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 11/XXXX-XXXX 工业浓盐水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brine DB11 ICS 13.030.20 CCS P 4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766 2020 2020 12 24发布 2021 04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766 2020 I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技术要求.2 5.1 调节与均质.2 5.2 软化和澄清(沉淀).2 5.3 气浮.3 5.4 生物处理.3 5.5 高级催化氧化.3 5.6 活性炭吸附.3 5.7 介质过滤.3 5.8 超(微)滤.4 5.9 浓缩.4 5.10 纳滤分盐.5 5.11 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5 5.12 蒸发结晶.5 5.13 污泥处理与处置.5 5.14 加药系统.6 6 管道设计.6 7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选择.6 8 检测与监测.7 附录 A(资 料性)水 质分析 报告(格式).8 附录 B(资 料性)工业 浓盐 水 处理 工艺流程.9 附录 C(资 料性)结晶盐 指标.11 附录 D(资 料性)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12 参考 文 献.16 DB11/T 1766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 化 工作导则 第 1部 分:标准 化文件 的 结 构 和 起草 规 则的 规定 起草。本文件 由北京市经济 和 信息 化 局 和 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 由北京市经济 和 信息 化 局 和 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本文件 起草单位:北京智汇 清 源科 技 有限公司、蓝星工程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合众 高 科(北京)环保 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 化 研究院、中国水利水 电 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 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 分 公司、北京燕山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 主 要 起草人:吉春红、杨彦、陈磊、郭 有智、田旭峰、宋才寿、饶斌、樊德强、白雪、郭嘉、白岩、常艳娜、朱永楠、边步华、郭风、王丁。DB11/T 1766 2020 1工业浓盐水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 工业 浓盐 水 处理 的 基本规定、技术要求、管道设计、防腐蚀方法及材料选择、检测与监测 等 技术要求。本文件 适 用 于 工业 浓盐 水的 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中的 内容通 过文 中的 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 条款。其 中,注日期 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576 工业 锅炉 水 质 GB 7231 工业 管道 的 基本 识别色、识别符号 和 安全 标 识 GB/T 12145 火力 发电 机 组 及蒸 汽动力 设 备水 汽 质 量 GB/T 19923 城 市 污 水 再 生 利 用 工业 用 水水 质 GB/T 20103 膜分 离 技术 术语 GB 50013 室外给 水 设计 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 水 设计规范 GB 50019 工业 建筑供 暖 通风 与 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 DB11/307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标准 DB11/501 大 气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103、GB 50013、GB 50014中 界 定 的 以 及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工业浓盐水 industrial brine 工业 生 产 过 程中 产 生 的 或 经 纳滤、反 渗 透、离 子交换 等 装 置浓缩 后溶解 性 总固体(TDS)高 于 6000 mg/L的水。3.2 纳滤分盐 salt separation by nanofiltration 对于 水中主 要 成 分 为氯 化 钠 和 硫 酸 钠 的 浓盐 水,利 用纳滤 截留 水中的大部 分 硫 酸 根,实 现一价 盐与二价 盐分 离 的 过 程。DB11/T 1766 2020 23.3 结晶分盐 salt separation by crystallization 根据溶液 中 对应 温度 下 各溶 质 溶解度 的 不 同,利 用 相图 理 论进行 盐分分 离,得到 不 同 盐 产品 的 过 程。3.4 机械蒸汽再压缩 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利 用 压 缩 机对 蒸发 器产 生 的 二次 蒸 汽 进行压 缩 后 再 次 利 用,以替代 新 鲜 蒸 汽 的 技术,简称 MVR。3.5 废水零排放 zero liquid discharge 利 用膜分 离、浓缩、蒸发结晶及 干燥 等 技术,将 工业 浓盐 水 处理 后回 用,不对外 界 排 放。4 基本规定 4.1 设计前 应对 进 水水源、水 质、水 量 及 变 化规 律,产 水、产 盐要求 等 进行 全 面 调 查,确 定 建 设规 模 和处理 工艺。4.2 应对 原 水 进行 水 质分析,水 质分析 报告(格式)见 附录 A。4.3 含 盐 量 高 于 1600mg/L且小 于 6000mg/L的工业 废 水 应 进行除 盐处理,工业 浓盐 水 宜采 用 废 水 零 排 放 技术 进行 处理。4.4 工业 浓盐 水 处理 工艺 包括 预 处理、浓缩、分盐、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蒸发结晶 等,根据进 水水 质、回 用 水 要求,选择 其 中的 一种或几种 工艺 进行 组合。工业 浓盐 水 处理 工艺流程 见 附录 B。4.5 回 用 水 可 用 于 循 环 冷却 水的 补充 水、杂 用 水、锅炉 补 给 水 等。当回 用 水 用 于 循 环 冷却 水 和 杂 用 水时,应符 合 GB/T 19923的 相关 规定;当回 用 水 用 于 工业 锅炉 时,应符 合 GB/T 1576的 相关 规定;当回 用 水 用 于 电 站 锅炉 时,应符 合 GB/T 12145的 相关 规定。4.6 外排 污 水水 质 应符 合 DB11/307的 相关 规定。4.7 设计规 模 应 按 最 大 日 平 均 时进 水 量 确 定。4.8 各 处理 构 筑 物 的 个(格)数 不 宜 少于 2个(格),并按并 联 设计。4.9 除反 渗 透 和纳滤高 压泵、段间增压泵或循 环 泵 外,其 他 水 泵宜 设置 备 用 泵。4.10 工程的 厂区 平面 布 置、竖向布 置 等应符 合 GB 50013和 GB 50014的 相关 规定。4.11 工程 设置 在 现 有 污 水 处理 厂 或 再 生 水 厂 内 时,应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生 产 及附 属 设 施。工程 与污 水 处理厂 或 再 生 水 厂 合并 建 设 时,附 属 设 施 及附 属 设 备 应 统 一 规 划 建 设及 配 备。4.12 工程 应 设置 事故 排 放 设 施。4.13 工业 浓盐 水 处理和 贮存 构 筑 物 应 有 防渗 漏措 施。5 技术要求 5.1 调节与均质 5.1.1 应 设置调节、均质设 施,调节与均质设 施 可 合并 设置。5.1.2 调节、均质设 施的 容 积 宜 按 进 水水 量、水 质 变 化 资 料,或 参考 同 类企 业资 料 确 定。调节、均质设 施 容 积 不 宜小 于 8h平 均 进 水 量。5.1.3 调节与均质设 施 宜 具 备 混 合 功能。5.2 软化和澄清(沉淀)DB11/T 1766 2020 35.2.1 应 计 算 流程 末端 浓缩 液 的 结 垢倾向,当 结 垢倾向 高 于 阻垢剂 的 极 限 要求 时,应对 工业 浓盐 水 进行 软化处理。5.2.2 软化 可 采 用化 学 软化、树脂 软化 等 一种或 多 种 工艺的组合。化 学 软化 可 采 用 石 灰、石 灰+碳 酸 钠、氢 氧化 钠+碳 酸 钠 等 技术;树脂 软化 宜采 用 弱 酸 钠 型 离 子交换 树脂,采 用盐酸 再 生,氢 氧化 钠 转型。5.2.3 澄清(沉淀)技术要求 如 下:a)宜 选用澄清 池 或 具 有 混凝功能 的 高 效 沉淀 池,应 根据 浓盐 水水 质、加药 种 类、后 续 装 置 的 进 水水 质要求 等 确 定 池型。b)澄清(沉淀)池 不 宜 少于 2个,每 个 应 能 单 独运 行。c)澄清(沉淀)应 配 备 混凝剂、助凝剂 等 化 学 药 品 的 储存 和 投 加系统。d)高 效 沉淀 池表 面 水 力 负荷 宜为 10m3/(m2 h)20m3/(m2 h);混 合 时间宜为 0.5min 1.0min,絮凝 时间宜为 8min 15min;污泥 回 流 量 宜 占 进 水 量 的 3%6%;斜 管 长 度宜采 用 1000mm 1500mm,倾角 宜采 用 60度。e)机 械搅拌 澄清 池 的 表 面 水 力 负荷 宜为 2.5m3/(m2 h)3m3/(m2 h),水 在池 中的 停 留时间宜为1.5h 2h,机 械搅拌 内 循 环 倍 数宜为 3倍 5倍,并 宜 设 叶轮转速 和 开启 度 的 调节 装 置。5.3 气浮 5.3.1 去 除 工业 浓盐 水中的 分 散 油、乳 化 油 及 其 他密 度 较 小 的 悬 浮物 宜采 用气浮 工艺。5.3.2 气浮 池 不 宜 少于 2个,每 个 应 能 单 独运 行。5.3.3 加 压溶 气气浮 池 的 技术要求 如 下:a)接触 室 的 上升 流 速 可 为 10mm/s 20mm/s。b)分 离室 的 向 下 流 速 可 为 1.5mm/s 2.0mm/s,分 离室 表 面 水 力 负荷 可 为 5.4m3/(m2 h)7.2m3/(m2 h)。c)溶 气 罐 位 置 宜 靠近 气浮 池,溶 气 压 力可 为 0.2MPa 0.4MPa,溶 气 回 流 比 可 为 5%10%。d)气浮 池 有 效 水 深 可 为 2.0m 3.0m。e)气浮 池 应 设置 排 泥、排 渣 设 施。f)气浮 池 应 设加药 混 合 和 反 应 设 施。5.4 生物处理 5.4.1 采 用生物处理 工艺,应符 合 GB 50014的 相关 规定。5.4.2 应 根据 试验 或 借鉴已 建 工程的 运 行 经 验 并考 虑 含 盐 量对 生化性 能 的 影响 确 定 工艺参 数。5.5 高级催化氧化 5.5.1 宜采 用高级催化氧化技术 去 除 工业 浓盐 水中的 难 降 解 有 机 物。5.5.2 当采 用 臭 氧催化 工艺 时,应 设置 臭 氧 尾 气 破坏 装 置;所 有 与 臭 氧气 体或溶解 有 臭 氧 的水 体 接触的 材料 应 耐臭 氧腐蚀;宜采 用氧气 源 臭 氧发生 器。5.5.3 应通 过技术 经济 分析 确 定 是否 利 用 臭 氧 尾 气。5.6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技术 可 用 于 降低 水中的有 机 物、有 毒 物质 等,工艺参 数 应符 合 GB 50013的 相关 规定。5.7 介质过滤 5.7.1 可 采 用 V型 滤 池、多 介质过滤 器 等。DB11/T 1766 2020 45.7.2 进 水 悬 浮物 宜小 于 20mg/L。5.7.3 V型 滤 池 的 技术要求 如 下:a)滤料 厚 度宜为 1000mm 1300mm,粒径(d10)为 0.9mm 1.2mm,均 匀 系 数 K601.6。b)滤 速 宜为 5m/h 8m/h。c)宜 设气 水 冲洗 和 表 面 扫洗辅 助 系统。d)表 面 扫洗 强 度宜为 2L/(m2 s)3L/(m2 s);单 独 气 冲 强 度宜为 13L/(m2 s)17L/(m2 s),历 时 2min 4min;气 水 联 合 冲洗 时 气 冲 强 度宜为 13L/(m2 s)17L/(m2 s),水 冲 强 度宜为2L/(m2 s)3L/(m2 s),历 时 3min 4min;单 独 水 冲 强 度宜为 4L/(m2 s)6L/(m2 s),历 时 3min 4min。5.7.4 多 介质过滤 器 滤料 宜采 用 无烟煤 和 石 英砂,无烟煤厚 度宜为 300mm 400mm,石 英砂厚 度宜为 400mm 500mm,滤 速 宜为 5m/h 10m/h。5.8 超(微)滤 5.8.1 去 除 水中的 细菌、铁锈、胶 体 等 物质,宜采 用 压 力 式 超(微)滤 或 浸没 式 超(微)滤处理 工艺。5.8.2 超(微)滤 的 技术要求 如 下:a)进 水 应 设置 100mm 200mm预 过滤 器。b)应 采 用 全 自 动 反 冲洗 系统,其 中 浸没 式 超(微)滤及 外 压 式 超(微)滤 应 设置 空 气 擦洗。反 冲 洗 的 自耗 水 率 应 低 于 总进 水 量 的 10%,反 冲洗 水 宜回 收 利 用。c)应 妥善 处理与处置化 学 清 洗 废液。5.9 浓缩 5.9.1 采 用 反 渗 透 浓缩 工艺 时,技术要求 如 下:a)应 根据 水源 特 性、回 用要求 等 选择 满足 反 渗 透进 水 要求 的 预 处理 工艺。b)进 水 应 配 置 保 安 过滤 器 和 还 原 剂、阻垢剂、非 氧化性 杀菌 剂 等 加药 装 置。c)应 配 套 化 学 清 洗 装 置,并 设置 5mm的保 安 过滤 器。d)应 配 套冲洗 装 置,冲洗 水源 宜 选用 反 渗 透产 水。e)高 压泵 应 采 用 变 频控 制。f)浓缩 液 排 放 管 的 布 置 应 保 证 在 系统 停 用 时 最 高 一 层 膜 组 件 不 会被 排 空。5.9.2 采 用电渗析浓缩 工艺 时,技术要求 如 下:a)各液(淡 水、浓 水、极 水)供 水 泵宜采 用 变 频控 制。b)应 根据进 水水 质计 算 回 收率,当 电渗析浓 水作 为 蒸发结晶 单 元 进 水 时,浓 水 含 盐 量不 宜 低 于160000mg/L。c)进 水 应 配 置 保 安 过滤 器,滤 芯 过滤 孔径 不应 大 于 5mm。d)应 配 套 化 学 清 洗 装 置,并 设置 5mm的保 安 过滤 器。e)除换 热 器 和电极 板 外,系统 接触 液体 部 分 不 宜 使 用 金 属 材料。f)应 引 出 极 水 箱 内 气 体 并 防 止 气 体 泄 漏。g)各液(淡 水、浓 水、极 水)供 水 管 路 的 最 高 部位 应 在 同一 水 平 高 度,各液(淡 水、浓 水、极 水)回 水 管 路 的 最 高 部位 应 在 同一 水 平 高 度,确 保 循 环 停 止 时 膜 两侧静 压相 等。5.9.3 采 用蒸发浓缩 工艺 时,技术要求 如 下:a)蒸发浓缩 宜采 用 降 膜蒸发 器,蒸 汽 入 口 应 设置蒸 汽 缓冲带,防 止 对 换 热 管 的 冲击。b)除 雾 器宜采 用 内 置 丝网 除 沫 器或 外 置 挡板 除 沫 器。c)降 膜蒸发浓缩 出水 浓 度 不 宜 低 于 200000mg/L。DB11/T 1766 2020 5d)盐 水 槽 应 设 窥视镜,便 于 观察 实 际 液 位,其 材料 应 是 透 明 的、耐 腐蚀 的。窥视镜厚 度 应 能 承受容 器 的 设计 压 力 和 试验 时 的 试验 压 力,窥视镜 内 表 面 应 与 容 器 内 表 面平 齐。e)盐 水 槽 在 设计 上 应 具 有 使 浓盐 水 消 除 过 饱 和 的 足够 容 积,并 具 有 避免 盐结晶 堆 积在 圆锥 壁 上 的正 确 斜 度。f)蒸发 器宜 设置 在 线 密 度 计。g)蒸发 器换 热 管 布 水 应 均 匀,无 偏 流 现 象。h)蒸发 器 的 设计 应 考 虑运 行一 定 周 期 后各 部位出 现 结 垢、堵塞 的 清理 措 施。5.10 纳滤分盐 5.10.1 纳滤分盐 的 技术要求 如 下:a)进 水 应 配 置 保 安 过滤 器 和 还 原 剂、阻垢剂、非 氧化性 杀菌 剂 等 加药 装 置。b)应 根据 水 质要求选择纳滤 装 置 组合 形 式,纳滤 装 置 二价 离 子 去 除 率 不 宜小 于 90%。c)应 配 套 化 学 清 洗 装 置,并 设置 5mm的保 安 过滤 器。d)宜 配 套冲洗 装 置,冲洗 水 宜 选用纳滤 或反 渗 透产 水。e)进 水 高 压泵宜采 用 变 频控 制。f)浓缩 液 排 放 管 的 布 置 应 保 证 在 系统 停 用 时 最 高 一 层 膜 组 件 中 液体 不 会被 排 空。5.11 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5.11.1 采 用双极膜电渗析处理 工业 浓盐 水 得到 酸 液 和碱 液,可 根据 工艺 要求 回 用 至 pH调节、工艺 生 产、树脂 再 生、系统清 洗 等 各 工艺环 节。5.11.2 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的 技术要求 如 下:a)进 水 盐浓 度宜为 80000mg/L 200000mg/L。b)进 水 二价 及 二价以 上 阳 离 子总含 量 宜 5ppm。c)各液(盐 水、酸 液、碱 液、极 水)供 水 泵宜采 用 变 频控 制。d)进 水 应 配 置 保 安 过滤 器,滤 芯 过滤 孔径 不应 大 于 5mm。e)应 配 套 化 学 清 洗 装 置,并 设置 5mm的保 安 过滤 器。5.12 蒸发结晶 5.12.1 工业 硫 酸 钠 结晶盐 指标 宜 符 合 GB/T 6009的 相关 规定,见 附录 C.1。5.12.2 工业 氯 化 钠 结晶盐 指标 宜 符 合 GB/T 5462的 相关 规定,见 附录 C.2。5.12.3 蒸发结晶 可 采 用 多效 蒸发、机 械 蒸 汽再 压 缩(MVR)等 节 能 技术,宜 利 用 建 设 单位 自 身 或 周 边 余 热 资源 进行 加 热。5.12.4 干燥 处理技术 可 采 用 振 动 流 化 床 干燥、沸腾床 干燥、喷 雾 干燥、转 鼓 干燥 等。5.13 污泥 处理与处 置 5.13.1 应对 污泥 进行 收 集、处理及处置。5.13.2 软化污泥 宜采 用 板 框 式 压 滤 机 或 箱 式 压 滤 机,过滤 周 期应 根据 系统 排 泥 量 和 压 滤 机 设计 参 数 计算 选 取,过滤 周 期不 宜 大 于 4h。5.13.3 剩余 活性污泥、含 油 污泥和 黏 度 大的 污泥,宜采 用 叠螺 式 脱 水 机 或 离 心脱 水 机,设计 参 数宜 通过 试验 或 类 似 污泥 脱 水经 验 确 定。5.13.4 当采 用 叠螺 式 脱 水 机 或 离 心脱 水 机 时,污泥 在 脱 水 前 应 投 加 助凝剂,助凝剂 的 种 类 应 根据 污泥的 性质和 出 路 确 定,投 加 量 宜根据 试验 数据或 类 似 运 行 经 验 确 定。DB11/T 1766 2020 65.13.5 污泥 脱 水 间 应 设置 通风 设 施,通风 设计 应符 合 GB 50019的 规定,污泥处理过 程中 产 生 的 臭 气 排 放 应符 合 DB11/501的 相关 规定。5.14 加药系统 5.14.1 加药 装 置 的 要求 如 下:a)预 处理软化 时,根据 水 质 不 同,可 设置 石 灰、碳 酸 钠、氢 氧化 钠 等 投 加 装 置。b)去 除二 氧化 硅 可 选择 镁 剂 或 专 用 二 氧化 硅 去 除 剂 等 投 加 装 置。c)澄清(沉淀)应 设置 混凝剂、助凝剂 等 投 加 装 置,必 要 时 还 应 设置 杀菌、pH调节 等 加药 装 置。d)反 渗 透、纳滤 应 设置 还 原 剂、阻垢剂、非 氧化性 杀菌 剂 等 投 加 装 置,必 要 时 还 应 设置 pH调节加药 装 置。e)根据 水 质 不 同,蒸发结晶 装 置 可 设置 消 泡 剂、阻垢剂 等 投 加 装 置。f)根据 出水 或 外排 水水 质要求,回 用 水、外排 水 系统 可 选择 消毒、pH调节 等 加药 装 置。5.14.2 药 品 仓库 的大 小 应 根据 药 品 消耗 量、药 品 的 特 性、运 输距 离、包 装、供应 和 运 行 条 件 等 因素 确 定,宜 按 7d 15d的 消耗 量 设计。5.14.3 需 现 场 配 置 的 溶液宜 设置 2台 溶液 箱,单 台 溶液 箱 的 容 积 应 至 少 满足 正 常 8h的 加药 量。5.14.4 石 灰、碳 酸 钠 加药 宜采 用 螺杆 泵,应 设置管道 冲洗 设 施;其 他 加药 宜采 用计 量 泵,泵进 口 应 设 置过滤 装 置,出口 应 设置 稳 压器 及 安全 阀。5.14.5 储存 及 输送 药 剂 的 设 备、管道及附件,应 根据 药 液 的 化 学 性质选择 合 适 的 防腐蚀材料,见 附录 D。5.14.6 药 品 储存区 域 内应 设置 安全 淋浴 器 及 洗 眼 器。5.14.7 加药 装 置 应 根据 药 品 性质设置 保 温 措 施,防 止 药 品 结晶。5.14.8 加药 装 置 宜 集 中 布 置 在独 立的 室内 加药 间 内,并 应 设置 通风 设 施,通风 设计 应符 合 GB 50019的 相关 规定。6 管 道设计 6.1 管道 水 力 计 算、管道 敷 设及管道附 属 设 施 等应符 合 GB 50013的 相关 规定。6.2 进 水、回 用 水、排 放 水 等 管道 标 识应符 合 GB 7231的 相关 规定。6.3 管道 的 埋 设 深 度 应 根据 竖向布 置、管材性 能、冻土 深 度、外 部 荷 载、抗 浮要求及与 其 他 管道 交 叉等 因素 确 定。6.4 管材 的 选择 应 根据 水 质、水 量、水 压、管道 敷 设方 式、施工 维护 条 件 等 因素 确 定。6.5 管道及附件防腐蚀方法及材料选择 应符 合 本文件 第 7章 的 相关 规定。6.6 露 天 管道 应 采 取 保 温 措 施。7 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选择 7.1 防腐蚀材料 的 选择 应 考 虑 使 用 环 境 及介质 的 腐蚀 条 件,包括 压 力、温度、光 照、介质化 学 特 性 等 因素 的 影响,并 满足 产 水 要求。7.2 凡 接触 到 腐蚀性介质 或 对 出水 质 量 有 影响 的 设 备、管道、构 筑 物 的 内 表 面 均 应 衬涂 合 适 的 防腐 层 或采 用 耐 腐蚀材料。受 腐蚀 环 境 影响 的 设 备、管道、构 筑 物 的 外 表 面 应 涂刷 防腐 层。7.3 阀门、仪 表 等 附件 的 过 流部 件材质 应 满足耐 腐蚀要求。7.4 采 用 不 锈 钢 材质 时,应 根据氯 离 子 浓 度 和介质 温度 选择 不 锈 钢 型 号。不 同 金 属 材质 间 应 采 取绝缘措 施。7.5 主 要设 备、管道及 阀门 的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附录 D。DB11/T 1766 2020 78 检测 与监 测 8.1 在 线 检测、监测 仪 表 设置要求 如 下:a)总进 水口 应 设置 流 量、压 力、温度、浊 度、pH值、电 导 率 等 仪 表。b)原 水 调节 池(箱)、清 水 池(箱)、浓盐 水 池(箱)及 中 间 水 池(箱)等应 监测 液 位。c)每 组 澄清(沉淀)池 应 检测 出水 浊 度,并 根据 需 要监测 池 内 泥 位。当采 用加药软化 工艺 或 pH调节 工艺 时,应 检测加药 后 水的 pH值。d)每 组 滤 池 应 检测 出水 浊 度,并 根据 滤 池型 式 及 冲洗 方 式 监测 水位、水 头损失、冲洗 流 量等 相关 参 数。e)超(微)滤膜过滤 的 在 线 检测、监测 仪 表配 置 如 下:1)进 水 总 管、出水 总 管 应 设置 浊 度 仪。2)每 套 超(微)滤 主 机 进 水、出水 应 设置 压 力 变 送 器。3)每 套 超(微)滤 主 机 出水 应 设置 流 量 计。4)冲洗 水 总 管 应 设置 流 量 计。f)纳滤、反 渗 透 膜处理 的 在 线 检测、监测 仪 表配 置 如 下:1)进 水 总 管 应 设置氧化 还 原 电 位 仪、电 导 率 仪、pH计、温度 计。2)每 套 纳滤、反 渗 透 主 机应 设置 产 水 电 导 率 仪。3)每 套 纳滤、反 渗 透 主 机应 设置 产 水、浓 水流 量 计。4)每 套 纳滤、反 渗 透 主 机 进 水、产 水、段间、浓 水 应 设置 压 力 变 送 器。5)段间增压 的 纳滤、反 渗 透装 置,每 段产 水 宜 设置 流 量 计。6)冲洗 水 总 管 应 设置 流 量 计和 压 力 变 送 器。g)总 出水口 应 设置 流 量、压 力、浊 度、pH值、电 导 率 等 仪 表。h)药 液、酸碱 储罐 应 设置 液 位 监测 仪 表 和高 低 液 位报 警 装 置。i)进、出 界 区 的 各种 物料 输送 管道 应 设置 流 量、压 力 仪 表。j)浓盐 水 池、废 水 池 等 构 筑 物 宜 设置渗 漏 监测。8.2 建、构 筑 物 应 按 使 用、储存 和 产 生 可 燃、可 爆 或 有 害 气 体 的 危险 性,设置 相 应 的 监测 仪 表 和 报 警装 置,并 应 设置 安全 处置系统。DB11/T 1766 2020 8A A 附 录 A(资料 性)水质分 析报告(格式)A.1 水质分 析报告(格式)水 质分析 报告(格式)见 表 A.1。表 A.1 水质分 析报告(格式)水 样名 称:化 验 编 号:取 水部位:取 水 时 气 温:取 水 时 水 温:取 水 日期:分析 日期:检 验 人:审核 人:透 明 度 嗅 味 分析 项目 分析结 果 分析 项目 分析结 果 mg/L mmol/L mg/L mmol/L 阳 离 子 K+硬 度 总硬度 Na+非碳酸盐 硬 度 Ca2+碳酸盐 硬 度 Mg2+酸 碱 度 甲基橙碱度 Fe2+酚酞 碱 度 Fe3+酸度 Al3+pH(25)NH4+其 他 指 标 BOD5 Ba2+COD Sr2+氨氮 Mn2+TOC 合计 总磷 阴 离 子 Cl-油 SO42-溶解 氧 HCO3-硫化氢 CO32-溶解 性 固 形 物 NO3-全固形物 NO2-悬浮物 F-细菌 含 量 OH-全硅(SiO2)合计 非活性 硅(SiO2)离子分析 误差 溶解固体 误差 pH分析 误差/注 1:水样采集及化 验 参 见 国 家 或行 业 分析化 验 标准的 规定;注 2:根据 工业 浓盐 水 特 征 污 染 物 种 类,可 增 加分析 项目,如 镍、铅、钒、苯 系物 等。填 表 人:(签 名)审核 人:(签 名)填 表 日期:年 月 日 DB11/T 1766 2020 9附 录 B(资料 性)工业浓盐水处理工 艺流程 B.1 采 用纳滤分盐 的 废 水 零 排 放 系统 可 选用 但 不 限 于 以 下 工艺流程:图 B.1 纳滤分盐废水零排放 可选 工 艺 B.2 采 用结晶分盐 的 废 水 零 排 放 系统 可 选用 但 不 限 于 以 下 工艺流程:图 B.2 结晶分盐废水零排放 可选 工 艺 DB11/T 1766 2020 10B.3 采 用双极膜电渗析 的 盐制酸碱系统 可 选用 但 不 限 于 以 下 工艺流程:图 B.3 双极膜电渗析 盐制酸碱 可选 工 艺 注 1:预 处理技术 包括 调节与均质、软化和澄清(沉淀)、气浮、介质过滤、超(微)滤、高级催化氧化、生物处 理 等,根据进、出水水 质要求,选择 其 中的 一种或几种 技术 作 为预 处理 工艺。注 2:除 盐 回 用处理技术 应 根据进、出水水 质,确 定 采 用 一 级 反 渗 透或二 级 反 渗 透 工艺。注 3:浓缩技术 包括 反 渗 透、电渗析、蒸发浓缩、膜蒸 馏、正 渗 透、渗 透 汽 化 等,根据进 水水 质、浓缩 液含 盐 量、公 用 工程 条 件 等 因素,选择 其 中的 一种或几种 技术 作 为 浓缩 工艺。注 4:分盐技术 包括 纳滤分盐、结晶分盐 等,根据进 水 盐 硝 比、结晶盐 品 质 等 因素 选择分盐 工艺。注 5:盐制酸碱 采 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应 根据进 水水 质、产品 技术要求 等 因素,确 定双极膜电渗析 的 设计 参 数。注 6:蒸发结晶技术 包括 多效 蒸发、闪 蒸、机 械 蒸 汽再 压 缩(MVR)等,根据 蒸 汽 源、电 源 等 因素 选择蒸发结晶 工艺。注 7:硫 酸 钠 结晶技术 包括 冷 冻 结晶、热 法结晶 等。为 提 高 硫 酸 钠 结晶盐 品 质,硫 酸 钠 结晶 宜采 用 冷 冻 结晶和蒸发 结晶 相 结 合的工艺。工艺 路 线 1:浓缩 液 先 经 过 冷 冻 结晶生 产 十 水 硫 酸 钠,十 水 硫 酸 钠 熔融 再 结晶生 产 无 水 硫 酸 钠。工艺 路 线 2:浓缩 液 先 经 过蒸发结晶,通 过 控 制蒸发结晶 母 液杂 质 含 量 保 证 硫 酸 钠产品 质 量,蒸发结晶 母 液 再 进行冷 冻 结晶,生 产 十 水 硫 酸 钠 至 结晶 罐 回溶。B C DB11/T 1766 2020 11B D 附 录 C(资料 性)结晶盐 指 标 C.1 工业 硫 酸 钠 结晶盐 指 标 工业 硫 酸 钠 结晶盐 指标 见 表 C.1。表 C.1 工业 硫 酸 钠 结晶盐 指 标 项目 指标 I 类 II 类 III 类 一 等 品 合格 品 一 等 品 合格 品 一 等 品 合格 品 硫 酸 钠(Na2SO4),w/%99.3 99.0 98.0 97.0 95.0 92.0 水 不 溶 物,w/%0.05 0.05 0.10 0.20 钙 和 镁(以 Mg计),w/%0.10 0.15 0.30 0.40 0.60 氯 化物(以 Cl计),w/%0.12 0.35 0.70 0.90 2.0 铁(以 Fe计),w/%0.002 0.002 0.010 0.040 水 分,w/%0.10 0.20 0.50 1.0 1.5 白 度(R457)/%85 82 82 C.2 工业 氯 化 钠 结晶盐 指 标 工业 氯 化 钠 结晶盐 品 指标 见 表 C.2。表 C.2 工业 氯 化 钠 结晶盐 指 标 项目 指标 工业 干 盐 工业 湿 盐 优 级 一 级 二 级 优 级 一 级 二 级 氯 化 钠/(g/100g)99.1 98.5 97.5 96.0 95.0 93.3 水 分/(g/100g)0.30 0.50 0.80 3.00 3.50 4.00 水 不 溶 物/(g/100g)0.05 0.10 0.20 0.05 0.10 0.20 钙 镁 离 子总 量/(g/100g)0.25 0.40 0.60 0.30 0.50 0.70 硫 酸 根(以 SO42-计)/(g/100g)0.30 0.50 0.90 0.50 0.70 1.00 DB11/T 1766 2020 12 附 录 D(资料 性)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D.1 预 处理 设备及 管 道 预 处理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表 D.1。表 D.1 预 处理 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序 号 单 元 或 设 备 部 件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1 调节与均质 池 体 耐 盐 水 腐蚀 混凝 土、钢衬 玻璃 钢、钢涂 防腐 涂 料 潜 水 搅拌 机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2 软化澄清(沉淀)池 体 耐 盐 水 腐蚀 混凝 土、钢衬 玻璃 钢、钢涂 防腐 涂 料 机 械搅拌 机、刮 泥 机 不 锈 钢 SS316L/SS304,钢衬 橡 胶、尼龙 出水 槽 不 锈 钢 SS316L/SS304,PVC塑 料、玻璃 钢 内 部 支撑 件 钢涂 防腐 涂 料、不 锈 钢 SS316L/SS304 斜 管(板)乙丙乙烯塑 料、聚苯乙烯、聚丙烯 3 滤 池 池 体 耐 盐 水 腐蚀 混凝 土、钢衬 玻璃 钢、钢涂 防腐 涂 料 进 水 闸 板 铸 铁 镶铜 内 部 钢 构 件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配 水、配 气 装 置 PVC塑 料、ABS塑 料 4 介质过滤 器 壳 体 钢衬 胶、玻璃 钢、配 水、配 气 装 置 PVC塑 料、ABS塑 料 5 超(微)滤 组 件 壳 体 玻璃 钢 6 保 安 过滤 器 壳 体 钢衬 胶、不 锈 钢 SS316L/SS304 过滤 碟片 聚丙烯、增 强 尼龙塑 料 7 自 清 洗 过滤 器 壳 体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滤 网 及过 流部 件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8 叠螺 式 污泥 脱 水 机 接 液 部 件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9 板 框 式 压 滤 机 板 框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10 水 泵 泵 壳、叶轮 等 过 流部 件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11 管道 管道 钢衬 塑 管、UPVC管、HDPE管、钢 管、球墨铸 铁 管 D.2 膜 浓缩 低 压 反渗透、纳滤 设备及 管 道 膜浓缩 低 压反 渗 透、纳滤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表 D.2。DB11/T 1766 2020 13表 D.2 膜 浓缩 低 压 反渗透、纳滤 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序 号 单 元 或 设 备 部 件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1 反 渗 透 高 压泵 泵 壳、叶轮 等 过 流部 件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2 保 安 过滤 器 壳 体 不 锈 钢 SS316L/SS304、玻璃 钢、钢衬 胶 3 反 渗 透压 力容 器 壳 体 玻璃 钢 端 口 密 封 不 锈 钢 SS316L/SS034 4 高 压 阀门 阀 体 不 锈 钢 SS316L/SS304 5 低 压 阀门 阀 体、阀 板 球磨铸 铁 或 铸 钢,尼龙 涂 覆 6 高 压 管道 管道 不 锈 钢 SS316L/SS304/2205 7 低 压 管道 管道 UPVC管、HDPE管、钢衬 塑 管、玻璃 钢 管 D.3 膜 浓缩高压 反渗透、高压纳滤 设备及 管 道 膜浓缩高 压反 渗 透、高 压 纳滤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表 D.3。表 D.3 膜 浓缩高压 反渗透、高压纳滤 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序 号 单 元 或 设 备 部 件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1 反 渗 透 高 压泵 泵 壳、叶轮 等 过 流部 件 不 锈 钢 2205或 2507 2 保 安 过滤 器 壳 体 不 锈 钢 2205或 2507、玻璃 钢、钢衬 胶 3 反 渗 透压 力容 器 壳 体 玻璃 钢 端 口 密 封 不 锈 钢 2205或 2507 4 高 压 阀门 阀 体 不 锈 钢 2205或 2507 5 低 压 阀门 阀 体、阀 板 球磨铸 铁 或 铸 钢,尼龙 涂 覆 6 高 压 管道 管道 不 锈 钢 2205或 2507 7 低 压 管道 管道 UPVC管、HDPE管、钢衬 塑 管、玻璃 钢 管 D.4 电渗析设备及 管 道 电渗析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表 D.4。表 D.4 电渗析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序 号 单 元 或 设 备 部 件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1 循 环 泵 泵 壳、叶轮 等 过 流部 件 氟塑 料 泵、铸 铁 衬 氟塑 料 泵 2 板 式 换 热 器 换 热 器 板 钛 3 水 箱、极 液 箱 管道 PE 4 阀门 管道 UPVC 5 管道 管道 UPVC、PE DB11/T 1766 2020 14D.5 蒸发结晶 设备及 管 道 蒸发结晶设 备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见 表 D.5。表 D.5 蒸发结晶 设备及 管 道防腐蚀 方 法及材料 序 号 单 元 或 设 备 部 件 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1 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