯或 踩实,并应 预留 沉陷 超高。9.3.1.6 回填必 须在 管道 两侧 同时 进行,严禁 单侧 回填。9.3.2 管道施 工 9.3.2.1 管道安 装宜 按干、支、毛 管顺序 进行。9.3.2.2 对横穿 道路 等建 筑物 的管 道,应 加护 套管。9.3.2.3 采用内 插倒 扣管 件连 接时,应符 合插 人深 度的 要求,插入 到位 后应 及时 紧固。9.3.3 阀门、管件 安装 9.3.3.1 干、支 管上 安装 螺纹 接口 阀门时,宜 加装 活接 头。9.3.3.2 塑料管 上直 径大 于 65 mm 的阀门 应安 装在 底座 上。9.3.3.3 旁通安 装前 应检 查旁 通外 形,并 清除 管口 飞边、毛 刺,应 抽样 量测 插管 内外 径,并 在符 合质量要求 后安 装。10 运行管 理 10.1 应定期 清理 光伏 组件 表面;定期 清理 光伏 阵列 基础 地面的 杂草 和杂 物,避免 植物生 长遮 挡阳 光及杂草 和杂 物着 火损 毁光 伏组件。10.2 应定期 检查 支架、组 件和 避 雷接 地线 的固 定螺 栓是 否松动,特 别是 大风 过后 应及时 检查 和处 理;检查组 件接 线是 否牢 靠,发现松 动应 及时 紧固;如 有地下 电缆 则采 取防 鼠措 施。10.3 应定期 观测 水源 井静 水位、动水 位,当水 位、含沙 量出现 异常 时应 及时 查明 原因。10.4 应经常 巡查 系统 运行 情况,记录 仪表 读数,观 察振 动和噪 声;巡查 输配 水管 道的漏 水、覆土、占压和 附属 设施 运转 等情 况,发 现异 常及 时处 理。10.5 水泵工 作时,吸 水池 水位 不应低 于最 低设 计水 位,除湿式 潜水 泵外,其 余的 潜水泵 顶面 浸入 动水位以 下不 应大 于2 m。10.6 环境温 度低 于0 C、水 泵 不工作 时,应将 泵内 存水 排净。DB15/T 1489 2018 11 10.7 管理人 员已 发现 却 不 能排 除的设 备故 障,应按 安全 规定采 用安 全措 施,做好 事故预 防和 防止 缺陷及故 障扩 大的 技术 措施,及时 通报 有关 部门 并详 细填写 故障 记录。DB15/T 1489 2018 12 附录 A(资料 性附 录)我国主 要城 市日 照辐 射最 佳倾角 参数 表 表A.1 我 国主 要城 市日 照 辐射最 佳倾 角参 数表 城市 纬度 最佳倾角op 城市 纬度 最佳倾角op 城市 纬度 最佳倾角op 哈尔滨 45.68+3 长春 43.90+1 沈阳 41.77+1 北京 39.80+4 天津 39.10+5 呼和浩特 40.78+3 太原 37.78+5 乌鲁木齐 43.78+12 西宁 36.75+1 兰州 36.05+8 银川 38.48+2 西安 34.30+14 上海 31.17+3 南京 32.00+5 合肥 31.85+9 杭州 30.23+3 南昌 28.67+2 福州 26.08+4 济南 36.68+6 郑州 34.72+7 武汉 30.63+7 长沙 23.13+6 广州 23.13-3 海口 20.03+12 南宁 22.82+5 成都 30.67+2 贵阳 26.58+8 昆明 25.02-3 拉萨 29.70-3 DB15/T 1489 2018 13 附录 B(资料 性附 录)跟踪式 光伏 阵列 方位 角、最佳倾 角计 算方 法 B.1 方 位角 的计 算 跟踪系 统太 阳方 位角按公 式(B.1)计算:cos cos/)sin sin(sin cosZ Za(B.1)式中:Z太 阳高 度角,单 位为 度();当 地纬 度,单位 为度();太 阳赤 纬角,单 位为 度()。太阳高 度角Z按公 式(B.2)计算:cos cos cos sin sin sin Z(B.2)B.2 最 佳倾 角的 确定 根据水 平面 太阳 总辐 射量 结果,计 算出 不同 角度(10 60 间隔1)倾 斜 面上各 月太 阳总 辐射量。比 较倾 斜面 不 同 倾角 的月平 均太 阳总 辐照 量计 算结果,得 出全 年最 大太 阳总辐 照量 时对 应的 倾角,即为光 伏阵 列最 佳倾 斜角。同时 也适 用固 定安 装光 伏阵列 最佳 倾角 的计 算。太阳光 入射 角按公式(B.3)计算:sin cos sin sin cos cos)cos sin sin cos(cossin)cos sin cos cos(sin cos(B.3)式中:当 地纬 度,单位 为度();方 阵倾 角,单位 为度();倾 斜面 的方 位角,单 位为度();时 角,单位 为度(),按公式(B.4)确定。015)12(ST(B.4)式中:DB15/T 1489 2018 14 ST每 日时 间(0h 24h),时角上 午为 正,下午 为负,太阳 在正 午时(是 当地 太阳时 为12 点)00,每1 小时 相差150。太 阳赤 纬角,单 位为 度(),按公 式(B.5)确定。)365284360 sin(45.230n(B.5)式中:n1 年中 的日 期序 号,从 每年1 月1日 算起。当0,0 时,可 从公 式(1)中 得到水 平面 的太 阳光 入射 角0为 cos cos cos sin sin cos0 则倾斜 面与 水平 面上 接受 到的直 射辐 射分 别按 公式(B.6)和(B.7)计 算:cosn bI I(B.6)0 0cos n bI I(B.7)式中:nI垂 直与 太阳 光线 平面 上的直 射辐 射强 度,单位 为焦尔 每平 方米 每分 钟J/m2min。倾斜面 直射 辐射 量按 公式(B.8)计 算:00coscosb bI I(B.8)式中:0 bI 水 平面 上接 受到 的直 射辐射 强度,一 般情 况,我们可 以从 气象 站获 得。倾斜面 上接 受到 的太 阳辐 射包括 直射 辐射、散 射辐 射和地 面反 射辐 射,按公 式(B.9)计算:g d bI I I I(B.9)式中:I倾 斜面 上太 阳总 辐射 量,单 位为 焦尔 每平 方米MJ/m2;bI倾 斜面 直射 辐射 量,单位为 焦尔 每平 方米MJ/m2;dI倾 斜面 天空 散射 辐射 量,单 位为 焦尔 每平 方米MJ/m2;gI倾 斜面 地面 反射 辐射 量,单 位为 焦尔 每平 方米MJ/m2。DB15/T 1489 2018 15 反射辐 射量gI按公 式(B.10)计算:)cos 1(2/1 sz gI I(B.10)散射辐 射量dI按公 式(11)计算:)cos 1(2/1 ss dI I(B.11)式中:地 表反 射率,不 同地 形的地 表反 射率 按表2选取;szI水 平面 总辐 射,单位 为焦尔 每平 方米MJ/m2;光 伏阵 列倾 角,单位 为焦尔 每平 方米MJ/m2;ssI水平 面的 散 射辐 射,单 位 为焦 尔每 平 方米MJ/m2。一 般 情况,我 们可 以 从气 象 站获 得水平面 上总 辐射 和散 射辐 射的数 据。表B.1 不 同地 形地 表 反射率 土地类型 干燥黑土 湿黑土 干灰色地面 湿灰色地面 草地 干砂地 0.14 0.08 0.27 0.11 0.20 0.18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