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铃薯红小豆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304-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23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304 2020 马铃薯红 小豆一年 两作栽培 技术规程 2020-12-29 发布 2021-01-29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5304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一 部分: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 与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河 北省 农林 科学 院提出。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农林科 学院 旱作 农业 研究 所、衡 水市 农业 科学 研究 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郭安 强、于 国红、郝 洪波、李 明哲、庞昭 进、杜红、刘 朋程、李磊、董 文广、张立臣、张 书存、邢 慧君、李新、张 影、赵跃 峰。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13/T 5304 2020 1 马 铃薯红 小豆一年 两作栽 培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马 铃薯 红小 豆 一年 两作 栽培 的相 关术 语和定 义、产地 环境、马 铃薯栽 培技 术、红小豆 栽培 技术。本文件 适用 于 河 北省 平原 一年两 作区。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 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 日期 的引 用 文件,仅 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于 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括 所有 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18133 马 铃薯 种薯 NY/T 496 肥料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2383 马 铃薯 主要 病 虫害防 治技 术规 程 NY/T 5206 无 公害 食品 红小豆 生产 技术 规程 DB13/T 846 无 公害 粮食、油料 作物 产地 环境 条件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早熟马 铃薯 品种 出苗后70 d 内可 以成 熟收 获的马 铃薯 品种。4 产地环 境 产地环 境 应 符合DB13/T 846 中的 规定。避免 选择 茄科 前茬、pH 值7.8 的碱 性土 壤以及 上茬 施用 过马铃薯 敏感 除草 剂的 地块。5 马铃薯 栽培 技术 5.1 播种前 准备 5.1.1 品种与 种薯 选用抗 病、优质、丰 产、抗逆性 强、商品 性好 的 早 熟马铃 薯 品 种。种薯 质量 符合GB 18133中一级以上 的 要求。DB13/T 5304 2020 2 5.1.2 种薯催 芽和 晾种 播前15 d20 d 进行 种薯 催芽 晾 种。先 置于15 20、黑 暗处 平铺23 层进 行催芽。在催 芽 过程中淘 汰病、烂薯 和纤 细 芽薯,避 免阳 光直 射、雨 淋和霜 冻。一 般芽 长不 超 过1 cm,如采 用机 械播 种,芽长不 宜超 过0.2 cm。置于 太阳 光不 能直 接照 射的、有明 亮散 射光 的 棚 室内 晾种一 周左 右,使幼 芽 变绿而粗 壮。5.1.3 切块 切块大 小以25 g 30 g为 宜。每个 切块 带1 2个 芽眼。切刀 用75%的 酒精 或0.5%的高锰 酸钾 水溶 液消毒,切 刀浸 泡6 min以上,一 薯一沾,刀具 轮 流使 用。切块 过程 中 及 时淘 汰 病烂 及 内变 色薯。切块 后用100 g 70%甲基 托布 津 可 湿性粉 剂加3 kg 滑石 粉拌 种150 kg(1亩 地用 种),并进行 摊晾1 h 以上,使 伤口愈合,避 免堆 积过 厚,以防烂 种。拌种 后24 h 以 内完成 播种。5.1.4 整地 深耕,耕作 深度 30 cm。播前旋 耕,使 土 地平 整、无大 土 块。5.1.5 施基肥 按照NY/T 496 的 规定,根 据土壤 肥力,确 定相 应施 肥量和 施肥 方法,全 生育 期总施 肥量 按每 生 产1000 kg 马铃 薯需 氮肥(纯氮)5 kg6 kg、磷 肥(P2O5)1 kg 3 kg,钾肥(K2O)12 kg13 kg,选 用低氯肥 料。氮肥 总用 量的50%和全 部磷 肥、70%的钾 肥 作基肥,每 亩增 施2000 kg3000 kg 腐熟 农家 肥或100 kg250 kg商品 有 机肥做 底肥。5.2 播种 5.2.1 时间 早播,2月底3月 初,10 cm土壤温 度稳 定在5 7 时即可 播种,足 墒播 种。5.2.2 深度 沙壤土 播种 深度10 cm 12 cm,粘 质土 播种 深度8 cm 10 cm。5.2.3 密度 每亩种 植4500 5000 株。5.2.4 方法 人工或 机械 播种,单垄 单 行种植,垄(行)距70 cm 80 cm;或 大垄 双行 种植,垄距90 cm 110 cm。播后覆 膜。5.3 田间管 理 5.3.1 除草 覆膜前 亩喷 施乙 草胺100 ml 120 ml 或出 苗前 覆土 后 亩喷施 施田 补(二甲 戊灵)120 ml150 ml。5.3.2 中耕 追肥 培土 DB13/T 5304 2020 3 齐苗时 结合 浇水,第 一次 追肥,氮肥 为主,中 后期 钾肥为 主,亩追 施 氮 肥(纯氮)8 kg 10 kg,钾肥(K2O)12 kg 13 kg,分2 3次 施用。齐 苗后 及时中 耕除 草及 浅培 土,现蕾期 高培 土,封垄 前 最后一次 培土,培 成宽 而高 的大垄。5.3.3 控旺 株高50 cm 以后、封 垄前,注意防 治植 株徒 长,亩喷 施5%烯 效唑15 g 30 g。5.3.4 灌溉 沟灌,出苗 前不 宜灌 溉,苗齐后、块 茎 形 成期、块 茎膨大 期及 时浇 水,忌大 水漫灌。滴 灌,出 苗后,5 d7 d灌溉1次,亩 灌水量80 m3100 m3。收获前7 d 10 d 停止 灌水。5.4 病虫害 防治 参照NY/T 2383 防治 马铃 薯主要 病虫 害。5月 初高 温 干旱注 意喷 施80%代 森锰 锌 预防 早 疫病,发 病初期喷 施苯 醚甲 环唑 防治;5月底6月 初高 温高 湿注 意喷施 吡唑 醚菌 酯或 戊唑 醇预防 炭疽 病。注意 防 治小麦蚜 虫引 起的 马铃 薯病 毒病。5.5 采收 6月中 下旬,70%的茎 叶黄 变后适 时采 收,块茎 避免 暴晒、雨淋 和机 械损 伤。6 红小豆 栽培 技术 6.1 品种选 择 选择适 宜本 区域 优 质、丰 产、抗 逆性 强、商 品性 好 的 中早 熟 品 种,种子 质量 应为纯 度 96%,净度98%,发 芽率 85%,水 分 13.0%。6.2 播种 6.2.1 播前整 地 马铃薯 收获 后,及 时进 行 整地,结 合整 地施 基肥。根 据地块 肥力 亩施N、P、K 复 混肥料30 kg 50 kg或磷酸 二铵15 kg 20 kg。6.2.2 播期 适期播种,最佳 播种 时间6 月20日 至6 月30 日,最晚 不 晚于7 月10 日。6.2.3 播种方 法 条播 或 穴播。行 距50 cm 60 cm。6.2.4 播种深 度 足墒播 种,播深3 cm 5 cm,沙壤 土略 深,粘土 略浅,覆土 厚度 一致。6.2.5 播种密 度 播种量 每 亩2 kg 3 kg,留苗10000 株 左右。DB13/T 5304 2020 4 6.3 田间管 理 6.3.1 间苗定苗 第1片 复叶 展开 后间 苗,第2片复 叶展 开后 定苗。盐 碱 干旱地、病 虫害 多发 区,可适当 推迟 定苗。结合间 苗拔 除病 苗、弱苗。6.3.2 中耕除草 结合间 苗定 苗进 行中 耕除 草,后期 除杂 草。播 后出 苗前亩 喷施 金都 尔(精-异 丙甲草 胺)50 g60 g;苗 后喷 施盖 草能(吡 氟 氯禾灵)。6.3.3 灌水 一般年 份不 用灌 水,干旱 年份,初花 期和 花荚 期适 时 灌水12 次。6.3.4 施肥 视种肥 施用 情况,不施 用追 肥,或者 初花 期亩 追施 尿素5 kg8 kg。施用 肥料具 体 要求按照NY/T 496规定执 行。6.3.5 病虫害 防治 按照NY/T 5206 中相 关规 定 执行。开 花期 注意 喷施 普 尊(氯虫 苯甲 酰胺)防治 豆荚螟 和棉 铃虫;喷施艾绿 士(乙基 多杀 菌素)防治 蓟马。6.4 采收 80%豆 荚变 白 变 干时 收获,及时晾 晒,籽粒 含水 量13%时进 行清 选储 藏,及时 熏蒸,以防 豆象 危害。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