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3.080 P 6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9792017 公路沥青 路面就地 再生施工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In-place Recycling 2017-08-18 发布 2017-09-18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9792017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总则.3 5 材料.3 5.1 一般 规定.3 5.2 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RAP).3 5.3 沥青.4 5.4 集料.5 5.5 水泥.7 5.6 矿粉.7 5.7 沥 青再 生剂.7 5.8 水.7 5.9 纤 维稳 定剂.8 5.10 石灰.8 6 沥青 路面 就地 再生 混合料 设 计.8 6.1 一般 规定.8 6.2 就 地热 再生 混合 料设计.9 6.3 乳化 沥青 就地 冷再 生 混合料 设计.9 6.4 泡沫 沥青 就地 冷再 生 混合料 设计.9 6.5 无 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生 混 合料 设计.10 7 沥青 路面 就地 热再 生施工.11 7.1 施工 准备.11 7.2 再生 施工.11 7.3 摊铺.12 7.4 压实.12 7.5 开放 交通.12 7.6 施工 质量 控制.12 7.7 检查 验收.13 8 沥青 路面 就地 冷再 生施工.13 8.1 施工 准备.13 8.2 再生 施工.14 I DB37/T 29792017 8.3 摊铺.14 8.4 压实.14 8.5 接缝.14 8.6 养生.15 8.7 施工 质量 控制.15 8.8 检查 验收.18 附录A(规范 性附 录)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取 样方 法.19 附录B(规范 性附 录)沥青的 回收 方法(旋 转蒸 发器法).22 附录C(规范 性附 录)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方法.26 附录D(规范 性附 录)乳化(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混 合料 设计 方法.31 附录E(规范 性附 录)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就地 冷再 生混合 料设 计方 法.34 附录F(规范 性附 录)泡沫沥 青发 泡试 验.36 II DB37/T 29792017 前 言 本规程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规程 由山 东省 交通 运输 厅提出 并归 口。本 规 程起 草单 位:山 东省路 桥 集团 有限 公司、山东省 沥 青路 面再 生工 程技 术研 究 中心、山东 省高 速路桥养 护有 限公 司。本规程 主要 起草 人:李志、张建 民、刘长 溪、穆明 浩、吕 彬、陈常 杰、刘东 美、邢锋 锋、明照通、靳先国、宋 石华、王 德亮、陈彩 军、周勇、王 永涛、姜鲁 宁、林树 明、高震、古金 龙、李少 武。III DB37/T 29792017 引 言 为 了 更好 地满 足公 路行 业对 沥 青路 面再 生技 术的 迫切 需 求,编写 组经 广泛 调查 研 究,认真 总结工程实践经 验,参考 相关 先进 标准,并在 广泛 征求 意见 的基础 上,编制 了本 规程。本规程 的主 要技 术内 容包 括:再生 混合 料用 材料 技 术要求,旧路 面材 料的 回 收处理 及试 验要 求,再生混合 料的 设计 及技 术要 求,就 地再 生施 工工 艺及 质量控 制、验收 标准 以及 相关试 验方 法等。各有关 单位 在使 用过 程中,若出 现不 当之 处或 有好 的意见 和建 议,请及 时函 告山东 省路桥 集团有限公 司(地址:山东 省济 南市经 五 路330 号,邮编250021,电话:0531-61388252,联 系 人:张 建民,E-mail:),以 便修订 时研 用。本规程 由山 东省 质量 技术 监督局 负责 审查 发布。IV DB37/T 29792017 公 路沥青 路面就地 再生施 工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规 程规 定了 公路 沥青 路面 就 地再 生施 工技 术的 术语 和 定义、总则、材料、沥青 路 面就 地再 生混合料设计、沥 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施 工和 沥青 路面 就地 冷再生 施工。本规程 适用 于各 等级 公路 与城市 道路 的沥 青路 面就 地热再 生和 就地 冷再 生工 程施工,也 可供 设 计 单位参考。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 列 文件 对于 本文 件的 应用 是 必不 可少 的。凡是 注日 期 的引 用文 件,仅所 注日 期 的版 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JTG E20 公路 工程 沥青 及 沥青混 合料 试验 规程 JTG F40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 工技术 规范 JTG F41 公路 沥青 路面 再 生技术 规范 JTG E42 公路 工程 集料 试 验规程 JTG/T F20 公路 路面 基层施 工 技术 细则 JTG F80/1 公路 工程 质量检 验 评定 标准 第 一册 土建工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回收沥 青路面 材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铣 刨、开挖 等方 式从 沥青路 面上 获得 的旧 路面 材料。3.2 沥青路 面再 生 asphalt pavement recycling 采用专 用机 械设 备对 旧沥 青路面 或者 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进 行处 理,并掺 加一 定比例 的新 集料、新 沥青、再 生剂(必 要时)等 形成路 面结 构层 的技 术。按照再 生混 合料 拌制 和施 工温度 的不 同,沥 青 路 面 再生可以 分为 热再 生和 冷再 生;按 照施 工场 合和 工艺 的 不同,沥青 路面 再生 可以 分 为厂拌 再生 和就 地再 生。3.3 就地热 再生 hot in-place recycling(HIR)采用专 用设 备,对沥 青路 面进行 加热、铣 刨,就地 掺入一 定数 量的 新沥 青、新沥青 混合 料、再 生 剂等,经 热态 拌和、摊 铺、碾 压等工 序,一次 性实 现对 表面一 定深 度范 围内 的旧 沥青混 凝土 路面 再生 的 技术。它 包括 复拌 再生、加 铺再生 两种。1 DB37/T 29792017 3.4 复拌再 生 remixing 将旧沥 青路 面加 热、铣刨,就地 掺加 一定 数量 的再 生剂、新沥 青、新 沥青 混 合料,经热 态拌 和、摊铺、碾 压成 型。3.5 加铺再 生 repaving 将旧沥 青路 面加 热、铣刨,就地 掺加 一定 数量 的新 沥青混 合料、再 生剂,拌 和形成 再生 混合 料,利用再生 复拌 机的 第一 熨平 板摊铺 再生 混合 料,利用 再 生复拌 机的 第二 熨平 板同 时将新 沥青 混合 料摊 铺 于再生混 合料 之上,两 层一 起压实 成型。3.6 就地冷 再生 cold in-place recycling(CIR)采用专 用设 备,对沥 青路 面进行 现场 冷铣 刨,破碎 和筛分,掺 入一 定数 量的 新集料、再 生结 合 料、活 性 填料(水 泥、石灰 等)、水,经过 常温 拌和、摊 铺、碾 压等 工序,一 次性 实 现旧 沥青 路面再生的技术。3.7 泡沫沥 青 foamed asphalt 将热沥 青和 水在 专门 的发 泡装置 内混 合、膨胀,形 成的含 有大 量均 匀分 散气 泡的沥 青材 料。3.8 乳化沥 青 emulsion asphalt 石油沥 青在 乳化 剂及 稳定 剂的作 用下,经 乳化 加工 制得的 水包 油型 乳状 液。3.9 泡沫沥 青膨 胀率 maximum expansion ratio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 青在 发泡 状态 下的 最大体 积与 未发 泡时 沥青 体积的 比值。3.10 泡沫沥 青半 衰期 half life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 青从 最大 体积 衰减 至最大 体积 的50%所用 的时间。3.11 再生混 合料 含水 量 water content of recycled mixture 沥青冷 再生 混合 料中 的水 占再生 混合 料的 质量 百分 比。3.12 沥青再 生剂 rejuvenating agent 掺加到 再生 沥青 混合 料中,用于 恢复 已老 化沥 青性 能的添 加剂。4 总则 2 DB37/T 29792017 4.1 为规范 和指 导山 东省 公路 沥青路 面就 地再 生的 施工、质量 控制 与检 查验 收,保证沥 青路 面再 生质量,制定 本规 程。4.2 各等级 公路 与城市 道路 的大、中修 和 改扩 建的 再生 工程,除应 符合 本规 程外,尚应 符合 国家 现行有关标 准的 规定。4.3 沥青路 面就 地再 生实 施前,应对 原路 面历 史信 息、原路面 状况、交 通量、工 程经济 等方 面的 内容进行再 调查,并 结合 养护 信息和 取样 检测 结果,分 析病害 成因。4.4 就地热 再生 适用 于沥 青面 层浅层 轻微 病害 的各 等级 公路的 养护 工程,再 生层 可用作 上面 层或 者中面层,就地 热再 生的 再生 深度宜 为20 mm 60 mm。4.5 就地热 再生 时,路面 技术 状况包 括应满 足以 下条 件:a)原 路 面结 构强 度指数 PSSI 应不低 于 90;b)原路面 再生 深度 范围 内沥青 混合 料的 沥青 含量 宜不 低于3.5%;c)原路面 沥青 25 针入 度不 低于 20(0.1 mm)。4.6 在混合 料性 能和 施工 工艺 满足要 求的 前提 下,聚合 物改性 沥青 和 SMA 沥青 路面 以及 稀浆 封层、微表处、超薄 罩面、碎 石封 层路面 均可 进行 就地 热再 生。4.7 就地冷 再生,对 于高 速公 路、一 级公 路和 二级 公路,再 生层 可作 为下 面层、基层,对于 三级 及以下公路,再生 层可 作为 面层、基层,用作 上面 层时应 采 用稀 浆封 层、碎石 封层、微表 处等 做上 封层,就地冷再 生的 再生 深度 宜 为80 mm 200 mm。4.8 就地冷 再生 主要 包括 乳化 沥青冷 再生、泡 沫沥 青冷 再生以 及无机 结合 料冷再 生,应 根据 工程 实际情况选 择适 宜的 再生 工艺。4.9 就地冷 再生 的下 承层 应基 本完好,满 足所 处结 构层 的强度 要求。5 材料 5.1 一般规 定 5.1.1 所有材 料均 应取 样进 行质 量检验,经 评定 合格 后方 可使用。5.1.2 乳化沥 青应 避免 贮存 时间 过长,影响 质量。5.1.3 新集料 应堆 放在 预先 经过 硬化处 理且 排水 通畅 的地 面上。5.1.4 水泥、石灰 等必 须注 意防 水,避 免受 潮。5.2 回收沥 青路面 材料(RAP)5.2.1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取 样要 客观地 代表 旧路 面沥 青材 料,取样 方法 按照 本规 程附录A 方法 进行,各项技 术 指标 应按 照表 1 进行检 测。表1 回收沥 青路 面材 料检测 项目 与 质量 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RAP 含水率%3 T 0305 级配 实测 T 0327 沥青含量%实测 T 0722 砂当量%55(50)a T 0334 3 DB37/T 29792017 表1 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 检测 项 目与 质量 要求(续)材料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RAP 中的沥青 针入度 0.1 mm 20 抽提,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 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60 动力黏度 实测 软化点 实测 15 延度 实测 RAP 中的粗集料 针片状颗粒含量 实测 抽提,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压碎值 实测 RAP 中的细集料 棱角性 实测 a 括号中的数值是对就地冷再生 RAP 砂当量的要求。5.2.2 用于室 内配 合比 设计 的回 收沥青 路面 材料 不得 含有 杂物。5.3 沥青 5.3.1 就地冷 再生 用乳 化沥 青,宜采用 慢裂 型或 中裂 型乳 化沥青,且 应在 常温 下使 用。乳 化沥 青材 料性能应 满足 表2 的质 量要 求。表2 就地冷 再生 用乳 化沥 青质 量要求 检测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率 慢裂或中裂 T 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T 0653 筛上剩余量(1.18 mm 筛)%0.1 T 0652 标准黏度 C25.3 s 1060 T 0621 恩格拉黏度 E25 s 2 30 T 0622 25 赛波特黏 度 Vs s 7 100 T 0623 蒸发残留物 残留物含量%62 T 0651 针入度(25)0.1 mm 50 T 0604 软化点 53 T 0606 延度(15)cm 40 T 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97.5 T 0607 与粗集料的裹覆性,裹覆面积 2/3 T 0654 与粗、细集料拌和试验 均匀 T 0659 常温贮存稳定性 1 d%1 T 0655 5 d%5 注:黏度可选择测试标准黏度、恩格拉黏度或赛波特黏度之一。5.3.2 就地冷 再生 用泡 沫沥 青应 满足 表 3 的技 术要 求。表3 就地冷 再生 用泡 沫沥 青技 术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膨胀率 不小于 10 JTG F41 附录 E 半衰期(s)不小于 8 JTG F41 附录 E 4 DB37/T 29792017 5.4 集料 5.4.1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粗 集料 应满足 表4 质量 技术 要求。表4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粗 集料 质量技 术要 求 指标 单位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试验方法 表面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26 28 30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28 30 35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 2.6 2.5 2.45 T 0304 吸水率%2.0 3.0 3.0 T 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 18 20 T 0312 坚固性%12 12 T 0314 软石含量%3 5 5 T 0320 水洗法0.075 mm 颗粒含量%1 1 1 T 0310 5.4.2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细 集料 应满足 表5 质量 技术 要求。表5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细集 料质 量 技术 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2.5 T 0328 坚固性(0.3 mm 部分)%12 T 0340 砂当量%60 T 0334 含泥量(0.075 mm 含量)%3 T 0333 棱角性(流动时间)s 30 T 0345 5.4.3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粗 集料 规格应 满足 表 6 技术 要求。表6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用 粗集 料规格 规格 名称 公称 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106 75 63 53 37.5 31.5 26.5 19 13.2 9.5 4.75 2.36 0.6 S1 40 75 100 90 100 0 15 0 5 S2 40 60 100 90 100 0 15 0 5 S3 30 60 100 90 100 0 15 0 5 S4 25 50 100 90 100 0 15 0 5 S5 20 40 100 90 100 0 15 0 5 5 DB37/T 29792017 表6 就地 再生 沥青 面层 用 粗集料 规格(续)规格 名称 公称 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 分率(%)106 75 63 53 37.5 31.5 26.5 19 13.2 9.5 4.75 2.36 0.6 S6 15 30 100 90 100 0 15 0 5 S7 10 30 100 90 100 0 15 0 5 S8 10 25 100 90 100 0 15 0 5 S9 10 20 100 90 100 0 15 0 5 S10 10 15 100 90 100 0 15 0 5 S11 5 15 100 90 100 40 70 0 15 0 5 S12 5 10 100 90 100 0 15 0 5 S13 3 10 100 90 100 40 70 0 20 0 5 S14 3 5 100 90 100 0 15 0 3 5.4.4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用 机制 砂或石 屑规 格应 满足 表 7 技术要 求。表7 就地再 生沥 青面 层用 机制 砂或石 屑规 格 规格 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 5 100 90100 6090 4075 2055 7 40 2 20 0 10 S16 0 3 100 80100 5080 2560 8 45 0 25 0 15 5.4.5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 生用 集料应 满足 表 8 质量 技术 要求。表8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 生用 集料质 量技 术要 求 指标 单位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试验方法 基层 底基层 最大粒径 mm 31.5 37.5 37.5 T 0302 压碎值%26 30 30 T 0316 密度 g/cm3 实测 实测 实测 T 0304 针片状(混合料)%20 20 20 T 0312 6 DB37/T 29792017 5.5 水泥 满足 公路路 面基 层施工 技术细 则(JTG/T F20)规定质 量要求 的普 通硅酸 盐水泥 均可使 用。所用缓凝 水泥 初凝 时间 应大 于3 h,终 凝时 间应 大于6 h 且 小于10 h。5.6 矿粉 5.6.1 矿粉的 质量 应符 合 公路 沥青路 面施 工技 术规 范(JTG F40),满 足表 9 的 技术要 求。表9 矿粉质 量技 术要 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g/cm3 2.5 T 0352 含水量%1.0 T 0103 粒度范围 0.6 mm%100 T 0351 0.15 mm%90100 0.075 mm%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T 0353 塑性指数%4 T 0354 加热安定性 合格 T 0355 5.6.2 矿粉中 宜添 加一定 比例 的生 石 灰粉 或水 泥。5.7 沥青再 生剂 应根据 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 中沥青 老化 程度、沥青 含 量、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 掺 配比例、再生 剂与 沥青的配伍 性,综合 选择 再生 剂品种。沥 青再 生剂 宜满 足表10 的要求。表10 沥青再 生剂 质量 要求 检验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动力黏度(60)Pas 160 T 0620 闪点 220 T 0633 饱和分含量%3 0 T 0618 芳香分含量%60 T 0618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 3 T 0619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质量变化绝对值%4 T 0609 或T 0610 25 密度 实测 T 0603 5.8 水 沥 青 路面 就地 冷再 生过 程中 外 加水 应为 饮用 水,使用 非 饮用 水时,应进 行水质 检 验,检 验要求应 符合公 路路 面基 层施 工技 术细则(JTG/T F20)有关 规 定,满足 表11的技 术要求。表11 非饮用 水技 术要 求 项次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 PH 值 4.5 JGJ 63 7 DB37/T 29792017 表11 非饮 用水 技术 要求(续)项次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2 CL 含量 mg/L 3500 JGJ 63 3 24SO 值 mg/L 2700 4 碱含量 mg/L 1500 5 可溶物含量 mg/L 10000 6 不溶物含量 mg/L 5000 7 其他杂质 不应有漂浮的油脂和泡沫及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5.9 纤维稳 定剂 就地热 再生 用再 生木 质素 纤维应满 足表12 质量 技术 要求。表12 就地热 再生 用再 生木 质素 纤维质 量技 术要 求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纤维长度 mm 6 显微镜观测 灰分含量%185 高温 590 600 燃烧后测 定残留物 PH 值 7.51.0 水溶液 PH 试 纸或 PH 计测定 吸油率 纤维质量的 5 倍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 含水率%5 105 烘箱烘2 h 后冷却称量 5.10 石灰 石灰的 质量应 符合 公路 路面基 层施工 技术 细则(JTG/T F20)的 有关规 定,满足 表13的技 术要求。表13 生石灰 技术 要求 指标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试验方法 I II III I II III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85 80 70 85 80 70 T 0813 未消化残渣含量(%)7 11 17 10 14 20 T 0815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5 5 T 0812 6 沥青路 面就 地再 生混 合料 设计 6.1 一般规 定 6.1.1 在对回 收沥 青路 面材 料充 分调查 分析 的基 础上,根 据工程 要求、公 路等 级、使用层 位、气候 条件、交 通情 况等,充 分借 鉴成功 经验,选 用符 合要 求的材 料,进行 混合 料设 计。6.1.2 进行沥 青路 面就 地再 生混 合料设 计,宜采 用马 歇尔 击 实方式。若 条件 具备,也 可 采用 SuperpaveTM的旋转 压实 方式,但 必须 要经过 试验 论证,确 定旋 转压实 次数。6.1.3 室内试 验用 回收 沥青 路面 材料应采 用实 际施 工使 用的 就 地再 生设 备在 原路 面上 铣 刨取 样,如采用其他 铣刨 机或 其他 取样 方式,还应 使用 上述 标准 取样方 法进 行设 计检 验。6.1.4 沥青路 面就 地再 生混 合料 配合比 设计 应通 过试 验路 段进行 检验。8 DB37/T 29792017 6.2 就地热 再生 混合 料设 计 6.2.1 就地热 再生 混合 料设 计按 照本规 程附 录C 的设 计方 法进行。6.2.2 就地热 再生 混合 料工 程设 计级配 范围 的确 定、技术 要求和 性能 检验,应 符合 公路 沥青 路面 施工技术 规范(JTG F40)中对热 拌沥 青混 合料 的相 关规定。6.3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6.3.1 使用乳 化沥 青作 为再 生结 合料的 就地 冷再 生,按照 本规程 附 录 D 设计 方法 进行。6.3.2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工程 设计级 配范 围应 满足 表 14 的要 求。6.3.3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指标 应满 足 表 15 的 要求。6.3.4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中乳 化沥 青添 加量 折合 成纯沥 青后 占混 合料 其余 部分干 质量 的百 分比 宜为 1.5%3.5%,水泥 等 活性 填料 剂量 宜不 超过 1.5%。表14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工程 设计 级配 范围 筛孔尺寸(mm)各筛孔的通过率(%)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 A 细粒式 B 37.5 100 26.5 80100 100 19 90100 100 13.2 6080 90100 100 9.5 6080 90100 4.75 2560 3565 4575 6080 2.36 1545 2050 2555 3565 0.3 3 20 3 21 6 25 6 25 0.075 1 7 2 8 2 9 2 10 表15 乳化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用途 试件成型方式(SuperpaveTM旋转压实仪)1.16,600 kPa 应力,旋转 5090 次 密度指示 空隙率%9 13 压实指示 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70 水稳定性 劈裂试验(15)劈裂强度 MPa 0.5 5 强度指示 干湿劈裂强度比%7 5 抗水损性 车辙试验 60 动稳定度 次/mm 100 0 高温稳定性 注:用于中、上面层时,须考虑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表中空隙率的要求针对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4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6.4.1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按 照本 规程 附 录D 的设 计方 法进 行。6.4.2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工程 设计 级配 范围 应满 足表16 的要 求。9 DB37/T 29792017 表16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工程 设计 级配 范围 筛孔尺寸(mm)各筛孔的通过率(%)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 37.5 100 26.5 85100 100 19 85100 100 13.2 6085 85100 9.5 5580 4.75 3055 3560 4065 2.36 2040 2545 2845 0.3 1025 1025 1025 0.075 4 12 4 12 4 12 6.4.3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设计 指标 应满 足 表 15 的要 求 6.4.4 泡沫沥 青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中,泡沫 沥青 折合 成纯 沥 青占再 生混合 料其 余部 分干 质 量的 1.5%3.5%,水泥 等活 性填 料剂量 宜不超过 1.5%。6.5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 生混 合料设 计 6.5.1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就地 冷再 生混合 料用 于特 重交 通、重交通 的底 基层 时,再生 混合料 级配 宜满 足表17 中1 号级 配范 围要 求;用于 其它 交通 等级 的道 路时,再生 混合 料级 配宜 满足 表 17 中 2 号级 配 范围要求。表17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 生混 合料级 配范 围 筛孔尺寸(mm)各筛孔的通过率(%)1 2 37.5 90100 31.5 100 26.5 90100 66100 19 7289 54100 9.5 4767 39100 4.75 2949 2884 2.36 1735 2070 1.18 1457 0.6 8 22 8 47 6.5.2 经配合 比设 计确 定的 无机 结合料 稳定 就地 冷再 生混 合料,其性 能应 满足 表 18 的技术 要求。表18 无机结 合料 稳定 冷再 生混 合料技 术要 求 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和重交通 其他等级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基层 不小于 3 5 2.53 底基层 不小于 1.52.5 1.52.0 6.5.3 其它未 规定 事宜,应 满足 公路 路面 基层 施工 技术 细则JTG/T F20 的要 求。10 DB37/T 29792017 7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7.1 施工准 备 7.1.1 就地热 再生 施工 前应 进行 现场周 边环 境调 查,对可 能受到 影响 的植 物隔 离带、树木、加 油站 等提前采 取隔 离措 施。7.1.2 就地热 再生 施工 前,应对 就地热 再生 无法 修复 的路 面病害 进行 预处 理。a)破损松 散类 病害:深 度超 过就地 热再 生施 工厚 度时,应予 挖补。b)变形类 病害:变 形深 度大 于 30 mm 时,再生 施工 前应 进 行铣 刨处 理。c)裂缝类 病害:分 析裂 缝类 病害成 因,影响 热再 生工 程质量 的裂 缝应 予处 理。7.1.3 原路面 特殊 部位 的预 处理,应符 合下 列规 定:a)宜用铣 刨设 备沿 行车 方向 将桥梁 伸缩 缝前 后铣 刨至 少 50 cm,有 一定 斜度 的桥梁 伸 缩缝 视情况铣刨以 满足 施工 要求,铣 刨深度 为再 生层 深度。b)原路面 上的 突起 路标 应清 除。c)采取隔 热措 施保 护桥 梁伸 缩缝。7.1.4 就地热 再生 设备,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再生设 备应 采用 热风、红 外或微 波等 非明 火加 热方 式。b)对 再 生深 度超过 40 mm 的 路段,再生 设备 宜具 备多 级加热、铣 刨功 能。c)再生设 备应 具备 计量 精确 的再生 剂、沥青 等添 加装 置。7.1.5 铺筑试 验路 段。就 地 热再 生施 工前 应铺 筑试 验 路,从施 工工 艺、质量 控 制、施工 管理、施 工安 全 等各 个方 面对再生施工工 艺进 行检 验。就地 热再生 试验 路段 的长 度不 宜小于200 m。试 验段 应包括 以 下试 验内 容:a)检验再 生设 备的 性能 是否 满足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需要。b)通过试 铺,确定 再生 设备 加热时 间、加热 温度 及再 生设备 的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速度。c)验证就 地热 再生 混合 料的 配合比 设计,提 出新 材料 的 添加组 成和 添加 量以 及就 地热再 生混 合 料的最佳 沥青 用量。d)检验试 验路 的压 实度、平 整度、厚度、渗 水系 数、构造深 度及 抗滑 系数 等技 术指标。7.2 再生施 工 7.2.1 清扫路 面,画导 向线。避 免杂物 混入 混合 料内。在 路面再 生宽 度以 外画 导向 线,也 可将 路面 边缘线作 为导 向线,保 证再 生施工 边缘 顺直 美观。7.2.2 路面加 热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原路面 应适 度加 热。b)应减小 再生 机组 各设 备间 距。c)原路面 加热 宽度 比铣 刨宽 度每侧 应宽 出10 cm 20 cm。7.2.3 路面铣 刨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铣刨深 度要 均匀,铣 刨深 度变化 时应 缓慢 渐变。b)铣刨面 应有 较好 的粗 糙度。c)铣刨时,普 通沥 青路 面下 承层表 面温 度应 高 于 80,改性 沥青 路面 应高于100。7.2.4 施工过 程中,再 生剂、新 沥青、新沥 青混 合料 等的 添加,应根 据再 生沥 青混 合料配 合比 设计 结果确定,添 加量 应根 据再 生环境 和再 生路 段状 况精 确控制,均 匀添 加。7.2.5 再生混 合料 拌和 应符 合下 列规定:a)拌和温 度应 满足 再生 沥青 混合料 施工 要求。11 DB37/T 29792017 b)再生沥 青混 合料 应拌 和均 匀。7.3 摊铺 7.3.1 摊铺应 匀速 进行,施工 速 度 宜为 2 m/min 5 m/min。混合 料摊铺 应均 匀,避 免出现 粗糙、拉毛、裂纹、离析 等现 象。7.3.2 摊 铺 应根 据再 生层 厚度 调整 摊 铺机 熨平 板的 振捣 功率,提高 混合 料的 初始 密度,减少 热量散失。7.3.3 普通沥 青再 生混 合料 的摊 铺温度 不宜 低 于130,改 性 沥青和 SMA 再生 混合 料的摊 铺温 度不 宜低于140。7.4 压实 7.4.1 就地热 再生 混合 料的 碾压 应配套 使用 大吨 位的 振动 双钢轮 压路 机、轮胎 压路 机等压 实机 具。7.4.2 碾压必 须紧 跟摊 铺进 行,使用双 钢轮 压路 机时 宜减 少喷水,使 用轮 胎压 路机 时不宜 喷水。7.4.3 对压路 机无 法压 实的 部位,应选 用小 型振 动压 路机 或者振 动夯 配合碾 压。7.5 开放交 通 就地热 再生 压实 完成 后,再生层 路表 温度 低于50 后 方 可开 放交 通。7.6 施工质 量控 制 7.6.1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过程中 的材 料质 量检 查,应符合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术 规范(JTG F40)对 热拌沥 青混 合料 路 面材料 的有 关规 定。7.6.2 再生混 合料 的质 量控 制,应符合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术 规范(JTG F40)对热拌 沥青 混合 料的有关 规定。7.6.3 沥青路 面就 地热 再生 施工 过程中 的工 程质 量控 制应 满足 表 19、表 20 的要 求。表19 就地热 再生 混合 料施 工过 程中的 工程 质量 控制 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新料、再生剂、沥青用量 随时 适时调整,总量控制 每天计算 压实度均值 每 2000 m2检查4 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 最大理论密度的 93%(普通沥青混合料)T 0924,JTG F40 附录 E 最大理论密度的94%(改性沥青和 SMA 混合料)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 随时 130(普通沥青混合料)温度计测量 140(改性沥青和SMA 混 合料)渗水 每车道 1 km 不 少于 5点 100 mL/min(普通沥青混合 料)T 0971 8 0 mL/min(改性沥青和SMA 混 合料)下承层表面温度 随时 8 0(普通沥青路面)紧跟铣刨刀头温度计测量 100(改性沥青和SMA 混合 料)再生混合料级配 每天 1 次 满足设计要求 T 0725 再生混合料沥青含量 每天 1 次 设计值0.3%T 0722 12 DB37/T 29792017 表20 就地热 再生 外形 尺寸 现场 质量检 查的 项目 与频 度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宽度(mm)每 100m 1 次 大于设计宽度 T 0911 再生厚度(mm)随时 5 T 0912 加铺厚度(mm)随时 3 T 0912 平整度标准差(mm)全线连续 高速、一级公路1.2 T 0932 其他等级公路2.5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横接缝高差(mm)随时 3,必须压实 三米直尺间隙 纵接缝高差(mm)随时 3,必须压实 三米直尺间隙 外观 随时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摊挤、油包、离析等缺陷 目测 7.7 检查验 收 就地热 再生 工程 的检 查和 验收应 满足表21 的要求。表21 就地热 再生 工程 检查 和验 收项目 与频度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宽度(mm)每 1 km 20 个断面 大于设计宽度 T 0911 再生厚度(mm)每 1 km 5 点 5 T 0912 加铺厚度(mm)每 1 km 5 点 3 T 0912 平整度标准差(mm)全线连续 高速、一级公路 1.2 T 0932 其他等级公路 2.5 外观 随时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摊挤、油包、离析等缺陷 目测 压实度代表值 每 1km5 点 最大理论密度的92%(普通沥 青混合料)T 0924 最大理论密度的93%(改性沥 青和 SMA 混合料)8 沥青路 面就 地冷 再生 施工 8.1 施工准 备 8.1.1 开工前 应配 备齐 全的 施工 设备和 配件,做 好保 养、试机工 作,保证 在施 工期 间不发 生有 碍施 工进度和 质量 的故 障。8.1.2 铺筑试 验段,长 度不 宜小 于200 m。从施 工工 艺、工程质 量、施工 管理、施 工安全 等方 面进 行检验,应确 定以 下内 容:a)检验再 生设 备的 性能 是否 满足施 工需 要。b)验证就 地冷 再生 混合 料的 配合比 设计。c)根据现 场施 工情 况,确定 松铺厚 度。d)根据现 场施 工情 况,确定 合理的 碾压 组合。e)检验乳 化沥 青、泡沫 沥青、水泥 等掺 入比 例是 否满 足要求。f)验证施 工管 理和 安全 管理 是否满 足要 求。8.1.3 施工前,应 采用 专用 设备 或人工 对原 路面 进行 清扫。8.1.4 就地冷 再生 机组 应符 合下 列规定:13 DB37/T 29792017 g)工作装 置的 切削 深度 可精 确控制。h)喷洒计 量可 调,并与 切削 深度、施工 速度、材 料密 度 等联动;喷 嘴在 工作 宽度 范围内 均匀 分布,各喷嘴 可独 立开 启与 关闭。i)宜采用 水泥 稀浆 车作 为再 生机组 的水 泥供 应装 置。8.1.5 若采用 集料 撒布 机撒 布新 集料,应根 据撒 布机 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