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04-11 发布 2018-06-11 实施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公路沥青 路面就地 热再生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ot in-place recycling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报批稿)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布 DB 42/T 1336 2018 ICS 93.080.01 R 18 备案号:DB42/T 1336-2018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与 符号 和代 号.1 3.1 术 语和 定义.1 3.2 符 号和 代号.2 4 总则.2 5 适用 条件.3 6 原路 面调 查与 分析 决策.3 6.1 一 般规 定.3 6.2 路 段基 础数 据收 集.3 6.3 原 路面 技术 状况 检查 与检测.3 6.4 就 地热 再生 实施 决策.4 7 材料.5 7.1 一 般规 定.5 7.2 沥青.5 7.3 再 生剂.5 7.4 温 拌剂.5 7.5 集料.6 7.6 填料.6 7.7 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6 8 配合 比设 计.6 8.1 再 生沥 青设 计.6 8.2 级 配设 计.6 8.3 配 合比 设计 方法.7 8.4 技 术性 能标 准.7 9 施工.7 9.1 施 工准 备.7 9.2 再 生作 业.8 9.3 摊铺.8 9.4 压实.9 9.5 开 放交 通及 其它.9 10 质 量管 理与 验收.9 10.1 质量 管理.9 10.2 检查 验收.10 附录 A(规范 性附 录)回 收沥青 路面 材料 取样 与试 验分析.12 附录 B(规范 性附 录)就 地热再 生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14 DB42/T 1336-2018 II DB42/T 1336-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GB/T 1.1-2009 标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 分:标准 的结 构和 编写 给 出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依据 公 路沥 青路 面再生 技术 规范(JTG F41-2008),并在 总结 湖北 省 就地 热再 生 的 研究 成果和应 用经 验基 础上,经 广泛征 求 湖 北省 内外 相关 公路管 理、科研、检 测、设计、施工 等单 位 的 知 名 专家意见 编制 而成,充 分考 虑了湖 北省 地域 气候 特点、交通 特征、路 面结 构、材料要 求等,涵 盖 了 就 地 热再生应 用实 施的 调查、决 策、设 计、施工 等全 过程,本标 准 共 10 章。本标准 由湖 北省 交通 运输 厅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交通 运输 厅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省 高速公 路实 业开 发有 限公 司、湖 北省 交通 运输 厅高 速公路 管理 局。本标准 主要起 草人:刘松、熊巍、雷宗 建、张宗保、韩宏 伟、罗炉、颜加俊、熊万 全、于 王均、何爱军、楼杰。DB42/T 1336-2018 IV DB42/T 1336-2018 V 引 言 就地热 再生 是 一 种资 源节 约、环 境友 好、质量 可靠、成本较 低的 沥青 路面 养护 技术。已有 研究 表明,经 过 精细 的 试验 设 计和 严格 的 施工 控 制,就 地热 再生 沥 青路 面 各项 性 能指 标均 能 达到 新 建沥 青 路面标准。为了推 动就地 热再 生技术 在湖北 省 的应 用,规范和 指导就 地热再 生沥 青混合 料 的设 计和施 工,依 据中华人 民共 和国 交通 运输 部发布 的 公 路沥 青路 面 再生技 术规 范(JTG F41-2008),针对湖 北省 实际 情况,结合 湖北 省就 地热 再 生的大 规模 应用 经验 总结,编 制了 本标 准。恳 请本标准 的执 行单 位在 使用 过程中注意 总结 经验,及时 将 对 本标 准的意 见 及建 议函 告湖北 省高 速公 路实 业开 发有限 公司(地址:武汉 市汉阳区 龙阳 大 道 9 号,邮 编:430051,电 话:027-83468313,电子 邮箱:),以 便修订时研 用。DB42/T 1336-2018 1 公 路沥青 路面就地 热再生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公 路沥 青路 面就地 热再 生技 术的适 用 条件、原 路面 调查 与分析决策、材 料、配 合比 设计、施 工、质量 管理 与验 收等内 容。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各等 级公路、城 市道 路 的 沥青 路 面就地 热再 生工 程,还适 用 于就地 温再 生工 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 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JTG F41 公 路沥 青路 面再 生技术 规范 JTG D50 公路 沥青 路面 设 计规范 JTG E20 公 路工 程沥 青及 沥青混 合料 试验 规程 JTG F40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术 规范 JTG E42 公 路工 程集 料试 验规程 JTG E60 公 路路 基路 面现 场测试 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与符 号和 代号 3.1 术语和 定义 JTG F41-2008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标 准。为 了 便 于 使 用,以 下 重 复 列 出 了JTG F41-2008 中的某 些术 语和 定义。3.1.1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铣刨、开挖 等方 式从 沥青路 面上 获得 的旧 沥青 混合料。JTG F41-2008,定义2.1.1 3.1.2 就地热 再生 hot in-place recycling(HIR)采用专 用的 就地 再生 设备,对沥 青路 面进 行加 热、铣刨,就 地掺 入一 定量 的新 沥青、新沥 青混 合料、再生剂 等,经过 热态 拌和、摊铺、碾 压等 工序,一 次 性实现 对表 面一 定深 度范 围内的 旧沥 青混 凝土 路 面再生的 技术。JTG F41-2008,定 义2.1.4 3.1.3 就地温 再生 warm in-place recycling(WIR)采用就 地 热 再生 设备 和工 艺,通过 在 再生 混合 料中 增加一 定比 例的 温拌 剂,经热态 拌和、摊 铺、碾压等工 序,达到 沥青 路面 病害一 次性 处治 的技 术。相对于 就地 热再 生,可有效 降低 再生 施工 温 度,改善再生混 合料 压实 效果,减 少有害 物质 排放。3.1.4 沥青再 生剂 rejuvenating agent 掺加到 再生 混合 料中,用 于恢复 已老 化沥 青性 能的 添加剂。DB42/T 1336-2018 2 JTG F41-2008,定义2.1.7 3.1.5 温拌添 加剂 warm mix addictive 通过 物 理和/或化 学作 用,能显著 降低 沥青 高温 粘度、改善 沥青 混合 料施 工和 易性的 添加 材料。3.1.6 再生沥 青 recycled asphalt 从旧 沥 青混 合 料 中抽 提出 旧沥青,按 比例 加入 再生 剂,性 能得 到一 定程 度恢 复的沥 青。3.1.7 再生混 合料 recycled mixture 含有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的 混合 料。JTG F41-2008,定义2.1.8 3.1.8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矿 料级 配 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AP 用抽提 法或 燃烧 法除 去回 收沥青 路面 材料(RAP)中的沥 青得 到的 矿料 级配。JTG F41-2008,定义2.1.10 3.1.9 再生沥 青混 合料 级配 gradation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回收沥 青材 料(RAP)中 矿料与 新矿 料的 合成 级配。JTG F41-2008,定义2.1.11 3.1.10 回收沥 青材 料(RAP)掺配 比 percentage of RAP in recycled mixture 回收沥 青材 料(RAP)占 再生混 合料 矿料 总质 量的 百分比。JTG F41-2008,定义2.1.17 3.2 符号 和 代号 下列符 号和 代号 适用 于本 标准。表1 符号和 代号 编号 符 号或 代号 意义 3.2.1 RAP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3.2.2 RA 沥青再生剂 3.2.3 RAM 再生沥青混合料 3.2.4 OAC 再生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 3.2.5 HIR 就地热再生 3.2.6 WIR 就地温再生 4 总则 4.1 为规范 沥青 路面 就地 热再 生技术 在湖 北省 的应 用,提高沥 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技术水 平,保证 沥青路面就 地热 再生 工程 质量,制定 本标准。4.2 就地热 再生 技术 适用 于各 等级公 路和 城市 道路 的沥 青路面 表面 层。4.3 就地热 再生 采用 道路 石油 沥青 或 改性 沥青 作为 结合 料,必 要时 掺加 再生 剂。4.4 采用就 地热 再生 工艺 施工 的再生 工程,宜 在 10 以 上气温 条件 下施 工,不得 在雨天、路面潮 湿 的条件下 施工。DB42/T 1336-2018 3 4.5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技术 应用要 求除 应符 合本 规范 外,还 应符 合国 家、行业 颁 布的其它 有 关标 准、规范的 规定。4.6 本标准 在无 特别 说明 时,就地热 再生 泛指 就地 热再 生和就 地温 再生。5 适用条 件 就地热 再生 适用 于 路 面结 构强度 总体 良好、存 在浅 层 轻微病 害 或 病害 范围 不大 可进行 综合 处治 的沥青路面,再 生层 可用 作上 面层或 中面 层。应满 足以 下具体 条件:a)原路面 整体 强度 应满 足设 计要求。b)原路面 病害 主要 集中 在表 面层,通过 再生 施工 可得 到有效 恢复。c)原路面 上有 微表 处、含 砂 雾 封层、碎石 封层 等预 防 性养护 功能 层的,就地 热 再生前 应先 将功 能层铣刨 掉,或经 充分 试验 分析后 做出 有针 对性 的材 料和工 艺设 计。d)为保证 工程 质量 和施工 效 率,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处治 段落长 度不 宜小于 500m。e)适用于 道路 石油 沥青 路面 及 SBS、SBR 改 性沥 青路 面,当 应用 于 SBS、SBR 改性沥 青路 面时,再生设 备 宜 采用 热风 循环 加热方 式。暂不 适用 于橡胶(改 性)沥青、高 黏高 弹 改性 沥青、环 氧沥青等 特殊 改性 沥青 路面。f)用于中 面层 再生 时,应 先 铣刨上 面层,中 面层 再生 厚度范 围应 控制 在 5cm7cm。6 原路面 调查 与分 析决策 6.1 一般规 定 6.1.1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工程 实施前,应 对原 路面 历史 信息、技术 状况、路 面病 害、交 通状 况、结构强度、材 料组 成及 性能、工程 经济 等方 面的 内容 进行调 查和 综合 分析,为 就地热 再生 设计 提 供 依 据。6.1.2 原路面 调查 的内 容应 完整,并进 行系 统分 析和 准确 评价。6.2 路段基 础数 据收 集 6.2.1 收集待 再生 路段 属性 基础 数据,包括 公路 等级、设 计标准、原 路面 结构、几 何线性 等。6.2.2 收集待 再生 路段 的建 设条 件数据,包 括气 候条 件、地形地 貌、水文 地质 条件 等。6.2.3 收集待 再生 路段 的交 通状 况信息,包 括历 年交 通量、轴载 组成 情况 等。6.2.4 收集待 再生 路段 的养 护管 理数据,包 括养 护历 史、近 5 年 的路 况检 测数 据等。6.2.5 收集待 再生 路段 的相 关价 格参数,包 括工 程材 料单 价、人 工费、机 械设 备条 件等。6.3 原路面 技术 状况 检查 与检测 6.3.1 原路面 表面 损坏 情况,包 括各种 路面 损坏 的位 置、形态、严重 程度 等。应通 过人工 方式 进行 调查。6.3.2 原路面 内部 结构 状况,包 括结构 损坏 类型、病 害层 位、病 害严 重程 度、层间 联结情 况、结构 层材料性 能等,可 通过 探坑 开挖、钻芯 取样 等方 式进 行检查。6.3.3 原路面 技术 状况 指标,包 括路面 损坏 状况 指 数 PCI、路 面结 构强 度指 数 PSSI、路 面行 驶质 量指数 RQI、路面 抗滑 性能 指 数 SRI、路面车 辙深 度指 数 RDI 等。6.3.4 根据病 害、原施 工段 落划 分情况,对 原路 面材 料进 行取样,取 样 及 试验 方法 按照附 录 A 进行。DB42/T 1336-2018 4 6.4 就地热 再生 实施 决策 6.4.1 应结合 原路 面调 查与 分析 结果,对处 治路 段就 地热 再生 实 施可 行性 进行 科学 合理决 策。决策 内容如下:a)原路面 结构 强度 指 数 PSSI 应不低 于 90,车辙 深度 指 数 RDI 应不 低于 85;b)原路面 沥青 25 针入 度(0.1mm)应 大于 15;原路 面再生 深度 范围 内沥 青混 合料的 沥青 含 量应不低 于 3.5%;原 路面 矿 料级配 通过 添加 新集 料调 节后 可 达到 公路 沥青 路 面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规定 的级 配范 围 要求;c)对存在 反射 裂缝、沉 陷、网 裂等基 层病 害的 沥青 路面 应 对基 层病 害 预 处理 后再 实施就 地热 再 生。d)原路面 车辙 深度 应普 遍小 于 40mm;e)原路面 沥青 混合 料应 为 70#、90#普通 石油 沥青 或 SBS、SBR 改 性沥 青 的 AC、SMA、OGFC、Superpave 结 构。6.4.2 对可实 施就 地热 再生 的 路 段,应 根据 再生 路面 状况 及路面 病害 形式,选 择合 适的就 地热 再生 设备,就 地热 再生 设备 应满 足以下 要求:a)应采用 热风 循环 加热 或红 外辐射 加热 等非 明火 加热 方式,并具 备精 确的 温度 控制系 统;b)应具有 再生 剂、新沥 青 等 添加系 统及 精确 计量 装置,必要 时可 装备 温拌 剂添 加系统。c)耙松装 置应 带有 深度 自动 控制系 统;d)当再生 深度 超 过 40mm 时,应具 备多 级加 热 耙 松功 能;e)普通石 油沥 青路 面 宜 采用 热风循 环加 热或 红外 辐射 加热方 式,改性 沥青 路面 应 采用热 风循 环 加热方式。6.4.3 应针对 路面 状况 选择 有针 对性的 就地 热再 生工 艺类 型,推 荐采 用 复 拌再 生 或 加铺再 生,暂不 适用于整 形再 生。a)以下情 况宜 采用 复拌 再生:原 路面 级配 需要 调整;原 路面沥 青含 量不 能满 足要 求;原路 面空 隙率不能 满足 要求;原 路面 出现轻 度车 辙、轻度 麻面、泛油、裂 缝等 病害;b)以下情 况宜 采用 加铺 再生:原路 面出 现中 度车 辙、重度麻 面、裂缝、轻 微沉 陷等病 害;原 路 面结构层 厚度 较薄 需进 行结 构补强;道 路升 级等。6.4.4 应针对 不同 路面 病害 及施 工环境,选 择合 理的 设备 组合形 式,就地 热再 生常 用设备 组合 形式 见表 2。表2 就地热 再生 常用 设备 组合 形式 序号 设 备组合形 式 1 不同工艺类型 复拌再生 3 台加热机+1 台铣刨机+运料车+1 台加热复拌机+摊铺机+压路机 加铺再生 3 台加热机+1 台铣刨机+运料车+1 台加热复拌机+摊铺机+压路机+运料车+摊铺机+压路机 2 不同环境条件 低温 大风环境 3 台加热机+1 台铣刨机+1 台加热机+运料车+1 台加热 复拌机+摊铺机+压路机 市政道路 3 台加热机+1 台铣刨机+运料车+1 台加热复拌机+摊铺机+压路机 注:若加热复拌机自带摊铺功能,可省去衔接摊铺工序的摊铺设备。DB42/T 1336-2018 5 7 材料 7.1 一般规 定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混合 料使用 的各 种原 材料 应 满 足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 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经 检测 合格 后方 可使用。7.2 沥青 就地热 再生 新沥 青混 合料 采用的 沥青 标号 应根 据公 路等级、气候 条件、交通 条 件、路面 类型 等经技术论证 后确 定,一般 应 与 原路面 沥青 类型 相同,道 路石油 沥青 宜采用 70#、90#A 级 沥青,SBS 改性沥青宜采用 I-D 级。7.3 再生剂 7.3.1 再生剂 的选 用应 综合 考虑 沥青的 老化 性能、回 收沥 青材料 使用 年限、再 生剂 与沥青 的配 伍性 等因素综 合选 择。7.3.2 再生剂 应 具 有良 好的 溶解 和分散 沥青 质的 能力、良 好的流 变性 质及 良好 的耐 热性和 耐候 性,并应符合 表 3 的规 定。表3 再生剂 质量 指标 要求 检 验项目 RA-1 RA-5 试 验方法 60黏度 cSt 50175 176900 T0619 闪点()2 2 0 2 2 0 T0633 饱和酚含量(%)3 0 3 0 T0618 芳香分含量(%)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T0618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 3 3 T0619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质量变化(%)4,-4 4,-4 T0609 或 T0610 15密度 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T0603 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7.3.3 为保证 旧沥 青路 面沥 青胶 结料的 再生 效果,推 荐优 先采 用 RA-1、RA-5 型再 生剂,当一 种再 生剂对老 化沥 青恢 复效 果不 明显时,应 更换 再生 剂类 型,重 新进 行评 价。7.3.4 再生剂 掺量 按照 回收 沥青 材料中 沥青 质量 的 3%8%进行添 加,其 最佳 掺量 应根 据室内 试验 及 试验段应 用效 果综 合确 定。7.4 温拌剂 7.4.1 宜选用 表面 活性 类温 拌添加 剂,其质 量指 标应 符合 表 4 的 要求。在 保证 降温 效果及 再生 路面 路用性能 的前 提下,温 拌剂 降温幅 度 应 达到 15 以上。表4 温拌剂 质量 指标 要求 温 拌剂 pH 值(25)胺 值(mg/g)固 含量(%)表面活性类温拌剂 9.5 1 400560 10 7.4.2 表面活 性温拌 剂 采用 外掺 法进行 添加,掺 量 范 围为 再生沥 青 混 合料 中沥 青 质 量的 5%10%,其最佳掺 量 宜 根据 室内 试验 及试验 段 应 用效 果 综 合确 定。DB42/T 1336-2018 6 7.5 集料 7.5.1 新、旧集 料质 量 都 应满 足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 术 规范(JTG F40)的 技术 要求,若 旧集料 质量不能 满足 要求,但 通过 添加新 集料 使得 再生 沥青 混合料 性能 满足 要求 时,可以使 用。7.5.2 再生混 合料 中新、旧集 料 混合后 的 集 料质 量,应 满 足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工 技 术规范(JTG F40)的技术 要求。7.6 填料 新沥青 混合 料中 使用 的填 料应满 足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工技 术规 范(JTG F40)的技 术要 求。7.7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检 测项 目见 表 5。表5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检测 项目 材料 检 测项目 技 术要求 试 验方法 RAP 含水率(%)实测 T0305 RAP 矿料级配 实测 T0725 沥青含量(%)实测 T0722 或 T0735 砂当量(%)实测 T0334 RAP 中的沥青 针入度(25,100g,5s)15 T0604 60黏度(Pa s)实测 T0625 软化点()实测 T0606 15 延度(cm)实测 T0605 RAP 中的粗集料 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实测 T0312、T0316 RAP 中的细集料 棱角性(%)实测 T0345 砂当量(%)实测 T0334 注:以上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取样与试验方法见附录 A。8 配合比 设计 8.1 再生沥 青设 计 根据使 用场 合的 不同,再 生沥青 应分 别满 足 公路 沥青路 面施 工技 术规 范(JTG F40)中 70#、90#A 级 道路 石油 沥青 或 SBS、SBR 改性 沥青 的技 术 指标要求。其检 测项 目 及 技术要 求见表 6。表6 再生沥 青检 测项 目 材料 检 测项目 技 术要求 试 验方法 再生沥青 25针入度(0.1mm)恢复到原沥青指标范围 T0604 60黏度(Pa s)T0625 软化点()T0606 15延度(cm)T0605 8.2 级配设 计 8.2.1 就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的 分类,按照 集料 公称 最大 粒径、矿料 级配、空隙 率等 划分,可参 照 公路沥青 路面 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中 热拌 沥青 混合料 的分 类。DB42/T 1336-2018 7 8.2.2 就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 与 热拌沥 青混 合料 矿料 级配 设计 要 求相 同,应符 合 公路沥 青路 面设 计规范(JTG D50)和 公 路沥青 路面 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的 相关 要求。8.2.3 根据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的 矿料 级配 和拟 定的 设计级 配,确定 再生 沥青 混合料 的矿 料级配。8.3 配合比 设计 方法 8.3.1 就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设 计应按 照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工技 术规 范(JTG F40)规定 的目 标配 合比设计、生 产配 合比 设计、生产 配合 比验 证的 三阶 段步骤 进行。8.3.2 本标准 采用 马歇 尔设 计法 进行就 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 设计。当 采用 其它 方法 设计时,应 按本标准规定 进行 各项 配合 比设 计检验。就 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料 设计 方法 按照 本标 准附录 B 的设 计方 法 进 行。8.4 技术性能 标准 普通石 油沥 青密 集配 再生 沥青混 合料 动稳 定度 应大 于 1500 次/mm,改性沥青 密集配 再生 沥青 混合料动稳 定度 应大 于 4000 次/mm,改性沥青 SMA 再 生 沥青混 合料 动稳 定度 应大 于 5000 次/mm,其它技术性能 应满 足 公路 沥青 路面施 工技 术规 范(JTG F40)中热 拌沥 青混 合料 的技术 指标 要求。9 施工 9.1 施工准 备 9.1.1 就地热 再生 施工 前应 进行 现场周 边环 境调 查,对可 能受到 影响 的植 物隔 离带、树木、加 油站、天然气、井盖 等 提前 采取 隔离措 施。9.1.2 就地热 再生 施工 前,需对就 地热 再生 无法 修复 的路 面病害 进 行 预处 理:a)破损松 散类 病害:破 损松 散类病 害的 深度 超过 就地 热再生 施工 深度 时,应予 挖补;b)变形类 病害:根 据再 生设 备的不 同,变形 深度为 30mm50mm 时,再生前 应 进行铣 刨处 理;c)裂缝类 病害:分 析裂 缝类 病害成 因,影响 热再 生工 程质量 的裂 缝应 予处 理。9.1.3 就地热 再生 施工 前,需对 原路面 特殊 部位 进行 预处理:a)宜用铣刨机沿行车方向将伸缩缝和井盖后端铣刨 2m5m,前端铣刨 1m2m,铣刨深度30mm50mm,再生施 工时 用新沥 青混 合料 铺筑;b)原路面 的突 起路 标、热熔 标线 应 提前 铣刨 清除;c)采用隔 热板 保护 桥梁 伸缩 缝;d)市政道 路井 盖应 提前 打开 通风不小于 6 小时,稀释 井内甲 烷等 可燃 气体 浓度。9.1.4 新沥青 混合 料 新沥青 混合 料应 在就 近的 拌和楼 生产,运 料车 运输 过程中 必须 采取 保温 措施,新沥 青混 合料 掺加 过程中必 须全程 覆 盖保 温,尽可能 减少 热量 散失。9.1.5 铺筑试 验路 段 就地热 再生 试验 路段 的长 度不宜 小 于 300m。通 过铺 筑试验 路段 应完 成以 下工 作内容:a)检验再 生设 备的 性能 是否 匹配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需要;b)通过试 铺,确定 再生 设备 加热时 间、加热 温度 及再 生设备 的施 工速 度;c)验证就 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的配 合比 设计,检 验新 材料的 添加 组成、添 加量 和 最佳 沥青含量,检验再 生沥青 混 合料 的路 用性能 是否 满足 设计 要求;DB42/T 1336-2018 8 d)检测压 实度、渗 水系 数等 指标,确定 碾压 组合 等 施 工工艺 和参 数。9.2 再生作 业 9.2.1 清扫路 面,画导 向线 清扫路 面,避免 杂物 混入 混 合料内。在 路面 再生 宽度 边缘 画导 向线,也 可将 路面 边 缘线作 为导 向线,保证再 生施 工边 缘顺 直美 观。9.2.2 路面加 热 原路面 加热 应满 足以 下条 件:a)原路面 应充 分加 热。不 得 因加热 温度 不足 造成 耙松 时集料 破损,影响 再生 质 量,也不 得因 加热温度过 高造 成沥 青过度 老化;b)采用热 风循 环加 热方 式的 原路面 表面 加热 温度 不宜 超过 180,瞬 时温 度不 应超过 220;采用红外 辐射 加热 方 式 的原 路面表 面加 热温 度不 宜超 过 190,瞬时 温度 不 应 超过 240。路表温度应 采用 红外 温度 计实 测;c)应尽量 减小 再生 列车 各设 备间距,最 大设 备间 距不 超过 10m,以减少 施工 过 程中的 热量散失;d)原路面 每侧 加热 宽度 应比 耙松宽 度至 少宽 出 200mm,以增 强纵 向施 工缝 的热 粘结。9.2.3 路面耙松 路面耙 松 应 满足 以下 条件:a)耙松深 度要 均匀。耙松 深 度变化 时应 缓慢 渐变;b)耙松底 面应 有较 好的 粗糙 度;c)耙松底 面温度 应采 用红外 温度计 测量,普通 沥青路 面 耙松 底面温度 应 高于 80,改 性沥青 路面耙松 底面 温度 应高 于 100。9.2.4 添加再 生剂、温 拌剂、新 沥青、新沥 青混 合料 等新 材料 再生剂、温 拌剂、新 沥青 及新沥 青混 合料 的添 加应 满足以 下规 定:a)再生剂、温拌 剂、新 沥青、新沥青 混合 料等 的添 加量 应根据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配 合比设 计结 果 进行确定;b)再生剂、温 拌剂、新 沥青、新沥 青混 合料 的添 加量 应精确 控制、均 匀添 加,提高再 生剂 的 分 散性以及 与旧 沥青 的融 合性;c)施工过 程中 应根 据再 生路 段状况 适时 调整 再生 剂、新沥青、温 拌剂、新 沥青 混合料 的用 量。9.2.5 拌和 再生沥 青混 合料 的拌 和应 满足下 列要 求:a)拌和温 度应 满足 再生 沥青 混合料 设计 要求;b)应保证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拌 和均匀。9.3 摊铺 9.3.1 应均匀 摊铺,摊 铺施 工速 度宜 为 1.5 m/min4m/min,其中 就地 热再 生摊 铺施 工速度 宜 为 1.5 m/min 3m/min,就 地温再 生摊铺 施工 速度 宜 为 2m/min 4m/min。摊铺作 业应 保 证再生 混合 料均 匀,避免出现 粗糙、拉 毛、裂纹、离析 等现 象。9.3.2 应根据 再生 层厚 度调 整摊 铺时的 振捣 功率,提 高再 生混合 料的 初始 密度,减 少热量 散失。DB42/T 1336-2018 9 9.3.3 普通沥 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摊铺温 度不 应低于 125,普通 沥青 路面 就地 温再 生摊铺 温度 不 应 低于 110;改性 沥青 路面 就地热 再生 摊铺 温度 不 应 低于 135,改 性沥 青路 面 就地 温再 生摊 铺温 度不 应低于 120。9.4 压实 9.4.1 就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的 碾压应 使用 大吨 位的 振动 双钢轮 压路 机、轮胎 压路 机等压 实机 具。普通沥青 路面 用 振 动双 钢轮 压路机 静质 量 宜 为 10t18t,振幅和 频率 可调,其 中 16t 双钢 轮压 路机 不少 于 1台,初压、复 压、终 压用;轮 胎压 路机 静质 量宜 为 16t25t,复 压用;SMA 等 改性沥 青路 面用 振荡 压路机静质 量宜 为 9t11t,振 荡频率 不小 于 30Hz。9.4.2 碾压必 须紧 跟摊 铺进 行,使用双 钢轮 压路 机时 应减 少喷水,使 用轮 胎压 路机 时不得 喷水。9.4.3 对压路 机无 法压 实的 局部 部位,应选 用小 型振 动压 路机或 者振 动夯 板配 合碾 压。小 型振 动压 路机静质 量宜 为 1t2t,振动 夯板静 质量 不宜 小 于 180kg,振 动频 率不 宜小 于 50Hz。9.4.4 再生层 初压、终 压温 度应 采用插 入式 温度 计或 红外 温枪进 行随 时测 量,其中 普通沥 青热 再生 路面初压 温度 不 宜 低于 115,普 通沥 青温 再生 路面 初压温 度不 宜低 于 105;改性 沥青 热再 生路 面初 压温度不 宜低 于 125,改 性沥青 温再 生路 面初 压温 度不宜 低 于 115。碾压 终了温 度不 应低于 85。9.4.5 其它未 规定 事项,宜按 照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 术 规范(JTG F40)有关规 定,针对 不同 混合料类型,选 择适 宜的 碾压 工艺。9.5 开放交 通及 其它 就地热 再生 应根 据施 工段 落交通 流量 大小,采 取全 封闭或 半封 闭占 道施 工进 行施工。就 地热 再 生 路面开放 交通 及其它 事 宜,应符合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术 规范(JTG F40)中对热 拌沥 青混 合料 路 面的有关 规定。10 质量管 理与 验收 10.1 质量管 理 10.1.1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过程中 的材 料质 量检 查,应符合 现行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工 技术 规 范(JTG F40)对热 拌沥 青混 合料路 面的 有关 规定。10.1.2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需要 添加新 沥青 混合 料时,新 沥青混 合料 的质 量应 满足 设计要 求,再 生 沥青混合 料的 质量 控制 应符 合现行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术 规范(JTG F40)对热拌 沥青 混合 料的 有关规定。10.1.3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过程中 的工 程质 量控 制应 满足 表 7、表 8 的要 求。表7 就地热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施 工过程 中的 工程 质量 控制 标准 检 测项目 检 查频率 质 量要求或 质量偏 差 试 验方法 新料、再生剂、温拌剂、新沥青用量 随时 适时调整,总量控制 每天计算 压实度 每 2000m2检查一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 93%T0924,JTG F40附录 E 摊铺温度 随时 125(普通沥青路面热再生)110(普通沥青路面温再生)红外温枪测量 DB42/T 1336-2018 10 表7 就地 热再 生沥 青混 合料施 工过 程中 的工 程质 量控制 标准(续)检 测项目 检 查频率 质 量要求或 质量偏 差 试 验方法 摊铺温度 随时 135(改性沥青路面热再生)120(改性沥青路面温再生)红外温枪测量 耙松底面温度 随时 80(普通沥青路面)红外温枪测量 随时 100(改性沥青路面)红外温枪测量 再生混合料级配 0.075mm 每天抽检一组 2%T0725 或T0735,与设计级配差值 2.3 6 m m 5%(高速、一级公路)6%(其它等级公路)6%(城市道路)4.7 5 m m 6%(高速、一级公路)7%(其它等级公路)7%(城市道路)再生混合料 沥青含量 每天抽检一组 设计值 0.3%T0722 或 T0735 空隙率、稳定度、流值 每天抽检一组,以 4 个试件平 均值评定 符合 JTG F40 规范要求 T0702、T0709 浸水马歇尔试验 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验)符合 JTG F40 规范要求 T0702、T0709 车辙试验 必要时(以 3 个试件平均值评 定)1 5 0 0 次/mm(普通石油沥青密集配)4 0 0 0 次/mm(改性沥青密集配)5 0 0 0 次/mm(SMA)T0719 渗水系数 200m/处 1 0 0 m L/m in(密集配)8 0 m L/m in(SMA)T0971 表8 就地热 再生 外形 尺寸 现场 质量检 查的 项目 与频 度 检 测项目 检 查频率 质 量要求或 质量偏 差 试 验方法 宽度(mm)100m/处 不小于设计宽度 T0911 再生厚度(mm)随时-1,+5 T0912 加铺厚度(mm)随时-1,+3 T0912 平整度 标准差(mm)全线连续 1.5(高速、一级公路)2.5(其它等级公路)T0931 横、纵接缝高差(mm)随时 3 三米直尺间隙 外观 随时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推挤、油包、离析等缺陷 目测 10.2 检查验 收 10.2.1 就地热 再生 工程 的检 查和 验收应 满足 表 9 的要 求。表9 就地热 再生 工程 检查 和验 收项目 与频 度 检 测项目 检 查频率 质 量要求或 质量偏 差 试 验方法 宽度(mm)每 1km 20 个断面 不小于设计宽度 T0911 再生厚度(mm)每 1km 5 点-1,+5 T0912 加铺厚度(mm)每 1km 5 点-1,+3 T0912 DB42/T 1336-2018 11 表 9 就地 热再 生工 程检 查和验 收项 目与 频度(续)检 测项目 检 查频率 质 量要求或 质量偏 差 试 验方法 平整度 IRI(m/km)全线连续 高速、一级公路 3.0 T0933 其它等级公路 4.0 城市道路 4.0 外观 随时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推挤、油包、离析等缺陷 目测 压实度代表值 每 1km 5 点 最大理论密度的 93%T0924 路面加热温度 热风循环加热 全线连续 5 红外温枪或温度计测量 红外辐射加热 全线连续 5 红外温枪或温度计测量 DB42/T 1336-2018 12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取 样与 试验分 析 A.1 目的与 适用 范围 通过随 机取 样的 方法 获得 有代表 性样 品用 于回 收沥 青路面 材料(RAP)的性 能分析。A.2 取样 A.2.1 分析路 面结构 和路 面维修 记录,根据路 面情 况是否 相同或 者接近 将全 施工路 段划分 为若干 个 子路段,每个 子路 段长 度不 宜大 于 5000m 且不宜 小于 500m,或者每 个子 路段 面 积不宜 大 于 50000m2且不宜小 于 5000m2。A.2.2 按照 公路 路基 路面 现场 测试规 程(JTG E60)随 机取样 方法 确定 取样 点位 置。A.2.3 每个子 路段 每个 车道 分别 取样一 处,若只 有一 个车 道取样 不少 于两 处。取样 采用机 械切 割方 法,样品取 回后 根据 需要 将 拟 处治 深 度范 围内 的混 合料 切割使 用。A.2.4 取样时 宜在 轮迹 带和 车道 中间部 位各 取一 半,以保 证样品 级配 具有 代表 性。A.2.5 根据需要取 得足够数 量的 路面回收料(RAP)。其中 用作 旧路 面沥青含 量抽 提 分析和矿 料级配分析的 回收 路面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