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0 5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 4 2/T 1 6 7 7 2 0 2 1观 光 型 果 桑 栽 培 技 术 规 程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o f s i g h t s e e i n g f r u i t m u l b e r r y2 0 2 1-0 5-1 2 发 布 2 0 2 1-0 7-1 2 实 施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4 2/T 1 6 7 7 2 0 2 1I目 次前 言.I 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建 园 与 整 地.15 栽 植.26 树 体 管 理.27 桑 园 管 理.38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49 其 他 病 虫 害 防 治.51 0 采 收.5附 录 A(资 料 性)“V”字 树 形 草 图.6附 录 B(资 料 性)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7D B 4 2/T 1 6 7 7 2 0 2 1I 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湖 北 楚 丝 韵 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于 翠、莫 荣 利、朱 志 贤、董 朝 霞、李 勇、邓 文、张 成、胡 兴 明。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联 系 电 话:0 2 7-8 7 6 6 5 8 2 1,邮 箱:h b s n a b 1 2 6.c o m。对 本 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联 系 电 话:0 2 7-8 7 3 8 9 9 9 0,邮 箱:3 8 0 6 2 2 9 1 q q.c o m。D B 4 2/T 1 6 7 7 2 0 2 11观 光 型 果 桑 栽 培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观 光 型 果 桑(M o r u s a l b a L.)栽 培 的 术 语 和 定 义、建 园 与 整 地、栽 植、树 体 管 理、桑 园 管 理、病 虫 害 防 治 和 采 收 等 技 术。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湖 北 观 光 型 果 桑 栽 培,其 他 地 区 可 参 考 执 行。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 1 5 6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试 行)G B 1 9 1 7 3 桑 树 种 子 和 苗 木N Y/T 1 0 2 7 桑 园 用 药 技 术 规 程N Y/T 1 2 7 6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规 范 总 则N Y/T 5 0 1 0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地 环 境 条 件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果 桑 f r u i t m u l b e r r y(M o r u s a l b a L.)以 果 实 为 主 要 用 途 的 桑 树 品 种 的 统 称。3.2“V”字 树 形 t w o m a j o r b r a n c h“V”s h a p e主 干 高 度 9 0 c m 1 0 0 c m,沿 行 向 水 平 分 出 二 个 主 枝,主 枝 上 成“V”字 形 配 备 结 果 枝 组。4 建 园 与 整 地4.1 园 地 选 择园 地 选 择 按 N Y/T 5 0 1 0 的 规 定 执 行。4.2 园 地 规 划D B 4 2/T 1 6 7 7 2 0 2 12根 据 观 光 型 果 桑 园 的 功 能、因 地 制 宜 合 理 规 划。观 光 型 果 桑 园 面 积 一 般 2 0 亩 5 0 亩,主 栽 果 桑 品 种占 5 0%,搭 配 2 个 3 个 长 果 桑 或 白 果 桑 品 种。道 路 规 划 应 根 据 规 模 大 小、地 形 地 势、园 地 布 局 以 及 旅 游观 光 线 路 设 置 主 干 道、机 耕 道、作 业 道 和 观 光 步 道。应 避 免 在 工 矿 区、环 境 污 染 区 内 建 立 果 桑 园。4.3 土 壤 条 件果 桑 园 以 海 拔 1 0 0 0 m 以 下,耕 层 厚 度 4 0 c m 以 上 为 宜,地 下 水 位 1.0 m 以 下,以 沙 壤 土 或 壤 土 最 佳,p H 值 4.5 8.5 范 围 内,其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符 合 G B 1 5 6 1 8 的 规 定。4.4 整 地 与 挖 穴栽 植 前 除 去 杂 树 杂 草 并 旋 耕 平 整,旋 耕 深 度 0.5 m。平 地 后 按 照 规 定 株 行 距 开 沟 挖 穴,开 挖0.5 m 0.5 m 0.5 m 栽 植 树 穴,或 宽 深 为 0.5 m 0.5 m 栽 植 沟;缓 坡 地 修 改 成 梯 田 后,沿 等 高 线 挖0.5 m 0.5 m 0.5 m 栽 植 树 穴。5 栽 植5.1 品 种 选 择按 照 建 园 目 标,根 据 当 地 光 照、温 度 和 水 肥 土 壤 条 件 选 择 适 宜 的 优 良 果 桑,建 议 栽 植 品 种 粤 椹 大 1 0、台 湾 长 果 桑、新 疆 白 桑。5.2 苗 木 选 择选 择 品 种 纯 一、根 系 发 达 完 整、无 病 虫 害、二 级 以 上 的 嫁 接 苗。苗 木 质 量 按 G B 1 9 1 7 3 的 规 定 执 行。5.3 栽 植 时 间果 桑 苗 木 应 于 当 年 1 1 月 底 至 次 年 3 月 中 旬 发 芽 前 进 行 栽 植。5.4 栽 植 密 度观 光 型 果 桑 园 株 行 距 以(1.5 2.0)m(3.0 4.0)m 为 宜。5.5 授 粉 树 配 置配 置 5%左 右 的 雄 株 作 为 授 粉 树,并 使 雄 株 尽 量 均 匀 分 布 于 果 桑 园 中。建 议 栽 植 授 粉 树 品 种 农 桑 1 4、育 2 号。5.6 栽 植 方 法栽 植 时,对 直 径 0.2 c m 以 上 的 裂 根、粗 根、过 长 或 过 细 根 进 行 修 剪。将 苗 木 放 在 定 植 穴(沟)中 央,理 直 根 系,扶 正 主 干,边 填 土 边 踏 实,同 时 用 手 轻 轻 向 上 提 苗,确 保 根 系 与 土 壤 紧 密 接 触。栽 植 后 立 即灌 足 定 根 水,待 水 渗 下 后 覆 土 保 墒,也 可 覆 盖 地 膜。6 树 体 管 理6.1 树 形观 光 型 果 桑 园 可 采 用“V”字 树 形(树 形 图 见 附 录 A)和“自 然 开 心 形”两 种 树 形。D B 4 2/T 1 6 7 7 2 0 2 13a)“V”字 树 形 整 形:定 植 第 一 年,待 新 梢 长 至 3 0 c m 4 0 c m 时,选 留 1 根 直 立 健 壮 的 枝 条 作 为主 干 枝 培 养,其 余 枝 条 全 部 疏 除。待 植 株 长 至 高 1 1 0 c m 时,距 地 面 9 0 c m 1 0 0 c m 处 定 干,整形 带 内 选 留 3 个 4 个 饱 满 芽,萌 芽 后,选 留 沿 行 向 且 向 相 反 方 向 生 长 的 2 个 健 壮 枝 作 为 主 枝培 养(直 立 牵 引 生 长),其 余 抹 去 或 抑 制 其 生 长。待 两 个 主 枝 生 长 至 1 2 0 c m 1 4 0 c m 时,借 助水 平“V”字 形 架,将 两 个 主 枝 向 株 间 向 相 反 方 向 牵 引 至 水 平,距 地 面 高 度 为 1 0 0 c m。待 腋 芽萌 芽 后,生 长 至 5 0 c m 6 0 c m 时,通 过 水 平“V”字 形 架 将 新 梢 牵 引 向 行 间 生 长,使 同 向 枝 条间 距 在 1 5 c m 2 0 c m,通 过 摘 芯,控 制 枝 条 长 度 在 1 2 0 c m 1 5 0 c m,即 成“V”字 树 形。树 形 养成 后,在 主 枝 上 采 取 夏 伐 方 式 更 新 结 果 枝 组,通 过 调 整 夏 伐 时 间 和 摘 芯,控 制 枝 条 长 度 不 超 过2 0 0 c m。b)“自 然 开 心 形”树 形 整 形:定 植 第 一 年,待 新 梢 长 至 3 0 c m 4 0 c m 时,选 留 1 根 直 立 健 壮 的 枝条 作 为 主 干 枝 培 养,其 余 枝 条 全 部 疏 除。待 果 桑 苗 长 至 高 1 4 0 c m 时,在 距 地 面 1 1 0 c m 1 2 0 c m处 选 留 定 干(主 干),整 形 带 内 选 留 3 个 4 个 饱 满 芽,萌 芽 后,选 留 错 落 着 生 的 3 根 枝 条 作为 主 枝(也 叫 二 级 干)培 养,相 邻 主 枝 间 隔 3 0 c m 左 右,主 枝 开 张 角 度 4 5 5 0,通 过 牵 引 斜上 方 生 长,待 3 个 主 枝 长 至 8 0 c m 9 0 c m 时,在 距 地 面 1 4 0 c m 1 5 0 c m 处 短 截,促 使 腋 芽 萌 发,第 一 年 在 主 枝 上 选 留 培 养 1 根 2 根 结 果 枝,即 成“自 然 开 心 形”。以 后 每 年 夏 伐 都 在 主 枝 距离 地 面 1 4 0 c m 1 5 0 c m 处 伐 条 形 成“桑 拳”。待 树 形 骨 架 充 实 健 壮 后,每 根 主 枝 上 可 选 留 5根 6 根 结 果 枝,通 过 摘 芯,控 制 枝 条 长 度 在 1 2 0 c m 1 5 0 c m。6.2 修 剪6.2.1 冬 剪1 1 月 下 旬 落 叶 后 至 1 月 上 旬 进 行,疏 除 病 虫 害 枝、细 弱 枝 及 倒 伏 枝,剪 掉 顶 端 未 木 质 化 枝 条。6.2.2 夏 伐在 桑 果 采 收 后 进 行,夏 伐 时 间 通 常 在 5 月 底 至 6 月 中 旬。可 根 据 当 地 的 气 候 特 点 和 温 度 变 化 情 况,夏伐 时 间 可 推 迟 或 提 前。采 取 不 留 拳 夏 伐 方 式,将 1 年 生 枝 条 从 基 部 选 留 1 个 3 个 芽 处 剪 伐,每 年 更 换 不同 的 剪 伐 位 置。6.2.3 疏 芽 和 绑 缚果 桑 夏 伐 后,适 时 疏 芽,待 新 梢 长 至 5 0 c m 6 0 c m 时,将 枝 条 进 行 绑 缚 牵 引 至 行 间 生 长,即 成“V”字 树 形。6.2.4 摘 芯春 季 桑 果 开 始 变 红 时、夏 伐 后 枝 条 长 至 8 0 c m 和 1 2 0 c m 时 进 行 摘 芯 处 理。7 桑 园 管 理7.1 除 草 和 灌 水3 月 上 旬 至 4 月 底 全 面 中 耕 除 草 1 次 2 次,并 及 时 开 沟 排 水,防 止 果 桑 园 积 水。夏 伐 后,适 时 中 耕 除 草,夏 耕 宜 浅,1 0 c m 为 宜。如 遇 连 续 高 温 干 旱 天 气,应 及 时 灌 水 抗 旱。结 合 冬 施 基 肥 耕 翻 土 壤,深 度 2 0 c m 3 0 c m。7.2 施 肥D B 4 2/T 1 6 7 7 2 0 2 147.2.1 施 肥 时 间基 肥 于 秋 季 落 叶 前 后 施 入,追 肥 于 春 季 发 芽 前、桑 果 采 收 前 和 夏 伐 后 施 入,根 外 追 肥 可 在 整 个 生 长期 进 行。7.2.2 施 肥 量基 肥:每 6 6 7 m2施 商 品 生 物 有 机 肥 1 0 0 0 k g 1 5 0 0 k g。追 肥:根 据 栽 植 土 壤 的 肥 力 条 件 每 6 6 7 m2春 季 发 芽 前 施 入 2 0 k g 3 0 k g 速 效 复 合 肥,4 k g 6 k g 尿 素,4 k g 6 k g 硫 酸 钾 镁,桑 果 采 收 前 施 入 4 k g 8 k g 硫 酸 钾 镁;夏 伐 后 追 施 3 0 k g 4 0 k g 速 效 复 合 肥,4 k g 6 k g 尿 素,4 k g 6 k g 硫 酸 钾 镁。春 季 发 芽 前 和 夏 伐 后,每 6 6 7 m2施 硼 肥 0.2 k g 0.3 k g,锌 肥 0.2 k g 0.3 k g,硅 肥 3 k g 4 k g。根 外 追 肥:在 生 长 期 可 用 0.3%尿 素 叶 面 施。7.2.3 施 肥 方 法环 状 施 肥:从 树 冠 投 影 外 缘 挖 环 状 沟,沟 深 3 0 c m 4 0 c m,沟 宽 3 0 c m 4 0 c m,将 肥 料 与 表 土 混 合 均匀 施 入 沟 内,回 填 表 土,灌 水。穴 状 施 肥:施 基 肥 时,在 施 肥 区 域,每 棵 树 周 围 打 若 干 个 直 径 2 0 c m 5 0 c m,深 度 4 0 c m 6 0 c m 穴 坑,将 肥 料 放 入 穴 中,回 填 表 土。8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8.1 农 业 防 治8.1.1 选 用 抗 病 品 种生 产 中 主 要 病 害 是 果 桑 菌 核 病,应 选 择 抗 病 性 强 的 台 湾 果 桑、新 疆 白 桑 和 台 湾 长 果 桑 等 优 质 品 种。合 理 种 植:低 洼 地、通 风 不 良 的 地 块,栽 植 密 度 要 小,以(8 0 株 1 0 0 株)/6 6 7 m2为 宜,保 持 果 桑林 通 风 透 光。且 果 桑 园 及 四 周 不 宜 间 套 种 油 菜 等 十 字 花 科 植 物 以 及 大 豆、草 莓 等 作 物,避 免 菌 核 病 交 叉感 染。8.1.2 冬 季 清 园1 月 下 旬 到 2 月 上 旬 清 除 弱 枝、枯 枝 和 杂 草,并 用 2%3%石 硫 合 剂 喷 施 地 面 和 树 干 1 次;对 菌 核 病 发病 严 重 的 桑 园,全 面 深 耕 1 次。8.1.3 铲 除 病 原 菌春 季 雨 水 多 的 年 份 易 发 菌 核 病,桑 树 开 花 期 间 应 经 常 巡 视,若 发 现 地 面 有 菌 核 病 病 原 菌 子 囊 盘 抽 出,即 用 锄 头 整 株 挖 除,并 带 离 果 桑 园 焚 烧 处 理,消 除 病 原 菌。及 时 摘 除 树 上 病 变 果 和 散 落 到 地 上 的 病 果,远 离 桑 园 集 中 烧 毁 或 消 毒 深 埋。8.2 物 理 防 治8.2.1 土 壤 消 毒当 菌 核 病 菌 子 囊 盘 开 始 出 土 时(大 约 2 月 上 旬),每 6 6 7 m2按 硫 磺 粉 和 石 灰 粉 以 3:5 的 配 比 5 k g 7 k g均 匀 撒 在 桑 园;或 者 施 用 4 0%五 氯 硝 基 苯(6 g/m2)掺 土 混 匀 后 撒 在 桑 园 土 表 并 耙 入 土 层 深 1 c m 5 c m 中。D B 4 2/T 1 6 7 7 2 0 2 158.2.2 果 桑 园 消 毒在 桑 芽 萌 发 前 喷 洒 高 锰 酸 钾 2 0 0 0 倍 液 或 3 度 5 度 石 硫 合 剂 对 桑 树 及 全 园 进 行 消 毒。8.2.3 地 膜 覆 盖为 防 治 果 桑 菌 核 病,在 土 壤 和 树 体 消 毒 后,桑 芽 萌 发 前(1 月 2 月)用 农 用 薄 膜 覆 盖 地 面,有 效 隔离 病 原 子 囊 孢 子。8.3 药 剂 防 治优 先 选 用 生 物 农 药 品 种。农 药 使 用 按 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N Y/T 1 0 2 7 和 N Y/T 1 2 7 6 的 规 定 执 行。果 桑 菌 核 病 的 防 治,果 桑 初 花 期、盛 花 期 交 替 使 用 5 0%腐 霉 利 1 5 0 0 倍 液 2 0 0 0 倍 液、5 0%咪 鲜 胺 锰 盐1 0 0 0 倍 液、4 2.4%唑 醚 氟 酰 胺 2 0 0 0 倍 液,于 桑 芽 开 始 萌 动 或 脱 苞 1 0%2 0%时 喷 第 1 次;然 后 每 隔 7 天 喷 1次,共 喷 3 次。可 加 入 喷 液 量 0.0 2 5%0.1%(1 0 0 0 倍 4 0 0 0 倍)的 有 机 硅 增 强 药 效,采 果 前 2 0 d 停 止 喷药。一 般 在 露 水、雨 水 干 后,上 午 9 点 钟 以 后 喷 为 宜。9 其 他 病 虫 害 防 治常 见 害 虫 主 要 有 桑 蓟 马、桑 螟、桑 象 甲、桑 白 蚧 等;常 见 病 害 主 要 有 黄 化 型 萎 缩 病、紫 纹 羽 病、叶枯 病、桑 疫 病、桑 炭 疽 病 等(参 见 附 录 B)。农 药 合 理 使 用 按 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N Y/T 1 0 2 7 和 N Y/T1 2 7 6 的 规 定 执 行。1 0 采 收1 0.1 采 收 时 间用 于 鲜 食 的 桑 椹 成 熟 度 达 到 八 分 熟 以 上,果 实 接 近 其 成 熟 的 固 有 色 泽 时 采 摘。1 0.2 采 摘采 摘 时 轻 采 轻 放,不 宜 挤 压、堆 沤。桑 椹 始 熟 期 和 末 期 成 熟 的 果 实 较 少,可 隔 天 采 摘,盛 熟 期 应 天天 采 摘。D B 4 2/T 1 6 7 7 2 0 2 16A A附 录 A(资 料 性)“V”字 树 形 草 图图 A.1 给 出 了 果 桑 树 形 管 理 中 的“V”字 树 形。a)平面图 b)侧面图注:“V”字 形树 形 草 图构 架 材料 包 括:热 镀 锌方 钢,厚度 2 m m,规格 尺 寸 5 0 m m 5 0 m m,方钢 长 度 2.6 m 和 钢筋 混 凝土方柱,规格尺寸1 0 c m 1 2 c m,水泥方柱长度3.0 m。图 A.1“V”字 树 形 草 图D B 4 2/T 1 6 7 7 2 0 2 17B B附 录 B(资 料 性)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表 B.1 给 出 了 果 桑 栽 植 过 程 中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表 B.1 果 桑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防治时间桑蓟马 被 害 叶 因 失 水 而 提 早 硬 化,成 片 桑 树 枝 条 上、中 部 叶 干瘪,叶缘向叶背方向卷缩。高温干旱、多日照的天气发生严重,雨水对 桑 蓟 马 种 群 有 抑制作用。2 5 g/L 高效 氯氟 氰菊酯 乳 油 3 0 0 0 倍 液 4 0 0 0 倍液,5%甲维盐乳 剂 6 0 0 0 倍 液 喷 雾或 2 5%灭 幼 脲 悬 浮 剂2 0 0 0 倍液喷雾。在 桑 蓟 马 若 虫 孵化高峰时喷药,喷药 的 重 点 部 位 在桑 枝 中 上 部 叶 片的正反面桑螟 幼 虫 吐 丝 卷 叶 或 叠 叶,幼 虫隐 藏 其 中 咀 食 叶 肉,形 成 孔洞。危 害 严 重 时,成 片 桑 枯黄,不见绿叶。桑螟幼虫 6 月中旬开始孵化,每月一代,每 年 4 代 5 代,主要危害夏秋季桑叶。幼 虫 发 生 期,用 2 4%桑 虫 清 乳 油 1 5 0 0 倍液进 行喷雾。保护 寄生蜂 等天敌 可有 效抑制桑螟发生。夏 秋 季 在 各 代 盛发期喷药,晚秋落叶 前 进 行 束 草 诱杀,冬季捕杀越冬幼虫。桑象甲 幼 虫 蛀 食 形 成 层 致 受 害 处 破裂。成 虫 在 春 季 及 夏 伐 后 啃食 嫩 芽、新 梢 及 叶 片。成 虫在 嫩 芽 基 部 蛀 孔 产 卵,致 新枝枯死或折断。每年 3 月下旬到 4 月上 旬 成 虫 开 始 为 害冬 芽 及 嫩 叶 新 梢。6月 上 旬 在 嫩 芽 基 部产卵,为害新枝。1、剪除枯干的枝条并集中烧掉。2、夏 伐 后 立 即 喷 洒4 0%乐桑 乳油 1 5 0 0 倍液或强力桑虫净乳油1 0 0 0 倍液。春 季 萌 芽 时 以 及夏伐后 3 天5 天内 虫 口 密 度 高 时进行药剂防治。桑白蚧 雌 成 虫 和 若 虫 群 集 在 枝 干 上吸 食 养 分,严 重 时 灰 白 色 的介 壳 密 集 重 叠,致 枝 条 表 面凹 凸 不 平,树 势 衰 弱,枯 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湖北每年 3 代,春季3 月 份 越 冬 成 虫 产 卵孵化,开始为害,高温 时 产 卵 多,孵 化快。在初 孵若虫 分散 爬行期,用 4 0 倍机油乳剂涂刷 树干,或 人工抹杀桑白蚧虫体。在 各 代 孵 化 盛 期进行药剂防治。黄化型萎缩病初 期 枝 梢 嫩 叶 变 小 变 薄、发黄、向 反 面 卷 曲,夏 伐 后 腋芽 萌 发,节 间 变 短,叶 小 如猫耳,侧枝多而细短,丛生,严重时树体枯死。病原在病株中越冬,通过菱纹叶蝉传播,发 病 适 温 为 2 2 2 8,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及秋。1、选栽抗性强的桑品种。2、使 用 1%中 生 菌 素水 剂 1 0 0 0 倍 1 2 0 0倍液浸苗根 3 h。在 7 月 9 月症状明显时检查苗圃,做好苗木检疫。苗木 栽 植 前 用 药 剂浸根。在生长株上发 现 症 状 时 应 及时用药。D B 4 2/T 1 6 7 7 2 0 2 18表 B.1 果 桑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续)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防治时间紫纹羽病 初发病时,根皮失去光泽,由黄变褐,根表面有细丝,之后菌丝体缠绕结成根状菌丝束,纵横交叉呈网状布满桑根。受害桑树生长缓慢,叶小而黄,逐渐枯死。温度 2 6 2 8,p H 在 5.2 6.4 条件 下 适 宜 病 菌 生长,排 水 不 良、采伐 过 度、酸 性 土 壤及 砂 砾 土 壤 发 病多。1、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 性 粉 剂 1 0 亿 活 芽孢/克 3 0 0 倍4 0 0 倍液浸苗根 3 0 m i n。2、挖除烧毁 病株,并用 4 0%福尔马林 5 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覆膜2 4 h。栽 植 前 进 行 苗 木检疫,剔除病苗并烧毁。及时挖除桑园内病株。桑园发病严重时,销毁病株,改种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桑叶枯病 以嫩叶发生较多。春季发病叶缘呈水渍状,后呈深褐色病斑,向反面卷缩,最后全叶发黑、脱落。夏季顶端叶片叶尖及叶缘变褐,渐次前半 叶 成 黄 褐 色 枯 斑;病 斑 吸 水 腐败,干燥时裂开。病叶易脱落。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暗蓝褐色霉状物。梅 雨 季 节 病 原 孢 子增 多 并 随 风 雨 传播,危 害 扩 大。一般 春 季 4 月 下 旬 到5 月上中旬发病,7月8 月发生较多。树 势 衰 弱 或 受 伤 时易 发 病。地 下 水 位高,密 植、通 风 不良桑园易发病。1、选用抗病的品种。合理 密植,保持 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冬耕 时将病 叶深 翻到深层土中。2、5 0%异菌 脲可湿 性粉 剂 1 5 0 0 倍 喷 雾 或枯草 芽孢杆 菌可 湿性粉剂 1 0 亿活芽孢/克5 0 0 倍液,隔 6 d 7 d喷一次,连喷 2 次。春 季 及 时 剪 除 病叶,晚秋彻底扫清落叶。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桑疫病 黑 枯 型 疫 病 病 菌 主 要 危 害 叶 片 及新梢,初发病时病斑呈油渍状或不规则斑点,后扩大连片呈黄褐色病斑,干燥时中间破裂呈孔,严重时叶片枯黄,皱缩呈畸形易脱落,嫩稍被害时腐烂呈烂头现象。缩叶型疫病多发生在嫩叶嫩稍上,初期出现近圆形褐色斑点,周围稍退绿,病斑后期穿孔,叶缘变褐,叶 片 向 背 面 卷 曲 呈 缩 叶 状,易 脱落;新梢受害时出现黑色龟裂状梭形大病斑,变黑枯萎。高 温 多 湿 条 件 下 利于 病 菌 繁 殖,树 势较 弱 或 有 伤 口 时 病菌易侵染。硫 酸 铜 1 0 0 0 倍 或 畜用土 霉素 5 0 0 单位 或农用链霉素 1 0 0 单位栽 植 前 进 行 苗 木检疫,剔除病苗及时烧毁。桑园内发现病株时,及时剪去病叶病稍,并用药剂防治。桑炭疽病 被害叶片病斑圆形,初期红色,后逐渐加深,呈暗红色或红褐色,叶脉受害时变红,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叶柄变红,叶片枯焦脱落。气 候 温 暖 湿 润 时 易发 生 病 害,一 般 7月开始发病,8 月9 月为高发期。地势低 洼 多 湿,密 植 桑园发病严重。1.5%多抗 霉素 可湿性粉 剂 3 0 0 倍 5 0 0 倍液;2 5%粉锈灵可湿性粉 1 0 0 0 倍。发 病 季 节 及 时 用药。将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毁。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