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DB35/T 1961-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3.080 CCS P 66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9612021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bedded depth impact elastic wave based on testing of highway steel guardrail post 2021-02-09发布 2021-05-09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19612021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检测原理.2 5 检测设备.2 6 现场检测.3 7 数据处理.4 8 结果判定.4 9 报告编制.5 10 数据管理.5 附录 A(规范性)检测仪安装.6 附录 B(资料性)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现场记录表.8 参考文献.9 DB35/T 196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福建省高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宁德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福州捷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祝可为、林志平、余支福、陈思晓、叶仙寿、周洪培、陈平珠、林辉、蔡华忠、陈学雄、林丹、曾贤光、许孙石、郑春婷、吴佳晔、张远军、叶开雄、杨洪鸿。DB35/T 19612021 1 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公路钢质护栏立柱(简称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的程序,描述了检测原理,规定了检测设备的要求以及现场检测、数据处理、结果判定和数据管理的操作指示,描述了报告编制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967 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仪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仪 impact elastic wave-based embedding depth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steel guard rail post 通过测量冲击弹性波在钢质护栏立柱中的传播时间,计算出立柱总长,从而反算立柱埋深的检测仪器。来源:GB/T 249672010,3.1 3.2 冲击弹性波 impact elastic wave 冲击作用下的质点以波动形式传播在弹性范围内产生的运动。来源:JGJ/T 4112017,2.1.3,有修改 3.3 加速度传感器 acceleration sensor 将测试对象的物理量加速度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来源:GB/T 249672010,3.3,有修改 3.4 自动激振装置 auto oscillator 发生冲击弹性波的激励装置。来源:GB/T 249672010,3.8,有修改 3.5 激振控制器 oscillator controller 给自动激振装置提供激振电信号的电子装置。来源:GB/T 249672010,3.9,有修改 DB35/T 19612021 2 4 检测原理 采用自动激振装置发出冲击弹性波,通过测量冲击弹性波在公路钢质护栏立柱中的传播时间,计算出立柱总长,减去外露地面长度从而计算立柱埋深。检测原理示意图见图1。标引序号说明:1立柱总长;2立柱外露地面长度;3立柱埋深;4自动激振装置;5加速度传感器;6加速度传感器 图1 检测原理示意图 5 检测设备 5.1 采用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仪(简称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仪应符合 GB/T 24967的要求。5.2 检测仪应通过技术标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计量标定证书。DB35/T 19612021 3 6 现场检测 6.1 检测流程 现场检测流程宜按图2的规定实施。图2 现场检测流程 6.2 操作要点 6.2.1 检测环境温度宜在-10 40 范围内,周边无强磁场、无较大振动和冲击。6.2.2 按照附录 A要求,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自动激振装置。6.2.3 检测前,应根据检测仪使用说明设置各项参数并对环境噪声进行标定。6.2.4 采用自动激振装置进行信号测试,测试不少于 3个波形信号,其信噪比大于 10 倍,且信号一致性较好时,即可开始正式检测;信号不好时,可采取调整激振装置或变换测线或对激振面进行处理等方式。6.2.5 对于同型号、同埋设方式等相同条件的立柱,第一次检测时,宜拔出 1 根立柱测量实际总长,验证并标定波速。6.2.6 每根立柱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5 条,并以有效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结论值。否 检测仪连接 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自动激振装置 信号品质 好 数据解析 不好 采集数据 标定波速 设置检测仪参数 保存数据 检测结束 确认波速 是 信号试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